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证券

搜索文档
科达利(002850):业绩保持靓丽,盈利能力韧性十足
东莞证券· 2025-04-30 18: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营收和净利快速增长,盈利能力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需求,订单攀升且降本增效 [5] - 深度绑定大客户,推进海外产能布局,彰显产品竞争力,新增基地投产将释放产能 [5] - 开拓人形机器人领域业务,设立新公司聚焦谐波减速器,将成新增长点 [5] - 预计2025 - 2026年EPS分别为6.70元、8.07元,对应PE分别为19倍、16倍,维持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127.37元,总市值348.32亿元,总股本2.73亿股,流通股本1.97亿股,ROE(TTM)为12.81,12月最高价148.80元,12月最低价68.51元 [2] 业绩情况 - 2025年Q1营收30.22亿元,同比增长20.46%;归母净利润3.87亿元,同比增长25.51%;扣非后净利润3.53亿元,同比增长19.54% [5] - 毛利率22.2%,同比上升0.02pct;净利率12.77%,同比上升0.47pct [5] - 研发费用1.54亿元,同比增长16.44% [5] -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3%/2.33%/5.10%/1.30%,同比分别+0.03pct/-0.43pct/-0.17pct/+0.70pct,期间费用率合计9.16%,同比上升0.13pct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7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8.89% [5] 业务布局 - 定位高端市场,深化大客户战略,绑定CATL、ACC等,2025年2月获因湃电池未来5年动储电池结构件100%供应份额 [5] - 国内布局13个生产基地,海外布局德国、瑞典、匈牙利3个生产基地,拟在美国和马来西亚投资建设生产基地 [5] - 与台湾盟立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投资设立深圳市科盟创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与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投资设立深圳市伟达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聚焦人形机器人关节部件领域谐波减速器业务 [5] 财务预测 |科目(百万元)|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12029.68|14409.03|16983.40|19494.00| |营业总成本|10320.19|12365.98|14505.58|16548.90| |营业成本|9099.57|10967.30|12916.81|14794.73| |营业税金及附加|86.07|103.09|121.51|139.47| |销售费用|44.30|56.41|66.14|74.67| |管理费用|318.10|374.63|433.08|487.35| |研发费用|639|720|815|897| |财务费用|132.69|144.09|152.85|155.95| |其他经营收益|92.99|71.17|64.53|58.62| |其他收益|143.25|150.42|157.94|165.84|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0.00|0.00|0.00|0.00| |投资净收益|16.36|0.00|0.00|0.00| |营业利润|1802.48|2114.22|2542.34|3003.72| |利润总额|1776.03|2114.22|2542.34|3003.72| |净利润|1552.21|1847.78|2221.94|2625.17| |归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71.63|1832.53|2206.62|2613.86| |基本每股收益(元)|5.38|6.70|8.07|9.56| |PE(倍)|23.67|19.01|15.79|13.33| [6]
广合科技(001389):2024及2025Q1业绩点评:业绩大幅增长
东莞证券· 2025-04-30 17: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及2025Q1业绩大幅增长,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围绕算力产品持续投入,盈利能力提升,各工厂发展向好,预计2025 - 2026年EPS分别为2.20和2.79元,对应PE分别为22和17倍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37.34亿元,同比增长39.43%,服务器PCB收入27.05亿元,同比增长45.59%;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6和6.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04%和55.83%;全年毛利率33.38%,同比略微提升0.08pct,净利率18.11%,同比提升2.63pct [4] - 2025Q1营业收入11.17亿元,同比增长42.41%;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0和2.33亿元,同比分别大幅增长65.68%和54.97%;Q1毛利率35.19%,环比提升1.61pct、同比提升0.74pct,净利率21.52%,环比提升4.09pct、同比提升3.02pct [4] 工厂情况 - 广州厂持续推进能力提升和数字化技改,后续开拓高端产品业务,实现AI用高阶高层高速产品技术能力突破和批量生产 [4] - 东莞厂全面投入运营,配合广州厂提产增效 [4] - 黄石厂持续进行产品开发和提产增效,2024Q4实现月度盈亏平衡,2025年力争扭亏为盈 [4] - 泰国厂2024年12月开始设备安装,正进行生产线调试、试生产、客户验证等工作 [4] 盈利预测 | 科目(百万元)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 | 2,678.27 | 3,734.28 | 5,037.82 | 6,172.04 | | 营业总成本 | 2,111.36 | 2,881.03 | 3,892.18 | 4,775.86 | | 营业成本 | 1,786.43 | 2,487.83 | 3,353.39 | 4,094.18 |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20.79 | 24.08 | 32.48 | 39.80 | | 销售费用 | 85.29 | 106.62 | 133.50 | 160.47 | | 管理费用 | 95.66 | 131.95 | 176.32 | 212.94 | | 研发费用 | 120.59 | 179.20 | 246.85 | 299.34 | | 财务费用 | 2.61 | -48.63 | -50.38 | -30.86 | | 资产减值损失 | -34.06 | -79.27 | -80.00 | -50.00 | | 其他经营收益 | -22.48 | 10.16 | 10.00 | 5.00 | |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 -41.54 | -10.73 | -10.00 | -5.00 | | 投资净收益 | - | -1.22 | - | - | | 其他收益 | 19.06 | 22.12 | 20.00 | 10.00 | | 营业利润 | 498.30 | 765.64 | 1,057.65 | 1,341.18 | | 加营业外收入 | 0.13 | 0.15 | - | - | | 减营业外支出 | 1.54 | 3.31 | 3.00 | 3.00 | | 利润总额 | 496.88 | 762.48 | 1,054.65 | 1,338.18 | | 减所得税 | 82.20 | 86.38 | 119.48 | 151.60 | | 净利润 | 414.69 | 676.10 | 935.17 | 1,186.58 | | 减少数股东损益 | - | - | - | - | | 归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414.69 | 676.10 | 935.17 | 1,186.58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0.98 | 1.59 | 2.20 | 2.79 | | PE(倍) | 49.20 | 30.18 | 21.82 | 17.20 | [5]
美的集团(000333):2025年一季报点评:持续拓展全球推动数智驱动
东莞证券· 2025-04-30 17: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对美的集团“增持”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的集团2025年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公司持续推进“科技领先、用户直达、数智驱动、全球突破”四大战略主轴,不断深化全球化布局,建立完善研发体系,聚焦全面智能化和全面数字化,预计2025 - 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5.61元、6.1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倍、12倍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1284.28亿元,同比增长20.61%;归母净利润124.22亿元,同比增长38.0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7.5亿元,同比增长38.03%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1.87个百分点至25.45%;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3.82个百分点至13.23%,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74、0.35和2.73个百分点,分别达到9.25%、6.14%和 - 2.21%;净利率同比提高1.45个百分点至9.97% [5] - 盈利预测简表显示,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090.84亿、4439.73亿、4757.15亿和5085.08亿元;归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85.37亿、430.16亿、471.48亿和515.36亿元;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5.03元、5.61元、6.15元和6.72元;PE分别为14.8倍、13.2倍、12.1倍和11.0倍 [6] 业务布局 - 美的集团业务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收入占比很低,在海外设有22个研发中心和23个主要制造基地,未来将持续拓展海外制造布局,推动海外新工厂建设与投产 [5] - 公司持续加强自有品牌产品研发投入,通过本地化用户洞察与创新完善全球各区域产品布局和竞争力,2024年美的系自有品牌在多个国家和家电品类取得市场突破 [5] 技术发展 - 美的集团加速全面智能化落地,推进大模型和Agent技术探索与应用,建立家居领域语言大模型 - 美言,应用于多种产品,提供人机交互服务,实现全屋家居家电融合的深度智能控制和智能管家服务体验 [5] - 公司首次将Agent能力应用于家居场景生成,实现快速响应和可控生成效果,研究团队积极参与行业大模型技术研究,在多个国际AI会议发表多篇专业论文,拓展具身智能、多模态大模型和图像生成等领域前沿研究 [5]
成都银行(601838):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点评:负债成本减轻,资产质量优异
东莞证券· 2025-04-30 17: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业绩增速放缓,主要因净息差下滑、中收业务受理财手续费减少拖累、利率阶段性上行致债券公允价值下滑 [6] - 资负规模维持较快增速,贷款投放受益于区域经济,主要由对公贷款驱动 [6] - 净息差继续下滑,但负债端成本有所减轻,预计后续负债端成本压降将继续显效 [6] - 资产质量保持优异,风险抵补充足 [6] - 维持“买入”评级,成都银行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业绩稳健,2024年股息率可观,当前股价对应PB较低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成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29.82亿元,同比增长5.89%;归母净利润128.58亿元,同比增长10.17% [3]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17亿元,同比增长3.17%;归母净利润30.12亿元,同比增长5.64% [3] - 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17.26元,总市值731.55亿元,总股本4238.44百万股,流通股本4231.06百万股,ROE(TTM)16.12%,12月最高价17.90元,12月最低价12.83元 [1] 业绩分析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17%和5.64%,较2024年放缓 [6] - 2025年一季度利息净收入增速为3.75%,2024年为4.57%;一季度中收业务同比-32.36%,2024年为+7.20%;2025年一季度其他非息收入增速放缓 [6] 资负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总资产、贷款、总负债以及存款分别同比+13.25%、+17.26%、+12.87%和+15.60%,2024年对应增速分别为+14.56%、+18.99%、+14.15%和+13.51% [6] 净息差与资产质量 - 2024年净息差为1.66%,同比-15bp;资产收益率为3.84%,同比-18bp,贷款收益率为4.36%,同比-25bp;负债端成本率为2.22%,同比-7bp,存款成本率为2.16%,同比-7bp [6]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0.66%和479.29%,2025年一季度末分别为0.66%和456% [6] 盈利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净利息收入(百万元)|18461|19117|20637|22674| |净手续费收入(百万元)|710|759|805|853| |其他非息收入(百万元)|3811|4154|4362|4580| |营业收入(百万元)|22982|24030|25803|2810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2858|13488|14682|16090| |资产合计(百万元)|1250116|1366702|1552577|1763990| |负债合计(百万元)|1164212|1270482|1442570|1635464|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85904|96220|110007|128525| |净利息收入增速(%)|4.57|3.55|7.95|9.87| |营业收入增速(%)|5.89|4.56|7.38|8.93| |归母净利润增速(%)|10.17|4.89|8.86|9.59| |ROAE(%)|17.79|15.92|15.20|14.27| |ROAA(%)|1.10|1.03|1.01|0.97| |净息差(%)|1.66|1.50|1.43|1.40| |成本收入比(%)|23.93|23.50|23.50|23.50| |不良贷款率(%)|0.66|0.66|0.65|0.65| |拨备覆盖率(%)|479|475|473|474| |拨贷比(%)|3.16|3.04|2.98|2.99| |EPS(元)|3.28|3.23|3.52|3.86| |BVPS(元)|19.13|21.51|24.81|29.25| |每股拨备前利润(元)|4.11|4.34|4.66|5.08| |每股股利(元)|0.89|0.94|1.02|1.12| |PE(倍)|5.26|5.34|4.90|4.47| |PB(倍)|0.90|0.80|0.70|0.59| |P/PPOP(倍)|4.20|3.98|3.70|3.40| |股息收益率(%)|5.16|5.43|5.92|6.48| [8][9]
亿纬锂能(300014):2024年及2025Q1业绩点评:储能业务持续强劲,整体盈利保持稳定
东莞证券· 2025-04-30 16: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是动力、储能和消费锂电平台型企业,随着产品优化、客户拓展及产能释放,后续盈利有望改善 [5] 各业务业绩情况 2024年业绩 - 实现营收486.15亿元,同比下降0.35%,归母净利润40.76亿元,同比增长0.63%,扣非后净利润31.62亿元,同比增长14.76% [4] - 毛利率17.41%,同比上升0.37pct;期间费用率10.74%,同比上升0.58pct;净利率8.68%,同比下降0.59pct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44.34亿元,同比下降48.9% [4] 2025年Q1业绩 - 营收127.96亿元,同比增长37.34%,归母净利润11.01亿元,同比增长3.32%,扣非后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增长16.6% [4] - 毛利率17.16%,同比下降0.48pct;期间费用率10.85%,同比下降2.17pct;净利率9.10%,同比下降2.23pct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8.92亿元,同比增长150.94% [4] 各业务发展情况 储能电池业务 - 2024年实现营收190.3亿元,同比增长16.4%,占比39% [4] - 2024年出货量50.45GWh,同比增长91.9%;2025年Q1出货量12.67GWh,同比增长80.54%,稳居全球第二 [4] - 核心产品Mr.Big系列600Ah+储能电芯为行业技术标杆,2024年12月60GWh超级工厂投产,马来西亚储能项目预计2026年初开始量产 [4] 动力电池业务 - 2024年实现营收191.7亿元,同比下降20%,占比39% [4] - 2024年出货量30.3GWh,同比增长7.9%;2025年Q1出货量10.17GWh,同比增长57.58% [4] - 在乘用车领域,在国内头部新势力客户的纯电车型实现单车型独供,终端销量稳步提升;在插混市场的影响力和份额有所提升 [4] - 在商用车领域,2024年9月发布开源电池品牌后形成一定市场影响力,新能源商用车各细分市场头部客户覆盖率超80% [4] - 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装车量市占率12.2%,2025年Q1市占率13.4%,稳居国内第二 [4] 消费电池业务 - 2024年实现营收103.2亿元,同比增长23.4%,占比21% [4] - 锂亚电池、电池电容器产品分别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受益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小型锂电池持续拓展海内外头部客户资源,产品在多个新细分市场取得突破,市占率逐步提升 [4] 盈利预测 | 科目(百万元)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 | 48614.56 | 57794.70 | 67282.24 | 76188.11 | | 营业总成本 | 45577.08 | 54204.78 | 62331.63 | 70193.71 | | 营业成本 | 40149.21 | 47663.06 | 55025.91 | 62062.05 |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204.84 | 243.52 | 283.50 | 321.03 | | 销售费用 | 597.15 | 751.33 | 834.30 | 937.11 | | 管理费用 | 1254.14 | 1733.84 | 2018.47 | 2285.64 | | 研发费用 | 2942 | 3237 | 3566 | 3962 | | 财务费用 | 429.43 | 576.52 | 603.49 | 626.10 | | 其他经营收益 | 1927.10 | 2063.19 | 2207.30 | 2367.35 | | 其他收益 | 1396.35 | 1535.98 | 1689.58 | 1858.54 | |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 -12.99 | 0.00 | 0.00 | 0.00 | | 投资净收益 | 606.86 | 600.00 | 600.00 | 600.00 | | 营业利润 | 4964.58 | 5653.10 | 7157.91 | 8361.76 | | 加:营业外收入 | 5.17 | 0.00 | 0.00 | 0.00 | | 减:营业外支出 | 63.20 | 0.00 | 0.00 | 0.00 | | 利润总额 | 4906.55 | 5653.10 | 7157.91 | 8361.76 | | 减:所得税 | 416.86 | 414.29 | 524.58 | 645.34 | | 净利润 | 4489.68 | 5238.81 | 6633.33 | 7716.42 | | 减: 少数股东损益 | 145.82 | 169.59 | 214.74 | 250.85 | | 归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4075.59 | 5069.21 | 6418.59 | 7465.56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1.99 | 2.48 | 3.14 | 3.65 | | PE(倍) | 20.39 | 16.40 | 12.95 | 11.13 | [6]
科锐国际(300662):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灵活用工表现亮眼,线上业务加速扩张
东莞证券· 2025-04-30 16: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科锐国际“增持”的投资评级 [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招聘需求结构性复苏,2024Q4业绩环比增幅亮眼,2025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显著 [4] - 灵活用工业务稳步增长,技术服务快速扩张,猎头与RPO业务下滑但跌幅逐季收窄 [4]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小幅下降,核心招聘业务毛利率有不同变化 [4] - 公司坚持“一体两翼”发展,传统招聘业务回暖,线上业务快速扩张,预计2025/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39/1.6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3.72/20.24倍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数据 - 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32.91元,总市值64.77亿元,总股本1.97亿股,流通股本1.96亿股,ROE(TTM)为10.91,12月最高价38.60元,12月最低价12.54元 [1]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总营业收入117.88亿元,同比增长20.55%;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2.42%;扣非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3.57%;大陆地区业务营业收入94.90亿元,同比上涨28.67%;四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2.72亿元,同比增长25.44%,环比增长9.98% [4] - 2025年一季度实现总营业收入33.03亿元,同比增长25.13%;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增长42.15%;扣非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103.24% [4] 业务收入情况 - 2024年灵活用工业务收入111.37亿元,同比增长22.42%,占比提升1.44个百分点至94.48%;中高端人才寻访业务收入3.75亿元,同比下降11.6%;招聘流程外包业务收入0.55亿元,同比下降18.27%;技术服务业务收入0.63亿元,同比增长44.18% [4] 毛利率情况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6.36%,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灵活用工业务毛利率下降0.76个百分点至5.47%;中高端人才寻访业务毛利率下降0.58个百分点至26%;招聘流程外包业务毛利率提升4.61个百分点至18.20%;技术服务业务毛利率为23.72%,同比下降5.17个百分点 [4] 盈利预测 |科目(百万元)|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11788|14081|16253|18395| |营业总成本|11613|13795|15863|17888| |营业成本|11038|13204|15233|17211| |营业税金及附加|62|70|81|92| |销售费用|166|169|179|184| |管理费用|277|296|309|331| |财务费用|28|13|12|19| |研发费用|41|42|49|52|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0)|0|0|0| |资产减值损失|(6)|0|0|0| |营业利润|204|315|419|549| |加:营业外收入|71|60|30|0| |减:营业外支出|1|0|0|0| |利润总额|275|375|449|549| |减:所得税|70|94|112|137| |净利润|205|282|337|412| |减:少数股东损益|(1)|8|17|21| |归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05|273|320|391| |摊薄每股收益(元)|1.04|1.39|1.63|1.99| |PE(倍)|31.54|23.72|20.24|16.56| [5]
开特股份(832978):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5Q1业绩增幅扩大
东莞证券· 2025-04-30 16: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开特股份“增持(首次)”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执行器业务大幅增长,传感器类、控制器类和执行器类产品销售收入均快速增长,执行器类产品收入占比提升且毛利率提高,传感器类和控制器类产品毛利率略有下降 [4] - 25Q1营收维持快速增长,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均增长,毛利率同比上升、环比略降,净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较上一季度上升,期间费用增加但费用率下降 [4] - 预计公司2025 - 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1元和1.34元,对应PE分别为22倍和18倍 [4] 相关目录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6亿元,同比+26.5%;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21.24%;扣非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22.89%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同比+48.05%;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41.6%;扣非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61.87% [1] - 2024年,传感器类、控制器类和执行器类产品销售收入分别较上期增长14.30%、11.25%和55.40%,执行器类产品全年收入3.2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39.6%,毛利率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至25.61%;传感器类产品收入2.95亿元,毛利率下降1.89个百分点至49.64%;控制器类产品收入1.99亿元,毛利率下降0.06个百分点至18.22% [4] - 2025Q1,公司毛利率为32.87%,同比上升1.5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6.71%,较上年同期下降0.63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上升0.9个百分点;期间费用为1706.1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66.98万元;期间费用率为7.12%,较上年同期下降0.54个百分点 [4] 盈利预测 | 科目(百万元)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 | 826 | 1,116 | 1,461 | 1,827 | | 营业总成本 | 669 | 893 | 1,173 | 1,467 | | 营业成本 | 557 | 747 | 979 | 1,223 |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6 | 7 | 10 | 13 | | 销售费用 | 17 | 22 | 30 | 37 | | 管理费用 | 47 | 62 | 82 | 103 | | 财务费用 | 1 | 2 | 2 | 3 | | 研发费用 | 41 | 53 | 70 | 88 | |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 0 | 0 | 0 | 0 | | 资产减值损失 | -10 | -6 | -20 | -21 | | 营业利润 | 161 | 227 | 274 | 345 | | 利润总额 | 161 | 226 | 274 | 345 | | 净利润 | 138 | 198 | 240 | 302 | | 归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138 | 199 | 241 | 303 | | 摊薄每股收益(元) | 0.77 | 1.11 | 1.34 | 1.69 | | PE(倍) | 32 | 22 | 18 | 15 | [5]
贝特瑞(835185):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新技术持续推进
东莞证券· 2025-04-30 15: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承压但负极材料销量同比增长,2025Q1业绩下降速度放缓,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研发成果获市场认可,预计2025 - 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1元和1.36元,对应PE分别为18倍和15倍 [1][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37亿元,同比-43.32%;归母净利润9.3亿元,同比-43.76%;扣非归母净利润9.13亿元,同比-42.2%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92亿元,同比-3.88%;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19.2%;扣非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35.77% [1] 公司业务情况 - 2024年负极材料销量突破43万吨,同比正增长,产品收入106.92亿元,同比下降13.04%;正极材料销量下滑至约2万吨,营收30.79亿元,同比下降74.99%;其他品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8.80%,营业成本增长105.06%,毛利率下降 [4] - 截至2024年末,已投产负极材料产能为57.5万吨/年,已投产正极材料产能为6.3万吨/年 [4] 2025Q1财务指标情况 - 2025Q1毛利率为22.78%,同比上升1.7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0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6.23%,较上年同期下降0.05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下降0.61个百分点 [4] - 2025Q1期间费用为3.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72万元;期间费用率为9.04%,较上年同期上升2.39个百分点 [4] 公司战略布局情况 - 2024年成功推进印尼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投产,启动印尼二期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建设,在摩洛哥启动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年产6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4] 公司研发成果情况 - 硅基负极材料领域,硅碳负极材料已开发第六代产品,比容量达2,000mAh/g以上,硅氧负极完成多款氧化亚硅产品技术开发和量产,比容量达1,500mAh/g以上;2024年新一代硅基负极产品打入国际头部客户供应链,CVD硅碳产品预计2025年批量供应 [5] - 快充负极材料领域,创新推出T石墨负极产品,兼具6C快充能力、超长循环寿命及高低温性能优势,已向客户送样并获认可 [5] - 氢能与钠离子电池材料领域,自研燃料电池扩散层、催化层多款关键材料,已在氢燃料电池膜电极上商业化应用;新推出的BNS - O3B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可达150mAh/g,压实密度大于3.4g/cc [5] 公司盈利预测情况 |科目(百万元)|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14,237|15,660|18,793|21,799| |营业总成本|12,894|14,447|17,170|19,884| |营业成本|10,960|12,215|14,470|16,786| |营业税金及附加|110|126|139|168| |销售费用|72|76|90|107| |管理费用|849|886|1,091|1,266| |财务费用|130|282|338|360| |研发费用|772|861|1,042|1,197|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230|-84|-84|-84| |资产减值损失|-266|-68|-147|-179| |营业利润|1,149|1,533|1,880|2,207| |加:营业外收入|3|6|6|6| |减:营业外支出|8|10|5|5| |利润总额|1,144|1,530|1,881|2,209| |减:所得税|197|237|291|342| |净利润|946|1,293|1,590|1,867| |减:少数股东损益|16|47|58|68| |归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30|1,246|1,532|1,799| |摊薄每股收益(元)|0.83|1.11|1.36|1.60| |PE(倍)|24|18|15|12| [6]
保利发展(600048):2024年年报点评:行业周期性下行导致业绩承压,龙头地位仍稳固
东莞证券· 2025-04-30 15: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持有”评级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业绩同比大幅下降,但毛利率降幅收窄,销售排名居行业首位,拿地积极,土储结构优化,融资成本下降,债务结构改善 短期业绩承压,待存量项目消化和政策带动行业销售回稳,业绩将逐步改善 预测2025 - 2026年EPS分别为0.48元、0.55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7倍、15倍 [7][8] 各部分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116.7亿元,同比下降10%;净利润97.4亿元,同比下降45.6%;归母净利润50.0亿元,同比下降58.6%;基本每股收益0.42元 业绩下降因结算规模及结算毛利率下降以及计提减值 2024年结算毛利率14%,较去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降幅同比收窄4个百分点 计提减值准备约55亿元 [7] 销售情况 - 2024年签约面积1796.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7%;销售签约3230.29亿元,同比下降23.5% 销售金额连续两年居行业第一 归属于股东的权益销售金额约2465亿元,同比下降14.5% 深耕的38个核心城市销售占比达90%,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市占率达7.1%,较2023年提升0.3个百分点,14个核心城市市占率超10%,16个城市连续三年排名前三 [7] 拿地情况 - 2024年新增拓展总地价683亿元,权益地价602亿元,位居行业第二,新拓展项目权益比提升至88%,创近十年新高 2022 - 2024年合计拓展项目总地价近4000亿,总货值约7350亿元,居行业第一 截至2024年末,在手土地储备计容面积约6258万平方米,增量项目约1000万平方米集中在核心38城,存量项目约5280万平方米,较年初下降20% [7] 融资情况 - 2024年新增有息负债综合成本同比下降22BP至2.92%,有息负债综合融资成本同比下降46BP至3.1%,均创历史新低 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利率均创同期限历史新低 年末有息负债规模压降54亿元至3488亿元,连续两年压降;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至74.3%,连续四年下降 [7] 盈利预测 |科目(百万元)|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311666|317900|327437|337260| |营业总成本|292836|301846|310901|319891| |营业成本|268260|274983|282578|290718| |营业税金及附加|5904|6358|6549|6745| |销售费用|8893|8901|9168|9443| |管理费用|5081|6040|6549|6745| |财务费用|4643|5404|5894|6071| |研发费用|56|159|164|169| |其他经营收益|(3689)|(2285)|(1629)|(798)|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76|50|20|20| |投资净收益|1790|1820|1830|1970| |其他收益|86|85|80|60| |营业利润|15141|13769|14906|16571| |加 营业外收入|583|550|620|600| |减 营业外支出|143|180|225|205| |利润总额|15581|14139|15301|16966| |减 所得税|5843|4525|4590|4920| |净利润|9738|9615|10711|12046| |减 少数股东损益|4737|3846|4070|4577| |归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001|5769|6641|7468| |基本每股收益(元)|0.42|0.48|0.55|0.62| |PE|19.94|17.29|15.02|13.35| [9]
贵州茅台(600519):2025年一季报点评:顺利实现开门红,增长势能延续
东莞证券· 2025-04-30 14: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Q1顺利实现开门红,业绩双位数增长,为全年经营目标奠定基础 [4] - 2025Q1系列酒营收增速快于茅台酒,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4] - 2025Q1净利率同比提高 [4] - 预计公司2025/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74.63元和81.57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21倍和19倍,维持“买入”评级 [4] 公司经营数据总结 2025Q1业绩数据 - 营业总收入514.43亿元,同比增长10.67% [4] - 归母净利润268.47亿元,同比增长11.56% [4] 分产品营收数据 - 茅台酒营业收入435.57亿元,同比增长9.70% [4] - 系列酒营业收入70.22亿元,同比增长18.30% [4] 分渠道营收数据 - 批发渠道营业收入273.60亿元,同比增长3.94% [4] - 直销渠道营业收入232.20亿元,同比增长20.19% [4] - i茅台酒类不含税收入58.70亿元,同比增长9.86% [4] 毛利率与费用率数据 - 毛利率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至91.97% [4] -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为2.91%/3.73%,同比分别+0.46pct/-0.71pct [4] - 净利率为54.89%,同比增加0.53个百分点 [4] 盈利预测数据(百万元) |科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174144|189817|207280|225728| |营业总成本|54524|59698|65069|70732| |营业成本|13789|15090|16417|17833| |营业税金及附加|26926|29232|31921|34762| |销售费用|5639|6739|7151|7562| |管理费用|9316|10060|10986|11964| |财务费用|-1470|-1800|-1810|-1820| |研发费用|218|247|269|293|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61|0|0|0| |资产减值损失|0|0|0|0| |营业利润|119689|130147|142240|155028| |加:营业外收入|71|75|76|77| |减:营业外支出|121|135|140|145| |利润总额|119639|130087|142176|154960| |减:所得税|30304|32951|36013|39251| |净利润|89335|97136|106163|115709| |减:少数股东损益|3107|3380|3694|4027| |归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6228|93756|102468|111682| |摊薄每股收益(元)|68.64|74.63|81.57|88.90| |PE(倍)|22.49|20.69|18.93|17.3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