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零食

搜索文档
新股消息 | 三只松鼠递表港交所 2024年收入破百亿
智通财经网· 2025-04-27 15:45
公司定位与商业模式 - 公司是中国互联网时代"全品类+全渠道"休闲零食行业的创新代表,主打"高端性价比"产品定位[4] - 2024年销售额显示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中资休闲零食企业,2022-2024年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速在行业前五名中位列第一[4] - "全品类+全渠道"模式兼具质价比与产品丰富度优势,相比白牌产品具有更优质量和品牌认知[4] 竞争优势 - 数字化管理构成独特竞争壁垒,是2024年前五大零食企业中唯一采用数字化管理的制造型自有品牌零售商[4] - 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显著降低品类创新的边际成本[4] - 产品组合覆盖坚果、烘焙、零食组合、肉制品及干果等超过1000个SPU,2024年推出超600个新SPU[5]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72.93亿元增长至2024年106.22亿元,2024年同比增速达49.3%[5][7] - 年内溢利从2022年1.29亿元增至2024年4.07亿元,三年增长215.5%[5][7] - 毛利率从2022年26.2%降至2023年22.7%后回升至2024年23.8%[7] - 除税前溢利率从2022年2.7%持续提升至2024年5.1%[7] 产品创新 - 2024年推出新品包括80+坚果SPU、500+其他零食SPU以及"小鹿蓝蓝"品牌下50+SPU[5] - 持续通过多品牌矩阵响应市场需求变化,保持高频产品迭代能力[5]
港股IPO周报:纳芯微等多家A股公司递表 钧达股份通过上市聆讯
新浪财经· 2025-04-27 12:19
港股新股资讯概览 - 本周共有8家公司递表,3家公司通过聆讯,1家公司招股 [3] 递表公司详情 德镁医药有限公司 - 专业聚焦皮肤健康的创新型医药企业,在中国创新药企业中皮肤疾病适应症数量排名首位,2024年皮肤处方药收入排名首位 [4]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84亿元、4.73亿元、6.18亿元人民币,年内亏损分别为5517.1万元、470.3万元、1.06亿元人民币 [4]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新能源材料公司,专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和新能源金属产品,向2024年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十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供货 [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3.44亿、342.73亿、402.2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15.39亿、21.00亿、17.88亿元人民币 [4] 和辉光电 - 全球领先的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2022-2024年累计销售量全球中大尺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第二名,中国第一名 [5]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1.91亿元、30.38亿元、49.58亿元人民币,年内亏损及综合亏损总额分别为16.02亿元、32.44亿元、25.18亿元人民币 [5] 苏州瑞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有六款自研siRNA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涉及七种适应症,其中四款进入2期临床试验,超过20个临床前资产 [6] - 2023-2024年度净亏损分别为4.37亿元、2.82亿元 [6] 纳芯微 - 中国领先的模拟芯片提供商,2024年模拟芯片收入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五名 [7]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6.70亿元、13.11亿元、19.60亿元人民币,利润分别为2.50亿元、-3.05亿元、-4.03亿元人民币 [7]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 全球第二大无线通信模块提供商,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为15.4% [8]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03亿、56.52亿、69.7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3.65亿、5.65亿、6.77亿元人民币 [8] 红星冷链(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 2024年按冷冻食品交易服务的交易总值计在中国中部地区排名第二,湖南省排名第一,按收入计是中国中部地区和湖南省最大的冷冻仓储服务提供商 [9]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7亿、2.02亿、2.3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0.79亿、0.75亿、0.83亿元人民币 [9] 三只松鼠 - 中国最大的线上坚果零食企业 [10]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2.93亿元、71.15亿元、106.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2.20亿元、4.08亿元 [10] 通过聆讯公司详情 钧达股份 - 领先的专业光伏电池制造商,2024年N型TOPCon电池全球市场份额约24.7%排名第一,光伏电池全球市场份额约17.9%排名第二 [11]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10.86亿元、186.11亿元、99.24亿元人民币,年内净利润分别为8.21亿元、8.16亿元、-5.91亿元人民币 [11] 绿茶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内地知名的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2024年按餐厅数目计排名第三,按收入计排名第四 [12]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3.75亿元、35.89亿元、38.38亿元人民币,利润分别为0.17亿元、2.96亿元、3.50亿元人民币 [12] 沪上阿姨(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第四大现制茶饮店网络,截至2024年底门店突破9176家同比增长17.8%,99.7%为加盟店,2024年GMV为107.36亿元同比增长10.3% [13]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1.99亿元、33.48亿元、32.8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3.88亿元、3.29亿元 [14] 招股公司详情 博雷顿 - 拟全球发售1300万股H股,每股发售价格18港元,预期2025年5月7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15]
沙利文:2025年辣条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4-26 14:50
宏观经济环境 - 中国经济整体向好,内需和消费成为稳定经济的关键因素,下沉市场消费潜力显现 [1] - 各线级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2024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28,227元,食品烟酒支出占比29.8% [1][19] - 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显著,2024年达54.8% [10][19] 辣条行业发展现状 - 休闲零食市场规模2024年达4,894.7亿元,辣味零食增速突出,2024年风味零食市场规模2,941.7亿元 [16][17] - 2022年《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出台,填补监管空白,推动产品质量提升 [23] - 头部品牌通过社交媒体、KOL合作创新营销,并拓展电商渠道吸引年轻消费者 [24][25] - 消费升级推动高端化转型,企业通过包装和产品创新满足多样化需求,但行业集中度低(CR4<20%) [1][26][29] 辣条行业趋势展望 - 麻辣口味成为高增长细分类型,麻辣辣条市场规模2024年达40.5亿元,CAGR为8.9%(2020-2029E) [33][34] - 广东省为辣条销量第一大省,麻辣王子在2024年全国及七城销量中均居榜首 [39][40] - 行业需强化品牌建设、产品创新及渠道拓展以应对集中度低等挑战 [2] 数据补充 - 辣条行业市场规模2024年达605.9亿元,2020-2024年CAGR为4.2% [21][22] - 线上渠道中,四川省和广东省分别占麻辣辣条销量的14.0%和12.0%(2024年) [37][38]
2025年辣条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沙利文
搜狐财经· 2025-04-24 22:47
宏观经济环境对辣条行业的影响 - 中国经济虽有波动但整体向好,内需在经济稳定中起关键作用 [1] - 2024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涨至28,227元,人均食品烟酒支出达8411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29.8% [1] - 下沉市场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步提高,释放消费"向上"潜能,推动辣条等休闲零食市场需求增长 [1] 中国辣条行业发展现状 市场规模与增长驱动因素 - 中国休闲零食市场持续增长,辣味零食品类增速突出 [2] - 2020-2029E期间辣条行业市场规模呈现上升趋势,受益于消费升级、健康意识提升、政策支持、技术发展及网络购物普及 [2] - 2024年辣条行业市场规模达605.9亿元,2020-2023年复合增长率3.6% [24] 行业标准与企业策略 - 2022年QB/T5729-2022《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实施,填补辣条行业统一标准空白,提升食品安全与产品质量 [2] - 辣条企业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创新营销,与网红/KOL合作提升品牌曝光度,并拓展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 [2] - 部分企业推动辣条高端化转型,通过包装升级和产品创新吸引高端消费群体,推出多样化口味拓宽市场空间 [2] 竞争格局与区域表现 - 行业头部品牌有一定优势,但市场集中度较低,前四大企业合计市场份额不足20% [3] - 麻辣王子主打正宗麻辣味并推动行业健康化发展,卫龙以经典甜辣味闻名,贤哥走"年轻化""时尚化"路线 [3] - 2024年麻辣口味偏好占比达49.3%,广东为辣条销量第一省,麻辣味占比46.4% [3] - 麻辣王子在麻辣辣条全国销量及中国七城(长沙、深圳等)辣条销量中均排名第一 [3] 宏观经济数据支持 - 中国名义GDP从2020年101.4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157.1万亿元,2028E预计达180万亿元 [12]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9年3.1万元增至2024年4.1万元,消费支出从2.2万元增至2.8万元 [14] - 休闲零食行业市场规模2020年4200亿元,2029E预计达4894.7亿元,复合增长率0.8% [17]
杨幂“助攻”、肖战代言,一年爆卖16亿的溜溜梅要IPO了
搜狐财经· 2025-04-23 00:35
公司上市动态 - 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1] - 这是公司继2019年撤回A股上市申请后第二次冲击资本市场 [2] - 2024年公司营收达16.16亿元,净利润1.48亿元,较2019年招股书披露的业绩有明显改善 [3] 财务表现 - 2016-2018年营收分别为8.04亿、8.47亿和8.7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81亿、0.6亿和0.56亿元 [3]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1.74亿、13.22亿和16.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68亿、0.99亿和1.48亿元 [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84亿元,较2023年的1.27亿元有所下滑 [18] 产品结构 - 梅冻产品2024年营收4.1亿元,同比增长32.26%,占总营收25.4% [7] - 梅类产品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85%提升至2024年的超90% [10] - 产品线仍集中在梅类产品边界内,包括梅干零食、西梅产品和梅冻三大主力业务 [8] 销售渠道 - 直销模式占比从2022年25.5%提升至2024年59.2%,超越经销渠道 [13] - 2024年零食量贩渠道贡献营收4.66亿元,占总营收近29% [13] - 梅干零食和梅冻每千克平均售价分别从39.4元和27.2元降至35.2元和18.6元 [14] 成本与毛利率 - 原材料成本占比从41.7%上升至47.7% [18] - 2020-2024年中国青梅和进口西梅价格从每吨2400元和16200元分别上涨至2600元和20700元 [18] - 毛利率从2023年40.1%下降至2024年36.0% [18] 营销投入 - 2022-2024年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2.83亿、3.09亿和3.1亿元 [20] - 广告开支从2022年6666.4万元增长至2024年7902.2万元 [21] - 净利率为5.79%、7.49%和9.16%,低于劲仔食品的8.34%、10.27%和12.17% [21]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总额7.35亿元,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5.92亿元 [17] - 流动资产总额9.36亿元,其中存货5.24亿元,现金及等价物仅0.78亿元 [17] - 流动负债10.49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计息银行借款3.21亿元 [18]
90后为啥不再给孩子喝旺旺?
商业洞察· 2025-04-20 17:32
核心观点 - 中国旺旺面临产品老化、市场竞争加剧及消费者偏好转变的挑战,导致营收增长停滞 [5][17][25] - 公司依赖旺仔IP情怀营销取得短期业绩提振,但缺乏持续爆款新品支撑长期增长 [7][10][28] - 零食行业规模持续扩张(2022年达11654亿元),但旺旺市占率不足1%,被新兴品牌挤压 [22][24][36] 产品与营销 - 明星产品均为30年前开发:旺旺仙贝(1983)、雪饼(1984)、旺仔牛奶(1996),近20年无现象级新品 [7] - 通过56个民族罐/职业系列盲盒等IP营销拉动2023财年乳品业务收入增长7.4%至119.56亿元 [10] - 爱国营销事件(如二公子微博事件)曾使直播间销售额暴涨117倍,但热度难以持续 [11][13][16] 市场竞争 - 线上零食三巨头崛起:三只松鼠2016年销售额破5亿,百草味2012年营收1.2亿,旺旺线上市占率不足1% [22] - 乳品赛道受蒙牛/伊利挤压:安慕希/纯甄等竞品分流旺仔牛奶市场,其销售额从2013年峰值下滑至2016年85亿元 [22][24] - 商超渠道显示旺旺产品被竞品包围,消费者更倾向选择打折或健康替代品 [24][33] 消费者变迁 - 核心80/90后客群因控糖需求减少购买,Z世代父母认为复原乳含糖量过高(旺仔牛奶含白砂糖)不愿给孩子饮用 [5][25][26] - 电解质水等新品尝试(如"荟动")被经销商质疑市场前景,百余种创新产品均未成爆款 [28][36] - 行业趋势显示2027年休闲食品规模将达12378亿元,但旺旺营收仍徘徊在239.8亿(2021年峰值)附近 [5][36]
溜溜梅母公司赴港IPO,超六成收入依赖青梅类产品
凤凰网财经· 2025-04-18 19:32
公司概况 - 溜溜果园成立于1999年,2001年推出溜溜梅产品,因"没事就吃溜溜梅"广告语迅速提升知名度 [3] - 公司产品包括四类:梅干零食(青梅、李梅、杨梅)、西梅产品、梅冻、其他梅产品(如梅精软糖、梅茶茶汤等) [3] - 按零售额计算,2024年在中国果类零食行业排名第一,市场份额4.9%;在中国梅产品行业排名第一,市场份额7% [3] - 2021-2024年在青梅果类零食行业及西梅果类零食行业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16.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0.99亿元、1.48亿元 [3]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8.6%、40.1%、36% [3] - 2024年毛利率下降原因:提供更优惠价格提高市场渗透率,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导致成本增加 [4] - 2022-2024年原材料成本分别为4.89亿元、5.76亿元、7.7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从41.7%升至47.7% [4] 产品结构 - 梅干零食近三年营收占比分别为68.9%、63.4%、60.3%,仍是主要收入来源 [3] - 梅干零食每千克平均售价从2022年39.4元降至2024年35.2元,销量从20.5千吨增至27.6千吨 [3] - 梅冻产品2019年推出,2022-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19.6%、23.5%、25.4% [3] - 梅冻每千克平均售价从2022年27.2元降至18.6元,销量从8.5千吨增至22千吨 [3] - 2024年在中国天然果冻行业排名第一,市场份额45.7% [3] - 梅冻近三年毛利率分别为36.2%、49.2%、47.8% [3] 销售渠道 - 直销收入占比从2022年25.5%升至2024年59.2% [3] - 直销分为自营网店和零售商,零售商收入占比从12.9%升至50.6% [3]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12.7%升至33.1%,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4.6%升至14.1% [3] 原材料风险 - 青梅受温度、雨水等自然环境影响大,易导致产量和质量不稳定 [4] - 2017年因霜冻天气导致青梅采购单价从6.31元/千克涨至8.72元/千克,毛利率从33.6%降至30.59% [4] - 2020-2024年中国青梅价格从2400元/吨升至2600元/吨 [4] - 进口西梅价格从2020年16200元/吨升至2024年20700元/吨 [4] - 公司尝试从不同地理区域采购原材料,但无法完全消除风险 [5] 发展建议 - 可采用订单农业模式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合同 [5] - 拓展海外原材料供应渠道降低国内气候风险 [5] - 研发创意类零食减少对原果依赖,通过新品类发展子品牌 [5]
食品饮料板块走高,欢乐家20%涨停,一致魔芋创出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4-15 11:23
文章核心观点 随着促进消费政策出台,内需有望改善,消费复苏或前低后高,建议关注零食和餐饮产业链投资机会 [2] 食品饮料板块表现 - 15日盘中食品饮料板块发力走高,一致魔芋涨超25%创盘中新高,欢乐家20%涨停,嘉必优涨超10%,劲仔食品、安记食品、麦趣尔涨停,骑士乳业涨超9% [1] 政策动态 - 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各地聚焦首发经济,围绕精品购物、精致美食、精彩旅游、精美展演四大领域举办活动 [1]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方案,提出改革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构建促消费政策体系 [1] 机构建议 - 平安证券认为消费复苏将前低后高,年内建议关注零食和餐饮产业链投资机会 [2] - 零食渠道和产品红利仍在,行业维持高景气 [2] - 餐饮行业景气度底部企稳,年内或小幅度复苏,可关注啤酒、调味品、速冻食品等产业链 [2]
2025休闲零食市场简析报告
MCR嘉世咨询· 2025-04-07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休闲零食行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前景广阔,人均消费提升空间大,产业链完善但各环节有不同特点,面临成本、渠道、消费者需求等挑战,也存在市场容量大、用户群体扩容、行业集中提升、渠道多元化等机遇 [13][16][46][5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休闲零食定义与场景 - 休闲零食是正餐外闲暇时食用食品,满足健康、功能、情绪等需求,目标人群精准,包装精美,应用场景包括家庭、办公室、户外运动、社交场合、旅行途中、节日赠礼等 [3] 休闲零食种类与份额 - 行业涵盖谷物类、糖果蜜饯、坚果炒货、膨化食品、烘焙类、休闲卤味等产品,2024年糖果蜜饯销售占比23.29%,坚果炒货占比18.33%,膨化食品占比11.4%,三大品类市场份额合计超50% [7] 行业规模与发展 - 2023年度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预计达9286亿元,2024年有望突破万亿,未来在消费场景多元化、产品迭代升级、渠道拓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等因素驱动下将迎来新增长周期 [13] 人均消费情况 - 2023年中国休闲零食消费量/消费额分别为17kg/637元,与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人均消费仍处较低水平,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16]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为原料供应,包括原材料生产、食品辅料及添加剂等;中游为零食品牌商,有自主生产和代工生产两种模式;下游为销售渠道,分线上和线下渠道 [20][21] 上游情况 - 原材料包括农副产品、食品辅料、添加剂和包装材料,供应商多集中在初级加工阶段,初加工毛利率低,附加值低,且农副产品价格波动大,供应商正努力提升全产业链开发能力 [22] 中游情况 - 中游品牌众多,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格局分散,2023年我国休闲零食行业CR5仅为14.7%,相较于美国、日本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28] 下游情况 - 2023年零食渠道结构中线下渠道占主导,占比超80%,其中商超卖场占比最高,达36%以上,线上电商渠道占比19.6%,电商占比逐年提升,传统商超份额有所缩减 [29] 零食量贩业情况 - 零食量贩业蓬勃发展,店铺数量与销售规模呈井喷之势,2023年门店已逾两万,同比激增190%,销售规模超七百亿元,跃升150%,年均复合增速分别约108%和112% [33] 量贩模式特点 - 零食量贩通过精简供应链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产品,具有品类多、购买快、质量好、价格省的优势,零售价格较商超渠道低20 - 40% [36] 线上新兴增长领域 - 抖音成为休闲零食线上新兴增长领域,其份额自2022年的33.8%提升至2024年的54.5%,复合增速高达35.5%,带动电商整体增速超越线下,预计2024年将增长7.8% [39] 消费者洞察 - 消费者单次购买金额集中在10 - 50元,高频购买,关注口感、安全健康和性价比,用户画像主要为女性、一线城市、中等收入、年轻人 [45] 行业未来挑战 - 面临成本压力与供应链管理压力、渠道碎片化与运营复杂度高、消费者需求快速迭代、品牌忠诚度低等挑战 [46][47][48][49] 行业未来机遇 - 市场容量大,消费量有提升空间,用户群体不断扩容,行业格局分散有集中提升空间,渠道多元化,线上线下新兴渠道助力行业成长 [51][52][53][54]
一线城市探索房票制度,中芯国际年营收增近三成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3-29 01:03
点击上图 ▲立即预约 |点评| 房票最早出现,是部分城市用来给拆迁户发放,拿着房票就可以在指定的房源库里挑房子。后来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居民更倾向 于选择现金补偿,房票制度也就逐渐隐退。现在一线城市带头开始探索房票制度,主要还是为了调节楼市需求。当前城市更新改造速度加快,房 票在使用方式上有限制,能够将安置资金引入存量楼市,促使去库存,推动楼市回温。 一线城市人口吸引力较强,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表现也更具韧性,市场的信心比较足。由一线城市开始探索房票制度,也能比较有效地激发房票持 有者选房子的意愿。不过,房票制度的推进和普及,也可能让部分投机者找到可乘之机,政策落实过程中,还要警惕炒房风险。 中芯国际去年营收增近三成 3月27日,中芯国际发布了2024财年全年业绩。财报显示,公司销售收入为578亿元,同比增长27.7%,创历史新高;毛利率18.6%,产能利用率 8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亿元,同比下滑了23.3%。中芯国际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1亿元,同比增加28.1%。其中,晶圆代 工业务收入为532亿元,同比增加30.3%。 对于2025年的市场预判,中芯国际表示,2025年初,根据与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