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证券

搜索文档
25Q2FOF季报分析:新发规模创2022年以来新高部分长盈产品仍呈现高申购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2 22:18
规模维度 - 2025年二季度新发FOF规模达190.71亿元,创2022年以来新高,FOF数量达517只,较25Q1增加6只[6] - 东方红资产管理、招商银行新发规模突出,招商银行首发规模超100亿元[9] - 25Q2部分长盈计划旗下产品净申购超70亿元,投资者偏好债券型、固收+FOF[11][12] 业绩维度 - 二季度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上升1.67%,Wind全A指数上涨3.86%,权益型FOF收益中位数达2.43%,超20%权益型FOF表现超越Wind全A指数[17][18] - 各类FOF实现正收益概率超90%,绩优固收+FOF拉长久期/增持转债,绩优平衡型FOF多资产配置,绩优权益型FOF表现有差异[18][24] 投资特征 - 头部管理人重视多资产配置,部分重视QDII股票、互认基金、商品投资,部分重仓REITs但比例低[32] - 二季度FOF增持纯债、重视被动投资,偏好美股、港股资产,权益资产增持分化,直接持股端增持医药+科技成共识[33][34][42] 个人养老基金 - 二季度个人养老基金规模108.34亿元,较25Q1增6.30亿元,养老目标日期基金规模64.94亿元更受欢迎[46] - 固收+FOF规模上升突出,2040、2045、2050系列产品受青睐,规模增长多为养老目标日期基金[46][50] 风险揭示 - 报告数据来自公开信息,不预测未来走势,构建模型有失效风险,不涉及基金评价与推荐[1]
新发规模创2022年以来新高,部分长盈产品仍呈现高申购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2 20: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新发FOF规模创2022年以来新高,部分长盈产品呈现高申购,绩优FOF体现多资产配置特征,投资偏好港股与海外基金,持股端增持医药与科技,个人养老基金规模增速维持较高水平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规模维度 - FOF分类方法:按穿仓后权益仓位或业绩基准权益指数占比将FOF分为债券型、固收+、平衡型、权益型FOF;养老目标基金按持有期分类 [8][9] - 规模复盘:2025年以来FOF发行热度强,二季度新发规模190.71亿元创新高,持营规模小幅下滑,25Q2FOF规模累计上升146.26亿元 [10] - 新发代表:基金公司中东方红资产管理新发规模突出,托管行中招商银行首发规模超100亿元 [13] - 产品维度:债券型FOF热度高,部分长盈计划产品净申购超70亿元,25Q2持营规模上升最多的是博时臻选楚汇三个月持有 [15][16] - 基金公司维度:除规模Top3基金公司外,其余头部管理人变化大,Top15管理人中5家规模上升,2家机构更替 [19] 业绩维度 - FOF分类:按权益持仓分为权益型、平衡型、固收+、债券型FOF四类 [21] - 市场波动影响:二季度债券与权益市场波动大,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上升1.67%、Wind全A指数上涨3.86%,FOF受影响 [21] - 业绩表现:随着仓位上升,FOF业绩逐渐突出,权益型FOF收益中位数达2.43%,各类FOF实现正收益概率超90% [23] - 绩优FOF特征:固收+FOF拉长久期/增持转债增厚收益;平衡型FOF多资产配置,重仓QDII基金与商品ETF;权益型FOF存在差异 [29] 投资特征 - 头部管理人配置:重视多资产配置,投资方向有差异,如部分重视QDII、互认基金、商品投资等 [37] - 市场整体特征:二季度FOF增持纯债、重视被动投资,对沪深基金和被动股指持有比例下降,对纯债、QDII股票与REITs基金占比上升 [39] - 资产偏好:青睐美股与港股资产,纳斯达克100ETF、港股通ETF类产品受增持,主动权益增持产品多样 [40][42] - 个股配置:三类含权FOF普遍减持周期、增配医药,增持医药+科技成共识 [49] 个人养老基金 - 规模情况:二季度规模108.34亿元,较25Q1上升6.30亿元,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更受欢迎,固收+FOF规模上升突出 [53] - 产品表现:规模最大的是兴全安泰基金养老目标五年,规模增长多的为养老目标日期基金,如兴全安泰积极养老目标五年 [56][57] - 基金公司维度:华夏、兴证全球、中欧基金Y份额产品合计规模大,头部管理人旗下规模靠前产品权益仓位偏高 [60][61]
消费级设备系列报告之二:消费级3D打印出海爆火,重视核心标的机会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2 20: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3D打印分为工业级和消费级,消费级3D打印机操作简便、成本低,下游应用广泛 欧美出海、极客DIY、工具属性、潮玩效应驱动需求增长,预计2028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规模达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9.2% 供给端整机、材料、运营端均有积极趋势,行业呈现“一超多强”格局,推荐关注核心部件、3D扫描、材料、整机等核心标的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拓竹/安克爆火出圈,消费级3D打印关注度提升 - 3D打印分工业级和消费级,消费级操作简便、成本低,下游应用于消费品、学术/教育、文创等领域 [3] - 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超90%由中国供应商供应,2024年3D打印出口数量380万台,金额11.47亿美元,yoy31.09% [13] - 拓竹科技是全球桌面级3D打印独角兽,采用社区引流、硬件变现、耗材复购模式,各型号产品参数不同 [20][25][27] - 安克创新旗下E1打印机众筹4676万美金,刷新平台纪录,不同核心用户有不同使用动机和场景 [31][29] 需求端:对欧美创客出海+工具属性+潮玩拉动需求 - 需求驱动力包括欧美出海、极客DIY、工具属性、潮玩效应,预计2028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规模达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9.2% [3] - 欧美车库创新文化和“创客运动”推动桌面级设备应用普及,海外中产家庭消费力高,2024H1美国和德国出口数量和金额占比较高 [40][43] - 桌面级3D打印可满足DIY爱好者创意实现、兴趣满足、社交分享、持续学习等需求 [58] - 桌面级设备可进行小批量构件加工,3D打印农场兴起,海外可将小件定制化打印作副业 [59][68] - 3D打印技术变革传统潮玩制造工艺,已渗透到潮玩产业链多环节,爆款IP或带动设备采购需求 [69][74][78] 供给端:技术及生态构筑壁垒,供应链降价刺激放量 - 消费级3D打印设备呈“一超多强”格局,技术升级、供应链降本、AI赋能,材料谱系齐全,运营搭建社群、开展众筹 [3][88][92] - 整机端技术持续升级,多功能合一,AI赋能降低操作门槛,叠加3D扫描仪配件 [92] - 材料端谱系逐步齐全,从PLA、PETG到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将涌现 [106] - 运营端搭建社群生态留存客户,众筹为新品牌入局提供机会 [92] 核心标的:核心部件+3D扫描+材料+整机环节 - 核心部件关注杰普特、锐科激光、金橙子,受益于消费级设备功能升级和需求增长 [3][119] - 3D扫描关注思看科技、奥比中光,具备工业级解决方案和3D视觉感知技术 [3][130][135] - 材料关注海正生材、惠通科技、家联科技,在聚乳酸等材料领域有优势和发展潜力 [3][138][145] - 整机关注安克创新,充电业务稳定,拓展智能创新产品,3D打印产品有发展规划 [3][148]
25Q2固收+基金季报分析:一级债基规模上升迅速,港股关注度持续提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2 18: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Q2固收+基金规模上升,权益仓位普遍降低,业绩表现受仓位影响,不同基金公司和产品表现有差异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规模变动:市场对一级债基配置价值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 2025Q2固收+基金规模再次增加,当前共1366只基金,规模共1.37万亿,累计规模增加905.82亿元,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规模上升较快 [8][10] - 2025年Q2基金公司累计发行16只固收+基金,首发规模合计152亿元,4、5月发行冷淡,6月明显好转 [19] - 本季度在管规模靠前的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大多上升,景顺长城基金规模增加最多,为154.56亿元,个别公司如招商基金、天弘基金、安信基金规模下滑 [23] 投资特征:权益仓位下调,港股配比持续增加 - 2025Q2固收+基金普遍下调含权仓位,但对港股配置比例增加 [31] - 各类型固收+基金统一下调先进制造、周期、消费板块配置比例,增加金融地产、科技创新、医药生物板块配置比例 [36] - 2025Q2固收+基金规模前10的公司在各板块配置差异较大,如中欧基金和中银基金超配金融地产,招商基金和天弘基金低配 [38] - 2025Q2绩优固收+基金行业配置差异大,部分产品重仓银行、有色金属等行业,占比超重仓股市值50% [41] 业绩复盘:华泰保兴基金和永赢基金领跑 - 2025年Q2固收+基金收益、最大回撤中位数为1.21%、 - 1.27%,股票仓位越高业绩越好,低、中、高仓位收益中位数分别为1.12%、1.15%、1.29% [44] - 固收+基金规模靠前的公司中,华泰保兴基金和永赢基金平均收益最高,代表产品分别是华泰保兴尊利、永赢稳健增强 [45] - 2025Q2大规模固收+基金业绩表现不一,同策略中业绩靠前的有易方达增强回报等,绝对收益较高的有华泰保兴尊合等 [49] - 对2025Q2各类固收+基金收益降序排列,收益靠前的有平安瑞尚六个月持有、东海美丽中国等 [51]
“反内卷”系列之五:海外如何“反内卷”?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2 17:42
海外反内卷经验 - 日本鼓励企业合并联合,1960 - 1990年金融机构持股占比从30%提至45%,六大集团平均交叉持股比例由1962年的12%升至1998年的18%,形成“经连会”稳定产业链[2][18] - 英国1985 - 1986年约1/3煤矿关闭,1994年煤炭产业私有化,矿井从200余座减至26座,矿工减少约90%;美国1998 - 2003年累计淘汰粗钢产能约5280万吨,2005年前四名企业市占率由1999年的38%升至67%,毛利率从4%跃至15%,英美均有托底保障措施[26][31] - 德国1516年颁布《啤酒纯净法》保障啤酒质量,通过立法和认证机制推动产业差异化竞争[6] 国内政策动态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任务[55] - 国常会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加强成本调查等[57] - 多行业“反内卷”部署推进,如工信部将出台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发改委规范低空产业发展[64] 市场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9件“内卷式”竞争典型案例,涉及多种不合格产品[67]
科技主题基金25H1业绩简评:哪些科技主题基金25年上半年业绩出色?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2 17: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年上半年科技板块受四月初关税冲击影响大,科技主题基金在主动权益基金样本中波动更高、收益率稍弱 [3][9][12] - 中欧基金旗下多只科技主题产品25年上半年业绩领先,永赢科技智选业绩回报最高 [3][16][19] - 科技主题基金布局较多的公司中,中欧基金平均表现领先,永赢基金平均业绩表现最高 [3] - 中欧数字经济25年上半年分位数均值最高,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财通资管数字经济分位数均值也较高 [3][27][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科技主题基金整体表现情况 - 科技板块受四月初关税冲击影响大,科技指数在25M2及之前快速上行,而后回调,四月初显著回撤后进入调整 [9] - 25年上半年科技主题基金在主动权益基金样本中波动更高,平均达31.26%,收益率稍弱,回报均值约6.25% [3][12] 哪些科技主题基金25年上半年业绩出色 - 中欧基金旗下多只产品业绩领先,如中欧数字经济、中欧智能制造等;永赢科技智选业绩回报最高,达47.43%;诺安稳健回报等回报均在30%以上 [3][16][19] - 科技主题基金布局较多的公司中,中欧基金平均表现领先,旗下8只基金规模超193亿元,25年上半年平均业绩18.98%;永赢基金旗下3只基金规模约54.87亿元,平均业绩29.54%最高;财通证券资管旗下3只产品平均业绩21.97%;大部分平均业绩领先的公司旗下基金数量和规模较小 [3][23][24] - 中欧数字经济25年上半年分位数均值最高达81.1%,市场环境适应性强;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财通资管数字经济分位数均值分别达75.8%和75.5%,顺境表现突出,Beta敏感性显著正向 [3][27][30]
2025Q2交运行业基金重仓分析:快递持仓占比大幅提升,航运股退出基金重仓前十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2 17: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2交运消费相关的快递机构持仓大幅提升,航运、铁路运输、港口、高速公路及原材料供应链服务持仓均有所下降 [5] - 2025Q2交运行业基金配置总市值达258亿元,环比增长17%,配置总市值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14名,环比Q1持平;交运行业基金持仓占全部基金重仓持股的1.97%,环比Q1提升0.32pct;交运行业市值占全部A股市值的3.05%,超配-1.08% [5][6] - 2025Q2交运三级行业基金持仓中,快递及机场板块占比提升,航空运输、快递、航运等板块持仓市值有不同变化 [5][13] - 交运行业基金重仓前十标的为顺丰控股、吉祥航空等;船舶板块持仓小幅提升,部分股票持仓有增减变化;持股总市值超3亿元且环比Q1增长率超10%的股票有顺丰控股、春秋航空、圆通速递 [5][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交运行业基金机构持仓变化 2025Q2交运行业基金配置总市值及排名 - 2025Q2交运行业基金配置总市值258亿元,环比增长17%,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14名,环比Q1持平;交运行业基金持仓占全部基金重仓持股的1.97%,环比Q1提升0.32pct;交运行业市值占全部A股市值的3.05%,超配-1.08% [6] 交运行业基金持仓市值变化与三级行业占比 - 2025Q2快递及机场板块占比提升,占比分别为43.52%、0.24%,环比分别上升20.13pct、0.11pct;航空运输、快递等板块持仓市值环比有不同变化 [5][13] 交运行业基金重仓前十标的 - 交运行业基金重仓前十标的为顺丰控股、吉祥航空等;船舶板块持仓小幅提升,中国船舶持仓下降,中船防务、中国重工、苏美达持仓分别环比增长111%、2010%、11%;持股总市值超3亿元且环比Q1增长率超10%的股票有顺丰控股、春秋航空、圆通速递,持股总市值分别为102、13、10亿元,分别环比增长138%、11%、26% [5][21]
竞价折价率下行,解禁收益回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2 16:04
过审项目动态 - 截至7月21日,上两周新增26宗定增项目,环比增加6宗;终止13宗,环比增加5宗;发审委通过11宗,环比增加3宗;证监会通过11宗,环比减少5宗;正常待审项目598个,待发项目63宗,环比增加5宗[2][5] - 上两周过会率100%,过审项目从预案到过会平均341天,环比缩短90天;3个项目从过会到注册周期环比延长11天至40天[16] - 斯瑞新材拟募资6亿,所属行业PE、PB分位值为9.34%、49.30%,公司PE/PB相对行业比为4.06、3.80;兆龙互连拟募资11.95亿,所属行业PE、PB分位值为28.13%、89.48%,公司PE/PB相对行业比为2.54、3.94[2][20][23] 定增市场发行获配概况 - 截至7月21日,上两周上市定增项目8宗,募资140.13亿元,环比减少87.97%;3宗竞价项目,2宗募足,募足率66.67%,募资率98.41%,基准折价率均值5.51%,市价折价率均值7.21%,环比分别降8.49pct、7.40pct[2][28] - 上两周3宗竞价项目平均33家参与报价,11家获配,平均申报入围率38.08%,环比降28.32pct;平均申报溢价率16.90%,环比升8.28pct[2][37] 解禁收益 - 上两周4宗竞价解禁项目收益均为正,正收益占比环比升20.00pct;解禁日绝对收益率均值26.74%,环比升4.56pct;超额收益率均值14.07%,环比降4.83pct[39] - 上两周6宗定价解禁项目,解禁日绝对收益率均值42.09%,环比降27.93pct;超额收益率均值33.23%,环比降33.81pct,解禁胜率66.67%[44] 风险提示 - 定增审核进度不及预期、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定增报价市场环境变化等[2][47]
25Q2主动权益基金季报分析:消费成为二季报展望关键词,主动权益增配金融与医药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2 13: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核心观点 - 消费、关税、创新是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普遍关注的内容,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较上季度小幅回落,仓位整体上升,重仓股减持先进制造、消费,加仓金融、科技、医药等板块 [3] - 国金基金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产品平均业绩表现最好,易方达基金是目前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最大的公司 [37][38] - 医药、金融地产基金二季度表现领先,小盘成长风格明显占优 [3][50][51] 各目录总结 基金二季报投资展望关键词:消费为重点聚焦板块,关税、创新关注度较高 - 消费、关税、创新是基金经理二季报普遍提到的内容,趋势关键词有修复、回升、反弹等,行业板块关键词包括科技、军工、银行等 [3][9] - 部分基金经理有不同投资策略,如温宇峰采用“价值型策略”加“合理定价的增长策略”的组合,陈颖看好科技大方向与消费电子产业链等 [12][13] 业绩与规模维度:二季度业绩小幅回落,新发市场略有回暖 - 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较上季度小幅回落,约70%的基金取得正收益,收益率中位数为2.05%,业绩领先基金重仓医药生物、通信、电子等行业 [3][14][17] - 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仓位整体上升,股票仓位均值升至87.33%(+1.10%),港股仓位提升,重仓股减持先进制造、消费,加仓金融、科技、医药等板块,通信和医药生物配置比例上升明显 [3][22][24] - 易方达蓝筹精选是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产品,部分大规模产品业绩回暖但份额下行,新发规模有所回升,东方红核心价值发行规模最大 [30][34] 基金公司维度:国金基金二季度表现出色 - 国金基金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产品平均业绩表现最好,收益率为6.91%,易方达基金是目前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最大的公司 [37][38] - 业绩领先的基金公司超配计算机、非银金融等行业,普遍低配电子、食品饮料、电力设备等行业 [42] 投资策略比较:小盘成长风格基金明显占优 - 医药、金融地产基金二季度表现领先,新能源、先进制造基金表现偏弱 [3][50] - 二季度成长风格占优,小盘成长产品收益率中位数领先,为9.92%,中盘价值风格产品表现不佳,中位数为0.78% [51]
中长期维度的投资框架补充(1):消费正在多样化,品牌和产品是走出内卷的重要砝码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2 10: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重塑汽车消费底层逻辑,车市正从“第三、四消费时代”向“第五消费时代”过渡,形成需求分层 [2] - 价格战虽刺激短期销量,但侵蚀品牌信任,行业NPS创新低,部分品牌守住高NPS,未来竞争关键是“心智迁移” [2] - 品牌净推荐值(NPS)是销量持续性先行指标,2025上半年行业NPS跌至54.9,低价区间用户贬损严重,部分品牌高NPS形成正循环 [2] - 完成“品牌心智迁移”可将高NPS转化为市占率,如问界、理想等成功案例 [2] - 反内卷大潮下,推荐具备品牌价值企业,中高端品牌推荐理想汽车、华为系、小米、蔚来,中低端产品市场需观察,建议关注比亚迪、吉利、长城汽车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消费习惯变迁 中国人口结构变迁 - 中国经历四次婴儿潮,第一次(1949 - 1957)新增约1亿人,第二次(1962 - 1973)新增超3亿人,第三次(1986 - 1990)新增约2亿人,第四次(2016 - 2017)小幅度回升后快速下降 [5] - 60岁以上人口占比持续上升,21世纪后增速加快,结婚登记对数先升后降,离婚率长期攀升,中国进入低生育率时代 [6] - 一人户占比持续上升,二人户占比趋于稳定,三人户及以上占比持续下降,家庭呈现小型化、多元化趋势 [12] 消费趋势变迁中,多种形态并存 - 中国处于多个消费时代并存时期,参考日本“五个消费时代”框架,各时代对中国车市有不同潜在映射 [16] - 第一消费时代(1912 - 1937),中国车市早期汽车主要作公务用车,私人消费极少 [16] - 第二消费时代(1945 - 1974),中国车市发展中期,消费者倾向大尺寸、多座位车型 [16] - 第三消费时代(1975 - 1997),中国车市消费者对个性化需求凸显,豪华品牌和小众车型受青睐 [17] - 第四消费时代(1998 - 2020),中国车市追求性价比,阶段性去品牌化,本土品牌市场份额扩大 [22] - 第五消费时代(2021 - 2043),中国部分一线城市有初步迹象,消费者更关注汽车品牌价值观和情感内涵 [23] 管中窥豹:中产车市蓬勃发展 - 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中产车市以家庭用户为主,自驾游诉求突出 [27][32] - 多孩家庭与自驾游助推中产车市消费大车化、多功能化和多座化,2023年已购和预购相关车型占比上升 [33][36] - 中产购车用户集中在大城市,以男性、高学历、80后、90后为主,选择电动车意愿和对强势品牌关注更高 [37][39] - 汽车消费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向用户端需求分层竞争,车企需“读懂用户” [41] 品牌将成为破局内卷的重要武器 口碑与服务是激励因素,而价格战冲击用户信任 - 约45%用户曾主动推荐所购品牌,约20%推荐成单,行业平均推荐效率约2.3人次 [44] - 自2021年以来,行业NPS指数波动下滑,2025H1跌至54.9,推荐者比例降至64.7%,贬损者比例升至9.8%,低价区间用户NPS降幅明显 [46] - 理想汽车NPS达79.1居首,销量稳定和服务基础设施提升支撑其表现;问界NPS为74.8保持领先,小米汽车NPS处高位,比亚迪NPS降至51.0低于行业均值 [47][53] - 新能源用户推荐动因中产品体验占主导,口碑推荐权重走高,非推荐用户首要顾虑是“价格管理”,产品体验与售后服务也是核心顾虑 [52][54] 存量竞争时代,品牌是重要突围手段之一 - 品牌竞争核心是用户心智优先级,心智迁移是品牌穿越周期关键,如理想、小米等案例 [56] - 心智迁移需保留旧信任、响应新张力、具备迁移能力、有清晰叙事逻辑和产品兑现,产品体验对心智迁移关键 [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