再通胀

搜索文档
2025年8月经济数据前瞻
民生证券· 2025-08-26 17:05
服务业与资本市场 - 8月A股创十年新高,预计将带动服务业PMI和服务业生产指数反弹[3] - 金融业在服务业PMI和生产指数统计中占较高权重,2022年行业增加值占比达20.0%[8][3] 消费与政策效应 - 8月汽车和家电销售额增速进一步下降,"两新"政策拉动效应进入平台期[4] - 第三批国补资金7月底到位,但社零增速预计稳中趋缓[4] 外需与出口 - 8月7日美国新一轮关税生效,中国发往美国的集装箱运量明显弱于2024年同期[4] - CCFI美东、美西航线运价指数持续下跌,出口面临放缓压力[4][17] 工业生产与投资 - 工业景气度指标显示8月工业增加值可能进一步趋缓[5][19] - 制造业PMI预测模型显示8月环比下降概率较大[5][20] - 制造业投资改善空间受限,企业持观望情绪[5] 基建投资复苏 - 8月沥青开工率回升,水泥价格指数现拐点,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温[5][22][23] - 自然灾害等短期扰动因素消退[5] 价格与通胀信号 - 南华工业品指数同比增速反弹,预示PPI有望接棒回升[6][25] - 上游原料价格7月下旬企稳,8月PPI数据或更清晰体现改善迹象[6][26] 就业与财政政策 - 7月青年失业率季节性攀升且高于去年同期,若8月突破去年高点需政策加码[7][28] - 1-8月特殊新增专项债已超过全年额度,政府债发行放缓制约财政支撑力度[7][30][31]
财通资管姜永明卸任4只基金 持仓个股高度重合
犀牛财经· 2025-08-20 15:09
基金经理人事变动 - 基金经理姜永明因个人职业规划原因于2025年8月15日卸任全部4只基金产品[1][3] - 姜永明离任后未转任公司其他岗位 且已按规定办理中国基金业协会变更手续[1] - 接任基金经理为李响 其现任公司权益研究部总经理[1][3] 基金产品规模及业绩表现 - 姜永明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为财通资管价值成长混合 净值15.42亿元 另三只基金净值分别为5.30亿元/5.53亿元/5.75亿元[1] - 任职期间基金业绩分化显著:价值成长混合A回报114.26% 价值发现混合A回报61.11% 而宸瑞一年持有期和价值精选一年持有期分别亏损13.98%和20.99%[1] - 二季度所有4只基金净值均出现回撤 且全部跑输业绩比较基准[2] 投资组合特征 - 4只基金前十大持仓高度重合 重仓股包括中航高科/九号公司/百亚股份/三环集团/特锐德/瑞丰新材等[2] - 投资策略聚焦三条主线:内需复苏/再通胀/高景气科技 并根据政策环境动态调整行业权重[2] - 二季度持仓结构向周期成长和电子板块倾斜 同时长期维持内需相关仓位[2]
中国思考-方向对,步伐慢
2025-08-18 09:0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中国宏观经济与政策调整[1][6] - 公司未明确提及,但报告由摩根士丹利亚洲团队(邢自强等经济学家)主导分析[5]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政策动向与消费刺激** - 新增500亿人民币个人消费及服务业贷款贴息,年贴息比例1%,覆盖8类消费领域(餐饮、旅游等)[9] - 此前已推出1,300亿生育补贴及免费学前教育,组合政策旨在缓解家庭负担并提振消费[6][9] - 预计贴息政策可提升消费贷款增速1-2个百分点,但实际效果受贷款用途审核限制[9] **2 通缩与价格分化** - 7月PPI环比增速从-0.4%回升至-0.2%,上游行业价格反弹(如煤炭、有色金属环比改善)[10][12] - 下游价格持续疲软,环比跌幅从-0.1%扩大至-0.2%,上游价格回升或挤压下游利润[10][13] - 历史数据显示下游利润率对上游价格变动的反应滞后约12个月[13][16] **3 社保政策调整** - 强制小微企业参保新规或增加企业年负担1.3-1.6万亿人民币(按最低缴费基数测算)[17][18] - 执行层面预计更灵活,地方政府可能配套税收减免以缓解压力[18] **4 基建与长期投资** - 启动新藏铁路项目,10年总投资3,000-3,500亿人民币,叠加雅江水电站工程体现基建发力[10] **5 风险因素** - 短期经济韧性依赖低基数效应,但下半年出口放缓或拖累增长[19] - 中美贸易摩擦风险可控,中国稀土供应链优势或制约美方行动升级[20] --- 其他重要细节 - **数据修正预期**:8-9月PPI同比或回升至-2.5%以上(7月为-3.6%),M1增速因基数效应波动[21] - **反内卷政策影响**:上游供给收缩推动价格反弹,但下游需求疲软导致利润承压[10][13] - **社保改革矛盾**:低收入群体参保率下滑,但全面强制执行可能性低[17][18] --- 数据引用 - 非信用卡消费贷款余额12万亿人民币(总消费贷款21万亿)[9] - 服务业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8万亿,年发放量1-1.5万亿[9] - 7月上游PPI环比从-0.6%升至-0.2%,下游从-0.1%降至-0.2%[10][12]
关于房地产市场的改革和再通胀的可能性
虎嗅· 2025-08-17 14:49
房价数据表现 - 北京7月房价环比下跌1.1% 同比下跌2.9% 1-7月平均同比下跌2.2% [1][3] - 上海7月房价环比下跌0.9% 同比下跌2.2% 1-7月平均同比下跌1.4% [1][3] - 深圳7月房价环比下跌0.9% 同比下跌2.7% 1-7月平均同比下跌2.8% [1][3] - 70个大中城市房价普遍呈现环比微降态势 同比降幅集中在5%-10%区间 [1] 资本市场反应 - 万得全A指数在房价数据发布当日大涨1.44% 实现技术性反包 [4] - 市场表现与微观个体预期形成显著背离 [4][38] 通缩成因分析 - 物价萎靡根本原因并非房价回落 而是房地产行业过度扩张挤压其他行业利润 [6] - 债务性通缩机制形成对整体物价水平的压制 [6] - 核心矛盾在于供给侧结构性问题而非需求不足 [7] 房地产行业结构性问题 - 土地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出现结构性冲突 [10] - 租房供给弹性显著低于其他要素供给弹性 [10][12] - 房租收入比持续上升反映要素比率异常 [14][16] - 北京房租收入比处于高位缓降状态 但压力依然显著 [16] 政策调控框架 - 供给侧管理侧重解决结构性问题 通过优化要素配置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9][17] - 需求侧管理侧重总量调节 通过财政货币政策进行短期调控 [9] - 二者需相互配合协调推进 [19] - 稳健货币政策持续14年压制CPI增速 为供给侧改革争取时间 [27][29] 货币政策转向 - 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 [34] - 2025年一季度央行提出"促进物价合理回升"政策目标 [35] - M1和M2增速出现回升态势 [37] - 货币宽松实质体现为M2增速提高而非简单降准降息 [37] 行业转折点 -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地产行业定性发生根本转变 [35] - 租房市场供给曲线恢复弹性 解除货币政策约束 [35] - 地产行业堵点拆除促使利润向企业端流动 [37] - 货币宽松环境为股市上涨创造基础条件 [37][38] 市场有效性验证 - 真金白银交易最终输出正确市场定价 [39] - 不下注交易者的观点缺乏市场影响力 [40] - 微观个体认知与宏观结果存在系统性差异 [38][39]
股市跑赢GDP:分析框架和中外镜鉴
民生证券· 2025-08-08 21:12
中外股市跑赢GDP概率对比 - 美国股市2000年以来跑赢名义GDP的概率超过60%[4] - 中国股市同期跑赢概率仅为32%,平均持续6个季度[4] - 中国股市季均同比涨幅达7%(剔除2006-2007年异常值)[4] 跑赢阶段的经济特征 - 跑赢时期名义GDP增速平均较前4季度改善1.5个百分点[24] - 实际GDP增速改善更突出(中国+0.5%,美国+0.6%)[24] - 日本和欧洲跑赢阶段名义增长贡献更大[24] 股价上涨驱动因素 - 欧美日股市跑赢阶段盈利贡献占比超60%[36] - 中国主要依赖估值贡献(2024Q3-2025Q2估值贡献18.4%)[32] - 美国科技股在跑赢阶段表现突出(2023Q2-2025Q1信息技术板块涨52.33%)[45] 历史情景分类框架 - "量升价降"阶段跑赢概率最大(实际GDP↑+平减指数↓)[7] - 类滞胀阶段(实际GDP↓+平减指数↑)跑赢难度最大[7] - 中国1999年案例显示通胀疲软期后行情可持续[8] 当前中国市场路径 - 路径一:实际GDP回升+低位通胀的科技慢牛路线(类似90年代美国)[10] - 路径二:量价齐升的周期复苏路线(需政策大发力)[10] - 2025年上半年已现"量增价降"苗头(经济增速企稳+通胀偏弱)[10] 行业表现特征 - 中国跑赢阶段金融(非银金融411.2%)和科技(计算机51.3%)领涨[45] - 日本保险(113%)和银行(95.5%)在2023-2024年表现最佳[45] - 美国电信服务(66.95%)和金融(54.96%)近期涨幅居前[45]
券商晨会精华 |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8-07 08:40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 73万亿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380亿 [1] - 沪指涨0 45% 深成指涨0 64% 创业板指涨0 66% [1] - PEEK材料 军工 人形机器人 光刻机等板块涨幅居前 [1] - 中药 西藏 创新药 旅游等板块跌幅居前 [1] 商业航天产业 - 我国GW星座发射频率显著提升 从01-05组星一到两个月发射间隔缩短到05-07组星3-5天发射间隔 [2] - 千帆星座发射招标已启动 海南商发1号和2号发射工位开启常态化发射工作 [2] - 大型民营液体火箭将陆续首飞 可重复使用实验稳步开展 民营火箭企业开始IPO辅导 [2] 房地产行业 - 房地产行业中长期止跌回稳基础正在构建 但全面达成仍需时间 [3] - 政策发力方向可能包括稳定房价预期 激活购房需求 优化收储发力去库存 关注城市更新资金来源 [3] - 更看好一线城市为代表的核心城市复苏节奏 推荐具备好信用 好城市 好产品逻辑的三好地产开发商 [3] 美国经济 - 美国对等关税第二阶段政策蓝图和实际利率水平逐渐清晰 对微观实体经济价格传导刚开始显现 [4] - 特朗普对外加征关税对本土居民消费传导有影响 但关税对物价传导影响未完全体现 [4] - 考虑到关税框架梯队化 会持续 加之《大漂亮法案》对内减税后对需求的潜在刺激 美国再通胀风险仍在 [4]
券商晨会精华: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新浪财经· 2025-08-07 08:24
市场表现 - 市场震荡走高 三大指数小幅上涨 沪指涨0.45% 深成指涨0.64% 创业板指涨0.66% [1]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73万亿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380亿 [1] - 板块表现分化 PEEK材料、军工、人形机器人、光刻机等板块涨幅居前 中药、西藏、创新药、旅游等板块跌幅居前 [1] 商业航天产业 -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GW星座发射频率显著提升 从01-05组星一到两个月发射间隔缩短到05-07组星3-5天发射间隔 [1] - 组网速度明显加快 表明卫星互联网开始进入快速组网期 [1] - 千帆星座发射招标已启动 海南商发1号和2号发射工位开启常态化发射工作 [1] - 大型民营液体火箭将陆续首飞 可重复使用实验稳步开展 民营火箭企业开始IPO辅导 [1] 房地产行业 - 房地产行业中长期"止跌回稳"基础正在构建 但全面达成仍需时间 [2] - 政策发力方向包括稳定房价预期 激活购房需求 优化收储去库存 关注城市更新资金来源 [2] - 更看好一线城市为代表的核心城市复苏节奏 推荐具备"好信用、好城市、好产品"逻辑的"三好"地产开发商 [2] - 同时推荐分红与业绩稳健的头部物管公司 以及受益于香港资产重估逻辑的香港本地地产股 [2] 美国再通胀风险 - 美国"再通胀"风险仍在 "对等关税"第二阶段政策蓝图和实际利率水平逐渐清晰 [2] - 关税政策对微观实体经济价格传导刚开始显现 对居民"衣食住行用"五维度消费价格有影响 [2] - 因前期"抢进口"累库、夏季折扣等因素 关税对物价传导影响尚未完全体现 [2] - 考虑到关税框架"梯队化、会持续"特点 加上《大漂亮法案》对内减税后对需求潜在刺激 资源品值得继续关注 [2]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50807
天风证券· 2025-08-07 08:11
宏观策略 - 7月美国非农数据反映疫后"K型经济"分化,市场关注点从总量低于预期转向数据有效性怀疑,需结合微观物价线索理解关税影响[3] - 美国"对等关税"第二阶段政策框架已形成,按国家维度分为三档税率(10%/15%/19-20%),按行业维度涉及关键技术、先进制造等领域[23] - 美国平均有效关税从2.3%增至8.75%,重点金属(钢铁/铝)和轻工业制品(纺服/家具)受影响显著[24] - 关税传导存在滞后性,因"抢进口"累库和夏季折扣未完全体现,结合《大漂亮法案》减税刺激,美国"再通胀"风险持续[25] 化工行业 - 纯碱行业20年以上老旧产能占比31%,10%产能能耗低于基准水平面临技改或淘汰[40] - 天然碱法较合成法成本优势显著(原料自采/工艺简单/能耗低),国内龙头博源化工现有680万吨产能,2025年底将扩至960万吨[41] - 中盐化工以68亿元竞得内蒙古天然碱矿,投产后将新增500万吨产能,合成法现有390万吨产能具备区域成本优势[41] 医药生物 - 科伦博泰TROP2 ADC药物SKB264获默沙东海外授权,进入10+项全球三期临床,2027年计划披露9项试验数据[36] - SKB264在EGFR突变NSCLC后线治疗mPFS HR达0.30,mOS HR 0.49,疗效优于阿斯利康Dato-DXd(PFS HR=0.63)[37][38]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20.84亿/28.76亿/46.63亿,净利润-6.22亿/-1.30亿/5.61亿[39] 电子行业 - 顺络电子2025H1营收32.24亿(同比+19.8%),净利润4.86亿(同比+32%),汽车电子业务收入3.27亿(同比+19.33%)[32][33] - AI端侧应用推动电感需求,公司在数据中心/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氢燃料电池项目打开新增长点[34] - 联得装备中标京东方8.6代AMOLED生产线1.57亿元设备订单,供应苹果折叠iPhone曲面屏贴合设备[27][29] 消费电子 - WAIC2025展示200+台具身智能体,AI从工具转向"共生伙伴",垂直行业智能体加速落地[42] - Meta Q2广告收入465.6亿(同比+21%),微软Azure年收入750亿创纪录,云业务收入1680亿(同比+23%)[43][48] - CoWoP技术可降低AI设备PCB成本30-50%,但面临良率与工艺挑战,扩产周期6-12个月快于传统基板[45] 全球AI动态 - 科技巨头Capex全面上调:微软FY26Q1指引300亿,谷歌从750亿调至850亿,Meta调至660-720亿[48][53] - Figma上市首日涨250%,月活超1300万,GLM-4.5开源模型在12项评测中综合排名全球第三[51][52] - AI算力建议关注英伟达/Marvell/博通,应用层建议Figma/Adobe/Salesforce等垂类标的[53]
“美国宏微观”系列一:“对等关税”:渐行渐近的灰犀牛
天风证券· 2025-08-06 18:11
核心观点 - 报告提出美国"对等关税"第二阶段政策框架已形成,通过差异化税率和行业分类实施关税,重点关注关键技术、先进制造业及基础原材料领域[2][10] - 关税传导至微观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企业端出现供应链调整、涨价等应对措施,消费端"衣食住行用"价格普遍上行[3][31][44] - 美国平均有效关税从2024年12月的2.29%大幅升至2025年5月的8.75%,中国输美商品税率从10.91%飙升至45.59%,日本、韩国税率增量超12pct[19][20] - 资源品因关税政策及《大漂亮法案》需求刺激或存持续投资机会[4][63] 美国关税政策框架 国家维度分类 - **核心盟友圈**:英国关税10% - **次级盟友圈**:日本、韩国、欧盟关税15% - **其他国家圈**:东南亚国家关税19%-20% - **未达成协议国家**:中国关税30%(原145%)、墨西哥25%、加拿大35%、叙利亚41%[12][13] 行业维度分类 - **已实施领域**:汽车及零部件25%、钢铝50%、铜50% - **威胁实施领域**:木材、芯片、关键矿产、药品、飞机发动机等[14] 关税实际征收特征 国别差异 - 中国税率增幅最大(+34.68pct),日本(+12.49pct)、韩国(+11.88pct)次之 - 加拿大、墨西哥因贸易协定优惠税率增幅较小[19][22] 行业差异 - **金属制品**:钢铁(+19.44pct)、铝(+17.14pct)税率增幅显著 - **轻工业品**:家具玩具(+12.40pct)、服饰鞋靴(+11.45pct)受冲击明显[23][24][27] 企业应对策略 区域差异 - **美国企业**:68%撤回或下调业绩指引,22%选择涨价[31][33] - **欧洲/非洲/中东企业**:65%采取涨价措施,26%调整供应链或迁移投资[32][34] 行业差异 - **重灾区行业**:消费品(36家)、汽车(20家)、工业制造(17家)企业下调指引最多 - **主流应对手段**:消费品行业涨价37次,工业制造供应链调整17次[36][38] 消费者价格传导 "衣食住行用"价格变化 - **衣**:鞋类价格涨幅最高(梅西百货+4.2%),服饰类平均上涨1.8%-2%[44][45] - **食**:牛肉价格同比涨10.3%,BLT三明治成本从1.91美元升至1.99美元[46][47] - **住**:建材成本上升但房价涨幅放缓,租金同比上涨4%[52][53] - **行**:车企7月后普遍提价,三菱汽车上调日本进口车价2.1%[54][56] - **用**:家居用品涨幅显著,沃尔玛12件套锅具价格涨50.5%[58][64] 后续展望 - 关税传导效应尚未完全释放,叠加《大漂亮法案》刺激需求,"再通胀"风险可能持续[4][63] - 资源品(钢铁、铝等)因供应链安全诉求及政策倾斜具备配置价值[26][63]
总量月报第1期:“反内卷”带来价格回升预期-20250805
西部证券· 2025-08-05 14:03
宏观经济与PPI展望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2季度增速5.2%略低于1季度的5.4%[18] - 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18] - 净出口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出口同比增长5.9%[20] - 预计3、4季度PPI同比下降2.7%和1.8%,较2季度3.2%的跌幅收窄[3] 反内卷政策影响 - 7月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上涨4.9%,PMI原材料价格指数上升3.1个百分点至51.5%[35] - 汽车、光伏、水泥、钢铁、有色等行业开始实施反内卷政策[3] - 价格法修正草案明确低价倾销认定标准,新增大数据杀熟等条款[46] 债券市场变化 - 8月1日起新发行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67] - 自营机构持有上述债券增值税税率从0%升至6%,资管产品升至3%[70] - 预计10年期国债新老券利差将提升6-11BP[7] 行业策略建议 - 反内卷主战场在中游材料&制造,关注焦炭、普钢、光伏设备等[8] - 上游商品受益于逆全球化趋势,建议配置黄金、资源等硬通货[8] - 保险行业头部集中预期强化,券商受益于流动性宽松和政策支持[9] 海外政策动态 - 美国对铜征收50%关税,作为关键矿产战略的一部分[58] - 日本执政联盟失去参议院多数席位,引发政策不确定性[64] - 中欧就关税、稀土许可和投资展开对话,企业面临出口与投资权衡[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