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雪球
icon
搜索文档
重视生意模式是价值投资入门的标志
雪球· 2025-06-11 16:30
价值投资理念演进 - 从2007年凭感觉买卖股票到2013年真正入门价值投资 探索周期长达6年 标志性转变是从生意模式视角思考投资 [1] - 价值投资系统化学习路径:2009年接触巴菲特理论→2010年学习财务知识→2012年尝试价值评估 [1] 生意模式分析框架 - 企业壁垒类型包括时代趋势 规模优势 技术专利 品牌优势 区域垄断 行政特许 客户粘性 后三种壁垒最具投资价值 [2] - 生意难度评估六大维度:资本获取 人才储备 生产技术 销售渠道 账款回收 持续投入 多数生意天然存在经营难点 [2] - 生意持续性决定长期价值 强周期行业或易被替代产品易导致财富波动 可持续盈利模式是财富稳定性的关键 [3] 投资决策方法论 - 透彻理解生意模式后 估值可简化为市净率和市盈率分析 无需复杂现金流折现计算 [3] - 雪球三分法通过资产/市场/时机三维分散配置 实现收益多元化和风险对冲 属于长期投资策略 [4]
一字涨停!50万手封单排队等买进!国内算力产业最大合并案落锤!4000亿“国产算力航母”启航!这个板块是中美会议关键议题!
雪球· 2025-06-10 16:3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 沪指跌0.44%收报3384.82点 深证成指跌0.86%收报10162.18点 创业板指跌1.17%收报2037.27点 [1]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42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90亿元 [2] - 港口航运股集体大涨 创新药概念股维持强势 美容护理 稀土永磁等板块涨幅居前 华为昇腾 军工 半导体 软件开发等板块跌幅居前 [1] 中科曙光复牌表现 - 中科曙光复牌一字涨停 收报68.09元 涨幅10% 涨停板封单50万手 总市值996.3亿元 [3][4][5] - 海光信息拟以0.5525:1换股比例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交易金额1159.67亿元 合并完成后中科曙光将终止上市 [6] - 交易完成后海光信息总市值或超4000亿元 有望成为A股市值最高国产AI芯片和服务器公司 该交易为A股首例"子吞母"并购案 [7]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存在上下游互补关系 重组后有望实现"国产芯片+服务器整机"一体化解决方案 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7] 稀土永磁板块动态 - 稀土永磁板块逆势上涨 中科磁业20cm涨停 北矿科技2连板 西磁科技 九菱科技等跟涨 [8][9] - 中科磁业收报55.02元 涨幅20% 成交额13.06亿元 换手率59.04% 总市值68.24亿元 [10] - 商务部表示对符合规定稀土出口许可申请将予以批准 市场关注中美经贸会谈进展 美国期望中方放宽稀土出口管制 [11] - 机构认为稀土价格处于大周期底部 出口管制放松或助推价格上涨 稀土磁材企业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击 [11][12] 贵金属市场动向 - 现货银价上周飙升9% 一度突破36美元创13年新高 金银比率降至90倍但仍高于历史平均68倍 [13][14] - 白银兼具工业与避险属性 美联储降息预期及中国需求溢出效应支撑价格 白银ETF持仓量较年初增长23% [14] - 部分国家开始将白银纳入储备 俄罗斯计划增加白银持有量 美国佛罗里达州承认白银为法定货币 [14] - 机构维持白银将跑赢黄金的判断 资金在黄金高位背景下转向配置估值更低的白银 [14]
如何平滑波动?这份风格指南表请收好!
雪球· 2025-06-10 16:39
文章核心观点 - 通过搭配不同市场、不同风格的权益类标的,降低组合关联性以实现整体波动控制[5][6] - 权益类资产是组合收益的主要来源但也是波动的主要贡献者,需通过风格配置实现攻守平衡[4][8] - 核心宽基指数因其样本分散、行业均衡的特性,是构建组合的基础工具[14][15] 搭建攻守平衡的持仓组合 - 大类资产配置采用股票(矛)+债券(盾)框架,权益类内部进一步细分风格[8] - 核心宽基如沪深300(大盘均衡:价值34%+均衡41%+成长23%)和中证500(中盘均衡)是基础配置[14][15] - 行业与策略指数风格分化明显:上证50(大盘价值40%)、创业板指(中大盘成长55%)、红利指数(中大盘价值52%)等可补充风格暴露[8][17][20] 主要指数风格明细 - **大盘均衡型**:沪深300(价值34%/均衡41%)、中证A50(均衡48%)、沪港深300(均衡34%)[9][11][14] - **成长型**:创业板50(成长77%)、科创100(成长51%)、恒生科技(成长27%)[17][18][11] - **价值型**:中证红利(价值52%)、300价值(价值76%)、基本面50(价值88%)[20][21] - **中小盘型**:中证2000(小盘成长34%)、北证50(小盘成长21%)[9][17] 指数持仓攻守平衡案例 - **单一指数策略**:选择沪深300或沪港深500等全市场宽基独立配置[15] - **哑铃策略**:沪深300(大盘均衡)+创业板指(成长)或中证A500(均衡)+双创50(成长)[18] - **多因子组合**:中证红利(价值)+中证A500(均衡)+科创50(成长)实现价值/成长/规模三维分散[23] 风格配置注意事项 - 指数规模影响波动:中证2000(小盘)波动率显著高于沪深300(大盘)[24] - 市场分散效应:沪港深300因含港股比沪深300分散度更高[24] - 行业宽窄差异:中证消费(行业平衡)波动高于沪深300(全市场平衡)[24]
股市北上,商品南下,到底谁错了?
雪球· 2025-06-09 15:36
股市与商品市场分化 - 上半年股市表现稳健而商品市场持续走弱,67个商品期货品种中39个下跌,上涨品种集中在金银和农产品,工业品仅铜、铝、锡及尿素上涨 [3] - 焦煤、玻璃、甲醇、螺纹钢等工业品主力合约上半年分别下跌34%、25%、16%、10%,较2021年高点跌幅达80%、68%、46%、52% [4] - 2024年924行情后股市与商品市场分化加剧,股市维持3300点高位震荡,商品短暂反弹后重回熊市 [4] 宽财政政策驱动结构性牛市 - 924后股市上涨核心动力为定向"宽财政",投向新旧基建、科技、消费和出口领域重点项目,规模相对克制且以托底为主 [6][7] - 财政发力四大方向:重大基础设施安全建设(城市管网/水利/交通物流)、以旧换新促消费(汽车/家电/数码)、新兴产业(算力/产业园)、民生保障与房地产托底 [7] - 结构性牛市体现为TMT行业(半导体/软件/机器人)和个性化消费板块(新零售/休闲食品)领涨,传统总量经济行业(地产链/煤炭/白酒)持续走弱 [8][9] 商品市场熊市三大驱动因素 - 黑色系(焦煤/螺纹钢)受地产下行拖累,能化系(甲醇/塑料)因石化产能过剩叠加成本崩塌,新能源系(碳酸锂/多晶硅)因过度投资导致产能严重过剩 [10] - 有色品种表现分化:铜/铝受益于财政发力的电力/交运需求,锡受半导体周期推动,而锌/镍受地产关联和新能源产能过剩影响下跌 [11] - 商品与股市弱势行业高度重合,体现房地产周期下行与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的共性影响 [10][11] 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放大跌势 - 产业资本通过套保对冲现货跌价损失,形成"现货微利+库存套保"模式,使企业能在成本线附近维持生产,延缓产能出清 [15][16][17] - 套保行为导致价格调节机制失效,商品跌至现金流成本后仍长期磨底,如生猪期货上市后传统猪周期消失 [19][20] - 玻璃/焦煤等品种成为空头集中攻击目标,因套保盘、对冲策略及套利交易形成合力,加剧价格超跌 [20] 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互动 - 期货市场通过套保机制将实体通缩压力转移至金融投机者,企业交割价实际高于期货价格,形成"金融补贴实体"效应 [23] - 产能过剩背景下,期货工具延长行业出清周期,价格战从实体延伸至金融领域 [19][24]
涨嗨了!两个月涨超200%,两年涨十倍!今天再度20CM涨停!“吃药行情”回归!创新药板块集体狂欢!
雪球· 2025-06-09 15:3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 沪指涨0 43%收3399 77点 深成指涨0 65% 创业板指涨1 07% 全市场成交额13126亿元 较上日放量1355亿元 超4100只个股上涨 [1] - 生物医药板块领涨两市 汽车板块关注度高但表现平淡 [1] 生物医药行业 - 生物医药板块指数放量大涨逾4%创历史新高 星昊医药冲击30%涨停 海辰药业 睿智医药等多股触及20cm涨停板 近20只个股涨停或涨超10% [4] - 常山药业两个月股价涨幅超200% 较2023年8月低点涨超十倍 主要受减肥药预期推动 其GLP-1RA药物艾本那肽处于研发阶段 [4][6] - 2025 ASCO会议中国73项研究入选创新高 5月国内至少6家药企达成BD交易 年初至今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金额达455亿美元 首付款22亿美元 [6] - 银河证券认为医药板块估值处于低位 公募持仓低配 2025年支付端有望改善 创新药械将受益 [7] 汽车行业 - 比亚迪收跌3 28%但登顶雪球热股榜 赛力斯 长城汽车等小幅上涨 [9][10] - 车圈大佬口水战升级 吉利杨学良批评行业过度内卷 支持长城举报比亚迪油箱问题 比亚迪李云飞回应称"懒得回应" [11] - 分析人士指出行业竞争是燃油车利润体系与电动化规模战的碰撞 新能源汽车赛道将呈现赢家通吃格局 [12] 稀土行业 - 港股中国稀土一度涨超50% A股相关个股活跃 因商务部批准部分稀土出口许可并承诺加强审批效率 [14] - 中国4月实施的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占全球80%供应)叠加缅甸地震影响 部分品种价格单月涨幅超200% 机构认为国内稀土价格处于大周期底部 [16]
产业周期与价值律动
雪球· 2025-06-09 15:36
产业周期与价值曲线 - 资本市场资产价值围绕实体产业波动,产业经济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而资产价值曲线呈现大幅波动[2] - 产业周期分为萌芽期、商业化验证期、规模扩张期、成熟饱和期、价值出清期五个阶段,不同阶段驱动估值的关键因素不同[4][5][8][19][24] 产业萌芽期(概念阶段) - 最大特点是无业绩约束,资本因市场憧憬而集聚,发布会、媒体报道(如"万亿蓝海"等标题)催化市场情绪[4] - 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背书新兴产业,助推概念热度,例如2023年OpenAI发布GPT-4后,AI赛道获超千亿元融资,寒武纪、科大讯飞等公司估值飙升[4] 商业化验证期(去伪存真) - 技术突破到市场落地过程漫长,资本市场初期过度反应导致高估值,随后回归理性,资产价格回落至与产业价值匹配水平[6] - 少量企业通过"资格赛"进入产业快速成长期,形成估值回归与去伪存真双重主题[6][7] 规模扩张期(线性推演) - 拐点事件如标杆工厂投产(如特斯拉上海工厂)、重大项目开工等提供线性推演依据,资本市场基于产能扩展速度、营收增长曲线等先行指标拔估值[9] - 特斯拉2019年底上海工厂投产后股价从18美元涨至400美元,涨幅超20倍,业绩指标在早期为次要因素[9] 成熟饱和期(业绩兑现) - 行业渗透率超30%、增速环比转负、价格战爆发标志成熟期到来,资产价值提前回落,如宁德时代2022年渗透率达25%后股价回调超50%[20][22] - 竞争强度决定回落幅度,锂电池(宁德时代)回调较光伏(隆基绿能)更温和,伊利股份因市场增速放缓进入盘整期[22] 价值出清期(技术替代) - 剩者为王,熬过冬天的企业进入新一轮健康周期,如博通通过持续并购重组实现新旧业务交替,跨越多个半导体周期[25] - 部分行业(如Intel、微软)因竞争格局稳定,产业与价值周期同频共振,未经历泡沫破灭[26] 周期类型差异 - **短周期**:护城河窄、竞争强的行业(如3年周期=1年技术平权+2年库存)[12] - **长周期**:护城河宽或具垄断性的行业(如长江电力持续整合水电资源十多年)[14][16] - **盘旋型**:产品迭代推动小周期,如赛力斯(M9上市前涨5倍)、比亚迪(两轮产品周期)[17] 总结 - 估值是未来预期价值的折现,产业周期与价值曲线的博弈本质是预期与现实的拉扯[28] - 把握拐点(标志性事件、渗透率、技术迭代)是驾驭周期的关键,顶级投资者需平衡产业"实"与价值"虚"[28]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看好中海油
雪球· 2025-06-09 15:36
以下文章来源于长线是金11 ,作者长线是金11 长线是金11 . 来源:雪球 最近 , 发现不少大V都在追捧中海油 , 将其视为最赚钱的核心资产之一 。 甚至还有人夸张地 说 , 中海油是比茅台还好的生意 。 记录本人的投资心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长线是金11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致看好的现象呢 ? 我个人认为可能在于三点 : 1 、 喜欢这种大盘蓝筹股的投资者 , 多半属于巴菲特信徒这个群体 , 而近年来老巴旗下的伯 克希尔卖出大量股票 , 不断积累现金头寸的同时 , 却一直在大肆买入石油股 。 所以中巴投资者们若想在A股抄作业的话 , 最符合条件的只有手中握有油田资源的中海油 。 ( 中石油 、 中石化皆是油田资源少 , 以加工为主。 2 、 就是国际原油价格貌似处于低位 , ICE布油价格从2022年的139峰值向下之后 , 差不多已 经腰斩 , 至今仍然65左右徘徊 。 因此 , 很多人预期现在可以抄底原油 。 3 、 从面上看中海油似乎很便宜 , 目前才9.23倍PE , PB1.59倍 , 股息率高达4. ...
股票债券商品齐涨,宏观策略王者归来?
雪球· 2025-06-08 14:28
私募策略环境监测 宏观策略 - 预计表现较好,有一定修复,海外资产布局的宏观策略表现更为强势 [3] - 策略环境改善,中国权益、债券、黄金、原油齐涨,大类资产恢复深度负相关性 [3] - 上半年表现不佳因特朗普政策扰动导致资产相关性异常,近期扰动衰减 [3] 量化股多 - 绝对收益上涨,超额收益稳定,成交量提升至日均破万亿,周三达1.29万亿 [5] - 市场波动率处于近1年30%分位,alpha获取环境较优,但小微盘估值接近3年极值分位 [5] 主观多头 - 成长风格表现优于价值,PMI制造业环比上行,多数行业正收益 [7] - 南下资金持续净流入,恒生科技PB估值较高但PE处于20%以下低位 [7] 市场中性 - 表现平稳,中证500期货年化贴水率16%,较上周15%变化不大 [9][10] 股指CTA - 日内与日间策略均较好,但产品表现受信号周期影响分化 [12] - 波动率处于较低水平,趋势性较优 [13] 商品策略 - 量化与主观商品收益分化,贵金属涨幅高但趋势不连贯 [15] - 商品板块震荡上行(除农产品),空头持仓策略面临挑战 [15] 套利策略 - ETF、期权套利小幅上涨,商品套利平稳 [17] - ETF成交量上升趋势性好,期权波动下降卖权盈利,商品波动提升套利机会增多 [17]
投资的金典模式:在二级市场买一级资产
雪球· 2025-06-08 14:28
核心观点 - 提出"二级市场买一级资产"的投资策略,即在二级市场寻找具备一级市场投资逻辑的标的,利用市场定价错配获取超额收益 [2][4] - 该策略的核心在于识别企业正在进行技术研发、并购扩张、赛道开拓等价值创造行为,但股价尚未充分反映长期价值 [5] - 强调用一级市场的长期主义视角看待赛道前景,重点关注硬科技领域 [6] 投资逻辑分析 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本质差异 - 一级市场是资本孵化场,投资者支持企业从0到1蜕变,赚取企业内生价值增长的钱 [4] - 二级市场是资本交易所,股价受情绪、资金、政策影响常出现价值失真,如贵州茅台曾因塑化剂事件跌至9倍PE [4] 典型案例 - 爱尔眼科2013年受负面事件影响股价下跌50%,后持续持有至2019年底 [2] - 宁德时代2018年受补贴退坡影响回落,2019年Tesla国产化带来拐点 [2] - 寒武纪IPO后从150亿市值上涨至3000亿,涨幅达20倍 [2] - 沪深300中比亚迪、隆基绿能、阳光电源等公司均有估值极低时刻和3-5年高速成长期 [3] 筛选标准 价值创造行为指标 - 重大资产重组或并购 [7] - 重大研发技术突破 [7] - 新业务或新赛道开拓 [7] 定价错配识别 - PE低于行业均值70%或市值低于重置成本 [8] - 股价因短期利空暴跌但不影响长期逻辑 [8] 管理层评估 - 董事长从业背景体现专业能力 [9] - 管理层持股比例超过30%显示利益绑定紧密 [9] 绩效验证 - 惠城环保2022-2025区间涨幅1729.7% [4] - 万辰集团同期涨幅1311.4% [4] - 新诺威、百利天恒、寒武纪同期涨幅分别为978.2%、949.1%、787.9% [4] 实施要点 - 需区分真价值与伪成长,警惕画饼式扩张 [10] - 重点观察现金流是否流向生产性资产而非炒房、理财等非生产性用途 [10] - 强调将PE机构的深度基本面分析与市场情绪利用相结合 [11]
白酒的价格带梳理
雪球· 2025-06-08 14:28
白酒行业价格带竞争格局分析 - 清香型白酒酿造周期28天且出酒率50%,在低端市场具有先天优势[2] - 浓香型白酒酿造周期90天且出酒率30%,酱香型需5年且出酒率仅20%,后者在高端市场具备优势[2] 100元以下价格带 - 老玻汾和二锅头占据主导地位,前者依靠清香龙头地位降维打击[2] - 酱酒因酿造成本超100元难以进入该价格带[2] - 浓香型过去主要使用食用酒精酒,现固态新产能上市可能带来突破机会[2] 100-200元价格带 - 海之蓝年销量过亿瓶,是该区间绝对主导产品[2] - 五粮液、泸州老窖在该区间缺乏强势竞品[2] - 假酒问题影响海之蓝声誉,但产品力仍受消费者认可[2] 200-300元价格带 - 五粮春作为一线大厂嫡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3] - 泸州老窖在该区间缺乏强势单品竞争[3] - 多数优质浓香产品集中在400元价格带[3] 400元核心竞争带 - 汾20(清香)、水晶剑(浓香)、窖藏1988(酱香)形成三足鼎立[3] - 特曲60、古8、国缘四开等产品均在此价格带展开竞争[3] - 茅台、五粮液在该区间竞争力相对较弱[3] 600-700元次高端带 - 茅台1935压制习酒君品和青花郎,被称为"二茅台"[4] - 梦6+(洋河)、窖龄酒60(泸州老窖)是浓香代表产品[4] - 五粮液因保障高端产能在该区间存在感较弱[4] 1000元以上高端带 - 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形成稳固三强格局[5] - 2000元以上超高端带中茅台精品/散花占据主导[5] - 五粮液经典五粮液因与普五品质差距未被市场完全认可[5] 产品天花板特征 - 酱酒天花板为茅台黑酱/黄酱/铁盖等稀缺产品[5] - 浓香天花板为泸州老窖温永盛(具果香味)和五粮液明窖池[5] - 药酒天花板为配方独特的白董和红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