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显微镜下的中国经济(2025年第35期):政策加力的可能性提高
招商证券· 2025-09-16 14:32
宏观经济趋势 - 宏观经济数据连续3个月增速放缓,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提升[1][4] - 8月GDP同比增速已跌破5.0%,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两个月下滑至5.2%[4] - 8月CPI同比增速意外跌至-0.4%,反映需求形势明显转弱[4] 金融数据表现 - 7月社融增速为9.0%,M2增速为8.8%,均达到近期顶部[4] - 8月新增信贷同比少增3100亿元,7月新增信贷出现罕见负增长[4] - 前8月基建投资增速为2.0%,明显低于去年全年水平[4] 投资与消费 - 投资增速从3.7%放缓至0.5%,房地产投资增速创新低至12.9%[4] - 社零增速从6.4%放缓至3.4%,商品零售增速从6.5%跌至3.6%[4] - 房地产销售数据自4月以来再度走弱,30城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179] 工业生产与产能 - 8月下旬重点企业粗钢日均产量194.7万吨,较中旬下降16.8万吨[72] - 电厂日均耗煤量89.05万吨,环比下降3.95万吨,同比增速-4.0%[65] - 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55.69%,环比上升14.96个百分点[68] 价格走势 - 螺纹钢价格指数环比下跌6.6元/吨至3289.2元/吨[111] - 动力煤价格641元/吨环比下跌2元/吨,焦煤价格1419元/吨环比下跌15元/吨[139] - 猪肉平均批发价19.84元/千克,环比下跌0.10元/千克,同比增速-26.9%[143] 房地产市场 - 8月房地产投资增速跌至12.9%,按此趋势全年规模可能不到9万亿元[4] - 土地成交面积1256.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17.93万平方米[182] - 城市二手房挂牌价指数152.14,环比下跌0.35%[193] 物流与出行 - 地铁客运量39619.81万人次,环比上升784.03万人次[196] - 国内民航航班执行92097架次,环比下降9.1%[203] - 高速公路货车通车量5436万辆,环比下降1.03%[209] 库存情况 - 港口铁矿石库存环比上升30.4万吨至14456.12万吨[157] - 螺纹钢社会库存环比上升18.57万吨至487.23万吨[169] - 水泥库容比59.58%,环比下降1.31个百分点[149] 政策预期 - 7月政治局会议要求宏观政策适时加力,政策加力可能性正在上升[1][4] - 政策加力方向包括"两重"项目实物工作量、消费支持措施和房地产市场稳定[4] 风险提示 - 地缘政治风险、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全球衰退及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超预期[2]
主题投资策略表现跟踪:科技主题投资策略样本外表现优异
招商证券· 2025-09-16 13:38
核心观点 - 科技主题投资策略在样本外表现优异,2025年3月以来费后收益达48%,相对基准超额超20%,最大回撤低于20% [2][6][29] - AI产业趋势成为全球共识,驱动A股光模块、芯片、液冷、机器人等板块年内涨幅超50% [6][7] - 策略框架通过多维度筛选科技股票池,结合择时和选股模型实现稳定超额收益 [13][29] 科技主题股票池筛选 - 从研发、专利、基金持仓、行业等维度筛选,股票池数量约1000只,覆盖计算机、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行业 [3][18] - 研发维度要求研发占比超20%、资本化研发支出占比不超50%、研发增速超20%且近三年复合增速为正、研发人员占比超75% [17][19] - 专利维度要求专利权账面价值占无形资产比例超50%,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数量超500个 [16][18] - 剔除房地产、钢铁、公用事业等19个非科技申万一级行业 [18] 科技择时框架 - 基于宏观流动性和估值维度构建,年化收益约21%,相对科技指数超额年化收益14%,最大回撤15% [3][19] - 美债利率分位值变化超30个百分点作为择时信号,影响科技板块流动性和估值 [20][21] - 估值指标(PE、PB、PS)分位值突破40%看多,跌破60%看空,科技指数估值低于历史20%分位时往往迎来牛市 [22][25] 科技选股因子框架 - 从估值、基本面、技术面、风格四个维度选取16个因子 [3][26] - 估值维度包括EP分位点、EP估值中枢偏离、SP_TTM、BP [28] - 基本面维度包括SUE、隔夜动量、ROE、毛利润 [28] - 技术面维度包括20日换手率波动、成交量变异系数、非流动性冲击 [28] - 风格维度包括特异度、流动性、规模 [28] 策略表现 - 全样本费后年化收益18.52%,相对科技龙头指数超额近15%,最大回撤38.61% [2][33] - 样本外(2025年3月以来)费后收益47.64%,相对科技龙头指数超额超30%,最大回撤19.55% [29][35] - 复合因子Rank IC均值0.11,ICIR超1,胜率近90%,十组分档超额收益单调性强 [30][31][32] - 叠加择时策略后年化收益提升至24.10%,费后年化收益近20%,最大回撤降至30.11% [29][38][40] AI产业趋势 - 全球AI竞赛进入应用落地与生态构建阶段,OpenAI、特斯拉推动多模态和具身智能发展 [7] - 甲骨文因"All in AI"单日股价暴涨超35%,未实现履约义务金额达4550亿美元,同比增长359% [7] - A股AI主线从算力基建向应用赋能扩散,拥有真实场景和数据壁垒的公司成为核心载体 [7]
证券行业2025年中报综述:稳中有进、向上向好
招商证券· 2025-09-16 12:0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 [2]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市场景气带动券商业绩向好 上市券商营业收入同比+31%至2519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65%至1040亿元 [1][6] - 资本市场核心筹码稳固 多路资金做多动力充足 权益市场向上向好趋势可期 预计2025年行业营收同比+24%至5572亿元 净利润同比+37%至2285亿元 [1][7][108] - 行业重资本化持续演进 自营业务占比提升至46%(同比+5pct) 经纪业务占比26%(同比+1pct) [6][20] 市场景气与业绩总览 - 股债双线复苏:25H1三大指数平均上行1.11% 中证全债累计上行1.14% [6][9] - 市场交投活跃:25H1日均股基成交额16135亿元(同比+64%) 日均两融交易金额1263亿元(同比+75%) [6][11] - 行业杠杆提升:25H1上市券商总杠杆倍数3.84倍(高于25Q1的3.83倍) 自营杠杆达2.01倍(24年末为1.96倍) [6][24] - ROE显著反弹:25H1平均年化ROE为6.93%(较24年+1.6pct) [6][24] 业务分部表现 - **经纪业务**:收入635亿元(同比+39%) 集中度CR10达62%(同比+3pct) 代理买卖证券收入627亿元(同比+55%) [6][43] - **投行业务**:收入155亿元(同比+11%) 集中度CR5达48%(同比+4pct) IPO募资380亿元(同比+26%) 再融资1564亿元(同比+86%) [6][52][62] - **资管业务**:收入212亿元(同比-7%) 集中度CR10达79%(同比+4pct) 券商资管规模6.1万亿元(同比-4%) [6][68][70] - **自营业务**:收入1124亿元(同比+50%) 年化收益率5.04%(同比+1.6pct) 权益类资产/净资本指标22.1%(较24年+2.2pct) [6][75][84] - **信用业务**:收入197亿元(同比+17%) 融出资金1.56万亿元(同比+26%) 两融日均余额1.85万亿元(同比+20%) [6][91][94] - **国际业务**:头部券商海外净利正增 中信证券国际净利润27.7亿元(同比+66.6%) 中金公司国际净利润24.0亿元(同比+168.7%) [7][103] 资产与融资结构 - 债券融资为主渠道:25H1券商境内发债规模5936亿元(同比+16%) 发债成本平均降幅30-90bp [6][34] - 金融资产配置调整: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73%(较24年+4pct) 债券持仓占比57.3%(较24年+2.3pct) [87][88] 机构持仓与估值 - 券商板块PB为1.58倍(近10年分位点43.84%) 25H1机构持仓比例0.90%(低于标配4.26%) [7][111] 投资建议 - 短期关注:南华期货、中银证券、兴业证券、湘财股份 [7][112] - 中长期看好:国泰海通(双龙头溢价)、中金公司(跨境与投行业务)、东方证券/广发证券(存款搬家受益)、国信证券(跨境资管与经纪弹性)、东方财富(散户入市与费改受益) [7][112]
港股市场策略周报:AI仍是港股主线,继续推荐港股互联网与有色-20250915
招商证券· 2025-09-15 21:35
核心观点 - AI仍是港股市场主线 港股互联网与有色金属板块持续受益 推荐互联网、有色金属和创新药三大赛道 [1][2][5] 市场观点与后市展望 - AI云业务保持高增速 Q2国内云厂商AI需求旺盛驱动收入加速增长 POE云服务收入增长4年来首次超过国有电信公司 [2][3] - 自研芯片成为AI大厂新催化 阿里巴巴自研"真武"处理单元已投入商用 百度昆仑P800芯片采用7nm制程工艺 预计明年一季度量产部署 [3] - 市场呈现"重模型、轻应用"特征 腾讯、阿里、百度等自研模型芯片的大厂表现优于应用端公司 阿里云收入增长26% 腾讯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0% [4] - 海外AI持续高景气 甲骨文FY26Q1营收149亿美元同比增长12% 云基础设施收入33亿美元同比增长55% OpenAI与甲骨文签署3000亿美元算力采购合同 [4] 行业与赛道推荐 - 互联网板块(930604 CSI)推荐原因:云收入保持高增速 自研芯片带来新催化 "外卖大战"扰动已充分定价 [5] - 有色金属板块(931947 CSI)推荐原因:降息周期开启利好有色 全球长债走高开启通胀定价 业绩超预期 [5] - 创新药板块(931250 CSI)推荐原因:港股流动性紧张缓解 美国草案导致调整但不影响基本面 看好板块反弹 [5] 港股市场表现 - 上周恒生指数上涨3.82%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5.31% AH溢价收窄至119 [2][6] - 行业表现涨多跌少 原材料和资讯科技板块领涨 医疗保健与能源业小幅下跌 [2][10] - 港股日均成交额3028亿港元 环比减少128亿 处于近三年94.9%分位数 [12][13] - 恒生指数RSI为56.5 恒生科技指数RSI为60.3 均处于中性区间 [14][15] 资金流向分析 - 南向资金净流入608亿港元 主要流向非必需消费和金融行业 [2][23] - 外资通过ETF净买入0.99亿美元 去年9月24日至今累计净流入113亿美元 [2][21][22] - 香港本地ETF净流入15亿港元 年初至今累计净流入419亿港元 [2][18][20] - 港股通成交额占比维持在25%附近 [23][24] 估值与资金需求 - 恒生指数前向PE为12.6倍 三年中值9倍 8年均值10.4倍 [27][28] - MSCI中国指数前向PE为13.9倍 三年中值10.3倍 8年均值12.0倍 [27][29][33] - 9月港股融资需求218亿港元 其中IPO融资45亿港元 配售需求171亿港元 [30][31] - 上周重要股东净增持33亿港元 限售解禁55亿港元 [32][34] 香港市场流动性 - 隔夜Hibor利率2.63% 3个月Hibor利率3.22% 环比快速上行 [2][35][36] - 美元兑港币汇率7.78 逐渐逼近强方兑换保证 [2][35][38] 海外宏观流动性 - 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激增至26.3万人 较前一周增加2.7万人 创2021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 [39] - 美国8月CPI环比上涨0.4% 同比升至2.9% 核心CPI环比维持0.3% 同比为3.1% [40] - 能源价格环比上涨0.7% 汽油价格上涨1.9% 住房成本环比上涨0.4%创今年最大涨幅 [40] - 航空票价飙升5.9% 酒店住宿费用大涨2.3% 汽车维修服务价格暴涨2.4% [40]
港股9月策略月报:流动性驱动港股新一轮上涨,聚焦三进攻+两底仓-20250915
招商证券· 2025-09-15 20:33
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主要由流动性驱动 内外流动性充裕有望推动新一轮上涨[1][4][6] - 港股公司业绩增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新旧经济结构分化明显[4][7][9] - 配置策略聚焦三进攻(科技 有色 非银)+两底仓(困境反转 红利)[1][4][76] 基本面与政策 - 2025年上半年全部港股公司收入下降0.9% 净利润增长5.4% 恒生指数成分公司净利润下降1.3% 处于过去7年较低水平[7] - 新旧经济分化明显 信息技术 医药 可选消费为代表的新经济业绩增速亮眼 能源和地产为代表的旧经济不景气[9] - 政策延续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更强调落地执行 产业政策聚焦"人工智能+" 国务院印发相关行动意见[4][11][12] - 人工智能+行动目标到2027年应用普及率超70% 到2030年超90% 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15] 流动性与估值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突破1万亿港元 成交占比升至30%左右 成为市场重要支撑[4][39] - 香港本地流动性8月曾短暂收紧 HIBOR快速上行 但随着港元汇率企稳和金管局暂停净回笼 流动性正边际改善[4][21][25]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近100% 预计年内累计降息75bps 将释放流动性利于国际资本流向港股[4][27][30] - 恒生指数市盈率11.2倍 显著低于标普500的28.2倍和纳斯达克的40.4倍 股息率达3.5% 风险溢价4.8% 凸显全球估值洼地优势[46] 配置策略 - 科技股:互联网巨头中报利空出尽 AI投入影响有限 恒生科技指数估值仅为纳斯达克一半 高端制造板块成长潜力可持续[4][78][84] - 有色金属:由美元贬值 低利率和流动性三重驱动 黄金受益避险属性和央行购金需求 2025年上半年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123吨[4][91][93] - 非银金融:券商在日成交量突破3万亿元背景下经纪 自营等业务全面开花 保险股受益权益投资收益改善和利差上行[4][99][101] - 困境反转策略:必需消费行业经历4年困境后初现供需拐点 估值处于历史最低20%分位 龙头可通过市占率提升实现增长[4][102][108] - 高股息策略:恒生高股息率指数股息率6.12% 在南向资金日益增长的固收+产品需求带动下 配置需求持续旺盛[4][109][115] 市场风格与板块特征 - 大小盘风格趋于均衡 成长风格仍占优 行业轮动明显 经历了科技/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上游原材料的快速轮动[61][66][73] - 可选消费板块成交额占比位于9/24行情以来23%分位相对低位 原材料行业成交占比96%分位相对拥挤[73] - 互联网板块预期低 滞涨 可能迎来补涨机会[73]
电话会议纪要(20250914)
招商证券· 2025-09-15 17:30
宏观与市场预期 - 美联储9月起连续降息三次的预期升温,主要受非农就业数据疲软和通胀温和支撑[1] - 8月非农新增就业2.2万人,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75万人,建筑业降幅扩大至-0.7万人[2] - 非农就业数据基准修订下修91.1万人,私人部门占88万人,批发零售和休闲酒店分别下修11万、12.6万和17.6万人[2] - 美国8月CPI同比2.9%符合预期,PPI环比降至-0.1%,关税通胀传导缓慢[3] - 港股上涨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和香港流动性改善驱动,hibor利率回落[4] 债券与流动性 - 10年国债利率突破1.8%关键点位,因债基赎回压力和股市上行,后回落至1.8%以下[7] - 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接近尾声,地方一般债和专项债发行进度分别达79.4%和77.6%[8] - M1增速从去年9月低点-3.3%回升至当前6%,增幅达9.3个百分点,预计9月见顶[10][11] - 8月居民入市资金规模约4000亿元,非银存款多增5500亿元[12] - 央行买债规模中性预期为5000亿元,落地时间可能为9月或12月[13] 行业与政策影响 - 公募基金第三阶段费率改革要求债基赎回费调整,7天/30天/6个月费率分别设为1.5%/1%/0.5%[7] - 销售服务费下调导致2025年上半年市场整体销售服务费下滑约43%,货基受影响较大[18][19] - 客户维护费收入预计下滑约6%,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因机构投资者比例高而受较大影响[19]
2025年8月金融数据点评:M1增速高点判断逻辑和测算
招商证券· 2025-09-15 17:04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点评报告 2025 年 09 月 15 日 2025 年 8 月金融数据点评 M1 增速高点判断逻辑和测算 总量研究/银行 8 月金融数据分析《M1 增速何时见顶?》中给出了 M1 增速大概率 9 月份见顶 的判断,不少投资者关心更细节逻辑和测算,我们阐述如下: M1 主要是单位和居民活期,宏观上其额外增长的原因可以拆解为 4 个方面: 第一、单位和居民部门自己借贷创造存款,所以历史上 M1 增速通常和地产和 中长期贷款周期相关。从数据来看,今年以来居民和单位贷款没有额外多增, 地产恢复缓慢,所以第一点不是主要原因。 第二、定期转活期,这个通常与经济和金融活跃度相关,严格来说属于内生结 果,不能算原因。 第三、其他部门贡献,通常是外国部门(出口)或政府部门(财政)给居民和 企业部门创造流动性。从数据来看,这一轮主要贡献源自财政。我们用"政府 债融资-财政存款"度量,从去年 9 月到今年 8 月,整体同比多增了 5.5 万亿, 贡献了 M1 大概 5 个 pct。 第四、基数原因,主要看非实体经济因素影响,一般主要是假期错位,但去年 有个额外原因,存款手工补息整改,大概 4 月份启动,持续 ...
储能系列报告(12):国内储能政策持续加码,需求将超预期且可持续
招商证券· 2025-09-15 15:31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4] 核心观点 - 国内储能政策持续加码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规划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0GW以上 即未来两年半内将大储装机规模翻倍[1][8][12] - 省级容量政策是大趋势 宁夏、甘肃、山东等多个省份颁布容量政策 随着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 各省容量政策的接力是大趋势 是大储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1][8][9] - 需求将超预期且可持续 2025年8月国内储能市场招标规模25.8GW/69.4GWh 创历史新高 随着国家级规划与各省容量政策的托底 国内大储招投标仍维持高景气度 需求有望超预期[1][8][14] 政策规划 - 国家层面规划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0GW以上 截至2025年上半年 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为95GW/222GWh 未来两年半内需将储能规模翻倍 装机85GW 按照4小时备电时长计算 年均装机需要达到34GW/136GWh[8][12] - 加快新型储能市场机制完善 推动新能源+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一体化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 有序引导新型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 推动完善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容量电价机制[12] 省级容量政策 - 宁夏建立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 容量电费由有效容量、容量电价标准和容量供需系数三者乘积确定 电网侧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标准2025年10月至12月按照100元/千瓦/年执行 2026年1月起按照165元/千瓦/年执行[9][13] - 甘肃省每年按照330元/kW执行容量电价 执行期间两年 首创火储同补模式 赋予储能与煤电同等容量主体地位[9][13] - 其他省份如新疆、内蒙古、山东、河北、广东等积极探索容量补偿机制 补偿标准从0.128元/千瓦时到0.35元/千瓦时不等 补偿期最长10年[11][13] 市场需求 - 2025年8月国内储能市场招标规模25.8GW/69.4GWh 创历史新高 主要得益于12个GWh级大型单体项目完成采招以及中能建25GWh储能系统集采订单落地[14]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需求强劲增长 储能系统收入同比大幅提升128% 储能业务毛利额在公司整体占比已达到48%[18] 重点公司分析 - 宁德时代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锂电王者 在InfoLink2025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排名中位列第一 当前有效产能达700GWH+ 在建产能达235GWH[16] - 亿纬锂能储能订单充足 在InfoLink2025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排名中位列第三 小电芯出货排名第二[17] - 阳光电源2025上半年储能系统收入178.03亿元 同比大幅提升128% 占营收占比达到41% 在InfoLink2025上半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排名中位列第一[18] - 海博思创在2023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新增储能装机排名中位居前三 其中功率规模排名第二 能量规模排名第三[19][21] - 盛弘股份是标普全球评选的全球十大储能逆变器供应商 首创多分支储能变流器[22] - 上能电气是国内储能变流器市场上排名前列的供应商 在2025上半年已投运装机PCS厂商中排名第二[23] - 科华数据在2025上半年已投运装机PCS厂商中排名第一 荣获EESA储能展2025年度最佳储能PCS供应商奖[24] - 阿特斯2025Q2储能交付量达2.2GWh 环比增长超140% 储能系统已签署合同的在手订单金额达30亿美元 预计全年储能出货量将达7-9 GWh[25] - 禾望电气深耕新能源领域 在构网型技术领域已积累可观的先进技术和工程经验 已研发的2.5~3.45MW集中式储能变流器和1.0~6.9MW变流升压一体机均已具备构网功能[26] 行业规模 - 行业股票家数300只 占比5.9% 总市值6622.2(十亿元) 占比6.4% 流通市值5739.0(十亿元) 占比6.1%[4] 行业指数表现 - 绝对表现1个月13.2% 6个月20.4% 12个月67.9% 相对表现1个月4.1% 6个月5.3% 12个月25.4%[6]
计算机周观察20250914:Oralce财报超预期,海内外AI巨头催化不断
招商证券· 2025-09-14 22:35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3] 核心观点 - Oracle FY2026 Q1 财报显示 RPO(剩余履约义务)和 OCI(Oracle 云基础设施)表现远超市场预期 凸显 AI 算力基础设施需求爆发[1][6][9] - 推理环节市场远期规模大于训练市场 数据库及数据治理能力成为关键差异化优势[6][17] - 海内外 AI 巨头(特斯拉、微软、寒武纪、海光信息)近期催化密集 推动算力产业链投资机会[6][25][26][28][29] Oracle FY2026 Q1 财务表现 - **RPO(剩余履约义务)**:总额超过 4550 亿美元 同比增长 359% 环比增长 230% 主要受 AI 云合同驱动(包括 OpenAI、xAI、Meta 等)[9][12] - **OCI(云基础设施)营收**:达 33 亿美元 同比增长 54% 预计 FY2026 财年增长 77% 达 180 亿美元 未来四年指引分别为 320 亿/730 亿/1140 亿/1440 亿美元[9][12] - **数据库服务增长**:云数据库服务年化营收近 28 亿美元(增长 32%) 自治数据库营收同比增长 43% 多云数据库营收增长 1529%[10][17] - **资本支出(CapEx)**:FY2026 财年指引上调至 350 亿美元(原指引超 250 亿美元)[12] AI 产业链环节进展 - **训练环节**:高性能计算需求持续攀升 推动云基础设施和算力厂商扩张[6][13] - **推理环节**:依赖数据库和数据治理能力 Oracle 通过向量化数据库与主流 LLM(如 ChatGPT、Gemini)无缝衔接[6][17] - **Oracle 核心优势**:轻资产混合云架构+网络降本技术+企业软件生态协同 支持超大规模 AI 集群(如 10 万级 GB200 的 Stargate 项目)[13] 海内外巨头催化事件 - **特斯拉**:董事会提出 1 万亿美元薪酬方案 激励马斯克未来 10 年达成市值 8.5 万亿美元、交付 2000 万辆汽车等目标[25] - **微软**:与 Nebius Group 签署 174 亿美元五年期 GPU 基础设施协议 可能追加至 194 亿美元[26][36] - **海光信息**: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业绩考核目标为 2025-2027 年营收增长率目标值 55%/125%/200%(以 2024 年 92 亿元为基数)[28][32] - **寒武纪**:获证监会批准定向增发 募资不超过 39.85 亿元 投向大模型芯片及软件平台[29] 投资建议 - **算力基础设施**:海外关注 Oracle、CoreWeave、Nebius 国内关注阿里巴巴、金山云、协创数据、智微智能及国产算力寒武纪、海光信息、中科曙光[6][24] - **数据库及 AI Infra**:关注推理环节核心厂商达梦数据、星环科技、深信服[6][24] 市场表现 - 计算机板块周涨幅 3.37% 涨幅前五个股为淳中科技(+52.91%)、开普云(+36.96%)、新炬网络(+30.81%)、佳华科技(+28.66%)、纬德信息(+24.97%)[30][31]
国际时政周评:关注中美第四轮经贸会谈
招商证券· 2025-09-14 21:30
地缘政治与冲突 - 中东冲突升级推动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1.8%至66.88美元/桶,但供给过剩和需求担忧限制了涨幅[4][11] - 以色列袭击卡塔尔,但双边武力冲突升级可能性有限,美国国务卿介入调停[4][13] - 波兰击落俄罗斯无人机,但北约称尚未确定是否为有意行为[15] 美国政策与关税动态 - 特朗普要求北约对俄油买家加征50-100%关税,但欧洲大规模实施可能性低[4][16] - 美国最高法院将于11月首周审议特朗普政府关税合法性[4][22] - 美国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或为中美谈判前施压手段[4][17]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第四轮经贸会谈于9月14-17日举行,讨论美单边关税、出口管制及TikTok问题[4][17] - 美国谈判策略聚焦协调盟友形成共同规则以强化施压筹码[19] 大宗商品与市场表现 - 地缘冲突推动油价上涨,但布伦特原油年初以来仍下跌10.6%[4][6] - 恒生指数本周上涨3.8%,年初以来累计上涨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