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商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中瓷电子:深度报告:电子陶瓷+三代半导体,自主可控核心标的-20250423
浙商证券· 2025-04-23 16: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5][1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瓷电子是国内领先的电子陶瓷、第三代半导体供应商,深耕国产自主可控核心赛道,精密陶瓷零部件实现批量供货,解决“卡脖子”问题,估值有望提振 [1] - 公司通过内生+外延,深耕电子陶瓷、第三代半导体市场,受益于AI算力、第三代半导体、智能驾驶的行业发展,有望进入新的成长周期 [1] - AI驱动光模块升级,高端电子陶瓷有望放量,公司已实现800G光通信器件外壳量产,后续产能持续释放,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1] - 精密陶瓷零部件突破,国产化替代大有可为,公司相关产品核心技术达到国际水平,已批量应用于国产半导体设备中,有望进一步贡献利润、提振估值 [1] - 公司收购博威/国联万众,深耕三代半导体赛道,博威公司受益于卫星通信和射频芯片国产化,国联万众批量供货比亚迪,受益智驾平权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电子陶瓷核心供应商,拓展三代半导体业务 - 中瓷电子背靠中国电科集团,是国内电子陶瓷材料核心供应商,掌握高端电子陶瓷外壳全链条自主技术,产品性能达国际水平 [16] - 2023年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收购博威公司和国联万众,拓展第三代半导体业务,博威公司在氮化镓基站功放领域市占率国内第一,国联万众碳化硅功率模块已批量应用于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 [19][20] - 公司以电子陶瓷为基石,拓展至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形成“电子陶瓷+半导体器件”双轮驱动业务格局,是国产替代与科技创新标杆企业 [25] - 电子陶瓷材料应用于通信、消费电子等多领域,通信和消费电子是主要收入来源;第三代半导体分为氮化镓和碳化硅两种应用场景 [26][30] - 2016 - 2021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34%和35%,2023年完成重组并表,2024年受5G建设投资放缓和原材料上涨影响,收入平稳、利润回升,后续电子陶瓷和第三代半导体产品有望放量,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31][43] AI驱动光模块升级,高端电子陶瓷有望放量 - 中国电子陶瓷市场规模达千亿,国产化率仅23%,上游原材料被日本厂商垄断,全球电子陶瓷市场呈三超多强格局,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45][49][51] - 通信市场是电子陶瓷主要下游市场,光模块陶瓷外壳是主要应用场景,数通市场将成未来主要增长点,400G/800G光模块需求加速爆发,电子陶瓷是高端光模块封装优选材料 [56][60][65] - 中瓷电子是国内领先电子陶瓷供应商,具备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光通信器件陶瓷外壳进口替代,未来两到三年400G/800G等高端产品有望放量 [69] - 从需求看,公司主要客户增长前景乐观;从技术看,公司已实现800G光通信器件外壳量产,与国外产品技术相当;从产能看,公司持续投入生产线建设,产能将持续释放,高端电子陶瓷产品有望带动业绩释放 [71][75] 精密陶瓷零部件突破,国产化替代大有可为 - 精密陶瓷零部件是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满足严苛要求,预计2025年中国先进结构陶瓷市场规模达286亿元,2021年国产化率仅20%,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76][79][84] - 中瓷电子已实现静电卡盘、加热盘等精密零部件国产化,相关产品核心技术达国际水平,已批量应用于国产半导体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86][91] - 2023年全球半导体设备用陶瓷静电卡盘市场销售额16.3亿美元,2024 - 2030年CAGR为5.3%,北美和亚太是主要销售市场,蚀刻设备是最主要需求来源,竞争格局头部三家厂商垄断 [91][93][94] - 精密电子陶瓷零部件盈利能力强,规模释放下毛利率接近60%,公司相关产品放量有望享受更高估值 [95][99] 收购博威/国联万众,深耕三代半导体赛道 - 2023年公司收购博威公司73%股份、氮化镓通信基站射频芯片业务以及国联万众94.6029%股份,2024年实现对国联万众100%控股 [100] - 博威公司主要销售氮化镓通信基站射频芯片与器件、微波点对点通信射频芯片与器件,受益于射频芯片国产化,领先布局卫星通信、6G [103][104][109] - 国联万众深耕碳化硅功率器件,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合作比亚迪,扩产持续放量,SiC汽车芯片已批量应用,未来有望导入更多车企 [112][121][122] 盈利预测 - 预计24 - 26年公司第三代半导体业务分别同比+1%、+8%、+10%,电子陶瓷业务分别同比+2%、+28%、+19%,内部抵消部分增速大致与第三代半导体业务增速接近 [125][126][127] - 预计24 - 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6.76、33.01、38.95亿元,分别同比+0%、+23%、+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8、7.01、8.76亿元,分别同比+10%、+30%、+25%,当前市值对应24 - 26年PE分别为38、29、23x,公司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128][129]
澳华内镜: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渠道调整下收入或短期承压-20250423
浙商证券· 2025-04-23 16: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医院招投标放缓使收入利润短期承压,2025年渠道库存等调整下收入或仍有压力,但有望逐步恢复 [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或仍承压,新品持续商业化有望形成新增拉动,随着招投标恢复利润增速恢复可期 [2] - 2025年在收入压力下净利率或仍较低,但整体有稳步提升趋势 [3]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呈增长态势 [4] 各部分总结 成长性 - 2024年实现收入7.50亿元,同比增长10.54%,Q4单季收入2.49亿元,同比下滑0.2%,2025年Q1收入1.24亿元,同比下滑26.9%,2025年上半年收入或仍有压力 [1][2] - 2024年3月推出电子经皮胆道镜和电子膀胱镜,5月发布电子输尿管肾盂镜,镜种逐步完善并拓展科室,新品商业化有望拉动新增收入 [2] - 2024年Q4归母净利润 - 0.16亿元,2025年Q1归母净利润 - 0.29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压力下利润增长或仍承压,长期利润率有望提升 [2] 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68.1%(同比 - 5.7pct),净利率2.7%(同比 - 6.3pct),2025年Q1毛利率66.36%,同比下降10.0pct,净利率 - 23.28%,2025年净利率或仍较低但有提升趋势 [3]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8.27/10.46/13.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32%、26.44%、25.9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8/1.33/2.0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9.62%、252.61%、55.91%,对应EPS分别为0.28/0.99/1.54元,对应2025年7倍PS [4]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49.55|826.93|1045.60|1316.98| |营业收入(+/-) (%)|10.54%|10.32%|26.44%|25.9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1.01|37.74|133.08|207.49| |归母净利润(+/-) (%)|-63.68%|79.62%|252.61%|55.91%| |每股收益(元)|0.16|0.28|0.99|1.54| |P/S|7|7|5|4| [5]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包括流动资产、现金、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指标 [10][11]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指标的预测 [10][11] - 每股指标和估值比率对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P/S、P/B等指标进行了预测 [11]
春风动力:点评报告:一季度业绩超预期,产品矩阵及全球化布局持续完善-20250423
浙商证券· 2025-04-23 16: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业绩超预期,产品矩阵及全球化布局持续完善 [1]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 - 27年复合增速为21%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营收150.4亿元,同比增长24%;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46%;经营性现金流29.7亿元,同比增长115%;拟分红5.9亿元,分红比例40% [1] - 2024年主要产品四轮车/两轮车毛利率分别为36.5%、21.7%,同比下滑1.9、2.4pct;销售净利率为9.9%,同比提升1.2pct;加权平均ROE为26.3%,同比提升4.6pct [1] - 2025Q1营收42.5亿元,同比增长39%;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增长50% [1]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为188、229、270亿元,同比增长25%、21%、18%;归母净利润为18、22、26亿元,同比增长24%、22%、16% [5] 产品矩阵与全球化布局 全地形车 - 启用全新三缸动力平台,U10 PRO、X10等新品上市,核心产品矩阵焕新 [2] - 2024年销售16.91万辆,营收72.1亿元,同比增长11%;出口额占行业72%,连续十余年居首 [2] - 美国市场跻身TOP4,欧洲市场收购GOES品牌,市占率第一 [2] 两轮摩托车 - 全球化+高端化双轮驱动,产品谱系丰富 [3] - 2024年销售28.65万辆,营收60.4亿元,同比增长37% [3] - 国内市场销售14.32万台,营收30.9亿元,同比增长44%;>200CC跨骑摩托车销量行业第一;新增渠道81家,累计超600家 [3] - 海外市场销售14.33万台,营收29.4亿元,同比增长30% [3] 极核电动 - 聚焦高端电动出行,成长价值领跑行业 [4] - 2024年销售10.60万辆,营收4.0亿元,同比增长414% [4] - AE2、AE4等爆款发布,AE6、AE8系列在高端电摩市场领先 [4] - 国内渠道数量同比增长1489%,国外产品覆盖30余个国家和地区 [4] 财务摘要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5038|18836|22858|27007| |(+/-) (%)|24%|25%|21%|1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472|1824|2231|2593| |(+/-) (%)|46%|24%|22%|16%| |每股收益(元)|9.74|11.95|14.62|16.99| |P/E|16|13|11|9| |ROE|26%|25%|24%|23%|[7] 重点公司估值表 |代码|公司|市值(亿元)|股价(元)|2024归母净利润(亿元)|2025E归母净利润(亿元)|2026E归母净利润(亿元)|2024PE|2025PE|2026PE|PB (LF/MRQ)|ROE (2024)| |----|----|----|----|----|----|----|----|----|----|----|----| |689009 SH|九号公司|419|58.38|10.8|16.4|22.1|39|26|19|6.9|19%| |603766.SH|*隆鑫通用|262|12.74|11.5|15.7|18.9|23|17|14|2.8|13%| |603129.SH|*春风动力|238|155.88|14.7|18.2|22.3|16|13|11|3.5|26%| |000913.SZ|*钱江摩托|83|15.84|6.8|8.1|9.3|12|10|9|1.7|15%| |301345.SZ|*涛涛车业|57.60|4.3|5.5|7.2|14|11| - |2.1|14%|[12]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各项目在2024 - 2027年的预测数据 [13] - 主要财务比率包括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在2024 - 2027年的预测数据 [13]
中际联合:点评报告:国内β与α共振,海外、多领域拓展打开成长空间-20250423
浙商证券· 2025-04-23 16: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6][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风电高空安全作业设备龙头,国内β与α共振,海外、非风电领域打开成长空间,驱动业绩超预期[1] - 看好公司在风电领域和新兴应用领域的大发展,预计2025 - 2027归母净利润为4.02、4.70、5.74亿,同比增长28%、17%、22%,CAGR = 20%,2025年4月22日收盘价对应PE为12、11、9倍[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超预期逻辑 市场预期 - 公司主营业务对应市场空间不大,行业天花板较低,国内风电业务存在下滑风险[2] - 公司拓展其他应用领域能否成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2] - 公司美国敞口较大,市场担心美国加征关税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2] 研报观点 - 国内风电市场高景气,产品单机价值量提升,2025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约105 - 115GW,2024 - 2026年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100GW,CAGR为11%,产品迭代和解决方案优化带来单台风机产品配置价值量提升,风电运维市场空间广阔[3] - 海外市场拓展,北美、欧洲市场有大量存量改造需求,海外新增市场市占率有较大提升空间[3] - 多领域拓展,产品向工业与建筑、应急救援、电网等领域迈进,物料输送机、爬塔机有望成为拳头产品[4] - 公司设有美国全资子公司,无惧关税落地,轻资产生产模式可迅速形成美国本土产能,免爬器在美国市场市占率接近100%,产品到美后服务附加值高,免爬器需求有望增加[4] 检验与催化 检验指标 - 全球风电新增招标量、装机量同比增速;公司海外市占率变动;公司高价值量产品订单增速[9] 催化剂 - 美国关税加征落地力度低于预期;国内风电新增招标量、装机量高增;新兴应用领域取得大额订单[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归母净利润为4.02、4.70、5.74亿,同比增长28%、17%、22%,CAGR = 20%,2025年4月22日收盘价对应PE为12、11、9倍,维持“买入”评级[10] 与众不同的认识 - 市场认为风电安全作业设备行业天花板有限,公司风电业务未来可能下滑,且担心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公司业绩[5] 与前不同的认识 - 此前认为公司发展主要依赖国内风电领域景气度提升,现在认为公司在国内风电市场通过产品/解决方案优化迭代实现自身阿尔法,且海外市场和应用领域拓展打开市场空间,是风电零部件具备强阿尔法逻辑的标的[12] 财务摘要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99|1635|1887|2346| |(+/-) (%)|18%|26%|15%|2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15|402|470|574| |(+/-) (%)|52%|28%|17%|22%| |每股收益(元)|1.48|1.89|2.21|2.70| |P/E|16|12|11|9| |P/B|1.9|1.7|1.4|1.2| |ROE|13%|14%|15%|15%|[12]
中国移动:2025年一季报点评报告:业绩稳健增长,全年增速有望前低后高-20250423
浙商证券· 2025-04-23 13: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报告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全年增速有望前低后高,运营商全年业绩增速也有望保持此趋势,公司力争2025年收入增幅稳步提升、利润良好增长[1] - CHBN协同发展,家庭市场保持量价齐升,政企和新兴市场收入占比一季度进一步提升[2] - 成本费用有效节约,对外付款进度加快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45.0%[3]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增速3.3%、3.2%、3.1%,归母净利润增速5.1%、5.0%、5.0%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8亿元,同比增长0.02%,主营业务收入2224亿元,同比增长1.4%,EBITDA 807亿元,同比增长3.4%,归母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率11.6%,同比提升0.4pp,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同比持平[1] CHBN各市场表现 - 个人市场:截至2025年一季度,移动用户规模10.03亿户,较2024年底净减少94万户,5G网络用户数达5.78亿户,渗透率约57.6%;手机上网流量418亿GB,同比增长7.7%,手机上网DOU达16.1GB,同比增长8.0%,移动ARPU 46.9元,同比下降2.1%[2] - 家庭市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有线宽带用户规模3.20亿户,季度净增548万户,家庭宽带用户规模达2.82亿户,季度净增445万户,家庭综合ARPU 40.8元,同比增长2.3%[2] - 政企市场:积极推动AI + DICT项目标准复制与规模拓展,能力、价值、规模协同发展,一季度市场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2] - 新兴市场:加快优质能力产品出海,深耕数字内容赛道,做优产业链金融普惠服务,一季度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2] 成本费用与现金流 - 港股口径下,营运支出同比 - 1.22%,占收比 - 1.1pp,其中网络运营支撑成本同比 + 1.65%,占收比 + 0.46pp,折旧摊销同比 - 0.46%,占收比 - 0.09pp,人工成本同比 + 2.97%,占收比 + 0.40pp,销售费用同比 - 3.61%,占收比 - 0.21pp,其他营运支出 - 8.16%,占收比 - 0.51pp[3] - 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13亿元,同比下降45.0%,因加快向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付款,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3]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增速3.3%、3.2%、3.1%,归母净利润增速5.1%、5.0%、5.0%,维持“买入”评级[4] 财务摘要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40759|1075433|1110144|1144994| |营业收入(+/-) (%)|3.12%|3.33%|3.23%|3.1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38373|145414|152748|160393| |归母净利润(+/-) (%)|5.01%|5.09%|5.04%|5.01%| |每股收益(元)|6.42|6.74|7.08|7.44| |P/E|17.61|16.76|15.95|15.19|[6]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A、2025E、2026E、2027E各项目数据进行了预测,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经营活动现金流等;还给出了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财务比率数据[11]
中国移动(600941):业绩稳健增长,全年增速有望前低后高
浙商证券· 2025-04-23 12: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报告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全年增速有望前低后高,力争2025年收入增幅稳步提升、利润良好增长 [1]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增速3.3%、3.2%、3.1%,归母净利润增速5.1%、5.0%、5.0%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8亿元,同比增长0.02%,主营业务收入2224亿元,同比增长1.4%,EBITDA 807亿元,同比增长3.4%,归母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率11.6%,同比提升0.4pp,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同比持平 [1] CHBN市场情况 - 个人市场:截至2025年一季度,移动用户规模10.03亿户,较2024年底净减少94万户,5G网络用户数达5.78亿户,渗透率约57.6%;手机上网流量418亿GB,同比增长7.7%,手机上网DOU达16.1GB,同比增长8.0%,移动ARPU 46.9元,同比下降2.1% [2] - 家庭市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有线宽带用户规模3.20亿户,季度净增548万户,家庭宽带用户规模达2.82亿户,季度净增445万户,家庭综合ARPU 40.8元,同比增长2.3% [2] - 政企市场:积极推动AI + DICT项目标准复制与规模拓展,一季度市场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 [2] - 新兴市场:加快优质能力产品出海,深耕数字内容赛道,做优产业链金融普惠服务,一季度新兴市场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 [2] 成本费用与现金流 - 港股口径下,营运支出同比 - 1.22%,占收比 - 1.1pp,其中网络运营支撑成本同比 + 1.65%,占收比 + 0.46pp,折旧摊销同比 - 0.46%,占收比 - 0.09pp,人工成本同比 + 2.97%,占收比 + 0.40pp,销售费用同比 - 3.61%,占收比 - 0.21pp,其他营运支出 - 8.16%,占收比 - 0.51pp [3] - 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13亿元,同比下降45.0%,主要因加快向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付款,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对外付款进度加快 [3] 财务摘要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40759|1075433|1110144|1144994| |营业收入(+/-) (%)|3.12%|3.33%|3.23%|3.1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38373|145414|152748|160393| |归母净利润(+/-) (%)|5.01%|5.09%|5.04%|5.01%| |每股收益(元)|6.42|6.74|7.08|7.44| |P/E|17.61|16.76|15.95|15.19| [6]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报告公司2024A - 2027E的多项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如流动资产、营业成本、经营活动现金流等,同时给出了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以及每股指标和估值比率 [11]
汇川技术:深度报告:工控龙头,人形机器人业务打开空间-20250423
浙商证券· 2025-04-23 09: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上调)[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工控周期筑底有望回升,新能源车业务进入收获期稳步贡献利润;长期公司“战略力 + 产品力 + 组织力”持续发挥优势,国产替代加速,人形机器人打开成长空间,有望再造一个汇川 [2] - 预计公司未来三年营业收入为 376/455/546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49/58/69 亿元,同比增长 4%/18%/19%,EPS 分别为 1.8、2.2、2.6 元 [2] 各目录总结 汇川技术:进击的工控龙头 - 汇川技术成立于 2003 年,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工控自动化企业,从单一变频器供应商发展为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12] - 三大支柱业务为通用自动化、新能源车、智慧电梯,2024 年前三季度收入分别为 109/104/36 亿元,占比 43%/41%/14%,新能源车业务占比明显提升 [14] - 营收连续 20 年增长,近 10 年 CAGR 达 33%,2023 年营收 304 亿元,同比增长 32%,2024 年前三季度营收 254 亿元,同比增长 26% [16] - 归母净利润增速 2019 年后触底反弹,2023 年达 47 亿元,同比增长 10%,近 5 年 CAGR 达 32% [16] - 受新增业务与竞争压力影响,净利率、毛利率水平下滑,2024 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 31.8%,净利率为 13.3% [21] - 管理变革初见成效,近三年费用率明显下降,2024 年上半年降至 9.6% [24] 工控:具备产品定义能力、供应链韧性和高效研发与制造能力 - 2024 年上半年,公司在通用伺服、低压变频器中国市场份额位列第一,市占率分别为 28%、20%,小型 PLC 位列整体第二,内资品牌第一,市占率达 14%,工业机器人份额为 9%,整体排名第三,内资品牌第一 [27] - 基于 40 多个行业 know - how,掌握产品定义能力,形成行业/设备解决方案,深度绑定多个行业,推出电梯一体化控制器和优化光伏金刚砂线切割检测方案 [34][37][41] - 具备供应链韧性,采用高品质、低成本和快速交付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建立扁平化生产组织,2022 年上半年应对缺芯保证了供应链可持续生产与交付 [43][50] - 高效营运打造研发与制造的极致成本优势,IPD 与 LTC 双轮驱动核心流程体系化建设,IPD 流程质量管理有优势,推出标准化工艺平台,核心部件自研自制 [51][56] 新能源车:十年磨一剑,从绑定头部到技术反超 - 公司为新能源乘用车提供电驱系统和电源系统等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 [58] - 发展历程分为起步期(2009 - 2015 年)、技术储备及客户绑定期(2016 - 2020 上半年)、兑现阶段(2020 年下半年至今),2024 年前三季度新能源车业务收入达 104 亿元,同比增长 96% [61][62] - 市场份额领先,2024 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控制器、电驱总成、电机、OBC 产品在中国市场份额分别约为 11%、5.9%、4.7%、4.6%,排名分别为第二、第四、第四、第八 [66] - 优势包括卡位早路径清晰、绑定 TOP 客户、研发体系造就领先技术水平和产品力、具备规模效应与成本优势 [78] 机器人:从工业机器人到类人形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 从零部件到“核心部件 + 整机 + 视觉 + 工艺”解决方案提供商,2014 年布局,历经多个阶段发展,2023 年实现收入约 8 亿元,同比增长 43%,在中国市场份额达 6.5%,排名第 4,SCARA 份额达 20.8%,排名第一 [81][84] - 大六关节机器人系列产品已成功通过 MTBF 120000 小时认证 [87] 类人形机器人 - 2023 年成立人形机器人团队,2024 年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汇川,开启人形机器人专项招聘,以灵巧手为重心 [88] - 部分人形机器人零部件被 CCTV《经济半小时》报道,行星滚柱丝杠动载荷设计达 13 千牛 [90][91] 人形机器人业务探讨 - 2025 年开年以来行业进展加速,量产渐行渐近,预计 2030 年中美制造业、家政业的人形机器人需求约 210 万台,空间约 3146 亿人民币,核心零部件 2030 年市场空间达 1022 亿人民币,2025 - 2030 年 CAGR = 141% [98] - 公司具备场景优势和平台优势,成功来自战略力、产品力、组织力 [9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短期工控周期筑底回升,新能源车业务贡献利润;中期国产替代加速;长期人形机器人打开成长空间 [100] - 预计未来三年营业收入为 376/455/546 亿元,同比增长 24%/21%/20%,归母净利润为 49/58/69 亿元 [102] - 选取可比公司,考虑汇川技术为国内工控龙头且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有竞争壁垒,当前估值偏低,上调至“买入”评级 [102]
浙商证券浙商早知道-20250423
浙商证券· 2025-04-23 07:30
报告核心观点 - 对 2025 年 4 月 22 日市场大势、行业表现、资金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妙可蓝多和科大讯飞进行公司点评,给出业绩预测和评级 [3][5][7] 市场总览 大势 - 4 月 22 日上证指数上涨 0.25%,沪深 300 下跌 0.02%,科创 50 下跌 0.31%,中证 1000 下跌 0.06%,创业板指下跌 0.82%,恒生指数上涨 0.78% [3][4] 行业 - 4 月 22 日表现最好的行业分别是商贸零售(+1.03%)、建筑材料(+1.02%)、交通运输(+0.9%)、房地产(+0.84%)、医药生物(+0.82%),表现最差的行业分别是传媒(-1.08%)、通信(-0.97%)、计算机(-0.9%)、机械设备(-0.8%)、电力设备(-0.66%) [3][4] 资金 - 4 月 22 日全 A 总成交额为 11212.07 亿元,南下资金净流入 213.6 亿港元 [3][4] 重要点评 妙可蓝多(600882) - 主要事件:根据并表蒙牛奶酪业务调整后的数据,公司 25Q1 实现营业收入 12.3 亿元(同比+6.3%),归母净利润 0.8 亿元(同比+114.9%),扣非归母净利润 0.6 亿元(同比+110.2%) [5] - 简要点评:25Q1 业绩高增实现开门红,25 年 BC 业务收入端有望贡献增量,B 端业务通过原材料国产替代和产品结构优化贡献利润弹性,费用端使用效率有望提升,业绩端弹性可期 [5] - 业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54.8、61.8、70.1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1、3.1、4.2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 科大讯飞(002230) - 主要事件:预计 2025 - 2027 年实现营收 290.88/363.68/453.88 亿元,同比增长 24.61%/25.02%/24.80%,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 9.62/14.14/19.92 亿元,同比增长 71.73%/47.03%/40.85%,对应 EPS 分别为 0.42/0.61/0.86 元,维持“买入”评级 [7] - 催化剂:公司讯飞星火大模型升级发布,AI + 软件应用及硬件产品升级发布 [7] - 简要点评:经营质量持续好转,AI + 行业应用商业化进程加速 [7]
天地数码(300743):点评报告:业绩符合预期,产品结构升级驱动盈利快速增长
浙商证券· 2025-04-22 23: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天地数码业绩快速增长符合预期,产品结构升级驱动盈利增长,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下降,安徽维森大幅增长且积极扩产,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18%;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66%;扣非后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89%;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0.98亿元 [1] - 24Q4单季度营收2.1亿元,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7%;扣非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增长71%,环比下滑19% [1] - 25Q1单季度营收2.0亿元,同比增长20%,环比下滑4%;扣非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长40%,环比增长39% [1] 盈利指标 - 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5.3%,同比提高4.7pct;24Q1 - Q4单季度毛利率分别为33.5%、35.3%、35.9%、36.4%,持续环比提升;25Q1毛利率为34.2%,同比提高0.8pct,环比下降2.1pct [2] - 2024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798万元,资产减值损失578万元,财务费用849万元,同比增加约500万元;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率均同比下降0.9pct;2024年净利润率12.1%,同比提高3.5pct;25Q1净利润率为16.0%,同比提高2.4pct,环比提高7.3pct,创上市后季度净利润率新高 [2] 子公司情况 - 2024年安徽维森实现营收1.5亿元,同比增长73%;净利润3449万元,同比增长71%;公司正在进行安徽维森技改项目和新建二期项目,截至2025Q1固定资产1.8亿元,在建工程0.5亿元 [3]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1、10.7、12.4亿元,同比增长19%、18%、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8、2.3亿元,同比增长43%、33%、28%,3年复合增速35%,对应PE分别为18、13、10倍 [4] 财务摘要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63|905|1065|1241| |(+/-) (%)|18%|19%|18%|1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2|132|176|226| |(+/-) (%)|66%|43%|33%|28%| |每股收益(元)|0.60|0.86|1.15|1.48| |P/E|25|18|13|10| |ROE|15%|20%|22%|24%| [5] 三大报表预测值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 - 2027年各项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包括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项、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 [10]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如营业收入增长率、毛利率、净利率、ROE等 [10] - 每股指标包括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每股净资产等,估值比率包括P/E、P/B、EV/EBITDA等 [10]
欣旺达(300207):点评报告:动储营收大幅成长,大客户、AI终端、机器人增量可期
浙商证券· 2025-04-22 20: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6][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凭借“聚焦 + 差异化”策略获国内外知名车企认可,收入上升向盈亏平衡点靠近,消费类电池业务因电芯业务规模扩大、自供比例提升盈利增长,2025 年 A 客换机及新兴应用领域带来成长空间,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2][3][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560.21 亿元,同比增长 17.05%;归母净利润 14.68 亿元,同比增长 36.43%;归母扣非净利润 16.05 亿元,同比增长 64.99% [10] 动力储能业务 - 2024 年动力储能电池营收 151 亿元,同比增长 40.24%,出货量 25.29GWh,同比增长 116.89%,业务减亏步伐更近一步 [10] 消费类电池业务 - 2024 年消费类电池营收 304 亿元,同比增长 6.52%,毛利率 17.65%,同比增加 2.74pcts,浙江锂威和惠州锂威营收近 60 亿元,同比增长约 17%,净利润约 10.9 亿元,同比增长约 69% [3] 市场趋势与机遇 - 2025 年智能手机预测出货量 12.6 亿部,同比增长 2.3%,AI 手机预计出货量 2.34 亿部,同比增长 363.6%,A 客户 2025 年 AI 功能升级有望带动换机潮 [4] - 具身智能机器人、AI 眼镜等新兴智能终端市场变革,公司在聚合物电池领域有卡位优势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687 亿元、839 亿元和 992 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 亿元、33 亿元和 41 亿元,同比增长 63%、38%和 23%,当下市值对应的 PE 分别为 14.5、10.5 和 8.5 倍 [6] 财务摘要 |项目|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6020.63|68675.67|83924.01|99246.14| |营业收入(+/-) (%)|17.05%|22.59%|22.20%|18.2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468.24|2393.78|3314.72|4090.93| |归母净利润(+/-) (%)|0.77%|63.04%|38.47%|23.42%| |每股收益(元)|0.80|1.30|1.80|2.22| |P/E|23.68|14.53|10.49|8.50|[12]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 2024 - 2027 年各项财务指标进行预测,如流动资产、营业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等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