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友食品20250309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泡椒凤爪行业、休闲食品行业 - 公司:有有食品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基本情况 - 创始人陆友中,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营餐饮,1997 年设立有有食品经营泡椒凤爪[2] - 2020 - 2022 年因行业环境和竞争,业绩增长停滞;2024 年管理层创新变革,业绩重回增长[1][3] - 管理团队经验丰富,保障公司中长期稳定发展[4] - 泡椒凤爪占营收 75%,2015 - 2021 年增长,2022 - 2023 年下滑;其他产品占比 20%以内,稳步增长;2024 年 Q3 五股压涨新品贡献六千万收入[5] - 西南区域是重要收入利润来源,2023 年占营收超 50%;华东是第二大市场且增长快;其他区域合计占比 20%左右[6] 泡椒凤爪行业情况 - 熟食凤爪 2023 年规模五百多亿,泡椒凤爪是重要品类,发源于川渝,2023 年需求量超百万吨[7] - 国内生产无法满足需求,一半左右靠进口,国外价格影响大;2021 年前价格低,因国内活鸡供应足、进口贸易限制少[8] - 2024 年凤爪原材料价格较 2023 年下降 10 - 15 个点[1][9][18] - 泡椒凤爪市场集中在西南,重庆占 33%,有有食品竞争优势好,收入规模十亿左右,中小企业营收 1 - 5 亿,其他多为小厂和作坊[9][10] 行业发展趋势 - 需求扩容:消费者多为 25 - 40 岁年轻群体,女性占比高,未来居民收入提升和产品休闲化将驱动市场扩容[11] - 产品结构升级:五谷凤爪和多口味凤爪发展空间大,可通过多元化发展提升空间,2023 年五骨凤爪市场规模 50 多亿[11][12] - 新渠道发展:直播电商、零食量贩、会员制商超等新渠道带来发展方向,线下会员制商超和零食量贩提升市场增量[13] 公司产品变化 - 泡椒凤爪主业务 2015 - 2021 年增速 8 - 9%,2022 - 2023 年下滑,2024 年因战略调整进入增长阶段;量价拆分呈量降,因原材料价格提升,公司提价致销量下滑;未来将量增价稳,原材料成本下降有望改善盈利[15][16][17][18] - 2024 年 Q3 在山姆推出五股压涨新品,月销二十万单,单季收入六千万,占 Q3 报表收入 20%,成第二大单品;预计 2025 年收入 3 - 4 亿,占比超 20%[19][20] 公司渠道变化 - 2024 年调整销售模式,重视线上线下新渠道开拓[21] - 线下聚焦会员制商超、零食量贩、商超:会员制商超 2024 年 Q3 放量,未来将贡献收入增长;零食量贩 2024 年与头部品牌合作,2025 年成新增长点;商超与公司合作好,消费者认可度高[22][24] - 线上重视小红书、抖音等平台,2024 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263%,营收占比从不到 3%提升到 5%[25] 公司区域市场变化 - 西南是大本营,收入占比超一半,未来将持续投入带动增长[26] - 华东是 2016 年以来第二大市场和未来增长点,2016 - 2021 年高速增长[26] - 华南、华中 2024 年因新渠道表现好,未来将加大投入成战略区域[27] 公司营销变化 - 过去营销聚焦西南,费用投放稳定谨慎;2024 年加大新渠道广告投入,在抖音等平台投放,推广新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27][28] 公司核心变化及盈利预测 - 核心变化:2024 年管理层经营思路转变,拓展新产品新渠道,2025 年五股压涨红利持续,多款新品将上市;成本回落改善盈利能力,毛利率从 2017 年 36%降至 2023 年 29%,净利率从近 20%降至 2023 年 12%[28][29] - 盈利预测:预计 2025 年净利润 1.9 亿,利润增速 30%,2025 年估值 19 倍,2026 年估值 16 倍[3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早期对零食专营渠道开拓谨慎,因前期白牌产品多、担心影响传统渠道架盘稳定性,2024 年渠道稳定后开始合作[23] - 公司在新渠道推出的产品在规格包装上与传统渠道有区隔[24]
中材国际20250331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水泥行业、新能源行业、矿业、冶金、化工、电力、钢铁、煤炭等 [2][3][12][13][18][19][20] - **公司**:中财国际,是中国建材集团所属的上市公司,工程技术服务板块和国际化业务的骨干企业,全球最大的水泥工业系统集成服务商 [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经营成果与竞争力 - **经营业绩**:2024年新签合同和营业收入、净利润再创新高,营业收入461亿元,同比增长0.72%,规模净利润29.83亿元,同比增长2.31%,扣非后规模净利润27.16亿元,同比增长1.64%;新签合同634亿元,同比增长3% [2][7][8] - **市场地位**:水泥技术装备与工程主业全球市场占有率连续17年保持世界第一,ENR榜单排名位列全球第43位、中国企业第10位 [2] - **业务结构**:工程装备运维三位一体产业结构更完整,工程技术服务占收入比53%,高端装备制造和生产运营服务收入占比42%;新签合同中工程技术服务占比59%,生产运营服务合同增长显著,同比增长27% [6][7][8] - **国际化发展**:在91个国家建设351条水泥生产线,有100多个属地化机构,超2000名外籍长期雇员;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0.85%,占比提升4个百分点,毛利占比过半达58%;国际化指数达45%,同比提升2.53个百分点 [6][7][8][10] - **绿色低碳与创新**:发布全球首套水泥全氧燃烧偶合碳捕集技术,构建替代燃料收储制用运一体化业务体系,推进全球绿能业务开拓与布局;绿色产品营业收入94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20%,欧洲市场绿色低碳项目含绿合同占比高达92% [4][11] 各业务板块情况 - **装备业务**:2024年受国内水泥行业需求下行影响,新签合同和收入同比下降;2025年增长点包括水泥装备迭代更新、境外EPC增量带动装备出口、全球水泥行业绿色智能转型催生环保节能装备需求、行业外拓展、备件后服务市场 [18][19][20][21] - **生产运营服务**:2024年收入和新签合同双位数增长,同比增长22%和27%,矿山运维新签合同同比增长36%;未来发展前景好,受益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速快对水泥生产线运营需求大,公司推动数字化战略转型、拓展数字智能工厂建设改造升级业务、打造全球服务中心布局、开展大运维服务模式构建 [9][28][29][30][31] 行业趋势与公司规划 - **行业趋势**:核心经营区域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地水泥需求平稳,价格有弹性,2025年全球水泥需求和价格不含中国同比将增长2%以上;全球水泥行业有绿色智能转型和存量市场节能降耗改造需求,装备市占率有提升空间,水泥运维市场主要来自非洲、中东和东南亚 [12][13] - **公司规划**:坚持十四五战略,定位科技创新引领者、绿色智能推动者和全球发展建设者;强化核心竞争力,推进EPC工程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装备和工程双线联动、数字智能业务融合、打造替代燃料产业链平台、聚焦原创技术攻坚、与中材水泥深度协作 [14][15] 风险应对与业务展望 - **汇率风险管理**:海外市场主要在非洲、中东、东南亚,小币种汇率波动影响财务报表损益;公司采取加强合同签约币种设计、设置汇率贬值补偿机制、优化资金管理、加快属地化经营转型、持续监控汇率风险等措施 [22][23][24] - **境外业务展望**:2024年境外业务规模效益增长,新签境外合同额362亿,同比增长9%;2025年将深化全球市场布局,依托一带一路新兴市场需求和欧洲市场对绿色低碳数字智能需求,拓展国际替代燃料市场 [16][17] - **绿能环保业务**:围绕绿电项目和替代燃料解决方案两大核心板块展开,与传统业务有技术和市场协同效应,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新引擎 [25][26][27] 技术能力与AI应用 - **水泥行业低碳绿色转型技术能力**:形成全系统减碳脱碳解决方案,包括能效提升(降低水泥熟料煅烧热耗和生料、水泥粉磨电耗)、替代燃料应用(实现高比例替代)、塑料替代和低碳水泥生产、CCUS技术布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建设示范项目) [34][35][37][40] - **AI应用**:公司高度关注并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在研发设计、工程建造、装备制造和运维服务等领域融合高新技术;已在工程领域实现智能化设计和施工辅助功能,智能工厂和智能运维产品进入应用阶段;未来将利用大模型技术赋能生产线预测性维护、探索工程场景智能解决方案、提升施工工艺方法和生产线缺陷识别能力 [42][43][44][45][4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3月公司董事会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体系和职责,并同步披露ESG报告 [11] - 公司全年使用当地劳工超两万人,全级次境外属地员工占比均在50%以上,连续六年荣获上交所信息披露A级,全级次中长期激励占比达到16% [11] - 公司在沙特和印尼建立海外服务中心,装备业务专业化整合有序推进 [9] - 公司多个项目入选工信部典型应用案例,中财智科融合荣获国家级和行业级多个奖项 [10]
圣泉集团20250401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盛泉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情况** - 2024年规模净利润8.68亿元,同比增长9.94%,扣规净利润8.3亿元,同比增长12.69%;第四季度交流收入28.68亿元,同比增长18%左右,规模净利润2.87亿元,扣规净利润2.83亿元,净利润同比略有下降但环比增长,全年营收和业绩呈逐季增长态势[3]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规模净利润实现50%左右增长,主要因AR算力、半导体、高速板块发展使先进电子材料高价产品订单大幅增加;多孔炭电池材料因2024年三季度300万产线建成和2025年2月1000吨新产线建成带来增量;大庆生产基地自去年6月开始贡献业绩[1][4] 2. **产品板块调整** - 调整披露产品口径,将先进电子材料和电池材料合并披露,新增真物质产品大类单独披露,更符合战略发展规划,且这两类产品收入占比和质量提升[5][6] 3. **电子材料新产品进展** - 截至3月底,PPO基本满产,月产量60吨左右,OPE约20吨,ODV约10吨,4月产量预计增加 - 正在设计2000吨PPO、2000吨OPE、1000吨OTV新产能,去年获得的1000吨PPO产能经购买设备填充后今年可达2300吨,PPU产能可能技改,车间可再增加一条线 - 1000吨ODV项目预计4个月左右(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建成,目前装置能生产100多吨[7][8] 4. **多孔碳产品情况** - 一季度出货正常,供不应求,在动力电池上应用还在验证,预计两三个月后有结果 - 不同工艺产品差异:树脂工艺产品最好,新增生物碳可降低成本,生物碳加树脂碳产品价格约20万/吨,光传输类约40万/吨,石油胶成本低但杂质多,量大时成本能优化到二十多万甚至十几万/吨[10][11][12] 5. **其他产品情况** - 钠链材料优势是耐低温、安全性好、价格便宜,容量密度小,有效产能达一万吨,目前用量小成本较高 - 出口收入占比10% - 15%,主要出口欧洲、东南亚,出口美国少,关税影响较小 - PPO、OPE今年产能接近2300吨,出货预期PPO达800吨,OPE达400吨 - 收购做硅粮的企业,想向下游延伸统一多孔碳质量和应用 - 生物质业务2024年比2023年毛利多9000万左右,净利情况未明确提及 - 一季度主业分线数值加铸造材料同比增加约十亿,利润增加两千多万,传统产业构造利润增加两三百万,全年预计有增长[13][14][15][16][17] 6. **项目及投资情况** - 大庆生物质项目获地方政府奖励指标价值4亿,因政策原因上市公司暂无法售卖,项目原计划投资17.8亿,现盈利11亿,风机成本降低,一年发电9.9亿度,有两三个亿收入 - 未来几年资本性投资不大,可能视大庆经营情况明年或后年在湖南投资建厂 - 2024年电子材料电池材料新增项目投资增加2500万,生物质产能释放及产品研发投入增加2700 - 2800万,研发主要投向PBO等方向[18][19][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英国参股公司占股25%,经营医药中间体,为欧洲各大药企提供研发地,疫情后受影响,现慢慢恢复接近历史损失水平,对外押款有1亿未收回,下半年预计增加金额不多[23][24][25] 2. 分线数值今年计划产量65万吨,湖南产能增加10%,去年年报披露的52.8万吨分线数值销量不含电子级[25][26] 3. 一季度大庆亏损约大几百万(不到3000万),电子材料中亚亚粉贡献不明显,可能因开车问题[22]
关税反制对于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农产品行业,具体涉及大豆、高粱、玉米、小麦、大麦、苹果、红枣、棉花、橡胶等细分领域;未提及公司相关内容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农产品周期与市场现状 - 20 - 22年全球农产品走强势周期,22年俄乌冲突致小麦价格滚落,23年玉米高价使产量大增,价格下跌,24 - 26年农产品或处底部区域震荡,因天气中性,供给端难收缩,需求端无明显爆发因素[1][2] - 关税事件或打破贸易格局,造成价格波动,产生投机性需求[2] 大豆市场 - **供给结构**:巴西产量约1.7亿吨,较2018年增4000 - 5000万吨;美国约1.2亿吨,随天气摆动;阿根廷约5000 - 5500万吨;中国约2000万吨。巴西出口1亿吨,7500万吨到中国;美国出口5000万吨,2500万吨到中国;阿根廷几百万吨出口看产量情况[3][4] - **贸易格局变化影响**:中国基本不采购美国大豆,关税对中国大豆产业更多是数据端演变,无实质影响。但采购节奏改变,原本两季作物供给变一季,8 - 9月巴西大豆供给充裕,四季度到次年春节缺大豆,国内大豆采购成本提升[5][6][7] - **价格走势**:美国定价的大豆绝对价格可能不变或波动小,从巴西购买的大豆基差价格会抬升。国内大豆进货成本逐步抬升,近月3500左右,10月约3800,豆粕价格2800 - 3000,若只能买巴西大豆,成本接近4000。目前油厂对四季度采购少,需等政策,7 - 8月最晚开始采购[8][11][12][14][15] - **价格支撑区间**:豆粕近月3000左右有强支撑,远端3400 - 3500促进进口,压制价格。若中美达成好协议,远端价格高点3200 - 3300;若未达成,四季度价格或到3400 - 3500[16][18] - **影响价格因素**:美国25年大豆种植面积或降300万英亩,维持在8300万英亩以上概率高;美国生柴协会与政府谈判,若26年生柴产量指标从35亿加仑提到55亿加仑,对应新增1500万吨左右大豆压榨量,会使美国可出口量减少,全球争夺巴西大豆,抬升价格[18][19][21][23] 高粱和谷物市场 - 高粱进口端受影响,国内高粱进口量从之前830 - 834万吨降至去年10月到今年2月的290万吨,因美国停供,其他国家产量低[27] - 国内谷物进口量下降,去年10月到今年2月四大谷物(玉米、小麦、高粱、大麦)进口864万吨,前一年同期约3300万吨。美国农业部预估中国年度进口2500万吨,实际可能1400 - 1500万吨[29][30] - 国内不缺自用谷物,玉米产量从2.2亿吨提至2.5亿吨,预计玉米价格维持在2200 - 2400,因有拍卖端和巴西进口缓解供给紧张[28][31][32] - 小麦价格主体波动从托市价2380开始,传统实用需求无新增[33] 其他农产品市场 - **苹果**:因去年减产表现较强,但实用端需求差,价格预期维持在8000 - 8500[44] - **红枣**:24年产量表现一般,属高档次消费,需求端差,25年价格预期维持在8500 - 11000波动[45][46] - **橡胶**:价格近一周下跌近一两千点,目前处于周期相对底部,向下破14000难度大,但短期内向上收益难[58][5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国农业部对美豆出口量在24 - 25年度暂不调整,因巴西向其他国家出口量和美国向中国出口量可数据平衡,且欧洲对美国大豆关税12月1日执行,目前无影响[34][35] - 通过第三国转口大豆到中国难度大,因主要贸易商规模大,且可通过转基因序列区分产地[36] - 七八月份需采购四季度大豆,因运输时间和巴拿马运河可能影响运费,若美国生柴政策谈判成功,全球买家抢夺巴西大豆,国内大豆价格或到3800[38][39][43] - Google ETF算法对长期投资者有利,在5月大豆供给充裕时买入,若豆粕价格到预期,收益率约78%,且9月和1月合约价差不大[56][57]
广生堂20250312
2025-04-15 22:3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公司**:广声堂(创业板上市,代码未提及),福建省生物医药公司,2015年上市,专注抗病毒(乙肝、新冠)及肝脏健康领域药物研发[2][3] - **核心产品**: - **传统业务**:全系乙肝抗病毒药(核肝类)、保肝护肝药(水灰烬冰)[2] - **创新药管线**: - **泰中定**:新冠药物,2023年底获批,剂量轻、抗病毒效果优,已纳入国谈并进院销售[3] - **141(奈瑞可韦)**:乙肝核心蛋白抑制剂,全球同靶点进展最快,获突破性疗法认定,2023年8月完成II期(270例),即将启动III期[3][4][7] - **131**:全球首个口服表面抗原抑制剂,II期数据显示可显著降低表面抗原,正推进与141联用的“登峰计划”[4][9][20]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创新药临床进展** - **登峰计划**:141+131+核苷类三联疗法,目标乙肝临床治愈(全球首创全口服方案)[7][9][25] - **机制优势**: - **141**:抑制乙肝病毒核衣壳脱壳,阻断CCDNA增殖(现有疗法未覆盖此路径)[8] - **131**:降低表面抗原载量,逆转免疫抑制[9] - **政策支持**:入选国家药监局创新药审评审批试点(全国仅10项/年),加速III期推进[5][15][17] - **单药进展**: - **141单药**:针对核肝类应答不佳人群(占乙肝患者30%),III期方案已定[24][34] - **131单药**:II期数据优异,未来或拓展适应症[25] **2. 竞争优势** - **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吴文强、张玉环等)具国际药企经验,主导多款创新药研发[11][13] - **临床数据**: - 141 II期与安慰剂组差异达50%[25] - 131对所有患者表面抗原均有效[4] - **国际合作**:获GSK、杰利德等关注,潜在海外BD机会[20][21] **3. 商业化与财务** - **传统业务**:2023年营收4.35-4.6亿(同比增16.67%),毛利率提升3个百分点[42] - **亏损原因**:创新药投入(1.25-1.63亿亏损)、资产减值[41] - **融资需求**:账上现金1亿+,拟探索股权融资或产业资本合作[47][52] --- **其他重要信息** - **政策红利**:国家大力支持创新药(新质生产力),医保支付、定价政策或倾斜[48][50] - **AI布局**:与博尔金方合作AI筛选中药配方,早期研发应用[37] - **战略合作**:引入片仔癀关联基金(圆山基金),强化大健康产业链协同[53] --- **风险与挑战** - **资金压力**:创新药III期费用高,需持续融资[46][47] - **竞争环境**:GSK等国际药企同靶点跟进,需保持临床进度领先[20] **注**:数据与表述均基于电话会议原文,未添加主观推测。
小鹏机器人+车端核心标的推荐
2025-04-15 22:3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新能源汽车及供应链、机器人 - 公司:小鹏汽车、广东宏图、博骏科技、豪能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小鹏汽车销量预期与供应链机会** - 小鹏汽车2024年销量预期50万辆,2025年80万辆[2] - 供应链重点推荐广东宏图(一体化压铸)和博骏科技(冲压件)[2] - 广东宏图在小鹏X9、G9等车型的前后仓一体化压铸为独家供应,单车价值量约3000-4000元[3] - 博骏科技在小鹏M03车型中供应90%冲压件,单车价值量约3500元[7] **2 广东宏图业务进展** - 2023年收入80亿元,2024年预计增长20%,主要来自比亚迪、吉利等客户增量(合计约20亿元)[5][6] - 与小鹏深度绑定,设立“厂中厂”模式[3] - 布局飞行汽车(单车价值量2600-3000元)和机器人领域(铝合金覆盖件研发)[4] **3 博骏科技业务进展** - 肇庆工厂总投资8亿元,已投入2-3亿元,预计年收入8亿元[7] - 2024年预计利润8亿元,估值16倍,未包含机器人业务预期[8] - 除M03外,后续轿车、SUV及Mona Max车型也将由其供应[7] **4 其他供应链标的** - 豪能(减速器)、长盈精密、上海沿浦等供应商占比相对较小[8][10] - 机器人领域合作方包括拓普集团、中大力德等[9] 其他重要信息 - 小鹏2023年销量18万辆,2024年目标52万辆,供应链利润弹性显著[8] - 小鹏在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积累可能加速场景落地[9] - 会议推荐标的:广东宏图(困境反转)、博骏科技(客户优势)、豪能(减速器)[10] 数据引用 - 小鹏销量:50万辆(2024)、80万辆(2025)[2] - 广东宏图收入:80亿元(2023)、20%增长(2024)[5] - 博骏科技利润:8亿元(2024)、估值16倍[8] - 单车价值量:广东宏图3000-4000元[3]、博骏科技3500元[7]、飞行汽车2600-3000元[4]
中泰股份20250325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未明确提及具体公司名称,但从内容推测涉及化工设备制造行业及相关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情况** - 一季度是全年业绩基数最低季度,国内发货量减少,成南业务下滑2000多万影响整体业绩,不过海外发货可弥补部分,且更多集中在二、三季度 [1] - 一季度成员贡献3000万,设备端订阅4000万,全年设备端订阅预计2.1 - 2.2亿,一季度数据乘以4不能代表全年水平 [2] - 若海外第一客户船能到,今年海外收入最少5亿,24年约1亿,对毛利率和利润率提升明显,全年预计收入15亿左右 [3] - **订单情况** - 209订单最终客户在俄语区,收入约1.5亿,海外订单毛利40%以上甚至达50%,能提升整体毛利率 [4] - 中东和欧益区订单占比各约30%多,东南亚、中亚、非洲等占剩余部分,北美在接洽合同,尚未签到 [8] - 24年俄罗斯约有百亿订单,23年部分项目被国内企业接管,新项目较少 [9] - **海外市场拓展** - 重点开拓中东、欧益区和北美市场,中东地区大化工建设项目规划多,25年可能释放供应单,北美待关税落地后有望突破 [7] - 目前多与海外工程公司合作,与中国工程公司合作毛利大幅下滑 [9] - **新业务情况** - 新业务处于前期阶段,数据中心内容环节美国阿法拉法市场份额达90%以上且拟收购最大竞争对手反福,公司内部已做技术论证,现有设备可进入 [12] - **项目进展** - 新疆项目在设计院研究报告制作过程中,部分在公示环节,最快项目预计25年中甚至26年落地,目前处于技术交流阶段,不纳入25年销售目标 [13] - **发货节奏与毛利率** - 二、三季度海外和国内发货都会增多,一季度国内外发货均少 [16] - 23年国内毛利率36%是因打原材料时间差,24年国内预计恢复到31 - 32%,同行恢复到20 - 22%,今年国内约20% [17] - 海外毛利率整体常达50%,费用扣除后与国内费用情况相近,公司期间费用统一核算 [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唐山电子企业今年要求盈亏平衡,一季度因设备检修业绩不佳,预计全年利润2000万上下 [5] - 设备业务全年利润至少3.5亿问题不大 [5] - 海外订单存在船期延误风险,二三季度气候因素影响较小,四季度或一季度海面可能有结冰等情况 [6] - 中东是全球化工投资最活跃地区,有“沙克2030”等计划推动 [10][11]
非晶电机:昊铂上车开启0-1,看好机器人evtol等横向应用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飞行电机行业 - **公司**:云路股份、安泰科技、日立、比亚迪、吉利、蔚来、GE、霍尼威尔、小米、广西车企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核心观点 - 看好飞行电机在机器人及所有电机横向应用场景的前景,认为材料级别的颠覆性创新会产生 10 倍股 [2] - 飞行电机市场空间巨大,有望达到万亿规模 [16][22] - 推荐云路股份,同时认为安泰科技值得关注 [5][21] 论据 - **飞行电机优势** - 适配电机提高能量转化效率,能实现颠覆性替代,应用场景广泛,如新能源汽车电驱、空气压缩机、无人机、eVATO、人形机器人等 [3] - 相比硅钢片,损耗小、节能环保,能降低涡流损耗和能量转化损失,提升能量转化效率最高达 3 个点,在 80 公里续航上节能 10 个点,在新能源车中可节省节能续航 9 - 15 个点 [7][8][9] - 功率密度相比行业翻倍,效率明显提升,降低 50%的铁耗 [14] - **市场空间** - 现有 60 万飞行小电机已在无人机、气层机、空气压缩机等领域应用 [4] - 假设单台人形机器人有 28 个电机,每个电机飞晶材料 0.5 公斤,售价 150 元,100 万台对应 20 亿材料市场;若每个电机按 1 公斤算,对应 40 亿电机市场 [4] - 预计到 2029 年飞行电机在工业电机上渗透率达 50%,工业电机空间有 1000 亿,加上人形机器人和 eVTOL 等,市场可展望万亿 [16] - **企业情况** - 云路股份是飞行变压器龙头,采用冲压工艺,效率高,2023 年产能 8.5 万吨,国内占比 60%,国际占比 50% - 55%,预计今年有 4.5 亿业绩,当前 30 倍估值相对合理,其电机业务覆盖国内车企,且云路新能源有小米产合入股,利于产品在小米产业链应用 [5][18][19][20] - 安泰科技是老牌国企,有 60 多年科研实力,国内首个实现非晶带材国产化替代,有相关专利和业务营收,与广西等车企深入合作,研发实力不俗 [20][21] - 日立收购美国 metaglass 公司,是全球龙头,历史悠久,在美国和全球有不俗市场份额 [5][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飞行材料是从熔融状态金属极冷凝固成液态下的无序结构,称为玻璃材,与日常材料不同 [6] - 传统飞晶带材多应用于变压器,云路股份变压器主业有成长性,国内国网为主的变压器领域渗透率已接近 20% [11] - 飞行电机应用由来已久,1978 年 GE 申请专利,2003 年日立收购相关公司,国内安泰科技和云路股份实现国产化替代 [12] - 2022 年有 12 家企业实现小片应用,约 60 万只飞行电机在多个领域应用 [13] - 2018 年中国飞行合金年产量 30 万吨,日本约 10 万吨,两国飞行金属带材质量差异不大 [14] - 国家推行以旧换新、节能降碳、超低排放等政策,电机用电量占社会用电量 50%,提升电机效率有重要意义 [15] - 云路股份将非晶带材部分给到二股东体外的云路新能源加工定子铁芯,云路新能源有小米产合入股 [20]
福达股份20250312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福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福达主业曲轴增长势头好,机器人业务有发展潜力,公司估值和市值有较大上升空间,推荐投资福达 [1][7] - **论据** - **主业曲轴增长受益因素**:乘用车混动放量和数据中心资本开支需求高景气 [1] - **乘用车混动曲轴情况**:福达是国内第三方乘用车混动曲轴龙头,2024 年混动市场市占率超 40%,今年份额或继续上升;去年出货量 220 - 230 万根,今年比 2024 年至少增加 170 万根,按均价 400 元测算,增量收入至少 6 - 7 亿,带来超 1 亿边际利润 [1][4] - **数据中心曲轴情况**:2018 年与阿尔芬成立联营企业,2024 年底订单爆发,锁定 2025 年产能;合资公司年产能约三千根,单价几万到十几二十万,2025 年数据中心曲轴收入近 3 亿,预计给福达贡献近 2000 万纯投资收益 [2][3] - **机器人业务情况**:2024 年上半年战略部署,基于新能源电驱齿轮工艺拓展晶片演出器品类;客户资源和先发布局优势好,有望实现产业化落地;对标优秀公司,后续有实质性突破和客户落地,估值可往 100 - 200 亿展望 [5][6][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福达与阿尔芬成立的联营企业各自持股 50%,合资公司不并表只产生投资收益 [2][3] - 福达在曲轴领域形成干燥毛坯和机加工一体化能力,毛利率多年维持在 30%以上 [4]
劲仔食品20250325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未提及公司具体名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2024年经营情况** - 营收24.12亿元,同比增长16.79%;规模经营利润2.91亿元,同比增长39.01%;客飞经营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39.73%;Q4金额7662万元,创单季度新高[1] - 品类上三款品类均增长,核心品类云制品表现亮眼,同比增长3.89%且环比增速提升;推出宁贝加糖鲁鸡等新品,市场口碑不错[1][2] - 区域上全国七大区域稳健增长,流通和现代渠道表现稳定,零食专业渠道覆盖超100家零食系统、超3万家门店,增长超100%,年底月销超3000万[3] - 品规上小包装产品在流通和人性渠道表现亮眼,大包装产品受计算渠道下滑影响基本持平,暖身保持稳定增长,占比分别约为52.53%、27%、20%[4] 2. **渠道情况** - 线上全年个位数下滑,Q4下滑幅度收窄至个位数,接近触底反弹;线下稳健成长,传统流通终端网点是基本盘和优势渠道,KA和CFS部分个位数成长[7][8] - 未来要进行全渠道渗透,如拓展零食量贩渠道、开发会员超市等空白渠道;通过大包装策略完善规格结构,提高单点卖力[9][10] - 零食渠道增长速度预计延续五年,会联合开发不同价格带产品提高单点卖力[12][13] 3. **安全蛋产品情况** - 2023年迅速爬坡,全年收入3亿,获全行业第一;2024年上半年1.8亿左右,下半年与上半年持平[14][15] - 业绩走势受价格战、供给端竞争等外部因素及策略影响;2024年研发航天安全带等新产品,11月推出七个博士主品牌[14][16] - 对安全蛋品类百亿规模有信心,因中国人爱吃蛋,安全蛋比鸡蛋更优,若接触10%鲜鸡蛋市场可达300亿[36] 4. **供应链布局情况** - 2024年在广西北海建设生产基地,年中左右投产,扩充鱼制品产能;其他生产基地结合新品开发上生产线[18] - 有安全带原料基地布局,股东在平江建设的养殖基地供公司使用,原料能满足要求,成本随市场价格公开透明[19] - 染料基地已开展工作,但暂无新鱼胚进口和集成量[19] 5. **成本情况** - 2023Q4和2024Q1银制品成本有所上升,全年成本预期基本稳定,波动在可控范围内;部分原材料成本大增情况未出现[20] 6. **2025年经营预期** - 鱼制品在现有基础上保持高速成长,做到创新化,突破高势能渠道;豆制品会有产品创新和亮点表现[26][27] - 安全蛋产品从研发和渠道铺设出发,成绩下半年或更明确[28] - 电商对零食定位为做品牌做曝光,贡献低于线下;2025年零售会影响渠道结构,零食消费具即时性[30][31] - 全年收入和利润预计前低后高,中期三年倍增目标不变;成本端预期稳定,与规模效应和产能利用率相关[44][45][4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获得社会责任先锋企业奖、绿色批判和世界发展奖项、河南省工厂品牌标杆企业等荣誉,连续四年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5] 2. 公司连续四年推出激励和持股计划,均完成目标,实现公司、员工和资本市场多赢[40] 3. 肚类产品是公司第三大品类,有增长空间和潜力,2024年全国排名前五,线上排名第一[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