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素时尚(603587):三季度利润恢复增长,线上及直营渠道增势良好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4 19:57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三季度利润恢复增长,单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6%至0.7亿元,扣非口径增长8%,略好于预期 [7] - 公司深耕中高端女装行业,品牌力强且具备较高的盈利能力,中长期多品牌矩阵优势明显,品牌内生增长性优异 [7] - 考虑到三季度以来零售环境边际走弱及天气因素影响,略微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3.2/3.5亿元,对应市盈率20/19/17倍 [7]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4.2%至15.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5.4%至2.4亿元 [6][7] - 单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1%至4.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6%至0.7亿元 [7] - 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为21.21亿元,2026年预计同比增长5.3%至22.34亿元,2027年预计同比增长7.2%至23.96亿元 [6] 分品牌表现 - 主力品牌表现相对稳健,DA品牌前三季度收入下滑3.9%至8.1亿元,毛利率微至76.43% [7] - DZ品牌前三季度收入下滑2.6%至6.3亿元,毛利率提升至73.9% [7] - DM与RA品牌仍处于调整期,DM品牌收入下滑14.6%至7628万元 [7] 分渠道表现 - 线上渠道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6.2%至3.3亿元,占比约21%,毛利率稳定在76.7%,成为核心增长来源 [7] - 线下渠道前三季度收入下滑10.1%至12.1亿元,其中直营渠道收入逆势增长9%,加盟收入下滑27% [7] - 年内加盟店净关闭93家至535家,直营店净关闭26家 [7] 盈利能力与财务状况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75.5%,主要品牌毛利率均有提升 [6][7] - 销售费用率因收入下降被动抬升,增加5.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提升1个百分点至10.1% [7][12] - 归母净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至15.3% [7][10]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存货为4.2亿元,与期初相比基本稳定 [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提升至3.2亿元,同比增长72.7% [7]
登康口腔(001328):业绩稳健增长,冷酸灵品牌资产积淀深厚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4 19:4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登康口腔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12.28亿元,同比增长16.66%,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15.21% [7] - 冷酸灵品牌资产积淀深厚,国民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抗敏功效成功占领消费者心智 [7][10] - 公司立足口腔大健康积极进行品类拓展,新业务快速放量,线下经分销体系壁垒深厚,并积极发力电商渠道 [10] - 考虑电商快速放量、线下稳健及产品结构升级顺利,报告上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92亿元、2.37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为2.86亿元 [10] 财务业绩与预测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单季度收入3.86亿元,同比增长10.49%,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增长11.43% [7] - **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8.28亿元、21.57亿元、25.26亿元,对应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2%、18.0%、17.1% [5] - **净利润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亿元、2.37亿元、2.86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9.2%、23.4%、20.7% [5][10] - **盈利能力**: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50.50%,同比提升1.25个百分点;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将持续改善,分别达到52.0%、53.0%、54.0% [5][7] 运营亮点 - **产品与技术**:公司聚焦抗敏核心技术,构建创新抗敏技术平台,深化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研究 [7];推出专研抗敏泵式牙膏、清火护龈牙膏等多款中高端新品,中高端牙膏产品占比大幅提升 [7] - **新品与品类拓展**:冷酸灵成人电动牙刷新品开发完成,口腔抑菌膏升级上市,并布局IP联名漱口水、专业护理礼盒等新品类 [7] - **渠道策略**:公司实施“精耕分销、强化KA、电商和新零售并举、拓展新渠道”的销售策略 [7];线上积极发力天猫、抖音、京东等平台,线下通过覆盖31个省级区域的经分销商覆盖数十万家零售终端 [7] - **品牌与营销**:公司以专业化、国民化、年轻化为品牌核心,通过数字化内容平台运营和整合营销传播矩阵,刷新品牌年轻化认知 [7] 行业观点 - 牙膏行业有望持续进行产品升级,当前为国产品牌份额提升的良好时机 [10]
中钨高新(000657):金洲公司积极扩产,远景钨业注入启动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4 19:4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钨高新维持“买入”评级 [5][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单季度营业收入达49.06亿元,同比增长34.98%,归母净利润为3.35亿元,同比增长36.53% [5] - AI算力资本开支推动高端PCB需求激增,公司旗下金洲公司的PCB钻针产品供不应求,产能持续扩张 [8] - 公司拟现金收购远景钨业,提升钨资源自给率,并计划后续继续注入集团内剩余矿山,强化产业链整合 [8] - 基于矿山注入带来的利润增厚预期,报告上调了公司2025-2027年的盈利预测 [8]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55亿元,同比增长13.39%,归母净利润8.46亿元,同比增长18.26% [5]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2.85%,同比提升8.10个百分点,净利率为7.55%,同比提升5.18个百分点 [8] - 费用控制良好,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变化-0.32、+0.14、+0.34、-0.26个百分点 [8] - 盈利预测显示,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2亿元、18.07亿元、22.52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40倍、29倍、23倍 [7][8] 业务运营 - 金洲公司PCB钻针业务受益于AI服务器需求,产品结构优化,“金洲三宝”等核心产品销量占比已超过50% [8] - 产能扩张迅速,金洲公司月产能从今年上半年的6000多万支提升至9月的7000多万支,预计10月底将突破8000万支,公司已审议通过微钻扩产1.4亿支的项目 [8] - 资源整合取得进展,拟以8.21亿元收购远景钨业99.97%股权,该矿山保有钨金属量约15.45万吨,年产量约2600吨 [8]
华海清科(688120):业绩持续增长,看好CMP龙头平台化布局
东吴证券· 2025-11-04 19:3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华海清科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报告看好华海清科作为CMP设备龙头的平台化布局,认为其业绩持续增长,多类平台化产品陆续放量 [1][7]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31.94亿元,同比增长30.3%,归母净利润7.91亿元,同比增长9.8% [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2.44亿元,同比增长30.28%,环比增长19.97%;归母净利润2.86亿元,环比增长5.14% [7] - 盈利预测显示,2025年至2027年营业总收入预计分别为45.53亿元、55.98亿元、68.1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3.67%、22.94%、21.68%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1.83亿元、15.13亿元、19.3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62%、27.89%、27.53% [1][7]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4.09%,同比下降1.73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24.8%,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 [7] - 期间费用率为22.6%,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率为11.8%,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 [7]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为3.8亿元,同比增长42.8% [7] 财务与运营状况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15.12亿元,同比增长0.4%;存货38.98亿元,同比增长17.7% [7]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24亿元,同比下降51.6% [7] 业务进展与产品布局 - CMP设备:Universal-H300型号获批量重复订单并规模化出货;12/8英寸机台市占率持续提升,在头部客户实现全流程验证 [7] - 减薄/抛光装备:12英寸减薄机Versatile-GP300订单快速增长;12英寸晶圆减薄贴膜一体机Versatile-GM300批量发往多家半导体龙头企业 [7] - 划切装备:已发往多家客户验证,可解决存储芯片、CIS、先进封装等工艺中的晶圆边缘崩边问题 [7] - 离子注入装备:12英寸低温离子注入机iPUMA-LT已向国内头部客户出货 [7] - 湿法装备及晶圆再生业务:多类晶圆清洗装备已布局,SDS/CDS供液系统批量出货;晶圆再生业务获得多家大生产线批量订单 [7] 估值指标 - 基于最新股价,华海清科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至2027年预测市盈率(PE)分别为40倍、31倍、25倍 [1][7]
高德红外(002414):芯片到总体厚积薄发,内需到外贸躬逢其盛
长江证券· 2025-11-04 19:32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11] 核心观点 - 高德红外作为以红外为主导的高科技公司,拥有自底层至系统的完整而全面的自主技术,是唯一一家获得完整装备系统总体科研及生产资质的民营企业 [3][6][9] - 公司已搭建起非制冷、制冷型碲镉汞及二类超晶格三条完全自主可控的国产化芯片生产线,并构建了从底层红外核心器件到综合光电系统的全产业链研发生产体系 [3][6][7][23] - 公司积极投入新 J 种、新品类的系统总体科研,大力推进海外业务合作,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产品已实现多国家海外批量交付 [3][8][9] - 预测公司 25/26/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8.12/10.43/13.4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82%/28%/29%,对应 PE 分别为 73/57/44X [9]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1999年,员工6000余名,研发人员占比超过45%,已建成覆盖底层红外核心器件到顶层完整装备系统全产业链的产品研制基地 [20] - 公司业务涵盖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红外热成像整机及综合光电系统、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传统非致命性弹药及信息化弹药四大板块 [20][23][25] - 2025年以来公司红外综合光电及完整装备系统业务以及传统弹药业务均呈复苏态势,布局多年的核心业务进入景气上行阶段 [27][29] - 公司多款型号产品在国内精确制导总体系统型号产品及关重件配套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在某些重点领域市场具备独占性优势 [50][71][72] 技术优势与产业链布局 - 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红外芯”生产线,打造出涵盖全球主要技术路线的非制冷、碲镉汞及二类超晶格制冷型红外探测器芯片批产线 [23][56][62] - 在智能驾驶领域,公司可提供基于 AI 深度学习算法的红外感知智驾系统,实现前方目标检测识别智能预警,提升恶劣天气下的行驶安全 [7][64][66][69] - 公司全资子公司轩辕智驾为我国车载红外热成像领军企业,产品已量产应用于东风、广汽等核心车型,在国内首获 AEC-Q100/104 双认证 [69][71] 内需市场进展 - 公司率先研制成功某型号完整装备系统并获得该类系统总体科研生产资质,已与机关签署国内批量采购订单并实现首批交付 [7][72][76] - 2025年公司与客户签订了某型号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产品大额采购协议,协议签订金额为后续大额订货合同的部分预付价款 [73][76] - 公司近期在某新兵种上又签订了该型号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产品订购合同,证明产品能满足多兵种的差异化需求 [73][76] 外贸市场拓展 - 公司已获批多款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产品的外贸出口立项,与具有相关出口权的 J 贸公司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 [9][81][82] - 公司与某 J 贸公司签订了完整装备系统总体外贸产品国内采购合同,金额为 68,509.91 万元人民币 [82][83] - 公司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产品已相继在 J 贸公司海外展台上展出,获得全球媒体和国际市场的高度关注,并在以前年度实现多国家海外批量交付 [8][81][82] 子公司贡献 - 高芯科技、高德智感、工研院三家核心子公司在 2025H1 贡献上市公司 86%的收入体量,为净利润的核心支撑 [6][31][33][35] - 高芯科技掌握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技术,建立了三条批产线,产品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无人机、智能驾驶等领域 [37] - 高德智感专注民用领域,年产能达 150 万台以上,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制造、安全监控等领域 [37] - 工研院围绕微机电系统的设计、工艺、集成展开研究,为微机电技术提供双创服务的孵化平台 [39]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2024年受行业需求波动影响业绩触底,2025年扰动因素缓解,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40][44][46] - 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56.00亿元,同比增速109.14%,毛利率为43.50% [91] - 公司存货余额居于高位保障后续及时交付,合同负债维持高位表征后续需求旺盛 [50]
中国广核(003816):广东取消变动成本补偿电价有望回升,完成惠州核电资产注入
国信证券· 2025-11-04 19:3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并予以维持 [1][4][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受市场化电量增加和电价下降影响,营收与净利润同比下滑,但发电量保持增长 [1][9] - 2026年广东取消核电变动成本补偿机制,预计将推动上网电价触底反弹,叠加新机组投产,公司业绩有望改善 [2][17] - 公司已完成惠州核电等资产的注入,增强了长期发展的资产基础 [3][19] - 核电增值税政策进行调整,但预计短期内对公司盈利无显著影响 [3][1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97.23亿元,同比减少4.09%;归母净利润85.76亿元,同比减少14.14% [1][9]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205.56亿元,同比减少10.21%,环比增加7.40%;归母净利润26.24亿元,同比减少8.81%,环比减少10.32% [1][9] - 前三季度总发电量1828.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7%;上网电量1721.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7% [1][9] - 第三季度单季总发电量625.11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37%,环比增加3.95%;上网电量588.19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39%,环比增加3.79% [1][9]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3.5%,同比降低3.1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1.58%,同比下降3.31个百分点 [11]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0.03%,管理费用率3.05%,财务费用率5.76%,研发费用率1.48%,合计费用率10.32%,同比降低0.23个百分点 [11] - 2025年前三季度ROE为6.95%,同比降低1.65个百分点 [11]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净流入207.92亿元,同比减少19.5%;投资性现金净流出42.54亿元,同比增长54.7% [11][1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94.10亿元,2026年107.49亿元,2027年117.3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14%、9% [4][8][20] -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0.19元,2026年0.21元,2027年0.23元 [4][8][20]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市盈率21.1倍,2026年18.5倍,2027年17.0倍 [4][20]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865.64亿元,2026年953.94亿元,2027年1035.09亿元 [5][22] 业务运营与发展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管理28台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3179.6万千瓦;在建机组20台,装机容量2422.2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44.46% [16] - 在建机组中有4台处于调试阶段,2台处于设备安装阶段,3台处于土建施工阶段,11台处于FCD准备阶段 [16] - 预计2025年投产1台机组,2026年投产2台机组,2027年投产2台机组 [16] - 公司已完成对中广核惠州核电有限公司(82%股权)、中广核惠州第二核电有限公司、中广核惠州第三核电有限公司、中广核湛江核电有限公司(后三家100%股权)的资产注入 [3][19] 行业与政策动态 - 广东电力交易中心通知,2026年取消对核电的变动成本补偿机制,预计可使核电市场化电价提高约0.04元/千瓦时,即使在电价触底0.372元/千瓦时的情况下也能提高约0.02元/千瓦时 [2][17] - 国家调整核电增值税政策,对2025年10月31日后核准的机组不再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但对已投产或已核准未投产机组设置了过渡安排 [3][19]
万里扬(002434):储能专题报告:新型电力系统转型浪潮中的先行者
天风证券· 2025-11-04 19:31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万里扬(002434)"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13.3元,当前价格为8.8元 [6] - 估值基于2026年35倍市盈率,预计2026年每股收益为0.38元 [4] 核心观点 - 万里扬能源是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灵活电力调节提供商,核心业务为新型储能电站和虚拟电厂的投资、建设、运维及运营 [2] - 公司已形成"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新型储能"双主业模式,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约5% [2][15] - 公司在手储备储能项目总规模超过3000MW/6000MWh,已投运装机容量200MW/400MWh,在建装机容量250MW/500MWh [4]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61.9亿元、74.5亿元、90.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亿元、5.1亿元、6.0亿元 [4] 公司业务与竞争优势 - 万里扬能源提供灵活调节能力提升服务、多级联动市场交易服务及新型电力安全仿真服务三大核心产品 [16] - 在新型储能领域,公司是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先行者,自主研发储能能量管理系统和快速控制装置 [17] - 在虚拟电厂领域,公司运营管理系统可聚合分布式资源,提供实时监视、优化控制等服务,2021年在广东为用户创造响应收益高达4.5元/kWh [29][31] - 公司电力交易累计代理电量超过35亿千瓦时/年,代理用户数量超1200家 [13] 行业前景与驱动力 - 政策驱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3][47] - AI数据中心快速发展催生储能新需求,GGII预计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300GWh,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80% [3][66] - 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56%,首次超过煤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波动性需要灵活性资源调节 [50][53]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57]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91%、20.37%、21.47% [5]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67.40%、25.77%、19.04% [5]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6.2%、16.6%、16.9% [4][71] - 分业务看,储能业务预计保持高增长,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30%、32%、34%,毛利率稳定在65% [70][71]
南网储能(600995):前三季度业绩增长37%,密集投产期临近,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打开成长空间
国信证券· 2025-11-04 19:30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并予以维持 [1][3][5][24] 核心观点 -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13%,主要得益于来水偏丰及新型储能业务贡献 [1][8] - 公司处于密集投产期,抽水蓄能及新型储能业务发展有望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2][23] - 基于业绩表现及投产节奏,报告上调了公司2025-2027年的盈利预测 [3][2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3.20亿元,同比增长17.72%;归母净利润14.33亿元,同比增长37.13% [1][8] - 单三季度营业收入20.19亿元,同比增长25.59%,环比增长15.80%;单三季度归母净利润6.01亿元,同比增长43.41%,环比增长31.06% [1][8] - 盈利能力提升,前三季度毛利率为54.90%,同比提高3.69个百分点;净利率为32.67%,同比提高4.25个百分点 [12] - 费用控制优化,前三季度销售期间费用率11.60%,同比降低2.03个百分点 [12] - 净资产收益率(ROE)改善,前三季度ROE为6.39%,同比提高1.55个百分点 [12] 业务板块分析 - 抽水蓄能业务:前三季度收入33.06亿元,同比增长7.20%,贡献营收增长的27.7% [8] - 调峰水电业务:前三季度发电量87.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36%;实现收入16.50亿元,同比增长37.62%,贡献营收增长的56.3% [8] - 新型储能业务:前三季度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16.26%,贡献营收增长的7.2% [8] 项目建设与规划 -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抽水蓄能投产总装机1058万千瓦,在建电站10座,总装机容量1170万千瓦 [2][19] - 梅州二期、广西南宁项目计划于2025年内全面投产,梅州二期首台机组已于8月投产 [2][19][20] - 公司拟联合多方设立南网工融基金以支持项目建设,认缴金额不超过10亿元,公司预计出资占比7.14% [2][19] 行业政策与机遇 - 国家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的目标 [2][23] - 政策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并加快价格机制建设 [2][23] - 公司作为南方电网旗下专业平台,新型储能业务有望受益于行业政策实现快速成长 [2][2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亿元、19.2亿元、21.9亿元(原预测为13.8亿元、17.6亿元、20.2亿元) [3][4][24] - 对应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预计分别为41.3%、20.4%、14.1% [3][4] - 基于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25倍、21倍、18倍 [3][4][24]
中国核电(601985):业绩因新能源业务归母利润下降承压,核电风电增值税政策调整
国信证券· 2025-11-04 19:30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21] 核心观点 - 公司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承压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1635亿元同比增长816% 归母净利润8002亿元同比减少1042% [1][7] - 业绩压力主要源于新能源业务增收不增利 新能源业务收入增长2109% 但归母净利润下降6796% [7] - 核电业务表现相对稳健 收入增长556% 归母净利润增长281% [7] - 下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3/1000/1109亿元 原预测为959/1000/1115亿元 [4][2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0662亿元 同比增加572% 环比减少019% 归母净利润2336亿元 同比减少2345% 环比减少764% [1] - 盈利能力有所减弱 前三季度毛利率为4398% 同比下降328个百分点 净利率为2514% 同比下降4485个百分点 [15] - 费用率持续优化 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合计1427% 同比下降087个百分点 其中财务费用率850% 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 [15] - 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 前三季度ROE为711% 同比下降246个百分点 [15] 发电量与装机规模 - 发电量持续增长 前三季度累计商运发电量18436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495% 上网电量174095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520% [8] - 核电发电量151008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133% 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约为6046小时 [8] - 新能源发电量3335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477% [9] - 装机规模稳健增长 截至9月30日 核电控股在运机组26台 装机容量2500万千瓦 控股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19台 装机容量218590万千瓦 [2][19] - 新能源控股在运装机334847万千瓦 其中风电104913万千瓦 光伏229934万千瓦 控股独立储能电站16510万千瓦 [2][19] 政策影响分析 - 核电、风电增值税政策调整 自2025年1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 对海上风电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3][20] - 2025年10月31日前已核准但未商运的核电机组 自商运次月起10个年度内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50%的政策 2025年11月1日后核准的机组不再实行退税 [3][20] - 预计短期内增值税政策调整不会对核电盈利产生明显影响 [3][2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9873/85285/95036百万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34%/68%/114%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8%/11% [4][5] - 对应当前股价的市盈率PE分别为201/186/167倍 [4][5]
特宝生物(688278):核心产品派格宾慢乙肝功能性治愈适应症获批
国信证券· 2025-11-04 19:30
投资评级 - 对特宝生物的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5][15] 核心观点 - 公司核心品种派格宾是国内唯一长效干扰素产品,其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适应症获批,将成为临床治愈的重要基石药物 [1][2][15] - 国内慢性乙肝患者群体庞大,随着临床治愈理念普及和证据积累,以长效干扰素为基石的组合疗法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3][15] - 公司产品管线丰富,珮金(新一代长效升白药)有望贡献销售增量,长效生长激素获批上市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 [3][15]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1亿元、15.38亿元、21.70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9倍、20倍、14倍 [3][15]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4.80亿元,同比增长26.9%,归母净利润6.66亿元,同比增长20.2% [1][8] - 分季度看,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9.69亿元,环比增长15.7%,同比增26.7%;归母净利润2.38亿元,环比下降3.1%,同比下降4.6% [1][8]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92.6%,同比微降0.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6.9%,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9] - 期间费用率为61.5%,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主要因研发费用率提升至11.3%(同比+1.4pp)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69亿元、49.60亿元、63.95亿元,增速分别为33.8%、31.6%、28.9% [4]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63元、3.78元、5.33元 [4] - 预测净资产收益率将维持在31%-33%的较高水平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净率分别为8.90倍、6.50倍、4.72倍 [4] 产品与研发进展 - 2025年10月13日,派格宾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增加适应症,用于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成人慢性乙型肝炎,以实现HBsAg持续清除 [2] - 关键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派格宾联合疗法在停药24周后,有31.4%的患者获得HBsAg转阴且HBV DNA持续抑制的临床治愈结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