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信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豪迈科技(002595):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7%,铸件及机床业务实现较好增长
国信证券· 2025-09-01 19:50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4][7]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收入52.65亿元,同比增长27.25%,归母净利润11.97亿元,同比增长24.65%[1] - 单二季度收入29.86亿元,同比增长25.90%,归母净利润6.77亿元,同比增长20.87%[1] - 形成模具稳健、铸件高增、机床放量的多元业务格局,产能扩张支撑中期业绩释放[4] - 受益风电行业景气度向好、汽车/半导体对高端机床需求释放,业绩有望持续增长[4] 业务表现 - 轮胎模具收入26.28亿元,同比增长18.56%,毛利率40.21%(同比下滑1个百分点)[2] - 大型零部件收入19.47亿元,同比增长32.94%,毛利率24.30%(同比提升0.22个百分点)[2] - 机床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145.08%,受益直驱转台、五轴加工中心等产品推广[2] 产能与研发 - 在建工程余额3.95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近3.2亿元),用于机床产业园、泰国及墨西哥项目[3] - 研发费用2.85亿元,同比增长43.7%,重点投入机床等新技术[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58/27.57/31.79亿元[4] - 对应PE 20/17/15倍[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05.82/125.39/146.39亿元,同比增长20.1%/18.5%/16.7%[6] 盈利能力 - 上半年毛利率34.48%(同比-0.74个百分点),净利率22.73%(同比-0.51个百分点)[1] - 预计2025年ROE 20.5%,EBIT Margin 24.8%[6]
江西铜业(600362):国内铜矿盈利稳健,国外资源多点开花
国信证券· 2025-09-01 19:35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估值区间35.1-37.4元 相对当前股价有26%-34%上涨空间 [4][36] 核心观点 - 国内铜矿成本优势显著 德兴铜矿处于全球铜矿成本前1/4分位 盈利稳健性强 [16] - 国际资源布局取得突破 哈萨克斯坦巴库塔钨矿已投产并实现商业化运营 2027年精矿产量将达14171吨 [2][24] - 参股第一量子(持股18.47%)潜在盈利弹性大 巴拿马铜矿预计2026年下半年复产 年化产能50万吨 [2][19][23] - 2025H1业绩逆势增长 归母净利润41.7亿元(同比+15.4%) 经营性净现金流44.2亿元(同比+9.8%) [1][8] - 贵金属及硫酸业务贡献突出 2025H1金银业务毛利增8亿元 硫酸业务毛利增9亿元 [1][8]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2570亿元(同比-5.9%) 主因主动压降贸易业务 [1][8] - 盈利预测显示持续增长态势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81.1/89.4/96.2亿元 对应EPS 2.3/2.6/2.8元 [4][32] -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2025-2027年ROE预计9.7%/10.0%/10.0% EBIT Margin达3.5%/3.4%/3.4% [5][33] - 估值水平具吸引力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仅11.9/10.8/10.0x 显著低于可比公司15倍均值 [4][35][37] 业务构成 - 铜矿资源储备雄厚 自有资源量铜890万吨/金239吨/银8253吨 权益资源量铜1312万吨 [15] - 冶炼产能全球领先 阴极铜年产量超200万吨 贵溪冶炼厂产能93万吨为国内最大 [27][28] - 主力矿山德兴铜矿年产铜15.5万吨 资源量274万吨 伴生金3.5吨/银31吨 [16] - 巴库塔钨矿成本持续优化 当前营运成本7.74万元/吨精矿 2027年后有望降至4.9万元/吨 [2][24] 盈利驱动因素 - 铜价假设趋于乐观 2025-2027年铜价基准假设78000/79000/79000元/吨 [28][30] - 加工费假设谨慎 2025年铜精矿加工费25美元/吨 2026-2027年假设0美元/吨 [28][30] - 副产品价格支撑强劲 黄金假设750/780/780元/克 硫酸假设450/600/600元/吨 [28][30] - 产量保持稳定 自产铜矿维持20万吨年产量 硫酸销量551万吨/年 [29][30] 海外项目进展 - 第一量子铜资源量3550万吨 巴拿马铜矿储量1020万吨 2021-2023年营业利润14.3/10.5/8.3亿美元 [19][23] - 阿富汗艾娜克铜矿取得突破 进矿道路已通车 铜金属量1089万吨(权益25%) [25][26] - 佳鑫国际资源(03858.HK)已在港交所上市 强化钨业务资本平台 [24]
中油工程(600339):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2.18%,现金流情况大幅改善
国信证券· 2025-09-01 19:35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评级 [1][4][6] 核心观点 - 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2.18%至362.87亿元,现金流大幅改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70.52亿元提升至-15.33亿元 [1] - 新签合同额734.01亿元,在手合同额约1700亿元,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业务和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3] - 公司为油气工程全产业链服务商,积极拓展新能源、绿色低碳等新兴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7][5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70亿元,同比减少10.87%,毛利率8.01% [1] - 销售及管理费用同比减少0.33亿元,成本管控成效显现 [1] - 每股派息0.13元,合计7258万元,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5.44% [1]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899.92/944.92/982.97亿元,归母净利润7.33/8.23/8.50亿元 [4] 业务结构 - 核心业务为油气田地面工程(营收占比36.59%)、油气储运工程(25.69%)、炼油与化工工程(30.27%) [2] - 环境工程毛利率达13.17%,盈利能力最强,管道与储运工程毛利率仅1.36% [25] - 新兴业务2024年新签合同额304.76亿元,同比增长31.44%,2025年上半年新签205.96亿元,占比28.06% [54][55] 市场拓展 - 国内市场新签合同额502.19亿元,占比68.42% [3] - 国际市场新签231.82亿元,占比31.58%,同比增长9.86% [3] - 2025年中东地区中标三项重大工程,合计约170亿元 [59] - 构建全球五大区域市场网络,业务覆盖70余个国家和地区 [9] 行业背景 - 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政策推动资本开支稳定,中国石油年资本开支约2750亿元 [32] - 国家管网建设加速,2025年规划油气管网规模24万公里 [38] - 炼化行业"减油增化"趋势明确,成品油产能过剩但化工品结构性供给不足 [52] - 新能源汽车替代加速,汽油需求进入低速增长期 [47] 公司治理 - 股权结构稳定,中国石油集团为控股股东 [9] - 持续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优化风险管控 [61][63]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布局CCUS、氢能、可控核聚变等前沿技术 [53][54]
新宝股份(002705):2025年中报点评:受关税扰动短暂承压,经营质量稳步提升
国信证券· 2025-09-01 19:29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3][5] 核心观点 - 2025H1营收78.0亿元(+1.0%),归母净利润5.4亿元(+22.8%),扣非归母净利润5.3亿元(+8.3%)[1] - Q2收入39.7亿元(-6.6%),归母净利润3.0亿元(+9.8%),扣非归母净利润2.9亿元(+2.8%)[1] - 拟每10股中期分红1.5元,现金分红率22.3%[1] - 外销收入60.7亿元(+2.5%),其中Q1/Q2分别+15.8%/-7.7%[1] - 内销收入17.3亿元(-3.8%)[2] - 厨房电器收入52.8亿元(-1.3%),家居电器14.7亿元(+12.7%),其他产品9.0亿元(-6.5%)[2] - H1毛利率22.1%(+0.3pct),外销毛利率21.1%(+0.7pct),内销毛利率25.5%(-0.6pct)[3] - 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0.4/-0.8/-0.1/+0.6pct至3.9%/4.6%/3.5%/0.1%[3] - H1归母净利率7.0%(+1.2pct),Q2归母净利率7.5%(+1.1pct)[3]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1.9/13.3/14.6亿元(前值12.4/13.6/14.8亿元)[3] 财务数据与预测 - 2025E营收176.8亿元(+5.1%),2026E 189.8亿元(+7.3%),2027E 201.6亿元(+6.2%)[4] - 2025E归母净利润11.9亿元(+13.0%),2026E 13.3亿元(+11.6%),2027E 14.6亿元(+10.1%)[4] - 2025E每股收益1.45元,PE 11.2x;2026E每股收益1.62元,PE 10.1x;2027E每股收益1.79元,PE 9.2x[4] - ROE 2025E 13.3%,2026E 13.6%,2027E 13.9%[4] - 毛利率2025E 21%,2026E 22%,2027E 22%[25] 业务发展 - 外销受美国关税扰动,Q2对美发货一度受阻,5月后快速恢复[1] - 印尼产能建设稳步推进,已建设两个制造基地[1] - 国内多品牌布局加速(东菱、百胜图、鸣盏、歌岚)[2] - 产品品类向商用机、个人护理、宠物电器、智能园林工具拓展[2] 经营效率 - 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提升实现降本增效[3] - H1外汇合约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同比减少0.71亿元,汇兑损益同比减少0.34亿元[3]
公用环保2025年9月投资策略:中国碳市场建设持续推进,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国信证券· 2025-09-01 19:24
核心观点 - 全国碳市场建设持续推进,目标到2027年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1][14] - "十五五"规划重点关注节能降碳、新能源消纳机制、跨区域电力平衡、能源安全保供和电力市场建设等方向[2][16] - 投资策略聚焦公用事业和环保板块,推荐新能源产业链及综合能源管理相关标的[3][21] 市场表现 - 8月沪深300指数上涨10.33%,公用事业指数上涨2.53%,环保指数上涨5.28%,相对收益率分别为-7.81%和-5.06%[1][13] - 申万一级行业中公用事业及环保涨幅排名第25和第21[1][13] - 子板块表现分化:环保板块上涨5.28%,火电上涨4.69%,水电下跌1.17%,新能源发电上涨2.26%,水务下跌0.24%,燃气上涨4.50%[1][13] 政策动态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明确2027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目标[1][14] - 《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及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三方面举措[1][15] - 国家发改委各司局2025年研究课题聚焦"十五五"能源电力发展方向,包括节能降碳目标及新能源消纳机制等[16][18] 行业数据 电力供需 - 1-7月规上工业发电量547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月单月发电量9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46][47] - 7月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70亿千瓦时(+20.2%),第二产业5936亿千瓦时(+4.7%),第三产业2081亿千瓦时(+10.7%)[59] - 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7亿千瓦,同比增长18.2%,太阳能装机11.1亿千瓦(+50.8%),风电装机5.7亿千瓦(+22.1%)[76] 碳市场交易 - 全国碳市场8月29日收盘价较上周下跌1.42%,本周总成交量603.75万吨,总成交额4.10亿元[98] - 2025年1月1日至8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6539.79万吨,成交额47.94亿元[98] - 欧盟碳排放配额(EUA)期货8月25-29日成交1.19万吨CO2e,结算均价71.57欧元/吨[100] 能源投资 - 1-7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635亿元,同比增长5.9%;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88] - 华能集团新能源装机突破1.12亿千瓦,低碳清洁能源占比超54%,较"十三五"末提升18个百分点[117] 重点公司推荐 公用事业 - 火电板块推荐华电国际(总市值615亿元,2025E PE 8.5x)和上海电力(总市值431亿元,2025E PE 14.0x)[3][7] - 新能源发电推荐龙源电力(总市值1394亿元)、三峡能源(总市值1215亿元)及区域海上风电企业[3][7] - 核电运营推荐中国核电(总市值1833亿元,2025E PE 17.8x)和中国广核(总市值1939亿元)[3][7] - 水电推荐长江电力(总市值6873亿元,2025E PE 19.9x),燃气推荐华润燃气和九丰能源[3][7] 环保 - 环保板块推荐光大环境(港股)、中山公用(总市值153亿元,2025E PE 10.9x)等类公用事业标的[3][7] - 科学仪器国产替代推荐聚光科技(总市值93亿元,2025E PE 34.6x)[3][7] - 废弃油脂资源化推荐山高环能(总市值33亿元,2025E PE 36.8x),生物质发电推荐长青集团[3][7] 专题研究 - "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发展逻辑转向市场化,机制由"保障性收购+市场交易"变为"机制电量+市场交易"[20] - 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累计装机达14.1亿千瓦,同比增长33.9%,占总装机容量的42%,超越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19] - 为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5%的目标,风光装机需至少达25亿千瓦,年新增装机需维持2亿千瓦以上[19]
国联民生(601456):合初见成效
国信证券· 2025-09-01 19:19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3][5] 核心观点 - 公司整合民生证券后协同效应显现,业务竞争力提升[1][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11亿元,同比增长47.4%;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66.9%[1] - 自营业务收入20.97亿元,同比增长94.3%;金融投资资金规模926.72亿元,较年初增长16.51%[1] - 经纪业务收入9.05亿元,同比增长22.6%;基金投顾保有规模97.08亿元[2] - 投行业务收入5.31亿元,同比下降9.6%;股权承销金额26.20亿元,同比降低[2] - 资管业务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0.6%;信用业务收入0.27亿元,同比增长120.3%[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EPS为0.20元,ROE为2.52%,同比提升2.04个百分点[1] - 货币资金315.33亿元,同比增长8.5%[2] - 2025-20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06亿元、20.03亿元、21.40亿元,同比增长89.7%、10.9%、6.8%[3][19][20] - 2025-2027年预测营业收入分别为100.07亿元、110.87亿元、118.38亿元,同比增长73.9%、10.8%、6.8%[4][18][19] - 2025-2027年预测ROE分别为5.3%、5.9%、6.1%[4][20] 业务分部 - 自营业务:TPL账户规模749.28亿元,较年初增长15.94%;OCI权益账户规模112亿元,较年初增长40.51%[1] - 经纪业务:分支机构覆盖长三角及豫鲁地区,形成全国性布局[2] - 投行业务:股权承销家数和收入分列行业第8位和第5位,整合后仍有提升空间[2] - 资管业务:管理费率假设2025-2027年分别为0.400%、0.401%、0.402%[15] - 利息业务:融资融券市占率假设2025-2027年分别为0.991%、0.992%、0.993%[16] - 投资业务:金融资产规模假设2025-2027年分别为1152.20亿元、1319.41亿元、1421.95亿元[16]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8.5倍、34.7倍、32.5倍[3][4][20]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B分别为2.1倍、2.0倍、1.9倍[3][4][20] - 总市值694.74亿元,流通市值346.33亿元[5]
澳华内镜(688212):业绩阶段性承压,新旗舰产品AQ-400推出
国信证券· 2025-09-01 19:19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16]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短期承压,营收2.60亿元(同比-26.36%),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820.03%),扣非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3745.56%)[1][6] - 收入下滑主因国内业务阶段性调整及渠道去库存,利润下滑受收入减少及高强度战略费用投入影响[1][6] - 新旗舰产品AQ-400主机和肠胃镜已获证,产品矩阵持续完善,公司积极推动内窥镜系统、耗材及软性内镜机器人研发[2][1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62.39%(同比-9.07pp),因海外低毛利率业务占比提升[2][10] - 费用率显著上升:销售费用率38.51%(+3.82pp)、管理费用率19.35%(+2.75pp)、研发费用率28.35%(+3.65pp),四费率合计85.90%(+10.02pp)[2][10] -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营收7.1/8.2/9.2亿元(原预测8.6/9.9/11.1亿元),同比增速-5%/15%/13%;归母净利润0.3/0.7/1.0亿元(原预测0.5/1.0/1.2亿元),同比增速61%/101%/51%[3][16] - 当前股价对应PS倍数2025-2027年分别为9x/8x/7x [3][16] 行业与估值 - 公司总市值65亿元,股价48.42元,在可比公司中2025年PS为9.1倍(开立医疗6.1倍,微电生理21.3倍)[17] - 2025-2027年预测ROE分别为2.5%/5.0%/7.7%,市盈率分别为193.2x/96.1x/63.7x [4][18]
芒果超媒(300413):中报点评:核心业务保持稳健,内容投入压制短期利润
国信证券· 2025-09-01 19:19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6][17] 核心观点 - 公司核心业务保持稳健但内容投入压制短期利润[1] - 营收及利润出现下滑 上半年营业收入59.64亿元(同比下滑14.31%) 归母净利润7.63亿元(同比下滑28.31%) 扣非归母净利润6.10亿元(同比下滑33.15%)[1][10] - 第二季度营收30.63亿元(同比下滑15.74%) 归母净利润3.85亿元(同比下滑35.09%)[1][10] - 营收下降主要因传统电视购物业务板块收缩 利润下降主要因公司加大头部影视剧内容、生态布局及技术应用投入[1][10] 核心平台业务表现 - 芒果TV互联网视频业务营收48.82亿元(同比下滑1.5%) 整体保持稳健[2][12] - 芒果TV用户月活均值同比增长14.24% 人均单日使用时长稳居行业前列[2][12] - 会员业务收入达24.96亿元 继续保持增长[2][12] - 广告业务收入15.87亿元 环比一季度明显回暖但仍面临较大压力[2][12] - 运营商业务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7%) 在24年受行业治理影响大幅下滑后重新恢复增长[2][12] 内容生态表现 - 综艺有效播放量稳居行业第一 《歌手2025》直播互动总次数累计破9000万次 《乘风2025》QM月播放量峰值较上一季提升超30%[3][16] - 影视剧有效播放量同比增长69% 《国色芳华》集均播放量首破4000万 《五福临门》11次登顶云合热播榜[3][16] - 储备影视剧近百部 包括《水龙吟》《咸鱼飞升》《野狗骨头》等[3][16] - 微短剧战略加速推进 上半年上线微短剧1179部(较去年同期增长近7倍) 自制短剧《姜颂》登顶猫眼5月有效播放排行榜[3][16] - 多个现象级IP将改编为短剧 包括《还珠》系列、《橘祥如意》《新龙门客栈》等[3][1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8.62亿元(对应EPS 1.00元 PE 26x)[4][17]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23.53亿元(对应EPS 1.26元 PE 21x)[4][17]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28.39亿元(对应EPS 1.52元 PE 17x)[4][17]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52.61亿元(同比增长8.4%) 2026年162.26亿元(同比增长6.3%) 2027年172.82亿元(同比增长6.5%)[5][18] - 预计EBIT Margin从2024年9.4%提升至2027年13.9% ROE从2024年6.1%提升至2027年10.4%[5][18] 估值与比较 - 当前总市值485.64亿元 收盘价25.96元[6][18] - 可比公司分众传媒总市值1200亿元(2025E PE 23x) 哔哩哔哩总市值761亿元(2025E PE 77x)[18] - 公司2025E PE 26x 低于哔哩哔哩但高于分众传媒[18]
分众传媒(002027):中报点评:增长稳健,竞争格局改善与科技赋能助力经营向上
国信证券· 2025-09-01 19:19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3][5] 核心观点 - 营收及利润增长稳健 上半年营业收入61.12亿元(同比+2.43%) 归母净利润26.65亿元(同比+6.87%) 扣非归母净利润24.64亿元(同比+12.17%) Q2单季度营收32.55亿元(同比+0.52%) 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5.25%)[1][7] -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上半年毛利率68.3%(同比+3.15pct) 净利率43.4%(同比+2.3pct) Q2单季度毛利率71.4%(同比+3.4pct) 净利率46.7%(同比+2.2pct)[1][12] - 资源点位优势显著 覆盖国内339个城市及8个海外国家 电梯电视媒体自营设备128.7万台(含境外15.4万台) 电梯海报媒体自营设备168.5万台 影院媒体合作1853家/1.3万影厅[2][17] - 战略布局深化 计划收购新潮传媒优化行业竞争格局 与支付宝合作打造"碰一下"电梯场景生态 AI营销垂类大模型进入测试阶段[2][17][18] 财务表现 - 营收稳步增长 2024年营收122.62亿元(同比+3.0%) 2025E预测127.89亿元(同比+4.3%) 2026E预测133.65亿元(同比+4.5%)[4] - 盈利能效提升 2024年归母净利润51.55亿元(同比+6.8%) 2025E预测57.15亿元(同比+10.9%) 2026E预测62.13亿元(同比+8.7%) 每股收益2025E为0.40元[3][4] - 利润率持续优化 预计2025E毛利率70%(同比+4pct) EBIT Margin 46.6%(同比+5.3pct) ROE 32.3%(同比+2pct)[4] - 估值水平合理 当前股价对应2025E市盈率21x 2026E市盈率19x 低于传媒行业可比公司均值[3][19]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生活圈媒体龙头 国内最大电梯媒体平台 媒体资源总量297.2万台(含参股设备)[17] - 点位结构优化 一线城市电梯电视设备29.4万台(同比+7.3%) 二线城市64.4万台(同比+6.8%) 境外设备逆势增长4%[17] - 经营杠杆显著 高毛利率体现强议价能力 宏观复苏时业绩弹性可期[1][12] 成长驱动因素 - 技术赋能升级 支付宝"碰一下"打造线上线下协同生态 AI技术提升广告全产业链效率[2][18] - 并购整合机遇 收购新潮传媒有望扩大客户资源与规模效应[2][17] - 海外市场拓展 覆盖亚洲多国市场 境外设备达18万台[2][17]
传媒互联网周报:OpenAI发布GPT-Realtime语音模型,暑期档票房收官同比向上-20250901
国信证券· 2025-09-01 19:13
行业投资评级 - 传媒互联网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9] 核心观点 - 行业基本面底部改善,短期关注业绩周期向上,中长期持续看好AI应用及IP潮玩方向 [4][40] - AI技术突破密集涌现:OpenAI发布GPT-Realtime语音模型、xAI推出3140亿参数编程工具Grok Code Fast1、Meta推出AI驱动NPC,预示AI应用安卓时刻到来 [2][20][21][40] - 暑期档票房突破118亿元,超越去年总票房,显示影视内容供给端底部改善 [2][22][40] 板块表现回顾 - 本周(8.25-8.29)传媒行业上涨2.99%,跑赢沪深300(4.87%),跑输创业板指(11.35%) [1][16] - 板块涨跌幅在全部行业中排名第8位 [1][17] - 涨幅前三个股:三维通信(+22%)、顺网科技(+18%)、智度股份(+17%) [16][17] - 跌幅前三个股:ST华扬(-18%)、富春股份(-10%)、力盛体育(-10%) [16][17] 行业数据跟踪 **电影票房表现** - 本周(8.25-8.31)总票房8.83亿元 [3][22] - 单周票房前三:《捕风追影》(2.87亿元,占比24.2%)、《浪浪山小妖怪》(1.76亿元,占比19.9%)、《南京照相馆》(1.35亿元,占比15.3%) [3][22] - 暑期档(截至8/31)总票房118亿元,前三名为《南京照相馆》(28.8亿元)、《浪浪山小妖怪》(14.3亿元)、《捕风追影》(8.5亿元) [22] **内容表现排名** - 网络剧TOP3:《生万物》(播映指数82.26)、《子夜归》(82.04)、《献鱼》(80.96) [27][29] - 综艺节目TOP3:《地球超新鲜》(播映指数80.35)、《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79.62)、《心动的信号第八季》(78.92) [28][30] **游戏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中国手游收入前三:点点互动《Whiteout Survival》、点点互动《Kingshot》、柠檬微趣《Gossip Harbor: Merge&Story》 [3][31] - iOS畅销榜前三:《王者荣耀》《金铲铲之战》《和平精英》 [33] - 安卓热玩榜前三:《心动小镇》《我的休闲时光》《王者荣耀》 [34] 重点公司动态 - 分众传媒2025H1收入61.1亿元(+2.43%),归母净利润26.6亿元(+6.9%) [38] - 恺英网络2025H1收入25.8亿元(+0.9%),归母净利润9.5亿元(+17.4%) [39] 投资建议方向 **细分领域布局** - 游戏板块:推荐恺英网络、巨人网络、姚记科技、心动公司,关注产品周期及业绩表现 [4][40] - 媒体广告:推荐分众传媒、哔哩哔哩,关注经济底部回升带来的广告投放增长 [4][40] - 影视内容:推荐万达电影(渠道)、华策影视(内容),关注供给端改善 [4][40] - IP潮玩:推荐泡泡玛特、浙数文化、姚记科技,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4][40] - AI应用:重点关注游戏、玩具、广告、教育、电商、社交等2C场景,及营销、教育等2B/2G领域落地 [4][40] **估值亮点** - 恺英网络2025E市盈率23倍,分众传媒21倍,芒果超媒32倍 [6][42] - 泡泡玛特2025E市盈率41倍,哔哩哔哩80倍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