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电子行业周报:全球科技共振,“AI+算力”驱动增长-20250901
东海证券· 2025-09-01 16:35
行业投资评级 - 标配 [4] 核心观点 - 电子行业需求处于温和复苏阶段 AI服务器产业链 AIOT 设备材料 汽车电子国产化为关注重点 [5] - 英伟达第二季度营收467 43亿美元 同比增长55 6% 数据中心业务为主要驱动 占比达88% 但中国市场销售额未达预期 同比下降24 49% [5] - 中国互联网巨头AI战略成效显著 阿里云业务增长加速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腾讯依托AI赋能主业 连续11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 [5] - 电子行业本周跑赢大盘 申万电子指数上涨6 28% 跑赢沪深300指数3 57个百分点 [5][20] - 存储芯片价格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小幅度反弹 DRAM现货价格2025年2月中旬开始回升 NAND Flash合约价格2025年1月回升 涨势延续至7月 [31] - 全球半导体营收预计从2024年到2030年接近翻番 规模将突破1万亿美元 [13] 行业新闻总结 - 英伟达2026财年第二季度营收467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数据中心营收411亿美元 净利润264 22亿美元 同比增长59% [11] - 阿里巴巴2026财年第一财季营收2476 52亿元 同比增长1 82% 净利润441 15亿元 同比增长80 87% 云计算业务营收33 98亿元 同比增长25 80%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财季三位数增长 [11] - 北方华创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1 42亿元 同比增长29 51% 净利润32 08亿元 同比增长14 97% [12] - 中微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 61亿元 同比增长43 88% 刻蚀设备销售37 81亿元 同比增长40 12% [12] - 2025年第二季度欧洲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9%至2870万部 三星 苹果 小米前三 荣耀逆势增长11% [12] - 2025年7月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2040万片 同比增长8 9% 中国大陆厂商出货份额达74 3% [14] - 特斯拉AI6芯片首批样品在三星韩国工厂试产 三星得州工厂2025年投入运营 [14] - 中芯国际拟发行股票收购中芯北方49%股权 [14] - AMD正在开发新一代GPU产品 涵盖2 5D 3 5D芯粒封装技术与单芯片架构 [15]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总结 - 中芯国际停牌 筹划发行A股收购中芯北方少数股权 [17] - 必易微拟以2 95亿元收购上海兴感半导体100%股权 [17] - 海洋王增加经营范围 包括通信设备制造 光通信设备制造 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等 [17] - 中富电路开展外汇衍生品套期保值交易业务 金额不超过等值1亿美元 [17] - 智动力拟回购股份 资金总额3000万元至6000万元 [17] 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总结 - 拓荆科技营收19 54亿元 同比增长54 25% 归母净利润0 94亿元 同比下降26 96% [19] - 北方华创营收161 42亿元 同比增长29 51% 归母净利润32 08亿元 同比增长14 97% [19] - 至纯科技营收16 08亿元 同比增长5 25% 归母净利润0 39亿元 同比下降46 68% [19] - 安集科技营收11 41亿元 同比增长43 17% 归母净利润3 76亿元 同比增长60 53% [19] - 中芯国际营收323 48亿元 同比增长23 14% 归母净利润23 01亿元 同比增长39 76% [19] - 寒武纪营收28 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 82% 归母净利润10 38亿元 [19] - 乐鑫科技营收12 46亿元 同比增长35 35% 归母净利润2 61亿元 同比增长72 29% [19] - 芯源微营收7 09亿元 同比增长2 24% 归母净利润0 16亿元 同比下降79 09% [19] - 中微公司营收49 61亿元 同比增长43 88% 归母净利润7 06亿元 同比增长36 62% [19] - 华特气体营收6 77亿元 同比下降5 77% 归母净利润0 78亿元 同比下降18 97% [19] 行情回顾总结 - 申万电子指数上涨6 28% 跑赢沪深300指数3 57个百分点 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3位 [20] - 申万电子二级子板块涨跌 半导体(+5 46%) 电子元器件(+14 15%) 光学光电子(+1 16%) 消费电子(+8 13%) 电子化学品(+1 19%) 其他电子(+1 61%) [22] - 海外方面 台湾电子指数上涨2 42% 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1 49% [22] - 申万三级细分板块周涨跌幅 印制电路板(+16 93%) 数字芯片设计(+9 07%) 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8 67%) 分立器件(+5 50%) 光学元件(+4 23%) 品牌消费电子(+3 70%) 集成电路封测(+3 49%) 被动元件(+3 14%) 其他电子Ⅲ(+1 61%) 电子化学品Ⅲ(+1 19%) LED(+0 34%) 半导体材料(+0 13%) 面板(+0 09%) 半导体设备(-0 12%) 模拟芯片设计(-0 27%) [26] 行业数据追踪总结 - DRAM现货价格2025年2月中旬开始回升 波动上涨至6月 DDR4价格升至2022年前期高点 7月起价格顶部震荡 [31] - NAND Flash合约价格2025年1月回升 涨势延续至7月 [31] - TV面板价格小幅回升后企稳 近期有所回升 IT面板价格逐渐稳定 [35]
青岛啤酒(600600):公司简评报告:量价稳定,行稳致远
东海证券· 2025-09-01 15:5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当前估值处于近5年3.47%分位数 配置价值凸显[1][5] 核心观点 - 2025H1营业收入204.91亿元(同比+2.11%) 归母净利润39.04亿元(+7.21%) Q2营业收入100.46亿元(+1.28%) 归母净利润21.94亿元(+7.32%) 符合市场预期[5] - 销量表现优于行业 2025H1实现销量473.2万千升(+2.3%) 高于行业-0.3%的增速 Q2销量247.1万千升(+1.02%) 主品牌销量133.8万千升(+3.88%) 中高端及以上销量98.1万千升(+4.81%)[5] - 成本红利持续释放 Q2毛利率45.84%(+3.05pct) 吨成本2201.94元/千升(-5.08%) 主要受益于大麦 包材等原材料价格下行[5] - 盈利预测显示稳健增长 预计2025/2026/20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53/50.01/54.61亿元 增速分别为7.09%/7.47%/9.20%[3][5] 财务表现 - 2025H1吨均价4330.30元/千升(-0.09%) Q2均价4065.56元/千升(+0.27%) 价格保持稳定[5] - 费用管控良好 Q2销售费用率8.74%(-0.01pct) 管理费用率3.48%(+0.24pct) 研发费用率0.26%(+0.14pct)[5] - Q2销售净利率22.26%(+1.11pct)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5]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21.38亿元(-5.30%) 预计2025E-2027E营收分别为332.18/342.72/354.84亿元 增速3.36%/3.17%/3.54%[3]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69.50元 对应2025E-2027E的PE分别为20.38/18.96/17.36倍[3][5] - 2024年EPS为3.19元 预计2025E-2027E分别为3.41/3.67/4.00元[3][5] - 市净率3.08倍 净资产收益率12.80%[3] - 2024年股利支付率69.07% 显示较强分红能力[5] 经营策略 - 公司加速培育大单品及创新品类产品 持续推动产品结构提升[5] - 坚持全渠道发力 夯实主流渠道市场地位 保持新兴渠道行业领先[5] - 合同负债较年初下降34.57% 显示渠道状态健康[5] - 进口大麦均价同比下降1.27% 瓦楞纸同比下降3.32% 成本端红利有望延续[5]
荣昌生物(688331):公司简评报告:业绩持续向好,出海进展加速
东海证券· 2025-08-29 17:2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持续向好 收入端延续高增长态势 2025H1实现收入10.98亿元 同比增长48.02% [5] - 利润端显著减亏 2025H1归母净利润-4.50亿元 较去年同期-7.80亿元大幅收窄 [5] - 出海进展加速 核心产品海外授权及临床推进取得实质性进展 [1][5]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持续高增长 2024A达17.17亿元 2025E预计23.89亿元 同比增长39.13% [2][5] - 毛利率持续提升 2025H1销售毛利率84.06% 同比增加5.79个百分点 [5] -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 2025H1研发费用率58.95% 同比下降49.74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47.89% 同比下降4.65个百分点 [5] - 亏损幅度逐年收窄 预计归母净利润从2024A的-14.68亿元改善至2027E的0.89亿元 [2][5] 产品管线进展 - 泰它西普适应症拓展取得重大进展 重症肌无力适应症于5月获批上市 已通过医保目录形式审查 [5] - 干燥综合症国内III期临床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免疫球蛋白A肾病国内III期临床预计下半年提交BLA [5] - 维迪西妥单抗前线疗法持续推进 UC领域一线疗法已递交上市申请 GC领域一线疗法III期临床开始入组 [5] - 乳腺癌领域新适应症获批 单药二线治疗HER2阳性伴肝转移晚期乳腺癌于5月获批上市 [5] 国际化进展 - 泰它西普以总交易额42.3亿美元授权Vor Biopharma 公司获得23%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5] - RC28将大中华及亚洲权益授权给参天制药 III期临床已完成患者招募 预计下半年递交上市申请 [5] - RC148获VDE突破性疗法认定 单药及联合治疗NSCLC观察到良好疗效及安全性 [5] - 海外临床试验积极推进 泰它西普治疗MG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患者入组进行中 [5] 盈利预测 - 上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 新增2027年预测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89/31.74/41.27亿元 [5] - 预计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8.75/-3.27/0.89亿元 2027年实现扭亏为盈 [2][5] - 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1.55/-0.58/0.16元 [2]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829
东海证券· 2025-08-29 16:07
核心观点 - 寒武纪受益于AI芯片国产替代趋势,云端产品线大幅放量带动业绩爆发式增长,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425.01%至17.6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4.97%至6.83亿元 [6][7][11] - 浙江鼎力在海外市场逆势增长,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1.25%至33.74亿元,智能制造与研发创新巩固核心竞争力 [13][14][15] - 巨化股份制冷剂业务景气度持续上行,主要产品价格同比涨幅达18.33%-66.20%,带动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6.97%至20.51亿元 [18][19] - 老百姓药店通过优化门店网络与发力新零售,线上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约32%,加盟门店净增305家至5601家 [22][23][24] - 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显著,半导体、通信设备等科技板块领涨,科创板指数突破长期下降趋势线 [30][31][34] 重点公司分析 寒武纪(688256) - 2025年二季度营收17.69亿元,环比增长59.19%,归母净利润6.83亿元,环比增长92.03%,主要因云端思元系列芯片在数据中心等场景放量 [6][7] - 思元590及后续690系列芯片达国际先进水平,支持DeepSeek、Qwen等大模型训练,推理性能指标达业界领先 [7] - 拟定增募资39.85亿元投入大模型芯片及软件平台研发,强化技术优势 [9] - 预计2025年营收86.88亿元,归母净利润30.56亿元,国产AI芯片渗透率有望升至40% [11][12] 浙江鼎力(603338)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3.36亿元(同比+12.35%),归母净利润10.52亿元(同比+27.63%),毛利率35.75% [13] - 海外收入逆势增长21.25%,通过调整产线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全球化战略深化 [14] - 研发投入1.44亿元(同比+21.82%),获专利273项,为全球唯一批量生产无油全电剪叉系列制造商 [15] - 大型智能高空平台项目产能放量,新能源项目积极建设 [16] 巨化股份(600160)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3.31亿元(同比+10.36%),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146.97%),制冷剂价格同比上涨61.88% [18][19] - R22、HFCs制冷剂生产配额占全国26.10%和39.33%,龙头地位稳固 [20] - 在建工程125项,投资19.9亿元扩产TFE、FEP等氟化工材料 [20] 老百姓(60388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7.74亿元(同比-1.51%),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20.86%),Q2降幅收窄 [22] - 线上渠道销售额14.9亿元(同比+32%),O2O门店达12480家,医保门店占比94.23% [23] - 关闭直营门店244家,加盟门店净增305家,聚焦下沉市场拓展 [24] 行业与市场动态 科技行业 - 国产AI芯片替代加速,受英伟达H20停产及安全问题催化,TrendForce预计2025年本土芯片在AI服务器占比升至40% [11] - 半导体、通信设备、元件板块单日涨幅达6.65%-9.12%,大单资金集中流入 [30][34] 高端制造行业 - 高空作业平台出口同比下滑12.90%,但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差异化与全球化布局实现逆势增长 [14][15] 化工行业 - 制冷剂行业因配额制供给收紧,R32、R134a等产品价格同比涨幅超50%,景气度持续上行 [19] 零售与医药行业 - 药店行业加速线上化与专业化转型,新零售与医保门店成为核心增长点 [23][24] 宏观经济与政策 - 美国第二季度实际GDP环比增3.3%,核心PCE环比升2.5%,显示经济韧性 [26] - 中国发布《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优化城市体系、培育新动能等八大方向 [26] - 中新央行续签250亿元本币互换协议,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27]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涨1.14%至3843点,科创板指数大涨7.23%突破长期下降趋势线,半导体、通信设备板块领涨 [28][31][34] - 融资余额22284亿元,DR007利率1.54%,10年期美债收益率4.22% [37]
巨化股份(600160):公司简评报告:公司业绩大幅提升,制冷剂高景气有望延续
东海证券· 2025-08-28 19: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H1实现营业收入133.31亿元,同比增长10.36%,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146.97% [6] - 制冷剂价格大幅提升,行业景气持续上行,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6] - 制冷剂配额高度集中,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持续受益 [6] - 强链延链补链,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6] 业绩表现 - 2025年H1利润总额26.07亿元,同比增长148.27% [6] - 制冷剂产品均价同比上涨61.88%,含氟精细化学品上涨20.87% [6] - 截至2025年8月27日,制冷剂R22/R32/R134a/R125价格分别为35500/59000/51500/45500元/吨,同比分别上涨18.33%/66.20%/56.06%/54.24% [6] 配额优势 - 2025年公司R22生产配额3.89万吨,占全国26.10%,内用配额占全国31.28%,为国内第一 [6] - HFCs生产配额29.78万吨,占全国同类品种合计份额的39.33% [6] 产能建设 - 2025H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9亿元,在建工程125项(年内开工36项) [6] - 52个项目建成投用,包括4kt/a TFE、10kt/aFEP扩建项目等 [6] - 甘肃巨化功性能氟氯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36亿元/55.70亿元/64.65亿元 [6] - 对应EPS分别为1.57元/2.06元/2.39元 [5][6] - 对应PE为22.84X/17.37X/14.97X [5][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8.39亿元/286.62亿元/302.86亿元,同比增速9.7%/6.8%/5.7% [5] - 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17.5%提升至2027年32.0% [5] - ROE从2024年11.0%提升至2026年22.7% [5]
浙江鼎力(603338):公司简评报告:海外收入继续增长,营收利润创新高
东海证券· 2025-08-28 18:53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海外收入逆势增长21.25%至33.74亿元 行业出口下滑背景下实现营收利润创新高[5]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63%至10.52亿元 销售净利率达24.27%[5]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1.82%至1.44亿元 巩固无油全电剪叉系列技术领先优势[5] - 智能制造项目产能放量 新产能建设项目积极推进[5]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0.68/24.71/28.72亿元 对应PE 13.12/10.98/9.45倍[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3.36亿元(同比+12.35%)归母净利润10.52亿元(同比+27.63%)[5] - 毛利率35.75% 费用率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分别为3.98%/3.49%/3.33%/-6.68%[5] - 预测2025年营收89.02亿元(+14.15%)2026年101.40亿元(+13.90%)2027年114.03亿元(+12.46%)[2]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4年16.2%提升至2027年18.7% 总资产收益率从11.0%升至14.0%[6] 业务亮点 - 海外市场收入逆势增长21.25% 灵活调整产线应对美国高关税影响[5] - 全球唯一批量化生产无油全电环保型剪叉系列制造商 持有专利273项(含海外专利97项)[5] - 智能化工厂应用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 年产4000台大型高空平台项目产能放量[5] - 新能源高空作业平台项目积极建设 拓展船厂、轨道交通等新应用领域[5]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53.60元 总股本5.06亿股 市净率2.57倍[3] - 12个月内最高价71.20元 最低价39.03元[3] - 相对沪深300指数呈现超额收益趋势[4]
老百姓(603883):优化门店网络,持续发力新零售
东海证券· 2025-08-28 16:3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但呈现逐季改善趋势 2025年Q2营收同比降幅收窄至-1.14% 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收窄至-18.86% [6] - 新零售生态持续发力 2025年上半年线上渠道销售总额达14.9亿元 同比增长约32% O2O外卖服务门店覆盖12,480家 [6] - 门店网络结构优化 直营门店净减少197家至9,784家 加盟门店净增加305家至5,601家 通过轻资产模式扩张市占率 [6] - 聚焦优势区域及下沉市场 2025年H1新增门店中87%位于优势省份 87%分布于地级市及以下区域 [6] 财务表现 - 2025年H1实现营业收入107.74亿元 同比下降1.51% 归母净利润3.98亿元 同比下降20.86% [6] - 盈利预测显示收入增长恢复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43.98/267.14/292.22亿元 同比增长9.1%/9.5%/9.4% [4] - 净利润增速显著回升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2/7.99/9.09亿元 同比增长33.3%/15.4%/13.8% [4] - 毛利率保持稳定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32.98%/32.87%/32.65% ROE逐步提升至10.1%/11.1%/12.1% [4] 业务结构 - 医药零售业务营收88.15亿元 同比下降2.30% 加盟联盟及分销业务营收18.60亿元 同比增长1.16% [6] - 中西成药为核心品类 营收87.22亿元 同比下降0.71% 中药营收7.48亿元 非药品营收13.05亿元 [6] - 专业药事服务能力增强 直营门店中医保门店占比94.23% 门诊统筹门店占比42.32% 双通道资格门店达328家 [6] 战略重点 - 持续加强新零售渠道建设 24小时门店数量达665家 [6] - 通过加盟模式吸纳存量市场 联盟业务销售额实现高双位数同比增长 [6] - 经营改革成效显著 业绩有望逐季企稳向好 [5][6]
广信股份(603599):公司简评报告:半年报业绩短期承压,农药行业景气有望改善
东海证券· 2025-08-28 16:30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H1营业收入18.90亿元,同比下降17.36%,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同比下降14.95%[5] - 农药行业景气度有望改善,政策推动行业供给格局优化,公司依托光气资源及产业链一体化具备竞争优势[5] - 调整盈利预测,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预计47.01亿元/57.31亿元/62.82亿元,归母净利润预计8.37亿元/10.95亿元/11.64亿元[5] 财务表现 - 2025年H1销售费用3498.11万元,同比上涨50.41%,管理费用1.59亿元,同比下降18.99%,财务费用-1.10亿元,同比上升21.04%,研发费用9324.57万元,同比减少40.75%[5] - 2025年Q2主要农药原药销量13956.48吨,同比下降21.97%,均价30320.14元/吨,同比上升4.86%[5] - 2025年Q2主要农药中间体销量247082.20吨,同比上升80.21%,均价1721.81元/吨,同比下降48.4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存货4.30亿元,同比下降51.14%,占总资产比例2.86%[5] 行业与公司动态 - 农业农村部和中国农药行业协会推动"一证一品"和"正风治卷"行动,强化行业监管,优化供给格局[5] - 公司完成20万吨/年对(邻)硝基氯化苯二期、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投产,产业链向上游延伸[5] - 公司围绕光气资源打通精细化工—农药—医药中间体产业链,计划拓展医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和新材料业务[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2027年预计EPS分别为0.92元/1.20元/1.28元,对应PE为13.17X/10.08X/9.47X[5] - 2025-2027年预计毛利率分别为32.10%/32.63%/30.67%[2] - 2025-2027年预计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8.15%/9.93%/9.85%[2]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828
东海证券· 2025-08-28 15:53
核心观点 报告重点推荐了五家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轮胎制造、半导体、医药和工业车辆领域的投资机会,同时分析了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和机械设备行业趋势,指出部分行业在结构性调整和全球化布局中呈现增长潜力 [3][6][32][36] 重点公司分析 长安汽车 - 2025H1实现营收726.91亿元(同比-5.25%),扣非归母净利润14.77亿元(同比+26.36%)[6] - 2025Q2毛利率15.21%,新能源车型销量强劲推动ASP提升 [7] - 2025H2计划推出深蓝L06、启源A06等新车型,全年海外销量目标100万辆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4.60/90.82/110.58亿元,对应PE 17X/14X/11X [9] 赛轮轮胎 - 2025H1营收175.87亿元(同比+16.05%),归母净利润18.31亿元(同比-14.90%)[10] - Q2受美国加征25%关税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9.11% [10] - 海外收入134.13亿元(同比+18.72%),柬埔寨子公司收入增长70.44% [11] - 研发投入5.37亿元(同比+14.67%),全球产能规划达1.09亿条半钢胎 [11][12] 新洁能 - 2025H1营收9.30亿元(同比+6.44%),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8.03%)[14] - SGT MOS产品占比提升至45.21%,应用于汽车电子、AI服务器等领域 [16] - 汽车电子业务出货车规级MOS产品8500万颗,SiC MOS预计2025Q4量产 [17]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21.90/26.02/30.78亿元,归母净利润5.57/6.73/8.04亿元 [19] 丽珠集团 - 2025H1归母净利润12.81亿元(同比+9.40%),毛利率66.02% [22] - 化学制剂收入32.70亿元(同比+1.43%),中药制剂收入7.99亿元(同比+7.31%)[23] - 阿立哌唑微球、黄体酮注射液已获批上市,自免领域单抗提交上市申请 [2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3.82/26.63/29.45亿元,对应PE 15.85X/14.18X/12.83X [25] 安徽合力 - 2025H1营收93.90亿元(同比+6.18%),海外收入40.16亿元(同比+15.20%)[27] - 叉车销量20.42万台(同比+17.23%),电动产品占比68% [27] - 海外出口7.36万台(同比+23.08%),智能物流业务增长59.1% [28][2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4.38/15.98/17.91亿元,对应PE 12.31X/11.07X/9.88X [30] 行业数据观察 工业企业利润 - 2025年7月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1.7%,降幅较前值收窄 [32] - 原材料制造利润占比超季节性提升4.3pct,装备制造和下游制造占比下降 [34] - 实际库存累计同比6.0%,生产放缓推动被动去库 [35] 机械设备行业 - 2025年7月叉车销量11.86万台(同比+14.4%),内外销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36] - 1-7月累计销量85.79万台(同比+12%),出口31.19万台(同比+15.1%)[36] - 国内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49.40%,物流总额同比+5.6% [37] 政策与市场动态 - 商务部将于9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聚焦银发旅游、健康消费等领域 [42] - 工信部提出2030年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目标,推动手机直连卫星应用 [42] - 中沙经贸合作深化,重点拓展新能源、产供链领域投资 [43] - 上证指数单日下跌1.76%至3800点,大单资金净流出超506亿元 [44][45]
新洁能(605111):公司简评报告:产品矩阵迭代升级,汽车、AI、机器人高速增长
东海证券· 2025-08-27 20:0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7] 核心观点 - 公司工控、消费等基本盘业务稳健 汽车电子、AI服务器、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增速强劲 光伏逐步复苏 未来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7] - 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30亿元(同比增长6.44%) 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8.03%) 综合毛利率35.80%(同比提升0.02个百分点) [6]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4.81亿元(环比增长7.04%) 归母净利润1.27亿元(环比增长17.16%) [6] 产品结构分析 - SGT MOS产品营收占比从2024年42.86%提升至45.21% 第三代产品全系列已成功推向市场 [6] - IGBT产品占比14.26% 第八代微沟槽高功率密度IGBT平台首轮工程批芯片已产出 [6] - SJ MOS产品占比11.21% 第四代9um pitch在多个晶圆厂全面量产 [6] - Trench MOS产品占比26.95% 现有世代CSP产品平台计划新开穿戴设备用系列产品 [6] 下游应用分布 - 工业自动化占比39%(较2024年提升4个百分点) 泛消费占比16% 汽车电子占比15% 光伏储能占比13% 机器人占比7%(较2024年提升3个百分点) AI算力及通信占比6% 智能短交通占比4% [6] - 汽车电子领域重点布局800V高压平台及48V车载系统 上半年出货车规级MOS产品8500万颗 IGBT产品成功导入汽车主控制器应用并实现月度批量交付 [6] - 车规级SiC MOS产品预计2025Q4实现量产 [6] - 无人机、电动工具、智能机器人高速增长拉动工控营收提升 多款产品成功导入机器人关节电机驱动系统 实现对宇树科技等头部客户批量供货 [6] - AI服务器领域成功导入国内外新兴AI算力服务器客户 实现海内外市场批量销售 [6] - 光储领域同时布局模块产品和大电流单管产品 在微型逆变器、10-50KW户用及工商业光伏储能逆变器等细分场景实现稳步增长 [6] 制造与研发进展 - 在华虹FAB9厂12寸工艺平台顺利通线并实现批量投片 [6] - 基于华虹12寸新产线 N100V第二代SGT平台和N80V/N100V第三代SGT平台均已完成技术转移 [6] - 第七代微沟槽高功率密度IGBT平台1200V产品已完成风险批流片 进入量产阶段 [6] - 第五代SJ MOS平台首轮工程批已产出 [6] - 子公司国硅集成三相IPM产品在头部白色家电厂商小批量试产 [6] - 海外新加坡全资子公司研发及销售中心上半年正式投入运营 已开始服务海外客户并完成批量订单交付 [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收21.90亿元(原预测22.46亿元) 2026年26.02亿元(原预测27.36亿元) 2027年30.78亿元(原预测33.21亿元) [7]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57亿元(原预测5.62亿元) 2026年6.73亿元(原预测6.87亿元) 2027年8.04亿元(原预测8.39亿元) [7] - 当前市值对应2025年PE 26倍 2026年22倍 2027年18倍 [7] - 预计2025年每股盈利1.34元 2026年1.62元 2027年1.94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