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信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新媒股份(300770):第二季度收入增长11%,“广电21条”提升行业景气度
国信证券· 2025-09-02 17:22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4][6] 核心观点 - 公司主业稳健 持续开拓新赛道 长期受益于"广电21条"政策红利[4][20] - 2025年上半年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5.9% 扣非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25.2%(剔除所得税影响后增长8.1%)[1][8] - 单二季度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10.7% 扣非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43.9%[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49.0% 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费用率4.3%同比增加0.8个百分点[1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7.5/7.8亿元 同比增速8%/5%/4%[4][20] - 摊薄EPS预计为3.11/3.27/3.39元 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14/14倍[4][20] 业务分析 - IPTV基础业务收入4.1亿元同比下降1.08% 毛利率52.4%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有效用户2080万户同比增长2.51%[2][18] - 互联网视听业务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12.8% 其中广东IPTV增值业务收入2.4亿元增长23.7% 互联网电视业务收入1.0亿元下降5.9%[2][18] - 内容版权业务收入0.84亿元同比增长24.1%[2][18] 发展举措 - 技术端增资南方融创 联手头部电商公司提供分发与聚合运营服务[3][19] - 内容端推出网络剧《盲点》 动画片《呼噜噜幻影队》《曲小奇爆笑语文课》及微短剧《欢喜一家人》系列[3][19] - "广电21条"政策放宽内容限制 优化审查流程 有望增加优质内容供给[3][19] 行业前景 - "广电21条"出台提升行业景气度 放宽内容题材限制和广告插播限制[1][3][19] - 政策有望增加行业优质内容供给 公司IPTV、互联网视听和内容版权业务均将受益[3][19]
纺服新消费研究:户外行业专题:专业驱动增长,品牌分层竞逐,国产加速崛起
国信证券· 2025-09-02 17:05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中国户外鞋服市场为千亿级规模,近年来保持双位数增长,增速高于全球市场,增长动力源于户外运动渗透率提升及高端品牌破圈带来的社交属性与时尚潮流引领[6][15][29]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2024年前十大品牌市占率合计约29%,电商渠道TOP10份额达40%,其中国际品牌在高价格段具备话语权,国产品牌份额经历下滑后逐步回升[6][15][54] - 未来增长将分化,专业产品更具潜力,越野跑鞋和冲锋衣是核心增长品类,预计未来三年越野跑鞋增速最快,冲锋衣增速保持双位数[15][74][83] 行业概览 - 中国户外鞋服市场规模2024年达712亿元(服装)+212亿元(鞋类),CAGR3为17.3%/15.1%,线上渠道占比38%,CAGR5为19.9%[29][37] - 冲锋衣为第一大品类,2024年销售额300亿元,占市场29%,CAGR2为105.1%;越野跑鞋销售额12亿元,CAGR2为94.5%[37][51][53] - 国际品牌主导高端市场,均价千元以上,国产品牌均价400-500元(凯乐石除外),电商渠道国产品牌份额更高,骆驼、凯乐石、伯希和位列前三[55][57][59] 品牌竞争力 - 高端品牌(如始祖鸟、萨洛蒙)依靠科技、材质、工艺优势支撑高溢价,专业品牌深度绑定越野跑等赛事营销[6][15][62] - 大众品牌(如骆驼、伯希和)主打性价比和平替策略,线上渠道增长迅猛,三合一冲锋衣占比超40%[6][15][53] - 运动龙头(耐克、阿迪达斯、安踏)入局户外赛道,发力户外鞋类并表现良好增速[6][15] 品牌大单品 - 高端专业品牌产品矩阵完善,依赖技术壁垒(如GORE-TEX面料)支撑高溢价[6][25] - 大众品牌以三合一冲锋衣为核心,覆盖轻户外和日常场景,线上增速显著[6][53] - 运动品牌户外鞋类增速突出,耐克户外服销量较高[6][15] 产业链梳理 - 国际供应商(如GORE-TEX、Polartec、Vibram)垄断高端功能面料市场,掌握核心技术(如防水指数>20,000mm)[6][25] - 国内制造商(台华新材、伟星股份)受益行业高景气,通过高质价比和创新切入中高端市场,驱动份额提升[6][8] 行业趋势与展望 - 越野跑鞋热度快速上升,2025年Google Trends指数显著超过冲锋衣,萨洛蒙XT-6系列热度领先[74][75] - 专业产品增长受户外运动渗透率提升驱动,越野跑鞋消费频次高(83%用户年购≥2双),客单价提升空间大[83][86] - 高端休闲产品(如始祖鸟)具备社交属性和二手溢价(联名款溢价率最高达8倍),大众产品受时尚周期影响[61][62][83] 重点公司 - 推荐品牌端关注安踏体育、滔搏、波司登;制造端关注台华新材、伟星股份、浙江自然、新澳股份[8][10] - 安踏体育2024年预测EPS为5.56元,PE为15.9倍;台华新材预测EPS为0.82元,PE为11.6倍[8]
安踏体育(02020):运营能力铸就增长势能,全球化打开长期空间
国信证券· 2025-09-02 16:38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6] - 合理估值区间119-124港元[6] 核心观点 - 运营能力铸就增长势能,全球化打开长期空间[1] - 品牌矩阵布局完善,品牌梯队顺应行业趋势逐步成长[2] - 把握运动向休闲与社交破圈融合趋势,旗下品牌各具优势[3] - 品牌运营可激发增量需求,全球化经营有望带来戴维斯双击[4] - 多品牌全球化运营能力突出,共享长期成长红利[9] 行业趋势 - 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达4000亿元,疫情前复合增速达17%,渗透率从2010年7.3%提升至2024年15.3%[1][18] - 行业经历三轮增长周期:2008-2010年专业运动与运动休闲共同崛起;2014-2019年高端运动时尚兴起;2021年至今专业与户外运动主导多元化发展[1][21] - 欧美以大众运动及硬核户外为主,日韩侧重时尚运动,户外品牌市占率高并向潮流风格演化[1][33] - 中国市场品牌集中度仍高,CR10达73.0%,高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多元化发展趋势有望延续[1][92][95] 公司概览 - 2024年收入708亿元,毛利率高达62%[2][96] - 旗下三大品牌群协同发展:安踏主品牌定位大众专业运动;FILA以全直营模式运营;迪桑特与可隆高速增长[2][97] - 通过收购MAIA ACTIVE、狼爪扩充矩阵,与亚玛芬体育形成全球化双轮驱动[2][98] - 股权结构集中,管理层经验丰富,多品牌采用合资控股模式,财务表现稳健[2] 竞争力分析 - 休闲需求专业化:安踏主品牌以科技赋能大众商品,依托高效零售体系和性价比优势,店效坪效突出[3][48] - 专业需求细分化:深耕场景化创新,安踏跑鞋/篮球鞋矩阵覆盖竞速至大众需求;迪桑特聚焦滑雪/高尔夫;始祖鸟、萨洛蒙以硬核科技满足户外极限需求[3][53] - 社交需求运动化:FILA借联名和明星代言强化时尚调性;迪桑特以会员分层运营绑定高端客群;始祖鸟采用奢侈品策略,萨洛蒙借联名跨界打造潮流爆款[3][61] 成长空间 - 品牌矩阵化是中期提升市场份额主要抓手,出色品牌运营能催生新需求(如始祖鸟、萨洛蒙带动冲锋衣、户外鞋品类翻倍增长)[4][113] - 集团旗下品牌社媒互动量2025年同比增80%-200%,抖音搜索指数持续攀升[4][116] - 海外运动市场规模为中国6倍,发达地区人均消费力更强,始祖鸟/萨洛蒙/威尔胜全球搜索指数年增显著[4][117][119] - 出海成功有望复制破圈增长国际品牌的估值溢价[4][121]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8/154.6/173.6亿元,可比口径利润增长13.0%/14.6%/12.3%[9][10] - 安踏主品牌预计中高单位数复合增速;FILA实现稳健增长;迪桑特/可隆等维持30%以上复合增速[5] - 亚玛芬贡献净利润从2024年10亿元以上快速增长到第三年超20亿元[5] - 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808.32亿元(+14.1%),2027年达1037.05亿元[10]
建设银行(601939):2025年半年报点评:规模稳步扩张,营收利润增速均回升
国信证券· 2025-09-02 15:57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6] 核心观点 - 公司基本面整体表现较为稳定 规模稳步扩张 营收利润增速均回升[1][2] - 资产质量稳健 不良贷款率持平 拨备覆盖率提升[4] - 非息收入双位数高增 投资收益表现亮眼[3] - 净息差持续收窄拖累净利息收入 但降幅较一季度收窄[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收3942.73亿元 同比增长2.15% 增速较一季度回升7.56个百分点[1]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620.76亿元 同比下降1.37% 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62个百分点[1] - 年化加权平均ROE为10.08% 同比下降0.74个百分点[1] - 净利息收入2867.09亿元 同比下降3.16% 但增速较一季度提升2.05个百分点[3] - 非利息净收入1075.64亿元 同比增长19.64% 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4.02%至652.18亿元 投资收益增长117.29%至279.12亿元[3] 资产负债情况 - 总资产同比增长10.27%至44.43万亿元[2] - 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27.39万亿元 同比增长7.89%[2] - 上半年累计新增信贷投放1.60万亿元 其中对公贷款12668.80亿元 个人贷款1075.10亿元 票据贷款2265.28亿元[2] - 个人贷款和票据贷款分别较去年同期多增1396.65亿元和896.65亿元 对公贷款少增约2000亿元[2]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34% 较3月末回升0.36个百分点[2] 净息差与定价 - 上半年净息差1.40% 较去年全年下降11个基点[3] - 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2.82% 同比下降45个基点 其中贷款收益率下降59个基点至2.96%[3] - 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1.58% 同比下降34个基点 其中存款成本率下降32个基点至1.40%[3] 资产质量 - 6月末不良贷款率1.33% 与3月末持平[4] - 拨备覆盖率239.40% 较3月末提升2.59个百分点[4] - 关注率1.81% 较去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4] - 逾期率1.33% 较去年末提升0.05个百分点[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433亿元 同比增长2.3%[4]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3534亿元 同比增长2.9%[4]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3688亿元 同比增长4.4%[4] - 对应2025-2027年摊薄EPS分别为1.36元、1.40元、1.46元[4]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9倍、6.7倍、6.5倍 PB分别为0.69倍、0.65倍、0.60倍[4]
建设银行(601939):2025年半年报点评:模稳步扩张,营收利润增速均回升
国信证券· 2025-09-02 15:36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6] 核心观点 - 公司基本面整体表现较为稳定 规模稳步扩张 营收利润增速均回升 [1][2][4] - 资产质量稳健 不良贷款率持平 拨备覆盖率提升 [4] - 非息收入双位数高增 投资收益表现亮眼 [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收3942.73亿元 同比增长2.15% 增速较一季度回升7.56个百分点 [1]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620.76亿元 同比下降1.37% 增速较一季度回升2.62个百分点 [1] - 上半年年化加权平均ROE为10.08% 同比下降0.74个百分点 [1] - 净利息收入2867.09亿元 同比下降3.16% 增速较一季度提升2.05个百分点 [3] - 非利息净收入1075.64亿元 同比增长19.64% [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52.18亿元 同比增长4.02% [3] - 投资收益279.12亿元 同比增长117.29% [3] 资产负债情况 - 总资产同比增长10.27%至44.43万亿元 [2] - 贷款(不含应计利息)同比增长7.89%至27.39万亿元 [2] - 上半年累计新增信贷投放1.60万亿元 [2] - 对公贷款投放12668.80亿元 个人贷款投放1075.10亿元 票据贷款投放2265.28亿元 [2] - 票据及个人贷款分别较去年同期多增896.65亿元和1396.65亿元 对公贷款少增约2000亿元 [2] - 6月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34% 较3月末回升0.36个百分点 [2] 净息差表现 - 上半年净息差1.40% 较去年全年下降11个基点 [3] - 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同比下滑45个基点至2.82% [3] - 贷款收益率同比下降59个基点至2.96% [3] - 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同比下降34个基点至1.58% [3] - 存款成本率同比下降32个基点至1.40% [3] 资产质量 - 6月末不良贷款率1.33% 与3月末持平 [4] - 拨备覆盖率239.40% 较3月末提升2.59个百分点 [4] - 关注率1.81% 较去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 [4] - 逾期率1.33% 较去年末提升0.05个百分点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433亿元 同比增长2.3% [4]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3534亿元 同比增长2.9% [4]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3688亿元 同比增长4.4% [4] - 预计2025年摊薄EPS 1.36元 2026年1.40元 2027年1.46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PE 2025年6.9倍 2026年6.7倍 2027年6.5倍 [4] - 当前股价对应PB 2025年0.69倍 2026年0.65倍 2027年0.60倍 [4]
滨江集团(002244):深耕杭州拿地积极,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59%
国信证券· 2025-09-02 15:23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5][5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9%至18.5亿元,主要受益于交付规模增长[1][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8%至454亿元,毛利率提升2.7个百分点至12.2%[1][7] - 销售管理财务费率合计2.1%,同比降低1.6个百分点,资产和信用减值损失与收入比值合计1.3%,同比增加1.9个百分点[1][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率4.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1][7] - 归母净利润占净利润整体比重69%,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1][7] - 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29.0亿元(原值26.6亿元),2026年预测31.2亿元(原值29.7亿元)[57] - 对应每股收益2025年0.93元、2026年1.00元,市盈率分别为11.5倍和10.7倍[57] 土地储备与销售 - 2025年上半年签约销售金额528亿元,同比下降9%,行业排名第10[2][29] - 新增土储项目16个,其中杭州14个(占比88%),新增计容建面101万㎡(同比+15%)[2][29] - 拿地总价333亿元(同比+49%),权益地价占比55%,投资强度63%(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2][29] - 总土储中73%位于杭州市内(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浙江省内(除杭州)占17%,浙江省外占10%[2][29] 财务状况 - 货币资金295亿元(同比+12%),预收账款1015亿元,为未来收入利润提供保障[2][29][41] - 三道红线保持"绿档":剔除预收账款资产负债率58%、净负债率7%、现金短债比3.1倍[41] - 平均融资成本3.1%,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41] 盈利预测 - 2025年预测营业收入702.51亿元(同比+1.6%),2026年预测653.55亿元(同比-7.0%)[4] - 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同比+14.1%,2026年同比+7.3%[4] - 净资产收益率(ROE)2025年预测9.6%,2026年预测9.5%[4]
科顺股份(300737):中报点评:毛利率同比修复,“反内卷”提价有望进一改善盈利
国信证券· 2025-09-02 15:20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6][26] 核心观点 - 公司持续优化收入结构和降本控费,盈利能力呈改善趋势[26] - 反内卷带动头部企业积极提价,后续仍有提升空间[26] - 供给格局持续优化,公司作为头部企业未来有望进一步受益[26] - 公司已启动海外设厂计划,并于报告期内完成马来西亚生产基地建设,海外市场有望逐步贡献增量[26] - 考虑国内整体需求持续疲软,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EPS为0.13/0.24/0.34元/股[26]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32.2亿元,同比-7.2%[1][9] - 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工程施工分别实现收入16.5/8.7/5.6亿元,同比-9.8%/-9.2%/+2.4%[1][9] - 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50.0%[1][9] - 扣非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132.9%[1][9] - EPS为0.04元/股,并拟10派0.5元(含税)[1][9] - Q2单季度实现营收18.3亿元,同比-8.1%,归母净利润0.06亿元,同比-84.3%[1][9] 盈利能力 - 2025H1综合毛利率24.7%,同比+1.2个百分点[2][12] - Q1/Q2单季度毛利率分别为24.4%/24.9%,同比+0.6/+1.7个百分点[2][12] - 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工程施工毛利率分别为22.9%/38.2%/7.7%,同比+1.9/+4.2/-6.1个百分点[2][12] - 期间费用率18.1%,同比+0.74个百分点[2][12] - 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0.3/+0.61/-0.69/+0.53个百分点[2][12] - 财务费用同比-49.6%[2][12] 现金流与应收款项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5.6亿元,较上年同期净流出减少8.7亿元[3][22] - 收现比/付现比分别为0.97/1.25,上年同期为0.92/1.46[3][22] -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应收款+合同资产合计50.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3亿元,较年初增加0.96亿元[3][2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5.01/70.56/77.32亿元,同比-4.8%/+8.5%/+9.6%[4][27]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49/2.65/3.75亿元,同比+238.4%/+78.0%/+41.3%[4][27]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13/0.24/0.34元/股[4][26][27] - 对应PE分别为38.2/21.5/15.2倍[4][26][27] - 预计2025-2027年EBIT Margin分别为5.3%/6.8%/7.6%[4][27]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3.0%/5.1%/6.9%[4][27] 估值指标 - 当前收盘价5.13元,总市值56.94亿元,流通市值45.50亿元[6] - 近3个月日均成交额1.34亿元[6] - 市净率(PB)1.14倍(2025E)[4][27] - EV/EBITDA 24.0倍(2025E)[4][27]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902
国信证券· 2025-09-02 14:02
根据提供的晨会纪要内容,以下是关于公司和行业的关键要点总结,已按要求进行分组并引用原文数据。 宏观与策略 - 宏观专题分析指出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导致中国资本产出比持续上升、资本回报率不断下降,投资驱动型增长难以为继 [10] - 实证数据显示中国投资效率下降主要源于消费未能同步跟上供给扩张,尤其是服务消费需求偏弱与服务业投资过剩的结构性错配 [10] - 短期可通过淘汰低效产能提升资本回报率,但长期必须通过改善收入分配实现可持续增长 [11] 海外市场 - 美国7月核心PCE通胀回升至2.9%,符合市场预期,为年内新高,主要受服务成本上涨推动 [1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释放偏鸽信号,暗示可能于9月开启降息,市场预期概率升至近90% [12] - 特朗普对等关税被判违法,但在官司未完结前仍有效,最终结果将影响数万亿美元贸易 [13] 汽车行业 - 2025年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1万辆和259.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4.7% [14] - 8月1-24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34.1万辆,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长12% [15] - 中长期维度关注自主崛起和电动智能趋势下增量零部件机遇,一年期维度看好强新品周期的华为汽车及小米汽车产业链 [16] 传媒互联网 - OpenAI发布GPT-Realtime语音模型,推理能力强、支持图像输入,在语音交互上实现突破 [18][19] - 截至8月31日13时暑期档票房突破118亿元,超越去年暑期档总票房 [19] - 投资建议关注业绩周期向上,中长期持续看好AI应用及IP潮玩 [21] 公用环保 - 8月公用事业指数上涨2.53%,环保指数上涨5.28%,月相对收益率分别为-7.81%和-5.06% [21] - 全国碳市场建设持续推进,目标到2027年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22] - 投资策略推荐煤价电价同步下行下盈利有望维持合理水平的火电企业,以及政策支持的新能源发电龙头企业 [23] 化工行业 - 8月氟化工指数报1681.54点,较7月末上涨16.75%,跑赢申万化工指数7.77pct [24] - 主流制冷剂R32预计9-11月均价分别在6.2万元/吨、6.3万元/吨、6.4万元/吨 [25] - 液冷技术带动上游氟化液与制冷剂需求提升,建议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东岳集团等 [27] 食品饮料(伊利股份) - 2025H1实现营业总收入617.8亿元同比+3.5%,归母净利润72.0亿元同比-4.4% [30] - 2025Q2营业总收入289.2亿元同比+5.9%,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44.6% [30] - 液奶Q2环比改善,奶粉中婴配粉、成人粉份额均列行业第一,冷饮去年渠道调整完成今年实现较好增长 [31] 电力(华电国际)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99.53亿元同比-8.98%,归母净利润39.04亿元同比+13.15% [33]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要系燃料成本下降,入炉标煤单价为850.74元/吨同比降12.98% [34] - 资产注入工作完成,新增机组包括江苏公司1275.86万千瓦等,装机规模明显增长 [35] 环保(山高环能) - 2025H1实现收入7.17亿元同比-9.3%,归母净利4057万元大幅扭亏 [36] - 工业级混合油业务毛利率提升6.15pct至25.41%,受益于自产油脂业务占比上升 [37] - 定增申请获深交所受理,拟募集资金不超过71,762.98万元 [38] 新能源(中国核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9.73亿元同比+9.43%,归母净利润56.66亿元同比-3.66% [39] - 新能源控股在运装机容量3322.49万千瓦,包括风电1034.18万千瓦、光伏2288.31万千瓦 [40] - 拟首次进行半年度利润分配,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02元,股利支付率7.27% [40] 新能源(三峡能源)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36亿元同比-2.19%,归母净利润38.15亿元同比-5.48% [42] - 新增并网装机218.07万千瓦,其中风电新增53.81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164.26万千瓦 [43] - 待建新能源项目计划装机容量2696.49万千瓦,其中风电1143.13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543.36万千瓦 [44] 纺织服装(富安娜)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降16.6%至10.9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1.3%至1.06亿元 [45] - 线上渠道收入同比降幅最小为-5.0%,加盟渠道压力最大收入同比下滑43.3% [47] - 公司帮助加盟商回收和清理库存影响了整体毛利率和存货周转,销售费用率显著提升 [48] 纺织制造(开润股份)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32.5%至24.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24.8%至1.9亿元 [48] - 服装代工受益于嘉乐并表贡献,收入同比+148%至6.8亿元,毛利率提升 [50] - 剔除去年一次性收益后经营性净利润同比增长约23%,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49] 纺织制造(天虹国际) - 2025上半年收入同比-1.9%至110.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55.2%至4.2亿元 [51] - 纱线销量同比提高3.6%至38.5万吨,梭织面料销量同比上涨17.0%至5100万米 [52] - 毛利率同比+1.0百分点至14.2%,财务费用率同比-1.0百分点至1.3% [51] 美容护理(华熙生物) - 2025上半年实现营收22.61亿元同比-19.57%,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35.38% [54] - 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20.89%至1.19亿元,利润端重回增长 [54] - 销售费用率35.74%同比-6.19pct,其中二季度销售费用率-12.46pct,实现显著改善 [56] 高端制造(金帝股份)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35亿元同比+40.57%,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32.86% [57] - 新能源电驱动定转子系列产品收入1.33亿元同比增330.98%,风电领域系列产品收入2.14亿元同比增118.65% [58] - 积极拓展低空、人形新产品,包括电机定转子、谐波减速器柔轮等 [59] 检测服务(广电计量)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4.78亿元同比+10.01%,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22.11% [60] - 新质生产力业务加速驱动,数据科学分析与评价收入0.65亿元同比+47.07% [61] - 拟通过发行不超过13亿元定向增发,布局航空装备测试、人工智能芯片测试等新兴领域 [62] 专用设备(豪迈科技) - 2025年上半年收入52.65亿元同比+27.25%,归母净利润11.97亿元同比+24.65% [63] - 铸件及机床业务实现较好增长,单二季度收入29.86亿元同比+25.90% [63]
宏观经济数据前瞻:2025年8月宏观经济指标预期一览
国信证券· 2025-09-02 13:25
价格指标 - CPI同比预计回落至-0.3%,环比为0.1%[3][4] - PPI同比明显回升至-2.5%,环比或为0.4%[3][4] 生产与消费 - 工业增加值同比小幅反弹至6.0%[3][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回升至4.5%[3][4] 投资与贸易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继续回落至1.3%[3][4] - 出口同比或回落至6.0%,进口同比预计为5.0%[3][4] - 贸易顺差预计为992亿美元[4] 金融数据 - 信贷月增量预计为10500亿元,余额累计增速保持6.9%[4] - 社会融资总量月增量预计为26000亿元,累计增速保持9.0%[4] - M2同比增速保持8.8%[4]
均胜电子(600699):单二季度毛利率同环比双升,汽车电子及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加速发展
国信证券· 2025-09-02 13:07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评级(维持)[1][3][5][6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Q2营收157.71亿元,同比+14.27%,环比+8.20%[1][8] - 2025Q2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同比+11.18%,环比+7.85%[1][8] - 2025H1营收303.47亿元,同比+12.07%,归母净利润7.08亿元,同比+11.13%[8] - 2025Q2毛利率18.4%,同比+2.7pct,环比+0.5pct[1][19] - 2025Q2净利率3.2%,同比-0.1pct,环比+0.4pct[1][19] - 2025H1汽车安全业务收入189.77亿元,同比+1.13%,毛利率15.93%,同比+1.99pct[1][9] - 2025H1汽车电子业务收入83.56亿元,同比+2.73%,毛利率21.54%,同比+2.17pct[1][9] - 2025H1国内收入76.57亿元,同比+26.54%,毛利率19.34%,同比+1.01pct[10] - 2025H1国外收入225.42亿元,同比+8.12%,毛利率17.81%,同比+3.03pct[10] 订单与业务进展 - 全球新获订单生命周期总金额393亿元(含7月汽车安全订单),新能源汽车相关订单占比超66%[2][39] - 2025H1新获定点项目全生命周期金额312亿元,汽车安全业务174亿元,汽车电子业务138亿元[2][39] - 首次突破某知名自主品牌智能辅助驾驶域控项目,订单金额超10亿元,预计2026年量产[2][45] - 为某头部自主品牌量产智能座舱域控制器[2][43] - 为全新国产宝马5系提供V2X解决方案并开始量产[2][47] 战略布局与创新 - 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成立宁波均胜具身智能机器人子公司,布局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3][60][61] - 机器人产品包括大小脑控制器、能源管理模块、高性能机身机甲材料及头部/胸腔总成解决方案[3][61][65] - 与智元机器人签署战略协议,客户包括海外头部企业及国内银河通用等[62] - 智能座舱域控支持多屏显示、AI交互及泊车辅助功能[29][43] - 智能网联解决方案支持5G+V2X车路协同及高精定位[31][47] - 新能源管理系统具备800V高压平台量产能力,研发1000V及以上技术[31][4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642.43/680.98/718.43亿元[3][6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5.82/19.20/21.53亿元[3][66] - 对应2025-2027年PE为19/15/14倍[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