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源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奥迪威(920491):2025Q3稳定发展,拟H股融资强化海外拓展+服务器散热、机器人等场景多元布局
华源证券· 2025-11-12 14:43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且维持该评级 [5] 核心观点 - 报告看好公司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把握汽车智能化、消费电子、机器人、医疗等领域的发展机遇,有望促进业绩持续稳步增长 [5][6]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稳定发展,并计划通过H股融资强化海外拓展,同时在服务器散热、机器人等场景进行多元布局 [5] 基本数据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1月10日,公司收盘价为30.10元,一年内股价高低区间为42.88元至19.56元 [3] - 公司总市值为4,248.41百万元,流通市值为3,478.81百万元,总股本为141.14百万股 [3]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2.54%,每股净资产为7.44元/股 [3] 盈利预测与财务表现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8亿元、1.24亿元、1.47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43倍、34倍、29倍 [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53亿元、9.48亿元、11.0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1.99%、25.89%、16.44% [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9元、0.88元、1.04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9.25%、10.98%、12.17% [6]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02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为7,147万元,同比增长6% [7]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1.71亿元,同比增长5%,归母净利润为2,100万元,同比增长2% [7] 业务发展与竞争优势 - 公司核心产品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是短距离感测的核心选择,广泛应用于自动泊车、盲区检测等汽车智能化场景,单个车型通常搭载12-14个传感器 [7] - 在智能座舱领域,公司拓展了前车盖触控感知、儿童遗留监测等方案,提升安全性、便捷性和舒适性 [7] - 公司规划H股上市以加速海外市场拓展,支持国内外双市场发展,有望受益于全球汽车智能化渗透率提升 [7] - 在非汽车领域,公司产品应用于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控制机器人,受益于算力提升,传感器单机搭载量或将增加 [7] - 公司为AI服务器散热推出智能液冷流量传感器,采用超声波与涡街双技术架构,具备瞬态热冲击防护、能效优化闭环等优势,正推进批量应用落地 [7]
并行科技(920493):2025Q3 业绩同比扭亏,与阿里云联合推动国产化算力与AI 技术于多场景规模化落地
华源证券· 2025-11-12 14:39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且维持该评级 [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4/0.36/0.48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S分别为10/8/6倍 [6]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76亿元,同比增长69%,环比增长7% [8]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33万元,环比增长124% [8]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收7.34亿元,同比增长69%,实现归母净利润841万元,同比增长179% [8] - 公司2025年1-9月固定资产同比增长32%至11.1亿元,为服务在手订单持续扩充自有算力资源池 [8] 公司竞争优势与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共建+整合模式拓展算力资源,自有GPU算力利用率达85%-90%的饱和状态 [8] - 公司与阿里云达成深度合作,共建国产算力中心并共营公共云专区,形成投建运一体化的资源调度与服务闭环 [8] - 公司聚焦应用运行特征分析与优化,相较云计算厂商的虚拟化算力具备性能优势 [8] - 公司通过MaaS平台全面接入智谱GLM-Z1等主流大模型,为科研、教育及产业客户提供从Tokens调用到行业大模型落地的一站式服务 [8] 行业前景与驱动因素 - 生成式AI的高景气推动智能算力需求激增,IDC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1037.3 EFLOPS,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达46.2% [8] - 国家政策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算力资源布局,2025年进一步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8] - 行业正从算力基建向算力普惠迈进,绿色节能成为行业发展主题 [8]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3亿元/11.16亿元/13.6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1.86%/29.27%/22.28% [7]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32.48%/32.69%/32.92% [9]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6.41%/8.86%/10.48% [7][9]
房地产行业周报(25/11/1-25/11/7):五部门推智慧城市计划,新房及二手房成交走弱-20251111
华源证券· 2025-11-11 23: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3] 报告核心观点 - 政策端有望进一步发力,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高品质住宅或将迎来发展浪潮[4] - 维持房地产"看好"评级,建议关注核心城市布局重、产品力强的房企及地产转型、中介、物业管理等方向[4] 板块行情 - 本周(25/11/1-25/11/7)房地产(申万)板块下跌0.2%,表现弱于主要股指(上证指数+1.1%、深证成指+0.2%、创业板指+0.6%、沪深300+0.8%)[4][7] - 个股表现分化显著,涨幅前五为ST中迪(+27.6%)、新华联(+27.4%)、渝开发(+22.2%)、财信发展(+18.6%)、*ST中地(+15.3%);跌幅前五为京投发展(-16.6%)、卧龙新能(-14.2%)、珠江股份(-14.1%)、张江高科(-9.4%)、合肥城建(-9.2%)[4][7] 数据跟踪:新房成交 - 当周(11.1-11.7)42个重点城市新房合计成交154万平米,环比下降38.7%,同比下降47.1%[13] - 分能级看,一线城市(4城)成交38.4万平米(环比-30.6%),二线城市(15城)成交87.6万平米(环比-44.1%),三四线城市(23城)成交28.1万平米(环比-28.6%)[13] - 当月(11.1-11.7)42城新房成交154万平米,环比上月同期上升195.2%,同比下降46.7%,年初至今累计成交同比下降11.2%[4][17] - 分能级累计同比:一线城市-5.6%,二线城市-11.0%,三四线城市-18.2%[17] 数据跟踪:二手房成交 - 当周(11.1-11.7)21个重点城市二手房合计成交191万平米,环比下降7.6%,同比下降28.9%[4][28] - 分能级看,一线城市(3城)成交78.8万平米(环比-14.3%),二线城市(9城)成交98.9万平米(环比-1.2%),三四线城市(9城)成交13.3万平米(环比-9.4%)[28] - 当月(11.1-11.7)21城二手房成交191万平米,环比上月同期上升895.9%,同比下降26.7%,年初至今累计成交同比上升10.2%[4][31] - 分能级累计同比:一线城市+11.6%,二线城市+10.4%,三四线城市+1.5%[31] 行业新闻 - 宏观政策:五部门印发智慧城市发展计划,目标2027年底建成50个以上全域数字化转型城市,2035年涌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市[4][45] - 产业动态:第22届中国住博会聚焦科技赋能"好房子"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更新等领域[4][45] - 地方政策:深圳支持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不高于市场参考租金90%;湖南平江县全面推行现房销售;西安出台租赁资金监管办法,超3月租金须纳入监管账户[4][45] 公司公告 - 10月销售金额同比普遍下降:越秀地产122.9亿元(-8.0%)、金地集团19.2亿元(-65.8%)、中国海外发展186.6亿元(-55.1%)、绿城中国122.0亿元(-20.8%)、龙湖集团50.0亿元(-55.4%)、保利发展211.2亿元(-50.1%)、招商蛇口153.7亿元(-31.1%)、首开股份10.0亿元(-83.0%)[4][48] - 融资动态:城建发展发行8亿元中期票据(利率2.13%);越秀地产获6亿港元定期贷款[4][48] - 人事变动:招商蛇口副总经理彭以良因工作调动辞任[4][48] 投资分析意见 - 建议关注四类方向:1)核心城市布局重、拿地能力强、产品力强的房企(滨江集团、华润置地、建发股份、建发国际集团、绿城中国);2)地产转型(衢州发展);3)二手房中介(贝壳、我爱我家);4)物业管理企业(绿城服务、招商积余、华润万象生活)[4]
海泰新光(688677):单季度收入快速增长,海外新品需求旺盛
华源证券· 2025-11-11 23:1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5] 核心观点 - 公司单季度收入实现快速增长,海外新品需求旺盛[5]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48亿元,同比增长40.47%,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40.03%[5] - 单三季度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85.26%,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增长130.72%[5] - 公司在内镜上游组件积累丰富,整机产品持续打磨成型[7] 财务表现与业务亮点 - 2025年前三季度内窥镜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0%,其中内窥镜增长33%,光源模组增长超100%[6] - 光学产品业务保持30%以上增长[6] - 售后业务收入6000万元,较2024年增长80%,其中国外占比90%[6] - 美国客户未执行订单约3亿元,显示市场需求旺盛[6] - 国内市场小镜种逐步量产,为维修业务增长提供支撑,整机业务渠道建设完毕[6] - 前三季度毛利率为66.55%,同比提升0.81个百分点[6] - 销售费用率为7.16%,同比增加2.2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10.32%,同比下降1.5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11.52%,同比下降3.28个百分点[6] - 销往美国产品的产能向泰国工厂转移基本完成,有望规避高额关税风险[6] - 二期扩建布局一次性气腹管及内窥镜产品线,打开新增长空间[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86亿元、7.38亿元、9.0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32%、25.99%、22.35%[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5亿元、2.37亿元、2.95亿元,增速分别为36.34%、28.62%、24.27%[7]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的市盈率(PE)分别为31倍、24倍、20倍[7]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54元、1.98元、2.46元[8]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3.14%、15.47%、17.40%[8]
一致魔芋(920273):2025Q1-Q3营收同比+30%,积极开拓茶饮小料、魔芋食材等领域应用
华源证券· 2025-11-11 22:48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且维持该评级 [5] 核心观点 - 报告看好公司在建产能建成释放后,国内外业务快速发展的潜力 [7] - 公司专研魔芋产品十八年,B端客户资源丰富,同时布局C端自主品牌 [7] - 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0%,主要得益于魔芋粉业务量价齐升及魔芋食品销量增长 [7] 公司基本数据 - 截至2025年11月10日,公司收盘价为38.38元,总市值为3,960.37百万元,流通市值为2,600.60百万元 [3] - 公司总股本为103.19百万股,资产负债率为14.28%,每股净资产为6.30元/股 [3] 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9亿元,同比增长30% [7] - 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6234万元,同比基本持平 [7] - 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1.1%,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20%;归母净利润2142万元,同比下降26% [7] 业务运营亮点 - 魔芋粉业务呈现量价齐升态势,魔芋食品业务发展趋势向好 [7] - 2025年上半年魔芋食品业务营收同比增长57.96%,增长主要由魔芋晶球产品在连锁销售渠道大幅增长驱动 [7] - 公司在研发上具有优势,专利数量多,加工工艺和原料指标控制技术领先,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 [7] - 供应链方面,公司国内外布局完善,通过与供应商紧密合作保障原料稳定供应和成本优势 [7] 增长战略与产能规划 - 茶饮小料产能持续扩张,截至2025年9月12日产能已达约60,000吨,未来可能逐步提升至80,000吨 [7] - 产品线涵盖魔芋晶球、成品冻、蒟蒻QQ球等,以抓住茶饮市场年轻消费群体高覆盖率、高复购率的潜力 [7] - 公司积极抢占高附加值赛道,围绕"健康化、功能化、环保化、全球化"趋势,布局低卡代餐减重食品、植物基创新等领域 [7] - 公司正推广1.5万吨魔芋食材产能,在国内卤味、火锅、麻辣烫、餐饮等连锁渠道以及通过新成立的食材外贸部在海外市场进行推广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1亿元、1.04亿元、1.20亿元 [6]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77亿元、9.39亿元、11.1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6.01%、20.91%、19.17% [6] - 以2025年11月10日收盘价计算,对应2025年至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44倍、38倍、33倍 [7]
10月理财规模超季节性增长:理财规模跟踪月报(2025年10月)-20251111
华源证券· 2025-11-11 15: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债市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0月理财规模超季节性增长,理财公司纯固收理财平均当月年化收益率显著回升,近两年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下行较快,阶段性继续明确看多债市,预判年内10Y国债收益率重回1.65%左右,30Y国债看1.9%,5Y大行二级资本债走向1.9%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0月理财规模超季节性增长 - 截至2025年10月末,理财规模合计33.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7万亿元,较上月末增加1.5万亿元,处于历史高位,10月理财规模站上33万亿 [6] - 2025年10月理财规模增加1.5万亿,高于2021 - 2024年10月份平均增加的0.87万亿,尽管三季度股市大幅上涨,但2025年三季度理财规模合计增量达1.46万亿,高于2022 - 2024年同期增量 [3][9] 2025年10月固收理财收益率情况 - 2022年初以来,理财公司当月新发人民币固收类理财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震荡下行,2025年10月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上限为2.61%,下限为2.13%,预计未来下限将缓慢降至2.0%左右 [12] - 2024年初以来,理财公司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平均近7日年化收益率明显下行,2025年10月低位平稳,截至11月9日,平均近7日年化收益率1.26%,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1.11%,后续货币类产品收益率或进一步小幅下降 [13] - 10月债市好转,当月纯固收类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3.53%,较上月明显上升 [18] 投资建议:银行负债成本下降支撑债市 - A股上市银行整体25Q3计息负债成本率1.63%,季度环比下降9BP,较高点的23Q4下降了54BP,预计25Q4将降至1.60%以下,未来三五年商业银行负债成本逐年下行,将支撑债券收益率震荡下行 [19] - 中国进入低利率时代,建议降低对债券投资的收益预期,商业银行自营需适应净息差收窄等趋势,债券投资占比或长期上升 [23] - 阶段性继续明确看多债市,股市行情对债市利空影响减弱,银行负债成本下行,政府债券配置价值凸显,资金面宽松,未来半年政策利率或将下调20BP,四季度债市或从逆风变顺风,理财或增配信用债及长久期产业债、城投债,预判年内10Y国债收益率重回1.65%左右,30Y国债看1.9%,5Y大行二级资本债走向1.9% [24]
新产业(300832):利润短期承压,海外试剂增长驱动盈利结构优化
华源证券· 2025-11-10 23:39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5][7] 核心观点 - 公司利润短期承压,但海外试剂增长驱动盈利结构优化[5]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4.28亿元(同比增长0.39%),归母净利润12.05亿元(同比下降12.92%),第三季度业绩呈现改善趋势[5] - 海外市场表现强劲,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14.67亿元(同比增长21%),试剂收入同比增长37%,推动海外综合毛利率提升至69.49%[6]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8.58亿元、54.96亿元、63.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32亿元、20.65亿元、23.85亿元[7] 市场表现与基本数据 - 报告日收盘价62.34元,一年内股价最高/最低为72.90元/49.01元[3] - 总市值48,981.71百万元,流通市值42,515.72百万元,总股本785.72百万股[3] - 资产负债率8.69%,每股净资产11.13元/股[3] 分区域经营表现 - 国内市场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19.55亿元(同比下降11%),受集中带量采购及检验套餐解绑影响,但第三季度环比改善,装机结构优化,流水线快速放量[6] - 海外市场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14.67亿元(同比增长21%),试剂收入增长强劲[6] - 报告期内完成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装机1,144台,其中大型机占比78%,自主新产品T8流水线累计装机达143条[6] 盈利能力与费用分析 - 前三季度毛利率68.73%(同比下降3.61个百分点)[7] - 销售费用率16.86%(同比上升1.5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2.65%(同比上升0.06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10.86%(同比上升1.27个百分点)[7] - 小分子检测试剂收入同比增长74%,技术优势助力高端客户拓展[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增速分别为7.12%、13.12%、15.51%,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17%、12.77%、15.48%[7][8]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27倍、24倍、21倍[7]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2.33元、2.63元、3.04元[8]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驱动电力需求激增,关注北交所电力设备产业链标的: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五十期(20251109)
华源证券· 2025-11-10 20: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明确指向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电力需求激增,并建议关注北交所电力设备产业链相关标的 [1] 报告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是驱动全球电力需求激增的核心因素,数据中心电力消耗正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945太瓦时 [3][7][9] - 电力需求的飞速增长正将全球能源系统推向关键转折点,并对电网基础设施构成挑战,科技巨头已开始直接参与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以保障电力供应 [3][9][16] - 中国电力市场持续增长,2024年全国发电量达10.0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全社会用电量达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 [23][25] - 报告梳理出北交所16家电力设备产业链企业,覆盖从智能计量、绝缘材料、电线电缆到电能质量治理等多个细分领域,认为其将受益于AI驱动的电力需求增长 [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驱动电力需求激增 - 行业领袖指出AI发展的关键瓶颈在于电力供应而非算力,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已达415太瓦时,占全球电力消耗的1.5%,相当于英国全年用电总量 [3][7][9] - 从地域分布看,美国是最大的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市场,2024年占比达45%,导致部分地区电网接入等待时间长达4-7年,欧洲和中国占比分别为15%和12% [12] - AI计算硬件(如GPU)的高能耗是核心驱动,其负载年增长率高达30%,训练GPT-4消耗超1,000兆瓦时电力,相当于120个美国家庭年用电量 [15] - 冷却系统能耗约占数据中心总能耗的40%,推动液冷等高效冷却技术发展,科技企业通过电力购买协议已获得120吉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 [15][16] 2. 总量:北交所科技成长股股价涨跌幅中值-3.57% - 在统计的153家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企业中,截至2025年11月7日当周区间涨跌幅中值为-3.57%,仅27家公司上涨,占比18% [47] - 灿能电力(+31.13%)、泓禧科技(+19.07%)、科润智控(+9.82%)、亿能电力(+9.73%)和艾能聚(+6.96%)位列周度涨幅前五 [47][48] - 同期北证50指数下跌3.79%,而沪深300、科创50和创业板指分别上涨0.82%、0.01%和0.65% [47] 3. 行业细分市场表现 - **电子设备产业(46家)**:市盈率TTM中值由60.1X微升至60.5X,总市值由1509.9亿元降至1461.4亿元,灿能电力、泓禧科技、雅达股份市值涨幅居前 [50][51] - **机械设备产业(41家)**:市盈率TTM中值由50.0X降至48.9X,总市值由1277.0亿元降至1230.1亿元,瑞星股份、荣亿精密、常辅股份市值涨幅居前 [54][56] - **信息技术产业(25家)**:市盈率TTM中值由83.3X降至74.8X,总市值由907.2亿元降至854.3亿元,星图测控、广道数字、流金科技市值表现相对较好 [58][60][61] - **汽车产业(22家)**:市盈率TTM中值由36.1X降至35.2X,总市值由634.9亿元降至613.6亿元,大地电气、巴兰仕、天铭科技市值涨幅居前 [65][67] - **新能源产业(19家)**:市盈率TTM中值保持40.3X不变,总市值由617.2亿元降至608.1亿元,科润智控、亿能电力、艾能聚市值涨幅居前 [71][73][74] 4. 公告:公司动态与战略布局 - 开发科技拟使用自有资金和超募资金总投资28,369.91万元,通过增资和借款方式实施新募投项目,以完善市场战略布局 [77] - 天宏锂电为发展储能独立电站业务,与两家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河北天宏国信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 [77] - 无锡晶海为拓展海外市场,通过自有资金设立新加坡全资子公司、荷兰全资孙公司及美国全资曾孙公司 [77]
华源晨会精粹20251110-20251110
华源证券· 2025-11-10 20:13
固定收益市场观点 - 10月外贸数据不及预期,进出口总值3.7万亿元,同比仅增长0.1%,其中出口2.17万亿元,同比下降0.8%[8] - 第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可能上升,消费意愿低迷,10月CPI同比+0.2%,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1%[8] -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中美利差倒挂明显缓解,政策利率进一步下调的条件或已初步具备[2] - 继续看多债市,预判年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重回1.65%左右,30年期国债看1.9%[10] - 11月信用债行情保持乐观,中长端信用债历史分位数处于年初以来较高水平,5YAA+城投债收益率为年初以来的61.2%分位[14] 新消费行业表现 - 2025年1-9月中国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9%,高于社零总额增速3.3%[16] - 美护板块25Q1-Q3营收427.1亿元,同比+3.1%,归母净利润60.8亿元,同比+5.0%[17] - 个护板块表现亮眼,营收同比+33.7%,若羽臣/润本股份/登康口腔营收分别同比+85.3%/+19.3%/+16.7%[17] - 国货龙头有望凭借品牌+产品+渠道+管理多重优势持续领跑,建议关注毛戈平、丸美生物等强品牌势能标的[18] 北交所及消费服务产业 - 全球食品容器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1,637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2,27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19%[20] - 北交所拟上市公司新天力2025H1营收5.36亿元(yoy+1.14%),归母净利润4257.27万元(yoy+17.71%)[21] - 本周北交所消费服务股股价涨跌幅中值为-3.16%,市盈率TTM中值由56.3X降至54.0X[22][23] 农林牧渔行业动态 - 生猪行业产能去化加速,10月第三方能繁母猪环比降幅-0.77%,淘汰母猪环比增加约12.41%[25] - 10月生猪均价11.69元/kg,环比下降1.41元/kg,猪价快速跌破行业成本线[25] - 白羽鸡行业"高产能、弱消费"矛盾持续,11月10日烟台毛鸡价格3.45元/斤,同比-8.7%[28] - 宠物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乖宝旗下麦富迪犬粮排名第1,弗列加特猫粮排名第1[30] 传媒互联网行业展望 - 港股龙头公司财报披露开启,腾讯、阿里巴巴、快手、美团等平台优势体现在业绩基本面韧性中[35] - 多部进口片将上映,《鬼灭之刃》点映预售票房达8443万元,《疯狂动物城2》猫眼想看人数137万人[38] - AI漫剧是AI重构内容生产范式的起步,有望替代中低成本动态漫/动画及部分短剧市场份额[40] - 泡泡玛特25Q3整体收益同比增长245%-250%,海外收益同比增长365%-370%[42] 金属新材料价格走势 - 铝价迎来上行周期,沪铝涨1.74%至2.17万元/吨,电解铝毛利5741元/吨,环比上涨3.66%[46] - 缺铝逻辑有望逐步兑现,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接近天花板,明年或出现短缺格局[46] - 钨价创历史新高,黑钨精矿价格上涨12.23%至31.20万元/吨,仲钨酸铵价格上涨13.30%至46.00万元/吨[63] - 碳酸锂实现连续12周去库,锂电需求超预期,磷酸铁锂10月产量39.4万吨,同比增长51%[47] 公用环保电力行业 - 绿电公司盈利承压主因利用小时数和电价下滑,但Q3经营现金流大幅增长,因补贴回款同比大幅增加[51] - 火电运营商利润增厚明显,受益于煤价下行,前三季度秦皇岛下水煤现货价格平均下降191元/吨[52] - 水电板块受来水压制业绩分化,核电企业面临电价下降压力,中国广核Q3收入下滑10.2%[53] 医药行业投资观点 - 减肥药新兴biotech metsera引诺和诺德与辉瑞竞价,辉瑞最终提价至100亿美金收购[58] - metsera管线立足多肽,拥有超长效平台HALO和二代口服平台MOMENTUM等三大技术平台[58] - 医药板块短期缺乏明确上涨方向,建议精选创新药核心资产,配置业绩趋势明确和26年经营有望反转的个股[56]
锦波生物(920982):2025Q1-Q3营收同比+31%,期待后续新品发力和养生堂多元赋能
华源证券· 2025-11-10 19:58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该评级 [4] 核心观点 - 报告看好公司凝胶新品上市后的销售表现以及在功能性护肤品赛道的快速增长 [5] - 公司以注射类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产品为基本盘,功能性护肤品带来新增量 [7] - 重组胶原蛋白注射类产品方面,公司于2025年7月正式发布重源®新生HiveCOL蜂巢胶原,凝胶新品有望提供医美业务增长新动能 [7] - 功能护肤品领域,公司作为原料商为品牌商提供重组胶原蛋白,并与国际大牌欧莱雅及国货品牌"同频"合作,2025年"双十一"开卖首小时"同频"成交额超2024年开卖首日 [7] - 公司积极响应我国大健康产业需求,其"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已获CDE药用辅料登记,应用前景广泛 [7]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已获北交所受理,发行对象为养生堂,发行价278.72元/股,拟发行不超过7,175,660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战略投资者养生堂集团有望对公司进行多元赋能 [7]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96亿元,同比增长31% [7] - 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68亿元,同比增长9% [7]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13%;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下降16% [7]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9亿元、12.17亿元、15.60亿元 [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04亿元、25.54亿元、33.0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1.98%、34.11%、29.23% [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7.64元、10.58元、13.55元 [6] - 2025年11月7日收盘价234.00元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31倍、22倍、17倍 [5] 运营费用分析 - 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22.3%,同比提升5.0个百分点 [7] - 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管理费用率为8.7%,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7] - 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为5.5%,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7] - 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8.5%,主要因线上推广费用增加及销售人员数量与薪酬增加 [7] 业务驱动因素 - 公司营收增长主要受医疗器械和功能性护肤品收入增长驱动 [7] - 医疗器械的增长主要来自以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为核心成分的三类医疗器械收入增长 [7] - 功能性护肤品的增长主要来自公司自有品牌收入增长 [7] - 短期关注"双十一"大促下公司功能性护肤品牌售卖情况,中长期关注胶原蛋白冻干纤维基本盘增长和凝胶新品放量情况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