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迈威生物(688062):商业化、BD两开花,研发快速推进
东方证券· 2025-11-04 09:59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对迈威生物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为56.44元,对应合理市值为225.55亿元 [3] - 估值采用自由现金流贴现方法,关键参数包括永续增长率2.00%和WACC为8.89% [11] - 当前股价为47.48元,较目标价存在约18.9%的上涨空间 [6] 盈利预测与财务表现 - 基于2025年三季报,报告下调2025年营收预测至7.47亿元,但上调2026年营收预测至10.66亿元 [3]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5亿元、-6.55亿元、-2.91亿元,亏损幅度逐年收窄 [3]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5.66亿元,同比增长301.0%,单三季度营收达4.65亿元,同比激增1,717.4% [10] - 毛利率预计维持在较高水平,2025-2027年预测分别为93.5%、89.3%、85.0% [5] 业务进展与商业化 - 2025年第三季度技术服务收入达4.07亿元,药品销售收入为0.55亿元,同比增长120.9% [10] - 商业化进程加速:阿柏西普生物类似药国内上市申请获受理,阿达木单抗完成MAH转移工作 [10] - 海外合作取得进展,与菲律宾、巴拉圭公司就2款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达成合作,巴基斯坦药监局已批准该药品 [10] 研发管线推进 - Nectin-4 ADC项目进展顺利,针对TNBC患者的美国II期及联合JS207的国内II期临床试验均完成首例入组 [10] - ST2单抗治疗COPD的国内I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给药,美国IIa期临床试验预计于第四季度申报 [10] - TMPRSS6单抗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美国I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给药 [10] - 多项新临床即将开展,包括IL-11单抗、B7-H3 ADC联用JS207、CDH17 ADC等 [10] 业务发展与合作 - 2025年9月公司与Kalexo就临床前双靶小核酸药物2MW7141达成合作协议,交易总金额达10亿美元,含首付款及近端付款1,200万美元 [10] - 单三季度研发费用为3.20亿元,同比增长101.5%,主要因多项在研品种处于关键注册临床研究阶段 [10]
张江高科(600895):业绩稳健增加,创投龙头投资收益大增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04 09:59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优于大市"评级 [1][4]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张江科学城的重要开发主体,也是张江科学城运营主体中唯一上市公司 [1][4] - 公司创投业务受益于资源丰富的张江科学城,未来投资收益增长可期 [1][4]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增长,投资收益保持强劲上升势头 [1][4] - 预计公司2025年EPS为0.72元,RNAV值为50.13元,给予公司2025年1.1倍的RNAV估值,合理价值为55.14元 [4]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04亿元,同比增加19.09%;实现归母净利润6.17亿元,同比增加20.66% [4]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投资收益6.96亿元,同比大幅增加885.61% [4]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877.77万元,同比下滑103.42% [4] - 2025年预测营业收入为21.93亿元,同比增长10.6%;预测归母净利润为11.22亿元,同比增长14.2% [3] - 2025年预测每股净收益为0.72元,净资产收益率为6.9% [3] 业务运营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房地产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1.29亿元,同比增加24.81% [4]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房地产业务取得租金总收入8.61亿元,同比增加13.31% [4] - 2025年9月末公司出租房地产总面积186.83万平 [4]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无新增房地产项目储备,新开工面积0.27万平,竣工面积10.3万平 [4] 资产与估值 - 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为594.0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72% [4] - 2025年三季度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7.5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36% [4] - 公司RNAV估值为50.13元/股,基于2025年预测BPS 10.46元,对应动态PB为5.27倍 [4][8] - 公司合理价值为55.14元,基于1.1倍RNAV估值 [4] 行业地位 - 公司拥有产业投资和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服务两大核心主业 [9] - 公司作为张江科学城的重要建设运营主体,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以及上海市、浦东新区和张江科学城发展规划 [9]
东方电气(600875):三季度盈利能力修复,“十五五”电源建设需求可期
国信证券· 2025-11-04 09:5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东方电气维持“优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1][6][3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三季度盈利能力环比修复,随着低价订单消化,毛利率有望持续改善 [1][2][16] - 公司在手订单充沛,2025年发电设备产量目标为73GW,较2024年58.1GW增长26%,业绩增长可期 [3][23] - “十五五”期间国家政策推动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公司在各类电源产品中技术领先,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 [4][3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555.2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29.7亿元,同比增长13% [1][10]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总收入173.7亿元,同比增长20.7%;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13.2%,环比增长39.8% [1][10]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5.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5.2%,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但环比提升0.6个百分点 [2][16]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合计计提减值损失9.02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6.32亿元,对利润增长形成拖累 [2] 订单与运营情况 - 2025年前三季度新签订单总额885.8亿元,同比增长9% [3][23] - 可再生能源装备新签订单269.2亿元,同比增长23%;清洁高效能源装备(以煤电为主)新签订单326.5亿元,同比持平 [3][2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新签订单231.0亿元,同比下滑8%,环比下滑22% [3][23] - 2025年前三季度发电设备产量61.5GW,其中水轮发电机组4.43GW,汽轮发电机组45.18GW,风力发电机组11.85GW [3][23] 行业前景与政策环境 - 国家能源局于2025年9月发布政策,推动煤电、气电装备高效、灵活、低碳化升级,并提升可再生能源装备质效水平 [4][30] - “十五五”期间,雅鲁藏布江下游等大型水电项目有序推进,核电有望保持常态化核准,气电调峰电源重要性凸显 [4][3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报告上调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8亿元、47.9亿元、51.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6.6%、4.6%、6.7% [4][31] - 基于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16倍、15.3倍、14.4倍 [4][31]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32元、1.38元、1.48元 [5]
锦江酒店(600754):需求端潜力仍待释放,公司费用管理能力优化
中银国际· 2025-11-04 09:3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锦江酒店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原评级亦为“增持”[1] - 报告对其所在板块的评级为“强于大市”[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5.45%,显示出在市场需求承压背景下通过费用控制实现的经营韧性[3] - 尽管商旅出行需求有待充分修复导致收入端小幅下滑,但公司管理能力持续优化,全年拓店计划完成度良好,为未来利润释放奠定基础[3][5][8] - 基于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的逐步改善,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91元、1.07元、1.27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4.9倍、21.0倍、17.7倍[5][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37.15亿元,同比减少4.71%;实现归母净利润3.75亿元,同比增长45.45%;扣非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72.18%[3][8] -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累计营收102.41亿元,同比减少5.09%;归母净利润7.46亿元,同比减少32.52%,主要因去年同期处置时尚之旅酒店取得投资收益约4.2亿元造成高基数;扣非归母净利润8.40亿元,同比增长31.43%[8] - **收入结构**: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大陆境内收入同比增长2.18%,境外收入同比下降18.44%[3] - **盈利预测**:预测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6亿元、11.42亿元、13.5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6.0%、18.3%、18.4%[7] 经营数据 - **境内酒店经营指标**:2025年第三季度,境内有限服务型酒店RevPAR(每间可售房收入)为170.94元/间,同比减少1.99%;平均每日房价(ADR)为245.01元,同比增长3.01%;平均入住率(OCC)为69.77%,同比下降3.59个百分点[8] - **境外酒店经营指标**:2025年第三季度,境外业务平均RevPAR同比下滑10.48%,ADR和OCC分别同比下降9.20%和0.92个百分点,下滑主要源于2024年法国奥运会期间的高基数效应[8] - **业务扩张**:2025年前三季度新开业酒店1016家(其中第三季度343家),净增酒店592家(其中第三季度212家),已完成全年1300家开店目标的78.15%[8] 估值与财务指标 - **估值比率**:报告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的市盈率(P/E)分别为24.9倍、21.0倍、17.7倍;市净率(P/B)分别为1.5倍、1.5倍、1.4倍[7][11] - **盈利能力指标**:预测毛利率从2025年的38.6%逐步提升至2027年的41.0%;归母净利润率从2025年的7.1%提升至2027年的8.8%[11] - **成长能力指标**:预测营业收入增长率在2025年触底后回升,2026年及2027年分别为5.0%和7.5%[7][11]
拓邦股份(002139):利润短期承压,创新业务快速增长
天风证券· 2025-11-04 09:1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拓邦股份的6个月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该评级 [6]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1.88亿元,同比增长6.34%,但归母净利润为4.20亿元,同比下降23.86%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为26.85亿元,同比微增0.05%,归母净利润为9038万元,同比下降44.69% [1] - 报告认为公司利润短期承压,但创新业务保持快速增长 [1][2] 战略驱动与业务进展 - 公司正围绕“部件”+“整机”战略驱动发展,一方面巩固现有部件品类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加速拓展整机等新业务 [2] - 数字能源领域的市场机会凸显,户用储能及工商储一体机在欧洲及亚太地区已获取批量订单并持续交付 [2] - 智能汽车和机器人等新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 [2] 盈利能力分析 - 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1.98%,同比下降1.73个百分点,主要受关税政策扰动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 [3] - 长期来看,随着关税政策稳定、创新品类规模上量、产品结构优化及降本措施落地,公司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3] 费用投入与未来展望 - 公司前三季度三项期间费用同比增加约2.11亿元,增幅达17.94%,主要源于股权激励费用增加以及对数字能源、AI+整机、机器人等前沿业务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投入 [4] -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与创新,积极拥抱AI技术在家电、数字能源、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机遇 [4]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0亿元、8.73亿元、10.40亿元,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25倍、20倍、17倍 [4] 财务预测摘要 - 预测公司营业收入将从2025年的113.34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160.39亿元 [5] - 预计每股收益(EPS)将从2025年的0.55元提升至2027年的0.83元 [5] - 主要获利能力指标显示,毛利率预计将稳定在23%以上,净利率将从2025年的6.00%提升至2027年的6.49% [12]
云铝股份(000807):铝价持续高位公司盈利可期,提高分红凸显红利价值
开源证券· 2025-11-04 09:12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1][4] 核心观点 - 铝价持续高位运行叠加氧化铝价格下跌,有望共同推动公司吨铝利润走扩,带来业绩强劲增长 [4][5] - 公司绿色铝α属性凸显,盈利前景可期 [4] - 公司持续提高分红比例,增强投资者信心,红利价值凸显 [1][6] 财务业绩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0.72亿元,同比增长12.47%;归母净利润43.98亿元,同比增长15.14% [4]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49.93亿元,同比增长3.13%,环比增长2.23%;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25.31%,环比下降9.09%,主要因成本端氧化铝价格上涨 [4] - 下调业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68亿元、75.38亿元、85.92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7.5%、24.2%、14.0% [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75元、2.17元、2.48元,对应2025年11月3日收盘价的市盈率(PE)分别为13.9倍、11.2倍、9.8倍 [4] - 预计毛利率将持续改善,从2024年的13.2%提升至2027年的23.3% [7] 行业与经营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电解铝均价环比上涨515.7元/吨(含税),但氧化铝均价环比上涨107.5元/吨(含税)导致毛利率环比略有下降 [5] - 展望2025年第四季度,铝价维持高位,氧化铝价格进入下跌通道,成本下行与销售价格上行共同推动吨铝利润走扩 [5] - 公司2025年中期派发现金红利11.1亿元,占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的比例约为40.10%,较2024年的32.23%稳步提高 [6] 主要财务指标 - 公司当前总市值842.37亿元,股价24.29元 [1] - 财务预测显示公司获利能力增强,净利率从2024年的8.1%预计提升至2027年的14.5% [7] - 净资产收益率(ROE)预计从2024年的15.9%提升至2026年的18.7% [7] - 资产负债结构优化,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的23.3%预计下降至2027年的13.1% [10]
日联科技(688531):业绩持续高增,高端半导体检测收购落地
开源证券· 2025-11-04 09:12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高端半导体检测收购落地,工业检测平台型龙头启航[1][2][4]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在手订单饱满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2]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战略合作,在核心部件及AI检测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并成功收购全球高端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导者,业务布局拓展至先进制程[3][4] 财务业绩与预测 - 2025年Q1-Q3营收7.37亿元,同比增长44.01%;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18.83%[2] - 2025年Q3单季度营收2.77亿元,同比增长54.57%;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48.84%;扣非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增长126.09%[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8亿元、3.17亿元、4.6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8元、1.91元、2.79元[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的PE分别为62.6倍、35.3倍、24.2倍[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78亿元、16.08亿元、22.35亿元,同比增长59.3%、36.5%、39.0%[4] - 预计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5年的45.1%升至2027年的48.0%[4] 业务进展与技术突破 - 公司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款开放式射线源并实现量产,产品具备纳米级分辨率、160kV超强穿透和2000X超级放大能力,覆盖范围从封测环节拓展至晶圆检测环节[3] - 公司与思朗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更适合工业检测的专用算力芯片,以提升AI检测技术能力[3] - 公司收购全球半导体高端故障分析设备领导者SSTI,该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135.55万元,并承诺2026-2028年平均税后利润不低于6,270万元[4] - 通过收购SSTI,公司将能提供适配3nm、7nm等先进制程以及14nm成熟制程的高端检测设备,填补国内高端需求[4] 行业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下游锂电、电子半导体等行业景气度普遍较好,带动公司新增订单高速增长[2] - 公司通过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正打造成为全球工业检测平台型龙头[4]
伟星股份(002003):25Q1-Q3营收同比+1.46%,国际业务延续增长趋势
华源证券· 2025-11-04 09:03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5]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深耕服装辅料赛道,通过产能海外布局提升与客户的协同效率,注重研发以提升产品竞争优势,深化数字应用以建立绿色数智工厂,夯实行业竞争优势[7]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化、创新型的辅料王国",加大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海外正在运营的工业园包括孟加拉及越南园区[7] - 受益于全球化战略,公司国际业务延续上半年增长趋势,且在关税影响趋缓后Q3单季订单有所回暖[7] 基本数据 - 收盘价为10.88元,一年内最高/最低价为14.60元/9.89元[3] - 总市值为12,717.52百万元,流通市值为11,060.76百万元,总股本为1,168.89百万股[3] - 资产负债率为32.86%,每股净资产为3.94元/股[3] 财务业绩表现 - 25Q1-Q3实现营收36.33亿元,同比+1.46%,实现归母净利润5.83亿元,同比-6.46%,归母净利率同比-1.36pct至16.06%,毛利率同比+1.01pct至43.71%[7] - 25Q3单季实现营收12.95亿元,同比+0.86%,实现归母净利润2.14亿元,同比+3.03%,归母净利率同比+0.35pct至16.53%,毛利率同比+0.88pct至45.20%[7] - 25Q1-Q3销售费率同比+0.54pct至8.72%,管理费率同比+0.55pct至10.42%,研发费率同比-0.08pct至3.61%[7] - 财务费用同比+1436.18%系国际汇率影响及利息收入同比下降[7] 国际业务与产能布局 - 25H1国内地区实现营收14.74亿元,同比-4.09%;国际业务实现营收8.64亿元,同比+13.72%,营收占比较24H1提升3.88pct至36.97%[7] - 25H1公司国际产能占比为18.48%,较2024年底下降0.57pct,但产能利用率较2024年底提升0.31pct至48.29%[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91百万元、5,324百万元、5,854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64%、8.85%、9.96%[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4百万元、782百万元、887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91%、12.69%、13.44%[6]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9元/股、0.67元/股、0.76元/股,ROE分别为15.54%、17.04%、18.75%[6] - 预计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8.33、16.26、14.34[6]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41.30%、41.70%、42.30%,净利率分别为14.21%、14.71%、15.17%[9]
新宙邦(300037):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电池化学品销量同比大幅提升:新宙邦(300037.SZ)2025年三季报点评
光大证券· 2025-11-04 08:3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3][5]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聚焦新型电子化学品及功能材料业务,新增产能有望持续放量,发展前景广阔 [3] - 公司25年前三季度业绩显示,电池化学品销量同比大幅提升,运营效率显著提高 [1] - 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锂景气回暖,价格同比大幅上涨,公司相关产能建设稳步推进,自供比例高 [2] - 氟化液产品完成阶段性产能建设,市场地位领先,未来将通过技改和新项目进一步扩大产能以应对增长需求 [3] 2025年三季报业绩总结 - **营业收入**: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16亿元,同比增长16.75%;25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68亿元,同比增长13.60%,环比增长5.45% [1] - **归母净利润**: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48亿元,同比增长6.64%;25Q3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64亿元,同比下降7.51%,环比增长4.03% [1] - **盈利能力**:25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24.51%,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 [1] - **费用率**:25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4.3%、5.4%、0.3%,同比分别变动+0.3、-0.2、+1.3、+0.04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分析 - **电池化学品**:销售价格企稳,销量同比进一步大幅提升,公司通过加强内部协同一体化运营,运营效率显著提高 [1] - **有机氟化学品和电子信息化学品**:保持较强的市场品牌影响力和盈利能力,其中氟化液保持稳定增长 [1] - **六氟磷酸锂**:截至2025年10月31日,市场均价为10.6万元/吨,同比上涨96.3% [2];公司通过并购的石磊氟材料具备2.4万吨/年产能,单月产量稳定在2000吨左右,规划产能将提升至3.6万吨/年,当前自供比例为50%-70% [2] - **氟化液**:氢氟醚已建成3000吨年产能,全氟聚醚已建成2500吨年产能;公司在国内及韩国市场市占率位居行业前列,未来将通过技术改造和“年产3万吨高端氟精细化学品项目”系统性扩大产能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2亿元、15.66亿元、19.13亿元,对应增长率分别为26.57%、31.36%、22.14% [3][4] - **营业收入预测**:预计25-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7.20亿元、119.03亿元、140.5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3.87%、22.46%、18.10% [4] - **每股收益(EPS)**:预计25-27年EPS分别为1.59元、2.09元、2.56元 [4] - **估值指标**:基于当前股价53.10元,对应25-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33倍、25倍、21倍;市净率(P/B)分别为3.7倍、3.4倍、3.0倍 [4][13] - **盈利能力指标**:预计25-27年毛利率分别为26.3%、27.2%、27.6%;摊薄ROE分别为11.20%、13.22%、14.39% [4][12] 市场表现与数据 - **公司市值**:总股本7.48亿股,总市值397.07亿元 [5] - **股价表现**:近一年最低价26.12元,最高价56.92元;近3月换手率191.62% [5] - **相对收益**:近1月、3月、1年的绝对收益分别为1.34%、56.36%、37.26%;相对收益分别为2.80%、42.36%、19.62% [8]
开润股份(300577):同一品类延展客户,同一客户延展品类
天风证券· 2025-11-04 08:1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开润股份的6个月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该评级 [6]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13亿元,同比增长8%,归母净利润为0.9亿元,同比增长26% [1]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为37亿元,同比增长23%,归母净利润为2.8亿元,同比减少13%,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6亿元,同比增长14% [1]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3.80%,同比提升1.84个百分点,得益于生产管理水平提升和客户结构优化 [1] - 公司持续推进“同一品类延展客户、同一客户延展品类”的战略,箱包与服装制造业务协同发展,产能利用率和生产效率稳步提升 [1] 战略举措与业务整合 - 公司于2024年6月将上海嘉乐纳入合并报表,并于2025年10月9日进一步收购其20%的股份,以增强控制力、管理效率和战略协同 [2] - 上海嘉乐的服装业务与公司原有箱包业务形成良好协同,推动运营效率与业绩持续攀升 [2] 产能布局与风险管理 - 公司在印尼、中国、印度建有生产基地,截至2025年上半年,箱包业务境外产能占比70.87%,服装业务境外产能占比79.96% [3] - 多元化的产能布局旨在灵活应对市场、贸易政策及客户需求变化,有效降低海外贸易风险及相关成本 [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基于前三季度业绩及外部环境,报告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亿元、4.5亿元、5.5亿元 [4] - 调整后的预测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5倍、12倍、10倍 [4] - 财务模型显示,公司预计营业收入将从2025年的52.46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72.43亿元,每股收益将从1.55元增长至2.31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