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申万宏源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092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6 08:42
| 指数 | 收盘 | | 涨跌(%) | | | --- | --- | --- | --- | --- | | 名称 | (点) | 1 日 | 5 日 | 1 月 | | 上证指数 | 3853 | -0.01 | -0.78 | 0.56 | | 深证综指 | 2509 | 0.15 | 2.99 | 1.17 | | 风格指数 (%) | 昨日 | 近 1 个月 | 近 6 个月 | | --- | --- | --- | --- | | 大盘指数 | 0.61 | 2.99 | 17.73 | | 中盘指数 | 0.53 | 7.01 | 23.83 | | 小盘指数 | -0.14 | 1.46 | 19.43 | | 涨幅居前 | 昨日 | 近 1 个月 | 近 6 个月 | | --- | --- | --- | --- | | 行业(%) | | | | | 其他电源设 | 3.61 | 5.86 | 30.71 | | 备Ⅱ | | | | | 工业金属 | 3.38 | 10.55 | 30.19 | | 游戏Ⅱ | 3.27 | 23.43 | 73.9 | | 数字媒体 | 3.1 ...
三峡旅游(002627):内河游轮旅游领航者,聚焦主业再出发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5 22:5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市值80亿元 对应73%上涨空间 [6][7] 核心观点 - 公司已完成从传统道路客运向内河游轮旅游的战略转型 聚焦旅游主业发展 [1][15] - 核心产品包括两坝一峡/高峡平湖/三峡人家专线船/长江夜游 构成旅游综合服务体系 [6][38] - 构建多层次游船舰队 形成以两坝一峡为核心的长短结合运力体系 [6][66] - 省际游轮市场供给受政策严控 采用退三进一机制限制运力增长 [6][81] - 豪华型游轮负载率持续领先经济型 2024年达83% 反映高品质体验需求强劲 [6][8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42/1.64/2.28亿元 同比增长20.9%/15.5%/39.0% [5][6] 业务转型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剥离乘用车4S服务及供应链业务 旅游综合服务收入占比提升 [15][29] - 2025年上半年旅游综合服务营收2.86亿元 同比增长20.20% [29]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362万元 同比增长17.74% [24] - 毛利率从2024年31.4%提升至2025H1的34.0% [5] - 旅游收入从2021年2.3亿元增至2024年5.7亿元 [24] 产品体系与运营数据 - 两坝一峡产品提供船去车回/车去船回两种路线 全程10.5小时 [38][40] - 2025年上半年两坝一峡客流量92.51万人次 同比增长12.17% [103] - 高峡平湖2025年上半年客流量12.90万人次 同比增长4.86% [45] - 长江夜游2025年上半年客流量11.18万人次 同比增长3.91% [51] - 三峡人家专线船2024年客流量16.63万人次 同比增长18.70% [58] - 现有游船32艘 包括6艘长江三峡系列豪华游轮和12艘西陵峡系列游船 [66] 省际游轮布局 - 计划建造4艘休闲度假型游轮切入省际市场 2026年和2028年各新增两艘 [6] - 省际游轮采用高端定位 新船第一年上座率假设60% 第五年提升至85% [8] - 与南京旅游集团合资运营长江传奇号和长江之恋号 拓展省外市场 [77] - 长江之恋号全长95.7米 核载1000人 为中国内河最长双体滨江客船 [77] 市场需求特征 - 2024年长江省际游轮客运量123.59万人 较2019年增长11.32% [83] - 渝宜线客运量占比63.67% 为核心航线 [83] - 60岁以上游客占比50.88% 为绝对核心客群 [97] - 2025年上半年境外游客4.85万人 同比增长58.50% 恢复至2019年同期101.04% [101][102] - 境外客源前五为中国香港(25.74%)/德国(12.98%)/中国台湾(9.70%)/美国(8.68%)/马来西亚(6.51%) [102] 行业竞争格局 - 截至2024年底长江省际游轮51艘 总客位20192个 [81] - 豪华型游轮38艘(16867客位) 占比83.5% 经济型13艘(3325客位)占比16.5% [81] - 主要运营商包括世纪游轮/重庆黄金游轮/三峡旅游等央企和地方国企 [90][94] - 世纪游轮2023-2024年营收均超10亿元 市场份额近30% [90]
阿里巴巴(BABA):加大AI投入,ASI为终极目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5 21:5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228美元/股 较当前股价176美元存在29%上行空间 [3][8][10] 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战略定位升级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目标成为全球仅存的5-6家超级AI云平台之一 [10] - 持续加大AI投入 以通用人工智能(AGI)为起点 以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为终极目标 [2][10] - 三年计划投入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 预计将持续追加投入 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2032年将较2022年提升10倍 [10] - 通义大模型生态影响力领跑全球 累计下载量突破6亿次 衍生模型数量达17万个 稳居全球第一 [8][10] - 旗舰模型Qwen3-Max参数规模超万亿 性能超越GPT5与Claude Opus4 在Chatbot Arena排行榜位列全球第三 [8][10] 财务数据 - 维持FY26-FY28财年盈利预测:Non-GAAP归普净利润1255亿元/1553亿元/1788亿元 [8][10] - FY25营业收入9963.47亿元 同比增长5.9% FY28E预计达12281.65亿元 [8][11] - Non-GAAP归普净利润FY25为1583.93亿元 与FY24基本持平 FY27E预计增长23.8%至1553.19亿元 [8][11] 业务估值 - 淘天业务给予12x PE估值 对应市值23958亿元 [8][10] - 云业务参考海外云厂商估值体系 给予10x PS估值 对应市值15233亿元 [8][10] - 当前美股市值4206亿美元 流通股1.91亿股 [3] 技术进展 - 阿里云栖大会发布"七连发"大模型产品 包括Qwen3-Max、Qwen3-Next、Qwen3-Coder等系列模型 [8][10] - 合作英伟达布局Physical AI 集成Isaac Sim等全套软件栈 缩短具身智能、辅助驾驶等应用开发周期 [8][10] - 钉钉推出AI钉钉1.0五大产品 构建软硬一体化办公生态系统 [8][10] - 据沙利文报告 在中国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市场中 阿里通义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8][10] 行业背景 - 全球AI领域投资总额将突破4000亿美元 未来五年累计投入预计超过4万亿美元 [10] - 行业Token消耗量每两三个月实现翻倍增长 AI基础设施需求大幅超预期 [10] - 全球基础设施布局加速 新增巴西、法国、荷兰节点 扩建墨西哥、日本等数据中心 [10]
反内卷再出新政策,高质量发展导向明确:光伏反内卷点评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5 21:3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建议关注特定环节和新技术企业[2] 核心观点 - 政策推动光伏产业从单一电力消纳向多能综合利用转变 重点拓展绿氢制储输用一体化及绿氢冶金、绿色合成氨等非电利用途径[1][2] - 新能源发展从"资源导向"转向"效益导向" 光伏电站竞争力将取决于成本控制、经营效率和竞价策略等市场能力[2] - 反内卷需政策协同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 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降本增效 有序推动老旧电站改造升级[2] 行业现状与数据 - 2025年1—7月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为94.7% 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2] - 电力系统调节压力加大 部分企业出现"增发不增收""增收不增利"困境[2]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反内卷最受益的硅料环节:协鑫科技、大全能源、通威股份、特变电工[2] - 建议关注新技术企业:爱旭股份[2] 重点公司估值 - 通威股份:总市值989亿元 2026E/2027E净利润25.58亿/52.17亿元 对应PE 39/19倍[3] - 大全能源:总市值622亿元 2026E/2027E净利润12.01亿/21.58亿元 对应PE 52/29倍[3] - 爱旭股份:总市值341亿元 2025E/2026E/2027E净利润1.80亿/12.49亿/22.67亿元 对应PE 189/27/15倍[3]
光伏反内卷点评:反内卷再出新政策,高质量发展导向明确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5 21:28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光伏设备行业 [2][8] 核心观点 - 政策推动光伏产业从单一电力消纳向多能综合利用转变 以缓解消纳压力 [1][2] - 新能源发展将从资源导向转向市场导向 强调成本控制和经营效率 [2] - 反内卷政策聚焦技术创新驱动降本增效 推动产业链有序竞争 [2] - 建议关注硅料环节和新技术企业 如协鑫科技 大全能源 通威股份 特变电工 爱旭股份 [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1-7月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为94.7% 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2] - 未来重点推动风光制氢规模化突破 加强绿氢制输储用一体化布局 [2] - 光伏电站建设逻辑从"上网逻辑"转向"消纳逻辑" [2] 重点公司估值 - 通威股份:收盘价21.97元 总市值989亿元 2026年预测PE 39倍 2027年预测PE 19倍 [3] - 大全能源:收盘价29.01元 总市值622亿元 2026年预测PE 52倍 2027年预测PE 29倍 [3] - 爱旭股份:收盘价16.10元 总市值341亿元 2025年预测PE 189倍 2026年预测PE 27倍 2027年预测PE 15倍 [3]
小核酸药物行业深度报告:“小”核酸,“大”未来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5 20:59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行业投资评级为积极看好 投资案件部分明确支持小核酸药物发展前景[2] - 核心观点认为小核酸药物技术成熟且具备显著优势 包括研发周期短 靶点丰富 效果持久和研发成功率高[2] - 行业处于从罕见病向常见病跨越的快速发展阶段 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46亿美元以26.1%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33年467亿美元[2] - 国内企业正加速布局 重点关注具有自主技术平台和优势管线的公司如瑞博生物 圣诺医药等[2] 行业简介 - 小核酸药物定义为寡核苷酸药物 由十几个到几十个核苷酸组成 作用于mRNA层面干预基因表达[8] - 发展历程显示1978年提出反义核酸概念 1998年发现RNA干扰机理 2014年GalNac递送系统突破推动行业复苏 2016年后多款重磅药物上市[11] - 与传统小分子和抗体药物相比具有五大优势:研发周期短 效果持久(体内半衰期按月计算) 研发成功率高(I期到III期达59.2%) 不易产生耐药性 治疗领域更广[13] - 全球已获批22款药物(3款退市) 主要类型为ASO(占2023年市场62.5%) siRNA(36.7%)和适配体[18][21] 主要药物类型与技术 - ASO通过两种机制发挥作用:与靶mRNA结合调控基因转录或促进RNaseH降解mRNA 代表药物Spinraza 2024年销售额15.73亿美元[24] - siRNA通过RNAi机制沉默基因表达 需递送系统支持 2018年首款药物Patisiran上市 目前7款获批[28] - 适配体可特异性结合蛋白质等目标 具有低免疫原性优势 首款药物Pegaptanib于2004年获批[33] - GalNac递送技术是重大突破 通过肝细胞靶向实现高效递送 2019年首款GalNAc-siRNA偶联物Givlaari获批[36] 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全球市场规模从2019年27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46亿美元 CAGR为14.3% 预计2033年达467亿美元[41] - 明星药物包括SMA治疗药物Spinraza(累计销售额138亿美元) DMD药物Exondys系列 以及TTR类药物Onpattro和Amvuttra[47][51][55] - 慢病领域突破性药物Inclisiran(靶向PCSK9)2024年销售额7.54亿美元(同比增112%) 年注射仅需2次[61] - 国内研发直接切入慢病赛道 聚焦心血管 乙肝等大病种 多款产品处于临床I/II期[63] 国内外重点企业 - Alnylam是全球siRNA领导者 6款药物上市 2025年预计总收入26.5-28亿美元 TTR药物贡献主要收入[74] - Ionis是ASO领域领头羊 拥有LICA技术平台 6款上市药物 2025Q2收入4.5亿美元并实现盈利转正[84] - Arrowhead拥有TRiM平台 专注肝脏 肺部及CNS疾病[95] - 国内瑞博生物6款自研药物进入临床 舶望制药采用RADS平台 悦康药业YKYY015靶向PCSK9进入临床I期[104][106][111]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持续进步推动市场扩容 尤其GalNac递送系统显著提升靶向性和稳定性[36] - 研发管线向常见病领域拓展 高血压 高血脂 乙肝等大病种成为新焦点[63] - 授权合作活跃 2025年多项交易金额超10亿美元 包括舶望制药与诺华达成首付款1.6亿美元的合作[68] - 投资关注点集中于临床数据读出和海外授权进展 具有自主技术平台的公司更具优势[2]
阿里巴巴(BABA):加大 AI 投入,ASI 为终极目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5 20:3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228美元/股 较当前176美元股价存在29%上行空间 [4] 核心战略与AI布局 - 阿里云重新定位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目标成为全球仅存的5-6家超级AI云平台之一 [4] - 提出AGI为起点 ASI为终极目标 升级全栈AI体系实现从大模型到基础设施的技术更新 [4] - 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 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预计2032年较2022年提升10倍 [4] - 全球AI领域投资总额将突破4000亿美元 未来五年累计投入预计超过4万亿美元 [4] - 加速全球基础设施布局 新增巴西/法国/荷兰云计算节点 扩建墨西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迪拜数据中心 [4]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发布"七连发"大模型产品 包括Qwen3-Max/Qwen3-Next/Qwen3-Coder/Qwen3-VL/Qwen3-Omni/Wan2.5/通义百聆 [4] - 旗舰模型Qwen3-Max参数规模超万亿 性能超越GPT5与Claude Opus4 Chatbot Arena排名全球第三 [4] - 通义大模型全球累计下载量突破6亿次 衍生模型数量达17万个 稳居全球第一开源模型 [4] - 中国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4] - 阿里云PAI平台集成英伟达Physical AI软件栈 提供全链路平台服务缩短具身智能开发周期 [4] - 钉钉推出AI钉钉1.0五大产品 构建软硬一体化办公生态系统 [4] 财务表现与预测 - FY25营业收入9963.47亿元 同比增长5.9% FY28E预计达12281.65亿元 [3][5] - Non-GAAP归普净利润FY25为1583.93亿元 FY26E预计下降20.8%至1254.74亿元 FY28E恢复至1787.93亿元 [3][5] - 调整后每股收益FY25为75.59元 FY28E预计提升至74.04元 [3] - ROE维持在10%-16%水平 市盈率FY25为18倍 FY28E降至13倍 [3] 估值分析 - 淘天业务给予12x PE估值 对应市值23958亿元 [4] - 云业务给予10x PS估值 对应市值15233亿元 [4] - 美股市值4206亿美元 流通股1.91亿股 [1]
生猪养殖行业新周期系列报告之一:从2025年中报看猪周期新趋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5 18: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建议关注生猪养殖板块左侧布局机会 基本面与政策共同驱动产能去化节奏加快 建议重点关注牧原股份 德康农牧 温氏股份 巨星农牧 神农集团等头部猪企 [92] 报告核心观点 - 生猪养殖行业正进入稳健高质量发展阶段 企业盈利中枢和盈利稳定性均有望显著抬升 建议重视业绩和分红兑现良好的头部猪企 [5] - 基本面变化与政策指引共同驱动行业产能去化节奏加快 短期盈利下行加速低效产能淘汰 "反内卷"政策加码驱动母猪存栏下降 [6] - 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上半年供给充裕仍是行业主基调 猪价或延续低迷 养殖亏损或加快产能淘汰 [6][68][72] - 2026年下半年产能调减效应将逐步体现 预计供给同比下降2.5%-3.0% 猪价中枢有望小幅上移10%-15% [84] - 新周期下猪价波动幅度收窄 行业进入微利周期 但优质企业仍能实现超额收益 [85][88] 2025上半年生猪养殖行业基本面回顾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外三元生猪平均价格为14.80元/公斤 同比下跌4.21% 6月猪价最低下探至13.91元/公斤 [10] - 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增加 2024Q2-Q4分别为4038万头 4062万头 4078万头 环比分别增长1.15% 0.59% 0.39% [10] - 2025Q1 Q2全国生猪出栏量分别为1.95亿头 1.71亿头 同比分别增长0.11% 1.20% 上半年出栏量同比增长0.62% [10] - 2025H1外三元生猪出栏均重为127.45公斤 同比增加2.33% 为2021年后同期最高水平 [10] - 2025Q1 Q2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分别为9056万头 9299万头 同比分别增长8.1% 21.4% [11] 生猪养殖板块2025中报业绩回顾与分析 - 2025H1生猪养殖板块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019亿元 同比增长17.9% 实现归母净利润159.24亿元 同比增长865.5% [21] - 牧原股份2025H1实现营业收入764.6亿元 同比增长34% 归母净利润105.3亿元 同比增长1170% [26] - 15家上市公司2025H1共出栏生猪9679.5万头 同比增长32% 牧原股份出栏4691万头 同比增长45% [27] - 2025H1玉米 豆粕平均价格为2363元/吨 3512元/吨 同比分别下跌9.0% 8.7% 育肥猪配合饲料均价为3393元/吨 同比下跌6.3% [32] - 2025H1样本规模场户平均养殖成本为13.32元/公斤 同比下降7.18% 自繁自养平均养殖利润69.04元/头 同比扭亏为盈 [32] - 头部企业养殖成本行业领先 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 神农集团等公司2025H1平均养殖完全成本已下降至12.5元/公斤以下 [37] - 上市猪企2025Q2末在建工程合计189.4亿元 延续下降趋势 固定资产2405.7亿元 环比减少0.54% [38] - 2025H1 14家猪企资本开支合计为132.7亿元 同比下降6.1% [38][40] - 2025Q2末13家猪企生产性生物资产合计211.49亿元 较2024年底下滑5.59% [47] - 牧原股份2025Q2末能繁母猪存栏343.1万头 季度环比下降1.55% 较2024年末调减8.1万头 [47] - 上市猪企资产负债率处于2023年以来最低水平 牧原股份 温氏股份 神农集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6.1% 50.6% 26.0% [55] - 牧原股份上半年负债总额相比年初调降56亿元 [55] - 上市猪企2025Q2合计自由现金流186亿元 大幅转正 [58] - 牧原股份2025H1拟分红50.02亿元 股利支付率47.50% 神农集团 京基智农股利支付率分别为52% 87% [60][61] "反内卷"背景下的行业展望 - 政策指引行业产能调减 计划半年内调减100万头能繁母猪 [6][71] - 严格控制新增产能 减少二次育肥 控制肥猪出栏体重 出栏体重或进一步下降至120kg左右 [71] - 上市企业出栏增速 出栏占比增速预计将有所放缓 头部养殖主体集中度快速提升的时代或已近尾声 [71] - 2024Q3-Q4能繁母猪存栏分别为4062万头 4078万头 环比分别增长0.59% 0.39% 仍高于正常保有量水平 [77] - 2025年1-8月平均窝均健仔数和产房存活率分别为11.23头/窝 91.39% 同比分别增长0.06头/窝 0.17个百分点 [77] - 2025Q1 Q2仔猪出生量分别环比增长1.62% 3.82% [77] 投资分析意见 - 重点关注牧原股份 2025年预计出栏8500万头 养殖完全成本11.7元/公斤 头均市值3468元/头 [93] - 关注温氏股份 2025年预计出栏3500万头 养殖完全成本12.2元/公斤 头均市值2751元/头 [93] - 关注神农集团 2025年预计出栏300万头 养殖完全成本12.3元/公斤 头均市值5157元/头 [93] - 关注巨星农牧 2025年预计出栏400万头 养殖完全成本13.4元/公斤 头均市值2513元/头 [93]
恺英网络(002517):传奇盒子未来可期,AI战略加速落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5 17: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传奇盒子未来可期 子公司闲趣互娱与天穹互动签署授权协议 独家开发运营传奇IP社区盒子产品 [4] - 游戏新品周期开启 《仙境传说之约定好的冒险》已公测 储备《三国:天下归心》《盗墓笔记:启程》《斗罗大陆:诛邪传说》等产品 [6] - AI战略加速落地 推出游戏AI全流程开发平台《SOON》 获比高集团、横店资本战略投资 [6] - 投资企业自然选择开发3D AI智能陪伴应用EVE 计划2025年上线 [6] - 推出AI潮玩品牌《暖星谷梦游记》 主打情感陪伴需求 计划2025年上线 [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2,578百万元 同比增长0.9% [5] - 2025H1归母净利润950百万元 同比增长17.4% [5] - 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2,040百万元 同比增长25.3% [5][6] - 预测2026年归母净利润2,531百万元 同比增长24.1% [5][6] - 预测2027年归母净利润2,838百万元 同比增长12.1% [5][6] - 毛利率保持高位 2025H1达82.4% 预测2025-2027年维持在79.3%-80.8% [5] - ROE表现强劲 2025H1为11.6% 预测2025-2027年保持在20.8%-22.3% [5] 业务进展 - 传奇盒子获三方合作:三九互娱年支付1亿元开设品牌专区 [4] - 贪玩游戏支付2亿元开设明星专区品牌服 [4] - 掌玩游戏支付1.5亿元开设品牌专区 [4] - 《SOON》平台实现美术资产、代码创作、数值设计三大要素AI生成 [6] - EVE应用具备现实世界感知模块 支持语言、视觉与情感沉浸体验 [6]
《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点评:水泥玻璃去产能确定性进一步增强,盈利底部向上可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5 15:2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建材行业持积极看法,重点关注水泥、玻璃及新型材料领域的投资机会 [1][2] 核心观点 - 政策转向利润端:新版工作方案首次将盈利水平有效提升作为主要目标,相较于2023-2024版更关注盈利质量而非收入增长 [2] - 水泥产能收缩超预期:要求2025年底前完成超产产能置换,预计实际产能从22亿吨下降至18亿吨以下,收缩超4亿吨,产能利用率提升10%以上 [2][6] - 玻璃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环保绩效低的企业退出,解决成本差异大(如煤改气企业利润低于石油焦企业)和供给刚性问题 [2][7] - 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如人工晶体、高性能纤维)、推动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改造,拓展光伏、汽车等应用领域 [2][3] - 投资聚焦头部企业:水泥行业关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等,玻璃行业关注旗滨集团、南玻A等,新型材料关注中国巨石、凯盛科技等 [2][8] 政策比较分析 - 印发主体变化:从八部门(2023-2024版)调整为六部门(2025-2026版) [3] - 目标调整:从工业增加值增速(2023年3.5%、2024年4%)转为盈利水平有效提升,绿色建材营收目标2026年超3000亿元 [3] - 工作举措优化:新增"优胜劣汰"和"科技创新"优先项,强调产能调控和先进材料产业培育 [3][5] 产能调控措施 - 严禁新增产能,要求产能置换,尤其针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5] - 鼓励市场化退出机制,设立绿色低碳转型基金加速低效产能退出 [5] 水泥行业进展 - 2024年已通过置换退出产能7072万吨/年,涉及117条产线,平均置换比例1.64,超产比例24.1% [6] - 需补充产能规模仍较大,预计Q4为集中补充指标高峰期 [2] 公司盈利预测 - 海螺水泥:2025年预测EPS 1.80元/股,PE 12.9倍 [8] - 华新水泥:2025年预测EPS 1.31元/股,PE 13.7倍 [8] - 中国巨石:2025年预测EPS 0.85元/股,PE 19.0倍 [8] - 凯盛科技:2025年预测EPS 0.24元/股,PE 54.2倍 [8] 新型材料应用拓展 - 低介电玻纤、柔性玻璃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领域推广 [2] - 石墨、萤石、菱镁矿等关键矿种资源聚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