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

搜索文档
“反内卷”信号释放,供改预期再起
民生证券· 2025-07-06 10: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反内卷”信号释放,供改预期再起,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引发供给侧改革预期 [3] - 原料端焦煤复产不明显,上游库存快速去化,铁水同比仍处高位,短期成本支撑夯实 [3] - 在相关政策推动下,尾部产能面临竞争压力,粗钢供给有望优化,叠加远期铁矿新增产能释放,钢企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钢材市场 - 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上涨,截至7月4日,上海多种钢材价格较上周有不同程度上升,如20mm HRB400材质螺纹价格升90元/吨至3180元/吨 [1][9] 国际钢材市场 - 美国钢材市场价格下跌,中西部钢厂多种钢材出厂价较上周有降,如热卷出厂价降5美元/吨至955美元/吨 [23] - 欧洲钢材市场价格基本持平,欧盟钢厂部分钢材报价有小幅度升降 [23] 原材料和海运市场 - 国产矿市场价格稳中有跌,进口矿市场价格上涨,废钢价格持平,海运市场震荡,焦炭市场价格持平,华北主焦煤价格上涨,华东主焦煤价格持平 [28] 国内钢厂生产情况 - Mysteel调研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83.46%,环比减少0.36个百分点,同比增加0.35个百分点;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90.29%,环比减少0.54个百分点,同比增加1.16个百分点;钢厂盈利率59.31%,环比持平,同比增加16.45个百分点;日均铁水产量240.85万吨,环比减少1.44万吨,同比增加1.41万吨 [33] 库存 - 截至7月4日,五大钢材产量上升,总库存环比下降,螺纹钢社库增1.34万吨,厂库降5.13万吨,表观消费量升4.96万吨,建筑钢材成交日均值环比增长8.23% [2] 利润情况测算 - 本周钢材利润上升,长流程方面,行业螺纹钢、热轧和冷轧毛利分别环比前一周变化+45元/吨,+18元/吨和+40元/吨;短流程方面,电炉钢毛利环比前一周变化+20元/吨 [1] 钢铁下游行业 -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值同比有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值同比下降,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有变化,汽车、家电等产量当月值及同比情况各有不同 [58] 主要钢铁公司估值 - 报告给出多家钢铁公司股价、绝对涨跌幅、相对沪深300指数涨跌幅等数据,如华菱钢铁最新价格5.03元/股,1周绝对涨跌幅15.4% [66] 投资建议 - 推荐普钢板块宝钢股份、华菱钢铁、南钢股份等;特钢板块翔楼新材、中信特钢、甬金股份等;管材标的久立特材、友发集团、武进不锈等;建议关注高温合金标的抚顺特钢 [3]
申万宏源策略一周回顾展望(25/06/30-25/07/05):去产能是慢变量,去产量是快变量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5 19:58
报告核心观点 - 本轮反内卷政策强化“去资本开支”趋势,2026 年中开始供需格局拐点更确定持续,“去产能”是慢变量,“去产量”是快变量,反内卷投资短期是主题投资,中长期或提升盈利能力,强化 2026 - 27 年牛市核心区间判断 [7][10] - 短期上证综指突破提升风险偏好,但当下基本面预期和赚钱效应累积非牛市级别,2026 - 27 年是牛市核心区间,25Q4 指数可能有效突破,25Q3 是中枢偏高震荡市 [18][19] - 保险配置高股息短期非稳态,建议市场关注度降低再配置;中美关税谈判或改善互联网平台资本开支,驱动国内 AI 算力产业链股价;反内卷短期关注电力设备等,2026 年中游制造供需改善细分行业增加;维持战略看好港股判断 [19] 反内卷需区分“去资本开支”“去产能”“去产量” - 2016 - 17 年供给侧改革核心要素包括“去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抑制新增资本开支,影响长期)、“去产量”(关停限产改善供需,使周期品价格上涨)和需求侧刺激(房地产量价齐升、棚改货币化安置) [4][8] - 本轮中游制造行业供给与 2016 年上游周期接近,但政策重点不同:“去资本开支”是必然趋势,中游制造资本开支增速创 2012 年以来新低,后续下行幅度或更大、负增长时间更长,对应 2026 年开始 2 - 3 年固定资产增速低位 [4][9] - 本轮“去产能”体现为资本开支回落滞后影响、已有项目放弃投产、引导存量企业优胜劣汰(提升要素价格等);不易不宜推动严厉“去产量”,民营企业主导的先进制造缺乏实施机制和抓手 [9] - “去产能”是慢变量,“去产量”是快变量,2026 年中上市公司中游制造固定资产形成增速低于名义 GDP 增速,供需格局拐点可见度提升,反内卷投资短期是主题投资,中长期或提升盈利能力,强化牛市判断 [7][10] 短期市场情况 - 上证综指突破成投资故事,提升风险偏好和赚钱效应扩散,稳定币、国防军工等演绎主题行情,但市场微观结构割裂,关注基本面投资者谨慎,当下基本面预期和赚钱效应累积非牛市级别 [18] - 大势研判观点不变,2026 - 27 年是牛市核心区间,25Q4 指数中枢可能有效抬升,25Q3 是中枢偏高震荡市 [19] 投资建议与行业分析 - 保险配置高股息短期非稳态,建议市场关注度降低再配置;中美关税谈判成果或使互联网平台资本开支改善,驱动国内 AI 算力产业链股价 [19][21] - 反内卷短期关注电力设备、钢铁和建材,2026 年中游制造供需格局改善细分行业增加 [19] - 港股流动性波动是因不是果,维持战略看好港股判断,港股创新药、新消费 25Q3 有机会,互联网龙头是 AI 领涨板块,高股息是性价比高的举牌选择 [19][22]
韩终雪讲师-投融资培训讲师
搜狐财经· 2025-07-05 10:26
宏观经济与政策方面 - 我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政策的解析 [3] - 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调整-----供给侧改革 [3] - 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路径选择---以珠三角为例 [3] - "一带一路"与产业布局分析 [3] - 其他有关宏观经济问题 [3] 金融与投融资方面 - 我国金融制度的沿革与未来的改革方向 [3] - 我国资本市场系列制度解析—以股市为例 [3] - 我国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管理与债务风险防范 [3] - 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 [3] - 区域精准招商模式比较分析 [3] - 其他有关金融、投融资等方面问题 [3] 公共管理方面 - 博弈论与公共政策选择----典型案例的解析 [3] -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粤港澳大湾区、中美贸易冲突的成因、对策等 [3] - 新冠疫情对于中国经济的冲击及对策 [3]
新一轮“去产能”:成因、方案和给普通人的建议
吴晓波频道· 2025-07-05 01:22
宏观经济背景与行业现状 - "内卷式"竞争的出现受经济周期变化、体制机制问题和技术发展规律综合影响[1][27] - 汽车行业展开60天账期革命并呼吁缩短返利兑现账期、简化返利政策[3] - 新能源头部企业取消夜班并削减部分产线产能至少1/3[4] - 头部猪企接相关部门要求去产能并控制出栏体重在120公斤左右[5] - 光伏玻璃企业计划集体减产30% 供应量从64GW降至45GW[6] - 水泥行业自查备案产能与实际产能差异[7] 价格战与涨价趋势 - 连锁零食品牌呼吁停止价格战并提高门店毛利率[12] - 工程涂料、防水材料行业多个核心品类涨价1%-13%[12] - 包装纸行业瓦楞纸、牛卡纸等短期内连续两次调价[13] 历史去产能经验与当前特点 - 2005年去产能第一阶段针对钢铁、水泥等行业淘汰炼铁4100万吨、炼钢1186万吨[18][19] - 2015年推动行业兼并重组如宝武集团成立并收购多家钢企[19] - 当前去产能涉及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21][22] - 企业展现自主能动性如头部车企取消夜班、零食品牌呼吁良性竞争[23] - 出口转内销成为重要抓手推动市场向高质量产品迈进[24] 专家分析与行业指标 - 产能利用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或毛利率下行+销售费用率上行表明内卷式竞争[32][33] - 光伏、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因强投资政策、市场需求不足及房地产投资萎缩[41][42][43] - 光伏产业曾受政策刺激和高收益驱动导致盲目投资与高库存风险[44] 政策建议与未来方向 - 短期内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围至出口转内销产品[35] - 长期需改善收入分配并推动国资上缴财政专项用于社保[36] - 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市场行为并鼓励企业差异化竞争[37][38] - 分类施策引导供给侧并加大创新支持力度[39] - 减少行政干预与过度补贴 激活市场需求与市场联动机制[49] 投资与行业布局 - 产能过剩行业需自我提升或转行至朝阳产业[56] - 去产能初期行业股票普跌 后期头部企业股价翻倍[57] - 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朝阳行业存在套利机会[58] - "反内卷"或成"十五五"规划主线衔接国内大循环[59] - 发改委或牵头量化去产能目标 参考供给侧改革经验[61][62]
【建筑建材】政策信号扭转预期,重点关注光伏玻璃、浮法玻璃、水泥、碳纤维行业——中央财经委提出“治理反内卷”精神学习(孙伟风)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04 22:17
政策信号与市场反应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聚焦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2] - 政策信号扭转市场预期 7月2日钢铁 煤炭 建材等周期板块涨幅居前 资金从前期热门板块切换至低位周期板块 [3] - 政策明确后预期演化路径为:部委及地方出台供给侧出清政策→行业供给有效出清→供需格局逆转→产品价格回升→企业盈利修复 [3] 重点行业盈利状况与供给侧改革优先级 - 光伏玻璃全行业亏损 最新全国平均净利为-362元/吨 价格创新低至2 0mm单镀10 5-12元/平米 低于历史最低价0 5-1元/平米 [4] - 浮法玻璃行业亏损面较大 龙头企业微利 管道气燃料玻璃毛利亏损91 18元/吨 动力煤燃料玻璃毛利84 44元/吨 石油焦燃料玻璃毛利亏损133 11元/吨 [4][5] - 水泥行业部分企业亏损(北方企业为主) 部分地方性企业微利 [5] - 碳纤维全行业大幅亏损 平均吨毛利为-8543元 毛利润转负已近两年 但因行业产值较低(约50亿元) 供给侧改革优先级或靠后 [4][6] 行业排序与投资逻辑 - 建筑建材领域盈利从弱到强排序:碳纤维>光伏玻璃>浮法玻璃>水泥>玻纤 [4] - 光伏玻璃减产节奏随利润下探加快 行业在净利-438元/吨时开始冷修 当前净利-362元/吨接近临界点 [4] - 内卷最严重 盈利最差的行业(如光伏产业链)更可能率先迎来供给侧改革 [3][4]
光伏行业座谈会影响发酵:龙头企业表态“反内卷”,专家称应杜绝恶性竞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21:35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光伏行业全产业链供需严重失衡,价格持续低迷,全行业亏损已持续7个季度[3] - 各环节产能多为近几年相同技术平台的优质产能,第一梯队企业实力相当,竞相低价抢夺市场,产能退出困难[3] - 多晶硅环节尝试由产能占比70%以上的龙头企业组建联合体,以承债方式收购其他约100万吨产能,实现"以销定产"[1] 政策与监管动态 - 工信部召开光伏行业座谈会,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引导价格回归理性[1][3] - 国家将光伏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作为核心治理问题,拟通过行业自律、技术指标升级、成本红线划定、出口退税率调整等多维度措施解决[4] - 建议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对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提出技术参数要求,并在能耗双控、产能配额管理方面采取措施[4] 企业应对策略 - 隆基绿能计划发挥原创技术优势,加速高效产品商业化,突破价格"内卷"困局,并协助落后产能有序出清[2] - 天合光能主张产能整合应发挥龙头企业主导作用,保护创新和知识产权,尊重市场规律淘汰落后产能[2] - 晶科能源建议严控新增产能,控制存量产出,通过前沿技术创新推动提质升级,并探索规范出口措施[3] 技术发展方向 - BC(背接触)技术作为先进产能代表供不应求,行业落后产能出清后优质产能份额将加速提升[2] - 长期需技术驱动,如发展颗粒硅、CCZ连拉法等新技术压缩成本,为价格修复提供底层支撑[5] 市场预期 - 政策驱动供给侧出清后,产业链价格有望企稳回升[2] - 龙头企业有望通过价格修复、技术溢价、行业整合获得三重利好[2]
破除光伏内卷式竞争,政策供给侧改革可期
银河证券· 2025-07-04 20: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光伏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行业自律和企业减产推动供给侧改革,光伏有望成为中央破除内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典型行业,迎来供需改善 [2] - 硅料价格回暖,光伏边际改善空间大,行业主要矛盾在于供给而非需求,未来有望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2] - 新技术引领革命,看好BC及铜浆加速产业化,BC电池盈利前景有望改善,铜浆应用成重要趋势 [2] - 投资建议关注BC、铜浆等新技术优势强的龙头企业和政策改善受益大、与主链相对独立、安全边际更高的辅材环节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今日太阳能指数CI005286.CI上涨4.1%,大全能源涨幅达15.7%,东方日升等涨幅超10% [2] 政策推动供给侧改革 - 人民日报点名光伏组件等内卷式竞争,中央财经委会议要求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2] - 2024年开始中央重视内卷式竞争,部委和行业协会出台规范条件、企业签订自律公约,2025年7月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集体减产30% [2] 硅料价格与光伏装机 - 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3.47万元/吨,环比回升0.87%,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维持在3.35万元/吨 [2] - 2025年1 - 5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197.85GW,同比增长150% [2] 新技术发展 - BC电池具有高转换效率等优势,理论效率极限达29.1%,头部企业加速产能扩张,客户接受度提升,预计盈利前景改善 [2] - 银浆占电池非硅成本超50%,铜浆应用成重要趋势,产业已实现量产突破,企业攻克相关难题 [2] 投资建议 - 关注隆基绿能、爱旭股份、晶科能源等新技术优势强的龙头企业 [2] - 关注协鑫科技、阳光电源、中信博等政策改善受益大的辅材环节企业 [2]
锰硅月报:预期持续扰动盘面,现实端无明显改善,建议以观望为主-20250704
五矿期货· 2025-07-04 20: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锰硅和硅铁市场短期受情绪和预期主导,波动较大,基本面指向价格下行,建议投机头寸观望,套保头寸寻盘面拉高机会操作[15][9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锰硅 月度评估及策略推荐 - 锰硅现货和期货价格环比上涨,基差环比下降,利润维持低位,成本有变动,产量环比回升,需求有不同表现,库存仍处高位 [14][15] - 多空评分显示基本面偏空,短期价格震荡,关注压力和支撑位,建议观望 [15] - 基本面指向价格下行,但短期受宏观事件和政策预期扰动,需关注下游需求和政策情况 [15] 期现市场 - 天津6517锰硅现货和期货主力价格环比上涨,基差环比下降,基差率处于中性水平 [20] 利润及成本 - 锰硅测算即期利润维持低位,内蒙、宁夏、广西利润有不同变化 [25] - 锰矿价格有变动,主产区电价环比持稳,测算生产成本有不同变化 [27][30] - 5月份锰矿进口量环比下降,1 - 5月累计进口同比微降,港口库存回落 [33][36] 供给及需求 - 钢联口径锰硅周产量环比回升,周产累计较上年同期降约2.99%,5月产量环比下降,1 - 5月累计同比微增 [44] - 河钢集团6月锰硅招标量环比增加,招标价环比下降 [55] - 钢联口径锰硅周表观消费量环比增加,螺纹钢周产量环比增加,累计同比下降 [58] - 日均铁水产量环比下降但仍维持高位,周产累计同比增加,5月粗钢产量环比增加,同比下降,1 - 5月累计同比微增 [61] - 钢厂盈利率环比持稳 [62] 库存 - 测算锰硅显性库存环比下降,仍处于高位水平 [70] - 钢联口径63家样本企业库存环比增加 [73] - 6月份锰硅钢厂库存平均可用天数环比增加,仍相对偏低 [76] 图形走势 - 锰硅盘面价格本周震荡,日线级别摆脱下行趋势线后震荡,短期关注压力和支撑位,建议观望 [79] 硅铁 月度评估及策略推荐 - 日均铁水产量环比下降但仍维持高位,金属镁产量同比下降,硅铁出口同比下降,库存处于同期相对高位 [94] - 硅铁现货和期货价格有变动,基差处于中性水平,利润维持亏损,成本环比基本持稳 [95] - 钢联口径硅铁周产量环比回升,周产累计同比增加 [95] - 多空评分显示基本面偏空,短期价格宽幅震荡,上方有压力,建议观望 [96] - 基本面指向需求边际趋弱,短期受宏观事件影响,关注相关进展 [96] 期现市场 - 天津72硅铁现货和期货主力合约价格有变动,基差处于中性水平 [101] 利润及成本 - 硅铁测算即期利润维持亏损,内蒙、宁夏、青海利润有不同变化 [106] - 西北地区硅石和兰炭小料报价环比持稳,主产区电价环比持稳,测算生产成本环比基本持稳 [109][112] 供给及需求 - 钢联口径硅铁周产量环比回升,周产累计同比增加,5月产量环比下降,1 - 5月累计同比增加 [117] - 河钢集团6月75B硅铁合金招标量环比增加,招标价环比下降 [123] - 日均铁水产量环比下降但仍维持高位,周产累计同比增加,5月粗钢产量环比增加,同比下降,1 - 5月累计同比微增 [126] - 2025年1 - 6月金属镁累计产量同比下降,截至7月3日府谷地区报价环比持稳 [129] - 2025年1 - 5月我国累计出口硅铁同比下降,截至7月3日出口利润处于同期相对中性水平 [132] - 2025年1 - 5月海外粗钢产量合计累计同比下降 [133] 库存 - 测算硅铁显性库存环比增加,处于同期相对高位 [140] - 5月份硅铁钢厂库存平均可用天数环比增加,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143] 图形走势 - 硅铁盘面价格本周宽幅震荡,日线级别摆脱下跌趋势线后进入震荡盘整阶段,短期上方有压力,建议观望 [146]
小摩:推动中国股票下一轮上涨的三大因素!超配互联网和消费
智通财经· 2025-07-04 19:44
市场表现与估值 - 以美元计价的MSCI中国指数过去一年上涨32%(今年以来上涨18%),市盈率回升至11.5倍(20年平均水平为11.9倍)[1] - 摩根大通认为三大因素支持积极结论:消费复苏、产能过剩解决、股权风险溢价高企[1] - 恒生科技指数显示互联网板块每股收益和自由现金流回升,但股价仍滞后于历史估值水平[3][5] 消费复苏 - 零售销售额增长率从疫情前9-10%降至5.4%,近期出现回升迹象[2] - 消费提升将改善供需平衡、减轻通缩压力、提高企业定价能力[2] - 政策支持聚焦消费服务(占GDP 18%,远低于美国的46%)和房地产市场企稳(过去4年拖累GDP 2-2.5%)[2] - 看好阿里巴巴、腾讯、贝壳、美高梅中国等消费及互联网股票[3] 产能过剩与供给侧改革 - 房地产管控和技术限制促使中国聚焦产业链上游,导致汽车、材料等行业产能过剩[7] - 中央提出遏制低价恶性竞争,关注月底大会的政策细节[7] - 类比2014年煤炭/钢铁行业改革,当前处于政策酝酿阶段[7] - 受益股票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国铝业等[7] 股权风险溢价与资本成本 - 中国股市ERP超7%(每股收益收益率9%减去1.64%的国债收益率),远高于美国的0%[9][10] - 利率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1.64%)支撑估值,预计2025年底再降息10基点[9] - 高股息股票已上涨,若ROE回升可能引发资金轮动至成长股[9]
策略点评报告:助力”中枢”抬升
中银国际· 2025-07-04 19:32
上一轮供给侧改革回顾 -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四万亿”计划使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产量大幅提升,2012年经济增速回落,第二轮产能过剩初现端倪[4] - 2012 - 2016年初,科技行业中“互联网 +”相关TMT、消费者服务等受益,非科技行业中房地产、轻工制造、家电等因地产逆周期政策上涨,医药、农林牧渔等因供给刚性上涨[4][5] - 2013年国务院发布去产能指导意见,初期效果温和,2015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2016年初供给侧改革提速后相关行业股价取得明显超额收益[6] 本轮落后产能退出情况 - 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前已现落后产能退出迹象,部分产品6月价格企稳,部分部门等进行自律约束尝试[3][15] - 猪肉行业将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调减100万头左右至3950万头,汽车行业协会倡议、工信部表态整治竞争,硅杆行业龙头牵头推动产能出清[17] 行情特点与行业建议 - 行情或呈“脉冲性”,需求侧与2016年比有较大不确定性,但相关工作推进或使行业股价底部中枢抬升[3] - 细分行业将显著分化,建议关注外需新行业和“动力煤”老行业[3] 风险提示 -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工作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超预期,关税摩擦超预期[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