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信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量化投资研究方法
中信证券· 2024-08-11 12:45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投资者情绪指数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市场情绪的核心变量,形成可持续更新的情绪指数,用于监控投资者情绪水平及其变动[27][2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数据来源:Wind、中信数量化投资分析系统、中登等,数据频率为周频[26][30] 2. 选取变量:包括市场整体市盈率(P/E)、市净率(P/B)、换手率(TURNOVER),以及市场结构类指标(如ADV/DEC、ARMS等)[26] 3. 数据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影响[28] 4.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第一主成分(投资者情绪水平指数)和第二主成分(投资者情绪变动指数)[29] 5. 滚动计算,头尾相连形成指数[28] - **模型评价**:情绪指数能够提前1-2个月预测股市的大顶和大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33] 2. 模型名称:大小盘风格指针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多项指标加权计算,形成风格指针值,用于判断大小盘风格轮动趋势[52][5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指标选取:包括技术指标(如12月RSI)、波动性(如上证指数波动率)、盈利状况(如工业增加值)、通货膨胀(如CPI)、货币环境(如M1增速、流动比率、短期利率)[53] 2. 计算公式: $ 风格指针_t = \sum_{i=1}^{n} W_{i,t} \cdot Factor_{i,t} $ 其中,$ W_{i,t} $ 为权重,$ Factor_{i,t} $ 为各指标值[53] 3. 风格指针值大于5时,倾向于大盘股;小于-5时,倾向于小盘股[53] - **模型评价**:风格指针在大趋势判断上准确率接近60%,并能通过调整投资组合超越全市场约80%[55][56] 3. 模型名称:价值动量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价值因子和动量因子,捕捉高E/P和高B/P股票的超额收益机会,同时利用动量信号捕捉强势行业和个股的惯性[88][9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基础股票池:沪深300[92] 2. 交易成本:0.3%[92] 3. 因子选取: - 价值因子:高E/P(盈利角度看估值安全)、高B/P(净资本角度看估值安全)[90] - 动量因子:长期动量信号捕捉强势行业和个股惯性,短期反转因子修正[91] 4. 模型回测:2003-2009年,月平均收益率为0.95%,超额收益标准差为0.0262,每期换手率平均为52.07%,入选股票数量为31.46支[92] - **模型评价**:价值动量模型在上涨和下跌市场中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和超额收益能力[90][92] 4. 模型名称:GARP选股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兼顾成长与价值,通过价值成长矩阵打分,筛选出具有持续性表现的股票[77][8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数据来源:财务指标和价格数据来自中信证券数量化分析系统,预测数据来自一致预期[81] 2. 指标选取: - 成长指标:预测EPS增长率、上年销售净利率、净利润增长率、ROE、ROE标准差[81] - 价值指标:预测P/E、预测P/E/G、历史市净率(P/B)、历史市销率(P/S)、历史EV/EBITDA[81] 3. 打分方法: - 成长指标按顺序排序打分,价值指标按倒序排序打分[84] - 总分为各指标秩值得分加总,分别得出价值度和成长性[84] 4. 筛选股票:根据价值成长矩阵得分,选择高分股票构建组合[83] - **模型评价**:GARP策略兼顾成长与价值,能够平滑不同市场阶段的表现,更适合量化投资[77] --- 模型的回测效果 投资者情绪指数 - 情绪水平指数:在±2之间波动,能够提前1-2个月预测股市的大顶和大底[33] - 情绪变动指数:值突破5时,后续铁定出现跌幅超过6%的调整;从负值上升到3附近时,可能出现调整,幅度在1%-5%之间[33] 大小盘风格指针 - Hit Ratio:接近60%[56] - 投资组合调整后超越全市场:约80%[56] 价值动量模型 - 月平均收益率:0.95%[92] - 超额收益标准差:0.0262[92] - 平均换手率:52.07%[92] - 入选股票数量:31.46支[92] - 历年超额收益: - 2003年:市值加权12.92%,等权重7.44% - 2004年:市值加权-0.08%,等权重-2.19% - 2005年:市值加权5.46%,等权重-0.06% - 2006年:市值加权10.28%,等权重9.03% - 2007年:市值加权10.62%,等权重20.86% - 2008年:市值加权33.97%,等权重32.72% - 2009年:市值加权0.06%,等权重11.50%[92] GARP选股策略 - 无具体回测数据披露,仅提到其持续增强效果[85]
计算机行业研究方法
中信证券· 2024-08-11 12: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给出了"强于大市"的行业投资评级。[1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行业持续回暖,附加值提升,政策扶持。"5+3"领域信息化领跑升级转型,投资拉动效应分化,需求转向升级转型驱动。[127] 2. 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如数字地球、物联网、信息安全等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128] 3. 次新股估值泡沫,行情将出现分化,建议积极配置同方股份、远光软件、神州泰岳等,防御性配置恒生电子、软控股份、广电运通等。[128-129] 分行业总结 1. 数字地球 - 数字地球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军事、公安、城管、国土、交通等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各行业。[146] - 我国数字地球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未来10年有望保持2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148-150] - 行业上市公司包括中国卫星、合众思壮、超图软件、四维图新、同方股份、远望谷等。[170-171] 2. 物联网 - 物联网发展经历培育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政策推动、应用引导和市场开拓是关键。[175] - M2M是物联网的初级阶段,运营商主导,蓝海市场,受益公司包括同方股份、远光软件、超图软件等。[177-182] 3. 信息安全 -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家信息安全日益重要。国内信息安全市场规模有望从2009年的92.94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67亿元。[189-190] - 受益公司包括神州泰岳、启明星辰、卫士通、东软集团、东华软件、太极股份等。[189]
家电行业研究方法
中信证券· 2024-08-11 12:45
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给出了行业的整体投资评级,但具体评级信息未提供。[4] 报告的核心观点 行业概况 - 家电行业包括大家电(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和小家电(吸尘器、豆浆机等),产品差异较大。[5][6] - 家电行业可分为机械类和电子类,其中大家电属于机械类,小家电和消费类电子属于电子类。[7] - 家电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包括原材料企业、中间部件制造企业、家电终端制造企业、商业通路和终端消费者。[9][10][11][12][13][14] - 家电产品成本构成中,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如液晶电视整机成本中原材料占69%,空调成本中原材料占70%以上。[15][16][17][19][21][22][23][31][32][33][37][38][39][42][43] - 家电行业定价主要采取成本加成定价,下游零售商议价能力较弱,品牌企业定价能力较强。[47][48][49][51][52] 行业核心驱动因素 - 生活水平提高带来家电需求增长,城镇居民家电普及率不断提高。[54][55][56][57] - 技术升级引发消费升级,如数字电视、变频空调、滚筒洗衣机等新技术应用。[58][59] - 新品类的不断推出,如小家电品类不断丰富,带动行业扩张。[60][61] - 不同家电产品具有不同的技术特点和更新周期,对应不同的消费特征。[62] 投资主题演变 - 1990年代:彩电快速进入城镇家庭,投资标的为彩电和长虹。[66] - 2000-2008年:冰洗和空调进入城镇家庭,优胜劣汰,行业集中度上升,投资标的为空调、格力美的海尔。[67] - 2008年后:小家电板块扩大,大家电集团化竞争,投资标的分散化。[68] 未来发展看点 - 三四级市场的普及和品牌化,农村市场保有量快速提升。[70][71][72][73][74] - 一二级市场的消费升级,高端产品占比提高。[75][76] - 国内企业走向全球,建立全球品牌。[77][78][79][80][81] - 家电行业集团化竞争格局形成。[82][83] 研究方法与个股选择 行业所处发展阶段和前景 - 从国际市场来看,家电行业基本属于成熟期产业。在国内市场,行业整合还未完成,处于成长-成熟期过渡阶段。[84][85] 行业竞争状况 - 电视行业市场格局不稳定,小家电市场集中度偏低。[87] - 空调、冰箱、洗衣机等行业呈现寡头垄断竞争格局。[88] - 不同细分行业的国内外主要竞争对手。[90][94][99][105][109][115] 公司竞争优势 - 行业龙头企业在空调、洗衣机、冰箱等细分市场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120][123][125][127] 投资建议 - 综合考虑行业趋势、公司竞争力和估值水平,采用DCF、PE、PB等多种估值方法进行分析。[138][139][140][141][142][143][144] - 关注行业内需求变化、竞争格局变化、产业链发展趋势,以及公司的收入、毛利率、费用率等指标。[151][152][153][156][157][158][159]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方法
中信证券· 2024-08-11 12: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基础化工子行业多且特点迥异,易受经济发展“结构性因素”影响,行业走势与经济背离,存在结构性机会;行业存在不对称信息,适合自下而上投资;研究分析可从引入策略研究思路、关注预期变化、分析供需等8个关键点入手 [50][52][5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概览 - 基础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代表性差、分类难、板块效应差,从下游需求看,农资板块占39%,纺织上游原料占20%,近一半纯碱用于玻璃,氯碱和有机硅应用分散,上游原料有煤(电)、化学矿、石油化工产品 [8] 基础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分类 - 包括钾肥、氮肥、化学农药、涤纶、粘胶、氨纶、聚氨酯原料、化学纺织品、氯碱、纯碱、有机硅等 [8] 化工产品产业链 - 介绍了PVC/氯碱产业链的“煤电化”一体化和循环经济模式,如电石渣等可做水泥,盐泥可处理,氯乙烯废气可回收利用;还提及BDO/PTMEG产业链、化纤产业链等 [20] 基础化工行业提供超额收益机会 - 行业走势与经济背离,结构性机会多,各子行业受经济“结构性因素”影响,景气和宏观经济走势可能背离,产业链上多对一、一对多关系带来结构性机会 [50] - 行业易存在不对称信息,统计局分类过粗,国家统计局数据未区分基础化工和石化产品,可用行业数据有局限,量本价分析可弥补数据缺失,宜自下而上投资 [52] 研究分析的8个关键点 - 引入策略研究思路:子行业众多特点迥异,分析逻辑不同,目的是在同等估值下投资好行业优质公司,关注中间行业龙头,回避差行业公司,以行业效益为核心指标分析景气度,区分新材料行业传统和创新需求 [57] - 投资机会存在于预期发生变化:投资者追求股价变化,预期增长率影响股价,上升则股价上升,下降则股价下降,不变则股价不变 [58] - 投资机会存在于市场忽略的角落:市场并非有效,机构难全面覆盖中小盘股,专业性强、实地调研困难、国内信息披露不规范 [60] - 供需是研究基础化工行业的基本出发点:产业市场价格长期看成本、短期看供需,资本市场利润看供需,要理清产业链,分析供需决定行业景气和盈利走势,行业周期性影响股票估值 [62] - 全球竞争力分析:化工产品市场全球化,国内化工由进口替代转为出口导向,产业转移、汇率、进出口政策等影响进出口环境,出口环境变化带来行业利润波动 [63] -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行业竞争结构有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集中度影响行业利润和产品价格波动,垄断行业波动小、企业业绩确定性高、市场给予高估值,竞争行业相反,要关注生产商、经销商、消费者关系及新进入者影响 [65] - 行业分析的表观和跟踪因素 - 价格:化工行业供需等因素决定长期利润走势,外在表现为价格,分析重点是利润但价格是重要跟踪和供需影响因素,价格趋势性变化比绝对值重要,要重视产品价格口径,跟随产品价格投资是误区,要分析价格推动因素,如季节性波动、政策调控、出口环境影响等 [70][72] - 上市公司分析:目的是研究预期业绩成长及风险,盈利预测复杂、估值体系“混乱”,要考虑并购重组、管理层和治理结构变化等;初步建立盈利预测与估值模型,评估风险,要选择合适对象访谈、整理信息、验证设想、考察公司情况、核对信息披露、了解发展战略并完善模型提供建议,思考企业运作核心要素,包括短期和长期盈利要素、竞争能力、经营管理、应变创新能力、长期成长基础及风险机遇等 [76][78][81]
航空机场行业研究方法
中信证券· 2024-08-11 12: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无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行业概况 - 国内航空公司分为三大航空公司、地方航空公司和民营航空公司等三类 [15][16][17] - 国内机场分为门户枢纽机场、区域枢纽机场和其他机场三类 [20][21][22][23] - 上市航空公司有5家,上市机场有6家 [25][26][27] 行业重要分析指标 - 航空公司的重要指标包括产能指标、产量指标、效率指标和单位指标 [29][30] - 机场的重要指标包括生产指标和单位指标 [31] - 行业需求增长可通过GDP增速和旅客周转量增速的关系预测 [32][33][34] 行业收入与成本构成 - 航空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客运和货运,不同航线结构有差异 [36][37][38][39] - 航空公司主要成本包括航油、起降等、人工等,航油是最大成本 [41][42][43][44][45][46] - 机场收入分为航空性收入和非航空性收入,非航收入占比是重要指标 [47][48][49] - 机场成本主要包括人工、折旧摊销和其他变动成本 [54][55][56] 行业定价 - 航空公司票价受国家统一定价政策约束 [57][58] - 机场收费实行指导价,非航业务收费以市场调节价为主 [59][60][61] - 航油定价体制包括国内航班、国际航班和境外加油三种 [62][63] - 航油价格上涨会对航空公司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64][65] 研究方法和投资逻辑 - 行业研究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把握行业拐点很重要 [66][67] - 对航空公司关注供求关系、运营效率和外部因素 [69][70][71] - 对机场关注航空收入、非航收入和折旧成本 [78][79][80] - 航空公司适合趋势性投资,机场是防御性投资品种 [82][83][84][85][87][89] 估值方法 - 综合使用DCF、P/E、P/B、EV/EBITDA等多种估值方法 [91][92][93][94][95] - 对航空公司更适合使用P/E估值,对机场更适合使用DCF估值 [91][92][93]
汽车行业研究方法
中信证券· 2024-08-11 12: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无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中国汽车销量持续快速增长,从1999年的184万辆增长到2009年的1364万辆,10年间增长6.4倍,年复合增长率达20%。[43][44][45][46][47][48][49][50] 2.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2009年销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47][48][49][50] 3. 中国汽车行业正处于快速普及阶段,人均汽车保有量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二三线地区将成为未来汽车需求的主要增长点。[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 4. 汽车行业盈利能力较强,国内企业盈利能力略高于海外企业,中高端车型是主要利润来源。[158][159][160][161][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 5. 2010年汽车行业需求维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年销量达1690万辆,同比增24%。[95][96][97] 行业研究报告目录总结 1. 汽车行业基础知识 - 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3][4] - 汽车行业的子行业划分[6][7][8][9][10][11][12][13][14][15][16][17] - 汽车企业的特点和主要系列[33][34] 2.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 - 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的竞争格局[35][36][37][38] - 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情况[133][134][135] 3. 汽车行业需求分析 - 中国汽车销量快速增长的原因[43][44][45][46][47][48][49][50] - 影响汽车需求的主要因素[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 - 二三线地区将成为未来需求增长点[66][67][68] 4. 汽车行业盈利分析 - 影响汽车企业盈利的关键因素[137][138][139][140] - 汽车价格变动趋势[141][142][143][144][145][146][147] - 汽车成本构成及主要影响因素[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 - 汽车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强[158][159][160][161][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 5. 2010年汽车行业展望 - 需求维持较快增长[95][96][97] - 重卡和大中客车需求超预期[109][110][111][112][113][114]
医药行业研究方法
中信证券· 2024-08-11 10: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医药行业"增持"评级。[6] 报告的核心观点 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1. 全球医药行业增速放缓,但亚洲等新兴市场增速快 [8][13][14] 2. 专利药到期,失去专利保护,给仿制药带来发展空间 [15] 3. 政府财政压力加大,对医药行业价格造成压力 [16] 4. FDA审批进度放缓,导致新药上市速度下降 [19] 5. 全球制药业生产向中国等新兴市场转移,CRO行业快速发展 [20][21][22][23]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 1. 中国医药行业快速增长,产值、销售收入、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27][28][29][34][35] 2. 人口增长、城镇化、老龄化等因素推动行业需求增长 [39][40][41][42] 3. 政府大幅增加医疗投入,加快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44][45][46][47][48][49][50][51][52][53][54] 4. 行业标准和监管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55][56][57][58][60] 5. 中国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部分企业已进入国际市场 [62][63] 中国与海外医药行业对比 1. 中国医药行业规模远小于美国,但增速更快 [65][66][67] 2. 中国医药行业集中度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70][71][74][75][77][78] 根据目录分别总结 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1. 全球医药行业增速放缓,但亚洲等新兴市场增速快 [8][13][14] 2. 专利药到期,失去专利保护,给仿制药带来发展空间 [15] 3. 政府财政压力加大,对医药行业价格造成压力 [16] 4. FDA审批进度放缓,导致新药上市速度下降 [19] 5. 全球制药业生产向中国等新兴市场转移,CRO行业快速发展 [20][21][22][23]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 1. 中国医药行业快速增长,产值、销售收入、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27][28][29][34][35] 2. 人口增长、城镇化、老龄化等因素推动行业需求增长 [39][40][41][42] 3. 政府大幅增加医疗投入,加快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44][45][46][47][48][49][50][51][52][53][54] 4. 行业标准和监管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55][56][57][58][60] 5. 中国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部分企业已进入国际市场 [62][63] 中国与海外医药行业对比 1. 中国医药行业规模远小于美国,但增速更快 [65][66][67] 2. 中国医药行业集中度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70][71][74][75][77][78]
首席经济学家楚建芳《宏观研究方法》
中信证券· 2024-08-11 10:45
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和方法 - 宏观经济分析的核心是分析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各个因素及其后果[21][22] - 常用的宏观研究方法包括计量分析、逻辑推理、国际比较、历史比较、结构分析和草根研究[26] - 通过观察GDP增速、工业增加值、采购经理指数等先行指标来预测经济增长[27][28][29] 投资和消费分析 - 信贷增速、新开工项目等先行指标可以预测投资增长[31][32][33][34][36] - 就业、居民收入和财富积累、消费者信心等先行指标可以预测消费增长[44][45][51][52][53] - 关注各地区消费率差距和消费结构变迁是中国特色[57][58][59] 出口分析 - OECD领先指数、PMI新出口订单等先行指标可以预测出口增长[71][72][75][76] - 人民币汇率、全球经济增长、出口退税等因素影响出口增长[78] 物价分析 - 货币信贷增速、全球和国内经济增速、库存变动等先行指标可以预测物价变动[81][82][83] - 关注CPI、PPI等指标以及分类别价格指数变动是中国特色[83][84][85][86][87] - 成本因素如能源价格、利率等对企业利润有明显影响[99][100][101] 宏观政策分析 -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108][109] - 货币政策呈现"逆周期"和"前瞻性"特征[111][112] - 财政政策关注预算赤字和政府投资[135][138][141][142][143][144]
传媒文化行业研究方法
中信证券· 2024-08-11 10:40
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传媒文化行业"买入"评级。[32]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有线运营: 拐点基本显现 - 有线数字用户增长迅速,获得政策支持,通过数字化平移,逐渐导入有线收费和增值业务,提振ARPU值。[19] - 有线电视收费模式正从单一的模拟收费向数字收费和增值业务收入并重转变。[19] 电影产业: 行业走向繁荣, 电影消费正快速普及 - 国内电影票房及增速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电影市场正快速发展。[20][21] - 中国人均银幕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未来增长空间广阔。[21] 动漫产业: 政策支持下发展前景广阔 - 中国动漫产业经历了从萌芽探索到恢复发展的历程,政府大力支持原创动漫发展。[22] - 近年来国产动画片生产时长持续大幅增长,行业发展前景广阔。[22] 广告产业: 经营相对平稳 - 全球广告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中国广告市场规模亦呈现平稳增长态势。[27] - 央视广告招标额增速波动较大,反映广告市场环境的变化。[27] 整合营销服务: 市场化进程中的朝阳产业 - 整合营销服务行业保持高速增长,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28][29] - 不同行业对整合营销服务的需求存在差异。[29] 根据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分类及上市公司 - 报告按照有线网络、出版发行、报纸广告、广播电视、互联网、影视、动漫、整合营销等细分子行业,列举了相关的上市公司。[6] 行业分析特点 - 报告指出传媒文化行业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政策环境影响大、消费需求变化快、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估值差异大等特点。[7] 行业跟踪指标 - 报告总结了传媒文化行业的主要年度和月度跟踪指标,包括用户规模、市场规模、产品产量等。[14][15] 行业分析框架 - 报告提出了需求分析和细分子行业分析作为传媒文化行业的分析框架。[16] 行业投资机会 - 报告从三网融合、电子商务、电影、动漫、整合营销等角度,分析了相关上市公司的投资逻辑和驱动因素。[33]
电力设备行业研究方法
中信证券· 2024-08-11 10:40
行业投资评级 - 无具体评级信息 [2][3][13][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力设备行业为电力产业链提供装备,涵盖新能源发电、输变电、传统能源发电、二次设备、节能环保、铁路电气等领域 [14][47] - 行业特点包括产品多样化、需求受政策影响大、价格受下游用户议价能力影响、产能与成本差异大 [4][5][6][7][8][10][47] - 子行业扫描包括新能源发电、传统能源发电、输变电、二次设备、节能环保、铁路电气 [15][47] - 估值方法综合使用DCF、P/E、P/B、EV/EBITDA等多种方法 [48][49][50] - 投资策略强调低碳能源供应和提高能效,风电增速放缓,光伏保持景气,核电市场超过4000亿,电网投资趋向"哑铃型",特高压/直流和配电网将是"十二五"投资重点,电气化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迎来黄金发展期 [52][47] 行业特点 产品 [4] - 子行业众多,产品差异化较大,包括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的不同用途,种类包括风电机组、核电机组、火电机组、水电机组、变压器、开关、换流阀、控制保护、变频器等,设备单价从百元/台到亿元/台不等 [4] 需求 [5][6][7] - 投资造成的需求是行业分析最关键的要素,行业景气度受政策影响大,电力建设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经济发展导致电荒,进而推动电源建设和电网建设,投资结构优化,电网电源投资比例向6:4优化 [5] - 电源投资结构中,清洁能源发展受到扶持,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各类电源投资额增长,电源投资结构中火电、水电、风电、核电等比例变化显著 [6] - 电网投资方面,两大电网建设规划总量持平,关注结构调整,智能电网、特高压/直流等技术受到关注,国网公司投资结构中不同电压等级占比变化显著 [7] 价格 [8] - 下游用户数量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电源以五大发电集团为主,核电还包括中核总、中广核,电网仅有两大电网,国网集中招标对电力设备产品价格影响显著,铁路电气领域仅有铁道部一家,具有绝对控制力 [8] 产能与成本 [10] - 产能扩张速度不同,轻资产类(光伏电池/风电机组)快,重资产类(核电设备)慢,订单式生产,以销定产,具有一定的成本转嫁能力,关注大宗原材料价格的波动 [10] 子行业扫描 新能源发电 [15][17][18][20][21][22][24][25][27][29][30] - 包括风电机组、太阳能电池、核电设备等,重点上市公司有海通集团、金风科技、东方电气、中核科技等 [15] - 核电设备市场容量巨大,2020年核电运行7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市场容量约4180亿元,国产化率是核电发展主旋律,本土厂商能分得2926亿元的蛋糕 [17] - 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主设备国内厂商情况,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主泵、核泵泵壳、稳压器、主管道、核级阀门、环形吊车、装卸料设备、汽轮机和汽轮发电机、辅机等国产化率不同 [18] - 全球光伏市场增长迅速,2000-2009年十年间增长25倍,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3%,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世界第一,但市场、技术和原料三头在外 [20][21] - 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及预测,近年我国风电以每年翻番的高速发展,至09年底累计装机容量已达2581万千瓦,2020年预计达到1.5亿千瓦 [24] - 风电新增装机市场份额,华锐、金风、东电稳居国内市场三强,并进入全球10强,国内前六名厂商占据75%的份额,市场集中,整机龙头企业议价能力强 [25] - 大规模储能有助于解决间歇式新能源并网与削峰填谷等问题,初步测算,到2020年大规模储能市场需求约1.1亿千瓦,市场容量5500亿元 [27] - 电网公司储能试点工程,主流技术路线包括锂离子/钠硫/钒电池、抽水蓄能,锂电池在电网项目中抢得先机,其发达的产业链有可能使成本快速下降 [29][30] 传统能源发电 [15][32] - 包括电站锅炉、汽轮机、水轮机、发电机等,重点上市公司有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空调等 [15] - 火电工况参数向超临界、超超临界过渡,机组容量向60万千瓦、百万千瓦机组过渡,2000-2009年,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重从43%提高到69%,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从5.4万千瓦提高到10.3万千瓦,市场格局稳固,设备向高端发展的趋势有利于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三大制造商强者恒强 [32] 输变电 [15][35][36] - 包括变压器、开关、电容器、电感器、电缆、直流换流阀、柔性输电等,重点上市公司有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特变电工、天威保变、荣信股份等 [15] - 变压器作为主要输变电设备之一,国网集中招标容量和电网投资紧密相关,高端市场门槛较高,低端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在高端市场,国内龙头已经具备一定实力,政策倾斜+技术与经验的积累 [35][36] 二次设备 [15][39] - 包括继电保护、用电信息采集、直流电源、监测及测量装置、控制及信号装置等,重点上市公司有许继电气、国电南瑞、国电南自、积成电子等 [15] - 二次设备具有类似于软件的产品升级换代周期,一般每4~5年就需更新换代,带来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智能电网的建设为二次设备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预计未来几年在电网投资总量稳定的情况下,二次设备将以超过20%的年均增速增长 [39] 节能环保 [15][41][42] - 包括变频器、余热余压利用、除尘脱硫等,重点上市公司有合康变频、九洲电气、荣信股份、智光电气、众合机电等 [15] - 节能效果显著,大规模推广中,08年高压变频器市场规模达35亿元,潜在市场容量巨大,国产品牌已成主流,低端市场渐成红海 [41][42] 铁路电气 [15][45] - 包括铁路信号通信、牵引变压器、自动过分相、箱式变电站、城轨智能化系统等,重点上市公司有辉煌科技、鼎汉技术、特锐德、赛为智能、卧龙电气等 [15] - 未来五年铁路电气2800亿市场,未来十年轨道电气2500亿市场,铁路电气设备市场较为封闭,竞争相对缓和,企业利润空间具备保障,全面国产化是轨道智能化发展的主旋律,本土企业市场份额将逐渐提高 [45] 估值方法 [48][49][50] - 综合使用多种方法,相互验证,包括DCF估值、P/E估值、P/B估值、EV/EBITDA估值 [48][49][50] 投资策略 [52] - 低碳能源供应和提高能效是向新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风电增速放缓,光伏保持景气,国内市场启动,核电市场超过4000亿,电网投资趋向"哑铃型",特高压/直流和配电网将是"十二五"投资重点,电气化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迎来黄金发展期,未来五年铁路电气2800亿市场,未来十年轨道电气2500亿市场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