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吴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每周主题、产业趋势交易复盘和展望:关注人工智能、稳定币、机器人-20250720
东吴证券· 2025-07-20 13:45
本周市场回顾 - 本周全A日均成交1.55万亿,较上周小幅放量501亿[8] - 本周成长强于价值,创指领涨,创业板指周涨3.17%,大盘成长涨2.41%等[11] - 以滚动30个交易日看,小盘股和成长股相对优势在正数区间震荡[14][17] - 本周基金重仓股表现最佳,基金重仓指数周涨1.91%[21] - 两融余额增加至超1.9万亿,市场情绪维持良性[31] 产业趋势交易 - 本周强势方向包括算力通信、算力资本开支/IDC相关环节、Kimi、稀土、创新药等[42] 下周产业事件展望 - 7月23日有第二届AI眼镜产业创新应用高峰论坛等多场活动[46] 产业趋势中期配置 - 活跃内循环关注“两重、两新”、“化债”和消费新增长点[47] - 科技自立自强关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多领域[47] - 扩大对外开放关注跨境电商等领域[47] 风险提示 - 存在国内经济复苏节奏不及预期、海外政策不确定性等风险[50]
基于ROE触底逻辑下的市场上行
东吴证券· 2025-07-20 11:32
报告核心观点 - 近期指数上行突破,关键驱动在于“反内卷”政策强化了 ROE 的触底预期,市场对盈利周期见底企稳的共识正在形成,且存在多重因素共振 [1] 政策催化 - 2023Q2 以来,我国 GDP 平减指数转负,工业品及消费品价格承压,企业经历供需再平衡阵痛,全 A 两非 ROE 由 2021Q2 的 9.6%回落至 2025Q1 的 6.5%,供给侧结构优化迫切性增强 [2] - 本轮“反内卷”政策站位高、信号明确,顶层设计逐步清晰,政策导向持续强化,显示中央对系统治理内卷问题高度重视与坚定决心 [2] - “反内卷”政策有助于优化行业竞争格局,推动过剩产能出清、抑制无效竞争,提升龙头企业市占率,带动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回升,成为市场对 ROE 触底预期升温的关键驱动因素 [3] - 重大工程加速落地与城市更新行动深化,有望加速推动 ROE 触底,地产基建领域协同发力,有望加速 ROE 的筑底回升进程 [3] 宏观基础 - 当前国内宏观经济处于历史偏低位,且宏观波动率持续收敛,GDP 增速、社融规模、库存周期等走势曲线趋于平坦,PPI 与 CPI 同比自 2023 年以来处于低位盘整 [4] - 2025Q1 全 A 两非盈利增速有所改善,但整体 ROE 仍处于底部区间,盈利周期的修复动力尚未完全释放 [4] - 过去近一年宏观数据低波动与低位运行,使市场对盈利周期实质性上行信心偏弱,“反内卷”政策打破盈利预期“僵局”,激发市场对盈利周期实质性企稳的预期,成为指数突破核心驱动力 [5] 海外共振 - 货币政策松紧对全球制造业需求有重要影响,过去几年欧美高利率环境使全球制造业景气上行受阻,疫情期间美国政府转移支付形成服务业、制造业“一盛一衰”格局 [6][9] - 随着美元走弱叠加联储降息窗口临近,金融条件边际改善有望推动全球需求修复,为制造型企业产能利用率与 ROE 的修复提供外部需求侧支撑 [9] 历史上全 A ROE 反转阶段复盘 - 09 - 10 年“四万亿”刺激阶段、16 - 17 年棚改与供改期间、20 - 21 年疫后全球财政扩张阶段,A股出现大级别的 ROE 回升 [10] - 明确的政策信号是触发市场对 ROE 反转预判的关键导火索,ROE 实际拐点往往滞后出现 [11] - 当前“反内卷”政策与 2016 年供改逻辑相似,但更侧重市场化出清,需求侧政策出台尚待观察,预计本轮 ROE 实际修复斜率更平缓但持续性更优 [11] 总结与展望 - 近期市场突破关键在于“反内卷”政策强化 ROE 触底预期,背后存在政策催化、宏观基本面支撑、海外需求回升等多重因素共振 [12] - 高层对“反内卷”高度重视、决心坚定,近期政策信号持续强化,预计本轮 ROE 实际修复斜率较 16 - 17 年平缓,但伴随多重因素触底,ROE 企稳逻辑难被打破,且持续性更优,中长期有望支撑沪指进一步向上 [12]
二级资本债周度数据跟踪(20250714-20250718)-20250719
东吴证券· 2025-07-19 19: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20250714 - 20250718)银行间及交易所市场无新发行二级资本债,截至 7 月 18 日二级资本债存量余额减少,成交量增加,到期收益率有不同变化,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整体不大且折价成交占优 [1][2][3] 各部分总结 一级市场发行与存量情况 - 本周无新发行二级资本债 [1] - 截至 2025 年 7 月 18 日,二级资本债存量余额 46,511.35 亿元,较上周末减少 20.0 亿元 [1] 二级市场成交情况 - 本周二级资本债周成交量 2427 亿元,较上周增加 572 亿元,成交量前三为 25 工行二级资本债 03BC、25 农行二级资本债 01A(BC)、25 中行二级资本债 01BC [2] - 分地域成交量前三为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分别约 1928 亿元、177 亿元和 100 亿元 [2] - 截至 7 月 18 日,不同期限和评级的二级资本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有不同涨跌幅,如 5Y 二级资本债中评级 AAA -、AA +、AA 级到期收益率较上周分别涨跌 - 1.54BP、 - 1.83BP、 - 0.83BP [2] 估值偏离%前三十位个券情况 - 本周二级资本债周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整体不大,折价成交比例和幅度大于溢价成交 [3] - 折价率前三的个券为 21 长春发展农商二级、21 九台农商二级、20 长春农商二级 01,中债隐含评级以 AAA -、AA -、AA + 为主,地域分布以北京市、吉林省、上海市居多 [3] - 溢价率前四的个券为 21 宁波银行二级 01、22 稠州商行二级资本债 01、24 中原银行二级资本债 01、24 恒丰银行二级资本债 02,中债隐含评级以 AAA -、AA +、AA 为主,地域分布以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居多 [3]
半导体行业点评报告:关注AI算力需求快速发展,看好国产设备商充分受益
东吴证券· 2025-07-19 19: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AI算力需求发展,英伟达恢复供应及大模型成本下降推动AI端侧应用和硬件发展 [4] - 高端SoC测试机市场广阔,亟待国产突破 [4] - AI需求带动设备供应链,先进制程持续扩产,国产供应链有望受益 [4] - 硅光设备龙头近期订单不断落地,受益硅光产业化 [4] -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先进封装、后道封测、前道制程、硅光设备相关企业 [4] 各部分总结 看好AI算力需求发展 - 英伟达恢复向中国市场供应H20算力芯片并推出新产品,有望解决高端算力瓶颈 [4] - 大模型调用成本下降,带来推理芯片、训练芯片进步,推动AI端侧应用和硬件发展 [4] 高端SoC测试机市场 - SoC芯片高度集成性使测试难度大,对测试机提出高要求,目前以爱德万等为主 [4] AI需求带动设备供应链 - 推理卡在国产12nm工艺平台有性价比,国内IC设计公司着手移植推理卡到国产供应链 [4] - 25年国内先进逻辑扩产超预期,存储明年迎来迭代周期,预计更多项目落地 [4] 硅光设备龙头 - 6月24日罗博特科公告ficonTEC与美国某头部公司A及其子公司签订约1710万欧元合同 [4] - 7月14日公告ficonTEC与美国某头部公司B及其子公司签订约1418万美元合同 [4] 投资建议 - 先进封装推荐晶盛机电、某泛半导体设备龙头、华海清科、盛美上海、芯源微、拓荆科技、德龙激光 [4] - 后道封测推荐华峰测控、长川科技 [4] - 前道制程推荐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中科飞测、精测电子、拓荆科技、微导纳米、晶盛机电、某泛半导体设备龙头 [4] - 硅光设备推荐罗博特科(ficonTEC) [4]
绿色债券周度数据跟踪(20250714-20250718)-20250719
东吴证券· 2025-07-19 19: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5年7月14日至7月18日绿色债券周度数据进行跟踪 涵盖一级市场发行、二级市场成交及估值偏离度前三十位个券情况[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级市场发行情况 - 本周银行间及交易所市场新发行绿色债券9只 合计发行规模约85.79亿元 较上周减少262.46亿元[1] - 发行年限多为3年 发行人性质多样 主体评级多为AAA、AA+级 地域涉及多个省市 债券种类丰富[1] 二级市场成交情况 - 本周绿色债券周成交额合计523亿元 较上周减少100亿元[2] - 成交量前三的债券种类为非金公司信用债、金融机构债和利率债 分别为256亿元、208亿元和43亿元[2] - 3Y以下绿色债券成交量最高 占比约88.61% 市场热度持续[2] - 成交量前三的行业为金融、公用事业、交运设备 分别为215亿元、135亿元和18亿元[2] - 成交量前三的地域为北京市、广东省、湖北省 分别为168亿元、60亿元和40亿元[2] 估值偏离度前三十位个券情况 - 本周绿色债券周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整体不大 折价成交幅度大于溢价成交 折价成交比例大于溢价成交[3] - 折价率前三的个券为24康富租赁ABN001优先(绿色)(-1.1390%)、GK国能02(-0.9872%)、24风电G2(-0.4418%) 主体行业以能源、房地产、公用事业为主[3] - 溢价率前四的个券为25水能G1(0.3293%)、21重庆轨交GN003(碳中和债)(0.1777%)、鲲鹏19A2(0.1201%)、25德达G2(0.1079%) 主体行业以金融、公用事业、交通运输为主[3]
中微公司(688012):业绩高增,平台化布局加速
东吴证券· 2025-07-18 19: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高增,平台化布局显现,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49.6亿元,同比+43.9%;归母净利润预计为6.8 - 7.3亿元,同比+31.6至41.3%;扣非后净利润为5.1 - 5.6亿元,同比+5.5至15.9%;2025年Q2单季预计营收27.9亿元,同比+51.3%,环比+28.6%;Q2单季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7 - 4.2亿元,同比+37.0至55.6%,环比+19.4至35.5% [7]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手订单充足,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4.9亿元,同比+53.7%,占营收比例为30.1%;截至2025Q1末合同负债为30.7亿元,同比+162.4%;存货为74.5亿元,同比+33.4%;2025Q1经营性现金流为3.8亿元 [7] - 刻蚀产品持续领先,镀膜产品拓展顺利,CCP、ICP、MOCVD等设备均有良好表现,薄膜沉积设备获客户认可,量检测设备已规划覆盖多种类型 [7]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4.3/34.0/44.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47/34/26倍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264|9,065|11,472|14,179|17,540| |同比(%)|32.15|44.73|26.55|23.60|23.7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786|1,616|2,432|3,402|4,454| |同比(%)|52.67|(9.53)|50.53|39.89|30.92| |EPS - 最新摊薄(元/股)|2.85|2.58|3.88|5.43|7.11| |P/E(现价&最新摊薄)|63.90|70.63|46.92|33.54|25.62|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82.25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15.50/256.99元,市净率5.63倍,流通A股市值和总市值均为114,114.98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32.37元,资产负债率25.74%,总股本和流通A股均为626.15百万股 [6] 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17,901|24,198|29,382|36,067| |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百万元)|8,596|12,287|15,558|19,968| |经营性应收款项(百万元)|1,499|1,967|2,426|2,996| |存货(百万元)|7,039|9,019|10,410|12,045| |合同资产(百万元)|28|115|142|175| |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739|811|846|884|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8,317|8,380|8,391|8,356|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870|870|870|870| |固定资产及使用权资产(百万元)|2,732|3,039|3,174|3,201| |在建工程(百万元)|652|389|244|160| |无形资产(百万元)|693|713|733|753| |商誉(百万元)|0|0|0|0| |长期待摊费用(百万元)|6|9|12|15| |其他非流动资产(百万元)|3,364|3,361|3,359|3,358| |资产总计(百万元)|26,218|32,577|37,773|44,423| |流动负债(百万元)|5,634|9,560|11,355|13,552| |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百万元)|36|36|36|36| |经营性应付款项(百万元)|1,680|2,440|2,744|3,081| |合同负债(百万元)|2,586|5,277|6,409|7,822| |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1,332|1,808|2,166|2,614|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848|853|858|863| |长期借款(百万元)|722|722|722|722| |应付债券(百万元)|0|0|0|0| |租赁负债(百万元)|16|21|26| |其他非流动负债(百万元)|115|115|115|115| |负债合计(百万元)|6,482|10,414|12,213|14,416|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19,737|22,169|25,571|30,025|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5)|(11)|(18)|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19,736|22,164|25,560|30,007|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9,065|11,472|14,179|17,540|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5,343|6,596|8,011|9,778|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31|57|71|88| |销售费用(百万元)|479|648|709|877| |管理费用(百万元)|482|688|567|702| |研发费用(百万元)|1,418|1,560|1,687|1,929| |财务费用(百万元)|(87)|(51)|(100)|(133)| |加:其他收益(百万元)|202|195|227|281|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88|803|284|351| |公允价值变动(百万元)|153|(250)|50|25| |减值损失(百万元)|(139)|(23)|(20)|(15)| |资产处置收益(百万元)|0|0|0|0| |营业利润(百万元)|1,704|2,698|3,774|4,941| |营业外净收支(百万元)|5|0|0|0| |利润总额(百万元)|1,709|2,698|3,774|4,941| |减:所得税(百万元)|95|270|377|494| |净利润(百万元)|1,614|2,428|3,397|4,447| |减: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1)|(4)|(5)|(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616|2,432|3,402|4,454|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2.58|3.88|5.43|7.11| |EBIT(百万元)|1,375|1,922|3,134|4,166| |EBITDA(百万元)|1,635|2,284|3,523|4,579| |毛利率(%)|41.06|42.50|43.50|44.25| |归母净利率(%)|17.82|21.20|23.99|25.39| |收入增长率(%)|44.73|26.55|23.60|23.70|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9.53)|50.53|39.89|30.92|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458|3,601|3,377|4,449|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646|378|(117)|(26)|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38)|(38)|(38)|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2,117|3,941|3,221|4,385|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260|362|389|413| |资本开支(百万元)|(892)|(425)|(400)|(375)|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212)|1,299|(139)|(93)| |每股净资产(元)|31.71|35.62|41.09|48.24|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626|626|626|626| |ROIC(%)|6.69|7.96|11.45|13.13| |ROE - 摊薄(%)|8.19|10.97|13.30|14.83| |资产负债率(%)|24.72|31.97|32.33|32.45|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70.63|46.92|33.54|25.62| |P/B(现价)|5.75|5.12|4.44|3.78| [8]
车灯行业系列专题报告(二):国内格局演化:日系衰退,欧系稳健,自主崛起
东吴证券· 2025-07-18 13: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自主车灯龙头企业【星宇股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车灯行业呈“两超多强”格局,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技术升级会加剧此趋势 [3] - 日系灯厂衰退,欧系稳定,自主龙头崛起,内资灯厂扩张积极性高于外资 [3] - 星宇竞争优势凸显,推荐逻辑为赛道有空间、格局好、客户优质,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61/21.89/26.83亿元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车灯行业当前呈现“双龙头”竞争格局 - 车灯行业进入壁垒高,包括客户资源、技术、成本和质量认证壁垒,形成优秀供给端格局 [7][9] - 国内车灯行业呈“两超多强”格局,2021年中国车灯市场CR3为45%,CR5为61%,2024年星宇超越华域视觉成国内龙头 [13] - 车灯有光源技术、智能化、结构造型三大升级路径,技术升级使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 [14][15] 国内车灯市场主要玩家情况梳理 - **小糸制作所**:全球领先车灯企业,2024财年营收9167亿日元,车灯业务占94%,近年营收增长,日本/北美为主要市场;在华业务衰退,2025年关停福州小糸,缩减产能约15%;资本开支低,扩张意愿弱 [20][27][32] - **斯坦雷电气**:日系重要车灯供应商,2024财年营收5096亿日元,车灯业务占86%,营收整体上升;盈利能力长期小幅下滑;中国区营收占15%,配套日系为主,近两年业务下滑,固定资产近三年下降 [46][47][54] - **法雷奥**:全球领先汽车零部件供应商,2024年照明事业部营收占26%,照明事业部营收增长,EBITDA和利润率稳定;在中国通过独资公司开展业务,拟在武汉二厂新建产线研发高端车灯 [68][71][74] - **海拉**:德国车灯供应商,2024年被法国佛吉亚收购,车灯业务营收占49%,营收规模增长;盈利稳定,研发投入高;通过独资及合资布局中国市场,客户覆盖广 [80][81][87] - **富维海拉**:海拉中国区代表性合资企业,为一汽集团配套,近年营收稳定但盈利能力下滑 [88][93] - **华域视觉**:原上海小糸,被华域汽车收购,多区位布局,客户结构以上汽为基本盘;2024年营收下滑,近年持续扩张 [94][97][99] - **嘉利股份**:自主二线供应商,近三年营收稳定,对奇瑞营收增长;盈利能力低位,近年积极扩张 [102][104][110] - **燎旺车灯**:国内车灯行业老兵,营收稳定增长,盈利能力处二线水平 [113][117][120] - **星宇股份**:上市后营收稳定增长,2023 - 2024年增速重回20% - 30%;毛利率分三阶段变化,归母净利率近三年稳定;2019年后加速扩张,高研发投入夯实自主研发体系;2024年客户结构调整结束,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 [121][125][132]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 星宇在营收规模、盈利能力、扩张意愿、智能化车灯研发等维度领先,推荐逻辑为赛道有空间、格局好、客户优质,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61/21.89/26.83亿元 [140][142]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718
东吴证券· 2025-07-18 08:18
报告核心观点 - 最低工资制度可发挥“灯塔效应”增加居民收入,促消费和反内卷,可从设定增长目标和采取分类制度两方面提高标准;科创债ETF发行有望提高科创债配置需求、市场流动性并吸引中长期资金;金龙汽车25Q2盈利中枢抬升,降本增效效果显现;开勒股份作为HVLS风扇领军企业,AI+有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中际旭创业绩超预期,受益于产业需求与技术路线共振 [1][2][4][5][6] 宏观策略 - 最低工资制度能“扩中提低”,“十二五”期间最低工资年均增速13%,劳动报酬占GDP比重2010 - 2015年提高2.7个点,2015 - 2020年仅提高0.8个点 [1][8] - 今年多地大幅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福建、广东等地涨幅7.6% - 14.2% [1][8] - 可参考“十二五规划”设定最低工资增长目标,适度高于经济增速,“十五五”可再设量化目标;采取分类最低工资制度,考虑行业、职业、技能等因素,国际上48%国家采用多元制度 [1][8] 固收金工 - 2025年6月18日提出发展科创债、推出科创债ETF,首批10只7月2日获批并7月7日发行,截至7月15日共募集289.88亿元,占计划募资规模上限约96.63% [9][10] - 中证、上证和深证AAA科创公司债指数成分券数量分别为825只、678只和146只,存量规模分别为10747.35亿元、9306.05亿元和1418.30亿元 [10] - 三只指数底层成分券剩余期限以5年以内中短期为主,发行主体评级均为AAA级,以央国企为主,行业主要分布于传统行业,票面利率集中于2 - 2.5%区间 [10] - 科创债ETF可提高科创债配置需求、市场流动性,吸引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 [2][3][12] 行业推荐个股及点评 金龙汽车 - 25H1归母净利润预计1.16亿元,25Q2预计0.69亿元,同环比+42%/+48%;扣非归母净利润25H1预计0.12亿元,25Q2预计0.22亿元,单季度扭亏 [13] - 2025年Q1/Q2销量分别为1.10/1.15万辆,25Q2单车净利润0.60万元,同环比+62%/+43%;25年H1出口销量1.4万辆,同比+52.4% [13] - 海外子公司向沙特发运客车,依托KD工厂输出产能;国内中标公交大单,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近40% [13] - 三龙整合完毕,管理层换届,预计维持2025 - 2027年营收250/268/285亿元,归母净利润4.4/6.4/8.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14] 开勒股份 - 是HVLS风扇领军企业,2024年HVLS风扇业务占营收74%,预计AI新业务贡献更多收入 [15] - 与豫资集团合作,豫资开勒拓展AI在政务、医疗、车联网应用 [15] - AI+政务与人民网合作,发布智能政务一体机;AI+医疗深耕河南辐射全国;AI+无人车与河南汽车产业投资集团合作 [15]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3.73/4.50/5.84亿元,归母净利润0.42/0.72/1.07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15] 中际旭创 - 预计2025H1归母净利润36.0 - 44.0亿元,同比+52.6%至86.6%,25Q2归母净利润中值24.2亿,同比+80.4%,环比+54.4% [6][17] - 2025年数据中心光模块需求因AI算力需求和多卡互连驱动将爆发,1.6T光模块有望加速渗透 [6][17] - 云厂自研ASIC出货高增,产业链硬件需求增速或高于资本开支增速 [6][17] - 公司有望受益于800G、1.6T需求高景气和硅光加速渗透,上调2025 - 2027年预期归母净利润至90.7/129.7/166.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7][17]
债券“科技板”见微知著:从跟踪指数成分券结构看科创债ETF成长空间
东吴证券· 2025-07-17 23: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首批科创债ETF发行落地,赋能科创债市场持续扩容,其跟踪指数成分券结构有一定特征,发行对科创债市场在配置需求、流动性和吸引中长期资金方面有积极影响 [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首批科创债ETF发行落地,赋能科创债市场持续扩容 - 2025年5月7日多机构发布科创债利好政策,6月18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集中上报,7月2日获批并定档7月7日发行 [13] - 10只科创债ETF中6只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3只跟踪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1只跟踪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1][13] - 截至2025年7月15日,10只科创债ETF共募集资金289.88亿元,占计划募资规模上限约96.63% [1][13] 科创债ETF跟踪指数成分券结构分析 - 截至2025年7月4日,中证、上证和深证AAA科创公司债指数成分券数量分别为825只、678只和146只,存量规模分别为10747.35亿元、9306.05亿元和1418.30亿元 [16] - 三只指数底层成分券剩余期限结构基本一致,以5年以内中短期为主,深证指数成分券期限中枢或稍低,且与科创公司债期限分布相符 [17] - 剔除永续债后,深证AAA科创公司债指数底层成分券加权平均久期与中证和上证指数差距拉大,中证、上证指数永续债占高或影响流动性但增加投机性和风险回报 [19] - 三只指数底层成分券发行主体评级均为AAA级,企业性质以央国企为主,行业主要分布于传统行业,深证指数主体分布更广泛分散 [22] - 三只指数底层成分券票面利率主要集中于2 - 2.5%区间,深证指数票息中枢上移,原因与信用资质和存量结构有关 [26] - 中证、上证指数底层成分券收益率分布较深证指数更均衡,深证指数收益率中枢下移且两极分化显著 [28] - 指数成分券中市值占比较高发行人的永续和非永续科创债有超额利差,深证指数前十大发行人超额利差压缩空间大 [8][29] 科创债ETF发行对科创债市场影响 提高科创债配置需求 - 科创债ETF有低费率等优势,规模有望增长带来成分券配置需求,增速快时底层成分券或迎行情,利好兼具规模与流动性优势个券 [8] - 2025年以来科创公司债与科创票据月度换手率差距缩窄,交易所科创债活跃度提升,科创公司债行情或启动 [35] - 近2个月科创债信用利差压缩,品种利差走阔,交易所科创债表现更好,或因机构抢跑行情 [35] 提高科创债的市场流动性 - 科创债ETF推出有望加强科创公司债市场流动性,便捷投资者参与,压缩流动性溢价,利好品种表现 [8] - 科创债ETF的做市商机制和动态调整功能有助于提高定价效率,平滑波动,优化投资者持仓体感 [8] 吸引中长期资金进入科创债市场 - 科创债ETF可匹配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配置需求,或吸引中长期资金进入科创债市场,盘活科技创新领域投资 [8]
金龙汽车(600686):2025H1 业绩预告点评:25Q2盈利中枢继续抬升,降本增效效果显现
东吴证券· 2025-07-17 20: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业绩预告符合预期,25Q2盈利中枢继续抬升,降本增效效果显现,出口拉动销量环比提升,订单放量驱动增长,国内外市场同步突破,三龙整合与管理层换届有望推动公司进入发展新阶段,维持“买入”评级[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9,400|22,966|24,987|26,757|28,497| |同比(%)|6.36|18.38|8.80|7.09|6.5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75.10|157.74|444.24|644.36|827.48| |同比(%)|119.41|110.05|181.62|45.05|28.42|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10|0.22|0.62|0.90|1.15| | P/E(现价&最新摊薄)|121.84|58.00|20.60|14.20|11.06|[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2.81元,一年最低/最高价9.30/19.79元,市净率2.92倍,流通A股市值和总市值均为9,185.38百万元[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4.38元,资产负债率85.90%,总股本和流通A股均为717.05百万股[6] 业绩情况 - 2025H1归母净利润预计1.16亿元,25Q2预计0.69亿元,同环比+42%/+48%;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0.12亿元,25Q2预计0.22亿元,实现五年来首次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扭亏[7] 销量情况 - 2025年Q1/Q2公司销量分别为1.10/1.15万辆,同比+11.19%/-12.20%,2025Q2单车净利润为0.60万元,同环比+62%/+43%;2025Q2大中客占总销量比重分别为57%,同比-2.0pct/+5.0pct[7] 出口情况 - 2025年H1公司出口销量1.4万辆,同比+52.4%,新能源出口销量2028辆;25Q2出口0.7万辆,同环比+22.4pct/-1.3pct,新能源出口1078辆,同环比+0.3%/+13%[7] 市场突破情况 - 海外市场方面,子公司金旅客车4月向沙特发运234台定制化高端旅游客车,延续交付势头,深耕中东市场二十年累计交付超5000辆且复购率达80%,依托全球化KD工厂加速产能输出;国内市场3月中标辽宁抚顺300台公交大单,多地实现批量交付及空白市场突破,新能源重卡完成订单交付并签约示范项目,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近40%[7] 公司发展新阶段 - 2024年12月公司与金龙旅行车公司少数股东嘉隆集团完成金龙旅行车公司40%股权交割,三龙整合完毕;2025年4月公司原董事长卸任,新任管理层上任预计将内部提效放到更重要位置,公司利润释放节奏有望进一步加快[7] 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总计(百万元)|27,333|30,165|32,806|36,110| |负债合计(百万元)|23,027|25,324|27,106|29,306|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3,249|3,636|4,281|5,108| |净利润(百万元)|273|592|859|1,10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58|444|644|827| |毛利率(%)|10.21|12.00|13.00|14.00| |归母净利率(%)|0.69|1.78|2.41|2.90| |收入增长率(%)|18.38|8.80|7.09|6.50|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10.05|181.62|45.05|28.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