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UBS)
搜索文档
UBS Taps Chainlink for First End-to-End Tokenized Fund Transaction
Yahoo Finance· 2025-11-04 23:42
文章核心观点 - 瑞银集团在银行主导的代币化金融领域处于前沿地位 其代币化进程正从试点阶段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1] - 瑞银于11月4日执行了首笔使用Chainlink数字转移代理技术的代币化基金交易 标志着链上金融新篇章的开始 [1] 代币化发展进程 - 传统金融区块链应用的第一波浪潮中 银行发行了各类基金、债券和票据作为链上资产 例如瑞银在2013年首次在以太坊上发行结构性票据 [2] - 随后的阶段聚焦于结算 银行整合了更复杂的支付流 并将其各自的代币化平台接入用于识别和验证账户持有人的系统 [2] - 构建端到端的代币化基金工作流程被证明是一项重大挑战 因其需要与转移代理集成 并涉及服务、定价和托管安排 [3] Chainlink的技术方案 - Chainlink的数字转移代理由可组合的技术标准构成 无需为每个基金进行定制化构建 [4] - 其跨链互操作性协议确保了不同区块链网络间的互操作性 运行时环境协调链上和链下操作 [4] - 自动化合规引擎为KYC/AML层提供支持 NAVLink则确保准确的定价 [4] 交易细节与行业影响 - 最新交易涉及在瑞银Tokenize上发行、在DigiFT交易所交易的uMINT美元货币市场基金 [5] - 理论上 该模型可应用于通过汇丰 Orion、摩根大通 Kinexys 或其他任何银行的代币化系统发行的基金 [5] - 随着代币化势头增强 银行正将其服务从发行扩展到包括结算、申购和赎回在内的全资产生命周期管理 [7] 行业竞争格局 - Chainlink的解决方案强调与现有系统集成 这一策略有助于其嵌入新兴链上金融秩序的核心 [3] - 然而 DTA的广泛采用并非必然 例如摩根大通上周就在其自有平台Kinexys Fund Flow上完成了一笔私募股权交易 [6]
UBS Completes Tokenized Fund Transaction Using Chainlink’s DTA – A New Era for On-chain Finance?
Yahoo Finance· 2025-11-04 23:38
核心观点 - 瑞银集团宣布完成首个使用Chainlink DTA技术标准的全流程代币化基金交易 标志着机构金融运营中区块链技术整合的关键里程碑 [1][5][6] 交易参与方与技术 - 瑞银通过其数字资产计划UBS Tokenize与受监管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igiFT合作执行了此次实盘交易 [2] - 交易涉及基于以太坊分布式账本技术的UBS USD货币市场投资基金代币uMINT [3] - DigiFT作为uMINT授权的链上基金分销商 利用Chainlink DTA标准完成了申购和赎回请求 [3][7] 交易意义与功能 - 此次演示是首个完全在链上自动化基金生命周期的生产级概念验证 [3] - 展示了包括订单接收、执行、结算和数据同步在内的基金运营如何无缝地在区块链上实现自动化 [2] - 新工作流程为金融机构处理投资基金运营提供了一个安全、合规且可扩展的实时模型 [4] 效率与透明度提升 - DTA协议通过标准化链上和链下系统之间的通信 确保了无缝对账、透明度和运营效率 [4] - 实现了基金运营的链上执行和对账 并具备实时可见性 [7] - 基于智能合约的技术和技术标准提升了基金运营和投资者体验 [5] 行业影响 - 此次合作展示了Chainlink如何为代币化资产实现安全、合规且可扩展的端到端工作流程 为链上机构金融树立了新基准 [6] - 公司通过UBS Tokenize计划致力于推动创新 应用其深厚专业知识以支持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数字战略和产品需求 [5]
Swiss Banking Giant Executes First Live Tokenized Fund Transaction on Ethereum
Yahoo Finance· 2025-11-04 21:49
交易概述 - 瑞银于11月4日宣布完成全球首笔实时的、在生产环境中运行的代币化基金交易 [1] - 该交易涉及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的申购和赎回请求的端到端工作流程 [1] - 此次交易标志着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产品在机构层面采用的一个里程碑 [1] 交易细节 - 交易处理的是瑞银美元货币市场投资基金代币(uMINT)的订单,该代币在以太坊分布式账本上运行 [2] - DigiFT在此次交易中担任链上基金分销商 [2] - 工作流程利用了Chainlink的数字转移代理技术标准来处理基金运营 [2] - 申购和赎回请求均通过自动化系统处理 [2] 技术框架 - Chainlink DTA标准集成了多项技术,使Chainlink预言机网络能够自动化基金生命周期运营 [3] - 自动化运营包括订单处理、执行、结算以及链上链下系统间的数据同步 [3] - 该标准支持三种结算模型:链下结算、本地链上结算和跨链链上结算 [3] - Chainlink CCIP集成已在2025年部署于多个区块链应用中 [3] 业务背景与发展 - 瑞银通过其“UBS Tokenize”服务开发了此能力,该服务也专注于债券和结构性产品的代币化 [4]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瑞银管理着69万亿美元的invested assets [4] - 当前交易建立在瑞银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Project Guardian倡议下与Chainlink合作的基础上 [5] - 瑞银在2025年早些时候曾为其Key4 Gold服务在zkSync上进行了概念验证测试 [5] 交易意义与执行 - 此次交易是瑞银在公共区块链上首次实时部署代币化基金运营 [6] - DigiFT使用DTA标准的自动化合规与结算功能处理了申购和赎回订单 [6] - 系统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处理了接单、执行和最终结算 [6]
2008年魅影再现?瑞银警告:数万亿美元保险业埋雷!
金十数据· 2025-11-04 21:40
保险业潜在系统性风险 - 瑞银集团董事长警告保险公司为其私募信贷资产寻求更高评级的行为正在为全球金融制造潜在系统性风险[1] - 美国保险业正在进行评级套利行为与2008年金融危机前银行在次贷领域的操作类似[1] - 小型评级机构在投资合规审核上大量走过场而监管机构未能有效掌控保险业风险[1] - 国际清算银行指出美国保险公司持有的私募信贷资产评级可能存在虚高在金融承压时期恐面临集中抛售风险[2] - 小型评级机构通过提供仅向发行方及特定投资者披露的私下信函评级抢占了市场份额[2] - 美国人寿保险公司是私募信贷及私下信函评级服务的主要购买方之一因其需持有一定规模的投资级资产[2] - 三色汽车金融公司与第一品牌公司的高调破产引发外界对私募信贷行业透明度的广泛担忧[2] - 2007年的次贷危机本质上是一场评级机构套利引发的危机[3] 瑞士面临的挑战 - 瑞银董事长批评瑞士因香港和新加坡在财富管理领域的竞争以及制药业受特朗普贸易战和美国高关税冲击而正失去吸引力[3] - 特朗普政府对瑞士征收39%的高额关税对瑞士钟表制造商制药企业及其他出口商造成沉重打击[4] - 瑞银董事长批评瑞士政府的银行业监管政策特别是瑞银收购瑞士信贷后监管机构试图对其实施更严格的资本金要求[4] - 瑞士在全球银行业中的角色定位正面临一场身份危机[5]
存储芯片“严重短缺”,DRAM和DDR涨价“势不可挡”,瑞银上调三星和SK海力士目标价
美股IPO· 2025-11-04 20:42
行业供需状况 - 存储芯片行业正面临"严重短缺",强劲的需求与有限的产能扩张共同推动DRAM价格进入强劲的上行周期 [1][3] - 2025年第四季度DDR内存合同价格预计环比涨幅达21%或更高,服务器用DDR5合同价格谈判朝向环比上涨20%或更高,移动设备DRAM最终成交价涨幅预计在25%左右 [1][3][4] - 导致供需失衡的核心因素包括AI驱动的高带宽内存需求激增、稳健的传统服务器更新周期、企业级SSD的额外需求以及有限的晶圆产能增量优先用于HBM生产 [5][6][7][8][9] - 到2025年底,用于HBM生产的前端DRAM产能将占行业总产能的20%,到2026年底这一比例将升至25% [9] - DDR内存的供应不足状况将至少持续到2026年第四季度,NAND闪存的供应不足将持续到2026年第三季度,价格涨势有望延续至2027年第一季度 [1][3][10] 主要公司分析 - 瑞银将SK海力士的12个月目标价从64万韩元上调至71万韩元,维持"买入"评级,并将其视为内存领域的"首选" [3] - 瑞银将三星电子的目标价从11.8万韩元上调至12.8万韩元 [3] - 对于SK海力士,瑞银将其2026年收入和营业利润预测分别上调3%和5%,2027年预测分别上调9%和16%,并预测其在2026年将保持HBM市场51%的份额 [11] - 对于三星电子,瑞银将其2026年收入和营业利润预测分别上调2%和7%,2027年预测分别上调5%和23%,更新后的营业利润预测比市场普遍预期在2026年和2027年分别高出24%和15% [11]
UBS, Chainlink Execute First Onchain Tokenized Fund Redemption in $100T Market
Yahoo Finance· 2025-11-04 19:00
核心观点 - 瑞银集团完成了首笔使用Chainlink数字转移代理标准进行的链上基金代币赎回实时交易 这标志着区块链基础设施开始与规模达100万亿美元的全球基金行业接轨 [1] 交易细节 - 该交易涉及基于以太坊构建的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UBS USD Money Market Investment Fund Token (uMINT) [1] - DigiFT担任链上分销商 使用Chainlink的DTA标准完成赎回结算 [2] - 交易由瑞银内部系统发起 由Chainlink的基础设施执行 [2] 技术应用与意义 - 此次交易展示了基于智能合约的技术和技术标准如何提升基金运营效率和投资者体验 [2] - 该技术通过自动化订单接收、执行和结算等关键功能 旨在为100万亿美元的全球基金行业降低运营复杂性和处理时间 [4] - 这是瑞银Tokenize内部平台更广泛计划的一部分 该平台专注于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产品 [3] 行业影响与发展 - 随着行业持续拥抱代币化金融 此类创新将推动更高的运营效率和产品可组合性的新可能 [3] - 此次交易基于近期的一项试点 该试点通过金融报文网络Swift将现有银行系统与区块链连接 [4] - 该设置使用Chainlink的跨链互操作性协议和运行时环境 通过ISO 20022报文处理基金交易 使银行无需彻底改造传统基础设施即可接入区块链通道 [5]
瑞银喊多黄金:回调已暂时平息,乐观目标看向4700
金十数据· 2025-11-04 16:16
金价前景与市场观点 - 瑞银分析师认为当前黄金市场的回调仅为暂时现象,金价仍有望达到每盎司4200美元,乐观情况下可能冲高至每盎司4700美元 [1] - 价格动能减弱引发期货持仓量出现第二轮下滑,但强调黄金的潜在需求依然强劲 [1] - 市场期待已久的回调已暂时平息,除技术面因素外,未发现此次抛售存在基本面支撑 [1] 黄金需求分析 - 世界黄金协会第三季度报告证实各国央行与个人投资者的购金需求均表现强劲且持续升温 [1] - 今年以来各国央行已购金634吨,虽低于去年同期速度,但第四季度购金量正逐步回升,符合对2025年全年900-950吨购金量的预测 [1] - 黄金ETF资金流入达222吨,金条与金币需求连续第四个季度超过300吨,表明投资者兴趣显著增强 [1] - 珠宝需求也未如预期般疲软 [1] - 全球黄金ETF在9月录得170亿美元月度资金流入创历史新高,截至9月的三个月内资金总流入达260亿美元,成为史上表现最强劲的季度 [3] - 预计今年全球黄金需求将达到约4850吨,为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 [3] 投资策略建议 - 瑞银倾向于逢低买入黄金,认为投资者对黄金的配置比例偏低,建议在投资组合中配置中等个位数比例的黄金资产 [2] - 黄金是抗风险投资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黄金与股票、债券的相关性较低,尤其是在市场承压时期 [2][3] - 投资者可考虑配置精选黄金矿业股,未来六个月这些公司的现金流增速可能会超过金价涨幅 [3] 金价驱动因素 - 实际利率下降、美元走弱、政府债务上升及地缘政治动荡可能推动金价上涨 [2] - 鉴于通胀仍具粘性,美联储若实施降息,美国实际利率很可能陷入负区间,这将进一步削弱美元吸引力,推动资金流入黄金 [3] - 若私人投资者开始效仿各国央行,将美国国债持仓多元化配置至黄金,现货金价可能会进一步冲高 [3] - 经济、地缘政治及政策不确定性仍存,预计资金将持续流入黄金市场 [3]
瑞银:全球影子银行体系缺乏有效监管 美国保险业潜藏系统性风险
智通财经网· 2025-11-04 16:09
全球监管现状 - 全球监管存在两大脱节,分别是影子银行体系缺乏监管或有效监管,以及监管速度不一[1] - 监管机构过份拘泥于教条式应用规则,以硅谷银行事件监管失败为例[1] - 目前监管机构已失控,过度监管银行体系导致大量金融产品转移至监管标准不一的影子银行领域[1] 各国监管应对 - 美国在解决银行资本问题后,正着手建立有效监管机制以促进经济成长[1] - 英国在监管改革方面正逐步跟进美国的做法[1] - 欧洲央行对于如何应对当前监管挑战目前还不太清楚[1] - 瑞士在监管方向上朝着与美国和英国相反的方向发展[1] 潜在系统性风险 - 影子银行领域未受到与银行体系同等的监管标准约束,而美国政府并未真正掌握有关情况[1] - 美国保险业监管呈现由各州分别监管而非联邦政府统一监管的趋势,因此保险业潜藏系统性风险[1] 行业呼吁与建议 - 银行业呼吁放宽监管,支持业界以更多资本向实体经济提供信贷[1]
瑞银敲响警钟:美国保险业浮现大量评级套利 系统性风险恐“日益逼近”
智通财经网· 2025-11-04 16:09
美国保险业潜在风险 - 美国保险业监管薄弱且复杂,面临潜在风险[1] - 保险业出现大规模评级机构套利行为,小型评级机构数量激增,作用仅为投资合规“打勾”[1] - 美国寿险公司大幅增加私人债务投资,去年将5.6万亿美元资产中近三分之一配置到该领域,较十年前22%大幅上升[1] - 私人信贷评级集中在小型机构手中,增加信用资质评估虚高风险,保险公司为降低资本金要求而追求更高评级[2] - 国际清算银行报告指出,小型评级机构可能面临商业动机驱使,从而给出更优评级[2] 金融体系潜在隐患 - 美国次贷车贷机构三色控股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第一品牌集团相继破产[1] - 事件促使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警告金融体系中可能存在更多潜在隐患[1] 全球财富管理中心竞争格局 - 瑞士作为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正被香港和新加坡取代,面临身份危机[2] - 到2031年,香港管理的私人财富规模可能接近翻倍,达到2.6万亿美元[2] - 香港今年有望超越瑞士,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2] 瑞银集团动态 - 瑞银正推进对瑞士信贷的整合,该收购通过2023年初的一项救助计划完成[3] - 瑞银管理层试图说服瑞士政府放宽拟议中的银行业监管改革,该改革可能要求瑞银额外计提高达260亿美元的资本金[3]
UBS Warns of Systemic Risk From Weak US Insurance Regulation
Insurance Journal· 2025-11-04 16:04
美国保险业潜在风险 - 瑞银集团董事长警告美国保险业存在迫在眉睫的风险 其背景是私人融资空前繁荣而监管薄弱且复杂[1] - 指出当前保险业务中存在巨大的评级机构套利现象 并将其与2007年次贷危机的情况相提并论[2] - 认为由于缺乏有效监管 保险业正面临一个迫在眉睫的系统性风险[4] 私人债务投资增长与监管担忧 - 美国寿险公司大幅增加私人债务投资 去年将其5.6万亿美元资产中的近三分之一配置于该领域 高于十年前的22%[3] - 国际清算银行报告指出 保险公司使用的私人信贷评级往往集中于较小的评级公司 这增加了“信用评级被高估”的风险[5] - 由于资本要求较低 保险公司通常寻求更高评级 而较小的机构“可能面临提供更好评级的商业激励”[5] 全球财富管理中心竞争格局变化 - 瑞银董事长批评瑞士作为财富管理中心正在失去光彩 面临来自香港和新加坡的重大威胁[6] - 香港和新加坡对于寻求增加收入的国际财富管理机构变得更加重要[7] - 香港管理的私人财富到2031年可能几乎翻倍 达到2.6万亿美元 并可能在今年超越瑞士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中心[7] 瑞银集团近况 - 瑞银正在整合其此前收购的竞争对手瑞信[8] - 公司管理层正试图说服瑞士政府淡化拟议的银行监管改革 该改革可能使银行面临高达260亿美元的新增资本要求[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