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建议稿解读:乘势而上,因势利导
银河证券· 2025-10-29 13:44
经济发展目标与路径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五年,预计经济增长目标为5%左右,以实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2][25] -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基于现实挑战的必然选择,2020年资本形成总额占GDP比重为44.3%,2024年降至25.6%,需提升潜在经济增速[19] - 2024年中国人均GDP为13,303美元,预计“十五五”期间需保持约5%的增速以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25][26] 产业结构与现代化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先进制造业引领,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38] - 推动传统产业(矿业、冶金、化工、轻工、纺织、机械、船舶、建筑)提质升级,促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36][38] -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包括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2][38] 科技创新与自立自强 - 加快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攻关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41][44] - 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2.4%,其中基础研究占比为0.4%,计划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41][43] - 实现人工智能从数智技术到产业应用全产业链的国际领先,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3][43] 内需市场与消费提振 -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更加突出内需作用,提振居民消费是重中之重,计划提高居民消费率[3][52] - 最具潜力的消费领域包括服务消费、绿色消费、数智消费、品质改善型消费,服务消费正在成为新引擎[52][58] - 收入分配格局优化是首要着力点,“十五五”阶段将深入实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振边际消费倾向[54] 金融体系与人民币国际化 - 与“十四五”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十五五”将着力“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这是全面的战略性升级[3][69] - 金融强国的内涵包括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3][69] 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 - 扩大有效投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提高投资效益,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3][68] -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包括适度超前投资新基建、提升安全韧性的重大基础设施、以及“软基建”相关方向[66][68] - 明确中央和地方投资方向和重点,中央发挥重大项目引领作用,地方因地制宜布局,提高民间投资比重[66][68]
每日市场观察-20251029
财达证券· 2025-10-29 13:14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沪指跌0.22%,深证成指跌0.44%,创业板指跌0.15%,两市成交额2.14万亿元,较前日缩量1923亿元[1] - 上证指数盘中突破4000点,为近十年首次,但收盘失守,市场呈强势整理[1][4] - 主力资金净流入上证45.07亿元,深证53.49亿元,流入前三板块为电池、软件开发、通信设备[5] - 行业表现分化,军工、建材、银行等涨幅居前,有色、钢铁、煤炭等跌幅居前,上涨股票近2400只,下跌超2900只[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中国与东盟暂免电子传输海关关税,加强数据跨境流动等数字领域合作[6] - 上交所坚持“硬科技”定位,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领域企业上市[7] - 证监会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健全投融资协调功能[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MaaS市场规模达1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1.2%[11] - 金融监管总局正起草文件支持险资投资科技创新,险资直接投资科技企业已达数千亿元[12][13] 行业与投资机会 - 军工行业景气度提升,军贸、信息化、低空经济等领域为增长点[2][3]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建立10个计量人才实训中心,涵盖新能源汽车等领域[9][10]
“制造强国”实干系列周报-20251029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9 12:14
商业航天 - "航天强国"首次作为独立目标写入十五五规划,将培育万亿深空经济新业态[10] - 商业航天产业中,地面设备和卫星服务市场价值占比合计超90%(2023年分别为53%和39%)[12] - 卫星互联网频轨资源竞争激烈,国际电信联盟规定需在12年内发射50%的卫星以遵循"先登先占"原则[22] - 预计2025年为行业拐点,星网及垣信完成小批量规模组网,卫星板块将从主题催化过渡到产业投资阶段[27] PCB设备与耗材 - AI驱动PCB钻孔需求提升,M9材料导致钻针寿命从千孔骤降至百孔级别,需求大幅增长[34] - 大族数控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达15.21亿元,同比增长95.1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1.94%至2.28亿元[38] - 鼎泰高科涂层钻针销量占比从2023年的24.0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6.18%[44] - 鼎泰高科在全球PCB钻针市场竞争格局中占据19%的份额(2020年数据)[46] 扫地机行业 - 国家补贴显著拉动扫地机销额,2025年4月至9月线上销额增速分别为81%、29%、27%、54%、87%和26%[3] - 行业头部效应加强,科沃斯凭借新品T80推出行业首款滚筒活水洗功能,带动份额快速提升[95] 柴油发电机 - AI算力需求推高智算中心建设,2024年中国AIDC市场规模预计达1,014亿元,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26.8%[101] - 供需错配导致柴油发电机组价格上涨,高功率机型(如2000kW)价格涨幅达12%-40%以上[106] - 国产品牌如潍柴重机在2025年中国移动招标中获得高压水冷柴发40%份额,数据中心机组月产能提升200%[117]
技术帖:美联储是如何决策加息降息的?
东吴证券· 2025-10-29 12:06
美联储决策框架与历史演变 - 美联储决策由特定历史使命决定,从金融稳定者演变为具独立性的央行,以就业最大化和物价稳定为双重使命[1] - 1951年《财政-联储协议》使美联储重获独立性,1977年《联邦储备改革法案》确立三重目标,双重使命延续至今[1] - 1993年泰勒规则为利率决策提供定量参考,实践中美联储同时关注资本市场波动与金融稳定(Fed Put)[1] 决策准确性评估与风险 - 1961年以来政策利率与泰勒规则趋势一致,但大滞胀和2021年“通胀暂时论”时期出现近10%显著偏离[1] - 政策决策风险存在于学术层面(如中性利率评估)、预判层面(主观性偏离规则)和政治层面(独立性挑战)[1] - 2021年通胀误判导致政策落后泰勒规则近10%,通过快速加息修正偏差[1] 2026年政策展望与市场影响 - 泰勒规则基于经济数据指引2026年降息1次,但交易员定价2.7次,预期新任主席将超经济需求降息[1] - 若2025年降息3次落地,2026年预计至少降息3次,政策利率降至[2.75, 3.0]%区间[1] - 更低美元利率将压低短期美债收益率,但更差美元信用推高长端期限溢价,导致长债利率高位震荡[1] - 超预期降息可能使美元贬值压力增大,助力黄金创新高,并推高美股及大宗商品需求[1]
宏观角度看四中全会与“十五五”(二):为“并跑领跑”时代构筑制度根基
东方证券· 2025-10-29 10:57
重点科技领域突破 - 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短板领域将采取“超常规措施”进行全链条推动和体系化攻关[5] - 政策致力于将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为具有策源功能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5] - 目标是通过完善制度环境催生更多标志性原创成果和颠覆性创新[5] 传统产业升级与系统性优势构建 - “十五五”建议稿点名矿业、冶金、化工、轻工、纺织等传统行业要求提升全球分工地位和竞争力[5] - 首次在制造业相关段落强调“品牌建设”并重提“加快产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变革”[5] - 加强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相结合以抢占产业应用制高点[5] 金融强国建设与服务高质量发展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独立成段重视程度较“十四五”建议稿和“三中”决定明显提升[5] - 金融发展将聚焦货币政策体系、宏观审慎管理体系、金融机构体系和风险防范化解体系的顶层设计与协调[5] - 金融将服务于国家高质量发展包括五篇大文章和资本市场功能并推进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改革[5] 制度构建与信心提升 - 政策注重充分调动全社会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形成合力[5]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5]
全球宏观治理逻辑变化系列(一):联储独立性受损如何改变宏观叙事?
华泰证券· 2025-10-29 10:18
美联储独立性挑战的背景与现状 - 自2025年8月底特朗普提出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以来,对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加剧,金价上升斜率加大[2] - 特朗普此轮干预是近80年来最直接、系统的挑战,表现为公开批评创历史之最、尝试解雇理事库克触及法律灰色地带、提名米兰担任理事并兼任白宫职务突破政策防火墙[5] - 市场已开始定价美元公信力结构性下降,2025年金价、数字货币、核心股权资产等估值区间明显上移[2] 美联储独立性的历史与法律基础 - 美联储独立性历经大萧条、二战及1970年代大通胀等考验,通过1935年《银行法》、1951年《财政部-美联储协议》及沃尔克抗通胀实践逐步确立[3][14] - 独立性体现在四大维度:组织架构与人事任命独立、决策程序独立、政策工具独立、职能履行不受专业外因素干扰[3] - 理事任期长达14年且交错,总统仅可因"正当原因"罢免,美联储自筹资金免受国会预算施压,构成独立性基石[20] 历史干预案例与宏观影响 - 历史上总统干预多集中于财政扩张周期或大选前夕经济不稳时,如约翰逊政府(1965年)赤字从82亿美元升至161亿美元(赤字率1.2%至1.8%),尼克松政府(1971-72年)政策利率下降快于通胀致真实利率下降[4][25][33] - 美联储独立性受损易引发通胀脱锚:伯恩斯时期(1970年代)政策被政治化导致通胀失控,而沃尔克时期(1980年代初)顶住压力加息虽致失业率超10%但奠定长期稳定[4][34][35] - 干预的典型宏观影响包括短期名义利率被压低、真实利率下降或转负、美元承压,如尼克松干预期间美元指数下跌4.1%[67][70][71] 当前独立性削弱的潜在风险 - 若独立性持续削弱,美联储非常规工具(如量化宽松)可能被政治化,影响金融稳定机制及跨监管协同,2025年《天才法案》等加密资产立法已显监管宽松倾向[6][56][58] - 近期美国增长加速+财政宽松下,联储指引多次降息可能压低真实利率;中长期财政可持续性下降、银行去监管等或引发美元超发,未来3-5年美元指数下行幅度或扩大[6] - 政治压力可能通过人事变动影响政策,如米兰在2025年9月议息会议中主张降息50基点,其利率预测远低于其他成员[50][52]
十五五规划建议,十大要点
华西证券· 2025-10-29 08:58
经济发展与质量 - 经济发展目标从“量”转向“质”,要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并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 - 高质量发展目标包括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升、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突破[1] 消费促进 - 规划明确要求“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并通过促就业、增收入、稳预期等政策增强居民消费能力[2] - 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以促进消费[2] 财政政策 -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2025年赤字率为4%,并批准了6万亿元置换债额度,同时强调财政可持续性[3] - 完善地方税和直接税体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并适当加强中央事权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3] 货币金融与资本市场 -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并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五大金融领域[4] -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及跨境支付体系建设[5] 产业与科技发展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提升矿业、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并培育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6] - 强调科技自立自强,采取超常规措施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实施“人工智能+”行动[7] 投资与人口政策 - 强调投资有效性,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并提高收益,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项目,并注重“投资于人”[10] - 人口政策转向促进高质量发展,健全全生命周期人口服务体系,并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12] 国家安全 - 国家安全重点领域扩围,确保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等安全,并加强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生物等安全能力建设[13]
《建议》解读:“十五五”规划建议的 9 条增量信息
国信证券· 2025-10-28 22:52
核心目标与量化指标 - 高质量发展核心目标转化为可考核量化指标,包括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升、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5] - 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纳入成效评判标准[5] 产业布局与创新驱动 - 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优化传统产业(矿业、冶金、化工、轻工、纺织、机械、船舶、建筑)并培育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和未来产业(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6] - 科技自立自强通过举国体制和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8] - 人工智能发展路径被重点强调,包括加快技术创新、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强治理[8] 制度改革与市场环境 - 要素市场化改革和统一大市场建设强调破除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改革统计、财税、考核制度并优化利益分享机制[9][13] - 统一六大核心市场制度规则(产权、准入、信用、退出等),规范地方政府经济行为以破除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壁垒[13] 财政与消费投资策略 - 财政政策转向增强可持续性,加强科学管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完善地方税与直接税体系,并保持合理宏观税负水平[10]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从供需两侧发力,需求侧统筹促就业增收入稳预期,供给侧推动服务与商品消费扩容升级,并清理汽车住房等领域不合理限制[11] - 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聚焦安全能力建设,探索全口径政府投资计划并提高民间投资比重[12] 对外开放与金融国际化 - 对外开放升级为制度型开放,对接CPTPP等国际高标准规则,重点发展数字贸易与服务贸易,大幅缩减外资负面清单[14] - 人民币国际化删除"稳慎"表述,强调建设自主可控跨境支付体系,推进进入主动提速新阶段[14]
“十五五”规划建议学习体会
中银国际· 2025-10-28 22:48
产业政策方向 - 传统产业优化提升被置于优先位置,以巩固矿业、冶金、纺织等传统产业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2] -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是传统优势产业再升级[1][2] - 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十五五”期间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4] 需求侧与内需提振 - “十五五”期间将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问题,需求侧政策值得期待[1][2] - 扩内需策略将大力提振消费置于优先位置,并通过促就业、增收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2] - 居民增收将从再分配调节及多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两个角度共同发力[2] 财政与投资导向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保和就业保障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16.8%[3] - 财政支出有望进一步向社保就业领域倾斜,并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3] - 中央财政将发力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并优化央地财权事权分配结构[1][5] - 民生领域及公共服务相关基础设施投资有望在“十五五”期间进一步发力[1][3]
世界货币变迁史:宏观经济专题研究
国信证券· 2025-10-28 22:48
世界货币变迁的核心规律 - 世界货币更迭本质是全球经济权力转移,遵循贸易奠基、金融创新巩固、债务与军事失控崩塌的逻辑[1] 西班牙银元(16世纪) - 西班牙银元依托南美白银资源崛起,波托西银矿贡献全球50%白银产量[13] - 银元因高含银量(93.7%)和标准化铸造(重量27.468克)成为全球硬通货[15] - 衰落源于战争债务恶性循环:1557-1596年四次债务违约,1588年无敌舰队覆灭后白银输入从年均300万比索锐减至1620年150万比索[18][19] 荷兰弗罗林(17世纪) - 荷兰凭借贸易优势崛起,1670年商船总量达3500艘,远超西班牙(196艘)和英格兰(371艘)[22] - 阿姆斯特丹银行创新支撑霸权:账户清算使跨境结算时间缩短至3天,手续费降低50%;100%准备金制度维持汇率波动不超过2%[25] - 衰落因1780-1784年第四次英荷战争:东印度公司亏损1500万弗罗林,银行白银储备从700万降至200万弗罗林,弗罗林对黄金贬值12%[30][31] 英镑(19-20世纪) - 19世纪英国凭借工业革命,19世纪末80%国际贸易以英镑结算,海外投资达40亿英镑占西方总投资50%[33][34] - 金本位制度巩固信用:1816年法案规定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1821-1914年汇率波动不超过5%[35][37] - 两次世界大战导致衰落:一战军费100亿英镑,英国从债权国沦为债务国;二战军费250亿英镑,外汇储备仅10亿美元,1949年和1967年英镑分别贬值30.5%和14.3%[37][41] 美元崛起与规律总结 - 美元崛起依托美联储创新:1930年承兑汇票规模达350百万英镑超过英国,国际贸易结算占比从1914年5%升至1930年30%[40] - 核心规律总结:贸易是基础(如西班牙白银航线),金融创新是核心(如荷兰账户清算),债务与军事是底线(如西班牙违约、英国战争债务)[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