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安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债市情绪面周报(6月第4周):一致预期下7成固收卖方看多债市-20250623
华安证券· 2025-06-23 19: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安观点认为当前投资者对债市一致预期较强,地缘政治、内外宏观环境利好债市,货币政策宽松,供给逻辑冲击三季度有望放缓,可挖掘曲线上凸点和有利差券种,半年末债市波动或放大,应做好右侧应对及时止盈 [3] - 卖方观点显示本周超7成固收卖方看多债市,情绪明显升温,固收买方观点整体偏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卖方与买方市场 - 卖方市场情绪指数与利率债:本周跟踪加权指数录得0.55,不加权指数录得0.68,较上周上升0.11,机构整体持中性偏多观点,72%机构偏多,21%机构中性,7%机构偏空 [11] - 买方市场情绪指数与利率债:本周跟踪情绪指数录得0.35,较上周上升0.12,机构整体持中性偏多观点,52%机构偏多,48%机构中性 [12] - 信用债:市场热词为理财季节性进场、市场宽松预期,跨季后理财规模扩张,机构配置力量增强,央行呵护下资金面整体宽松 [18] - 可转债:本周机构整体持中性偏多观点,23%机构偏多,77%机构中性 [20] 国债期货跟踪 - 期货交易:截至6月20日,国债期货价格、持仓量、成交量全面上升,成交持仓比整体下降 [22][23] - 现券交易:6月20日,30Y国债换手率录得4.59%,较上周上升0.97pct,利率债换手率录得0.97%,较上周上升0.05pct,10Y国开债换手率录得5.37%,较上周下降0.53pct [31][34] - 基差交易:截至6月20日,仅TS主力合约基差走阔,TS与T主力合约净基差走阔,TF主力合约IRR微降,其余均上升 [39][43] - 跨期与跨品种价差:截至6月20日,除T期货合约跨期价差收窄外,其余主力期货合约跨期价差均走阔,主力期货合约跨品种价差均走阔 [51]
海外宏观研究笔记(一):萨姆信号下的美联储降息规律
华安证券· 2025-06-23 16: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萨姆规则是基于失业率数据诊断美国经济衰退的指标,当美国失业率的三个月移动平均值相对于前12个月最低点上升0.5个百分点或更多时,经济可能衰退,该规则较其他方法更具及时性和100%准确率,但有两次“空报”情况 [2][3] - 2024年4、6、7月触发萨姆信号,失业率上升但绝对水平不高,结合经济增长和PMI指标,呈现轻度温和型衰退迹象,虽NBER未宣告,但萨姆信号提示或难被证伪 [5][6] - 复盘显示美联储早期降息灵敏,早于衰退区间且包含“空报”萨姆信号,2024年打破“加息→降息→衰退”顺序,变为“加息→衰退→降息”,降息滞后或因通胀隐忧 [7][8] - 2024年美联储降息受萨姆规则影响,三次降息均在萨姆信号值偏高区间,信号值回落则降息停止,停滞则重新降息 [9] - 当前萨姆信号提示暂时走出衰退期,但需关注其他指标提示的经济放缓风险,后续关注失业率和萨姆信号值,下阶段降息或在萨姆信号值达0.4%以上时提前触发 [10][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图表 - 图表1展示U3失业率与萨姆规则衰退期,萨姆规则衰退期精准识别历次U3失业率上升高峰 [16][20] - 图表2展示NBER衰退期萨姆信号值,NBER衰退期必然触发萨姆规则,仅有两次“空报” [16][22] - 图表3展示11次NBER衰退期与萨姆规则触发时点,包含各次衰退期的时间、萨姆规则触发区间及对衰退期开始和结束的预测效果等信息 [16][24] - 图表4展示2024年降息萨姆信号值变化及历年衰退期前的货币政策详情,涵盖失业率、萨姆信号值、GDP环比、美联储降息加息情况、CPI同比、制造业和服务业PMI等数据 [16][25]
GPT-5预计夏季发布,关注华为概念行情
华安证券· 2025-06-22 21: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2025-06-16至2025-06-20)各指数有不同表现,上证指数周涨跌幅为 -0.51%,创业板指周涨跌幅为 -1.66%,沪深300周涨跌幅为 -0.45%,中证1000周涨跌幅为 -1.74%,恒生科技周涨跌幅为 -2.03%,纳斯达克指数周涨跌幅为 0.21%;各板块也有不同表现,传媒指数周涨跌幅为 -1.78%,恒生互联网科技业周涨跌幅为 -2.25%,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周涨跌幅为 -1.23%,人工智能指数周涨跌幅为 0.11%,计算机指数周涨跌幅为 -1.83%,数据要素指数周涨跌幅为 -2.16%,云计算指数周涨跌幅为 -1.31%,信创指数周涨跌幅为 -1.88%,工业软件指数周涨跌幅为 -2.16% [2][25] - 本周AI、计算机、互联网、传媒等领域有诸多动态,如谷歌推出Gemini 2.5系列模型,腾讯开源混元3D 2.1大模型,华为HDC大会发布多项成果等 [3][4] - 给出不同领域的投资建议,涉及海外AI、国内AI、海外半导体、计算机相关、智能驾驶、海外消费、本地生活、电商、产业互联网、影视、游戏等领域,并列出相关公司 [7][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 指数表现:上证指数周涨跌幅 -0.51%,创业板指周涨跌幅 -1.66%,沪深300周涨跌幅 -0.45%,中证1000周涨跌幅 -1.74%,恒生科技周涨跌幅 -2.03%,纳斯达克指数周涨跌幅 0.21% [2][25] - 板块表现:传媒指数周涨跌幅 -1.78%,恒生互联网科技业周涨跌幅 -2.25%,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周涨跌幅 -1.23%,人工智能指数周涨跌幅 0.11%,计算机指数周涨跌幅 -1.83%,数据要素指数周涨跌幅 -2.16%,云计算指数周涨跌幅 -1.31%,信创指数周涨跌幅 -1.88%,工业软件指数周涨跌幅 -2.16% [2][25] - 个股表现:港股涨幅前三为中国儒意(+17.73%)、建桥教育(+11.28%)、金山软件(+10.94%),跌幅前三为民生教育(-12.9%)、泡泡玛特(-12.11%)、阿里影业(-11.88%);美股涨幅前三为万国数据(+5.33%)、Roblox(+5.06%)、富途控股(+2.52%),跌幅前三为虎牙(-5.13%)、叮咚买菜(-4.76%)、甲骨文(-4.67%);A股传媒涨幅前三为世纪华通(+11.68%)、巨人网络(+8.89%)、三七互娱(+6.8%),跌幅前三为游族网络(-9.51%)、蓝色光标(-8.22%)、鸿合科技(-7.75%);A股计算机涨幅前三为四方精创(29.21%)、金橙子(19.25%)、华铭智能(16.89%),跌幅前三为志晟信息(-13.18%)、新北洋(-12.65%)、银之杰(-9.99%) [35] 行业一周要闻 AI+领域 - 海外AI:6月18日谷歌宣布Gemini 2.5模型全系更新,Gemini 2.5 Pro、Gemini 2.5 Flash发布正式版,推出Gemini 2.5 Flash - Lite预览版;OpenAI首席执行官阿尔特曼宣布GPT - 5预计今年夏天推出 [3][42] - 国内AI:6月14日腾讯开源混元3D 2.1大模型;6月17日MiniMax开源推理模型MiniMax - M1;腾讯旗下AI助手元宝电脑版上线AI编程模式 [43][44] - 海外半导体:2025年一季度企业级固态硬盘平均售价下滑近20%,拖累前五大eSSD品牌厂第一季度营收环比下降,二季度预计整体营收恢复正成长 [44][47] 计算机 -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5召开,发布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CloudMatrix384超节点的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鸿蒙智能体、HarmonyOS 6的鸿蒙智能体框架等 [4] 互联网 - 未提及相关具体内容 传媒 - 未提及相关具体内容 公司公告 - 未提及相关具体内容
债市机构行为周报(6月第4周):还有哪些债券可以挖掘?-20250622
华安证券· 2025-06-22 17: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Y国债行情可能未结束,20Y - 30Y利差今年处近5年高点,有压缩空间,且20Y特别国债发行改善了其流动性,当前利差虽压缩至3bp,但仍为2024年及以前最高位 [2][12] - 20Y国债较50Y国债更具性价比,其流动性改善便于公募基金调整仓位,久期低于30Y和50Y国债,波动率不高,且与30Y国债利差变化规律更强 [3][13] - 可关注部分老券利差压缩机会,如230023在6月上旬与25特别02利差回升后表现亮眼,但当前与活跃券利差降至3bp,后续赔率可能不足 [3][13] - 6月以来大行加大融出资金面转松,大行买入短债持续数周,短端较6月初下行10bp,当前债市资金抱团长债或为半年度考核冲收益,月底前可维持久期,关注突发性事件冲击后的右侧应对 [4][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机构行为点评 - 收益曲线:国债和国开债收益率普遍下行,国债1Y、3Y、5Y等收益率下行幅度在1 - 4bp,分位点多有下降;国开债1Y、3Y、5Y等收益率下行幅度在1 - 5bp,分位点也多有下降 [15][17] - 期限利差:国债息差倒挂加深,利差短端走阔,长端分化;国开债息差走势分化,利差中短端收窄,长端走阔,各期限利差分位点有不同变化 [18][19] 债市杠杆与资金面 - 杠杆率:2025年6月16 - 20日杠杆率周内持续上升,6月20日约为107.85%,较上周五和本周一均有上升 [21] - 本周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额8.3万亿元,日均隔夜占比89.71%,日均回购成交额较上周上升,6月20日质押式回购成交额约8.5万亿元 [28][29] - 资金面:6月16 - 20日银行系资金融出震荡上升,大行与政策行6月20日资金净融出为4.93万亿元;主要资金融入方为基金,货基融出持续下降;银行单日出钱量震荡上升;DR007先升后降,R007先降后升;1YFR007和5YFR007震荡下降 [33][34] 中长期债券型基金久期 - 久期中位数升至2.82年,6月20日久期中位数(去杠杆)为2.82年,较上周五上升0.04年;久期中位数(含杠杆)为3.07年,较上周五上升0.11年 [44] - 利率债基久期升至3.69年,利率债基久期中位数(含杠杆)维持3.69年,较上周五上升0.02年;信用债基久期中位数(含杠杆)升至2.88年,较上周五上升0.15年 [47] 类属策略比价 - 中美利差:整体走阔,1Y收窄约2bp,2Y、3Y、5Y、7Y、10Y走阔幅度在1 - 3bp,30Y变动不足1bp,分位点有不同变化 [51] - 隐含税率:短端走阔,中长端收窄,1Y、5Y走阔,7Y、10Y、15Y收窄,3Y变动不足1bp,30Y走阔1bp,分位点也有不同变化 [52][56] 债券借贷余额变化 - 6月20日,10Y国债活跃券、30Y国债活跃券借贷集中度走势上升,10Y国债次活跃券、10Y国开债活跃券、10Y国开债次活跃券集中度走势下降,分机构看,中小行和券商下降,其余机构均上升 [57]
2025年A股中期投资策略:积聚向上突破的力量
华安证券· 2025-06-22 14:22
核心观点 - 积聚向上突破的力量,优选高股息、景气支撑和成长活跃主题 [3] 经济:快、慢变量交织,平稳回落 增长:内生动能有待提高,经济增速平稳回落 - 内生动能需继续夯实,预计下半年增长呈稳步回落态势,全年基本完成5%的增长目标 [11] - 下半年增长压力确定性增加,内需方面居民部门信心偏弱、房地产修复动能放缓,外需方面出口增速大概率回落 [11] 下半年核心变化:消费“慢变量”与出口和地产“快变量”的交织 - 消费受多种因素影响是宏观经济“慢变量”,出口和地产易受政策冲击成为“快变量”,下半年出口和地产大概率走弱 [19] - 下半年宏观经济关键点和政策发力抓手集中在“慢变量”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 [19] 消费 - 消费深层次修复依赖居民就业、收入改善,下半年仍为“慢变量”,当前居民商品消费对国补资金依赖度高,若不加码四季度社零增速恐回落 [20] - 就业信心不强和工作时长增加掣肘服务类消费,居民就业信心指数偏低、工作时长增加压缩可选消费时间 [24] - 后续服务消费潜力在于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居民在这两方面支出意愿持续提升 [28] 出口 - 美国挑起的关税冲突拖累全球增长,2025年下半年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仍存,继续拖累外需 [41] - 下半年出口压力恐在四季度逐步显现,关税谈判结果落地后海外企业将消耗库存、暂缓进口 [46] - 我国应对出口压力的举措依次为多元化拓市场、转内销和持续谈判 [47] 房地产 - 2024年“9·24”带动地产回暖动能减弱,再度向上难度较大,政策加码空间小,部分需求提前释放,房价下行压力突出 [51] - 二手房交易热度快速消退,有待新一轮政策刺激,若无政策托底下半年可能下滑 [56] - 新房销售持续承压,拖累地产投资,库存高企去库压力大,下调2025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预测值 [60] 政策:长短兼顾,小步快跑再加码 财政 - 上半年财政政策表现积极,5月以来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和特别国债发行提速,5月财政支出维持偏高水平 [68] - 特别国债能否新增取决于中美关税谈判结果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情况 [68] 货币 - 借鉴日本经验,我国货币政策有望维持长期宽松,不断丰富结构性工具,特别是风险资产的持续购买 [73] - 后续政策可能方向包括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扩大资产购买、推动工资上涨修复经济内生需求等 [74] 配置:高股息、景气与成长活跃主题 大势研判 - 市场大势震荡之中积聚向上突破的力量,宽松流动性托底市场,全A盈利改善趋势或成市场向上突破重要力量 [6] 行业配置 - 下半年风格维度金融优于成长优于消费优于周期,行业维度持续看好高股息、景气行业,成长活跃主题预计先抑后扬 [6] 盈利:改善趋势确立,业绩支撑在即 - 全A盈利改善趋势确认,2024Q4触底,2025Q1改善,2025H2持续改善,但规模不足以支撑基本面,创业板四季度盈利增速和规模将显著改善 [4] 专题:银行高股息行情将缘何结束? 从日本央行宽货币看货币政策还有哪些后招? - 复盘日本货币宽松进程,我国后续政策可能方向包括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扩大资产购买、财政政策配合推动居民工资上涨等 [74] 日本央行宽货币阶段分析 - 1991 - 1995年降息周期,本土资产泡沫破灭后金融市场动荡、经济基本面疲软,央行持续降息,财政投入和减税使经济回暖 [79] - 1998 - 1999年降息周期,亚洲金融危机下央行再次降息并实施零利率,GDP当季同比回正后解除零利率政策 [83] - 2001 - 2006年零利率叠加QE1,美国互联网泡沫传导使日本经济疲软,央行实施零利率和QE1,国际贸易和国内经济改善后调整货币政策目标 [89] - 2008 - 2010年降息周期叠加QE2,全球金融危机使日本经济受拖累,央行降息并开启QE2,效果不明显,未退出QE2而是实施QQE [94] - 2013 - 2016年零利率 + QQE时期,QE2未达目标,日本经济再次走弱,央行推出QQE政策,加大货币宽松力度 [98] - 2016 - 2024年负利率叠加收益率曲线控制时期,为走出通缩,央行开启负利率并推出收益率曲线控制 [103] 专题启示 - 日本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从数量型转变为价格型,政策操作目标经历三次大切换 [107] - 日本央行创设较多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突破传统货币政策框架,发展多层次非常规货币政策操作 [112] - 扩大财政支出、经济结构调整配合宽货币,助力日本走出通缩,财政支出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支出倾斜 [116] 日本弥补财政收支压力 - 为配合财政刺激政策,安倍政府举债扩大收入来源,导致政府杠杆率上升,两次调高消费税率,对经济发展形成拖累 [120] 结构性改革 - 日本结构性改革聚焦解决劳动力短缺、促进就业并扩大企业投资,包括支持女性就业、降低移民门槛、扩大企业投资等举措 [126]
电子行业周报:国产存储双雄崛起,存储芯片国产化持续进行-20250622
华安证券· 2025-06-22 13: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2025-06-16至2025-06-20),上证指数周涨跌-0.57%,深证成指涨跌幅为-0.46%,创业板指数涨跌幅-0.88%,科创50涨跌幅为-1.47%,申万电子指数涨跌幅-2.17%;板块行业指数中LED表现最好,跌幅0.46%,集成电路封测表现较弱,跌幅3.5%;板块概念指数中显示面板指数表现最好,涨幅0.79%,AI算力指数表现最弱,跌幅4.46% [3]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长鑫存储与长江存储季度营收均突破10亿美元大关,标志国内存储企业在全球舞台崭露头角,打破国际巨头主导的市场格局 [3] - 长鑫存储与长江存储崛起,为国内其他存储企业树立榜样,带动产业技术升级与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位,降低对进口存储芯片依赖,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4] - Counterpoint预测DRAM内存企业长鑫存储今年产能同比增长近50%,年末按比特出货量计市占将从一季度的6%提升到8%;产能从DDR4/LPDDR4加速向DDR5/LPDDR5过渡,DDR5/LPDDR5市场份额将从一季度的1%左右分别提升到7%和9% [4] - 长江存储已成功实现294层3DNAND量产,积极推进300层NAND开发,采用自研Xtacking4.0与先进CMOS Bonded Array(CBA)架构,导入PLC技术提升密度;长鑫存储成功量产本土DDR5模组,规划2025年底至2026年间量产HBM3记忆体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重要细分电子行业新闻梳理 - 国内存储双雄崛起,长鑫存储与长江存储季度营收均突破10亿美元大关;长鑫专注DRAM领域,合肥生产基地提升产能,技术工艺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长江存储深耕NANDFlash领域,凭借自主研发的3DNAND技术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2024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达1670亿美元,预计2025年NANDFlash和DRAM Bit容量需求较2024年分别增长12%和15%;长鑫优化DRAM制造工艺,合肥新工厂量产18.5nm工艺DRAM芯片,初始月产能达10万片晶圆;长江存储在3DNAND技术上持续创新,Xtacking架构提升芯片读写速度与存储密度 [12][13][18][19] - Counterpoint预测长鑫存储今年DRAM内存产能同比增长近50%,年末按比特出货量计市占从一季度的6%提升到8%;产能从DDR4/LPDDR4加速向DDR5/LPDDR5过渡,DDR5/LPDDR5市场份额从一季度的1%左右分别提升到7%和9% [19][20] - TrendForce预计2025年OLED显示器面板出货量达340万片,同比增长69%;整体面板市场受关税政策冲击,OLED显示器面板受影响程度较轻微,成长动能强劲,原因是电竞玩家接受度高,韩系面板厂将重心放在OLED显示器面板;供应由三星显示器和乐金显示器主导;华硕、微星等电竞品牌大力推广OLED显示器产品,2025年需求量翻倍成长,华硕需求量预计突破50万片;中国市场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电竞内需,本土二线品牌扩增OLED显示器产品线 [23][24] - 2024年我国OLED显示面板及模组产值规模超千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国际市场占比52%;2025年全球可折叠手机市场显著增长,我国市场出货量预计超1200万部,占全球市场一半,增长率35%;预计2027年我国折叠屏手机规模达1500万部,车载柔性屏渗透率突破15%;OLED产业带来超2000亿元产业投资,带动超500家企业参与,解决就业超10万人 [27] 市场行情回顾 行业板块表现 - 本周(2025-06-16至2025-06-20),上证指数周涨跌-0.57%,深证成指涨跌幅为-0.46%,创业板指数涨跌幅-0.88%,科创50涨跌幅为-1.47%,申万电子指数涨跌幅-2.17%;板块行业指数中LED表现最好,跌幅0.46%,集成电路封测表现较弱,跌幅3.5%;板块概念指数中显示面板指数表现最好,涨幅0.79%,AI算力指数表现最弱,跌幅4.46%;本周电子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3/26位 [3][29] 电子个股表现 - 本周(2025-06-16至2025-06-20)表现最好的前五名分别是联建光电、逸豪新材、科翔股份、中京电子、强力新材;旭光电子、远望谷、胜业电气、星宸科技、久量股份表现较弱 [46] - 今年表现最好的前五名分别是胜宏科技、慧为智能、天山电子、南亚新材、南极光;灿芯股份、盛科通信-U、国光电器、润欣科技、国星光电表现较弱 [46]
能源转型:可控核聚变发展加速,助力能源转型
华安证券· 2025-06-20 21: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国内外聚变项目招标/融资密集落地,商业/技术进展加快,AI/高端材料等技术创新带动聚变输出功率提升超预期,核聚变成为全球竞赛重要一环和能源转型重要导向 [4] - 国内科研院所引领,商业公司跟进;国外美国公司数量领先、技术多元,最早2028年实现聚变能源商业化 [4] - 核聚变商业化发电时间在2030年代,落地场景多样,但供给侧存在约束问题 [4] 各部分总结 为什么现在关注核聚变 短期有进展 - 国内:“BEST”工程总装提前启动,相关项目陆续招标,“玄龙 - 50U”和“中国环流三号”取得技术突破 [7][9] - 国外:美国TAE Technologies完成1.5亿美元融资,日本追加100亿日元投资,英国计划未来五年投资25亿英镑 [10] 中期有加速 - 创新磁场结构可提升约束性能,高温超导带材能提升聚变输出功率,AI/超级计算机助推核聚变技术突破 [13][15][17] 重要性提升 - 全球竞赛:中美是投资最大的国家,2024年中国投资加速,预计2025年再提升 [19][21] - 能源转型:核聚变具高能量密度、零碳等优势,是可持续途径,2100年渗透率或达10%-50% [22][25] 国内外核聚变行业进展及格局如何 国内 - 参与者:科研院所有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商业公司有聚变新能、先觉聚能等 [30][33] - 项目进展:多个项目处于不同建设阶段,中国实行“三步走”战略 [53][54] 国外 - 代表公司:美国CFS、Helion、ZAP Energy,英国Tokamak Energy等,技术路径多元,部分公司有明确项目节点 [61] 如何展望行业后续节奏 并网发电、具备经济性的时间节奏 - 最乐观2025 - 2030年实现首个核聚变发电并网,中性认为在2031 - 2035年 [63] 聚变能落地应用场景的节奏 - 下游应用包括发电、航天器、医疗等,2030年前后是关键进展节点 [67] 供给侧约束问题 - 核聚变零部件供给侧有潜在约束,存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问题,部分公司供应能力有限、订单积压 [70] 核聚变板块投资机会梳理 核聚变制造端产业链解析 - 关键零部件:包括高温超导带材、低温系统、燃料循环系统等 [72] - 相关标的:涉及永鼎股份、精达股份等多家公司,涵盖带材、磁体、密封件等多个环节 [73] 附录:可控核聚变介绍 - 聚变是轻核聚合释放巨大能量的过程 [74]
机构的持券意愿依然较强
华安证券· 2025-06-19 16: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银行配债量创历年“新高”,当前机构持券意愿较强。债市二季度以来整体横盘震荡,5月以来双降落地后利率小幅上行,10Y国债到期收益率由1.62%上行至1.72%。银行5月配债量创历年“新高”,主要原因在于供给高峰与口径变化;机构的整体持券意愿较强,与以往月份有所不同,广义基金呈现配存单、减仓二永、买入地方债、波段交易国债+政金债的交易特征,保险机构配置规模不高,证券公司小幅减仓,外资对存单持有量下滑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银行间及交易所托管量总览 - 2025年5月,银行间债券托管量环比增幅上升至1.31%,交易所债券托管量环比增幅下降至0.59% [12] - 银行间市场(中债登、上清所)和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债券托管量分别为166、22万亿元,总计188万亿元。中债登债券托管较上一月增加1.47万亿元,环比+1.22%;上清所债券托管量较上一月增加0.70万亿元,环比+1.46%;交易所债券托管量较上一月上升0.13万亿元,环比+0.59% [18] 分券种 利率债 - 5月利率债托管规模保持上升,整体托管规模为117亿元,环比增加1.72万亿元。国债、地方债、政金债余额持续增加,其中国债和政金债总量增幅较上月有所上升。国债托管规模环比上升9112亿元,地方债净增5257亿元,政金债托管量增加2822亿元 [20][21] 信用债 - 5月信用债总托管量为33万亿元,环比增加861亿元。企业债持续缩量,中票、公司债和超短融托管规模持续上升,短融托管规模持续减少 [29] - 5月企业债托管规模为1.77万亿元,环比减少246亿元,各机构持有余额持续回落;协会产品总托管量为16万亿元,较4月增加264亿元,部分机构持有量上升,部分机构托管规模增量有变化;公司债托管规模为15万亿元,环比增加843亿元,各机构托管规模有不同变化 [32] 同业存单 - 5月同业存单托管规模为22万亿元,环比上升2694亿元。政策性银行和广义基金持有量持续增加,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机构持有量持续减少,境外机构托管规模增量由正转负减少 [38] 金融债 - 5月金融债托管规模为12万亿元,环比增加2249亿元。保险机构持有量持续减小,商业银行、广义基金、证券公司和境外机构持有量持续增加,政策性银行托管规模增量由负转正增加 [44] 分机构 - 配置盘托管量明显增加,证券公司托管量减少。5月,政策性银行持有量增加366亿元,商业银行持有量增加17276亿元,广义基金持有量增加9223亿元,证券公司持有量减少1581亿元,保险机构持有量增加30亿元,境外机构持有量减少950亿元 [48] - 商业银行:托管量增加17276亿元,利率债、信用债、金融债和同业存单持有量有不同变化 [50][53] - 广义基金:托管量共增加9223亿元,政策性银行债和同业存单持有量增加,各券种持有量有不同变化 [55][59] - 证券公司:持有的债券余额减少1581亿元,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和地方债持有量减少,各券种持有量有不同变化 [56][60] - 保险机构:持有量增加30亿元,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持有量减少,地方债持有量增加,各券种持有量有不同变化 [64] - 境外机构:债券持有量减少950亿元,国债持有量增加,政策性银行债持有量减少,地方债持有量增加,各券种持有量有不同变化 [68]
华安电新张志邦:国内大储弱预期有望好转,欧洲大储景气度较高
华安证券· 2025-06-19 15:57
需求侧 - 25年5月国内装机6.32GW/15.85GWh,招标6.57GW/20.2GWh,容量同比+84% [2][9][13] - 25年5月底印度储能系统装机0.5GWh,25年招标独储21.52GWh、光储项目6.41GWh,预计全年装机超2GWh [2][20] - 25年5月德国储能装机317MWh,户储环比增加3.7%,大储同比+64.19%;意大利24Q4储能装机同比+27%/105%;英国25年5月新增批准项目容量2.87GW/6.0GWh [2] - 25年4月美国新增并网918.5MW,同比增加34%;澳洲25年1 - 4月累计装机355MW [2] - 中东北非已确定集成商待建项目32.1GWh,即将确定的超47GWh;24年非洲储能装机1.64GWh,同比+945% [2] 供给端 - 25年5月国内2/4小时储能系统平均报价0.550/0.478元/Wh,环比-6.6%/+7.5%;2/4小时储能EPC平均报价0.946/0.827元/Wh [2] 市场展望 - 25年欧洲各国大储集体高增长;美国全年并网约14 - 16GW;澳洲可再生新能源渗透率和高收益支撑储能规模增长 [2] - 光储平价带动中东项目密集落地,中国企业有望受益;非洲刚需叠加经济性改善,增长动能强劲 [2] 风险提示 - 美国新能源与储能需求下行;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利润率;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 [2]
合成生物学周报:工信部启动生物制造中试平台计划,南林大研发非粮生物基隔热材料-20250618
华安证券· 2025-06-18 21: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合成生物学周报》面向一、二级市场,汇总国内外合成生物学企业信息 [3] - 生命科学前沿研究活跃,生物技术融入经济社会,国家发改委印发规划,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将出现 [3] 各部分总结 二级市场表现 - 本周(2025/06/09 - 2025/06/13)合成生物学领域个股整体上涨 9.36%,排名第 1 [17] - 涨幅前五公司为苏州龙杰(+18%)、翰宇药业(+12%)、亿帆医药(+11%)、苑东生物(+11%)、百济神州(+9%),1 家化工、3 家医药、1 家生物医药 [20] - 跌幅前六公司为嘉必优(-7%)、贝瑞基因(-7%)、华恒生物(-6%)、华熙生物(-6%)、莲花健康(-5%)、保龄宝(-5%),4 家食品或生物医药、1 家生物医药、1 家化工 [23] 公司业务进展 - 虹摹生物与易智唯思合作打造“虹摹 - 易智唯思生物制造 AI 智能体创新中心”,推进“AI 工程师生物智造套件”,助力产业智能化转型 [26] - 宜可生物在苏州太湖新城落地,推进 PHA 生物塑料树脂产业化,规划建研发中心与万吨级生产基地,全球 PHA 市场预计 2030 年达 3.67 亿美元 [26] - 中环新能源与霍尼韦尔 UOP 合作,共建可持续航空燃料全产业链,首个项目拟 2027 年前在合肥周边启动 [27] - 巴斯夫完成 Rheovis 系列生物基替代,新产品生物基含量 35%,碳足迹减 30% [28] - 阿斯利康与石药达成超 50 亿美元战略合作,阿斯利康支付 1.1 亿美元预付款,设研发与销售里程碑付款 [29] 行业融资跟踪 - 2025 年以来近百家企业完成新融资 [33] - 景嘉航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用于核心管线开发,有 8 条在研管线,JJH002 进入 IIT 阶段 [34] - Mosanna Therapeutics 完成 8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推进 MOS118 II 期临床开发及管线拓展 [34] 公司研发方向 - 君实生物“二合一”重组蛋白猴痘疫苗 JT118 获 NMPA 受理,有望填补国内猴痘疫苗空白 [39] - 巨石生物抗体偶联药物 SYS6040 获美国 FDA 临床批准,针对晚期实体瘤有广谱杀伤潜力 [39] - 苏尔寿开设 PLA 瑞士创新技术中心,专注可再生生物聚合物工艺开发与规模化生产 [40] - Boss Design 推出生物聚氨酯环保座椅系列,Uma 碳足迹降 75%,Mila 具极简环保特色 [40] 行业科研动态 - 研究在细菌中发现可合成红藻天然产物类二萜的合酶,构建生物合成路径模型 [42] - 提出“溶剂切换”策略,将废弃 PET 高效解聚为 TPA 与 EG,选择性合成 LA 或 GA [42] - 通过改造酿酒酵母代谢,实现氧化还原平衡与 ATP 供应,提升非乙醇产物得率 8 - 11 倍 [42] 周度公司研究 - BioNTech 是德国生物技术公司,以 mRNA 技术为核心,开发癌症、传染病疫苗及再生医学疗法 [43] - 核心研究方向是用 mRNA 技术构建个体化免疫治疗方案,拓展至多种疾病疫苗开发及管线布局 [44] - 2023 年收购 InstaDeep 加强 AI 驱动药物开发能力,交易约 5 亿欧元 [45] - 2025 年拟全股票收购 CureVac,强化 mRNA 抗癌免疫疗法能力 [46] 重点事件分析 - 上海交大倪俊团队构建 iMECS 系统,将木质素转化为多种高附加值天然产物 [50] - 以阿魏酸合成姜黄素,产量提升至传统方法 14.5 倍;合成香兰素,产量 106.0 mg/L,转化率 98.21% [51] - 从对香豆酸合成覆盆子酮,产量达 118.9 mg/L,生产力提升近 48 倍;合成白藜芦醇和柚皮素,产率分别达 211.3 mg/L 与 229.1 mg/L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