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盛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2025开发房企中报综述:行业亏损近千亿,保流动性仍将是主要工作
国盛证券· 2025-10-09 10:41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5][4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下半年板块主做政策beta,节奏和仓位控制更重要 [5][45] - 政策受基本面倒逼进入深水区,预计本轮最终政策力度将超过2008年和2014年 [5][45] - 行业竞争格局改善逻辑依旧适用,拿地和销售表现优异的头部房企有望在未来格局中更加受益 [5][20] - 城市布局观点“只看好一线+2/3二线+极少量三线城市”依然奏效 [5][45] - 供给侧政策如收储、处置闲置土地等有新变化,一二线城市预计更受益 [5][45] 2025年上半年行业业绩表现 - 行业整体营收规模继续萎缩,168家开发房企整体实现营收1.54万亿元,同比下降14.9% [1][11] - 行业延续亏损,整体净利润为-867亿元,同比下降157.2%;归母净利润为-973亿元,同比下降93.6% [1][11] - 168家房企中,归母净利润为正的有76家,亏损的有92家;归母净利润增长的有62家,下降的有106家 [1][11] - 整体毛利率为17.0%,同比微增0.1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率为-6.3%,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 [1][11] 营收与利润表现分析 - 行业销售规模于2021年见顶,理论上营收见顶时间在2023-2024年,但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行业营收加速下滑 [2][12] - 营收在2021年出现高点,部分原因是2021年下半年后部分房企交付延迟影响结转进度 [2][12] - 现房销售占比提升,当期销售表现对当期报表结转收入的影响边际加强 [2][1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主要反映了行业盈利能力的持续弱化,而非年末集中减值的影响 [2][12] 资产负债表状况 - 行业存货规模持续收缩,2025年上半年168家房企整体存货为9.6万亿元,同比下降15.7% [3][23] - 预收账款与合同负债为2.9万亿元,同比下降28.0%,跌幅超过存货 [3][23] - 存货收缩主要因行业下行期间房企采取存量去化策略、拿地大幅减少,以及部分房企流动性承压减缓项目开发 [3][23] - 预收账款与合同负债大幅减少印证了去库存艰难及2021年后销售见顶、可结转资源趋势收缩的现象 [3][23] 现金流与流动性 - 房企在手现金规模继续下降,2025年上半年168家房企期末现金为1.5万亿元,同比下降5.7%,相较2024年末下降7.1% [4][29] - 2021年以来房企面临融资和销售回款双重压力,在手现金持续下降;2025年上半年降幅在“白名单”等政策支持下有所收窄,但仍是较低基数上的负增长 [4][29] - 未来“保流动性”仍将是大部分房企的核心工作,部分关键房企可能更聚焦“保公开债” [4][29] 投资建议与配置方向 - 配置方向包括:基本面alpha公司(H股:绿城中国、建发国际集团、越秀地产、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A股:滨江集团、招商蛇口、保利发展、华发股份、建发股份)、地方国企/城投/化债(城投控股、城建发展)、中介(贝壳)以及跟涨的物业公司(华润万象生活、保利物业、中海物业、绿城服务、招商积余等) [5][45] - 地产作为早周期指标具备指向性作用,配置地产相当于配置经济风向标 [5][45] - 头部房企正与其他大部分房企拉开差距,基本面优异的房企可分为两类:开发业务占比大、营收规模大、毛利率较低的头部国央企及部分民企;以及开发业务占比相对较小、持有类和多元业务驱动、毛利率较高的房企 [20]
国庆大事9看点:喜大于忧、乘势而上
国盛证券· 2025-10-09 08:30
宏观与市场整体观点 - 国庆假期宏观环境整体喜大于忧,建议对市场保持乐观并乘势而上 [4] - 节前上证指数全周收涨1.43%,但科技板块出现分化,电子、计算机表现强势,通信、传媒相对弱势 [6] - 市场自4月7日以来的日线级别反弹已持续5个多月,反弹幅度约30%,超2/3行业处于超涨状态,日线级别上涨大概率临近尾声 [6] - 中期来看,主要指数均已确认周线级别上涨,且日线仅走出3浪结构,中期牛市刚刚开始,26个行业处于周线级别上涨中,本轮牛市是普涨格局 [6][8] - 本周市场估值性价比分数下行,综合打分为-0.32分,整体为中性偏空观点 [10] 行业表现与配置建议 - 近1月表现前五的行业为电力设备(20.4%)、电子(9.4%)、有色金属(9.0%)、房地产(7.3%)、汽车(5.6%);近3月表现前五为电子(47.6%)、电力设备(44.7%)、有色金属(41.8%)、通信(48.6%)、房地产(20.1%)[1] - 海外配置建议关注港股具有盈利弹性的有色企业、成长性可期的能源企业、受益于AI模型迭代的互联网企业、估值较低的零部件企业、产品周期强势的汽车新势力 [5][7] - 固定收益方面,债市调整空间有限,1.8%以上的10年期国债仍有配置价值,建议加杠杆及哑铃型配置,长债利率年底有望修复至1.6%-1.65% [10] 银行业与金融改革 - 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在10个区域启动试点,涵盖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 [12][14] - 银行业角色正从传统“资金中介”向“要素配置核心枢纽”转变,通过信贷政策引导资金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14]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碳减排支持工具已累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1.38万亿元 [14] - 要素市场改革有望驱动银行信贷结构优化,开辟绿色债券承销、产业基金托管等新业务增长点,推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与盈利提升 [15][16] 人工智能与科技前沿 - OpenAI发布四大更新:Apps SDK、AgentKit、Codex全面可用、API更新,开发者规模从200万增长至400万,ChatGPT周活超8亿 [42] - Sora 2重磅发布,新增同步音画功能,迈向视频领域的“GPT-3.5时刻”,将显著增加对算力和存力的需求 [44] - 视频存储需求巨大,一秒4K视频约637MB,Sora的15秒视频将达9555MB,远高于图片和文字 [45] - OpenAI与三星、SK海力士合作锁定每月90万片DRAM晶圆需求,与AMD达成6GW GPU合作,彰显算力建设持续加速 [46][47] - 国内AI企业积极布局,阿里巴巴称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腾讯发布混元图像3.0,DeepSeek发布v3.2架构创新模型 [51] 交通运输与消费市场 - 中秋国庆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29,819.42万人次,同比增长7% [25] - 双节出行延续高景气,消费市场活力持续,建议关注三季度业绩确定性较优的标的及春节旺季有弹性的子板块 [29] - 白酒行业中秋国庆旺季动销环比修复,婚宴及大众聚饮场景坚挺,头部酒企表现更佳 [25] - 乳制品需求迎小高峰,原奶价格阶段性稳定,肉牛价格开始回升,原奶周期拐点渐进 [48] 特定公司研究 - 小马智行预计2025-2029年Robotaxi部署车辆分别为1000/4000/1.5万/3万/6万台,收入为0.81/1.1/2.4/5.1/11亿美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8] - 绿联科技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10.6/14.9亿元,同比增长52%/50.7%/40.8%,2025年6月NAS市场份额超60%,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0] - 藏格矿业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1/50.0/6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1/59.1/70.6亿元,对应PE分别为25.3/15.5/13.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1] 卫星通信与金属市场 - 政策推动低轨卫星互联网加速发展,GW星座发射节奏加快,22天内完成5批卫星发射;千帆星座2025年进入商业化应用示范元年;三体计算星座星间激光通信速率达100Gbps [35][36][37] - 黄金价格强势突破,期金价格来到4000美元关口,金融属性成为推动金属价格的主要矛盾 [40] - 运动鞋服板块库销比维持在4-5的健康水平,推荐安踏体育(2025年PE 18倍)、李宁(2025年PE 18倍)、特步国际(2025年PE 11倍)[32] 房地产市场 - 9月TOP100房企单月操盘口径销售金额2528.0亿元,同比增长0.4%,环比增长22.2% [51] - 1-9月TOP100房企累计操盘口径销售金额23236.6亿元,同比降低11.8%,降幅较上月收窄1.3个百分点 [51]
科技板块出现分化
国盛证券· 2025-10-08 20:38
根据研报内容,总结如下: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A股景气指数模型[29]** - 模型构建思路:以上证指数归母净利润同比为Nowcasting目标,构建反映A股景气度的高频指数[2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通过高频数据实时追踪上证指数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化,构建景气度指数,用于判断经济周期位置和趋势[29] **2 模型名称:A股情绪指数模型[36]**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市场波动率和成交额的变化方向划分四个象限,构造情绪指数包含见底预警与见顶预警[3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将市场按照波动率和成交额的变化方向划分为四个象限,识别不同象限的市场收益特征,据此构建情绪指数$$情绪指数 = f(波动率变化, 成交额变化)$$其中波动率变化和成交额变化分别代表市场价和量的情绪维度[36] **3 模型名称:BARRA多因子模型[58]** - 模型构建思路:参照BARRA因子模型框架,对A股市场构建十大类风格因子体系[5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构建十大类风格因子包括:市值(SIZE)、BETA、动量(MOM)、残差波动率(RESVOL)、非线性市值(NLSIZE)、估值(BTOP)、流动性(LIQUIDITY)、盈利(EARNINGS_YIELD)、成长(GROWTH)和杠杆(LVRG),用于解释股票收益和市场风格特征[58] **4 模型名称:指数增强组合模型[46][53]**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量化策略模型构建中证500和沪深300指数增强组合,追求超越基准的超额收益[46][5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通过多因子选股模型和优化算法,在控制跟踪误差的前提下构建投资组合,具体持仓权重由策略模型生成[46][53] **5 模型名称:主题挖掘算法模型[46]**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新闻和研报文本挖掘主题投资机会[4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通过对文本处理、主题关键词提取、主题个股关系挖掘、主题活跃周期构建、主题影响力因子构建等多个维度描述主题投资机会[46]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市值因子(SIZE)[58][59]**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股票市值规模对收益的影响[5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基于股票总市值或流通市值构建,反映规模效应[58] **2 因子名称:BETA因子[58][59]**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股票系统性风险暴露[5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通过股票收益与市场收益的回归系数计算[58] **3 因子名称:动量因子(MOM)[58][59]**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股票价格动量效应[5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基于历史价格表现构建,反映趋势延续特征[58] **4 因子名称:残差波动率因子(RESVOL)[58][59]**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股票特异性风险[5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通过回归残差的标准差计算,反映非系统性波动[58] **5 因子名称:非线性市值因子(NLSIZE)[58][59]**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市值与收益的非线性关系[5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对市值因子进行非线性变换,识别市值效应的复杂特征[58] **6 因子名称:估值因子(BTOP)[58][59]**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股票估值水平对收益的影响[5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基于市净率等估值指标构建,反映价值效应[58] **7 因子名称:流动性因子(LIQUIDITY)[58][59]**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流动性溢价效应[5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基于换手率、交易量等流动性指标构建[58] **8 因子名称:盈利因子(EARNINGS_YIELD)[58][59]**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对收益的影响[5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基于市盈率、盈利收益率等指标构建[58] **9 因子名称:成长因子(GROWTH)[58][59]**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公司成长性特征[5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基于收入增长率、盈利增长率等成长性指标构建[58] **10 因子名称:杠杆因子(LVRG)[58][59]**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公司财务杠杆水平对收益的影响[5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基于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等杠杆指标构建[58]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A股景气指数模型[3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景气指数为21.28,相比2023年底上升15.85[33] **2 指数增强组合模型[46][53]** - 中证500增强组合:节前收益1.99%,跑输基准0.38%;2020年至今超额收益51.20%,最大回撤-5.73%[46] - 沪深300增强组合:节前收益率2.15%,跑赢基准0.16%;2020年至今超额收益38.68%,最大回撤-5.86%[53] **3 A股情绪指数模型[40]** - 当前A股情绪见底指数信号:空,A股情绪见顶指数信号:空,综合信号为:空[40]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风格因子近期表现[59]** - 市值因子:超额收益较高[59] - 残差波动率因子:呈较为显著的负向超额收益[59] - BETA因子:表现优异[59] - 成长因子:表现优异[59] - 价值因子:表现不佳[59] **2 行业因子近期表现[59]** - 钢铁、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等行业因子:相对市场市值加权组合跑出较高超额收益[59] - 消费者服务、煤炭、银行等行业因子:回撤较多[59] **3 因子相关性分析[60]** - 流动性因子与Beta、动量、残差波动率呈现明显正相关性[60] - 价值因子与Beta、残差波动率、流动性等因子呈现明显负相关性[60] - 市值因子与非线性市值因子相关性为0.513[60] - Beta因子与流动性因子相关性为0.568[60] - 动量因子与残差波动率因子相关性为0.577[60]
社会服务行业点评:双节出行延续高景气,消费市场活力持续
国盛证券· 2025-10-08 19: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且评级维持不变 [5] 报告核心观点 - 短期投资应重视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确定性以及2025年第四季度和2026年第一季度春节旺季的业绩弹性子板块 [4] - 中期投资看好新消费高成长、转型改革困境反转、出海相关、政策利好四条主线 [4][7][8] 双节出行市场表现 - 双节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高景气:据预测,中秋国庆假期8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23.6亿人次,日均约2.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日均增长约3.2% [1] - 实际数据显示强劲增长:10月1日至6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日均超2.9亿人次,同比增幅介于1.4%至7.5%之间 [1] 细分领域景气度 - 景区游客接待量显著增长:九华山风景区假期前5天游客接待量超24万人次;长白山景区10月1-3日累计接待游客9.98万人次,同比增长22.16%,创历史同期新高;三峡大坝景区单日接待游客达承载量上限3.6万人 [2] - 出入境游需求旺盛:三线及以下城市居民飞往境外目的地同比增加超50%;国内乘坐飞机的外国旅客数量同比增长40%以上 [2] - 酒店出租率提升:上海国庆假期前4天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为64.7%,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湖北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达到72.44%,同比提升6.98个百分点 [2] - 免税销售表现亮眼:cdf三亚国际免税城10月5日单日销售额突破1.2亿元 [2] 消费市场活力 - 全国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假期前4天,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 [3] - 地方消费增长强劲:北京市10月1-4日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0.4%,其中餐饮业态增长4.8%;南京市重点商贸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19.6亿元,同比增长4.7%;广西近200家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1.3%;云南省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同比增长17.8%,住宿类消费同比增长43.9% [3] - 线上消费结构升级:假期前4天,绿色有机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0.1%,节能家电增长19%,智能冰箱增长20.7%,智能家居产品增长16.8% [3] 短期投资建议 - 关注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确定性较优的标的 [4] - 布局2025年第四季度和2026年第一季度春节旺季有业绩弹性的子板块,包括跨境电商、部分景区(冰雪经济)、商超和免税等 [4] - 招聘市场环比回暖,AI+人服为行业带来新亮点 [4] - 推荐标的包括:小商品城、永辉超市、潮宏基、名创优品、安克创新、九华旅游、科锐国际、若羽臣、华住集团、首旅酒店、君亭酒店等 [4] 中期投资主线 - 新消费成长赛道:包括潮玩IP、黄金珠宝、茶饮龙头、代运营企业,推荐名创优品、潮宏基、周大福、若羽臣等 [7] - 转型改革困境反转:包括品质零售、传统珠宝品牌、餐饮品牌、酒店品牌,推荐永辉超市、重庆百货、周大生、华住集团等 [7] - 出海品牌与服务及AI赋能:包括出海服务、跨境电商、供应链企业,推荐小商品城、焦点科技、安克创新、苏美达等 [8] - 政策利好主线:关注冰雪、体育、以旧换新等政策对服务消费的长期利好,以及自然景区规划审批政策可能带来的成长空间,推荐九华旅游、金马游乐等 [8]
纺织服饰周专题:NikeFY2026Q1营收同比下降1%,各地区持续推进库存去化
国盛证券· 2025-10-08 18:21
行业投资评级 - 纺织服饰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4] 报告核心观点 - 服装家纺行业Q3消费环境延续波动复苏态势,运动鞋服板块表现预计优于纺服大盘,各综合性运动品牌库销比维持在4-5左右的健康水平,持续看好运动鞋服赛道长期增长性[3] - 黄金珠宝行业中长期标的公司向内寻求产品与渠道力提升以增强市场竞争力,2025年具有明确产品差异性及强品牌力的公司有望跑赢行业[8] - 服饰制造行业东南亚关税政策大方向基本落地,短期产业链利润分配变化或影响制造公司2025-2026年盈利预期,中长期具备一体化和国际化产业链的龙头公司预计享受份额提升[8] 本周专题总结 - Nike FY2026Q1营收同比下降1%至117亿美元,其中直营下降4%,批发增长7%,毛利率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至42.2%,SG&A费用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至34.3%,净利润同比下降31%至7.27亿美元[1] - 公司预计FY2026Q2营收同比下降低单位数,全财年批发业务营收有望实现适度增长,直营业务或仍有下降[1] - 截至2025年8月末公司库存同比下降2%至81.14亿美元,公司采取多项去库手段,预计FY2026H1末库存水平将恢复正常[1] - 分地区表现:北美地区营收同比增长4%,EMEA地区增长1%,大中华区下降10%,APLA地区增长1%[6] - 从品类看跑步、训练类产品销售优异,北美地区跑步、训练及篮球品类实现双位数增长[6] 重点公司推荐 - 运动鞋服板块重点推荐安踏体育(2025年PE 18倍)、李宁(2025年PE 18倍)、特步国际(2025年PE 11倍),关注361度、滔搏[3][7] - 黄金珠宝板块推荐周大福(FY2026PE 21倍)、潮宏基(2025年PE 26倍)[8] - 服饰制造板块推荐申洲国际(2025年PE 13倍),关注华利集团(2025年PE 17倍)、伟星股份(2025年PE 18倍)[8] - 品牌服饰推荐海澜之家(2025年PE 13倍),关注波司登(FY2026PE 13倍)[13] - 家纺板块关注罗莱生活(2025年PE 13倍)[13] 行业走势 - 纺织服饰板块跑输大盘,沪深300指数上涨1.99%,纺织制造板块上涨0.18%,品牌服饰板块下跌0.35%[30] - A股周涨幅前三为安奈儿(+10.57%)、探路者(+3.28%)、华斯股份(+2.07%),H股周涨幅前三为申洲国际(+11.76%)、361度(+6.37%)、裕元集团(+3.77%)[30] 原材料走势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国棉237价格同比下降10%至21820元/吨,截至2025年10月7日长绒棉328价格同比下降6%至14757元/吨[46]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内棉价格高于人民币计价的外棉价格1716元/吨[46]
AI的新起点与新思考
国盛证券· 2025-10-08 18: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报告核心观点 - 当前AI产业正经历从技术探索到生态构建与商业落地的关键转折点,算力基础设施的扩张是支撑AI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同时行业也面临数据隐私与商业伦理方面的监管审视[1][8][24] - Sora 2的发布标志着AI视频生成技术从“视觉拟真”迈向“物理可信”的范式革命,并开启了AI从生产力工具向原生社交媒介的战略转型[7][27] - AMD与OpenAI的深度战略合作体现了“硬件采购+股权绑定”的新模式,标志着AI算力正从单纯的资本支出演变为可被金融化、证券化的资产类别[7][27][39] - 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加速,四大云服务提供商2025年合计资本支出预计突破3,500亿美元,年增率超40%,投资重点全面转向AI基础设施[3][27] 行业动态与重大事件 - **Sora 2发布与AI视频进展**:OpenAI正式推出视频生成模型Sora 2及同名社交应用,该模型为原生视频和音频生成模型,在物理准确性、逼真度和可控性上显著提升,并实现同步生成音频和对话的能力[7][27] - **重大战略合作**:AMD与OpenAI达成深度战略合作,OpenAI将在未来数年内分阶段部署总计6吉瓦的AMD Instinct GPU集群,并通过定向发行使OpenAI持有AMD约10%的股份[7][27][39] - **监管动态警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AppLovin启动调查,聚焦其数据收集方法是否违反服务协议,此事导致AppLovin股价在10月7日大幅下跌14%,凸显了AI技术在数据隐私和商业伦理方面面临的挑战[4][24][26] - **政策与法规进展**:美国加州签署《前沿人工智能透明度法案》,要求大型AI企业公开安全保障流程并提供举报人保护[33][34];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提出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的目标[41] 算力基础设施投资与市场表现 - **资本支出激增**:四大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微软、Google、Meta)2025年合计资本支出预计突破3,500亿美元,年增率超40%[3][27];OpenAI估值升至5,0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具价值初创公司[3] - **市场表现**:受算力需求增长驱动,AMD股价在10月1日至10月7日期间累计上涨30.8%,台积电股价同期上涨4.5%,美光股价上涨10.9%[19] - **国内算力网络建设**:中国信通院报告显示,我国算力网络发展状况较好,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运载力水平列前十;枢纽间光层直达链路配置总带宽超过1200T,相较2024年同期增长明显[36][37] 产业链投资建议 - **坚定看好算力板块**:报告继续看好算力板块,并推荐算力产业链相关企业[9][19][28] - **光通信与光器件**:重点推荐光模块行业龙头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同时建议关注光器件“一大五小”天孚通信、仕佳光子、太辰光、长芯博创、德科立、东田微[9][10][16] - **算力设备与国产算力**:建议关注算力设备厂商如中兴通讯、紫光股份、工业富联、沪电股份、寒武纪、海光信息等,以及液冷环节如英维克、申菱环境等[10][16][19] - **数据要素与运营商**:建议关注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数据可视化领域相关公司[11][18]
金融属性继续推动金属价格
国盛证券· 2025-10-08 14:50
行业投资评级 - 对钢铁行业维持“增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金属价格的金融属性持续成为推动力,黄金强势反映了美元信用弱化,在康波萧条期主导国货币体系面临结构性贬值重组,金属尤其是贵金属的金融属性上升为主要矛盾 [2] - 对于金融属性较低的黑色金属,投资机会更多着眼于实物属性的产出缺口扩张,后发国进入工业化成熟期后,产出缺口的主导力量由需求转向供给 [2] - 行业部分公司根据重置价值测算处于价值低估区,具备强安全边际,未来存在修复机会 [2] - 继续推荐底部估值区域的华菱钢铁、南钢股份、宝钢股份、新钢股份,以及受益于油气、核电景气周期的久立特材等特定领域公司 [2] - 随着行业供给端调控及转型升级预期升温,叠加需求改善趋势,钢材中长期基本面有望持续好转 [4] 行情回顾与市场表现 - 报告期内(9月29-30日)中信钢铁指数报收1,824.71点,上涨3.18%,跑赢沪深300指数1.19个百分点,在30个中信一级板块中排名第5位 [1] - 年初至今钢铁(中信)指数上涨19.8%,表现优于上证综指(15.8%)和沪深300指数(17.9%) [88] - 个股方面,本周钢铁板块49家公司上涨,2家下跌,涨幅前五为河钢资源(13.4%)、武进不锈(13.0%)、永兴材料(12.0%)、马钢股份(10.2%)、钒钛股份(9.6%) [87] 供给端分析 - 全国高炉产能利用率小幅回落,247家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为90.7%,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2个百分点 [3][16] - 日均铁水产量下降0.6万吨至241.8万吨,环比下降0.3%,同比上升7.5% [3][16] - 电炉产能利用率为52.0%,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5个百分点 [16] - 五大品种钢材周产量为867.1万吨,环比微增0.2%,同比上升5.3% [3][16] - 螺纹钢周产量207万吨,环比增0.3%,同比增0.8%;热卷周产量324.7万吨,环比增0.2%,同比增9.6% [16] 库存端分析 - 钢材总库存降幅扩大,周环比回落2.5%,较上周降幅扩大1.9个百分点 [3] - 社会库存降幅大于钢厂库存,五大品种钢材周社会库存为1058.9万吨,环比下降2.8%,同比上升16.1% [3][25] - 螺纹钢社会库存443.3万吨,环比下降6.1%,同比大幅上升54.3%;热卷社会库存299.4万吨,环比微增0.2%,同比下降5.3% [25] - 五大品种钢材周钢厂库存为413.9万吨,环比下降1.8%,同比上升9.0% [3][25] - 螺纹钢钢厂库存158.9万吨,环比下降3.3%,同比上升24.0%;热卷钢厂库存81.2万吨,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2.9% [25] 需求端分析 - 五大品种钢材表观消费改善,周表观消费量为904.8万吨,环比上升3.5%,同比下降0.9% [3][47] - 螺纹钢需求显著好转,周表观消费241.1万吨,环比大幅上升9.4%,同比下降5.6% [3][47] - 热卷需求略增,周表观消费324.6万吨,环比上升0.9%,同比上升2.0% [47] - 建筑钢材成交周均值10.3万吨,环比下降1.4% [3][38] 价格与利润分析 - 钢材现货价格小幅回落,Myspic综合钢价指数为122.7,周环比下降0.9%,同比下降11.7% [67] - 上海地区螺纹钢现货价格3210元/吨,周环比下降0.9%;热卷现货价格3310元/吨,周环比下降1.5% [67] - 即期毛利变动不大,长流程螺纹、热卷即期毛利分别为-188元/吨与-299元/吨 [67] - 原料滞后三周吨钢毛利环比回落,长流程螺纹、热卷滞后三周毛利分别为-271元/吨与-382元/吨 [68] - 废钢价格走弱,张家港6-8mm不含税价格2130元/吨,周环比下降3.2%,短流程螺纹吨钢毛利为-330元/吨 [72] 制造业与宏观环境 - 9月份制造业PMI为49.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改善 [4][12] - 生产指数为51.9%,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扩张加快 [4][12] -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5%,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继续收窄 [4][12] - 在能源自主可控背景下,2025年1-8月国内火电投资完成额1029亿元,同比增长39.5%;核电投资完成额858亿元,同比增长27.5% [4] 行业要闻与公司动态 - 2025年8月我国出口钢材951.0万吨,环比下降3.3%;1-8月累计出口7749.0万吨,同比增长9.8% [90] - 8月进口钢材50.0万吨,环比增长10.4%,为5月以来首次回升;1-8月累计进口397.7万吨,同比下降14.1% [90] - 首钢股份拟斥资2.6亿-5.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6.5元/股;海南矿业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事项 [92]
宏观点评:9月PMI季节性回升的背后-20250930
国盛证券· 2025-09-30 19:47
主要PMI数据表现 - 9月制造业PMI为49.8%,较前值回升0.4个百分点,但仍连续第6个月处于收缩区间[1][2] - 9月非制造业PMI回落0.3个百分点至50.0%,其中服务业PMI回落0.4个百分点至50.1%,建筑业PMI小幅回升0.2个百分点至49.3%[1][2][6] - 9月综合PMI产出指数回升0.1个百分点至50.6%,指向整体经济扩张略有加快[2] 制造业分项指标 - 供给端PMI生产指数为51.9%,回升1.1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处于扩张区间;需求端新订单指数为49.7%,回升0.2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收缩[3] - 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0.6个百分点至47.8%,进口订单指数回升0.1个百分点至48.1%,均处于收缩区间[3][17] - 原材料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回落0.1和0.9个百分点;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指数分别回升0.5和1.4个百分点[4] - 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变动0.2、-0.1、1.6个百分点;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回升0.6个百分点[4] 经济趋势与政策展望 - 当前经济回落有加速迹象,政策“适时加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升[1][6] - 国内需紧盯消费、地产等基本面走势,“国庆、10月四中”两个关键窗口,央行可能重启购买国债、Q4大概率降息,财政Q4大概率提前下发明年专项债和化债额度[1][6] - 海外需紧盯中美经贸谈判进展,尤其是10月底韩国APEC峰会[1][6] - 风险提示包括政策力度超预期、外部环境超预期变化、统计误差和口径调整[7][18]
浙江荣泰(603119):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发展信心,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国盛证券· 2025-09-30 10:2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浙江荣泰维持"买入"评级 [3][6] 核心观点 - 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有利于调动核心员工积极性并绑定利益 [1][2] - 公司作为全球云母绝缘材料龙头,技术优势及客户资源共筑护城河,新能源领域头部地位稳固 [3] - 公司积极布局机器人等新兴赛道,通过收购等方式拓展精密传动、智能装备和人形机器人领域,战略布局清晰 [3] - 海外客户逐步上量推动云母收入增长,泰国产能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落地 [3]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持续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可观 [3][5] 员工持股计划分析 - 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的101.23万股A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28% [1] - 拟筹集资金总额上限为5,603.03万元,购买价格为55.35元/股,为2025年9月29日收盘价110.23元的50.2% [1][2][6] - 参与对象包括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初始人数不超过150人 [2] - 计划设三期归属,锁定期满后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分别释放30%、40%、30%权益 [2] - 业绩考核目标为2025/2026/2027年营收或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5%或20%、25%或30%、35%或40%(以2024年为基数) [2] - 员工持股总费用预计为4999.9万元,2025-2028年分别摊销500万元、2750万元、1333万元、417万元 [2] 业务发展与竞争优势 - 公司绑定特斯拉、大众、宝马、沃尔沃等全球顶级车企及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龙头 [3] - 云母业务盈利水平预计可维持高位,海外业务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3] - 通过收购狄兹精密布局丝杆,目标公司在微型滚珠丝杆、直线滑台模组及电缸等产品上技术国内领先 [3] - 2025年7月收购广州金力智能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5%股权,有助于快速进入精密传动、智能装备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3] - 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推进顺利,公司持续拓展海内外市场 [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18亿元、20.59亿元、28.05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3.7%、35.7%、36.2% [3][5]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8亿元、4.15亿元、5.7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4.0%、34.5%、38.9% [3][5]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85元、1.14元、1.58元 [3][5] - 预测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130倍、97倍、70倍 [3][5] - 预测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5.1%、17.8%、21.1% [5] - 截至2025年9月29日,公司总市值为400.95亿元,收盘价为110.23元 [6]
科达自控(831832):携手宇树、山焦,引领矿山“具身智能”新时代
国盛证券· 2025-09-29 19:26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10] 核心观点 - 科达自控作为北交所智慧矿山第一股 深耕矿山智能化领域 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服务智慧矿山、物联网+和智慧市政三大领域 其中智慧矿山业务占比60% 是公司核心基本盘 [1][29][35] -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 2024年研发人员占比43.2% 显著高于可比公司的28.3% 研发费用率达11.81% 拥有171项专利 其中56项为发明专利 为长期发展提供强支撑 [2][38][39] - 携手宇树科技和山西焦煤集团组成黄金组合 共同开发煤矿井下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 直击行业痛点 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全球份额超60% 科达自控拥有70多项矿山机器人相关知识产权 三方优势互补 [4][10] - 拟以2.091亿元现金收购海图科技51%股权 标的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800万元、4200万元和4600万元 将强化公司视觉AI能力 完善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 [9][3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6亿元、0.71亿元、1.0亿元 对应PE为109X、40X、28X 业绩弹性主要来自矿山机器人市场拓展和智能化建设政策推动 [10][11] 业务布局 - 智慧矿山业务2024年营收2.59亿元 占比60% 毛利1.1亿元 占比59% 毛利率稳定在43%左右 是公司核心收入和利润来源 [29][35] - 充电桩业务快速增长 2022-2024年营收从504万元增至9721万元 CAGR达339.2% 营收占比从1%提升至22% 毛利率平均53% 成为重要新增长点 [35] - 365在线技术服务业务2024年营收2167万元 占比5% 表现稳定 毛利率35% [35] 行业前景 - 矿山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 仅巷道巡检场景就有千亿级市场 全国4300个煤矿中90%为井工矿 每个井工矿平均10-20个巷道 保守估计每个巷道需10台巡检机器人 总需求约40万台 单价100万元以上 [3] - 国家矿山安监局最新目录显示煤矿机器人涉及7大类56种智能机器人 随着具身智能技术突破 机器人将实现自主巡检、运输、精准作业甚至灾后救援功能 [3][4] - 政策强力推动智能化建设 要求2027年底前大型煤矿100%实现智能化 中型煤矿覆盖率超80% 并明确AI巡检、无人驾驶等应用指标 煤矿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率不低于30% [48][50] - 预计到2030年中国智能煤矿市场空间达14105亿元 非煤矿山智能化市场规模达9107亿元 合计超2.3万亿元 [5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34亿元 同比增长1.8% 归母净利润3451万元 同比下降37.4% [11][3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49亿元 同比降4.6% 归母净利润457.8万元 同比降68.5% 主要受煤炭市场低迷、研发投入增加、财务费用上升及政府补助减少影响 [2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2亿元、5.00亿元、5.70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0.4%、15.7%、14.1% [1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4.5%、174.4%、41.7% 2026年起显著改善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