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源证券

搜索文档
财税新政策对保险公司净利润影响点评:短期测算对利润影响在1%以内,长期或可通过资产配置转向高股息来对冲
华源证券· 2025-08-05 15:05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4] 核心观点 - 财税新政策对保险公司净利润影响有限,短期测算对利润影响在1%以内,长期或可通过资产配置转向高股息来对冲[3][4] - 国债、地方政府债和金融债恢复征收增值税后,保险机构需支付新发债券利息的增值税,计算公式为持有的新发债券利息总和/(1+6%)*6%[5] - 极端情况下,10年后所有新券需支付增值税,测算占24年末归母净利润的5.2%,但保险公司可通过资产配置调整对冲影响[5] 定量影响测算(以中国太保为例) - 中国太保24年报披露总保费为4646亿元(寿险2611亿元,财险203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1544亿元[5] - 固定收益类资产久期为11.4年,债权类金融资产规模为20742亿元,每年需重配置债券规模为1819亿元[5] - 债券类资产占投资总额的60%,国债、地方政府债和金融债占投资资产的44.5%[5] - 新增三类债券规模匡算为2036亿元,假设平均票息2.0%,增值税支付额为2.3亿元,占24年末归母净利润的0.51%[5] 投资建议 - 推荐资产负债久期匹配较为理想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以及权益收益较理想的新华保险[6]
华能国际(600011):煤价下降与新能源装机成长上半年利润大增
华源证券· 2025-08-05 14:58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上调)[5] 核心观点 - 煤价下降与新能源装机成长推动上半年利润大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26%至92.62亿元[8] - 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42.89亿元,同比增长50.09%,燃煤、风电、光伏税前利润分别同比变动+188%、+3%、+44%[8] - 上半年新增装机约8GW,均为低碳清洁能源项目,风电、光伏装机分别较去年同期新增21%、59%[8] - 煤电度电利润提升至4.4分/千瓦时(二季度),自由现金流89亿元首次转正,ROE创12.71%的历史新高[8] 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收盘价7.38元,总市值1158.52亿元,流通市值1158.52亿元,资产负债率64.52%[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20亿元(同比下降5.7%),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07亿元[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131/138亿元,对应PE 12/11/11倍[8] - 2025年预测营收2386.73亿元(同比-2.8%),每股收益0.82元,ROE 8.90%[7][8] - 假设60%分红比例,2025年对应A股股息率5.1%,H股股息率7.6%[8] 业务亮点 - 煤价下降显著改善燃煤业务利润,境内除税标煤价同比下降9.23%至917.05元/吨[8] - 新能源业务稳健,风电/光伏度电利润分别为0.16/0.17元(二季度),应收账款仅小幅增长至491亿元[8] - 上网电价保持稳定(485.27元/兆瓦时),燃煤机组利用小时数表现优异[8]
中国稀土(000831):中稀集团核心上市平台,资源冶炼协同布局成长可期
华源证券· 2025-08-05 14:57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4.5/5.5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24/96/80倍 [4][7][47] 公司概况 - 中国稀土(000831.SZ)为中稀集团核心上市平台 截至2025年4月24日中稀集团持股28.56% [3][13] - 2024年稀土矿产量2384吨REO 仅占集团指标2.93% 集团承诺五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16] - 总市值437亿元 2025年8月4日收盘价41.18元 资产负债率7.64% [2] 资源与产能 - 稀土矿资源:江华稀土矿保有资源量2.3万吨REO 圣功寨与肥田稀土矿合计储量10.14万吨REO [17][23] - 冶炼分离:拥有三家冶炼子公司 总产能1.24万吨/年 2024年稀土氧化物销量6512吨 [24] - 技术优势:部分单一稀土氧化物纯度达99.999%以上 资源利用率98.5% [25] 行业供需 - 供给端:2024年全球稀土产量39万吨 中国占比70% 国内开采指标增速由2021年20%降至2024年6% [26][27][29] - 需求端:预计2024-2027年全球高性能稀土永磁需求CAGR达11% 新能源汽车需求占比持续提升 [35][36] - 价格趋势:稀土氧化物价格或已筑底回升 出口管制后6月出口量恢复至11547吨 [39][4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49.08/60.68/67.76亿元 同比增长62.1%/23.6%/11.7% [5][45] - 毛利率预测:稀土氧化物20.5%-22.5% 稀土金属4.5%-5.5% [46] - ROE预计从2025年7.06%提升至2027年9.10% [5][49] 可比公司 - 北方稀土和广晟有色2025年平均PE为74倍 中国稀土估值高于行业平均 [47]
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三十七期:2025H1中国出口保持强劲增长,多维度梳理北交所出口产业链标的-20250804
华源证券· 2025-08-04 21:02
中国出口表现 - 2025H1中国出口额达18090亿美元,同比增长5.94%,进口额12231亿美元,同比减少3.85%,贸易顺差扩大[3] - 电子元件出口总额808.11亿美元,同比增长11.00%,工程机械出口额279.98亿美元,同比增长9.4%,汽车出口307.8万辆,同比增长10.27%[3] - 新能源汽车出口105.6万辆,同比增长74.26%,汽车零配件出口金额477.5亿美元,同比增长4.39%[25] 北交所企业表现 - 北交所61家企业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超过30%,其中10家企业占比超过80%[3] - 消费、工程机械、电子设备、汽车四大产业占比较高,企业家数分别为19家、13家、11家、8家[3] - 汽车产业中,华洋赛车、邦德股份、天铭科技3家企业境外收入占比超过70%[3] - 电子设备产业中,开发科技、则成电子、云里物里3家企业境外收入占比超过70%[3] 市场动态 - 北交所科技成长股股价涨跌幅中值为-3.22%,上涨公司19家,占比13%[46] - 北证50、沪深300、科创50、创业板指周度涨跌幅分别为-2.70%、-1.75%、-1.65%、-0.74%[46] - 机械设备产业市盈率TTM中值降至65.7X,电子设备产业市盈率TTM中值降至60.1X[62] 企业公告 - 大地电气拟投资5000万元于安徽省安庆市设立全资孙公司[89] - 纳科诺尔获得一项发明专利证书[89] - 众诚科技签订新乡市大数据云平台服务项目合同,总价5052.07万元[90]
华源晨会精粹20250804-20250804
华源证券· 2025-08-04 20:04
固定收益 - 8月8日后新发政府债券及金融债利息收入将恢复征收增值税,预计新老券将出现5-10BP利差 [12][13] - 税收新规提升老券稀缺性,可能促使银行抢配老券并阶段性压低收益率 [2][13] - 债市做多阻力最小,预计8月10Y国债收益率回落至1.65%,5Y国股二级债收益率低于1.9% [13][20] - 下半年宏观政策保持"积极财政+适度宽松货币"组合,财政强调落实、货币注重传导效率 [15][16] - 利率债基金久期升至5.4年,信用债基金久期增至2.6年,显示机构拉长久期倾向 [19] 医药行业 - 恒瑞医药与GSK达成120亿美元BD交易,涉及PDE3/4抑制剂等12款药物,首付款5亿美元 [27][28] - 医药指数周涨2.95%,化学制剂和中药领涨,创新药仍是重点方向 [26][29] - 恒瑞后续40余条管线涉及肿瘤、自免等领域,创新出海或成第二增长曲线 [28][29] 传媒互联网 - ChinaJoy展会吸引800家企业参展,外资占比27.5%,泡泡玛特潮玩展人气高涨 [32][39] - 电影市场回暖,《南京照相馆》累计票房12.94亿,《浪浪山小妖怪》首日票房5112万元 [33][34] - AI应用聚焦教育、电商、短剧等领域,快手推出AI短剧《新世界加载中》总时长180分钟 [36][37] 金属新材料 - 黄金受非农数据低于预期刺激大涨40美元至3363美元/盎司,中期看多"降息交易"主线 [45][46] - 氧化镨钕价格上涨10.97%至53.1万元/吨,MPMaterials获苹果5亿美元合作订单 [48] - 钨价创新高,黑钨精矿涨7.82%至19.3万元/吨,供给收缩支撑价格 [49] - 铜232关税未涵盖精炼铜,美铜溢价回落致价格大跌23.45% [53] 交通运输 - 国家邮政局整治快递"内卷式"竞争,福建倡议抵制恶性竞争推动价格修复 [58][59] - 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环比下降2.6%至1551点,欧线/美线运价普降 [63] - 四川成渝牵头中标G5京昆高速扩容项目,总投资285亿元,收费期近30年 [67] 公用环保 - 2025年前7月煤电核准5.3GW,抽蓄核准18.9GW,传统发电设备需求持续 [8] - 甘肃拟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确认新能源顶峰能力不足需依赖传统电源 [8] 市场数据 - 北证50年初至今涨幅40.53%领跑主要指数,中证1000涨16.26%表现突出 [3] - 创业板指年内涨13.29%,科创50涨9.85%,显示成长板块相对强势 [3]
汽车行业双周报:理想i8问卷调查:400组进店询单用户反馈分析-20250804
华源证券· 2025-08-04 19:56
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理想i8产品力受到样本中潜在用户认可,在外观、空间、续航、补能、配置等方面满意度较高[5][8][9] - 样本中49%潜在客户处于观望状态,仅7%已下定,主要因销售策略较不激进[5][16] - 样本中单身用户比例近25%,用户群体有所拓宽,且油车/油电混动增换购潜客关注度较高[5][19][20] - 若不购买i8,样本中潜在用户更可能选择其他纯电车型而非增程/插混车型,对理想增程系列侵蚀有限[5][24][26] - 伴随小定权益到期、试驾车增加及VLA可体验后,i8订单有望进一步提升[5][28] 理想i8产品力分析 - 外观:样本中超90%用户认为i8外观好看或一般,已下定用户中85%认为好看[9][10] - 储物空间:超50%用户可接受无前备箱且认为后备箱够用[11][12] - 续航补能:72%用户认为670/720km续航够用,51%认为在理想补能网络下无里程焦虑[13][14] - 配置:样本中仅10%以下用户对中配版本不满意[15] - 价格:已下定用户中仅不到10%认为价格贵[16] 用户画像 - 样本中男性占比69%,25-40岁占比66%[8] - 单身用户占比25%,已婚一孩用户占比29%[19][20] - 增换购用户中71%为油车/油电混动车主[22][23] - 潜在用户对比车型包括蔚来ES8(19%)、理想L8(19%)、理想L9(18%)[25] 市场前景 - 大六座纯电SUV市场或逐步扩容,建议关注理想汽车-W、蔚来-SW、赛力斯等[5] - i8在续航(670/720km)、超充网络(3000座站/16523根桩)、智驾(VLA大模型)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28]
中国养老金专题:长钱长投,企业年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华源证券· 2025-08-04 17: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未来十年随着覆盖面扩大、权益配置优化和三支柱整合,企业年金有望提升中小企业员工退休收入替代率,成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关键支撑 [2] - 企业年金现状存在规模扩张但覆盖不足、机构格局头部化、投资业绩分化等问题,未来在政策推动下或向扩大覆盖、提升权益配置等方向发展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历史演进:制度红利释放与深层矛盾并存 从非市场化到市场化 - 非市场化运作阶段(1991 - 2004 年)是补充养老制度奠基期,分探索期(1991 - 2000 年)和试点转型期(2000 - 2004 年),存在制度分散和资金安全风险,推动 2004 年政策出台开启市场化 [14][15] - 市场运作阶段始于 2004 年,经历快速发展期(2007 - 2016 年)和成熟深化期(2017 年至今),规模增长、制度完善、投资质效升级 [16][18] 企业年金管理机构有哪些 - 管理机构市场高度集中与专业化分工并存,类型多元且资格分布不均衡,头部机构主导,部分可提供一体化服务,托管由商业银行独立承担 [27] - 受托市场险资主导、银行系崛起,头部集聚;托管格局国有大行主导、股份行差异化增长 [30][51] 企业年金计划与年金养老金产品 - 企业年金计划分单一计划和集合计划,单一计划适用于大型企业,集合计划效率高、成本低 [59][63] - 年金养老金产品投资范围逐步扩大,面向多类养老金基金定向销售 [66] 企业年金现状剖析 企业年金覆盖面与地域特征 - 参加职工人数增长但覆盖率提升不明显,参与率远低于 OECD 国家 [67] - 资产金额人社部备案占主导,地方发达地区居前,整体格局稳定,备案地资产集中度有差异 [73][75] 企业年金业绩如何 - 整体业绩长期稳健增长,近三年累计收益 7.46%,资产配置分化,固收类表现优,政策导向长周期考核 [78][91] - 固定收益类单一计划多数年份稳健,集合计划弹性好;含权类高波动,单一计划多数年份表现好 [84][85] 不同投资管理人规模与业绩如何 - 投资管理机构市场头部效应强化,考核机制转向长期化,未来头部机构或巩固竞争壁垒 [94] - 公募基金公司权益投资能力强,险资系固收投资能力强,部分机构收益均衡 [95] 年金养老金产品 - 截至 2025 年 Q1,已备案 649 个,实际运作 573 个,普通股票型、混合型、普通固定收益型占比高 [100] - 产品数量走势下降,规模略微上升 [102] 企业年金未来可能如何发展 - 覆盖面或扩大,自动加入机制破解中小企业参与难题 [105] - 受托和投资管理机构或持续头部化 [105] - 单一计划与集合计划投资管理或有结构性调整 [106] - 长周期考核机制或将近期落地,权益占比或提高 [106]
北交所消费服务产业跟踪第二十五期:“两新”政策持续推进,关注北交所以旧换新等方向公司
华源证券· 2025-08-04 15:32
政策影响与市场表现 - "两新"政策带动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2][5] - 2025年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1.5%[2][7] - 北交所63家企业受益于"两新"政策,其中53家属于以旧换新方向(汽车23家、家电8家)[2][29] 消费数据与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家电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长30.7%[2][9] - 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3%,1-3月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总量达279.3万辆[2][19][21] - 家电市场2025年上半年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线下增长21.9%[28][30] 北交所市场动态 - 北交所消费服务产业市值涨跌幅中值为-2.21%,37家企业中仅8家上涨[35][38] - 泛消费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72.9X降至72.6X,食品饮料和农业板块由43.1X降至41.4X[44][47] - 太湖雪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9.77%,营收增长17.75%[54][56]
中国养老金专题:长钱长投:企业年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华源证券· 2025-08-04 15: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文档未提及报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企业年金规模持续扩张但覆盖广度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未来政策或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 [1] - 机构格局头部化,未来竞争焦点或转向差异化服务 [1] - 投资业绩稳健分化,长周期考核驱动配置优化,未来权益配置比例或提升 [1] - 企业年金有望从长钱短投转向长钱长投,扩大覆盖、优化权益配置和整合三支柱,成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关键支撑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养老金体系现状 - 我国养老金体系以“三支柱”为骨架,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总规模约18.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77% [4][5] - 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7亿人,参保率76.2%;第二支柱企业年金投资规模3.64万亿元,覆盖3242万职工,职业年金规模3.11万亿元;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人数超7200万,估算户均缴费约750元 [4][5] 企业年金历史演进 - 非市场化运作阶段(1991 - 2004年):以行政主导和地方化、行业化自主管理为主,存在制度分散化与资金安全风险等矛盾 [8][9] - 市场化运作阶段:2004年开启,经历快速发展期(2007 - 2016年)和成熟深化期(2017年至今),规模扩张,投资业绩波动,市场生态变化 [10][11][12] 企业年金管理机构 - 机构类型多元且资格分布不均衡,头部机构主导市场,综合化与专业化并存 [16] - 受托市场险资主导、银行系快速崛起,头部集聚效应显著;托管格局国有大行主导、股份行差异化增长;投资管理市场头部效应显著,公募基金公司紧随其后 [18][31][34] 企业年金计划与年金养老金产品 - 企业年金计划分为单一计划和集合计划,单一计划适用于大型企业,集合计划效率高、成本低 [39][41][42] - 年金养老金产品投资范围逐步扩大,截至2025年Q1,已备案649个,实际运作573个,普通股票型、混合型、普通固定收益型占比较大 [75] 企业年金现状剖析 - 覆盖面与地域特征:参加职工人数增长,但覆盖率提升不明显,参与率远低于OECD国家;地域上央企和东部省份集中,备案地资产金额集中度有差异 [45][50][53] - 业绩表现:长期收益稳健增长,近三年累计收益率7.46%;资产配置分化,固收类表现占优;不同计划和组合业绩有差异 [65] - 不同投资管理人:市场头部效应强化,考核机制转向长期化;公募基金公司权益类平均收益略高,险资系固收类收益略高 [71][72] 企业年金未来发展 - 覆盖面或扩大,自动加入机制破解中小企业参与难题 [82] - 受托和投资管理机构或持续头部化 [82] - 单一计划与集合计划投资管理或有结构性调整 [83] - 长周期考核机制或将近期落地,权益占比或提高 [83] - 未来十年有望提升中小企业员工退休收入替代率,应对老龄化挑战 [84]
创业环保(600874):自由现金流持续改善,分红提升值得期待
华源证券· 2025-08-04 13:33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首次)[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0、9、9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17倍估值[6][44] - 2025年股息率3.4%,若分红率提升至40%则股息率可达4.1%[11] 核心业务分析 - 主营业务为污水处理(2024年营收占比77%)、再生水处理(8%)和自来水供应[16] - 截至2024年底拥有水务产能606.51万吨/日,其中污水处理527.01万吨/日[27] - 污水处理项目集中在天津(37%)、安徽(14%)、浙江(12%)、湖北(7%)四省[30] - 2019-2024年毛利率稳中有升,净利率维持17%左右,ROE保持8%-10%区间[1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8.27亿元(+3.48%),归母净利润8.07亿元(-6.7%)[6] - 2025E归母净利润9.58亿元(+18.65%),主要因商誉减值影响消退带来1.5亿元正向影响[7][38] - 2024年自由现金流6.4亿元实现转正,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降至-7.5亿元[20][28] - 应收账款/市值比达144%为行业最高,若回款加速将显著改善现金流[20][26] 发展前景 - 2025-2027年预计新增污水处理产能9/5.5/6万吨/日,单价维持1.92元/吨[9][40] - 在建项目剩余资本投入仅4.6亿元,资本开支压力较小[37] - 危废业务商誉已全额计提减值(原值5.05亿元),2025年起不再产生减值损失[38][42] 估值比较 - 可比公司北控水务(15.4x)、洪城环境(9.6x)、重庆水务(26.7x)2025年平均PE 17倍[44] - 港股平台当前估值更低,2025年股息率5.9%[8] - 当前PB 0.94倍,低于行业平均1.25-1.30倍[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