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

搜索文档
腾讯混元开源游戏AI生成新工具,昆仑万维推出Matrix-3D
国盛证券· 2025-08-17 15:00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下半年传媒行业继续看好游戏等基本面驱动板块,同时弹性方向看好AI应用及IP变现[1] - AI应用聚焦新应用的映射投资及部分较成熟应用的数据跟踪,重点关注AI陪伴、AI教育及AI玩具方向[1] - IP变现聚焦有IP优势及全产业链潜力的公司,潮流玩具、影视内容等方向有机会[1] - 临近中报期重视中报预期较好公司的投资机会[1] 行情概览 - 本周(8.11-8.15)中信一级传媒板块上涨1.25%[1][11] - 传媒板块本周涨幅前五:吉视传媒(45.2%)、游族网络(19.9%)、每日互动(18.2%)、浙文互联(12.9%)、大晟文化(11.7%)[12] - 传媒板块本周跌幅前五:ST北文(-18.6%)、中国电影(-6.5%)、华媒控股(-6.1%)、光线传媒(-6.0%)、盛迅达(-5.8%)[12] - 重点港股&中概股一周走势:阅文集团(21.6%)、腾讯音乐(15.5%)、爱奇艺(8.2%)、哔哩哔哩(9.2%)、腾讯控股(5.5%)[12] 板块观点与关注标的 - 游戏:重点关注ST华通、吉比特、恺英网络、巨人网络、神州泰岳、心动公司等[2] - AI:豆神教育、盛天网络、上海电影、荣信文化、中文在线、易点天下等[2] - 资源整合预期:中视传媒、国新文化、广西广电、华智数媒、吉视传媒等[2] - 国企:慈文传媒、皖新传媒、中文传媒、南方传媒、凯文教育等[2] - 教育:学大教育、粉笔、天立国际控股等[2] - 港股:关注阿里巴巴、腾讯控股、泡泡玛特、中旭未来、阜博集团等[2] 重点事件回顾 - 腾讯开源游戏AI生成工具Hunyuan-GameCraft,支持实时生成3A级动态游戏视频[3] - 昆仑万维推出Matrix-3D模型,实现单图生成高质量全景视频并还原3D空间[4] - 谷歌开源轻量化AI模型Gemma 3 270M,参数仅2.7亿且能耗极低[5] 子板块数据跟踪 - 游戏:腾讯《王者荣耀》稳居畅销榜第一,《和平精英》排名上升至第二[22] - 院线:周票房12.95亿元,《南京照相馆》(4.18亿元)、《浪浪山小妖怪》(4.13亿元)领跑[24] - 影视视频:《凡人修仙传》全网热度84.4排名第一,《生万物》《锦月如歌》分列二三位[26] - 综艺:《地球超新鲜》全网热度79.2排名第一,《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排名第二[26]
8月USDA大幅调高美国玉米产量,调低大豆产量
国盛证券· 2025-08-17 13:43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6] 核心观点 - 美国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大幅调高美国玉米产量2633万吨,同时调低大豆产量预期[1][16] - 全球玉米产量上调2492万吨至12.886亿吨,消费量上调1339万吨至12.89亿吨,期末库存上调1046万吨至2.825亿吨[2][16] - 全球大豆产量下调130万吨至4.26亿吨,期末库存下调120万吨至1.249亿吨[2][16] - 国内玉米、大豆供需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玉米维持紧平衡状态,大豆价格预计保持稳定[3][17] - 生猪养殖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关注成本优势显著的龙头企业[3][18] - 家禽养殖中白羽鸡价格出现反弹,肉鸡苗价格周环比上涨14.4%[4][18] - 转基因品种审定落地,即将进入商业化销售阶段[4][18] - 养殖配套领域龙头饲企有望替代中小饲企,疫苗板块景气度预计回暖[4][18] 分品种总结 全球大宗农产品 - 小麦:产量下调165万吨至8.07亿吨,消费量下调110万吨至8.095亿吨,期末库存下调140万吨至2.6亿吨[2][16] - 稻谷:产量上调20万吨至5.415亿吨,消费量上调40万吨至5.42亿吨,期末库存下调60万吨至1.867亿吨[2][16] - 玉米:产量上调2492万吨至12.886亿吨,消费量上调1339万吨至12.89亿吨,期末库存上调1046万吨至2.825亿吨[2][16] - 大豆:产量下调130万吨至4.26亿吨,期末库存下调120万吨至1.249亿吨[2][16] 国内农产品 - 玉米:供需保持紧平衡,产区余粮维持低位,企业库存充足[3][17] - 大豆:生长条件总体适宜,湖北早熟大豆单产较上年略增,价格预计保持稳定[3][17] 养殖板块 - 生猪:全国瘦肉型肉猪出栏价13.74元/kg,周环比下跌0.4%;自繁自养头均盈利28.85元/头[3][19][23] - 家禽:白羽肉鸡价格7.2元/公斤,周环比上涨0.8%;肉鸡苗价格3.58元/只,周环比上涨14.4%[4][18][28] - 黄羽鸡:产能持续调整,关注季节性价格弹性机会[4][18] 大宗商品价格 - 玉米:国内现货价2394.12元/吨,周环比下跌0.1%[9][46] - 大豆:国内现货价3952.63元/吨,周环比上涨0.7%;CBOT大豆收盘价1042.75美分/蒲式耳,周环比上涨5.7%[9][56][61] - 豆粕:国内现货价3096.86元/吨,周环比上涨2.7%[9][62] - 白糖:柳州现货价6000元/吨,周环比上涨0.5%[9][72] 市场表现 - 农业板块周下跌0.14%,跑输沪深300指数2.5个百分点[11][12] - 农产品加工板块周上涨7.03%[9][12] - 涨幅前三个股:中粮糖业、申联生物、晓鸣股份[11][14]
流动性和机构行为跟踪:央行呵护,资金宽松
国盛证券· 2025-08-16 21: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本周税期资金价格抬升,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呵护税期资金面;存单到期收益率分化、净融资下降、发行利率抬升且平均发行期限拉长;下周政府债券净发行增加、净缴款减少;本周银行间杠杆率小幅回落 [1][2][3] 各目录总结 资金面 - 税期资金价格抬升,本周 R001 收于 1.44%(前值 1.34%),DR001 收于 1.40%(前值 1.31%),R007 收于 1.49%(前值 1.45%),DR007 收于 1.48%(前值 1.43%),DR007 与 7 天 OMO 利差收于 7.98bp,6M 国股银票转贴利率收于 0.63%(前值 0.70%) [1] - 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呵护税期资金面,本周前四个交易日连续净回笼,累计净回笼 5309 亿元,本周五逆回购净投放 1160 亿元,开展 5000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本周合计净投放 851 亿元 [1] 同业存单 - 存单到期收益率分化,3M 收益率下行 0.50bp 收于 1.53%,6M 收益率上行 1.26bp 收于 1.60%,1Y 收益率上行 2.25bps 收于 1.64%,1Y - 3M 期限利差走阔,1 年存单与 R007 利差收窄 0.95bp 至 15.42bp [2] - 存单净融资下降,本周存单净融资 -1311 亿元(前值 1773 亿元) [2] - 存单发行利率抬升,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 1 年存单发行利率分别收于 1.64%、1.64%、1.73%、1.73%,较前值分别 +1.08bp、+0.67bp、+0.32bp、 - 3.63bp [2] - 平均发行期限拉长,本周加权平均发行期限 8.1M(前值 6.4M),3M 存单发行 792 亿元,6M 期限发行 1357 亿元,1Y 期限发行 2941 亿元 [2] 机构行为 - 下周政府债券净发行增加,本周国债净发行 2146 亿元,地方债净发行 -137 亿元,合计净发行 2009 亿元;下周预计国债净发行 3219 亿元,地方债净发行 2088 亿元,合计 5307 亿元 [3] - 下周政府债券净缴款减少,本周净缴款合计 4284 亿元,下周预计净缴款合计 2716 亿元 [3] - 本周银行间杠杆率小幅回落,质押式回购交易量日均 8.15 万亿元(前值 8.11 万亿元),周内先上升至 8.36 万亿元再回落至 7.70 万亿元,银行间市场杠杆率日均 109.01%(前值 109.51%) [3]
耐世特(01316):上半年业绩超预期,期待下半年线控进展
国盛证券· 2025-08-16 21:0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8港元对应25/26年20x/16x P/E [4][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22.4亿美元(同比+6.8%),调整后增速达7.6%跑赢市场450bps [1] - 分产品收入:EPS(15.3亿/+9%)、CIS(2.3亿/+3%)、HPS(0.9亿/+2%)、DL(4.0亿/+4%) [1] - 毛利率同比提升1.5pct至11.5%,归母净利润同比大涨304.5%至6348万美元 [2] - 2025-2027年收入预测:46/48/51亿美元,归母净利润1.3/1.6/1.8亿美元(同比+107%/+25%/+11%) [4] 区域与订单表现 - 收入区域占比:北美50.8%、亚太30.6%(同比+2.3pct)、EMEASA17.9% [1] - 亚太区EBITDA利润率达16.9%,显著高于北美(7.6%)和EMEASA(8.8%) [2][4] - 上半年新增订单15亿美元(69%来自EPS、47%来自亚太),全年订单指引50亿美元 [1] 线控技术进展 - 线控转向:2024年获电动车龙头及中国主机厂订单,预计2026年量产 [3] - 后轮转向:已签约两家中企客户 [3] - 线控制动:2025年4月发布技术,预计年内获首单 [3] - MotionIQ™软件套件:整合1.15亿辆车算法,含控制/健康/开发三大功能模块 [3] 产能扩张 - 常熟工厂(9万平米)投产齿条EPS/线控转向等产品 [4] - 柳州工厂(扩建130%至4万平米)2026H1投产,覆盖BEPS/CEPS等 [4]
7月数据跟踪:粗钢产量持续“数字”回落
国盛证券· 2025-08-16 20:58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6] 核心观点 - 7月粗钢产量同比下降4.0%,日均产量环比回落7.3%,显示钢厂生产强度持续回落,但可能与"反内卷"政策压力有关[2] - 上半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达462.8亿元,同比增长13.7倍,增速为全部31个工业大类最高[2] - 1-7月钢材净出口达6451万吨,同比增长13.0%,内外需增长强劲[3] - 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上半年总发债预算额完成7.79万亿,去年同期为3.4万亿[3] - 行业未来存在修复机会,部分公司处于价值低估区,具备强安全边际[4] 数据跟踪 - 7月粗钢产量7966万吨,同比降4.0%,日均产量257.0万吨,环比降7.3%[8] - 1-7月粗钢产量59447万吨,同比降3.1%[8] - 7月钢材产量12295万吨,同比增6.4%,1-7月钢材产量86047万吨,同比增5.1%[8] - 7月出口钢材983.6万吨,同比增25.7%,1-7月出口钢材6798万吨,同比增11.4%[8] - 7月进口铁矿石10462万吨,同比增1.8%,1-7月进口铁矿石69657万吨,同比降2.3%[8] 重点公司推荐 - 华菱钢铁:2025E EPS 0.58元,PE 9.71倍[9] - 南钢股份:2025E EPS 0.44元,PE 10.03倍[9] - 宝钢股份:2025E EPS 0.48元,PE 14.90倍[9] - 新钢股份:2025E EPS 0.28元,PE 14.81倍[9] - 久立特材:受益于油气、核电景气周期,2025E EPS 1.85元,PE 12.06倍[4][9] - 甬金股份:受益于需求复苏和镀镍钢壳业务,2025E EPS 2.21元,PE 8.22倍[4][9]
中国能建(601868):践行“两山”理念龙头,积极转型价值待重估
国盛证券· 2025-08-16 20:5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A股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1/10/10倍,PB-LF为0.96倍 [3][5]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作为能源电力建设龙头,全方位践行"两山"理念,通过技术创新推进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主导三峡工程、白鹤滩水电站等重大水电项目,2024年末累计并网新能源15.2GW(同比+60%) [1] - 布局"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积极拓展储能、氢能、核聚变等前沿产业,吉林松原氢能产业园、湖北应城压缩空气储能等项目落地,2024年热核聚变发电岛概念设计通过评审 [1] - 推进"能源+"新模式,参与全国八大算力枢纽中心建设,拟战略收购城地香江完善算力基础设施布局 [2]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4年/2025Q1营收同比+7.6%/+9%,归母净利润同比+5%/+9%,显著优于八大建筑央企整体表现(同期分别-12%/-10%) [3] - 2024年新签合同额同比+10%,电力工程订单占比从2021年45%提升至2025H1的66%,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3] - 2024年分红率19.2%(较2023年提升5.65pct),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大股东2024年9月以来多次增持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101/108亿元,同比增速10.9%/8.5%/6.6%,对应EPS 0.22/0.24/0.26元/股 [3] - 2025年营业收入预计472.97亿元(同比+8.3%),毛利率稳定在12.4%-12.5%区间 [4][9] 估值与市场表现 - A股当前股价2.47元对应PB-LF 0.96倍,H股PB-MRQ仅0.46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5] - 2024年8月至2025年8月股价走势跑赢沪深300指数,区间涨幅超20% [7]
毛戈平(01318):从品牌资产价值角度看毛戈平发展空间
国盛证券· 2025-08-15 20:27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2026年预测PE为27.5X,认为估值合理[4] - 核心观点:报告研究的公司是中国稀缺的高端美妆集团,品牌力与成长性突出,产品矩阵扩容和渠道建设将驱动长期优质增长[1][3] 公司概况 - 2000年由化妆师毛戈平创立,旗下拥有MGP和至爱终生两大品牌及化妆培训业务[13] - MGP是中国高端美妆前15大中唯一国货品牌,2023年市场份额1.8%[16][34] - 2021-2024年营收CAGR 35.0%至38.8亿元,扣非净利CAGR 38.6%至8.8亿元[1][17] - 2024年毛利率84.4%,扣非净利率22.7%,盈利能力行业领先[1][17] 品牌价值分析 - 品牌认知度:东方特色差异化定位,处于提示知名度向第一未提示知名度过渡阶段[34] - 感知质量:光感无痕粉膏年销超4亿,奢华鱼子面膜年销超8亿[2][35] - 品牌联想度:创始人IP强化专业形象,专柜进驻高端商圈塑造调性[2][37] - 品牌忠诚度:会员总数1510万,复购率30.9%,线下复购率达34.9%[2][50][51] - 知识产权:拥有235个商标、42项版权及49项专利[56] 成长驱动因素 - 产品扩容:2025年推出东方美学香水系列,形成彩妆+护肤+香水三品类矩阵[3][63][65] - 渠道建设:线下专柜378个,2024H1同店增长18.1%,线上直销占比提升至47.8%[3][27][70] - 营销协同:创始人B站粉丝90.7万,小红书官方账号粉丝94.6万行业领先[74][7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51.53/66.76/84.28亿,增速32.6%/29.6%/26.2%[4][80]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11.85/15.49/19.85亿,增速34.6%/30.7%/28.2%[4][80] - 毛利率稳定在84%左右,费用率微降带动净利率提升至23.6%[80][82] 行业地位 - 2023年高端美妆零售额排名第12,CR5达32.1%,前15名中唯一国货品牌[34] - 线下渠道零售额在国货高端美妆中排名第一,专柜数量超国际品牌[69]
甜味剂:减糖消费空间广阔,新星单品蓄势待发
国盛证券· 2025-08-15 19:54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首次)[5] 市场概况 - 我国人均食糖消费量保持在30g/天左右,高于倡导的25g/天标准[1] - 2024年近4成美国消费者选择低卡或零卡糖以降低卡路里摄入[1] - 甜味剂对食糖的替代空间为每日人均9.3g,年度量级430万吨,占2024/25年度食糖消费量约27%[1] - 饮料市场在含糖食品需糖量结构中份额最大,2023年无糖饮料渗透率仅7.9%,增长空间较大[1] 甜味剂选择因素 - 经济性:人工甜味剂甜价比通常大于1,天然甜味剂大多低于1甚至低于白糖的0.2[2] - 安全性:天然甜味剂大多无ADI限制,但糖醇类可能引发腹泻;人工甜味剂基本都有ADI限制[2] - 口味:阿洛酮糖口感最接近蔗糖[2] - 消费者认知:2024年美国调研显示消费者对阿洛酮糖安全性认知最低,与其真实参数不符[2] 三氯蔗糖分析 - 2023年全球销量约2万吨,同比增长7%,占5大人工甜味剂甜度贡献39%[46] - 2018-2023年复合增速7.5%,高于其他人工甜味剂[46] - 2024年CR4市占率达95%,龙头企业包括金禾、康宝、科宏、新琪安[58] - 2024年8月价格从10万元/吨上调至17万元/吨,涨幅70%[58] 赤藓糖醇分析 - 2023年国内产能达38万吨/年,已超过2024年全球预测需求量23.8万吨[66] - 2025年CR3达81%,企业包括三元生物(33%)、东晓生物(24%)、玉峰集团(24%)[72] - 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11.74亿美元,2025-2030年复合增速17.34%[73] 阿洛酮糖分析 - 2019-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从0.33亿增至1.73亿美元,复合增速51.3%[74] - 预计2030年达5.45亿美元,2023-2030年复合增速17.8%[74] - 2024年北美占全球78%市场份额,泰莱、松谷化学和百龙创园占60%市场份额[81][83] - 2025年7月中国批准为新食品原料,国内已有20家企业布局,规划产能超27万吨[85] 投资建议 - 静态视角:关注三氯蔗糖龙头企业,预计维持7-8%增长[3] - 动态视角:关注阿洛酮糖的消费升级和工艺升级机会[3] - 选股维度:关注技术潜力强、资金实力雄厚且产品多元化的企业[3]
安琪酵母(600298):成本红利兑现,利润释放周期启动
国盛证券· 2025-08-15 14:1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19/16/14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79.0亿元(同比+10.1%),归母净利润8.0亿元(同比+15.7%),扣非净利润7.4亿元(同比+24.5%)[1] - 25Q2单季营收41.1亿元(同比+11.2%),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15.4%),扣非净利润4.0亿元(同比+34.4%)[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6.4/19.2/21.9亿元,同比增速23.6%/17.1%/14.4% [3][5] 业务分拆 - 25Q2酵母及深加工业务营收29.8亿元(同比+11.7%),制糖业务2.3亿元(同比+20.1%),包装业务1.0亿元(同比+3.6%)[1] - 海外市场加速拓展,25Q2国外营收17.8亿元(同比+22.3%),占比达43.3% [1] 盈利能力 - 25Q2毛利率同比提升2.3pct至26.2%,主要受益于糖蜜成本及海运费下降 [2] - 25Q2扣非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1.7pct至9.9%,政府补助减少5108万元影响归母净利率增幅 [2] - 预计2025年毛利率25.4%,净利率9.8%,ROE提升至13.8% [5][10] 成本与费用 - 25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08/0.23/0.03/0.23pct,费用端整体平稳 [2] - 预计2025年营业成本125.1亿元,占营收比重74.6% [5][10] 未来展望 - 预计25H2海运费同比降幅扩大,将带动利润端实现更高增速 [2] - 维持全年营收同比+10%以上目标,海外扩张持续贡献增量 [2] - 2025-2027年营收CAGR 10.2%,归母净利润CAGR 18.2% [5]
固定收益专题:区域角度看城农商行风险
国盛证券· 2025-08-15 14: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叠加银行风险事件催化,中小银行风险逐渐上升,业务份额和盈利能力下降,各地城农商行经营分化,省联社改革加速,风险处置需消耗大量公共资金且主体修复耗时久 [1][2][3][4][5] 分组1:中小银行化险背景 - 宏观背景是经济转型、区域差异和事件催化,2010年后中小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2020年后资产质量和经营承压,区域经济不均衡使风险集中暴露,中小银行自身风控弱,2019年包商银行等事件使风险受关注 [10][12] - 农商行信用风险高度集中,2023年农村金融机构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超九成,高风险农村金融机构占整体高风险银行机构的96% [15] - 二永不赎回集中在城农商行,共有16省73只二永债不赎回,2023年后比例下降,主要是欠发达省份城农商行,不赎回银行资产规模多在2000亿以下,隐含评级多在AA - 及以下 [17] 分组2:城农商行经营情况 城农商行基本面概览 - 2016年前中小银行规模扩张,2019年后市场份额下滑,此前凭借区域和政策优势扩张,后因信贷需求下滑、监管收紧和大行竞争而份额压缩 [28] - 中小银行规模扩张时资产质量恶化,2020年以来消化遗留问题,城农商行不良率2010 - 2020年上升,后有所回落但农商行仍处高位,拨备覆盖率先降后升但农商行仍低 [33] - 市场竞争格局改变使中小银行盈利能力下降,2018Q4 - 2025Q1农商行净息差累计下降144bp,城商行资本充足率维持偏低水平,国股行持续提升 [35][37] 各地城农商行经营情况 - 市场地位两级分化,欠发达区域和江浙皖资产占比高,发达区域低 [38] - 东三省、西北城农商行资产质量差且2024年多数恶化,江浙皖和北上资产状况优异,城商行中辽宁等不良率高,江苏等低;农商行中辽宁等不良率高,浙江等低 [41] - 2024年江苏、浙江等城商行净息差相对高,青海等低;农商行净息差普遍高于城商行,江西等经济欠发达区域高,北京等低 [47] - 江苏、浙江城农商行利润规模远超其他区域,2024年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净利润同比下滑,内蒙古城农商行净利润为负 [50] - 四川省2024年城农商行存贷款增速均靠前,福建、辽宁城商行存款有收缩,福建城商行贷款收缩 [53] 分组3:各地省联社改革进展及方案 农信体系改革是中小银行风险化解的核心路径 - 省联社改革是中小银行化险重要一环,农信体系发展使省联社地位和作用受挑战,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快改革 [59] - 省联社与改革方向不适应且积累风险,存在市场化转型与行政机构矛盾、治理结构畸形等问题,部分省联社存在违法违规问题 [60] - 目前15省省联社改制路径明确,有联合银行和统一法人两种模式,前者改革阻力小,后者更彻底 [62] 农信体系改革案例 - 联合银行模式以浙江农商联合银行为例,采取“下控上”,有82家成员为股东 [64] - 统一法人模式以辽宁农商行为例,分两步合并区域内中小银行 [66] - 联合银行+统一法人模式以河南农商行为例,先组建省级农商联合银行,后合并部分机构为单一法人实体 [66] 分组4:中小银行风险处置案例 中小银行风险处置资金来源 - 金融风险处置按股东和实控人、市场化资金、存款保险基金、地方公共资源、金融稳定保障基金顺序使用资金 [69] - 存款保险基金2020年以来用于中小银行风险化解,2023 - 2024年分别使用115亿元、683亿元 [70] - 2020 - 2022年新增5500亿元中小银行化险专项债,截至2025年7月累计发行5300亿元,辽宁发行额占当地新增专项债的40% [70] - 金融稳定基金与存款保障基金并行,2022年首批646亿元资金筹集到位 [75] 中小银行风险处置案例 - 辽宁农商行合并辽阳农商行等多家银行,辽阳农商行存在公司治理乱象、高管涉案等问题,沈阳农商行经营承压,通过合并重组并依靠存款保险基金和专项债救助 [77][78] - 锦州银行因流动性问题暴露风险,此前存在依赖同业业务、内部人控制等隐患,通过央行支持、国有股东入股、定增募资、不良资产收购和要约收购等方式处置 [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