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

搜索文档
成都银行(601838):2025年半年报点评:模保持较快扩张,盈利表现优异
国信证券· 2025-08-29 17:19
投资评级 - 维持"中性"评级 [1][4][6] 核心观点 - 公司基本面整体表现较为稳定 处于优势明显的川渝核心区位 [4] - 规模保持较快扩张 盈利表现优异 [1] - 资产质量保持优异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2.70亿元 同比增长5.91%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6.17亿元 同比增长7.29% [1] - 年化加权ROE为15.88% 同比下降2.16pct [1] - 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7.59%至97.66亿元 [3] - 非息净收入同比微降0.16%至25.04亿元 [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48亿元 同比下降45.13% [3] - 投资净收益22.66亿元 同比增长13.07% [3] 规模扩张 - 总资产同比增长14.32% 6月末超过1.37万亿元 [2] - 贷款同比增长17.96%至8334亿元 [2] - 上半年累计新增信贷投放921亿元 [2] - 对公贷款投放664亿元 相比去年同期少增102亿元 [2] - 个人贷款投放206亿元 相比去年同期多增10亿元 [2] - 票据贷款投放51亿元 相比去年同期多增192亿元 [2] - 存款较年初增长11.22% [2]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0.66% 环比保持稳定 [3] - 拨备覆盖率452.65% 较3月末下降3.35pct [3] - 关注率0.44% 较3月末下降0.03pct [3] - 上半年不良生成率0.35% 同比上升0.04pct [3] 净息差表现 - 上半年净息差1.62% 同比下滑4bps [3] - 较2024年全年下滑4bps [3] 资本充足率 - 6月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61% 较年初下滑0.45pct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40亿元 同比增长8.8% [4][5]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151亿元 同比增长7.6% [4][5]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162亿元 同比增长7.7% [4][5] - 预计2025年摊薄EPS为3.29元 [4][5]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5.6/5.2/4.8x [4] - 当前股价对应PB为0.85/0.76/0.68 [4] 财务指标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45.54亿元 同比增长6.8% [5][8] - 预计2025年总资产14126.3亿元 同比增长13.0% [8] - 预计2025年贷款8414.0亿元 同比增长17.0% [8] - 预计2025年存款10187.4亿元 同比增长15.0% [8] - 预计2025年ROA为1.04% [5][8] - 预计2025年ROE为16.7% [5][8]
海外IP潮玩跟踪系列:乐高:产品组合创新推动需求增长双位数,持续扩张全球产能
国信证券· 2025-08-29 17:12
行业投资评级 - 商贸零售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3] 核心观点 - 乐高集团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长12%至346亿丹麦克朗(约386亿人民币),营业利润增长10%至90亿丹麦克朗(约100亿人民币),净利润增长10%至65亿丹麦克朗(约73亿人民币),创历史新高[4][6]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产品创新、全球供应链扩张和头部IP合作,其中产品推新覆盖多年龄群和女性群体,全球产能扩张增强供应链灵活性[4][6][9] - 潮玩行业受益于情绪消费和悦己消费崛起,兼具文化适配广度、产品创新能力和生态运营深度的企业更具成长潜力[5][11] 产品创新维度 - 2025年上半年推出314款新产品套装,创历史纪录,包括与F1方程式赛车合作的新品及乐高花植系列,覆盖成年消费群体和节日购物需求[4][9] - 发起"She Built That"品牌活动,鼓励女孩发挥创造力,拓展女性用户群体[4][9] - 计划2026年推出乐高®神奇宝贝IP合作产品,进一步强化IP势能[4][9] 全球供应链拓展 - 越南工厂已投产,占地15万平方米,推动亚太地区长期增长;墨西哥和匈牙利工厂持续扩建[9] - 比利时和越南区域配送中心于2025年启用,美国弗吉尼亚州投资超15亿美元建设新工厂和18.5万平方米区域配送中心,预计2027年投入运营,提升供应链灵活性和缩短配送时间[9] 线下门店与数字化体验 - 2025年上半年新开24家品牌零售门店,全球门店总数达1079家,覆盖54个市场[10] - 投资新技术和平台,提升儿童、消费者及零售合作伙伴的品牌体验,同时优化员工工作效率[10] 行业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IP潮玩核心龙头泡泡玛特、拼搭IP类玩具龙头布鲁可、零售供应链能力优异且IP运营属性持续提升的名创优品等企业[5][11]
第一太平(00142):聚焦东南亚市场,Indofood等核心业务驱动增长
国信证券· 2025-08-29 16:56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评级 [1][4][6] 核心观点 - 公司聚焦东南亚市场 核心业务包括消费性食品、电信、基建及自然资源四大板块 [1][9] - 受益于东南亚人口红利、快速城市化及消费升级 投资组合公司收入与利润增长潜力显著 [4][62] - 公司通过主动参与控股公司运营(如派驻董事、高管交叉任职)提升治理效率和协同效应 [3][42] - 核心资产Indofood在印尼方便面市场占有率超70% 面粉市场占有率超50% 具备强定价权 [2][41] - 2025H1收入50.3亿美元(同比+0.6%) 归母净利润3.9亿美元(同比+40.8%) 净利率7.8%(同比+2.2pct) [1][29] 业务结构 - 2024年利润贡献占比:Indofood(47.5%)、PLDT(19.1%)、MPIC(26%)、FPM Power(12.5%) [14] - 持有Indofood 50.1%股权、MPIC 44.6%股权、PLDT 25.6%股权(截至2025年3月28日) [3][42] - 供应链纵向整合:Indofood覆盖农业种植至分销全产业链 提升成本控制和抗风险能力 [47]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收105.11亿美元(+2.0%) 2024年受汇率影响降至100.57亿美元(-4.3%) [5][26] - 2020-2024年归母净利润CAGR约31% 体现经营韧性 [26] - 毛利率稳步提升:2024年36.3% 2025E-2027E预计为36.7%/36.9%/37.1% [5][52][54] 盈利预测 - 2025E-2027E营收预测:105.1/112.2/118.8亿美元(同比+4.5%/6.8%/5.8%) [4][54] - 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7.9/9.3/10.5亿美元(同比+31.2%/17.7%/13.5%) [4][54] - 对应EPS 0.18/0.22/0.25美元 当前股价PE为4.5/3.8/3.4倍 [4][63] 行业背景 - 东南亚食品加工市场规模从2020年2990亿美元增至2024年3640亿美元 [2][32] - 印尼人均GDP五年累计增长23%-27% 失业率降至5%以下 驱动消费需求 [32] - 印尼食品市场头部企业占38%份额 本土龙头(Indofood、Wings Group)与跨国企业并存 [37][40] 估值分析 - 绝对估值(FCFF法):8.03-8.96港元 [58] - 相对估值(PE法):给予2025年4.8-5.2倍PE 对应合理估值8.13-8.81港元 [4][62] - 当前市值277亿港元 估值区间存在25%-35%溢价空间 [4][6]
老凤祥(600612):金价高位下业绩仍有承压,积极推进渠道优化及产品转型
国信证券· 2025-08-29 16:55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老牌黄金珠宝品牌 积极研发非遗工艺饰品及IP跨界联名产品以把握"悦己"化消费趋势 [3] - 渠道端持续推进门店优化 二季度实现净开门店9家 扭转下滑趋势 [2] - 行业层面 随着金价波动相对缓和以及金饰品设计美感提升 黄金品类需求仍在稳步提升 [3] - 因加盟商拿货意愿偏低趋势可能延续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7.58/19.3/20.59亿元(前值20.9/22.2/23.36亿元) [3] -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4.2/12.9/12.1倍 [3]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333.56亿元 同比-16.52% 归母净利润12.2亿元 同比-13.07% [1] - 单二季度营收158.35亿元 同比+10.51% 归母净利润6.07亿元 同比+0.88%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0.53亿元 同比-27.86% 二季度单季扣非归母净利润4.09亿元 同比-34.5% [1] - 非经常性收益主要来自二季度政府补助增加3.4亿元 [1] - 上半年毛利率8.68% 同比-0.53个百分点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7.05亿元 同比-8% [2] 业务分析 - 珠宝首饰业务营收278.5亿元 同比-18.56% 受金价高位抑制终端需求及加盟商拿货意愿减少影响 [2] - 黄金交易业务营收49.49亿元 同比-9.27% [2] - 期末门店总数5550家 较年初减少288家 但二季度净增加9家门店 [2] - 产品端创新开发80余款新品 以非遗技艺和特色延伸产品为依托 [2]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率1.26% 同比-0.08个百分点 [2] - 管理费用率0.64% 同比-0.05个百分点 [2] - 整体费用率相对稳定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518.86亿元 同比-8.64% [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7.58亿元 同比-9.85% [4]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541.03亿元 同比+4.27% 2027年564.02亿元 同比+4.25% [4]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19.31亿元 同比+9.83% 2027年20.59亿元 同比+6.63% [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3.36/3.69/3.94元 [4]
鸿路钢构(002541):扣非业绩稳健,后续盈利有望修复
国信证券· 2025-08-29 15:53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 核心观点 - 扣非业绩稳健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5.5亿元(同比+2.2%) 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32.7%) 主要受非经常性政府补助收入减少0.67亿元(同比-71%)影响 扣非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0.9%) [1] - 新签订单与产量保持增长 2025年上半年新签合同143.8亿元(同比+0.2%) 钢结构产量236.3万吨(同比+12.2%) [1] - 盈利能力短期承压 毛利率10.0%(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单吨收入4466元(同比-8.9%) 单吨毛利465元(同比-15.0%) [1] - 费用控制有效 期间费用率6.61%(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60%/1.43%/2.95%/1.64% [2] - 智能化转型加速 十大生产基地投入使用近2500台焊接机器人 通过智能焊接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2] - 盈利预测下调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7/7.2/8.2亿元(前值9.3/10.2/11.4亿元) 对应PE 17.7X/16.4X/14.6X [3] 财务表现 - 收入预测调整 2025E营业收入209.18亿元(同比-2.8%) 2026E回升至231.78亿元(同比+10.8%) [4] - 盈利能力指标 EBIT Margin预计2025E为3.5% 2027E提升至4.8% ROE 2025E为6.6% 2027E升至7.4% [4] - 估值水平 当前市盈率17.74倍 市净率1.18倍 EV/EBITDA 19.8倍 [4] 业务数据 - 单吨盈利预测下调 2025-2027年单吨毛利预测调整为457/464/492元(前值512/503/544元) [8] - 政府补助持续减少 2025年上半年补助收入1.0亿元(同比-59.0%) 预测2025-2027年补助收入3.5/3.3/1.5亿元 [9] - 成本结构优化 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0.26个百分点 单吨销售和管理费用持续压降 [2] 行业环境 - 钢价持续下行 2024年型钢均价3814元/吨(同比下降298元/吨) 导致单吨收入下降566元/吨 [8] - 政策支持预期 "反内卷"政策有望推动钢价筑底回升 带动盈利能力修复 [3]
中烟香港(06055):2025年中期业绩点评:烟叶类基本盘业务稳健,上半年收入增长19%
国信证券· 2025-08-29 14:46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评级(维持)[1][3][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03.2亿港元同比增长18.5% 净利润7.06亿港元同比增长9.8%[1] - 毛利率9.2%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主要受烟叶类进口业务拖累[1] - 中期股息每股0.19港元同比增长27% 加大股东回报力度[1] - 独家经营壁垒深厚 内生外延扩张潜力显著[3] - 上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9.4/10.4/11.8亿港元[3] 业务板块表现 烟叶类进口业务 - 收入84.0亿港元同比增长23.5% 进口量9.79万吨同比增长2.5%[1] - 进口均价单吨8.58万港元同比增长20.5% 毛利率8.2%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1] - 自CBT采购烟叶成本增幅大于销售价格增幅 短期压制毛利率[1] 烟叶类出口业务 - 收入11.6亿港元同比增长25.9% 出口量3.85万吨同比增长12.7%[2] - 出口均价单吨3.00万港元同比增长11.7% 毛利率5.5%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2] - 优化定价策略并拓展新市场新客户 实现量价齐升[2] 卷烟出口业务 - 收入5.5亿港元同比增长0.8% 出口量10.19亿支同比下降7.9%[2] - 出口均价每支0.54港元同比增长9.4% 毛利率25.7%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2] - 发运节奏影响短期销量 自营渠道拓展提升盈利能力[2] 新型烟草出口业务 - 收入0.15亿港元同比下降66.5% 出口量0.81亿支同比下降65.4%[3] - 出口均价单支0.18港元同比下降3.0% 毛利率5.5%同比微升0.7个百分点[3] - 地缘政治冲突与监管政策变化导致主要市场出库量下降[3] 巴西经营业务 - 收入1.95亿港元同比下降50.3% 出口量0.79万吨同比下降34.8%[3] - 出口均价单吨2.46万港元同比下降23.8% 毛利率27.4%同比上升10.2个百分点[3] - 极端天气与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高毛利低单价副产品占比提升[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50.10/161.01/170.95亿港元[4] - 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9.6%/11.4%/12.9%[4] - 摊薄EPS预测1.35/1.51/1.70港元 对应PE27/25/22倍[3][4]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26.0%/24.5%/23.6%[4] - 2025年EBIT Margin预测8.8% 2027年提升至9.9%[4]
新华保险(601336):转型兑现,盈利提升
国信证券· 2025-08-29 13:26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6] 核心观点 - 公司转型成果持续兑现 业务价值及投资收益双升带动盈利大幅增长 [1] - 负债端产品及渠道转型持续推进 叠加较高权益配置规模铸就更好的资产收益弹性 [4] 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212.62亿元 同比增长22.7% [1] - 新业务价值61.82亿元 同比增长58.4% [1] - 归母净利润147.99亿元 同比增长33.53% [1] 渠道发展 - 个险渠道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5% 长期险首年保费145.06亿元 同比增长70.8% [2] - 个险期交保费142.48亿元 同比增长72.5% [2] - 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5.1% 长期险首年保费249.39亿元 同比增长150.3% [2] - 银保期交保费111.04亿元 同比增长55.4% [2] 产能提升 - 月均合格人力2.5万人 合格率18.6% [2] - 月均绩优人力1.79万人 绩优率13.3% [2] - 月均人均综合产能1.67万元 同比增长74% [2] 产品结构 - 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255.28亿元 同比增长64.9% [3] - 分红型保险保费收入182.69亿元 同比增长24.9% [3] - 健康险保费收入282.46亿元 占总保费23.3% [3] - 短期险保费2,335亿元 同比增长12.1% [3] 投资表现 - 年化总投资收益率达5.9% [3] - 投资收益187.63亿元 同比增长33.7% [3] - 利息收入162.13亿元 同比增长5.3% [3] - 高股息OCI类权益工具投资由年初306.40亿元增长至374.66亿元 增长68.26亿元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8.28/8.93/9.02元/股 [4] - 当前股价对应P/EV为0.71/0.65/0.60x [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58.19亿元 2026年278.75亿元 2027年281.29亿元 [5] - 预计每股内含价值2025年90.70元 2026年99.15元 2027年108.23元 [5]
宁波银行(002142):业绩增速回升,资产质量改善
国信证券· 2025-08-29 13:20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6] 核心观点 - 业绩增速回升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7.9%较一季度回升2.3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8.2%较一季度回升2.4个百分点 [1] - 资产质量改善 二季度末不良率0.76%与年初持平关注率1.02%较年初降低0.01个百分点逾期率0.89%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上半年不良生成率1.00%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 [3] - 净息差承压 上半年日均净息差1.76%同比降低11bps二季度单季净息差1.72%环比下降8bps主要受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47bps影响 [2] - 规模稳健扩张 二季度末总资产3.47万亿元同比增长14.4%较年初增长11.0%贷款总额1.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3.4%存款总额2.0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3.1% [1] 财务表现 - 营收结构优化 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4.0%主要受益于代销和资产管理业务增长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0.5% [2] - AUM稳步增长 二季度末AUM达12550亿元较年初增长11.2% [2] - 盈利能力指标 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8%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1] - 资本充足状况 二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65%处于充足水平 [1] 业务结构 - 信贷投放侧重对公 上半年新增贷款主要来自对公业务零售贷款略有减少 [1] - 存款结构变化 新增存款主要来自对公其中对公活期存款较年初大幅增长30.8% [1] - 拨备计提加强 上半年"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不良生成"回升至116%二季度末拨备覆盖率374%较年初下降15个百分点 [3] 盈利预测 - 未来三年业绩展望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2/317/341亿元同比增速7.6%/8.4%/7.7% [3] - 每股收益预测 摊薄EPS为4.27/4.64/5.01元 [3] - 估值水平 当前股价对应PE为6.6/6.1/5.6x PB为0.81/0.73/0.66x 2025年动态股息率估计为3.4% [3] - 营收增长预期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05.56/760.29/829.97亿元同比增速5.9%/7.8%/9.2% [4][8]
中国太保(601601):保险投资稳健增长,新业务价值持续提升
国信证券· 2025-08-29 13:19
投资评级 - 中国太保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1][6] 核心观点 - 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95%至278.85亿元,总营业收入达2,004.96亿元(同比增长3.01%),利润总额322.59亿元(同比增长9.74%)[1] - 公司构建"保险+康养"融合生态,通过智能化服务提升运营效率与风控能力[1] - 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达9,544亿元(同比增长32.3%),新业务价值率提升至15.0%,新保期缴规模保费同比增长1380.7%[2] - 月均保险营销员达18.3万人(同比增长19.8%),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72,870元(同比增长12.7%)[2] - 银保渠道规模保费416.60亿元(同比增长82.6%),新保期交规模保费88.40亿元(同比增长58.6%)[2] - 太保产险保险服务收入968.31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机动车辆险收入539.31亿元(同比增长3.0%),非机动车辆险收入429.00亿元(同比增长5.4%)[3] - 承保综合成本率96.3%(同比优化0.8个百分点),承保利润35.5亿元(同比增长30.9%)[3] - 总投资收益率2.3%(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综合投资收益率2.4%(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4] - 股票及债券配置占比分别为9.7%(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和62.5%(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4.77元、4.90元、5.08元[4] - 当前股价对应P/EV为0.59倍(2025年)、0.51倍(2026年)、0.45倍(2027年)[4][9]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412,823百万元(同比增长2.16%),归母净利润45,924百万元(同比增长2.14%)[5][8] - 每股内含价值预计从2025年67.37元增长至2027年88.90元[5][9] - 新业务价值预计从2025年20,551百万元增长至2027年32,356百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显著)[9]
中烟香港(06055):烟叶类基本盘业务稳健,上半年收入增长19%
国信证券· 2025-08-29 13:13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评级维持 [1][3][5] 核心观点 - 公司是中烟体系唯一上市公司 独家经营壁垒深厚 内生外延扩张 [3] - 2025年中期业绩表现亮眼 收入同比增长18.5%至103.2亿港元 净利润增长9.8%至7.06亿港元 [1] - 派息政策积极 中期股息每股0.19港元 同比增长27% [1] - 烟叶类业务表现突出 进口业务收入增长23.5% 出口业务收入增长25.9% [1][2] - 盈利预测上调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10.4/11.8亿港元 [3] 业务板块分析 - 烟叶类进口业务收入84.0亿港元/+23.5% 进口量9.79万吨/+2.5% 进口均价单吨8.58万港元/+20.5% 毛利率8.2%/-2.8个百分点 [1] - 烟叶类出口业务收入11.6亿港元/+25.9% 出口量3.85万吨/+12.7% 出口均价单吨3.00万港元/+11.7% 毛利率5.5%/+2.4个百分点 [2] - 卷烟出口业务收入5.5亿港元/+0.8% 出口量10.19亿支/-7.9% 出口均价每支0.54港元/+9.4% 毛利率25.7%/+3.5个百分点 [2] - 新型烟草出口收入0.15亿港元/-66.5% 出口量0.81亿支/-65.4% 出口均价单支0.18港元/-3.0% [3] - 巴西经营业务收入1.95亿港元/-50.3% 出口量0.79万吨/-34.8% 出口均价单吨2.46万港元/-23.8%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9.2% 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1]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28% 助力净利润增长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0.10/161.01/170.95亿港元 [4] - 预计每股收益1.35/1.51/1.70港元 对应PE 27/25/22倍 [3][4]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维持在23.6%-26.0%水平 [4] 估值指标 - 当前总市值276.53亿港元 收盘价39.98港元 [5] - 市净率预计从7.14倍下降至5.14倍 [4] - EV/EBITDA预计从25.9倍下降至21.1倍 [4] - 近3个月日均成交额1.4255亿港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