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吴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机械设备行业点评报告:沙特阿美拟三年启动85个重大项目,油服设备产业链有望受益
东吴证券· 2025-09-18 12: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沙特阿美未来三年将启动85个重大项目,涵盖油气生产、管道网络及民用基础设施,油服设备产业链有望受益[1] - 沙特阿美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为520亿-580亿美元,同比增长3%-15%,资本开支持续增长将推动油服设备需求[2] - 具备技术优势和市场准入的龙头企业如杰瑞股份、纽威股份等将受益于本轮投资机遇[3][4] 行业重大项目规划 - 沙特阿美未来三年将执行85个重大项目,其中油气及石化板块占20个项目,涉及石油、天然气和炼油设施升级[1] - 项目采购清单包括:2.1万公里碳钢管道、220万吨结构钢材、4.1万公里电缆、1700公里输电线路[1] - 重点关注硫回收装置、气田压缩系统和炼油装置的开发[1] 资本支出与需求展望 - 沙特阿美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维持520亿-580亿美元区间,同比增长3%-15%[2] - 资本开支持续增长将催生大量产品、设备和长期项目需求[1][2] 重点公司分析 - 纽威股份为油气全产业链阀门核心供应商,直接供应沙特阿美,并在沙特建设本地化产能[3] - 2025年中东订单快速增长,后续将受益于设施升级带来的增量阀门需求[3] - 杰瑞股份通过科威特石油公司JPF-5项目在中东建立品牌知名度[3] - 核心产品天然气压缩机组与沙特阿美气田压缩系统需求高度匹配,有望获得关键设备及工程总包订单[3] 投资建议 - 推荐杰瑞股份(中东订单爆发、高端装备出海稀缺标的)[4] - 推荐纽威股份(中东需求能见度高+前瞻产能布局,业绩稳健增长)[4]
2025年9月FOMC会议点评:9月FOMC:重启降息
东吴证券· 2025-09-18 11:34
货币政策与利率指引 - 美联储9月FOMC会议如期降息25个基点,政策利率区间下调至[4.0%, 4.25%][1] - 点阵图显示2025年预期降息3次(中值),2026年额外降息1次至[3.25%, 3.50%],2027年降至[3.0%, 3.25%][1] - 2025年降息预期分布:1人预期0次、6人预期1次、2人预期2次、9人预期3次、1人预期6次降息[1] - 长期政策利率预期持平3.0%,但委员预测离散度显示高度不确定性[1] 经济预测调整 - 2025Q4至2027Q4的GDP同比增长预测分别上调0.2、0.2、0.1个百分点至1.6%、1.8%、1.9%[3] - 2026年及2027年失业率预测各下调0.1个百分点至4.4%和4.3%[3] - 2026Q4 PCE及核心PCE通胀预测从2.4%上调至2.6%[3] 政策立场与市场影响 - Powell表态偏鹰派,否认需要快速降息,不认可市场对2026年利率降至2.9%的乐观预期[2] - 市场预期2025年降息2.7次,2026年底累计降息5.7次,但点阵图指引更保守[3] - 美元指数与美债利率走出V型反转,黄金先涨后跌,美股震荡后小幅上涨[1] 政治风险与独立性挑战 - 特朗普可能通过任命亲信理事(当前7名理事中已有3名)影响2026年美联储主席换届[3] - 若政治压力加剧,2026年点阵图指引的仅1次额外降息可能被突破[3] - 交易主线转向美联储独立性风险,可能推动2年期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下行[3]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918
东吴证券· 2025-09-18 09:56
以下是对东吴证券晨会纪要的研读总结,聚焦于核心观点和关键内容,并依据报告目录进行分组: 宏观策略 - 特朗普可能通过三个途径干预美联储独立性:提名新主席(预计11月提名,明年5月上任)、调整美联储理事会人事结构、干预地方联储主席任命[1][18] - 市场启示:2026年美联储降息幅度或超过当前市场定价的3次,政策利率可能低于3%的中性水平,美国经济或从软着陆切换至温和扩张[1][18] - 大类资产影响:政治压力下超量降息可能导致2年美债利率与美元指数走低,但10年美债利率下行或受期限溢价走阔阻碍[1][18] 国内宏观经济 - 8月经济数据呈现供给强、需求弱格局:工业增加值同比5.2%,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5.6%,但社零同比仅3.4%,固投累计同比0.5%,出口同比4.4%[2][19] - 供需分化可能带来三个结果:三季度GDP增速预计仍在5%附近,宏观政策或更有定力;短期价格压力加大;四季度GDP压力可能大于三季度[2][19] - 生产端韧性较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9.3%,生产型服务业(如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12.1%)表现突出[19] 货币与金融政策 - 市场对重启"国债买卖"预期升温:8月社融新增2.57万亿元,同比少增4630亿元,M2增速持平于8.8%,但贷款需求不足[3][4][22] - 货币政策保持宽松:9月上旬央行开展1万亿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并计划投放6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4][22] - 若重启"国债买卖",将从量和价上补充流动性,稳定债券利率及利率预期[4][22] 海外市场与美联储政策 - 9月FOMC降息基本确定:非农就业大幅下修(下修91.1万),CPI同比2.9%,核心CPI同比3.1%,市场定价9月降息25bps[5][24] - 点阵图指引可能更鸽派:2025年全年降息次数或在2-3次之间角逐,2026年降息预期可能加码[5][24] - 资产表现:美股上涨(标普500涨1.59%),美债利率分化(10年期降0.99bps至4.064%,2年期升4.64bps至3.555%)[5][24] 债券市场 - 转债市场震荡,估值高位徘徊:中证转债指数自2024年8月低位上涨超30%,平价溢价率上涨8-12pct[7][28] - 策略建议:降低科技题材高波标的,增加有色、锂电、化工等周期板块配置[7][28] - 利率债方面: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2.2bp至1.7895%,公募销售费用新规可能影响被动指数型非ETF债基和短期纯债基金[8][30] 行业与公司 - 电池板块全面看好:龙头盈利持续向好,二线盈利拐点,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同时看好固态电池方向(如厦钨新能)和材料龙头(如天赐材料)[15] - 先导智能:交付多条固态电池干法成膜设备,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5/20/23亿元,当前动态PE分别为56/42/35倍[16] 绿色与二级资本债 - 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增加:本周新发行23只,规模200.52亿元,较上周增加112.85亿元;成交额509亿元,较上周增加27亿元[8][33] - 二级资本债:本周无新发行,成交量1615亿元,较上周增加146亿元[9]
先导智能(300450):交付多条固态电池干法成膜设备,龙头强者恒强
东吴证券· 2025-09-17 20:2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近期向国内外多家知名电池制造商、汽车主机厂及新兴固态电池企业交付多套适配固态电池规模化产线的干法混料涂布设备 [7] - 该GWh级干法成膜设备可大幅降低综合生产成本15%以上 降低生产能耗≥35% [7] - 先导智能已构建覆盖固态电池生产全流程的整线设备布局 有望充分受益于固态电池设备量价齐升 [7] - 政策端和应用端不断加码 固态电池0-1产业化加速 预计2025-2026年进入中试线落地关键期 [7] 设备技术优势 - 系统机械速度最高100 m/min 可匹配单线5-8GWh产能 产品幅宽1000 mm 厚度40-300μm [7] - 兼容2-6条干法极片并行高效生产 具备高兼容性 同时适配石墨/硅碳负极、三元/铁锂正极及多种全固态电极材料 [7] - 采用行业首创可变辊径均温电加热系统 较油加热方案节能60% 粉料纤维化段三级控温无需模温机 再降能耗约50% [7] - 喂料、轧辊幅宽及走带全程微米级稳定控制 刀刃-辊面距离μm级 辊缝在线调节精度±1 μm [7] 业务布局 - 前道制程占整线价值量32% 包括湿法和干法两条路线 推出高效制浆、混料涂布、混料分散及高剪切等核心设备 [7] - 中道制程占整线价值量45% 以固态电池高效叠片机(单项占整线25%)和卧式等静压机(单项占整线13%)为核心 [7] - 后道制程占整线价值量23% 包含干法粉体综合测试仪及固态电池一体柜卧式高温夹具方案 [7]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13,800百万元 同比增长16.41% 2026年15,850百万元 同比增长14.86% 2027年19,000百万元 同比增长19.87% [1][8]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533.42百万元 同比增长435.97% 2026年2,040.81百万元 同比增长33.09% 2027年2,483.70百万元 同比增长21.70% [1][8] - 预计2025年EPS 0.98元/股 2026年1.30元/股 2027年1.59元/股 [1][8] - 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56倍(2025年)、42倍(2026年)、35倍(2027年) [1][7] 市场数据 - 收盘价55.00元 一年最低价12.88元 一年最高价60.50元 [5] - 市净率7.00倍 流通A股市值85,767.79百万元 总市值86,138.97百万元 [5] - 每股净资产7.86元 资产负债率68.20% 总股本1,566.16百万股 流通A股1,559.41百万股 [6]
电池深度:龙头恒强,二线改善,全面看好电池板块
东吴证券· 2025-09-17 15: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全面看好电池板块 强推电池板块(首推宁德时代 其次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派能科技等)[2] 核心观点 - 龙头恒强 二线改善 电池板块结束三年通缩 旺季来临储能电芯涨价落地超预期 头部满产 二三线产能利用率提升明显 26年龙头指引大超市场预期 预期差明显 电池一线盈利持续向好、二线盈利拐点[2] 经营对比:龙头全方位领先 二线底部改善明显 利润占比与贡献 - 25Q2电池板块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利润比重达42%(同比+7pct 环比+4pct) 其中宁德时代贡献电池板块利润近90% 实际利润预计占比近100%[5] - 25H1宁德时代归母净利润305亿元 同比+33% 毛利率25% 归母净利率17%[29][32] 出货量与市场份额 - 25H1全球动力电池出货:宁德时代191GWh(同比+37.8%) 份额38%保持第一 二线厂商亿纬锂能14GWh(+65.9%) 国轩高科18GWh(+84.5%) 中创新航22GWh(+22.5%)[10] - 25H1全球储能出货:宁德时代67.5GWh(+61%) 份额近30% 二线厂商亿纬锂能27.2GWh(+57%) 中创新航21.5GWh(+169%) 比亚迪28GWh(+229%)[19] - 国产厂商出货增速高于海外 部分二三线厂商出货高增:欣旺达动储出货16GWh(+93%) 瑞浦兰钧32GWh(+100%) 中创新航45GWh(+80%)[8] 盈利水平 - 动力电池盈利:宁德时代单wh毛利0.15元 二线企业动力毛利率提升至15-20% 单wh毛利0.07-0.1元[16] - 储能电池盈利:宁德时代毛利率26% 单wh毛利0.13元 二线厂商储能毛利率基本12% 单wh毛利0.03-0.04元[21] - 25Q2单wh净利:宁德时代0.09元 亿纬锂能0.02元 国轩高科和中创新航0.01元 欣旺达亏损0.05元[23] 财务指标 - 研发投入:宁德时代研发费用率6% 高于二线2pct[2] - 现金流:宁德时代经营净现金流587亿元(同比+31%) 自由现金流385亿元(+25%) 二线厂商自由现金流存在压力但较24年改善[39][40] - 折旧与计提:宁德时代采用5年加速折旧 折旧率10% 年新增预计负债约100亿元 25H1达801亿元[36][37] 需求展望:储能需求持续性超预期 价格企稳回升 需求预测 - 25年全球动储需求预计1877GWh(同比+35%) 26年预计2309GWh(+23%) 后续依靠海外电动化提速和储能高增 预计维持15-20%复合增长[2][58] - 25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上修至521GWh(同比+60%) 26年预计上修至36%增长[2][50] - 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预计2061万辆(+21%) 26年预计2400万辆(+16%)[45] 供需格局 - 25年行业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2% 26年维持72% 但一二线公司产能利用率80-90%[2] - 储能供需紧平衡:25年全球储能产能利用率86% 头部公司达85-90%[65] - 扩产有序且集中海外:电池厂商2024-2026年有效产能由2168GWh提升至3213GWh 三年复合增速约22%[59] 价格趋势 - 储能价格底部已企稳并开始回升 动力价格预计保持平稳[2] - 25H1储能电芯均价0.3元/wh已企稳 宁德时代单价0.59元/wh远高于同业[21] 产业趋势:技术创新持续迭代 龙头引领 出海与产能布局 - 为满足本土化配套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厂商加速欧洲和东南亚产能布局 配套海外客户 价格和盈利较国内市场具备溢价 预计26-27年海外产能密集投放[2] 技术演进 - 储能电芯大电芯化 同时重视稳定性、循环寿命等性能 龙头电芯稳定性强 同等情况irr可高6-8pct[2] - 动力继续CTP 并提升快充、低温等性能[2] - 厂商全面布局固态新技术 龙头引领 二线追随 预计27年小批量、30年大规模量产[2]
黄金,短期见顶了吗?
东吴证券· 2025-09-17 13:45
核心观点 - 黄金价格短期存在回调风险 尽管长期牛市逻辑仍在 但技术指标显示超买 市场情绪分化 且美元走势可能强于预期 [1][2][5] 黄金市场短期风险 - 黄金14日RSI达78 处于近10年超90%分位水平 表明超买严重 短期波动可能加剧 [1] - 全球ETF资金流呈现分化 美国前三大黄金ETF近一个月流入约3670亿美元 而中国两只黄金ETF合计流出超265亿美元 成为全球唯一显著减持区域 [1] - 散户边际增持黄金 机构则边际减持 显示市场参与者行为分化 [1] - 现货挤兑程度有限 黄金库存未明显推高 实物交割需求无显著上升 各期限黄金租赁利率降至0以下 表明现货需求不紧张 [2] - CFTC投机性黄金净多头头寸快速下降 机构看涨情绪减弱 [2] - 中国市场情绪相对低迷 上海金价格未突破前高 且上海金交易所持仓量已边际回落 [2] 美元走势分析 - 市场已充分定价2025年3次降息 预期无进一步上调空间 [3] - 历史数据显示 预防式降息后美元一周内平均下跌0.91% 但一个月内跌幅收窄并转为上涨 未来三个月和六个月平均上涨0.84%和2.02% [3] - 本轮预防式降息有望改善美国经济 亚特兰大联储预计2025年Q3实际环比折年GDP增速达3% 个人消费支出和私人投资将边际上涨 [3] - 欧元相对强势或为暂时现象 欧央行进一步宽松空间有限 而美国降息空间更足 且美国经济边际增长预期好于欧洲 [3] 黄金上涨背景 - 截至2025年9月15日 黄金价格达3674美元/盎司 突破1980年通胀调整峰值 主要因美国就业疲软引发滞胀担忧及降息预期上升 [5]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917
东吴证券· 2025-09-17 09:24
根据提供的晨会纪要内容,以下是关于公司和行业的关键要点总结,已按要求排除风险提示、免责声明、评级规则等无关内容,并依据报告目录进行分组。 宏观策略 - 特朗普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干预预计通过提名主席、调整理事会人事及干预地方联储主席任命三个途径实现,可能导致2026年降息幅度超过市场定价的3次,政策利率或低于3%,推动美国经济从软着陆转向温和扩张,并引发2年美债利率与美元指数走低[1][20] - 8月中国经济数据显示供给强于需求,工业增加值同比5.2%,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5.6%,但需求端全面走弱,投资连续两个月负增长,社零增速降至3.4%,出口同比4.4%[2][21] - 供需背离可能导致三季度GDP增速维持在5%附近,但四季度GDP压力或增大,同时价格压力加大影响反内卷政策效果[2][21] - 市场对重启"国债买卖"预期升温,因8月新增贷款需求偏弱,社融增速存回落风险,货币政策已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投放流动性(1万亿3个月期及6000亿元6个月期),若重启国债买卖将补充流动性并推动融资成本下行[3][4][25] 固收金工 - 转债市场震荡,中证转债指数自2024年8月低位上涨超30%,平价溢价率上涨8-12pct,建议调整结构,降低科技高波标的,增配有色、锂电、化工等周期板块[7][31]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7675%上行2.2bp至1.7895%,受公募销售费用新规影响,被动指数型非ETF债基和短期纯债型基金赎回成本增加,可能引发资金流向替代产品如政金债ETF或同业存单指数基金[8][33] - 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增加,本周新发行23只规模200.52亿元,较上周增112.85亿元,成交额509亿元增27亿元[8][9] - 二级资本债本周无新发行,成交量1615亿元增146亿元[9][12] - 从股债性价比看,ERP指标处于2015年以来0-1倍标准差内,若回落至中枢值,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幅度温和,顶部或为1.85%[10] 行业 - 游戏行业2025H1业绩亮眼,受益于"微恐搜打撤"和"出海SLG"品类创新[15] - 船舶行业新造船价格指数维持高位,南北船合并步入收官,推荐中国船舶和中国动力[15] - 垃圾焚烧发电绿电直供具经济性优势,在广东省电价优势0.05-0.08元/度,浙江省0.07-0.11元/度,推荐瀚蓝环境、永兴股份等[16][17] - 龙净环保聚焦西藏与海外自发自用项目,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2.3/15.3/17.5亿元[18] - 博瑞医药BGM0504片剂中美进入I期临床,剂量10/20/40mg低于竞品,采用Macoral平台具生物利用度优势,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6/3.0/4.3亿元[18] - 久远银海经营质量改善,AI+持续赋能,下调2025-2026年EPS至0.41/0.51元,预计2027年EPS 0.62元[19]
并购重组跟踪(三十五)
东吴证券· 2025-09-16 19: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4][5][6][7][8][9][11][12][13][14][15][16][17][18][19][20][21][23][24][25][26][27][28][29][30][32] 核心观点 - 政策持续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优化布局和国际化发展 例如上海市政府提出支持高端医疗器械企业通过并购加快国际化[7] - 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不断优化 A股市场企稳回升且交易日趋活跃[7] - 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趋严 控制型并购贷款比例不得高于70% 参股型不得高于60% 权益资金比例要求分别不低于30%和40%[7] - 报告期内(9月1日-9月14日)并购市场活跃 发生并购重组事件184例 重大并购重组57例 完成并购重组34例 重大并购重组完成2例[9] - 重组指数表现强劲 期间跑赢万得全A指数 超额收益达1.52%[21] 政策更新 - 上海市9月15日发布行动方案 支持高端医疗器械企业通过并购优化布局和加快国际化发展[7] - 深圳市9月2日出台规定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合成生物产业 支持优质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发起产业并购基金[7]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8月29日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明确控制型并购贷款比例不超70% 参股型不超60% 权益资金比例要求分别不低于30%和40% 贷款期限控制型原则上不超10年 参股型不超7年[7] - 河南省8月10日推出措施 鼓励企业兼并重组 对参与兼并重组产生的银行贷款给予50%贴息 连续贴息2年 最高补贴500万元 对中标品种按实际销售额3%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7] - 海南省8月14日发布政策 继续支持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 鼓励企业参与国家带量采购[7] - 重庆市8月20日实施方案 提出优化并购贷款服务 加力推动科技企业融资上市和并购重组[7] 并购事件统计 - 9月1日-9月14日期间 以上市公司作为竞买方的并购事件中 共有4例失败案例(竞买方为中国动力、思科瑞、上海电力、亿华通)[9][15] - 剔除失败事件后 共发生并购重组事件184例 重大并购重组57例[9] - 完成并购重组34例 重大并购重组完成2例(竞买方分别为中国船舶和安宁股份)[9] 重大并购重组更新 - 9月1日-9月14日期间 以上市公司为竞买方的重大并购重组事件中 竞买方为国央企的共计16例[12][13] - 代表性案例包括:淮河能源(600575 SH)收购电力集团89.3%股权 交易价值116.94亿元[12] 中国船舶(600150 SH)收购中国重工100%股权完成 交易价值115.15亿元[12] 安宁股份(002978 SZ)收购经质矿产100%股权完成 交易价值6.51亿元[12] 焦作万方(000612 SZ)收购三门峡铝业99.4375%股权 交易价值319.49亿元[12] 海光信息(688041 SH)收购中科曙光100%股权 交易价值1159.67亿元[13] 并购失败事件 - 本期4例失败事件:中国动力收购中船柴油机16.5136%股权失败 交易价值38.14亿元[16] 思科瑞收购长鹰恒容51.028%股权失败 交易价值5210万元[16] 上海电力收购KE66 40%股权失败 交易价值1.77亿美元[16] 亿华通收购旭阳氢能100%股权失败[16] 实控人变更 - 本期共计7家上市公司披露控制权变更 包括:康惠制药(603139 SH)控制权变更为李红明和王雪芳[19] 信达证券(601059 SH)、信达地产(600657 SH)和统一股份(600506 SH)控制权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变更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9] 线上线下(300959 SZ)控制权变更为汪坤和门庆娟[19] 杭州高新(300478 SZ)控制权变更为胡敏和林融升[19] *ST天山(300313 SZ)控制权由解直锟变更为陈明艺和陈欢[19] 市场表现 - 9月1日-9月14日期间 重组指数跑赢万得全A 超额收益为1.52%[21] - 中期维度看 重组指数与万得全A滚动20个交易日的收益差在负值区间收窄[21]
鼎智科技(873593):现金收购精密齿轮标的赛仑特51%股权,完善“精密传动+智能驱动”全栈能力
东吴证券· 2025-09-16 16:2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公司拟以现金1亿元收购赛仑特51%股权 交易价款分五期平均支付 第一期在协议生效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 第二期在股权变更完成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 剩余三期结合业绩承诺兑现情况分期支付 [7] - 收购完成后赛仑特将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承诺2025-2028年扣非前后归母净利润孰低值分别不低于1350/1500/2000/2450万元 累计净利润不低于7300万元 51%股权对应年均扣非归母利润931万元 占鼎智科技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1888万元的比例为49% [7] - 双方产品形成互补协同 鼎智科技掌握精密运动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赛仑特擅长小模数/精密微型齿轮和高速微型行星减速器设计和生产 整合后可实现"传感-控制-执行"闭环 覆盖消费级到工业级全场景 [7] -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可提供"电机+减速机+驱动器"关节模组一体化方案 在医疗器械领域可提供"电机+减速箱"手术机器人动力模块 在低空经济领域可提供无人机倾转旋翼驱动系统 [7] - 通过整合向系统集成方案供应商发展 带动单台产品价值量大幅提升 增强盈利能力 [7] - 基于收购协同效应上调盈利预测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调整为0.46/0.59/0.72亿元(前值0.45/0.52/0.64亿元) 对应最新PE为176.66/136.54/111.37倍 [7]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23.72百万元 同比下滑20.80% 归母净利润38.70百万元 同比下滑52.17% [1] - 预测2025年营业总收入256.23百万元 同比增长14.53% 归母净利润45.50百万元 同比增长17.57% [1] - 预测2026年营业总收入352.20百万元 同比增长37.45% 归母净利润58.87百万元 同比增长29.38% [1] - 预测2027年营业总收入423.45百万元 同比增长20.23% 归母净利润72.18百万元 同比增长22.60% [1] - 2024年毛利率52.69% 预测2025-2027年毛利率维持在53.68%-53.78% [8] - 最新收盘价42.27元 市净率11.50倍 流通市值7206.57百万元 总市值8038.25百万元 [5] - 每股净资产3.67元 资产负债率8.33% 总股本190.16百万股 流通A股170.49百万股 [6] 市场表现 - 股价一年波动区间13.50-72.37元 [5] - 股价走势显示相对北证50指数超额收益显著 [4]
2025年出圈品类详解:微恐搜打撤、融合玩法SLG
东吴证券· 2025-09-16 15:14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5H1 A股游戏厂商业绩表现亮眼 主要受益于"微恐搜打撤"与"出海SLG"两大品类创新带来的业绩与估值上修[2] - "微恐搜打撤"品类具有长生命周期+高利润率特征 通过"投资-风险-回报"闭环机制让玩家上瘾[2][10] - 出海SLG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5H1达73.08亿美元同比增长25% 中国厂商在出海策略游戏中占比达41.38%[2][43] - 龙头厂商通过玩法融合创新实现突破 看好ST华通、神州泰岳等厂商产品持续突破带来行业新一轮扩容[2][65] 微恐搜打撤品类分析 - 品类定义:进入地图获取战利品(搜)、在对抗中生存(打)、通过撤离点离开(撤)的"投资-风险-回报"闭环玩法[10] - 核心机制:高死亡惩罚(失去携带装备)和强胜利奖励(带出高价值物资)刺激玩家上瘾[10] - 细分类型:包括以射击为主的《三角洲行动》、ARPG为主的《雾影猎人》以及微恐社交为主的《超自然行动组》[2][8] - 女性市场崛起:2024年女性向游戏市场规模达80亿元同比激增124.1% 亚洲女性玩家占比达37%[11] - 《超自然行动组》优势:女性占比62% 填补社交休闲"搜打撤"空白 市场暂无竞品[17] - 长青游戏特征:高利润率避免高买量投入 长生命周期稳定流水缓解业绩波动[29] - 估值溢价:拥有长生命周期游戏的吉比特、神州泰岳享有较高估值[33] 出海SLG品类分析 - 市场规模:2024年海外SLG手游市场规模达124.64亿美元同比增长17% 2025H1达73.08亿美元同比增长25%[43] - 中国厂商优势:2024年中国出海收入TOP100游戏中策略游戏占比41.38% 预计策略游戏出海收入约77亿美元[2][43] - 品类特点:单用户价值高(RPD是整体手游8-9倍)但单款产品成功率低[44][45] - 投入回报特征:买量成本高(单付费用户获取成本833-4000元)回本周期长(8-10个月)但长生命周期带来高回报[48][51] - 产品模型:核心是通过提高LTV、CTR、CVR和降低CPM来优化ROI[57][58] - 发展历程:从传统SLG玩法向题材创新(丧尸、末日生存)和玩法融合(三消+SLG、合成+SLG)演进[61] - 当前趋势:Whiteout Survival和Last War验证了SLG+X融合玩法 实现副玩法买量与主玩法更好衔接[65] - 竞争格局:TOP20厂商中中国厂商数量从2014年7家增长至2024年17家 领先优势持续扩大[68][69] 主要厂商表现 - 巨人网络:《超自然行动组》2025Q2起用户规模及流水呈指数级增长 合同负债达8.89亿元创历史新高[75] - ST华通:《无尽冬日》实现出海SLG单月流水天花板突破 2025年推出《Kingshot》和《奔奔王国》收入及合同负债创新高[80] - 神州泰岳:存量游戏《AOO》《WAO》保持稳健 新游《Stellar Sanctuary》《Next Agers》处于测试调优阶段[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