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蔚来-SW(09866):L90定价积极,为蔚来打响销量的翻身仗
交银国际· 2025-08-01 18:4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8.96港元,潜在涨幅40.7% [7] - 2025年市销率0.85倍,低于新势力同行1-2倍的估值水平 [1] 核心观点 - 乐道L90定价策略积极,顶配Ultra版整车售价29.98万元,未突破30万元心理关口,反映管理层背水一战的决心 [1] - 正式售价较预售价降低1.41万元(整车购买27.99万元→26.58万元起,BaaS方案19.39万元→17.98万元起) [1] - 全系标配85kWh电池、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及Orin-X芯片,叠加2000元订金抵扣5000元购车款等权益 [1] - 预计月销量将超越市场预期的5000台,并为后续L80车型铺路 [1] - 股价已从低位反弹50%,但边际改善(销量回升+降本效果)或推动持续反弹 [1] 产品配置与价格分析 - **Pro版**:后驱单电机(340kW)、零百加速5.8秒、605km续航,整车售价26.58万元,BaaS方案17.98万元 [2] - **Max版**:增加Nappa真皮座椅和吸顶屏,整车售价27.98万元,BaaS方案19.38万元 [2] - **Ultra版**:双电机四驱(440kW)、零百加速4.7秒、570km续航,配备零重力座椅及越野/雪地模式,整车售价29.98万元,BaaS方案21.38万元 [2] - 七座车型需加价6000元(整车购买27.18万元起,BaaS方案18.58万元起) [1]
中国电信(601728):企业战略全面升级,开放姿态推动产业合作
长城证券· 2025-08-01 18:3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2025-2027年预测EPS 0 38元 0 40元 0 42元及PE 19X 18X 17X [3][5] 核心观点 - 企业战略升级 从"云改数转"转向"云改数转智惠" 重点打造"息壤"科技品牌 加速天翼云向智能云转型 [2] - 算网一体服务 依托全国算力布局和全光网络 实现算网一体化调度 降低使用成本并提升效率 [2] - 星辰AaaS体系发布 通过X-HUB架构和三类大模型构建标准化智能体解决方案 覆盖通用 行业 端侧场景 [2] - 产业生态拓展 联合23家单位成立AI投资联盟 与中国煤科 联想签署合作协议 探索"AI+传统产业"路径 [3] 财务数据 收入与利润 - 2023A营收5078亿元(yoy+6 9%) 2027E预测达5980亿元(4年CAGR 4 2%) [1][10] - 归母净利润2023A 304亿元(yoy+10 3%) 2027E预测387亿元(4年CAGR 6 2%) [1][10] - ROE持续提升 从2023A 6 8%增至2027E 7 6% [1][10]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7 49元对应2025E PE 19X PB 1 4X 总市值6854亿元 [5][10] - EV/EBITDA逐年下降 从2023A 5 0X降至2027E 3 1X [10] 战略与业务进展 - 天翼云定位国家云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AI生态建设成果 [1][2] - 标准化MCP工具和AI Agent体系已落地 支持跨域智能体解决方案定制 [2] -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2025E研发费用194亿元占营收3 6% [10] 市场表现 - 近3月日均成交额7 94亿元 流通市值5814亿元 [5] - 2024年8月至2025年7月股价累计涨幅39% 跑赢沪深300指数 [7]
东方雨虹(002271):民建集团展现韧性,海外业务加速布局
国盛证券· 2025-08-01 18:1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2.03元(2025年7月31日收盘价)[4][6]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35.7亿元,同比下滑10.8%,归母净利润5.6亿元,同比下滑40.2%[1] - 单Q2收入76.1亿元(同比-5.6%),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36.2%)[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2.06亿元、14.27亿元、14.61亿元,对应PE 23.8/20.1/19.7倍[4] 分产品表现 - 防水卷材收入55.13亿元(同比-8.8%),毛利率22.6%(同比-5.2pct)[2] - 涂料收入39.46亿元(同比-17.1%),毛利率36.5%(同比-1.0pct)[2] - 砂浆粉料收入19.96亿元(同比-6.2%),毛利率26.6%(同比-0.87pct)[2] - 工程施工收入8.49亿元(同比-32.3%)[2] 分渠道表现 - 零售渠道收入50.59亿元(同比-7.0%),占比提升至37.3%,毛利率32.2%(同比-8.6pct)[2] - 工渠收入63.47亿元(同比-5.3%),占比46.8%,毛利率20.7%(同比-2.6pct)[2] - 直销收入20.36亿元(同比-28.0%),占比降至15.0%,毛利率24.4%(同比+1.5pct)[2] - 民建集团收入47.5亿元(同比-4.4%),展现韧性[2] 海外布局 - 休斯敦、沙特阿拉伯达曼、加拿大、马来西亚基地有序推进[2] - 收购香港万昌五金建材、康宝香港100%股权,拟收购智利Construmart S.A.100%股权[2] 财务指标 - 综合毛利率25.4%(同比-3.8pct),单Q2毛利率26.7%(同比-2.1pct)[3] - 期间费用率17.1%(同比-1.5pct),净利率4.0%(同比-2.1pct)[3] -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3亿元(单Q2计提2.9亿元)[3] - 应收项111.3亿元(同比-27.3%),现金余额45.7亿元[3] - 中期分红每10股派9.25元,合计22.1亿元[3] 股价表现 - 2024年8月至2025年7月区间涨幅跑赢沪深300指数[8]
长江电力(600900):发电量稳增带动业绩增长,拟扩能葛洲坝航运工程提升发电效益
东吴证券· 2025-08-01 18:0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增长显著:营业总收入365.87亿元(同比+5.02%),归母净利润129.84亿元(同比+14.22%),主要受益于六座梯级电站发电量同比增加 [9] - 发电量分化明显:2025H1总发电量1266.56亿千瓦时(同比+5.01%),其中乌东德(+8.25%)、白鹤滩(+16.66%)、溪洛渡(+9.15%)表现突出,三峡(-5.43%)、葛洲坝(-4.38%)下滑 [9] - 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拟投资266亿元新建两线单级船闸,工期91个月,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将从158亿千瓦时提升至180亿千瓦时,优化水资源利用效率 [3] - 国债收益率下行红利:2025年股息率预期3.58%(分红比例≥70%),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1.7%)息差达1.88%,高于历史均值1% [10] 财务预测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50.28/367.15/370.87亿元,同比增速7.8%/4.8%/1.0% [1][10] - EPS预测:2025E 1.43元/股,对应PE 19.55倍(现价27.84元) [1] - 毛利率持续提升:2025E-2027E分别为62.08%/63.69%/63.50% [11] 资产负债表 - 2025E总资产6266.12亿元,负债率62.72%,流动资产占比提升至13.7%(2025E 859.36亿元) [11] - 资本开支:2025E预计166.36亿元,主要用于葛洲坝扩能工程 [11] 现金流 - 经营性现金流稳健:2025E 646.33亿元,2027E预计728.56亿元 [11] - 自由现金流充裕:2025E资本开支后净现金流479.97亿元 [11] 行业与战略 - 发电量目标:2025年力争实现3000亿千瓦时发电量 [10] - 梯级调度优化:通过葛洲坝扩能工程实现四线船闸格局,降低通航对发电调度的制约 [3] - 水电龙头地位稳固:境内六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占全国水电装机量约20% [9]
科拓生物(300858):国内益生菌龙头崛起,品类渗透、国产替代双机遇
华源证券· 2025-08-01 17:56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2025-2027年PE分别为34.9/26.6/21.4倍 参照可比公司35X估值 [5][6][7] 核心观点 - 益生菌行业双机遇:国产替代(当前海外品牌占原料市场80%+份额)+品类渗透(2024年市场规模138亿元 人均消费额显著低于欧美) [7] - 业务转型成功:从复配食品添加剂转向食用益生菌主导(占比未披露) 覆盖食品饮料/保健品等场景 [7] - 技术突破:打破欧美高端菌种垄断 明星菌株干酪乳酪杆菌Zhang获FDA-GRAS认证 [7] 财务预测 - 收入增速:2025E同比+44.85%至4.39亿元 2026-2027E维持25%+增速 [6] - 利润率:毛利率稳定在56-58% 净利率约29-31% ROE从2024年5.27%提升至2027E 10.06% [6][8] - 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仅6.28% 每股净资产6.87元 [3] 成长驱动 - B端替代:把握科汉森退出俄罗斯市场机遇 潜在乳企客户增量 [7] - C端拓展:联合呜咔实验室开发大单品 布局保健食品批文切入药店渠道 [7] - 医药应用:益生菌证实具减肥功效 或复制美诺华口服多肽递送系统逻辑 [7]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17元 总市值44.79亿元 流通市值32.22亿元 [3] - 历史PE区间:47.92倍(2023年)至21.37倍(2027E) [6]
京沪高铁(601816):"京沪主动脉+京福新线网+票价浮动化"三维共振,高铁龙头再启航
中银国际· 2025-08-01 17:38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人民币5.45元,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1]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21.57亿元(+3.62%),归母净利润127.68亿元(+10.59%),展现疫情后复苏韧性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CAGR达7.6%,EPS分别为0.26/0.29/0.33元/股,对应PE倍数20.6/18.6/16.7倍 [4] 业务运营与财务表现 - 采用委托运输管理模式,2024年旅客运输收入占比38%(158.29亿元),路网服务收入占比62%(259.55亿元) [7][31] - 2024年毛利率47.4%,ROE 6.42%,经营现金流200.7亿元,分红比例45.29% [42][46][50] - 京福安徽公司2024年营收58.7亿元(+7.3%),亏损收窄至2.7亿元,预计雄商高铁2026年通车带来增量客源 [53][25] 行业与竞争优势 - 中国高铁2024年客运量32.72亿人次,占铁路客运总量75.9%,营业里程超4.5万公里 [57][58] - 京沪高铁二等座票价0.47元/人公里,较航空票价低20%-25%,较日本新干线(1.44元/人公里)具有显著价格优势 [69][70] - 沿线七省市GDP占全国33.77%,2024年本线客运量5202万人次,跨线列车运行里程10250.7万列公里 [71][32] 发展前景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CAGR 5.3%,其中客运量年增3.2%,票价年增2.5%,跨线列车里程年增2.5% [113] - 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 16.2倍,京沪高铁20.6倍溢价反映优质资产属性,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116] - CR450动车组研发推进(时速450km/h)将提升线路通过能力,中长期成长性明确 [76][1]
江河集团(601886):出海开拓增长点,分红共享成长性
华源证券· 2025-08-01 17:36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首次)[5]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基于高股息+出海逻辑驱动[7] 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专注高端幕墙与室内装饰,构建幕墙+内装核心业务体系[6] - 海外市场(含港澳)新增订单76.3亿元,同比大增57%,占比升至28%[6]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达16.26亿元,净现比达211%[6] - 2024年分红比例大幅提升至约98%,对应股息率7.00%[6] - 2024年公司市占率升至1.63%,连续两年提升[6] 业务分析 建筑装饰主业 - 2024年建筑装饰实现营业收入212.66亿元,占总营收95.10%[17] - 幕墙与光伏建筑业务新增订单172.05亿元,同比微增0.17%[48] - 室内装饰与设计业务新增订单98.44亿元,同比增长13.62%[48] - 2024年毛利率为15.57%,同比下滑1.03pct[17] 医疗健康业务 - 2024年医疗健康业务实现收入10.95亿元,同比增长4.05%[17] - 毛利率为25.99%,同比下滑1.95pct[17] - 2024年在北京、南京、合肥新设3家眼科医院[17] 区域表现 - 2024年中国大陆业务收入168.61亿元,同比增长6.26%[22] - 海外营收达55.01亿元,同比增长8.16%[22] - 海外业务毛利率19.21%,高于国内15.06%[2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24.06亿元,同比增长6.93%[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38亿元,同比下降5.07%[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2.03亿元,同比+2.87%[27] - 2024年整体毛利率16.04%,同比下滑1.14pct[55] - 2024年期间费用率10.19%,同比下降0.19pct[30] 行业分析 - 2024年装饰装修行业产值达1.41万亿元,同比增长2.4%[42] - 行业出清加快,集中度持续提升[44]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新增订单连续三年位居国内建筑装饰行业上市公司首位[4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3、7.37、7.98亿元[5]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增速分别为+6.19%、+7.15%、+7.16%[8] - 预计2025-2027年建筑装饰业务营收分别增长6.0%、7.0%、7.0%[8] - 预计2025-2027年医疗健康业务营收分别增长10%、10%、10%[8]
思瑞浦(688536):科创板公司深度研究:主要下游复苏明确,信号链与电源管理双翼齐飞
国海证券· 2025-08-01 17:35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42.49元[2][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0.35/27.56/36.31亿元,同比增速67%/35%/32%[4] - 归母净利润预计1.15/2.56/4.58亿元,同比扭亏/+123%/+79%,对应PE 74/41倍[4] 公司业务布局 - 产品覆盖信号链芯片(营收占比79.91%)和电源管理芯片(20.04%)[26] - 拥有2800余款产品,车规级芯片超200款,覆盖智能驾驶/座舱等场景[13] - 2024年汽车电子收入2.07亿元(+80%),占比提升至16.95%[4] 下游应用领域 - 汽车电子:200余款车规产品,第三代CAN收发器实现全国产化[13][24] - 泛工业:新能源领域36V同步降压DC-DC等产品批量出货[79] - 消费电子:收购创芯微后收入增长23.01%,协同效应显著[4][44] - 通讯:受益5G基站建设,6G技术标准研究将启动新需求[84] 财务表现 - 2025Q1营收4.22亿元(+110.88%),毛利率46.43%[26] - 研发费用5.77亿元(+4.1%),研发人员518人[32] - 供应商集中度显著改善,前五大采购占比从98.42%降至78.62%[55] 行业分析 - 全球模拟IC市场规模794亿美元,中国占近六成(3175.8亿元)[46] - 国产替代空间大:汽车/工业领域国产化率仅5%/10-15%[59] - 汽车芯片2030年将达1150亿美元,中国CAGR 10%[62] 增长驱动因素 - 创芯微并表增厚消费电子业务,2024年11-12月贡献营收5881万元[4] - 信号链产品在工业/汽车领域持续突破,线性产品技术领先[15] - 电源管理芯片扩展至车规/服务器市场,PMIC系列获客户定点[24]
宏信建发(09930):上半年业绩有所承压,海外开拓打造成长新动能
天风证券· 2025-08-01 16:41
投资评级 - 6个月评级为"增持"(调低评级)[5] - 当前股价1.15港元,目标价未披露[5] - 行业分类为工业/工业工程[5]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收入43.5亿(同比-10.8%),EBITDA 19.7亿(同比-2%),净利润0.35亿(同比-86.8%)[1] - 净利润大幅下滑主因折旧开支和财务利息支出增加,资产回报率未同步提升[1]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5.3亿(yoy-40%)、6.3亿(+17%)、7.5亿(+20%),对应PE 6.4/5.5/4.6倍[1] - 总毛利率21.6%(同比-10.4pct),经营租赁/工程技术/资产管理毛利率分别下滑9.7/11.9/16.4pct至27.4%/15.1%/15.7%[2] 业务结构分析 - 经营租赁收入22.7亿(同比+19.5%),工程技术收入11.4亿(同比-41.5%),资产管理收入9.5亿(同比-8.2%)[2] - 工程技术业务主动收缩低回报材料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因租金波动及减少同业托管委托导致收入下降[2] - 经营租赁毛利率受高空作业平台利用率及租金价格波动拖累[2] 区域发展动态 - 海外收入6.0亿(同比+719.8%),占比提升至14%(24H1仅1.5%),利润1.1亿(利润率19%)[3] - 国内(含港澳)收入37.5亿(同比-21.8%),管理设备19.55万台;海外管理设备1.64万台,资产管理规模43亿[3] - 海外网点63个,计划下半年开拓3-5个新国家市场[3] - 完成马来西亚东庆公司80%股权收购(估值6倍EBITDA),提升高机租赁在马来市场的领先地位[3] 费用与现金流 - 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18pct/+3.26pct/+1.38pct至5.57%/11.95%/9.22%[4] - 金融资产减值冲回1.9亿,净利率0.8%(同比-4.7pct)[4] - CFO净额17.8亿(同比多流入4.3亿),资产负债率69%(同比+0.4pct),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08%(较2024年末-0.91pct)[4] 市场数据 - 港股总股本3,197.24百万股,总市值3,676.83百万港元,每股净资产3.89港元[6] - 一年内股价波动区间0.98-2.03港元[6]
华能国际(600011):煤电成本端改善+风光装机扩张,H1归母净利同比+24%
天风证券· 2025-08-01 16:4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 当前股价7.33元 [6] - 行业分类为公用事业/电力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120亿元(同比-5.7%),归母净利92.62亿元(同比+24.26%)[1] - Q2单季营收517亿元(同比-3.26%),归母净利42.89亿元(同比+50.09%)[1]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预测至140/148/158亿元(原预测124/133/143亿元)[5] 煤电业务 - 燃煤机组利用小时1839小时(同比-141小时),发电量1583.63亿千瓦时(同比-7.06%)[2] - 标煤单价917.05元/吨(同比-9.23%),带动煤电利润总额73.1亿元(同比+84%)[2] - 境内平均上网电价485.27元/兆瓦时(同比-2.69%)[2] 新能源业务 - 新增风光装机6.3GW(风电1.93GW+光伏4.33GW)[3] - 风电发电量210.31亿千瓦时(同比+11.39%),光伏发电量122.43亿千瓦时(同比+49.33%)[3] - 风电利润总额39.1亿元(同比-3%),光伏利润总额18.23亿元(同比+46%)[3] 海外业务 - 新加坡业务营收96.03亿元(同比-19.32%),税前利润13.63亿元(同比-20.94%)[4] - 巴基斯坦业务营收21.36亿元(同比+19.87%),税前利润4.36亿元(同比+1.63%)[4] 估值指标 - 2025年预测PE为8倍,PB为0.83倍 [5] - 每股收益2025E为0.89元,2027E提升至1.01元 [12] - EV/EBITDA 2025E为7.22倍 [13] 财务预测 - 2025E营收2398.63亿元(同比-2.32%),毛利率17.65% [12] - 2025E归母净利140.36亿元(同比+38.48%),ROE 10.08% [13] - 资产负债率2025E为65.5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