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吴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微导转债:面向全球的高端微纳装备制造商
东吴证券· 2025-08-06 14: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微导转债于2025年8月6日开始网上申购,总发行规模11.7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 [3] - 当前债底估值99.08元,YTM为2.25%,债底保护较好;转换平价100.6元,平价溢价率 -0.62%;转债条款中规中矩,总股本稀释率7.03%,对股本摊薄压力较小 [3] - 预计微导转债上市首日价格在128.84 - 143.03元之间,预计中签率0.0036%,建议积极申购 [3] - 微导纳米是面向全球的半导体、泛半导体高端微纳装备制造商,2020 - 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71.44%,2024年营收27亿元,同比增60.74% [3] - 营业收入主要源于光伏和半导体设备,产品结构年际调整;销售净利率近期回升,销售毛利率下降,销售费用率下降,财务费用率近期上升,管理费用率近期下降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转债基本信息 - 发行认购时间表涵盖T - 2至T + 4各阶段安排,如T日为发行首日等 [9] - 基本条款包括存续期6年,主体/债项评级AA/AA,转股价33.57元,转股期2026年2月12日至2031年8月5日等 [10] - 募集资金用于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智能化工厂建设、研发实验室扩建及补充流动资金,合计11.7亿元 [11] - 债性指标纯债价值99.08元,纯债溢价率0.93%,纯债到期收益率YTM为2.25%;股性指标转换平价100.63元,平价溢价率 -0.62% [11] 投资申购建议 - 预计上市首日价格128.84 - 143.03元,参照可比标的及实证结果,预计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35%左右 [14][15] - 预计原股东优先配售比例74.28%,预计网上中签率0.0036% [16] 正股基本面分析 财务数据分析 - 微导纳米是高端微纳装备制造商,产品在半导体、光伏领域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17] - 2020 - 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71.44%,2024年营收27亿元,同比增60.74%;2025年Q1营收5.10亿元,归母净利润0.84亿元 [18][19] - 营业收入主要源于光伏和半导体设备,2022 - 2024年光伏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73.18%、89.15%和84.83%,半导体销售规模逐步提升 [20] - 2020 - 2024年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8.24%、10.78%、7.91%、16.10%和8.40%,销售毛利率分别为51.90%、45.77%、42.31%、43.64%和39.99%;销售费用率下降,财务费用率近期上升,管理费用率近期下降 [24] 公司亮点 - 以ALD技术为核心,形成十一大核心技术,实现科技成果与产业深度融合 [29]
金工定期报告20250806:优加换手率UTR2.0选股因子绩效月报-20250806
东吴证券· 2025-08-06 12:01
量化模型与因子总结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优加换手率UTR因子[6] 因子构建思路:结合量小因子和量稳因子,在量稳样本中希望量越大越好[6]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每月月底计算所有股票的量小因子Turn20和量稳因子STR[6] - 按量稳因子从小到大排序打分1-N,记为"得分1"[6] - 对量稳因子前50%样本,按量小因子从大到小排序打分1-N/2,记为"得分2",最终得分为"得分1"+"得分2"[6] - 对量稳因子后50%样本,按量小因子从小到大排序打分1-N/2,记为"得分3",最终得分为"得分1"+"得分3"[6] 2. 因子名称:优加换手率UTR2.0因子[7] 因子构建思路:改进UTR因子,使用等比尺度替代次序尺度,考虑量小因子作用大小随量稳程度变化[7]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mathrm{UTR2.0}=\mathrm{STR}+s o f t s i g n(\mathrm{STR})\cdot\mathrm{Turn20} $$ $$ s o f t s i g n(x)=\frac{x}{1+|x|} $$ 其中STR为量稳因子,Turn20为量小因子[7] 因子评价:相比原UTR因子收益有所降低,但波动率、信息比率和月度胜率更优[1]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UTR2.0因子[9] - 年化收益率:40.36% - 年化波动率:14.97% - 信息比率(IR):2.70 - 月度胜率:75.74% - 最大回撤率:11.03% - 7月份多头组合收益率:1.29% - 7月份空头组合收益率:-0.06% - 7月份多空对冲收益率:1.35%
换手率变化率的稳定GTR选股因子绩效月报20250731-20250806
东吴证券· 2025-08-06 11:34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换手率变化率的稳定GTR因子 - **构建思路**:通过捕捉换手率波动率高的股票中换手率稳定增长或下降的趋势,构建描述换手率变化率稳定性的指标[6] - **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换手率的变化率(加速度意义) 2. 对变化率的稳定性进行量化(未披露具体公式,但强调其与东吴金工全系列换手率因子相关性低于0.1)[6] - **因子评价**:与现有换手率因子互补性强,且能增强其他换手率因子的选股能力[6] 2. **因子名称**:纯净优加TPS_Turbo因子 - **构建思路**:将GTR因子与Turn20因子通过纯净优加法合成,增强选股能力[6] - **具体构建过程**: 1. 采用纯净优加法(Pure Plus Method)合成GTR与Turn20因子 2. 具体公式未披露,但参考历史报告《成交价改进换手率》中的SPS因子构建方法[6] 3. **因子名称**:纯净优加SPS_Turbo因子 - **构建思路**:将GTR因子与STR因子通过纯净优加法合成,提升稳定性[6] - **具体构建过程**: 1. 类似TPS_Turbo,但合成对象为STR因子 2. 同样基于纯净优加法,保留因子的正交性和增强效果[6]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GTR因子**(2006/01-2025/07全市场测试) - 年化收益率:13.29% - 年化波动率:10.24% - 信息比率(IR):1.30 - 月度胜率:67.09% - 最大回撤率:10.81%[7][11] 2. **TPS_Turbo因子**(2006/01-2025/07全市场测试) - 年化收益率:36.31% - 年化波动率:13.21% - 信息比率(IR):2.75 - 月度胜率:78.63% - 最大回撤率:9.86%[7][11] 3. **SPS_Turbo因子**(2006/01-2025/07全市场测试) - 年化收益率:37.33% - 年化波动率:10.88% - 信息比率(IR):3.43 - 月度胜率:81.62% - 最大回撤率:7.22%[7][11] 短期表现(2025年7月) - **GTR因子**: - 多头收益率:0.96% - 空头收益率:0.36% - 多空对冲收益率:0.60%[14] - **TPS_Turbo因子**: - 多头收益率:1.15% - 空头收益率:0.03% - 多空对冲收益率:1.12%[15] - **SPS_Turbo因子**: - 多头收益率:1.17% - 空头收益率:0.11% - 多空对冲收益率:1.06%[19]
金工定期报告20250806:TPS与SPS选股因子绩效月报20250731-20250806
东吴证券· 2025-08-06 11:00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TPS因子 - **因子名称**:TPS(Turn20 conformed by PLUS)[9] - **因子构建思路**:从考察日频换手率稳定性的角度,通过价量配合(用影线差作为价格因子配合传统换手率因子)来改进传统换手率因子,以解决传统换手率因子在组内收益标准差上的缺陷[7][8][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传统换手率因子Turn20:取过去20个交易日换手率的平均值,并进行横截面市值中性化[6] 2. 选取影线差作为价格因子(代表日内多空情绪)[8][9] 3. 通过双分组打分方法,将影线差价格因子与Turn20因子结合,构建TPS因子[9] (注:具体影线差计算公式未在报告中明确给出) - **因子评价**:因子计算过程简单且效果优秀,表现大幅优于传统换手率和换手率变化率因子;在剔除市场常用风格和行业干扰后,纯净TPS因子仍具备不错的选股能力[9] 2. SPS因子 - **因子名称**:SPS(STR conformed by PLUS)[9] - **因子构建思路**:从考察日频换手率稳定性的角度,通过价量配合(用影线差作为价格因子配合量稳换手率STR因子)来改进STR因子,以进一步提升效果[7][8][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使用量稳换手率STR因子(构建方式未在报告中详细说明)[7] 2. 选取影线差作为价格因子(代表日内多空情绪)[8][9] 3. 通过双分组打分方法,将影线差价格因子与STR因子结合,构建SPS因子[9] (注:具体影线差计算公式未在报告中明确给出) - **因子评价**:因子计算过程简单且效果优秀,表现大幅优于传统换手率和换手率变化率因子;在剔除市场常用风格和行业干扰后,纯净SPS因子仍具备较强的选股能力[9] 3. 传统换手率因子(Turn20) - **因子名称**:Turn20[6]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过去20个交易日的换手率平均值,衡量股票的流动性[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计算过去20个交易日换手率的平均值,再进行横截面市值中性化[6] 公式: $$\text{Turn20}_{i,t} = \frac{1}{20}\sum_{d=t-19}^{t} \text{Turnover}_{i,d}$$ 其中,$\text{Turnover}_{i,d}$ 表示股票 $i$ 在第 $d$ 日的换手率,再对因子值进行市值中性化处理 - **因子评价**:传统换手率因子的表现一直可圈可点,但其逻辑存在缺陷,即在换手率最大的分组中,组内成分股未来收益的差异较大[6][7] 4. 量稳换手率因子(STR) - **因子名称**:STR(量稳换手率)[7]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衡量换手率的稳定性来改进传统换手率因子,以解决传统换手率因子的缺陷[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注:具体构建过程未在报告中详细说明,仅提及该因子)[7] - **因子评价**:STR因子在表现方面远远优于传统换手率Turn20因子,但仍然没有能够消除组内标准差的单调性问题[7]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TPS因子 - **测试区间**:2006年1月至2025年7月[9][10] - **测试范围**:全体A股[9][10] - **年化收益率**:39.56%[10] - **年化波动率**:15.70%[10] - **信息比率(IR)**:2.52[10] - **月度胜率**:77.78%[10] - **最大回撤率**:18.19%[10] 2. SPS因子 - **测试区间**:2006年1月至2025年7月[10] - **测试范围**:全体A股[10] - **年化收益率**:43.26%[10] - **年化波动率**:13.15%[10] - **信息比率(IR)**:3.29[10] - **月度胜率**:83.76%[10] - **最大回撤率**:11.58%[10] 3. 传统换手率因子(Turn20) - **测试区间**:2006年1月至2022年12月[6] - **测试范围**:全体A股[6] - **月度IC均值**:-0.076[6] - **年化ICIR**:-2.23[6] - **年化收益率**:37.71%[6] - **信息比率(IR)**:2.20[6] - **月度胜率**:70.79%[6] 4. 2025年7月因子收益统计 - **TPS因子(全体A股)** - 10分组多头组合收益率:0.96%[12] - 10分组空头组合收益率:-0.04%[12] - 10分组多空对冲收益率:1.00%[12] - **SPS因子(全体A股)** - 10分组多头组合收益率:1.22%[14] - 10分组空头组合收益率:0.14%[14] - 10分组多空对冲收益率:1.09%[14]
歌礼制药-B(01672):ASC30完成IIa期患者入组,预计25年Q4读出顶线数据
东吴证券· 2025-08-06 09: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至14.02元人民币 [1][7] 核心观点 - ASC30小分子GLP-1管线完成美国IIa期125名患者入组,预计2025年Q4读出顶线数据,主要评估两种口服制剂的体重变化百分比(制剂1目标剂量20mg/40mg,制剂2目标剂量20mg/40mg/60mg)[7] - ASC30口服剂型Ia期临床显示4周最高减重6.5%,优于礼来Orforglipron的3.4%,具备全球BIC潜力 [7] - ASC30皮下注射月制剂完成美国IIa期首例患者给药,Ib期显示36天半衰期,药代动力学优于安进AMG133 [7] - 公司管线推进效率高,临床数据受海外MNC认可,25年Q4数据读出后BD预期有望加速 [7] 管线进展 - **ASC47**:THR-β靶点减脂增肌,月注射一次,与GLP-1联用可改善肌肉流失并提升减重效果 [7] - **ASC50**:全球少数进入临床的IL-17口服小分子,针对银屑病,临床前数据显疗效优势 [7] 财务预测 - **营收预测**:2025E/2026E/2027E分别为0/40/100百万元,2027E同比+150% [1][8] - **净利润**:持续亏损,2025E至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4.44/-469.72/-445.21百万元 [1][8] - **现金流**: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491.60百万元,2026E转负至-474.72百万元 [8] - **估值指标**:2025E P/E为-15.76倍,P/B为4.74倍,EV/EBITDA为-12.77倍 [8]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1.92港元,市净率5.58倍,港股流通市值10,506.36百万港元 [5] - 每股净资产1.94元,资产负债率7.46%,总股本969.43百万股 [6]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806
东吴证券· 2025-08-06 09:43
宏观策略 - 报告通过分析19世纪后期美欧长期萧条、1929大萧条和日本70年代与90年代两次去产能案例,总结出产能失衡若不加控制可能持续二三十年,形成负反馈循环机制[1][13] - 政府干预比不干预更有效,1929大萧条后罗斯福新政通过多环节同步发力较快走出萧条,而日本90年代政策反复导致失去的三十年[1][13] - 供需再平衡需在控制产能、修复信用、稳定就业等多环节同步发力,单靠供给或需求政策效果有限[1][13] - 新兴产业去产能后可能形成垄断组织,需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如美国通过《州际商业法》和《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规范竞争秩序[13] 固收金工 - 陕西省2024年GDP达3.55万亿元同比增5.3%,财政预算收入3393亿元同比下降1.3%,债务率居全国中游但城投债务率近年下降[14][15] - 陕西省存量城投债余额2327亿元平均票面利率4.14%,AAA和AA+主体占比高,剩余期限集中在1-3年[14][15] - 2025年上半年新发城投债557亿元净融资-1亿元,平均票面利率3.01%显著低于存量利率,期限拉长至3-5年为主[15] - 建议配置AA+及以上核心平台3-5年期个券,谨慎下沉因等级利差已压缩至历史低位[3][15] 计算机行业 - Scale AI 2024年收入8.7亿美元同比高增,毛利率49%但未盈利,预计2025年收入20亿美元并实现EBITDA盈利[4][16] - 公司最新估值290亿美元,但Meta投资后中立性受质疑,谷歌计划停止合作[16] - AI训练数据需求刚性且复杂度提升,第三方厂商在自动标注平台、模型评估等环节具规模优势[4][16] 自动驾驶 - 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套件BOM成本降70%至30万元内,激光雷达成本降68%,计划2025年底车队扩至千辆[5][18] - 公司累计安全运营超50万小时,Robotaxi日均订单超15单,与Uber合作拓展海外市场[18]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0.78/1.05/3.42亿美元,当前PS 61.5/45.5/13.9倍[5][18] 汽车行业 - 宇通客车7月销量3219辆同环比-4%/-46%,但欧洲市占率升至16%,获巴基斯坦400辆电动大巴订单[6][20][21] - 维持2025-2027年营收预测429/499/567亿元,归母净利46.3/55.2/66.8亿元[6][7][20][21] 消费行业 - 锅圈2025H1营收32.4亿元同比+21.6%,归母净利1.83亿元同比+113.2%,乡镇门店净增270家[8][22][23] -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归母净利4.2/5.0/5.8亿元,对应PE 21/18/15倍[8][23] 医疗信息化 - 嘉和美康电子病历市占率连续11年第一,拓展AI应用如临床辅助决策、病历自动生成等场景[10][24]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7.55/9.65/12.37亿元,归母净利0.42/0.81/1.29亿元[10][24] 传媒娱乐 - 中国儒意预计2025H1税后净利10-12亿元扭亏为盈,收购快钱金融30%股权获支付全牌照[11][26] 新能源与环保 - 仕净科技光伏电池项目转换效率≥26.5%,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0.22/1.53/2.55亿元[12][30] - 九号公司2025H1营收117.4亿元同比+76%,电动两轮车销量239万辆同比+99%,归母净利12.4亿元同比+108%[12][27]
中宠股份(002891):2025年中报业绩点评:25H1归母净利+42.6%,自有品牌快速成长
东吴证券· 2025-08-06 09:3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H1营收24.3亿元(同比+24.3%),归母净利2亿元(同比+42.6%),扣非归母净利2亿元(同比+44.6%) [8] - 25Q2单季营收13.3亿元(同比+23.4%),归母净利1.1亿元(同比+29.8%) [8] - 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4.5/5.5/6.5亿元,同比增速+14%/+23%/+18% [8] - 2025E-2027E营收预测52.52/61.61/71.52亿元,同比增速+17.6%/+17.3%/+16.1% [1] 业务表现 产品结构 - 25H1主粮营收7.8亿元(同比+85.8%),占比32%;零食营收15.3亿元(同比+6.4%),占比63% [8] 地区分布 - 25H1境内营收8.6亿元(同比+38.9%),占比35%;境外营收15.7亿元(同比+17.6%),占比65% [8] 盈利能力 - 25H1毛利率31.4%(同比+3.4pct),净利率9.2%(同比+1.3pct) [8] - 2025E-2027E毛利率预测30.75%/32.19%/33.65% [9] 战略布局 - 海外产能:墨西哥工厂2025年建成,北美产能释放将提升代工业务 [8] - 品牌矩阵: - Wanpy顽皮主推100%鲜肉粮小金盾系列,签约欧阳娜娜代言 [8] - ZEAL真致获新西兰品质认证,与李佳琦IP"奈娃家族"联名 [8] - Toptrees领先通过CCTV认证,与《武林外传》IP合作 [8]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58.72元,对应2025E PE 39.66X,2026E PE 32.31X [1][9] - 市净率6.20倍,总市值178.73亿元 [5] - ROE预测:2025E-2027E分别为15.81%/16.61%/16.75% [9] 市场表现 - 股价一年波动区间18.57-74.00元,当前接近历史高位 [5] - 2025年累计涨幅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 [4]
上海洗霸(603200):洗尽尘沙,鳞爪已现,霸业共襄
东吴证券· 2025-08-06 09:03
投资评级与盈利预测 - 报告首次覆盖上海洗霸并给予"买入"评级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2.03/6.29亿元 同比增长229.5%/43.6%/209.3% [8] - 2025-2027年对应PE分别为85.24/59.36/19.19倍 [1] 核心业务布局 - 以水处理特种化学品为基础业务 同时布局新能源材料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8][13] - 水处理业务覆盖工业循环水 锅炉水等系统 服务3500余家客户包括15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 [13] - 新能源领域重点发展硅碳负极材料和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 [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3-2024年营收稳定在5-6亿元 2025年预计营收同比+6.55%至5.43亿元 2026-2027年将大幅增长至10.05/25.20亿元 [1] - 2025年H1归母净利润预计0.99-1.18亿元 同比增长136%-182% 主要来自ATL股权转让收益 [8]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127% [1] 硅碳负极业务 - 布局介孔碳+硅碳负极材料 已实现年十吨级量产并通过客户验厂 [8] - 硅碳负极采用CVD气相沉积法 具备近零膨胀特性 性能优于竞品 [8][64] - 浙江百吨级产线已建成 湖北宜昌规划千吨级产能 [71] 固态电池布局 - 与中科院合作开发氧化物/卤化物电解质粉体 已实现十吨级工业化产能 [8][79] - 松江基地一期工程完工 将形成年产50吨氧化物电解质和20吨卤化物电解质产能 [84] - 第一代高比能软包固态电池正在进行第三方认证 计划开发第二代360Wh/kg和第三代400Wh/kg产品 [83] 行业前景 - 预计2030年全球硅碳负极需求达8万吨 CVD路线渗透率将提升至30%以上 [62] - 固态电池2027年预计出货1GWh 2030年达100GWh 对应1500亿元市场空间 [76] -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2023年规模767.5亿元 预计2028年突破1086亿元 [45]
小马智行(PONY):革新交通运输,Robotaxi驶向未来
东吴证券· 2025-08-05 21:3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小马智行作为Robotaxi技术领跑者 有望受益于政策完善 技术突破和产业链降本 单位经济模型转正后有望快速规模化实现扭亏 [9] - 公司技术底蕴深厚 立足北上广深一线核心城市 与出行巨头Uber等合作伙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发展潜力大 [9]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0 78 1 05 3 42亿美元 当前市值对应PS分别为59 7 44 2 13 5倍 [9] 财务数据 - 2023A-2027E营业总收入预测(百万美元): 71 90 75 03 77 58 104 91 342 42 [1] - 2023A-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百万美元): (124 81) (274 12) (225 28) (206 22) (65 32) [1] - 2024年毛利率15 2% 较2021年77 7%显著下降 主要因低毛利率自动驾驶卡车物流营收占比提高 [32]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95 7%至2 40亿美元 主要因第七代车型开发推进 [32] 技术优势 - 应用"世界模型"技术近六年 PonyWorld已生成超百亿公里测试数据 [9] - 安全冗余系统具备超20项功能安全冗余机制 超1000项实时检测设计 车队安全性达人类驾驶水平10倍以上 [9] - 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BOM成本较上一代降低70% 其中车载计算单元/激光雷达成本降幅达80%/68% [9] 商业化进展 - 商业化运营区域总面积突破2000平方公里 单车日均订单量超15单 [9] - Robotaxi车队累计超50万小时全场景 全天候 全无人安全运营 [9] - 计划2025年底前将车队规模扩展至千辆 [9] - 自动驾驶卡车累计路测里程超600万公里 货物运输量达9 4亿吨公里 [9] 战略合作 - 国内与如祺出行 支付宝 高德打车 腾讯云等平台合作 [9] - 海外持有美国 韩国 卢森堡等国Robotaxi牌照 2025年下半年将在中东接入Uber平台 [9] - 与丰田 广汽 北汽等车企合作推动L4级无人驾驶车型量产 [14] 行业前景 - 随自动驾驶套件量产降本 Robotaxi BOM成本下探30万元量级 [9] - 政策支持 安全性提升与硬件降本有望助力Robotaxi迈过商业化拐点 触达千亿级市场空间 [9] - 乐观预计Robotaxi占B端共享出行比例有望提升至36% 市场空间触达2000亿元 [62]
宏观深度报告:跨越百年的产能调整经验,如何从失衡到再平衡
东吴证券· 2025-08-05 21:05
历史案例与产能失衡机制 - 19世纪后期美欧长期萧条由新兴产业过度投资引发,美国铁路里程从1868年3.9万英里激增至1873年平均每年增长6000英里[11][13] - 1873-1896年长期萧条期间,美国CPI累计下降29.9%,英国和德国分别下降17.5%和12.3%[19][20] - 产能失衡形成负反馈循环:物价下跌→企业利润减少→劳动成本降低→需求下降,市场自发出清可能持续20-30年[4][87] 政府干预效果对比 - 1929大萧条后罗斯福新政通过AAA法案使燕麦产量两年内减少57%,价格回升207%[36][37] - 日本70年代"特安法"行政干预使过剩设备平均处理率达23%,90年代市场化去产能导致经济停滞[74][77] - 政府干预需同步控制产能、修复信用、稳定就业,单方面政策效果有限[4][83] 经济结构调整与社会转型 - 1870-1896年长期萧条后,美国工资增速与名义GDP增速比从7%升至49%[32][33] - 大萧条期间美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例显著提升,FHA政策使1935年新房开工增长130%[58][62][66] - 供需失衡推动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改善工人权益和工资水平[4][84] 新兴产业与竞争秩序 - 产能去化后市场集中度提高,美国1904年318个托拉斯控制40%制造业资产[27][87] - 规范竞争秩序需平衡去产能与反垄断,如1887年《州际商业法》和1890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4][87] - 日本90年代放松管制导致萧条卡特尔被反垄断法禁止,延缓产能出清[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