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源证券

搜索文档
重庆啤酒(600132):吨价承压、所得税扰动影响盈利,静待结构修复
华源证券· 2025-08-18 21:25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基于公司多品牌运营能力和高分红率下的安全边际 [5] 核心观点 - 25H1整体业绩承压 收入88 39亿元同比降0 24% 归母净利润8 65亿元同比降4 03% [5] - 高档产品25H1收入52 65亿元同比微增0 04% 但Q2单季下滑1 09% 主要受餐饮夜场消费疲软影响 [5] - 西北区表现相对稳健 25H1收入25 96亿元同比增1 75% 中区和南区分别下滑0 70%和1 47% [5] - 吨价承压明显 25H1啤酒吨价4779 26元/吨同比降1 14% Q2吨价4755 34元/吨同比降1 92% [5] - 成本端改善显著 25H1吨成本2462 51元/吨同比降2 38% 带动毛利率提升0 62pct至49 83% [5] - 所得税率提升7 41pct至27 26% 拖累Q2净利率下降2 17pct至17 54% [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1 82/12 16/12 6亿元 对应增速6 03%/2 87%/3 64% [5] - 2025年预测PE 23倍 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股息率4 53%具备吸引力 [5][6] - 2025年ROE预计达102 26% 显著高于同业水平 [7] 业务策略 - 积极拓展非现饮渠道 包括零食折扣店和仓储会员店等新兴业态 [5] - 优化现饮渠道投资策略 协同制定营销方案提升渠道效率 [5]
为何当前债市大幅走熊的可能性较低?
华源证券· 2025-08-18 21: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自2005年以来经历多次债券熊市,主要受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和资金趋势等因素影响,当前债市大幅走熊概率低,近1 - 2年更可能维持震荡格局,阶段性看多债市,10Y国债收益率可能重回1.65%左右,调整后信用债机会突出 [1][10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历次债券熊市特征: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透视 - 2007 - 2008年:经济过热和通胀高企,CPI同比一度超8%,央行连续6次加息,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07年初3%升至2008年8月4.5%附近 [5] - 2010 - 2011年:“四万亿”刺激后通胀攀升,CPI同比突破6%,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10年9月3.2%升至2011年9月4.1% [8] - 2013年:“钱荒”和金融监管引发流动性危机,通胀预期升温,央行收紧流动性,隔夜回购利率一度超30%,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13年5月3.4%升至年末4.6% [9][10] - 2016 - 2017年:金融强监管、供给侧改革与棚改货币化,经济L型运行、资金泛滥,美联储加息等致资本外流,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16年10月2.7%左右升至2017年底3.9% [11] - 2020年:经济复苏与政策退出,公共卫生事件后经济回暖,资金利率回归正常,10年长端利率4月30日开始上行 [15] - 2022年:公共卫生事件结束提升市场经济复苏预期叠加理财负反馈,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2年8月2.6%升至11月2.9% [19][21] - 债市熊市共性特征:政策驱动为货币政策收紧和金融监管强化;与经济周期关联,宏观经济向好、通胀上行时债市易走熊;资金是政策和市场纽带,未来债市波动围绕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全球流动性环境,需关注通胀、地产政策及金融监管动向 [22][23][24] 为何当前债市大幅走熊的可能性较低 过往牛转熊拐点信号 - 基本面拐点:6次拐点均伴随基本面拐点,且领先或同向于牛转熊拐点,但前期变化幅度大,后续不明显 [83] - 政策面拐点:6次拐点中有3次伴随明显货币政策紧缩,2次货币政策拐点领先于债市拐点 [83] - CPI或PPI回升:6次拐点中有2次伴随CPI明显上行,85次CPI破2%,2次破3%;4次伴随PPI明显上行,PPI见底6 - 12个月、平均9.3个月后债市转熊 [85] - 资金面拐点:收益率底滞后资金底区间为0 - 8个月,平均2.5个月;熊市拐点滞后资金底区间为0 - 19个月,平均10个月;危机模式下快速宽松会使资金底与收益率底同步,正常经济周期有滞后 [87] CPI回升是否为债市牛转熊的充分或必要条件 - CPI回升既不是牛转熊拐点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过去十年CPI波动收窄,对债市影响趋于弱化,供给冲击导致的通胀暂时性上行对债市趋势影响有限 [95][96] 当前债市大幅走熊可能性低的原因 - 货币政策:2025年上半年货币政策阶段性调整,下半年经济面临压力,年内显著转向紧缩概率极低 [97][98] - 经济基本面: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稳健但价格承压,25Q2名义GDP增速仅3.9%,GDP平减指数连续9个季度为负,PPI持续下行,短期内债券市场更可能维持震荡格局 [100] - 资金面:资金面偏宽松,DR001和DR007下降且波动率收敛,无趋势性收紧信号,债市调整反映经济弱复苏预期,10Y国债收益率突破1.80%难度大 [101] - “反内卷”政策:当前反内卷政策缺乏需求端强力刺激配套,难以复制2016年政策效果,债市更可能维持区间震荡 [104] - 外部环境:美国经济减速、就业疲软,加息预期低,对我国债市难以构成实质性利空压力 [105] 投资分析意见 - 当前债市大幅走熊概率低,阶段性看多债市,10Y国债收益率可能重回1.65%左右;调整后信用债机会突出,建议重视长久期下沉的城投债及资本债、保险次级债,力推民生、渤海、恒丰长久期资本债,看多城投点心债及美元债,关注北部湾银行、天津银行、中华财险等资本债 [106][107]
华源晨会-20250818
华源证券· 2025-08-18 21:06
固定收益市场 - 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或上升,价格是经济修复关键变量,"反内卷"成为政策重心,但7月CPI和PPI改善不及预期[2] - 债市回调源于机构主动降久期而非基本面变化,利率债中长期纯债基久期近三周持续下降,当前坚定看多债市[2] - 预计下半年10Y国债收益率区间1.6%-1.8%,当前接近1.75%性价比较高,看好10Y国债重回1.65%,5Y国股二级资本债降至1.9%以下[2][14] - 信用债方面,3Y产业债信用利差明显调整,AA中长端利差压降,3Y银行二永债信用利差走扩[13] 北交所营养功能食品行业 - 2024年营养健康食品市场规模5,223亿元,预计2029年达7,203亿元,CAGR6.6%;营养功能食品细分品类2024年规模2,331亿元,2029年或达3,499亿元,CAGR8.5%[16] - 产业链完整,北交所相关标的包括品牌商康比特、原料商无锡晶海、合同生产商衡美健康(拟上市)[16][17] - 北交所消费服务股本周股价涨跌幅中值-2.54%,市盈率TTM中值由54.0X降至52.1X[18] 医药行业 - 医药指数本周上涨3.08%,超额沪深300指数0.7%,赛诺医疗(+69.13%)、创新医疗(+51.53%)等涨幅居前[26] - 肿瘤免疫治疗向多抗发展,关注PD-1/VEGF/IL-2三抗(上海谊众YXC-001)、PD-1/TIGIT/IL-15三抗(汇宇制药)等临床潜力[28] - 建议关注组合:信立泰、上海谊众、福元医药、昂利康、中国生物制药[30] 金属新材料 - 稀土:氧化镨钕上涨4.99%至55.75万元/吨,6月出口量环比改善;钨精矿价格上涨3.63%至20万元/吨[21][22] - 贵金属:伦敦现货黄金下跌0.34%至3335.50美元/盎司,白银上涨3.40%至37.73美元/盎司;中期"降息交易"或支撑金价[33][36] - 核聚变新材料: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加速,上游材料企业如安泰科技、斯瑞新材等有望受益[24] 公用环保行业 - SOFC:海外需求预期上修,BE公司已完成1.5GW低碳电力部署(含数据中心400MW),计划2026年底产能扩至2GW[39][40] - 韶能股份成立子公司推进算电融合项目,规划2026年动工建设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预计2027年底首期投产[41][42]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16/1.36/1.7亿元,同比增速51.1%/17.5%/25.1%[44]
百亚股份(003006):25H1外省市场营收高增静待后续业绩拐点
华源证券· 2025-08-18 21:05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4] 核心观点 - 25H1外省市场营收高增,静待后续业绩拐点[4] - 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4亿元(+15.1%),归母净利润1.88亿元(+4.6%)[6] - 自由点产品营收16.87亿元(+20.5%),大健康系列(益生菌、有机纯棉)增速更快[6] - 线下渠道营收11.33亿元(+39.8%),其中川渝/云贵陕/其他地区分别增长13.07%/14.65%/124.15%,电商渠道下滑9.44%[6] - 毛利率同比-1.2pct至53.2%,销售费用率+1.1pct至36.4%(营销推广费用4.64亿元,+26.1%)[6] - 归母净利率同比-1.1pct至10.7%[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7/4.8/6.2亿元(增速29.8%/29.9%/28.3%)[6]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40.79/50.12/60.26亿元(增速25.35%/22.88%/20.22%)[5] - 2025-2027年EPS预测:0.87/1.13/1.45元[5] - 当前PE对应34/26/21倍(2025-2027年)[6] - ROE持续提升:2025-2027年预测24.6%/30.34%/36.55%[5] 业务亮点 - 聚焦卫生巾系列,中高端产品(益生菌、有机纯棉)占比提升优化盈利[6] - 女性卫生裤产品接受度提升,未来收入或稳步增长[6] - 深耕川渝核心区域(25H1营收4.26亿元),外省市场快速扩张(其他地区营收+124.15%)[6] - 电商渠道短期受舆情影响下滑9.44%,但业务已逐步恢复常态[6] 市场表现与估值指标 - 总市值127.52亿元,流通市值127.20亿元[2] - 资产负债率25.54%,每股净资产3.29元[2] - 2025年预测P/E 34.16倍,P/S 3.13倍,P/B 8.40倍[8] - EV/EBITDA 2025年预测24倍,2027年降至15倍[8]
集智股份(300553):高端领域打破国外垄断,长期成长天花板打开
华源证券· 2025-08-18 20:50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6] 核心观点 - 高端领域打破国外垄断: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在高速动平衡及超速试验装备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打破德国申克等国外企业的垄断,国产替代空间显著[8] - 成长天花板打开:全球动平衡机市场空间约167亿元人民币,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有效下游市场空间从8亿元扩展到超160亿元,主业成长潜力巨大[8] - 业绩增速提速: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3/0.97/1.7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9.77%/81.09%/76.14%[7][8] 财务数据 - 2025年预测:营业收入4.10亿元(+52.47%),归母净利润0.53亿元(+179.77%),每股收益0.48元[7] - 2027年预测:营业收入9.24亿元(+48.18%),归母净利润1.70亿元(+76.14%),每股收益1.54元[7] - 估值指标:2025年PE为91倍,2027年PE降至29倍[7][8] 技术突破 - 项目通过三重评审:子公司研发的"DG3高速动平衡及超速试验装备"通过工厂验证、专题会议质询、专家评议,核心部件实现国产化[8] - 应用领域广泛:产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汽轮机、燃气轮机等核心装备检测,涉及国家安全与能源命脉[8] 市场空间 - 全球市场:2024年全球动平衡机市场空间约23亿美元(167亿元人民币),汽车占比70%,重工业和航天航空占比25%[8] - 国产替代空间:此前国内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占据,国产设备面临维修成本高、数据安全等问题,替代需求迫切[8] 盈利预测 - 毛利率提升: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从43.50%提升至45.95%[9] - ROE增长:2025-2027年ROE从6.92%提升至16.39%[7][9] - 现金流改善:2025年经营性现金净流量预计0.85亿元(+373.12%)[9]
2025年7月社零数据点评:7月社零整体同增3.7%,家具、家电等品类增速较快
华源证券· 2025-08-18 17:05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 [4] 核心观点 - 7月社零整体同比增长3.7%,家具、家电等品类增速较快 [4][6] - 除汽车外社零同比增长4.3%,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3.6%/3.9% [5][6] - 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同比增长3.1%,餐饮收入同比下降0.3% [5][12] - 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0%,餐饮收入总额同比增长1.1% [5][12] 分品类数据 必选消费 - 粮油食品类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6% [5][17] - 饮料类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7% [5][17] - 烟酒类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7% [5][17] - 日用品类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2% [5][17] 可选消费 - 纺服类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8% [5][21] - 化妆品类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4.5% [5][21] - 金银珠宝类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2% [5][21] - 通讯器材类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9% [5][21] 其他消费品类 - 家具类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0.6% [5][31] - 家电类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8.7% [5][31] - 建材类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下降0.5% [5][31] - 石油及制品类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下降8.3% [5][31]
海丰国际(01308):2025年中报点评:量价双涨,净利大增
华源证券· 2025-08-18 17:05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6]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6.65亿美元,同比增长28.0%,毛利率由31.0%升至40.2%,净利润6.33亿美元,同比增长79.5%,每股收益0.24美元,同比增长84.6%[8] - 集装箱航运物流板块收入14.21亿美元,同比增长31.82%,运量182.97万TEU,同比增长7.3%,平均单箱收入776.4美元/TEU,同比增长22.77%[8]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1.30港元(0.17美元),分红率70.8%,每股分红金额同比增加84.4%[8] 市场表现 - 收盘价26.84港元,一年内最高/最低27.96/15.70港元,总市值72,467.68百万港元,资产负债率22.55%[4] 行业分析 - 亚洲区域内航线集装箱贸易需求保持高位,受益于区域经济发展、RCEP协定深化及产业链转移[8] - 3kTEU以下小型船舶2025/26年运力增速预计+1.2%/-2.0%,供给紧缩利好亚洲支线市场[8] - 公司手持订单14艘总计2.88万TEU,占运营船队15.3%[8]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1.24/10.89/10.76亿美元,同比增速9.34%/-3.17%/-1.15%[7] - 2025-2027年每股收益0.42/0.40/0.40美元,ROE 42.79%/38.28%/35.19%[7] - 2025-2027年市盈率8.24/8.51/8.61倍[7] 业务亮点 - 高频网络差异化优势显著,量价双升支撑业绩[8] - 供应链去中心化支撑集运利润,运力结构性短缺利好业务[8] - 持续高比例分红凸显红利属性[8]
传媒互联网行业周报:微信AI搜索开启灰度,关注AI及游戏影视表现持续度-20250818
华源证券· 2025-08-18 17:04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4] 核心观点 - 建议关注头部互联网公司财报中对行业发展方向的阐述和指引,重视AI在产业的渗透进度以及游戏、影视、潮玩等产品表现的持续度[4] - 微信开启AI搜索灰度测试,搜索栏包含深度思考、图片上传、文件&公众号上传等功能,商业化链路已有落地形式[4] - 暑期档新游产品上线及存量产品大版本更新带动优质产品高频数据表现,例如《超自然行动组》位列iOS畅销榜第4[5] - 暑期档优质影片持续释放,《浪浪山小妖怪》日票房达9618万元,累计票房9.09亿元,《南京照相馆》累计票房25.04亿元[6] - GPT5正式发布,国产大模型如DeepSeek、Kimi等实现底层能力突破,推动AI应用侧跨越式发展[7] - AI+电商直播场景突破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重点关注数字人制作技术公司、IP公司等[8] - 智能硬件与多模态大模型结合趋势加速,字节、小米等头部厂商加码AI端侧[9] - 即时零售行业由低价竞争转向商业创新,市场格局渐趋稳定[10] - 卡牌潮玩板块景气度高,产业链公司持续扩容,关注IP价值和团队营运能力[11] - 国有出版公司探索教育新业态,强化分红持续性,推动产业并购整合[12] 板块表现 游戏 - 暑期档新游上线及存量产品大版本更新带动优质产品表现,《超自然行动组》位列iOS畅销榜第4[5] - 头部游戏公司探索AI+陪伴+游戏化范式,相关产品表现超预期可能推动上市公司价值重估[5] - 建议关注腾讯控股、网易、恺英网络、巨人网络等[5] 电影 - 暑期档优质影片持续释放,《浪浪山小妖怪》日票房9618万元,累计票房9.09亿元[6] - 《南京照相馆》累计票房25.04亿元,《捕风追影》上映首日票房6384万元[6] - 建议关注上海电影、万达电影、猫眼娱乐等[6] AI应用 - GPT5发布,国产大模型如DeepSeek、Kimi等实现底层能力突破[7] - AI+电商直播场景突破,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8] - 快手可灵AI视频方向更新,微信上线短剧小程序【短剧】[8] - 建议关注中文在线、掌阅科技、百纳千成等[8] 互联网 - 即时零售行业由低价竞争转向商业创新,市场格局渐趋稳定[10] - 头部企业平台优势体现在业绩基本面韧性,如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等[10] 卡牌潮玩 - 板块景气度高,产业链公司持续扩容,关注IP价值和团队营运能力[11] - 建议关注泡泡玛特、巨星传奇、阿里影业等[11] 国有出版 - 探索教育新业态,强化分红持续性,推动产业并购整合[12] - 建议关注皖新传媒、南方传媒、山东出版等[12] 市场回顾 - A股方面,2025年8月11日至8月15日,上证综指+1.7%,深证成指+4.55%,创业板指+8.58%[12] - 传媒(申万)板块+1%,排名第17[12] - 港股方面,游莱互动+24%,飞鱼科技+23.08%,家乡互动-14.41%[21] 行业数据跟踪 AI投融资 - 本周16项AI领域投融资事件,Cognition AI获5亿美元B轮融资,估值637亿人民币[33] - Cohere获5亿美元D轮融资,估值442亿人民币[33] 游戏表现 - 中国iOS手游畅销榜前二为《和平精英》与《王者荣耀》,《崩坏:星穹铁道》排名第四[36] - 微信小游戏市场前三为《向僵尸开炮》《无尽冬日》《三国:冰河时代》[38] 影视表现 - 本周全国累计票房10.91亿元,《浪浪山小妖怪》周票房35377.97万元,占比32.4%[44] - 剧集《锦月如歌》播放量2.71亿,市占率15.42%[46] - 综艺《披荆斩棘2025》市占率16.49%[48] 投资分析意见 - 建议持续把握AI+应用落地,关注商业模式延展[49] - 传媒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沿新渠道+新内容方向布局[49]
三棵树(603737):“赛道优势+内生调整”共振,业绩初见锋芒
华源证券· 2025-08-18 16:58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增持(维持)[6]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三棵树凭借"赛道优势+内生调整"共振,业绩已初见锋芒,有望优先迎来戴维斯双击[6][8] - 房地产行业经历深度调整后下行风险有限,三棵树作为国民涂料领军企业,凭借稀缺的赛道优势、扎实的行业地位和高效的渠道战略升级,业绩或已率先触底回升[8] 财务数据与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报显示营业收入58.16亿元(同比+0.97%),归母净利润4.36亿元(同比+107.53%),扣非归母净利润2.92亿元(同比+268.48%)[8] - 2025H1整体毛利率32.3%(同比+3.7pct),主要受益于家装墙面漆产品结构调整和涂料原材料采购单价同比下降12.95%[8] - 2025H1期间费用率23.67%(同比-1.57pct),其中销售费用率14.97%(同比-0.86pct)[8] - 2025H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3.51亿元(同比增加3.93亿元),主要系收回货款增加[8] 业务分项表现 - 家装墙面漆:2025H1收入15.74亿元(同比+8.4%),销量+5.4%,单价+2.8%;2025Q2收入9.20亿元(同比+8.7%),销量+1.4%,单价+7.3%[8] - 工程墙面漆:2025H1收入17.95亿元(同比-2.3%),销量+6.7%,单价-8.5%;2025Q2收入12.02亿元(同比-7.1%),销量+0.1%,单价-7.2%[8] - 防水卷材:2025H1收入4.60亿元(同比-28.6%),销量-24.7%,单价-5.1%;2025Q2收入2.85亿元(同比-32.5%),销量-29.5%,单价-4.3%[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2亿元(同比+141.60%)、10.01亿元(同比+24.86%)、13.02亿元(同比+30.07%)[7][8] - 对应EPS分别为1.09元、1.36元、1.7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2倍、33倍、26倍[7][8]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24.10%、24.25%、25.19%[7] 估值与市场表现 - 总市值335.12亿元,总股本737.82百万股,每股净资产3.99元[4] - 当前资产负债率76.45%[4] - 2025年8月15日收盘价45.42元,52周波动区间26.30-55.38元[4]
明阳科技(837663):“主业专精+技术外延”战略下业务版图有望持续扩张,2025H1营收yoy+31%
华源证券· 2025-08-18 16:58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公司主业专精+技术外延战略下业务版图有望持续扩张,2025H1营收同比增长31%[5] - 2025H1各业务营收均实现增长,新能源车智能化座椅功能配置升级创造行业增量[8] - 公司战略聚焦主业深化(汽车座椅总成件推广)和技术外延拓展(商用车、工程机械等领域)[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7/1.19/1.46亿元,对应PE 34.0/27.7/22.6倍[8] 财务数据 - 2025H1营收1.67亿元(yoy+31%),归母净利润3188万元[8] - 2025H1金属粉末冶金零件营收7221万元(yoy+32.08%),自润滑轴承3923万元(yoy+26.51%),传力杆3044万元(yoy+34.51%)[8] - 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46307元(含税),共派发3000万元[8] - 2025H1研发费用1116万元(yoy+88%)[8] 行业动态 - 2025H1中国乘用车终端销量1083.08万辆(yoy+8.10%),新能源渗透率达48.89%[8] - 中国品牌市占率升至62.08%,工信部计划印发机械、汽车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8] - 新能源车智能化座椅功能(电动调节、交互界面等)需求提升,产业链市场空间广阔[8] 盈利预测 - 2025E营业收入371百万元(yoy+21.76%),归母净利润97百万元(yoy+22.41%)[7] - 2026E营业收入449百万元(yoy+21.18%),归母净利润119百万元(yoy+22.65%)[7] - 2027E营业收入549百万元(yoy+22.20%),归母净利润146百万元(yoy+22.94%)[7] - 2025E每股收益0.72元/股,ROE 2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