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顾家家居(603816):25Q3点评:收入稳健增长、利润超预期,兼具高股息与长期α
长江证券· 2025-10-31 13:1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顾家家居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8] 核心观点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0.12亿元,同比增长9%;归母净利润15.39亿元,同比增长13%;扣非净利润13.89亿元,同比增长14% [2][6] - 单季度看,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2.11亿元,同比增长7%;归母净利润5.18亿元,同比增长12%;扣非净利润4.89亿元,同比增长11% [2][6] - 报告认为公司单Q3内外销收入均有增长,盈利持续提升,当前内外需均处于底部、公司竞争优势在不断强化、且兼具优现金流和高分红,投资价值凸显 [2]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亿元、21.0亿元、23.2亿元,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13倍、12倍、11倍 [12] 分项业务表现 - **内销业务**:Q3增长结构延续上半年趋势,2025年上半年沙发/软床及床垫/定制/配套品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7%/10.4%/12.6%/-8.2% [7] - **内销亮点**:沙发增长最快,核心驱动是功能沙发,上半年功能品类零售同比增长超过50%,主因公司产品技术迭代优化及行业渗透率提升红利 [7] - **外销业务**:沙发增长、床垫快速修复,床垫业务伴随产能爬坡及经营提质延续修复趋势 [12] - **外销产能布局**:越南、墨西哥和美国工厂供应美国需求,对美产能覆盖度高,且拟投建印尼基地,实现全球化产能布局 [12] - **新兴业务**:跨境电商布局多元产品与渠道,次新品和新品增长贡献明显;线下自有品牌基础逐步夯实,2025年上半年净开品牌门店15家,累计达到43家 [12] 盈利能力分析 - 单Q3毛利率/归母净利率/扣非净利率同比分别提升1.6/0.5/0.4个百分点 [12] - 毛利率提升与公司内部持续降本有关,估计材料降本、工费降本、技术降本及仓储物流降本持续有贡献 [12] - 单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变化-0.2/-0.3/+0.7/-0.6个百分点 [12] 运营效率与战略 - **内销渠道效率**:2025年上半年店效增长超15%,2025年7月经销商库存周转率较2024年4月提升超40% [12] - **渠道建设**:强化融合店态和整装渠道拓展,仓配服及数字化能力建设收效,上半年仓配服覆盖零售额占比已达65% [12] - **关税应对**:沙发品类难以回流至美国,公司海外产能具备优势且正加速提升覆盖度,当前越南对美关税公司承担比例低 [12] - **分红回报**:2024年公司分红11.3亿元,对应当前股息率约4.5% [12]
成都银行(601838):利息加速增长,做实资产质量指标
长江证券· 2025-10-31 13:1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成都银行(601838.SH)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8]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成都银行2025年三季报显示利息净收入加速增长,资产质量指标因不良认定标准趋严而做实,中长期维度信贷市占率预计持续提升,息差企稳回升有望带动营收增速上行 [2][11] - 公司ROE保持领先,股息率优势清晰,目前2025年PB估值0.82倍,2025年预期股息率5.5% [11]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3.0%,归母净利润增速5.0% [2][6]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8.2%,较上半年的7.6%有所加速,反映信贷高速扩表及息差降幅收窄 [2][11] - 非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6.5%,主要受债市波动影响,其中投资收益等其他非息收入累计下降13.0% [2][11]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增速为-2.9%,归母净利润增速为+0.2% [6] 规模扩张 - 三季度末总资产较期初增长10.8%,贷款总额较期初增长14.2%,第三季度环比增长1.5% [2][11] - 企业贷款(含贴现)较期初增长16.2%,保持高速扩张,政信类业务预计已提前完成年度投放计划 [11] - 零售贷款较期初增长5.4%,第三季度单季环比增长1.7% [11] - 存款较期初增长11.4%,但三季度末活期存款占比26.1%,环比下降2.6个百分点,企业活期存款环比收缩 [11] 息差分析 - 测算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60%,较2025年上半年小幅下降2个基点 [11] - 生息资产收益率较上半年下降4个基点,反映二季度降息影响及贷款重定价节奏较快 [11] - 负债成本率较上半年下降2个基点,较2024年全年下降26个基点,预计明年高比例高息存款到期重定价有望对冲资产端降息影响,推动净息差企稳 [11] 资产质量 - 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0.68%,环比上升2个基点,但关注率环比下降7个基点至0.37%,预计因收紧不良认定标准做实资产质量指标 [2][6][11] - 拨备覆盖率433%,环比下降约20个百分点,仍保持充裕,适度降低拨备以释放盈利 [2][6][11] - 2025年上半年不良净生成率仅0.18%,对公资产质量优异,零售端异地分行按揭资产质量影响已基本出清 [11]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为5.92%,2026年为5.24%,2027年为5.50% [26] - 预测2025年净息差为1.59%,2026年为1.58%,2027年为1.59% [26]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5.43倍,预测市净率0.82倍 [11][26] -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为3.15元,每股净资产为20.92元 [26]
青岛银行(002948):利润维持高增速,质效提升驱动价值重估
长江证券· 2025-10-31 13:1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青岛银行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9]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青岛银行利润维持高增速,质效提升驱动价值重估 [1][2] - 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达15.5%,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2.0%,资产质量达到上市以来最优水平 [2] - 目前A/H股2025年PB估值分别为0.72倍和0.56倍,PE估值分别为6.2倍和4.8倍,存在显著估值修复空间 [2][13] 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5% [2][6]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2.0%,其中第三季度单季高增11.6% [13] - 非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0.7%,主要受三季度债市走势疲弱影响,投资收益等其他非息收入下滑15.5% [13] - 成本收入比和所得税同比明显下降,推动利润维持高增速增长 [13] 资产负债规模 - 总资产较期初增长11.0%,贷款总额较期初增长10.2% [2][13] - 对公贷款大幅增长14.6%,成为信贷扩张主要拉动力量 [2][13] - 零售贷款较期初减少4.6%,源于公司主动优化零售资产结构并加强风险管控 [13] - 总负债较期初增长11.4%,存款较期初增长7.4% [13] 息差表现 - 前三季度净息差较2024年全年下降5个基点至1.68% [2][13] - 生息资产收益率较上半年下降9个基点至3.55% [13] - 计息负债成本率较上半年下降5个基点至1.86%,预计负债成本将继续改善 [13] 资产质量 - 三季度不良率环比下降2个基点至1.10%,较期初下降4个基点 [6][13] - 拨备覆盖率环比显著提升17个百分点至270%,较期初提升29个百分点 [6][13] - 对公资产质量保持优异,上半年对公不良率较期初下降7个基点至0.80% [13] - 关注类贷款占比0.55%,环比基本稳定 [13] 资本与战略 - 当前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75% [13] - 公司前期公告预案拟发行不超过48亿元可转债,未来若转股成功将补充资本实力 [13] - 2025年为公司三年战略收官年,质效提升逻辑加速验证 [2][13] - 大股东国信集团计划大比例增持,彰显对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心 [13]
ETF掘金图鉴系列报告之二:信用债ETF运作机制拆解
长江证券· 2025-10-31 10: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主要研究信用债ETF的产品设计与运行机制,以及分析其投资逻辑 信用债ETF采用抽样复制指数方式跟踪,指数年化收益率分化、久期差异明显,可覆盖多样化需求 PCF清单、做市商和回购制度使其有较高透明度和可交易性 投资价值上,它兼具分散风险和流动性优势,一二级市场折溢价差带来套利机会,但要审慎评估补券成本和交易费用 整体而言,信用债ETF在资产配置与流动性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4] 各部分内容总结 信用债ETF的指数化跟踪产品设计 - 信用债ETF核心是指数化跟踪和复制,因信用债市场个券多、流动性差异大,基金公司多采用抽样复制策略,可低成本实现指数主要收益特征,还能剔除高风险成分券提升净值稳定性[9] - 不同指数构建强调规模、主体评级、剩余期限等维度,保障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近三年所有指数年化收益率为正,2022年以来呈走低、走高、再走低走势,部分指数收益率波动大,同类型指数年化收益率表现相似[9] - 指数久期分布差异明显,如沪做市公司债指数久期超4年,利率敏感度强,适合中长期配置;中证短融久期不足一年,波动极低,适合短期资金管理[9] 透明与效率:PCF清单与做市机制 - PCF清单是申赎核心工具,列示每日所需一篮子债券及现金替代安排,投资者可据此判断申赎单位净值、现金差额和可替代部分,多数产品允许高比例现金替代并预留浮动区间,提高申赎可操作性和安全性[10] - 做市商制度保证ETF二级市场活跃度,2023年沪深交易所完善基金做市业务,主做市商条件严格并接受考核激励[10] - 信用债ETF被纳入通用质押式回购体系,产品份额可质押融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0] 投资逻辑:配置价值与套利空间 - 配置层面,信用债ETF较单券投资分散化、透明化,能降低个券违约冲击,提供稳定票息收益,高等级债券成分的ETF适合长期底仓持有,还可在组合管理中调节流动性[11] - 交易层面,ETF一二级市场价格差异带来套利机会,溢价时申购份额再卖出,折价时二级市场买入后赎回成分券 但套利需精确测算成本,补券成本过高可能压缩或抵消收益[11] 信用债ETF产品设计与运行机制较为完善 - 信用债ETF运行机制决定其可投资性与流动性,通过指数化设计、透明PCF申赎清单、T + 0申赎效率和交易所做市商制度,提升流动性和交易便利性[18] - 回购制度完善使信用债ETF份额有融资与杠杆功能,强化其作为底仓配置和流动性管理工具的优势,运行机制的制度化和透明化提升市场认可度,为规模扩张奠定基础[18] 信用债ETF产品采用指数跟踪与复制的设计方法 - 信用债ETF是被动指数型基金,跟踪中证指数、国证指数编制的信用债系列指数,样本券选择兼顾可投资性与代表性[19] - 普遍采用抽样复制策略,可降低成本、剔除风险成分券,部分基金公司引入分层抽样等策略优化组合结构,降低跟踪误差并获超额收益[19] 信用债ETF的PCF清单提升申赎信息透明度 - PCF清单是场内交易ETF特有制度,提升信息透明度,投资者可在每个交易日开市前获取,用于一级申赎和二级交易参考[36] - T - 1日信息包括最小申购赎回单位净值、现金差额和基金份额净值,是申赎机制中衡量价值与资金要求的重要参考[37] - T日信息包括预估现金部分、现金替代比例上限等,预估现金部分是对次日现金差额的提前预测,现金替代比例上限多数产品可全额现金替代,部分设为105%预留缓冲区[40][41] - 每只PCF成分债券现金替代标志有允许、必须、禁止、退补四类,“允许”标志申购时可现金替代,赎回时返还实物债券,“必须”标志申赎都用现金交付,“禁止”申赎都用实物债券,“退补”适用于深交所上市成份券[52] - 申赎效率上,沪深交易所单市场债券ETF份额申赎可T + 0确认,提升二级市场定价效率和流动性[57] 信用债ETF通过做市商制度提升产品流动性 - 我国债券做市制度从银行间扩展至交易所,2023年沪深交易所启动债券做市业务,首批12家券商参与[63] - 债券做市制度分主做市商和一般做市商,主做市商负责基准做市业务,监管严格;一般做市商负责一般做市业务,品种选择灵活[65] - 基金做市商制度上,上交所分主做市商和一般做市商,深交所分主流动性服务商和一般流动性服务商,交易所对主做市商要求严格,有报价义务和评价激励制度[69] 信用债ETF的质押式回购制度助力流动性管理 - 我国债券质押式回购分交易所通用质押回购、三方质押回购及协议回购,通用质押回购标准化程度高、安全性高但灵活度有限,三方质押回购覆盖债券广、风险中等,协议回购灵活度高但信用风险依赖对手方[73] - 2022年起监管推动债券ETF融入回购体系,2025年信用债ETF和科创债ETF陆续纳入通用质押式回购,提升市场流动性和融资便利性[75][78] 信用债ETF具有多样化的投资逻辑 信用债ETF作为底仓配置工具具备稳健与高效特征 - 信用债ETF分散化、流动性和透明度优势明显,能降低信用风险,提供稳健票息收益和灵活交易机制,可用于中长期资金配置、多元化资产配置、流动性管理和增加持有收益[81] - 中长期配置上,ETF分散化降低个券违约风险,透明度和低成本优势使投资者低门槛进入市场,高等级债券成分的ETF回报稳定[82] - 流动性方面,做市商报价使ETF场内流动性充裕,T + 0交易提升便利性,可在组合管理中调节流动性,应对临时资金调度[82] - 可通过通用质押式回购杠杆套利增强持有收益,但实操需注意杠杆放大损失、流动性和资本利得不确定等风险[85] - 信用债ETF可多元化资产配置,与其他类型ETF优势互补,平滑收益波动,提升组合抗风险能力和韧性[86] 信用债ETF可通过一二级市场交易实现套利 - 一二级市场套利围绕ETF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与一级市场净值折溢价展开,溢价时申购份额再卖出,折价时二级市场买入后赎回成分券 但信用债ETF不披露IOPV,可采用参考升贴水率或自行估算IOPV替代[88][94] - 允许现金替代的ETF补券成本不确定,可能影响套利收益,可选择补券成本低的产品,确保折溢价覆盖额外成本利于套利[95] - 现金申赎类ETF在一二级市场套利中对投资者更有优势,赎回直接拿现金,降低风险和摩擦成本[98]
海力士指引26年位元需求进一步提升,持续看好本轮存储大周期
长江证券· 2025-10-31 08:45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并维持此评级 [11] 核心观点 - 存储行业逻辑正从供给端控产驱动的涨价周期 转向AI需求拉动下供给缺口逐步形成的产业大周期 [2][7] - 当成长逻辑持续占优之际 持续看好存储行业的确定性机遇 [2][7] - 看好存储产业链的确定性发展机遇 包括需求成长+价格周期+国产化率持续提升的模组 存储设计公司 以及国内原厂扩产逻辑下的核心标的 [11] 需求端分析 - 据海力士三季报指引 2026年DRAM位元需求增长为20%以上 NAND Flash位元需求增长为high teen%水平 高于2025年的high teen%和mid teen%增长 [11] - AI推理端持续落地 AI服务器工作负担向通用服务器等边缘基础设施转移 为快速响应并行处理 KV Cache逐步从HBM卸载至DRAM和SSD 带动HBM DDR5 eSSD等整体存储2026年位元需求进一步增长 [11] - AI时代大量数据量产生激发对存储需求持续扩张 Nearline HDD已出现供应短缺 交期延长至52周以上 北美CSP厂商锁定机械硬盘原厂26年产能 HDD在26年将形成溢出需求 [11] - 随着AI推理端持续放量 Server端KV Cache从HBM卸载至DRAM和SSD 半导体存储HBM DDR5 NAND Flash均呈现需求确定性增长之势 [11] 供给端分析 - 过去几年存储原厂未形成有效规模产能释放 更多是基于确定性AI相关需求 将现有产能向AI存储倾斜 如HBM DDR5 QLC NAND Flash等 [11] - 由于新增产能开出周期较长 原厂依赖于稼动率提升形成的有效供给释放相对刚性 [11] 行业周期与价格展望 - 本轮存储周期核心变化是AI拉动存储需求持续攀升 行业周期从供给控产驱动的价格周期 向需求成长下供给缺口逐步形成的产业大周期演绎 [11] - 展望2026年 存储市场有望在AI强劲需求刺激下 原厂产能持续向server产品倾斜 挤占消费级供给 据TrendForce预估 26年存储有望持续实现价格上扬 上半年更为显著 [11] - 集邦咨询上修25年第四季度DRAM价格涨幅预估 从8-13%上修至18-23% HBM价格涨幅预估从13-18%上修至23-28% [27] 技术趋势与产业链 - 机械硬盘供给过于紧张 固态硬盘正加速渗透至温数据存储领域 冷数据亦有导入倾向 [16][27] - QLC SSD相较于Nearline HDD具有更强性能 更高能效 可节约约30%能耗 [16] - 报告列出了存储产业链相关公司 包括模组&分销公司 利基存储 配套产业链 长鑫/长存产业链以及封测等环节的核心标的 [27]
鸿路钢构(002541):吨经营利润改善明显,现金流大幅流入
长江证券· 2025-10-31 07:3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该评级 [9]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鸿路钢构吨经营利润改善明显,且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流入 [1][6] - 尽管单季度营业收入和归属净利润同比有所下滑,但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实现微增,且经营质量显著改善 [2][6] - 公司产销量继续保持增长,未来随着钢价触底修复及智能化降本增效,盈利中枢有望持续上升 [12] 财务表现 - **单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53.67亿元,同比减少3.50%;归属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减少8.51%;扣非后归属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0.59% [2][6] - **产量与销量**:前三季度产量361.02万吨,同比增长11.06%;单三季度产量124.8万吨,同比增长9.0%;估算单三季度销量约118.5万吨,同比增长6% [12] - **订单情况**:前三季度订单额222.67亿元,同比增长1.56%;单三季度订单额78.87亿元,同比增长4.19% [12] - **现金流**: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3.78亿元,同比多流入0.51亿元;单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5.75亿元,同比多流入2.03亿元;单三季度收现比达101.26%,同比提升4.62个百分点 [12] 吨指标分析 - **吨毛利**:2025年第三季度吨毛利为506元,环比有所上涨,同比2024年第三季度上升50元/吨 [12] - **吨费用**:2025年第三季度吨期间费用为321元,环比基本持平,同比小幅下降 [12] - **所得税影响**:2025年第三季度实际所得税率为25%,较2025年第二季度的7%和2024年第三季度的-8%大幅提升,对扣非净利润影响较大 [12] 运营与财务健康度 - **资产负债率**:同比提升1.83个百分点至64.65% [12]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增加6.92天至57.73天 [12] 未来展望与驱动因素 - **钢价环境**:反内卷趋势下,钢价已呈现触底修复态势,热轧卷板现货价格在三季度出现修复,未来大幅下行风险较小 [12] - **智能化增效**:公司通过管理变革提升焊接机器人应用比例,目前上线率已有所改善,并研发新姿态机器人类型,预计年底到明年将逐步看到降本增效成果兑现 [12]
海油发展(600968):业绩受非经损益影响,Q3毛利率创历史新高
长江证券· 2025-10-31 07:3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2] 核心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3947亿元,同比提升081% [2][5]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853亿元,同比提升611% [2][5]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2860亿元,同比提升1454% [2][5] - 2025年单三季度实现营收11350亿元,同比减少575% [2][5] - 2025年单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23亿元,同比减少451% [2][5] - 2025年单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027亿元,同比提升552% [2][5]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到1616%和862%,同比分别提升155个百分点和039个百分点,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12] - 2025年单三季度毛利率达到1779%,同比提升235个百分点,创历史单季度最高水平 [12] 盈利能力分析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受益于能源技术服务业务增长,上半年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79%,毛利率达到2146%,同比提升247个百分点,创同期历史新高 [12] - 单三季度业绩下滑主要受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003亿元,同比减少102亿元 [12] - 非经常性损益变动主要因今年三季度受台风影响,资产受损修复导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合计-052亿元,而去年同期因出售CCER碳排放权资产,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合计061亿元 [12] 业务模式与抗风险能力 - 公司整体营收与盈利能力和中海油的油气生产较为相关,对油价波动的抵抗能力强 [12] - 在中海油油气产量显著提升过程中,公司营收与利润实现高速增长,且在油价波动期间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 [12] 股东回报 - 上市以来公司平均股利支付率达到3562% [12] - 随着业绩持续增长,未来股息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具备高股息潜力 [12]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国内能源安全背景下,国家要求加大油气勘探力度,中海油资本支出稳定增加,增储上产利好国内海上油服产业链 [12] - 全球海洋油气资源潜力巨大,超深水是未来趋势,海上油气资源探明程度较低,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势在必行 [12] - 油价回升推动油服行业进入复苏周期,我国持续加大海上油田勘探开发力度,将持续利好相应配套油气服务及设备供应商 [12] - 以海油发展等为首的油服公司将显著受益于行业趋势 [1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2027年EPS分别为041元、045元和049元 [12] - 对应2025年10月28日收盘价390元的PE分别为953倍、858倍和789倍 [12]
宁波银行(002142):业绩加速,息差企稳,不良生成率连续显著改善
长江证券· 2025-10-31 07:3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9]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宁波银行2025年三季报显示业绩加速增长,息差企稳,不良生成率连续显著改善 [1][6] - 基本面业绩回升、风险指标改善,估值存在向上修复空间 [12]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为8.3%,较上半年的7.9%有所加速,第三季度单季增速达9.2% [2][6]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8.4%,高于上半年的8.2%,第三季度单季增速为8.7% [2][6]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1.8%,主要得益于规模增长强劲和息差环比企稳 [2][12] - 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速为0.3%,但手续费净收入增速大幅上行至29.3%,预计财富管理业务收入明显增长 [2][12] - 在营收加速增长的情况下,减值计提力度加大以增厚拨备,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推动PPOP(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12.9% [12] 规模增长 - 第三季度末总资产较期初增长14.5%,其中贷款较期初大幅增长16.3%,单季环比增长2.6% [2][12] - 一般对公贷款较期初大幅增长30.8%,单季环比增长7.8%,信贷重点投向对公政府类业务 [12] - 零售贷款较期初下降4.0%,但第三季度环比降幅收敛,反映需求疲弱及风控收紧影响 [12] - 第三季度末总存款较期初增长11.5%,但第三季度环比小幅收缩1.4% [12] 息差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净息差为1.76%,与上半年持平,较2024年全年下降10个基点 [2][12] - 资产收益率降幅收敛,测算前三季度资产收益率较上半年下降6个基点至3.52% [12] - 负债成本持续改善,测算前三季度负债成本率较上半年下降5个基点至1.74%,低负债成本优势清晰 [12] 资产质量 - 第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稳定于0.76%,拨备覆盖率环比回升2个百分点至376%,已连续两个季度回升 [2][6][12]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不良净生成率下行至0.93%,较上半年下降7个基点,第三季度单季不良净生成率下降至0.70%,连续两个季度回落 [2][12] - 信贷资源全面投向低风险对公资产,同时预计零售风险波动趋于稳定 [12] 估值与资本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公司当前股价为27.75元,对应2025年预测PB(市净率)为0.82倍,PE(市盈率)为6.4倍 [9][12] - 第三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9.2%,预计受规模快速扩张影响 [12] - 第三季度以来北上资金增持0.49% [12]
裕同科技(002831):盈利水平持续提升,看好收入增长提速
长江证券· 2025-10-31 07:30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该评级 [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6.01亿元,同比增长3%;归母净利润11.81亿元,同比增长6%;扣非净利润11.85亿元,同比增长5% [2][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47.26亿元,同比下降4%;归母净利润6.27亿元,同比增长2%;扣非净利润6.25亿元,同比增长3% [2][4]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归母净利率/扣非净利率同比分别提升1.2/0.7/0.8个百分点 [10]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6.7/18.6/20.6亿元,对应市盈率(PE)为15/14/12倍 [10] 季度收入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小幅下降,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2024年第四季度剥离的武汉艾特烟标业务在第三季度旺季基数较高;消费电子核心客户因产业链调整导致纸包装交付节奏延迟 [10] - 若还原上述两个因素,预估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实现增长,延期交付订单有望从2025年第四季度起陆续体现 [10] 盈利能力与费用 - 利润率在高基数上实现同比提升,主因公司打造智能工厂、精细化管理显成效,同时预估利润率较高的海外业务增速高于国内,拉动盈利结构优化 [10]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变化分别为-0.004/+0.2/+0.03/+0.6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预估与汇兑损失有关 [10] 全球化战略与业务拓展 - 公司自2010年起率先在越南布局海外工厂,目前已在全球10个国家、40座城市设有40多个生产基地及4大服务中心 [10] - 海外生产基地包括越南、印度、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墨西哥等地,预计公司后续海外产值占比将从目前的20%以上提升至40%甚至更高 [10] - 海外利润率高于国内,公司亚洲布局初步完成,后续重点布局欧美,环保包装已转移至越南、印尼等地以规避双反 [10] 股东回报与激励机制 - 公司已累计实施现金分红37.9亿元,上市以来回购8.7亿元,2025年上半年分红加回购合计5.39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重97%,对应2025年预测股息率6%以上 [10] - 公司发布员工持股计划,考核指标为以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基数,2025-2027年增长超过10%/20%/30%可全部解锁 [10] 业务多元化与增长潜力 - 除消费电子、酒类、个人护理等传统核心业务外,公司持续覆盖智能硬件、化妆品、奢侈品、文创、潮玩、卡牌和大健康等多个行业下游客户,有望带来增量订单 [10] - 公司存量客户具备成长性且优于行业增长,同时开拓的优质新客户陆续放量,全球化及新业务领域持续拓展,有望延续收入稳健增长 [10] - 目前公司市占率仅个位数,参考海外纸包装行业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 - 公司通过智能化工厂降本增效巩固成本优势,净利率有望提升 [10]
洪城环境(600461):2025Q3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18%,资本开支下行保障高分红
长江证券· 2025-10-31 07:3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洪城环境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8] 核心观点 - 洪城环境2025年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7.18%,资本开支显著下降有助于保障高分红政策 [1][2][6] - 公司运营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收入稳定性增强,同时费用管控成效显著,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 [13] - 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有利于水务公司盈利保障和现金流改善,为公司带来估值修复逻辑 [13] - 基于盈利预测和当前股价,假设2025年分红比例维持50%,预期股息率为5.26% [13] 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17.38亿元,同比增长2.41%;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24亿元,同比增长2.1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24亿元,同比增长7.18% [2][6] -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54.26亿元,同比减少3.85%;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33亿元,同比增长1.1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29亿元,同比增长2.60% [6] - **毛利率**: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38.1%,同比提升0.21个百分点,部分受益于管网折旧年限会计变更 [13] - **费用率**:2025年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2.3%,同比下降1.07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为4.59%,同比下降0.88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2.3%,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 [13] - **非经常性收益**:2025年第三季度其他收益为464万元,同比减少3,215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收入从去年同期的2,870万元降至207万元,影响了归母净利润增速 [13] 现金流与资本开支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1亿元,同比减少28.7% [13] - **资本开支**:2025年前三季度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6.62亿元,同比大幅减少58.2%(上年同期为15.8亿元) [2][13] - **自由现金流**:2025年前三季度自由现金流为3.19亿元,同比显著改善(上年同期为-2.09亿元) [13] - **收现比**:2025年第三季度收现比为87.8%,同比下降13.3个百分点,与部分地方政府回款放缓有关 [13] 业务结构与行业展望 - **收入结构优化**:公司运营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51.7%提升至2024年的78.2%,燃气接驳和工程业务呈下滑趋势,预期收入稳定性将持续增强 [13] - **行业改革利好**:政策层面推动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多个一线城市已推进或落地自来水价格调整,污水处理向使用者付费模式转型,有助于改善水务公司盈利性和现金流 [1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归母净利润预测**: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亿元、12.7亿元、13.0亿元 [13] - **市盈率(PE)**:对应2025年至2027年的预测市盈率分别为9.55倍、9.20倍、8.99倍 [13] - **分红承诺**:公司承诺2024年至2026年分红比例不低于50% [13] - **股息率**:基于2025年10月27日收盘价9.13元及盈利预测,假设分红比例不变,2025年预期股息率为5.26%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