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002594)

搜索文档
沪深300ETF中金(510320)涨1.02%,半日成交额856.1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13:25
基金表现 - 沪深300ETF中金(510320)午间收盘上涨1.02%至1.189元,成交额达856.13万元 [1] - 基金成立以来回报率为17.41%,近一个月回报率达6.44% [1] - 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由中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基金经理为刘重晋 [1] 重仓股表现 - 紫金矿业涨幅最高达6.00% [1] - 长江电力上涨1.97%,宁德时代上涨1.45%,贵州茅台上涨1.36% [1] - 东方财富涨1.15%,美的集团涨1.08%,招商银行涨0.95%,比亚迪涨0.66%,兴业银行涨0.44%,中国平安涨0.17% [1]
老夫少妻携巴兰仕冲刺IPO,拿下理想、比亚迪等大客户却靠贴牌生存?
搜狐财经· 2025-08-25 11:57
公司概况与IPO进展 - 公司于8月19日开启北交所IPO申购 今年6月成功过会[1] - 公司主营汽车维修保养设备制造 包括举升机、拆胎机、平衡机等产品[1] - 公司曾于2014年和2023年两度登陆新三板 2017年曾冲刺上交所IPO但于2018年撤回申请[3][6]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公司无控股股东 蔡喜林、孙丽娜夫妇合计控制46.66%股份[7] - 股权历经多次变更 存在近20年代持情况 但代持关系均已解除[9][10][11] - 2024年9月因未披露股份代持事项遭全国股转公司口头警示[9] 财务表现与经营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从6.43亿元增长至10.57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28.2%[12] - 同期净利润从3003.55万元增长至1.29亿元 2023年同比增长168.19%[1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4亿元(同比增长5.64%) 净利润7753.49万元(同比增长11.8%)增速大幅放缓[15] - 报告期毛利率持续提升 从23.62%升至28.55%[14] - 举升机为核心产品 2024年营收5.09亿元占比48.57% 但平均售价从8190.32元/台降至7492.15元/台[15][16] 市场与销售特征 - 外销收入占比超七成 报告期内维持在75%左右 2025年上半年为75.5%[17] - 直销模式为主 占比稳定在80%左右[17] - 客户包括比亚迪、理想、长城等整车厂 以及途虎养车、天猫养车等连锁维修平台[17] - 外销主要为贴牌模式 境外客户为当地品牌商[17] 产能与募投项目 - 举升机2024年产能利用率120.82% 拆胎机和平衡机产能利用率104.93%[25] - 拟募集资金3亿元 用于智能化改造及扩产项目[25] - 扩产后将新增举升机40000台、拆胎机和平衡机6000台、洗车机750台年产能[25] - 全球市场份额较低 举升机4.07%、拆胎机5.90%、平衡机1.27%[25] 研发与资金状况 - 研发投入绝对值增长但费用率下降 从2022年3.65%降至2024年3.39%[27] - 研发费用率低于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2024年5.79%)[27] - 货币资金充裕 报告期末分别为1.19亿元、2.34亿元、1.9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达2.86亿元[26] - 2022-2023年累计派发现金红利6489万元[27] 诉讼与风险因素 - 面临两起未决专利诉讼 总索赔金额2493万元 占净资产5.04%[19][20] - 实际控制人已出具赔偿承诺 承担可能的不利结果[21] - 应收账款持续增长 2024年末达1.07亿元(占流动资产22.37%)2025年上半年为1.06亿元[23][24]
头顶激光雷达,比亚迪2026款海豹07DM-i官宣8月29日成都车展亮相
新浪财经· 2025-08-25 11:10
产品发布 - 比亚迪将于8月29日成都车展正式亮相2026款海豹07 DM-i [1] - 新车前脸取消横向多辐中网设计 采用尺寸较大的梯形下格栅 [1] - 最大变化是新增激光雷达配置 [1] 技术参数 - 车身尺寸为4995×1900×1495mm 轴距2900mm [2] - 整备质量1885/2010kg 配备225/50R18轮胎 [2] - 前悬985mm 后悬1110mm 接近角13度 离去角15度 [2] 配置特性 - 插电式混动车型 标配全景天窗 [2] - 可选装内后视镜底座 外后视镜底座 亮黑侧风窗装饰条 两种轮辋 [2] - 允许外接充电 可取消车顶激光雷达和隐私玻璃 [2] 动力系统 - 采用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BYD472ZQB发动机 排量1498ml 功率115kW [3] - 配备郑州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200kW电动机TZ210XYD [3] - 使用郑州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池组 [3]
安徽逆袭登顶“汽车第一省”,这份荣耀能守得住么?
虎嗅· 2025-08-25 10:45
行业地位变化 - 安徽2024年汽车总产量达357万辆,超越广东成为全国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68.4万辆,占比47.2% [1][35][36] - 2014年安徽汽车产量仅95.5万辆,不足广东五分之一,全国排名第10左右,2024年实现跨越式增长 [10][36] - 统计规则调整为生产地统计后,比亚迪合肥工厂产量计入安徽,奇瑞出口车辆产量也归属安徽 [15][16][17] 企业战略与产能 - 奇瑞2024年出口总量114.46万辆,同比增长21.4%,连续22年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榜首,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45% [33] - 比亚迪合肥基地2024年产能突破95万辆,产能利用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50%,成为全国产能最密集基地之一 [21][28][30] - 江淮汽车2023年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开发智能新能源车型切入高端市场 [22] 产业链布局 - 安徽汽车零部件企业超2700户,占产业链企业总数60%,零部件产业营收占比48% [38] - 合肥形成比亚迪关键部件15公里配套圈,芜湖奇瑞带动500余家零部件企业,本地配套率超48% [39] - 安庆车灯占全国市场份额超30%,蚌埠汽车玻璃占据全球20%产能,形成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43] 政策与资本运作 - 2020年安徽以"政府引导基金+产业链配套"模式投入70亿资金引入蔚来总部,带动200余家配套企业落户 [20] - 2023年底通过《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条例》,明确培育"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 [25] - 全省域分工协作:合肥聚焦新能源乘用车/智能网联,芜湖侧重燃油车升级,滁州主攻动力电池 [41] 区域竞争态势 - 广东2024年汽车产量570.74万辆,虽短期让出榜首但依托完整产业生态加速新能源转型 [13][48] - 上海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江苏强化动力电池等核心部件优势,形成区域竞争压力 [49] - 安徽在智能汽车芯片、操作系统领域话语权较弱,经济型新能源车领域缺乏强势品牌 [50][51]
智驾免费背后车企的经济账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5 10:30
行业趋势与背景 - 行业出现"智驾平权"趋势 推动组合辅助驾驶功能从收费模式转向免费普及 [2] - 移动通信技术从2G/3G向4G/5G演进 用户已形成为数据服务付费的消费习惯 但汽车智驾收费模式尚未形成共识 [2] - 2020-2021年期间造车新势力采用软件订阅模式 但过去4年多数车企将功能转为整车标配不再单独收费 [4][5] 企业战略与产品布局 - 比亚迪推出"天神之眼"三个版本智驾方案 入门级DiPilot100采用5R12V感知方案 算力100TOPS 支持高速NOA 适用于所有车型包括10万元以下车型 [3] - 小鹏汽车2025款G6全系标配图灵AI智驾 无需选装或付费 [3] - 奇瑞发布"猎鹰智驾"战略 推出6.59万元小蚂蚁智驾版 具备23项辅助驾驶功能 [4] - 零跑汽车宣布所有含智驾硬件车型的软件功能永久免费 并退还已付费用户费用 [4] - 特斯拉采用FSD系统一次性购买或按月订阅收费模式 软件收入成为稳定且高毛利的利润来源 [6][7] - 华为ADS方案定位高端 在合作车型上推出高阶功能包收费 [6] 商业模式分析 - 行业形成三大商业模式阵营:坚定收费派(特斯拉/华为) 硬件预埋+软件订阅派(新势力/传统车企) 全栈免费派(零跑等第二梯队) [6][7][8] - 全栈免费派通过"以价换量"策略 牺牲软件收入换取销量规模与市场地位提升 [8] - 硬件预埋模式通过预埋硬件培育消费习惯 为后续软件收费埋下伏笔 [7] - 软件具有显著规模经济特性 研发固定成本高但边际成本极低 销量增长可大幅摊薄单位成本 [8] 成本结构分析 - 支持城区NOA的完整智驾硬件方案BOM成本为1.5万-3万元 [9] - 头部车企每年在自动驾驶研发上投入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 [9] - 运营服务成本包括云端数据服务 7×24小时客户服务 保险理赔技术支持等 [10] - 国内主要采用"摄像头+激光雷达"方案 激光雷达占成本较高比例 特斯拉纯视觉方案硬件成本相对较低 [8] 产业链影响 - 智驾免费策略向上游供应链传导降本压力 芯片和激光雷达供应商被迫"割肉输血" [10] - 整零关系发生变化 博世等一级供应商从"黑盒"交付转向"白盒"服务 华为大疆等科技公司争夺0.5级供应生态位 [10] 技术发展路径 - 智己汽车通过软件算法优化实现单颗Orin芯片达到同等智驾性能 推动技术降本 [12] - 规模效应使上游供应链成本同步下降 黑芝麻智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车企与芯片公司双赢 [12] 未来发展方向 - 分层收费模式被视为破局关键 低阶功能作为标配 高阶功能明确收费逻辑 [12] - 竞争维度将从"有或无"转向"用户体验"和"真实价值" 注重安全性舒适性通行效率等核心指标 [13] - OTA升级及空中订阅技术使扩张式收费成为可能 [12] - 需要培育消费者认知 让用户理解智驾是需要真金白银投入的科技工程 [12]
A500ETF嘉实(159351)冲击4连涨,大全能源涨超15%领涨成分股,金风科技10cm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8-25 10:25
指数表现 - 中证A500指数上涨0.87% [1] - 成分股大全能源上涨15.19%、康泰生物上涨12.68%、罗博特科上涨12.42%、乐普医疗上涨10.52%、金风科技涨停 [1] - A500ETF嘉实(159351)上涨0.72%,冲击4连涨 [1] ETF流动性及规模 - A500ETF嘉实盘中换手1.55%,成交2.05亿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34.14亿元 [3] - 最新规模达128.17亿元 [3] ETF收益表现 - 近6月净值上涨11.53% [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4.48%,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10.04% [3]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9.00% [3] 指数权重结构 - 中证A50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19.83% [3] - 前三大权重股为贵州茅台(3.87%)、宁德时代(2.89%)、中国平安(2.60%) [3][6] - 权重股紫金矿业单日涨幅达5.03% [6] 机构观点 - 国泰海通证券对资本市场改革、流动性稳定及风险偏好改善持高度乐观态度 [3] - 认为无风险收益下沉和资本市场改革构筑"转型牛"动力 [4] - 中国权益资产具备极高风险回报比与战术配置价值 [4] 投资渠道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通过A500ETF嘉实联接基金(022454)布局A股500强 [6]
日媒:全球电池产业淘汰赛开始,欧洲对中国企业依赖加深
观察者网· 2025-08-25 10:16
全球动力电池供需格局 - 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工厂产能预计达3930GWh 需求为1161GWh 产能为实际需求的3.4倍 [1] - 预计2026年电池供给达需求3倍以上 2030年达需求2.4倍 [1] - 美国市场电池产能达市场需求4.8倍 过剩现象尤为严重 [5] 中国企业市场表现 - 中国企业掌握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近七成 全球装机量前十企业中有六家来自中国 [2] - 宁德时代上半年装机量190.9GWh 连续8年全球第一 增速37.9% 市场份额37.9% [2] - 比亚迪装机量89.9GWh 位居全球第二 增速58.4% 市场份额17.8% [2] - 除国轩高科外 主要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占率下滑但全球市占率增长 海外扩张速度显著高于国内 [4] 海外企业市场表现 - 韩国LG新能源装机量47.2GWh排第3 同比增长4.4% 市占率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 [4] - 韩国SK ON装机量19.6GWh排第4 同比增长10.7% 市占率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4] - 日本松下装机量18.8GWh排第6 同比增长14.4% 市占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4] 行业动态与投资趋势 -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总量上半年达504.5GWh 同比增长37.3% 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1] - 除中国外全球市场电池装机量169.3GWh(1-5月) 同比增长26% [4] - 电池平均价格2024年为111美元/千瓦时 同比下降26% 预计2026年降至80美元 [5] - 欧美日韩企业收缩电池产业投资 松下推迟美国工厂满负荷运转时间 丰田推迟福冈县工厂建设 本田推迟加拿大工厂建设计划 [5] - 中国企业持续加强海外投资 比亚迪欧洲装机量达6GWh(一季度) 同比增长313.4% [6] 技术竞争格局 - 欧美日韩企业与中国的产能和技术差距可能拉大 [1][6] - 欧洲汽车制造商对中国电池企业依赖加深 [1]
电力设备行业跟踪周报:AIDC空间广阔、人形机器人迎新催化-20250825
东吴证券· 2025-08-25 09:29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AIDC 空间广阔、人形机器人迎新催化[1] - 机器人板块处于0-1阶段,远期市场空间超15万亿,25年为量产元年[12] - 电动车销量阶段性增速放缓,但全年预计25%增长至1600万辆[4] - 全球储能装机25-28年CAGR预计30-40%[4] - 光伏行业政策引导反内卷,硅料成为主要抓手,价格稳在45-50元/kg[4] - 风电25年国内海风预计10GW+,翻倍增长[4] 机器人板块 - 人形机器人工业+商业+家庭远期空间1亿台+,对应市场空间超15万亿[12] - 25年为量产元年,特斯拉引领市场,预计2030年100万台[4] - 英伟达将于8月25日发布"机器人新大脑"产品,英伟达与富士康联手打造人形机器人,11月首发[4] - 智元机器人发布灵创平台,大幅降低动作编排难度[4] - 天太机器人签署全球首个10000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订单,26年底交付[4] - 当前主流零部件厂商按人形100万台测算业务利润,对应10-15x估值[12] 储能板块 - 美国25年1-6月大储累计装机5.5GW,同比+27%,对应16.8GWh,同比+32%[8] - 6月美国大储装机1288MW,同环比+3%/-17%,对应3.7GWh,同环比-10%/-9%[8] - 25Q1美国储能5.0GWh,同环比+59%/-59%,全年指引48.7GWh,增34%[8] - 6月德国大储装机116MWh,同比+392%,环比+201%[15] - 德国2030年80%可再生能源目标倒逼配储刚性增长,大储项目招标量同比+60%[15] - 24Q4澳大利亚大储新增并网419MW/1277MWh,首次季度并网超1GWh[19] - 7月储能EPC中标规模13.5GWh,环比下降27%,中标均价1.07元/Wh,环比下降5%[24] 电动车板块 - 7月中汽协电动车销量126万辆,同环比+27%/-5%,电动化率49%[29] - 7月欧洲9国合计销量22.1万辆,同环比+41%/-20%,渗透率27.4%[30] - 美国25年1-7月电动车销91.4万辆,同增3%,7月注册14.4万辆,同比+13%,环增+21%[32] - 零跑汽车上半年净利润达0.3亿元,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4] - 融捷集团发布第二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50Wh/kg[4] - 碳酸锂价格:SMM电池级8.39万/吨,周环比+1.5%[4] 光伏板块 - 本周硅料价格50.00元/kg,周环比+2.04%[4] - N型210硅片1.60元/片,周环比+3.23%[4] - 双面Topcon182电池片0.69元/W,周环比0.00%[4] - 双面Topcon182组件0.70元/W,周环比0.00%[4] - 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加强产业调控、遏制低价无序竞争[4] - 8月硅料产量高达12.5-13万吨,库存压力攀高[33] 风电板块 - 7月风电新增装机2.3GW,同比-44%;1-7月累计装机53.7GW,同比+79%[4] - 本周招标4.26GW,均为陆上[41] - 25年招标73.4GW,同比+6.19%:陆上67.03GW/海上6.37GW[41] - 本月开标均价:陆风2001元/KW,陆风(含塔筒)2090元/KW[41] 工控和电力设备板块 - 2025年7月制造业PMI 49.3%,环比-0.4pct[43] - 2025年1-6月电网累计投资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43] - 全球首台500千伏植物油变压器成功投运[4] 公司业绩摘要 - 亿纬锂能Q2营收153.7亿,同环比+24.6%/+20.1%,归母净利5亿,同环比-53.0%/-54.2%[4] - 通威股份Q2营收245.8亿,同环比+1.4%/+54.2%,归母净利-23.6亿,同环比+0.8%/-8.9%[4] - 华友钴业Q2营收193.5亿,同环比+28.3%/+8.5%,归母净利14.6亿,同环比+27.0%/+16.5%[4] - 金风科技Q2营收190.6亿,同环比+44.2%/+101.3%,归母净利9.2亿,同环比-12.8%/+61.8%[4] - 晶澳科技Q2营收132.3亿,同环比-38.1%/+24.0%,归母净利-9.4亿,同环比+140.6%/-42.5%[4]
乘用车25Q2业绩亮眼 自主高端化提速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25 09:24
周度销量数据 - 2025年8月第3周(8.11-8.17)乘用车销量43.7万辆,同比+8.2%,环比+14.2% [1][2] -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4.8万辆,同比+15.1%,环比+13.0% [1][2] - 新能源渗透率56.7%,环比-0.6pct [1][2] 板块市场表现 - 本周(8月18日-8月22日)A股汽车板块上涨7.2%,在申万子行业中排名第6位,表现强于沪深300(4.8%) [1][2] - 细分板块中,商用载货车、汽车零部件、乘用车、摩托车及其他、汽车服务、商用载客车分别上涨8.7%、7.7%、6.9%、6.1%、3.7%、3.1% [2] 乘用车企业业绩与产品动态 - 小米汽车业务毛利率从Q1的23.2%提升至25Q2的26.4%,经营亏损从5亿元收窄至3亿元,单车毛利达6.7万元 [3] - 小鹏25Q2毛利率创新高达17.3%,同比+3.3pct [3] - 零跑25Q2毛利率升至14.1%,创半年度毛利率新高 [3] - 蔚来全新ES8正式发布并开启预售,BaaS方案售价30.88-45.68万元 [3] - 控股股东何小鹏增持小鹏汽车310万股港股,每股作价80.49港元,总金额约2.5亿港元 [3] - 问界M8/坦克500将于8月25/27日上市,问界M7、上汽尚界H5、蔚来ES8、吉利极氪9X将于9月上市,魏牌旗舰SUV(搭载元戎启行VLA模型)将于25Q3上市 [3] 机器人领域进展 - NVIDIA携手富士康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市场,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 [4] - 智元机器人宣布具身智能迈入商用元年,计划今年出货数千台,并在未来几年实现年产几十万台 [4] - 马斯克表示今年目标生产数百台Optimus V3原型机,5年内能够达到百万台量级 [4] - 宇树科技已开启上市辅导,头部国产人形主机厂的证券化进程不断加速 [4] 投资建议组合 - 乘用车推荐标的包括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小米集团、赛力斯 [5] - 零部件智能化推荐智能驾驶标的伯特利、地平线机器人、科博达,智能座舱标的继峰股份 [5] - 新势力产业链推荐H链星宇股份、沪光股份,小米链无锡振华,T链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双环传动 [5] - 机器人推荐有业绩有能力的汽配机器人标的拓普集团、伯特利、银轮股份、沪光股份、豪能股份、新泉股份、爱柯迪、双环传动,建议关注浙江荣泰、双林股份、雷迪克、隆盛科技 [5] - 摩托车推荐中大排量龙头车企春风动力、隆鑫通用 [6] - 轮胎推荐赛轮轮胎、森麒麟 [7] - 重卡推荐中国重汽,受益于天然气重卡上量及需求向上 [8]
AIDC空间广阔、人形机器人迎新催化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25 08:44
人形机器人行业动态 - 英伟达将于11月首发机器人产品,开启"物理AI"时代 [1][3] - 智元机器人发布灵创平台,稚晖君宣布于8月25日推出"机器人新大脑"二次开发产品 [1][3] - 英伟达与富士康合作降低人形机器人动作编排难度 [1][3] - 波士顿动力人形机器人实现自主工作,摆脱遥控器限制 [1][3] - 天太机器人签署全球首个10,000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订单,面向家庭康养领域,计划2026年底交付 [1][3] 电力设备行业表现 - 电气设备板块本周(8.18-8.22)上涨2.28%,表现弱于大盘 [2] - 细分板块涨幅:新能源汽车涨4%,光伏涨3.39%,锂电池涨2.71%,核电涨2.21%,风电涨0.5%,发电设备涨0.04% [2] - 涨幅前五个股:科泰电源、南风股份、天融信、科士达、泰豪科技 [2] - 跌幅前五个股:江苏神通、澳洋顺昌、禾望电气、宝光股份、大金重工 [2] 储能领域进展 - 中节能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天皮山800MWh独立储能电站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 [3] - 7月河南山东备案141个储能项目,总规模超17GWh [3] - 亿纬锂能中标电工时代628Ah磷酸铁锂电芯采购项目 [3] 电动车产业动态 - 融捷集团发布第二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50Wh/kg [3] - 高压实铁锂和硅碳负极龙头企业扩产提速 [3] - 蔚来汽车上半年净利润达40.3亿元,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 [3] - 零跑汽车发布SK On美国工厂投产即过剩情况 [3] - 新一代智己LS6预售30分钟小订突破10,000台 [3] 原材料价格变动 - 钴:SMM电解钴26.25万元/吨,周环比下降0.4% [3] - 镍:上海金属网12.09万元/吨,周环比下降0.8% [3] - 碳酸锂:SMM工业级8.16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5%;电池级8.39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5% [3] - 正极材料:SMM磷酸铁锂-动力型3.62万元/吨,周环比上涨1.4% [3] - 电池:SMM方形铁锂电芯0.325元/Wh,周环比上涨0.6% [3] 新能源政策与市场 - 工信部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强调加强产业调控、规范产品质量和支持行业自律 [3] - 8月21日硅料硅片报价齐上涨 [3] - 山西省存量项目机制电价基准价为0.332元/千瓦时,增量项目通过竞价形成 [3] - 黑龙江省存量项目电价0.374元/kWh,增量项目执行12年期限,鼓励配建储能转为独立储能 [3] - 内蒙古新入市分布式项目结算均价316元/MWh,机制电价提高33.1元/MWh [3] 光伏产品价格 - 硅料:50.00元/kg,周环比上涨2.04% [4] - N型210R硅片:1.40元/片,周环比上涨2.70% [4] - N型210硅片:1.60元/片,周环比上涨3.23% [4] - 双面Topcon182电池片:0.69元/W,周环比持平 [4] - 双面Topcon182组件:0.70元/W,周环比持平 [4] - 光伏玻璃:3.2mm/2.0mm分别为18.00/11.25元/平方米,周环比持平 [4] 风电市场数据 - 7月风电新增装机2.3GW,同比下降44% [4] - 1-7月风电累计装机53.7GW,同比增长79% [4] - 本月招标6.45GW,同比增长14.8%,全部为陆上风电 [4] - 开标均价:陆上风电含塔筒2,090元/KW [4] 企业季度业绩 - 亿纬锂能:Q2营收153.7亿元,同比增长24.6%,环比增长20.1%;归母净利润5亿元,同比下降53.0%,环比下降54.2% [4] - 通威股份:Q2营收245.8亿元,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54.2%;归母净利润-23.6亿元 [4] - 华友钴业:Q2营收193.5亿元,同比增长28.3%,环比增长8.5%;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27.0%,环比增长16.5% [4] - 赣锋锂业:Q2营收46亿元,同比增长1.6%,环比增长22.1%;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下降45.4%,环比下降50.7% [4] - 金风科技:Q2营收190.6亿元,同比增长44.2%,环比增长101.3%;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下降12.8%,环比增长61.8% [4] 投资策略方向 - 人形机器人:2025-2026年为国内外量产元年,看好T链供应商和核心供应链环节 [6] - 电动车:2025年全球销量预计1,600万辆,年增长25%;欧洲市场预计维持20%以上增长 [6] - 储能:全球装机2025-2028年CAGR预计30-40%,看好逆变器/PCS龙头和储能电池企业 [6] - 风电:2025年国内海风装机预计10GW+,实现翻倍增长;陆风装机100GW+,增长25% [6] - 光伏:2025年全球装机增速预计15%,欧洲分布式和新兴市场需求持续向好 [6] - 电网:2025年电网投资确定增长,海外AI数据中心需求旺盛 [6] 重点推荐公司 - 动力电池: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 [7] - 逆变器:阳光电源、锦浪科技、禾迈股份 [7] - 机器人供应链:三花智控、浙江荣泰、雷赛智能 [7] - 储能集成:海博思创、科华数据、盛弘股份 [7] - 光伏制造: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 [7] - 风电设备:金风科技、明阳智能、东方电缆 [7] - 材料企业:天赐材料、厦钨新能、星源材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