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

搜索文档
中国"水电珠峰"启航,新一轮投资拉动开始了
搜狐财经· 2025-07-24 11:42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战略意义 - 总投资约1.2万亿元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是"十四五"规划中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超级单体工程,其意义远超单纯水电开发,属于复杂系统工程 [1] - 工程位于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近70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可替代标准煤1亿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亿吨/年 [3] - 水电作为绿色低碳能源,能有效弥补风电光伏的间歇性缺陷,对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显著意义 [3] 能源安全与区域经济影响 - 项目将改变西藏贫电现状,通过"藏电外送"每年输送千亿度电力至中东部省份,并可能通过特高压技术出口东南亚 [4] - 中国62%电力依赖火电,该项目可优化能源结构,增强AI时代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3][4] - 工程标志着中国以西部为核心的新一轮投资启动,新疆2025年计划投资3.5万亿,川渝被定位为国家战略腹地,16家央企签约西藏75个项目总投资3175.37亿元 [6] 宏观经济与投资策略转型 - 项目释放政府通过基建投资拉动需求的信号,可能改善民企外企预期,促进经济循环和就业市场扩大 [6] - 新一轮投资更注重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开发,结合西部资源禀赋(如文旅资源)推进,区别于传统基建模式 [6] - 中国采用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发达地区侧重消费科技驱动,欠发达西部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后再转向消费与科技 [7]
普洱“碳”寻绿色发展密码
中国环境报· 2025-07-24 10:09
国家级林业碳汇试点与碳中和产品 -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成功创建国家级林业碳汇试点县 [1] - "一生一熟"普洱茶获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区域碳足迹标识旗舰产品"认证 [1] - 零碳咖啡品牌"宁小豆"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1] 绿色经济发展成效 - "十四五"期间普洱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73% [1] - 2024年以全省2.4%能耗贡献3.8%GDP 体现绿色GDP高效性 [1] - 绿电供给率达100% 建成2346个"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 [4] 碳达峰行动与能源体系 - 实施九大碳达峰行动 涵盖能源转型/节能降碳/产业提升等领域 [2] - 投产电站161座 总装机容量1072.86万千瓦 [2] - 新能源车辆推广使绿色出行比例达85.8% 满意度90.4% [2] 碳交易与碳管理创新 - "宁碳惠"平台完成63单交易 累计交易量超5300吨 [2] - 开发七大领域碳账户管理平台 覆盖林业/工业/交通等 [3] - 完成景迈山普洱茶碳足迹核算 首创文化遗产低碳融合模式 [3] 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 - 形成"种植-养殖-沼气-有机肥"农业循环产业链 [6] - 建成国家级绿色园区2个 包括普洱工业园区/景谷林产园区 [4] - 有机认证企业335家 证书495张 基地面积77.7万亩全省第一 [4] 工业节能与技改成果 - MVR制盐技改项目使能耗降65% 年减碳3.5万吨 [5] - 安琪酵母等企业获1060万元省级资金支持绿色制造 [6] - 以旧换新补贴拉动零售额超5亿元 公共机构节能创建率100% [6]
全球车企为何转入电动化战略“回调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4 06:30
全球汽车制造商电动化战略调整 - 奥迪撤回2033年全面停止内燃机汽车研发和销售的计划,不再设定明确终止时间表,未来战略聚焦电动车型但仍将在2024-2026年推出全新内燃机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1] - 奔驰调整电动化目标,从"在条件允许的市场中全面转向纯电车型销售"改为"燃油车与电动车长期共存",2030年新能源车型(含混合动力)占比目标从全面电动化调整为最高达50% [1] - 宝马重启增程式混动技术并下调纯电车型销量预期,降幅或超20%,将继续执行技术开放战略,根据全球差异化需求灵活推进电动化 [1][2] 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2024年奥迪全球销量同比下滑超10%,纯电车型销量下降8%,营业利润同比下滑近40%,营业利润率降至6% [2][3] - 奔驰2024年整体销量微降3%,纯电车型销量同比下滑23%,息税前利润缩水超30%,净利润下滑近30% [2][3] - 宝马2024年总销量下降4%,纯电车型销量逆势增长13.5%至42.7万辆,但息税前利润跌幅达39.2%,利润率由11%回落至7.7% [2][3] 战略调整原因分析 - 全球市场发展呈现显著区域性差异,北美电动化转型节奏放缓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 - 电动车普遍面临盈利挑战,燃油车及混合动力业务仍是重要利润来源和"稳定器",过早收缩燃油车业务将削弱企业财务稳健性 [3] - 纯电动车市场普及速度低于预期,混合动力被视为重要过渡性技术路线以满足全球多元化需求 [3] 行业范围扩大 - 法拉利将第二款纯电动车型从2026年推迟至2028年面世 [5] - 保时捷因电动车型市场表现未达预期(2024年Taycan全球销量1.4万辆同比下滑50%),已对纯电动车计划进行结构性调整并重新聚焦内燃机及混合动力技术研发 [5] - 玛莎拉蒂终止MC20电动跑车研发计划,兰博基尼将首款纯电车型上市时间从2028年延至2029年 [5] 日系车企调整 - 本田将2030年前纯电动汽车与软件开发预算投入从10万亿日元缩减至7万亿日元(降幅30%),纯电动车销售占比目标从40%下调至30%以下 [6] - 丰田持续强化混合动力及插电混动技术的研发投入与市场推广,秉持"全方位电动化"战略 [6] 行业专家观点 - 此前电动化转型时间表存在"过度乐观倾向",低估了技术成熟周期、成本控制体系、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及消费者接受度等多重挑战 [6] - 高端燃油车型及成熟混合动力技术是关键利润来源,为电动化研发提供资金保障并增强市场波动中的抗风险能力 [7] - 过度依赖现有燃油车盈利模式可能弱化颠覆性技术创新投入,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与特斯拉等竞争者提供战略机遇窗口 [7]
日本瑞翁,生物基丁二烯项目开工,布局两大技术路线
DT新材料· 2025-07-24 00:01
生物基丁二烯产业动态 - 全球合成橡胶龙头Zeon与横滨橡胶合作建设生物基丁二烯中试工厂,计划2026年投产,2034年商业化[1] - 多家行业巨头布局生物基丁二烯:米其林开设示范工厂,OMV与Synthos合作利用PFAD和食用油为原料,普利司通联合ENEOS和JGC突破生物乙醇转化技术[4][7] - 生物基丁二烯成为橡胶行业减碳"必选项",多数企业采用乙醇作为原料[3][4] 丁二烯应用与市场 - 丁二烯是全球用量最大的橡胶原料,是丁苯橡胶(SBR)和顺丁橡胶(BR)的核心单体[2] - 丁苯橡胶(680万吨/年)和顺丁橡胶(520万吨/年)是全球产能排名前二的通用合成橡胶[3] - 丁苯橡胶主要用于轮胎胎面和胎侧,顺丁橡胶更多用于胎面基部和胎肩[3] 技术路线分析 - Zeon布局两大技术路线:乙醇催化转化(与AIST协作)和生物法直接合成(联合东京科学大学和RIKEN)[5][6] - 乙醇催化路径面临催化剂积碳和乙醇成本问题,生物法存在副产物控制和规模化生产瓶颈[5][6] - 盛禧奥与ETB合作采用多官能催化剂技术生产生物基丁二烯[7] 项目意义与规划 - 中试项目将验证新型催化剂效能,Zeon用于聚丁二烯橡胶原型,横滨橡胶用于轮胎试制[8] - 项目标志着日本在非石油基合成橡胶领域的关键突破,预计2030年完成工艺验证[8] - 将为全球轮胎行业减少石油依赖、推进碳中和提供创新解决方案[8] 行业会议信息 - SynBioCon 2025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等五大方向[9] - 大会由DT新材料主办,多家机构协办,旨在促进产品规模化和科技成果转化[9]
1000+深度报告: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新材料能源/新材料等
材料汇· 2025-07-23 23:47
半导体行业 - 半导体材料细分领域包括光刻胶、电子特气、靶材、硅片、湿电子化学品、CMP、掩膜版等[1] - 先进封装技术涉及玻璃通孔TGV、硅通孔TSV、重布线层RDL、环氧塑封料等核心材料[1] - 半导体设备涵盖光刻机、蚀刻机、薄膜沉积、离子注入、涂胶显影设备及量测设备[1] - 第三代半导体以碳化硅、氦化镓为主,第四代半导体涉及氧化镓技术[1] - 晶圆制造工艺标签出现41882次,显示技术讨论热度[1][3] 新能源与光伏 - 锂电池材料聚焦硅基负极、复合集流体、隔膜、正极/负极材料及粘结剂[1] - 氢能、风电、燃料电池与储能被列为新能源重点方向[1] - 光伏产业链包含胶膜、玻璃、支架、OBB及背板,钙钛矿技术被单独标注[1] - 石英砂和石英坩埚是光伏上游关键材料[1] 新型显示与复合材料 - OLED、MiniLED、MicroLED及量子点构成新型显示技术矩阵[1][3] - 光学材料如OCA光学胶、偏光片、TAC膜、调光玻璃需求明确[1] - 碳纤维、芳纶纤维、玻璃纤维及碳陶复合材料是纤维领域核心[1] 化工与特种材料 - 特种工程塑料包括LCP、PEEK、POE、聚烯烃和有机硅[1][3] - 电子陶瓷领域MLCC、氮化铝、LTCC等技术受关注[1] - 军工材料涉及高温合金、钛合金、隐身材料和超材料[1] - 散热材料中液冷技术与热管理方案被高频提及[1] 企业与技术趋势 - ASML、台积电、中芯国际为半导体龙头,比亚迪、特斯拉主导新能源[4] - 产业链国产替代、轻量化、折叠屏、低空经济被列为创新方向[4] - AI+新材料标签出现418820次,显示跨界融合潜力[3] 投资阶段策略 - 种子轮企业需重点考察团队与行业门槛,产业链资源决定投资可行性[6] - A轮阶段产品成熟度与销售额爆发增长是核心指标,风险收益比最优[6] - Pre-IPO阶段企业已成行业龙头,估值高但风险极低[6] 技术路线图 - 半导体制程从平面式向GAAFET架构演进,光刻技术从DUV过渡至Hi-NA EUV[11] - 台积电制程节点覆盖N3至14A,Intel与三星分别推进Intel-14A和N2工艺[11]
燃料油基本面一般,现货供应充裕
华泰期货· 2025-07-23 13: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高硫燃料油:震荡 [2] - 低硫燃料油:震荡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期所燃料油期货主力合约日盘收涨0.1%,报2924元/吨;INE低硫燃料油期货主力合约日盘收涨0.19%,报3602元/吨 [1] - 原油价格维持震荡走势,FU、LU单边价格受成本端支撑,但中期平衡表转松的预期限制价格上行空间 [1] - 高硫燃料油基本面缺乏亮点,市场结构持续调整,裂解价差从高位显著回落,现货端供应相对充裕,库存水平偏高;下游发电终端需求旺季提供一定支撑,埃及7月高硫燃料油进口量预计达99万吨,环比和同比分别增加99万吨和49万吨,但后续需求增长空间或有限;若裂解价差调整充分吸引炼厂端需求回升,可关注市场结构再度走强机会 [1] - 低硫燃料油近期基本面边际转松,巴西船货到港增加,科威特出口恢复,亚太地区现货供应充裕;中期剩余产能充裕,航运业碳中和趋势将逐步替代其市场份额,压制市场前景 [1] - 跨品种方面,前期空FU裂解价差(FU - Brent或FU - SC)头寸可适当止盈;跨期方面,前期FU反套头寸可逐步止盈 [2] 相关目录总结 市场分析 - 上期所燃料油期货主力合约和INE低硫燃料油期货主力合约日盘价格及涨幅 [1] - 原油价格走势对FU、LU单边价格的影响及价格上行空间限制因素 [1] - 高硫燃料油市场基本面情况、市场结构调整、现货供应、库存水平、下游需求及后续展望 [1] - 低硫燃料油市场近期基本面变化、中期产能及市场前景情况 [1] 策略 - 高硫燃料油投资策略为震荡 [2] - 低硫燃料油投资策略为震荡 [2] - 跨品种和跨期投资策略 [2]
算力的尽头是电力:墨脱水电站,决定AI竞赛胜负的“电力底牌”
钛媒体APP· 2025-07-23 12:04
人工智能与电力需求 - 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核心制约因素是电力而非算法或芯片 [1] - 训练GPT-4耗电量超过5,000万度相当于普通美国家庭4,500年用电量 [1] - 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预计从2024年415TWh增长至2030年945TWh相当于日本当前年用电量 [2] 全球电力供应挑战 - 美国弗吉尼亚州劳登县电网已达极限无法满足新数据中心用电需求 [3] - 亚马逊、微软、谷歌等云服务巨头资本支出中数据中心建设部分快速膨胀 [3] - 前谷歌CEO警告AI电力需求可能在未来数十年内激增至全球总发电量的99% [5] 中国能源战略布局 - 中国规划建设墨脱水电站装机容量6,0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00亿度相当于三座三峡大坝总和 [8] - 墨脱水电站发电量可满足1,644个ChatGPT同时运行 [8] - 水电站稳定性优于风能太阳能可7x24小时提供高质量基础负荷 [9] 墨脱水电站竞争优势 - 水电运营成本极低生命周期达百年形成显著成本护城河 [10] - 实现从"西电东送"到"东数西算"的战略升级重塑数字经济地理格局 [10] - 依托雅鲁藏布江独特地理条件单位水能资源强度全球之最 [12] 中国工程能力优势 - 具备高海拔复杂地质条件下建设水电站的全产业链能力 [13] - 积累了三峡、白鹤滩等巨型水电工程经验与技术 [13] - 自主研发特高压输电技术可将电力低损耗输送数千公里 [13]
钢铁ETF(515210)涨超3.1%,钢铁行业盈利改善预期升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11:07
钢铁行业盈利改善预期 - 钢铁ETF(515210)涨幅达3 1% 反映市场对钢铁行业盈利改善的乐观预期 [1] - 钢铁行业盈利率环比上升0 43%至60 17% 螺纹钢和热卷模拟吨毛利分别为198 6元/吨和130 6元/吨 [1] - 铁矿库存环比增加19 32万吨至13785 21万吨 预期铁矿加速增产且需求难有较大提升 铁矿或逐步进入宽松周期 [1] 钢铁行业供需分析 - 需求端基建和制造业需求平稳增长 1~6月钢材出口量维持同比增长 [1] - 市场化出清已开始出现 行业正逐步走出底部 [1] - 若供给政策落地 行业供给收缩速度将更快 上行进展将更快展开 [1] 钢铁行业长期趋势 - 产业集中度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是行业长期趋势 [1] - 环保加严、超低排放改造与碳中和背景下龙头公司优势将更凸显 [1] 中证钢铁指数介绍 - 钢铁ETF(515210)跟踪的是中证钢铁指数(930606) [1] - 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从沪深市场中选取钢铁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涵盖铁矿石开采、钢材制造等产业链关键环节 反映钢铁行业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1] - 为投资者提供衡量钢铁行业周期性特征的量化工具 捕捉中国基建及制造业需求变动对行业的影响 [1] 投资工具选择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钢铁ETF联接A(008189)和国泰中证钢铁ETF联接C(008190) [2]
中国核电参股聚变能源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7-23 10:52
中国核电战略布局聚变能源 - 中国核电宣布参股国内聚变能源领域前沿企业 标志着传统核能巨头正式切入人造太阳赛道 为清洁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注入新动能 [2] - 参股的聚变能源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全链条研发能力的创新主体 团队核心成员多来自国家级科研院所 在高温超导磁体、等离子体控制等关键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5] - 合作将聚焦聚变堆关键部件研发、示范装置建设等环节 目标是在2030年前实现聚变点火持续时长突破 为后续商用堆设计奠定基础 [6] 聚变能源技术特点与优势 - 聚变能源原理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通过氢同位素在超高温高压下聚合生成氦 释放巨大能量 [4] - 与核裂变相比具有燃料储量近乎无限、无长期放射性废料、安全性高等优势 被国际能源署视为解决气候危机与能源安全的核心技术 [4] - 需突破1亿摄氏度以上高温、持续约束等离子体等世界级难题 全球科研机构已投入数十年攻关 商业化仍面临技术、成本与工程化挑战 [4] 战略协同与发展前景 - 中国核电在核电站建设、安全运维、辐射防护等领域的经验可为聚变装置工程化落地提供关键支撑 [5] - 聚变技术的前沿探索将反哺现有核能业务 例如通过聚变中子源技术优化裂变堆材料研发 或为第四代核能系统提供理论支持 [5] - 此举是中国核电应对能源转型的主动选择 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推进 传统核电需向更清洁、更高效的方向升级 [5] 全球竞争格局与发展模式 - 聚变能源进入政府+企业+资本协同推进新阶段 美国CFS公司、英国Tokamak Energy等初创企业加速融资 欧洲ITER项目计划2025年启动氘氚实验 [6] - 中国呈现举国体制+市场机制优势 聚变能被纳入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 中核集团、中广核等央企通过不同形式参与研发 民营资本开始涌入 [6] - 中国有望在聚变能赛道实现从参与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转变 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东方智慧 [7] 商业化挑战与应对 - 技术上需降低超导磁体成本、提高等离子体约束效率 经济上初期投资或达千亿级 [6] - 需探索政府引导基金、社会资本、国际合作等多元融资模式 公众对核技术的认知与接受度也将影响推广进程 [6]
武汉企业首次发布产品碳足迹报告
长江日报· 2025-07-23 08:53
产品碳足迹核算实践 - 汉水神农公司推出神农溪矿泉水并在湖北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发布碳足迹报告 首次实现一瓶矿泉水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透明化[1] - 每瓶550毫升矿泉水碳足迹总值为232.4克二氧化碳当量 其中原材料获取阶段占比约50% 回收与废弃处置阶段占比约25%[3] -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采用环保材料降低产品碳足迹 并通过购买湖北碳配额实现首批1万瓶矿泉水碳中和[3] 碳足迹平台建设与应用 - 湖北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定位为全省碳足迹数据归集中心和管理平台 实现碳足迹核算、认证、标识、披露一体化管理[3] - 企业通过平台填报数据可自动生成碳足迹报告并申请专属二维码碳标识 消费者可通过扫码查看产品碳足迹信息[3] - 省内已有一批企业入驻平台 包括襄阳茶业公司对高香茶进行碳足迹核算 得出每公斤茶叶碳足迹为19.39公斤二氧化碳当量[4] 行业低碳发展影响 - 碳足迹核算帮助企业识别关键减排环节 如茶叶企业可从运输、原料获取和生产加工环节实施减碳措施[4] - 企业碳足迹实践为行业低碳发展提供参考范例 为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提供依据 并推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