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2025年三季报总结:25Q3基本面加速探底,板块进入战略配置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4 11: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2] 报告核心观点 - 25Q3白酒行业基本面加速探底,报表端加速出清,但板块已进入战略配置期 [2][7] - 主要白酒上市公司收入同比大幅下滑,高端白酒价格继续下跌,市场在加速寻找量价平衡 [2][7] - 对资本市场的变化是从过去的不知何时触底,到能够在未来可预判的时间内触底,中长期资金已可对优质企业进行长期定价 [2][7] - 当前阶段需注意:对基本面保持耐心、企业调整改善有分化、股价回报主要贡献来自估值 [2][7] - 白酒重点推荐泸州老窖、山西汾酒、贵州茅台、五粮液,关注迎驾贡酒、金徽酒、古井贡酒、今世缘、洋河股份等 [2][7] 基本面分析总结 收入与利润表现 - 2025前三季度白酒行业营业收入3102.8亿元,同比下降5.48%,净利润1226.9亿元,同比下降6.63% [3][8][16] - 25Q3白酒行业营业收入763.1亿元,同比下降18.4%,净利润282.1亿元,同比下降22.0% [3][8][16] - 分品牌看,收入和利润变化增速均为全国化名酒>地产酒>次高端 [3][8][16] - 25Q3仅贵州茅台、山西汾酒、酒鬼酒实现收入正增长,仅贵州茅台实现利润正增长 [19]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前三季度白酒行业净利率40.6%,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主因税率提升与毛利率下降 [3][20] - 25Q3白酒行业净利率38.0%,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主因毛利率下降、营业税金率及管理费用率提升 [3][26][27] - 分品牌看,25前三季度全国化名酒净利率45.4%(-0.4pct),次高端11.5%(-8.0pct),地产酒23.6%(-4.6pct) [22][23] - 25Q3全国化名酒净利率44.6%(-0.4pct),次高端11.2%(-14.6pct),地产酒6.5%(-14.6pct) [28][29] 预收款与现金流 - 25Q3末白酒行业预收账款429.74亿元,环比25Q2末增长20.37亿元,去年同期环比下降15.04亿元 [3][31] - 从预收款环比变动之差看,全国化名酒表现相对较好 [3][31] - 25Q3白酒行业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13.9亿元,同比下降54.2%,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819.0亿元,同比下降26.9% [4][9][32] - 2025前三季度白酒行业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103.2亿元,同比下降4.9%,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3353.8亿元,同比下降3.5% [4][9][35] 估值分析总结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白酒板块绝对PE水平为18.7x,低于2011年至今的均值水平27.6x [4][37] - 白酒板块相对PE倍数(相对上证综指)为1.14x,低于2011年至今的均值水平2.01x [4][37] - 当前板块及龙头公司估值已部分反映中期需求承压预期,若需求改善,行业有望重回估值与业绩双击阶段 [4][38] - 大部分白酒公司当前股息率在3%以上,龙头公司披露三年期分红回报方案,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4][38][46] 白酒公司经营与预测 - 各公司2025年经营目标分化,贵州茅台目标营收增长9%左右,五粮液目标与宏观经济指标保持一致 [48] -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显示,2025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化,贵州茅台预计增长5%,五粮液预计下降17% [50] - 估值方面,2025年预测PE贵州茅台20x、五粮液17x、泸州老窖17x、山西汾酒20x [50]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电商行业点评:电商税新规短期影响部分商家盈利,长期利好行业规范发展
招商证券· 2025-11-04 11:28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 [3] 报告核心观点 -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要求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和收入信息 [4] - 新规覆盖范围广、落实严格,短期将对部分不规范纳税商家的利润率产生较明显影响,但长期有利于电商行业公平竞争和规范化发展 [1][4] - 平台维度看,新规落地相对利好合规化强、品牌商家相对较多的平台,如京东和天猫 [1][4] 新规实施细节 - 报送主体为所有网络商品销售平台,报送内容包括平台基本信息、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身份信息、以及销售收入总额、退款金额、收入净额、交易订单量等收入信息 [4] - 报送频率为按季度提交,首次于2025年10月报送2025年7月至9月的数据 [4] - 截至2025年10月27日,已有超过6500家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超过应报送平台企业总数的95% [4] 新规对商家的具体影响 - 新规主要影响商家增值税负 [4] - 对个体工商户:季度销售额≤30万元时免缴增值税,年销售额≤500万元时享受1%优惠税率,年销售额>500万元时需升级为一般纳税人 [4] - 对一般纳税人(公司):增值税率为13%,可抵扣进项 [4] - 对年销售额>500万元且进项票不齐全、刷单等无票支出多、以及此前通过漏报错报不规范交税的商家影响较大 [4] 行业规模与市场表现 - 行业股票家数为132只,占总股票家数的2.6% [3] - 行业总市值为1181.5十亿元,占市场总市值的1.4%;流通市值为1086.3十亿元,占市场流通市值的1.4% [3] - 行业指数近1个月绝对表现为6.0%,近6个月为8.9%,近12个月为45.9% [4] - 行业指数近1个月相对表现为4.3%,近6个月为11.4%,近12个月为38.0% [4] 投资建议 - 短期新规落地相对利好合规化强、品牌商家相对较多的平台京东和天猫 [1][4] - 长期看合规化征税有利于促进电商行业公平良性竞争,看好电商行业未来规范化发展 [1][4] - 推荐京东、阿里巴巴、拼多多 [4]
房地产行业第44周周报:十月百强房企销售同比走弱,“十五五”规划建议指明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方向将聚焦完善制度、优化供给、提升品质-20251104
中银国际· 2025-11-04 11:23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4] 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建议将房地产行业定调从"十四五"的"房住不炒"转向"高质量发展",并在民生部分单列"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条目,体现中央对地产的重视 [1] - 规划建议明确五大方向: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建设"好房子"、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1] - 预计"十五五"期间,"好房子"建设与城市更新将推进,进一步挖掘改善型需求;一线城市购房限制性政策、商业地产领域、盘活存量土地与房屋的相关政策存在优化预期 [1] - 报告对"十五五"规划建议的地产相关表态评价为中性偏积极,为未来优化政策打开空间,对行业修复有信心 [5][127] - 投资标的选择上,看好流动性安全、重仓高能级城市、产品力突出的房企,以及提前布局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商业地产公司 [5][127] 重点城市新房市场、二手房市场及库存跟踪 新房成交情况 - 第44周(10月25日-10月31日)40个城市新房成交面积为264.0万平方米,环比上升3.1%,同比下降37.3%(同比降幅较上周扩大16.2个百分点) [4][15][16] - 一、二、三四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环比增速分别为-1.2%、7.8%、-3.1%;同比增速分别为-51.1%、-29.9%、-30.5% [4][16] - 新房成交套数为2.5万套,环比上升5.4%,同比下降32.0% [16] 新房库存情况 - 第44周12个城市新房库存面积为11306万平方米,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12.2% [4][41] - 新房库存面积去化周期为18.8个月,环比下降1.4个月,同比上升0.7个月 [4][41] - 一、二、三四线城市新房库存面积去化周期分别为19.6、15.0、78.2个月,环比分别下降0.8、1.9、5.0个月 [4][41] 二手房成交情况 - 第44周18个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为165.3万平方米,环比下降7.5%,同比下降30.9%(同比降幅较上周扩大3.9个百分点) [4][15][47] - 一、二、三四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增速分别为4.4%、-15.4%、-0.4%;同比增速分别为-28.0%、-37.2%、-22.5% [4][47] - 二手房成交套数为1.8万套,环比下降5.9%,同比下降29.9% [47] 百城土地市场跟踪 全类型土地市场 - 第43周(10月20日-10月26日)百城全类型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为2035.2万平方米,环比上升79.6%,同比上升18.1% [62] - 成交土地总价为501.0亿元,环比上升160.8%,同比下降20.5%;成交土地楼面均价为2461.5元/平,环比上升45.3%,同比下降32.7% [62] - 百城成交土地溢价率为1.1%,环比下降9.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62] 住宅类土地市场 - 第43周百城成交住宅土地规划建筑面积为471.0万平方米,环比上升125.7%,同比上升14.1% [79] - 成交住宅土地总价为294.9亿元,环比上升141.6%,同比下降23.1%;成交住宅土地楼面均价为6260.1元/平方米,环比上升7.0%,同比下降32.6% [79] - 百城成交住宅类用地溢价率为2.6%,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79] 本周板块表现回顾 - 第44周房地产行业绝对收益为-0.7%,较上周下降2.2个百分点;相对沪深300收益为-0.3%,较上周上升1.5个百分点 [4][101] - 房地产板块PE为25.20X,较上周下降2.83X [4][101] - A股跌幅靠前的公司为招商蛇口(-0.5%)、绿地控股(-1.1%)、万科A(-1.4%);港股涨幅靠前的公司为旭辉控股集团(2.3%)、碧桂园(0.0%)、美的置业(-0.8%) [107] 本周房企债券发行情况 - 第44周房地产行业国内债券总发行量为59.0亿元,环比下降76.9%,同比下降60.9%;总偿还量为205.3亿元,环比上升122.5%,同比上升79.6%;净融资额为-146.3亿元 [4][117] - 债券发行量最大的房企为射阳城建(11.5亿元)、中国电建地产(8.0亿元)、光明地产(8.0亿元) [117][123] - 债券偿还量最大的房企为招商蛇口(40.0亿元)、上海金茂(34.6亿元)、万科(25.0亿元) [117][12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基本面稳定、在一二线核心城市销售和土储占比高的房企(滨江集团、华润置地、招商蛇口、越秀地产、建发国际集团)[5][127];2)2024年以来在销售和拿地上有显著突破的"小而美"房企(保利置业集团、城投控股)[5][127];3)积极探索新消费时代下新场景建设和运营模式的商业地产公司(大悦城、华润万象生活、太古地产、瑞安房地产、百联股份)[5][127]
银行25Q3综述:韧性好于预期
华泰证券· 2025-11-04 10: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且维持该评级 [2] 报告核心观点 - 银行25Q3业绩韧性好于预期,息差逐步企稳叠加中收持续修复,驱动核心盈利改善 [6][15] - 资产质量整体稳健,不良生成率边际下行,信用成本同比下行 [6][11] - 当前银行板块PB(lf)估值0.70倍,处于2010年以来25.37%分位数,估值处于较低水平 [6] - 经过两年上涨后银行筹码波动性放大,选股重要性提升,建议聚焦优质基本面银行和稳健高股息标的两大方向 [6][8] 经营概览:利润增速边际回稳 - 9M25上市银行营收同比+0.9%,净利润同比+1.5%,增速较25H1分别-0.1pct、+0.7pct [8][15] - 营收增速边际下滑主因债市波动导致其他非息收入增速放缓,净利润增速改善得益于减值计提减少 [8][15] - 披露三季报息差的26家银行中,有8家银行息差企稳回升 [15] 盈利拆分:息差边际稳定,财富管理发力 - 25Q1-3上市银行测算累计净息差为1.41%,测算口径较25H1基本持平,较2024年下降11.9bp [9][28] - 25Q1-3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同比-0.6%,增速较H1提升0.7pct,城商行净利息收入同比+10.3%,改善幅度最大 [9][25] - 25Q1-3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4.6%,增速较H1提升1.5pct,区域行中收修复弹性更强,宁波银行、江苏银行中收增速分别达29.3%、20.0% [9][16][34] - 25Q1-3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5.3%,增速较H1下降5.3pct,主因Q3债市利率上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较Q2提升25bp至1.90%) [9][16][31] 资产负债:信贷稳健投放,存款定期化持续 - 25Q3末上市银行总资产同比+9.3%,增速较25H1末下降0.3pct [10][17] - 资产端: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同比增速分别为+7.8%、+15.8%、+8.5%,增速较25H1分别为-0.2pct、+0.9pct、-8.5pct [10][17] - 优质区域行信贷增长韧性较强,重庆、江苏、宁波、成都、齐鲁等银行仍保持15%以上贷款增速 [10][17] - 负债端:25Q3末上市银行存款增速7.8%,较25H1下降0.5pct,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样本银行活期率37.5%,较25H1末下降0.5pct [10][17] 风险透视:不良整体稳健,拨备略有波动 - 9M25末上市银行不良率1.23%,与6月末持平;拨备覆盖率236%,较6月末微降2pct [11] - 25Q3上市银行年化不良生成率0.55%,较25Q2环比下降13bp,各类型银行不良生成率均边际下行 [6] - 25Q3上市银行年化信用成本0.48%,较24Q3同比下行 [6] 后市展望:聚焦优异基本面+优质股息 - 预计26年上市银行息差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资本市场持续活跃,中收改善动能较强,业绩有望逐步筑底回稳 [6] - 选股建议聚焦两大方向:1)基本面优质,有望随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修复估值溢价的银行,如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渝农商行AH股;2)稳健高股息标的,如上海银行、工商银行H股、建设银行H股 [6][8]
重点公司三季报总结:一周一刻钟,大事快评(W130)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4 10:15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2] 核心观点 - 报告基于“科技+国央企改革”两条主线进行投资分析 [3] - 投资主线一:推荐国内具备强α属性的主机厂,如比亚迪、吉利汽车、小鹏汽车 [3] - 投资主线二:关注智能化趋势,特别是华为鸿蒙高端智能的代表,如江淮汽车、赛力斯,并推荐理想汽车、科博达、德赛西威、经纬恒润 [3] - 投资主线三:国央企整合主题下,推荐关注上汽集团、东风集团股份、长安汽车 [3] - 投资主线四:推荐具备强业绩增长、机器人布局或海外拓展能力的零部件企业,如福耀玻璃、新泉股份、福达股份、双环传动、银轮股份、无锡振华等,并关注敏实集团、拓普集团 [3] 整车企业三季度业绩总结 - 比亚迪:第三季度收入略有下滑,但平均销售单价与毛利率触底回升,出海与高端化战略支撑总体盈利,预计后续单车盈利稳中有升 [4] - 长城汽车:第三季度业绩受到报废税及汇兑因素影响,预计第四季度报废税将计入利润,且汇兑负面影响削弱,看好魏牌新平台打开增长空间,其20万元以上市场定位将成为明年利润核心增长点 [4] - 赛力斯:问界M8在首个完整交付季度表现出色,带动毛利率表现良好,预计随新款问界M7在第四季度规模化交付,单季度净利润有望进一步增厚,同时需关注机器人业务进展 [4] - 江淮汽车:尊界S800带动毛利率表现优秀,但因尚未大规模上量,研发及折旧摊销费用未充分摊薄,导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承压,看好后续尊界更多新车上市支撑利润增长 [4] 零部件企业三季度业绩总结 - 福耀玻璃: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8.9%,归母净利润增长14.1%,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达52.2%,平均销售单价提升6.9%,汽车玻璃作为智能化载体,其平均售价提升具有持续性 [5] - 科博达: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1.8%,净利润同比持平,因并表业务亏损导致净利率下滑,预计智能科技业务扭亏后净利率将好转 [5] - 星宇股份:第三季度收入增长,赛力斯成为其第一大客户(占比近25%),公司于10月11日成立智能机器人公司以拓展新赛道,客户结构优化与新业务布局有望打开空间 [5] - 松原股份:第三季度收入增长35%,净利润增长51%,净利率提升至14.82%,安全带、气囊、方向盘等业务毛利率均有提升,公司预计第四季度收入突破9亿元,净利润达1.4亿元左右或以上 [5] - 爱柯迪:第三季度盈利能力突出,毛利率达32.59%,净利率达17.32%,外销收入增长15.33%,前三季度新增订单约150亿元,全年预计160-170亿元,新获得小米、零跑等客户定点 [6] - 继峰股份:第三季度业绩同比扭亏为盈,格拉默海外整合继续向好,座椅业务随乐道、领克等车型上量带来增量,第四季度理想、蔚来等项目有望进一步爬坡,业绩弹性可期 [6] - 双环传动:第三季度业绩强兑现,收入同比下滑主要系非主营业务的主动收缩,实际主营业务继续增长,盈利能力增长体现持续降本增效效果 [8] - 银轮股份:第三季度业绩保持稳定,海外产能继续爬坡保证长期增量,全球化产能提前布局,数据中心订单与机器人业务卡位是未来看点 [8] - 福达股份:第三季度业绩高增符合预期,毛利率波动主要系客户结构变化,曲轴产能具备稀缺性,看好后续机器人业务布局带来的估值提升 [8] - 隆盛科技:第三季度因奇瑞上市带来一次性投资收益,主业短期受产能爬坡折旧摊销增加影响,看好第四季度半总成业务随问界M7上量,以及机器人业务在谐波减速器、视触觉传感器等方向的进展 [8] - 巨一科技:第三季度业绩受减值影响,但经营端继续改善,后续公司将把握AI应用落地方向,探索新业务 [8] - 保隆科技:第三季度业绩环比提升,传统业务稳健,空悬业务第四季度放量确定性强,蔚来、理想等订单饱满,同时有望看到机器人明确动作 [9] - 冠盛股份:第三季度收入呈大个位数增速,盈利受汇兑及总成件占比提升影响承压,中长期收入增速10-15%确定性仍存,未来看点在于明年固态电池量产后的弹性 [9] - 英搏尔:收入由下游客户上汽、吉利等车型快速放量而增长,规模效应带动经营质量改善,毛利率提升明显,公司在低空、机器人灵巧手领域有诸多布局 [9] - 经纬恒润:大客户高景气度带动收入高增,控费成效显著,第三季度收入继续高增主要系吉利、小米等大客户带动,实际汽车电子毛利率因自身成本优化有所提升 [9] - 岱美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符合预期,第二季度因工厂火灾计提的减值费用预计将被保险理赔覆盖,不影响全年利润,看好后续机器人技术储备 [9] 重点公司估值数据摘要 - 上汽集团: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14.0亿元,同比增长584% [11] - 长安汽车: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2.9亿元 [11] - 比亚迪: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67.2亿元 [11] - 长城汽车: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29.1亿元 [11] - 赛力斯: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87.3亿元,同比增长47% [11] - 福耀玻璃: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94.2亿元,同比增长26% [11] - 理想汽车-W: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15.6亿元,同比增长44% [11]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周报:宇树将发布四足机器人新品,“十五五”坚持风光水核等多能并举-20251104
山西证券· 2025-11-04 10:01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评级为“同步大市-A”,并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风光水核等多能并举,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 [4] - 国家能源局明确“十五五”时期新能源发展重点,包括进一步扩大新能源供给、推动集成发展、拓展非电利用途径等五方面工作 [3] - 机器人领域出现积极进展,宇树科技将发布动力性能约为现有产品两倍的新四足机器狗,富士康将部署由英伟达模型驱动的人形机器人用于AI服务器生产 [2][3] 产业链价格追踪 - 多晶硅致密料均价为52.0元/kg,颗粒硅均价为50.0元/kg,均与上周持平,10月国内多晶硅产量比预期高出5.4% [5] - 182-183.75mm N型硅片均价1.35元/片,210mm N型硅片均价1.70元/片,均与上周持平,11-12月硅片企业基本确定将执行减产 [6] - 182-183.75mm N型电池片均价为0.310元/W,较上周下降1.6%,210mm N型电池片价格为0.31元/W,与上周持平 [6] - 182*182-210mm TOPCon双玻组件价格0.693元/W,210mm N型 HJT组件价格0.830元/W,均与上周持平,集中式BC组件较TOPCon溢价10.9% [7] - 3.2mm镀膜光伏玻璃价格20元/㎡,2.0mm镀膜光伏玻璃价格13.0元/㎡,均与上周持平 [7] 投资建议与关注股票 - 重点推荐BC新技术方向的爱旭股份、隆基绿能,供给侧方向的大全能源、福莱特,光储方向的阳光电源、德业股份等公司 [8] - 建议积极关注协鑫科技、通威股份、信义光能、TCL中环、新特能源等公司 [8]
高盛经济指标更新_中国实际 GDP 增速在预期上调后高于共识_ GS Economic Indicators Update_ China Real GDP Growth Above Consensus Following Forecast Upgrades
高盛· 2025-11-04 09:56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中国实际GDP增长预测显著高于市场共识,特别是在2025年和2026年 [1][4] - 报告核心观点是中国制造业推动政策促使高盛上调其GDP增长预期 [1][5] 全球GDP预测调整 - 高盛对2025年全球GDP预测自60天前以来,台湾上调幅度最大,达1.9个百分点,土耳其上调1.2个百分点 [6][12] - 对2026年全球GDP预测调整显示,中国大陆、美国、台湾和越南的增长预期被上调 [106] 当前活动指标 - 2025年10月全球CAI为+2.7%(月环比年化),三个月平均值为+2.5% [14][54] - 新兴市场2025年9月CAI为+4.5%(月环比年化),其中印度表现强劲,达+7.7%,中国为+5.8% [14][54] - 发达市场2025年10月CAI为+1.5%(月环比年化),西班牙表现突出,达+2.9%,德国则为-0.4% [14][54] 金融状况指数 - 全球(除俄罗斯)FCI在过去一周上升+0.5个基点 [9] - 金融状况对实际GDP增长的影响预测显示,未来几个季度对欧元区、英国和美国的影响各异 [45][48] 财政政策影响 - 财政政策对实际GDP增长的刺激作用预测显示,美国、中国、欧元区和英国在未来几年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正面影响 [84][88][89] - 俄罗斯的财政刺激效应显著,预计在未来四个季度对GDP增长的贡献达2.8个百分点 [84] 产出缺口与短期利用率 - 2025年10月美国短期利用率评分为-2.1%(低于潜在水平),德国为+0.4%(高于潜在水平) [91] - 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短期利用率评分较高,分别为+5.0%和+4.3%,表明经济处于过热状态 [91] 通胀预测调整 - 高盛对2025年通胀预测的调整显示,土耳其核心通胀预测上调1.9个百分点 [98] - 对2026年通胀预测的调整中,阿根廷 headline 通胀预测上调3.1个百分点,核心通胀预测上调3.0个百分点 [101]
存储行业深度报告:新周期,新机遇
民生证券· 2025-11-04 09:2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存储行业给出“推荐”评级 [7] 核心观点 - 存储行业迎来“景气周期”,AI需求拉动存储价格持续看涨,驱动行业供需偏紧 [1][9][15] - AI时代数据量从MB级向EB/ZB级跃迁,推动存储需求激增,并加速存储介质从HDD向SSD/DRAM演进 [2][18][21][22] - 推理端“以存代算”成为核心,KV Cache等结构化数据驱动存储体系向HBM/DRAM+CXL+SSD分层架构演进 [2][36] - 供给侧CBA+HBF工艺创新打破内存墙制约,成为存储IDM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 [3][40][50] - 存储上行周期带动原厂资本开支提升,半导体设备市场受益于扩产及新架构创新 [3][56][61][64] 存储周期分析 - 2024年至今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由AI带动服务器/PC高端存储需求增长驱动 [9] - 25Q4一般型DRAM价格预计环比增长8-13%,若加计HBM,涨幅扩大至13-18% [1][15] - 25Q4 NAND Flash合约价预计全面上涨,平均涨幅达5-10% [1][15] - 存储原厂毛利率提升至35%以上时,资本开支增加概率放大,当前行业处于供需偏紧状态 [56] 需求侧分析 - AI生成内容从文本向视频等多模态跃迁,数据量急剧扩大:Sora 2等应用推动2028年数据生成量预计达394 ZB [18][21][22] - 2035年温数据占比有望超70%,数据存储结构从“热-温-冷”三层演变为“热温-温冷”两层,推动SSD替代HDD [26] - HDD交期延长至52周以上,加速CSP将存储需求转向QLC eSSD,2024-2028年eSSD出货量CAGR达24% [28][30][32] - AI推理阶段KV Cache成为核心数据形态,支撑高并发、低延迟Decode,驱动存储分层架构演进 [36] 供给侧创新 - CBA技术通过逻辑芯片与存储芯片键合集成,提升存储密度和性能,预计带来DRAM位密度提升30% [3][40][43] - 长江存储Xtacking架构、合肥长鑫18纳米DRAM等国产技术加快追赶 [3][49] - HBF技术借鉴HBM封装设计,提供8-16倍存储容量和非易失性优势,首代技术可提供4TB VRAM容量,目标2026年下半年送样 [3][50][52][54] - 4F² DRAM、3D NAND等新架构创新依赖刻蚀、沉积、键合设备,推动存储密度持续突破 [64][68][71] 设备市场展望 - 2025年全球NAND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达137亿美元,同比增长42.5%;2026年达150亿美元,同比增长9.7% [3][61] - DRAM设备销售额2024年增长40.2%至195亿美元,2025年和2026年预计分别增长6.4%和12.1% [61][62] - 刻蚀与沉积设备是存储三维化演进的核心,键合设备成为3D集成技术关键设备 [64][68][71] 投资建议 - 需求侧关注德明利、江波龙、香农芯创、兆易创新 [4][72] - CBA技术带动Logic die代工需求,关注晶合集成、华虹公司 [4][73] - 存储原厂Capex提升利好半导体设备商,关注拓荆科技、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华海清科、精智达、华峰测控、长川科技 [4][73]
电新行业2025年三季报综述:复苏拐点渐明,二次成长正兴
长江证券· 2025-11-04 09: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看好 维持 [2] 报告核心观点 - 电新行业复苏拐点渐明,二次成长正兴,光伏反内卷带动产业链价格修复,行业盈利逐步改善,储能、锂电、风电等细分领域景气度分化,整体呈现向好趋势 [1][7] 分行业总结 光伏 - 2025年第三季度光伏制造企业收入2097亿元,同比下降9%,环比下降3% [7][12]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9.2亿元,同环比均大幅减亏,净利率环比提升2.6个百分点 [7][22] - 制造类企业毛利率为9.1%,环比提升1.4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反内卷带动的价格修复 [7][19] -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27亿元,同比增加1%,环比增加51% [30] - 行业存货约1956亿元,同比减少14.4%,环比增加2.9%,资产减值规模大幅收窄至约22亿元 [43] - 硅料和硅片环节毛利率显著修复,2025年第三季度硅料毛利率为6%,硅片毛利率为12% [45] 储能 - 2025年第三季度储能产业链收入616亿元,同比增长14%,环比下降7%;净利润67.1亿元,同比增长28%,环比下降5% [7][49] - 大储板块维持高景气,相关标的储能业务收入利润同比高增,户储受欧洲夏季假期等因素影响环比出现波动但同比保持较好增速 [7][49] - 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末合同负债200.1亿元,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2%,验证后续景气趋势向上 [7][59] - 大储集成环节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5%,净利率为11%,同比均有所提升 [53] 锂电 - 2025年第三季度锂电产业链营收5750.1亿元,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6%;扣非净利358.6亿元,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21% [7][83] - 终端需求景气,2025年第三季度国内新能源车批发销量396.3万辆,同比增长22.8% [70] - 盈利端分化,资源环节扣非净利同比大增177%,材料和电池环节同比大幅改善,整车环节受到反内卷影响增幅较弱 [83][86] - 固态新技术周期启动,各环节积极布局,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7] 风电 - 2025年前三季度风电板块营业收入3088亿元,同比增长24.5%;归母净利168亿元,同比增长20.1% [106] - 2025年第三季度板块收入1161亿元,同比增长19.6%;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增长32.5% [112][115] - 各环节收入均同比增长,其中塔筒管桩环节收入同比提升50.6%,轴承环节收入同比增长55.1% [117] - 2025年第三季度末板块存货约1270亿元,环比增加128亿元;合同负债约661亿元,处于历史高位,奠定后续交付景气基础 [128] 电力设备 - 高压、出海、AIDC环节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均实现10%以上增长,并且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31][132] - 电表、配电设备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存在一定压力,收入同比分别下降9.8%和4.8% [131][132] - 高压环节2025年第三季度末存货达到357亿元,合同负债199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在手订单充足 [144][148] - 出海板块中,变压器2025年前三季度出口额316亿元,同比增长55% [152]
深海空天共筑钛合金新需求
开源证券· 2025-11-04 09: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7年航空航天和舰船钛材需求预计接近4.9万吨 [3] - 高性能低成本钛合金产能仍待提升 [4] - 受益标的包括宝钛股份、西部超导、西部材料、金天钛业 [5] 行业需求分析 - 2024年我国航空钛材用量为32,193吨,占钛材总消费量的21.3%,预计2027年有望超过39,000吨 [3] - 船舶领域钛材用量快速增长,2024年已超4900吨,同比增长32% [3] - 2024年中国钛材消费量为15.1万吨,同比增长1.6%,化工和航空航天是主要消费领域,占比分别为48.5%、21.3% [19] - 预计2025-2027年航空航天钛材消费量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达6.7%,2027年用量有望超过39,000吨 [24][26] - 预计2027年船舶领域钛材消费量接近9,500吨,2025-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22% [28][30] 应用领域与趋势 - 航空航天是钛合金最重要应用领域,钛合金用量占比持续提升,例如波音787钛合金占比达15%,我国C919钛合金用量为9%-10%,第五代战斗机F-22上高达41% [9] - 高温钛合金在高声速飞行器领域具有广阔前景,需求向650-750℃更高使用温度发展 [11] - 我国舰船钛合金已形成低、中、高强度体系,但在水下航行器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发展潜力 [15][16][17] 产业供给与技术发展 - 2024年宝钛股份等四家主要上市公司合计生产钛合金51,349吨,销售48,694吨 [31][32] - 我国高性能钛合金与国际先进产品相比仍存在性能差距,高温、高强钛合金需求迫切 [4][33] - 材料设计取得新进展,例如北京科技大学团队提出的素化设计策略有望降低高性能钛合金生产成本 [4][37] - 海绵钛价格处于低位,截至2025年10月31日,0海绵钛国内市场价格为46,500元/吨 [37] 主要公司概况 - 宝钛股份是我国最大的专业化稀有金属生产科研基地,2025年上半年生产钛产品16,633吨,销售15,844吨 [40] - 西部超导多种牌号钛合金填补国内空白,2024年钛材生产8,134吨,销售7,910吨 [40] - 西部材料在航空航天用钛合金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2024年钛材销售量达6,767吨 [40] - 金天钛业IPO募投项目投产后,将新增年产钛合金棒材2,800吨、钛合金锻坯200吨的产能 [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