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

搜索文档
巴菲特,突然大笔卖出!最新持仓曝光丨南财号联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9:25
外卖行业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合法规范经营、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商户及骑手权益,外卖行业"价格战"或告一段落 [1] 潮玩与IP投资 - 万达电影子公司影时光与儒意共同投资潮玩品牌52TOYS母公司乐自天成,总投资额1.44亿元,按交易价计算52TOYS估值超40亿元 [1] 低空经济产业 - 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成立,计划三年内推动100个标志性场景落地、孵化50家独角兽企业,目标海南低空经济规模突破千亿,重点发展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应用 [1] 巴菲特持仓变动 - 伯克希尔一季度清仓花旗集团(1464万股)、减持美国银行7%(4866万股)及第一资本金融4%(30万股),增持啤酒巨头星座集团113%至1201万股,对苹果持仓未变 [1] 上市公司回购增持 - 央行8000亿元结构性工具合并使用并降息0.25个百分点至1.5%,截至4月末上市公司拟申请回购增持贷款上限超1100亿元 [2] QDII基金表现 - 4月QDII基金平均回报率-0.63%,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人民币A领涨,博时标普石油天然气指数A、天弘越南市场A跌幅居前 [2] 银发经济趋势 - 银发人群线上活跃用户达3.3亿,千元以上消费能力突出,剧集《闪婚老伴是豪门》等验证其商业价值,但综艺领域开发仍滞后 [3] 4月金融数据 - 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00亿(同比少增4500亿),社融新增11585亿(同比多增12243亿),M2增速8.0%(环比升1.0个百分点),政府债券发行及低基数推动社融增速 [3]
五部门罕见约谈外卖平台,释放“反内卷”明确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5-16 17:48
"外卖大战"不断升级,相关部门终于看不下去了。 5月13日晚间,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通告称,近日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约谈了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 业。 这次约谈,可以用"快、准、狠"来形容。尽管200来字的公告没有详说约谈内容,但不管从点名顺序、参与约谈的部门,还是从对平台企业"要求"的措辞 中,以及三天后市监局长在《人民日报》的发文来看,都能感受到明显的针对性和指向性,极具分析价值。 最近这两年,基于增强民营企业家信心的需要,主管部门很少约谈大型民营企业,年初还举行了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大有可为"。 因此,这次五部门联合约谈显得尤为罕见。 从时间点上看,本次约谈有两个背景不得不提: 其一、《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在即,本次约谈的本意在于维护市场稳定,维护民营企业的正常发展秩序。 其二、本轮"外卖大战"有愈演愈烈之势,已经从一场普通的"商战"演化为激烈的"舆论战",甚至变成了浩浩荡荡的"东哥保卫战",颇有饭圈应援之意。 在这两个背景下,主管部门及时出面约谈,最直接的作用就是立刻"止战",体现了本次约谈"快"的特点。 从参与约谈的部门来看,除了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两个主 ...
外卖价格战,会「伤及」拼好饭吗?
36氪· 2025-05-16 17:23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 - 美团、京东、淘宝联手饿了么在二季度展开激烈价格战,通过大额补贴吸引消费者,导致外卖价格显著下降[1] - 价格战使部分消费者从堂食或自带午餐转向外卖,同时分流了美团拼好饭的低价客户[1][2] - 京东和淘宝平台的部分饮品价格已低于拼好饭,消费者出现跨平台比价行为[2][4] 拼好饭业务表现 - 一二线城市拼好饭单量出现波动但未剧烈下滑,低线城市订单未受影响甚至增长[4][5][6] - 低价餐品(如拌粉、炒饭)在价格战中受影响更大,连锁品牌(如张亮麻辣烫、老乡鸡)加速入驻拼好饭[5][10] - 拼好饭年度交易用户超1亿,但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增速从2023年25%放缓至2024年21%[11] 行业定价结构变化 - 拼好饭通过长期低价策略重塑外卖定价结构,推动商家提供更低价格产品,引发行业隐形价格战[10] - 京东秒送与淘宝闪购的补贴仅在一二线城市对拼好饭形成有限冲击,低线城市仍由美团主导低价市场[9] - 骑手反馈拼好饭单量基数庞大,即使部分订单流失仍能维持运力饱和[7][10] 平台战略方向 - 美团为维持增速开辟即时零售和出海(沙特、巴西)作为第二增长曲线,但外卖业务利润持续承压[11] - 竞争对手需牺牲利润参与价格战以维持市场份额,商家和骑手面临利润下滑压力[11] - 消费者短期受益于低价(如3.9-6.9元外卖),长期行业整合可能改变利益分配格局[11]
36氪出海·关注|另一场外卖“大战”,在巴西
36氪· 2025-05-16 15:24
巴西外卖市场竞争格局 - Uber与iFood达成战略合作 双方用户将实现互通 功能预计2023年下半年上线 [4] - iFood是巴西外卖市场绝对巨头 市场份额超80% 拥有5500万活跃用户和36万名快递员 月处理订单超1.2亿笔 [4] - Uber在巴西拥有3000万活跃用户和140万名注册司机及快递员 [4] 新进入者动态 - 美团CEO与巴西总统签署协议 将在未来几个月正式进入巴西市场 计划5年投入10亿美元 [4] - 滴滴以99Food品牌重启巴西外卖业务 计划投入10亿雷亚尔(约12.79亿人民币) [4] - 蜜雪冰城宣布计划在巴西建设供应链并开设门店 [9] 巴西外卖市场概况 - 巴西是拉美最大外卖市场 2019-2023年配送市场规模增长50.8%至1390亿雷亚尔(约1773亿人民币) [5] - 预计到2028年市场还将增长6.9% 低线城市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 [5] - iFood通过补贴营销培养用户习惯 从周末订餐扩展到全周多时段 [5] 竞争关键要素 - 餐厅供给和运力是长期竞争焦点 iFood曾通过排他协议限制竞争对手 [7] - 滴滴在巴西已有5000万活跃用户和70万活跃骑手 覆盖3300多个城镇 [7] - 美团Keeta从零开始但有拓展香港和沙特市场的经验 [8] iFood财务表现 - iFood截至2024年3月财年营业利润达9600万美元 同比增长249% [6] - 投资方包括腾讯大股东Prosus集团 [6] 市场影响 - 新进入者将加剧市场竞争 滴滴推出新注册餐厅24个月免服务费和月费政策 [8] - 劳工平台矛盾和高佣金抽成使iFood受到诟病 [8]
外卖大战被约谈三问:谁出钱、谁承压、谁受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4:1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潇见习记者章驰北京报道 1.9块钱一杯库迪咖啡,9块钱买到星巴克工作餐……打得火热的外卖战迎来监管。5月13日晚间,国家 市场监管总局发文称,已经会同多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平台公平有序竞争。 类似的场景曾在2018年上演。2018年4月,滴滴在无锡第一次尝试外卖,靠着单日近千万元的补贴,强 势搅入美团和饿了么的外卖战局。大战10天后,无锡市工商局紧急约谈三家外卖平台。 当时无锡工商局明确指出,收到多封商家举报信,发现平台存在强迫商家"二选一"的行为。此外,三家 外卖平台还有极端营销措施,"比如发放大量补贴或优惠券等无序市场竞争手段,干扰市场正常秩序"。 工商局责令三家平台立即停止涉嫌不正当竞争和垄断的违法行为。 在本轮外卖战中,促销攻势来得更猛烈。今年五月后,三家外卖平台全线上架"超优惠"入口,每天发送 大额满减红包,京东还推出了一口价商品。 本次监管并没有公开具体约谈原因,截至发稿,京东、美团、饿了么都采取了不回应的姿态。有长期跟 踪互联网反垄断的专家撰文指出,监管部门本次并未引用《反垄断法》,而是要求平台遵守《电子商务 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食品安全法》。这 ...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516
第一创业· 2025-05-16 11:07
核心观点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明确资金来源和更新主要领域,大概率推动城市更新,利于建材、工程机械等传统产业景气度改善;美国商务部修改出口管制降低中美对抗风险,有助改善国产AI芯片销售预期 [3] - 京东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表现良好,核心业务保持增长韧性,新业务布局逐步展开,外卖业务生态建设成效与财务影响将在二季度进一步显现 [6][7] 策略和先进制造组 - 5月15日中办、国办印发意见细化城市改造方面,包括建筑改造、基础设施改造、交通建设等,资金上中央和地方给予支持,或推动城市更新,改善传统产业景气度 [3] - 美国商务部修改出口管制,降低中美对抗风险,降低国内互联网大厂减少使用国产AI芯片风险,改善国产AI芯片销售预期 [3] 消费组 - 京东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010.8亿元,同比增长15.8%,超出市场预期;经营利润105.3亿元,同比增长36.4%;非公认准则经营利润116.6亿元,同比增长31.5%,利润增速优于营收因毛利率提升 [6] - 业务结构上,京东零售营收2638.45亿元,同比增长16.3%;京东物流营收469.67亿元,同比增长11.5%;新业务营收57.53亿元,同比增长18.1%;3C家电业务营收1442.95亿元,同比增长17.1%;日用百货营收980.14亿元,同比增长14.9% [6] - 京东外卖3月1日上线,一季度未显著影响财报,预计二季度销售费用率上升,截至财报披露日单量接近2000万单,现阶段聚焦用户与商家体验,短期利润可能承压,但已拉动平台流量等,后续可关注单量、费用率及业务协同效应 [7]
我们能从「外卖大战、茶饮先行」中看到什么
36氪· 2025-05-16 09:56
茶饮行业与外卖平台的共生关系 - 茶饮品牌成为外卖平台抢占市场份额的关键品类,京东外卖4月单日饮品类订单占比近50%,其中库迪咖啡单日订单达90万,瑞幸、茶百道等品牌单量均在十几万级别[3] - 外卖平台将补贴重点投向茶饮咖啡连锁企业,京东补贴50%给奶茶咖啡品牌以测试骑手履约能力,库迪门店促销商品(4.9元降至1.9元)贡献80%销量,单店日订单从350单提升至500单以上[4] - 茶饮品类在外卖平台中连锁化率最高(55% vs 餐饮行业平均21%),订单量占比达10.6%,远超咖啡品类(1.7%)[7][8] 茶饮行业线上化发展历程 - 喜茶2017年推出微信小程序和快取店型GO店,奠定行业数字化标杆,培养消费者线上下单习惯,其股东腾讯和美团为技术升级提供支持[10] - 茶饮品牌线上渗透率快速提升,一二线城市新茶饮线上化率接近65%,2023年现制茶饮外卖GMV达952亿元(2018-2023年CAGR 51.8%),外卖占比从16.8%增至45.0%[7][12] - 头部品牌依赖第三方外卖平台,古茗2024年前三季度42.3%出杯量通过配送完成,其中97%来自第三方平台;蜜雪冰城外送订单中53%来自第三方平台[15] 茶饮品牌与外卖平台的成本博弈 - 外卖平台综合服务成本约占订单金额25%,奈雪2024年财报显示第三方平台贡献36.2%订单,配送服务费+技术服务费合计占营收10.8%(其中配送费3.46亿元)[16][17] - 茶饮品牌尝试降低外卖依赖,2022年联合抵制满减活动,但受限于同质化竞争和存量市场压力,仍需通过平台补贴获取订单[17][23] - 瑞幸成功降低外卖比例(从46.8%降至20.6%),但茶饮因场景差异(购物中心选址+下午茶需求)难以复制该模式[22] 行业竞争格局与战略选择 - 茶饮品牌通过外卖平台排名提升曝光度,茶百道早期以外卖万单店建立品牌势能,但其小程序布局滞后至2021年[11] - 价格战与平台补贴持续,库迪通过低价策略获取订单,茶饮品牌在中间价格带同质化竞争中需保持市场份额[23] - 头部品牌与平台资本绑定,美团龙珠为蜜雪冰城和古茗最大外部股东,反映平台与茶饮品牌的深度协同[15]
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破2000万单;阿里云AI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未来商业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07:19
NO.2 阿里发布2025财年Q4财报,AI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NO.1 京东外卖上线75天,日订单量破2000万单 5月16日晚8点,2025年天猫"618"将正式开售。国补加码的"618",手机旗舰新品全线大降价。苹果直降 2000元,iPhone 16 Pro首次纳入国补,优惠2500元;华为、小米、OPPO等品牌纷纷加入战局,6000元 以上旗舰机型均降价至国补范围内,叠加"618"平台券,旗舰机型均便宜1000元以上。统计显示,天 猫"618"第一阶段,已有超2000款手机支持天猫"618"优惠与国补叠加。 5月15日,京东外卖在"京东618惊喜开放日"上宣布,上线75天后,日订单量在5月14日突破2000万单。 点评:天猫借国补政策加码"618",以手机品类为核心战场展开低价攻势,本质是电商平台争夺用户心 智与市场份额的关键博弈。苹果iPhone16 Pro首次通过国补直降2500元,华为、小米等安卓旗舰机型同 步大幅降价,既体现平台通过头部品牌引流的策略,也反映出天猫在京东、抖音等对手挤压下,亟待巩 固低价心智。 5月15日,阿里巴巴发布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2025财年第 ...
Temu美国站可能恢复全托管;微信帮忙,腾讯录得近三年最快单季收入增速;特斯拉成立委员会讨论马斯克薪酬问题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5-15 22:56
Temu可能在美国恢复全托管模式 - Temu买手通知商家全托管模式可能在美国重新上架,要求提前备货,但最终落地取决于关税政策[1] - 4月26日起Temu美国站全托管商品被下架,因美国对低于800美元的中国小件包裹取消免税政策,需缴纳120%关税或100美元/件固定关税[1] - Temu采取三种变通方法:1)全托管卖家转半托,商家需自行负责物流;2)推出半托Y2模式,允许中国仓空运发货但卖家利润微薄;3)从东南亚等地转运[1][2] - 5月12日中美协议保留10%关税,暂停24%加征关税,但小件包裹仍需缴纳30%关税[2] 微信助力腾讯业绩增长 - 腾讯一季度收入1800亿元(+13%)、净利润497亿元(+17%),广告收入增长最快,得益于微信交易生态系统优化[3] - 微信成立电商产品部,探索微信内交易模式,负责人向张小龙汇报;开放平台基础部更名为开放平台部,专注公众号和小程序[3] - 腾讯内部称架构调整为支持商家及创作者成长,促进微信小店、公众号等业务发展[3] 特斯拉讨论马斯克薪酬方案 - 特斯拉董事会成立特别委员会研究马斯克薪酬问题,可能制定新期权激励方案[4] - 马斯克3月起诉特拉华州法院,试图恢复2018年价值560亿美元的薪酬方案,若失败董事会将用新方案替代[5] - 2018年薪酬方案设12项市值管理目标,每完成一项马斯克可获1%特斯拉股票[5] 微软裁员与AI战略调整 - 微软全球裁员6000人,称需在变化市场中调整组织[6] - 微软持续重组资源转向AI和云计算,今年AI相关资本支出达800亿美元[6] 宁德时代或成2025年最大IPO - 宁德时代港股发行价263港元/股,拟募资46亿美元,可能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IPO,预计5月20日上市[7] - 一季度全球最大IPO为日本JX Advanced Metals Corp,募资29亿美元[7] 中国企业加速投资巴西 - 美团计划5年内在巴西投入10亿美元发展外卖平台Keeta[8] - 蜜雪冰城未来3-5年将在巴西采购40亿元农产品[8] - 广汽传祺拟投资13亿美元在巴西建新能源车生产基地[8] - 远景能源将为巴西提供氢能和氨能技术,建拉美首个净零工业园区[8] - 长城汽车巴西工厂7月投产,2027-2032年追加投资76亿元[8] 福特因刹车隐患大规模召回 - 福特在美召回超27万辆2022-2024款Navigator和Expedition,因刹车失灵风险[9][10] - 两年前福特曾因制动管路问题召回128万辆Fusion和MKZ[10] 极氪评估吉利私有化提案 - 极氪成立独立董事委员会评估吉利汽车私有化提案,尚未作出决定[11] - 吉利称私有化可提升资源效率,减少内部冲突和重复投资[11] 小马智行或赴港二次上市 - 小马智行计划秘密提交香港IPO申请,目前市值64.9亿美元[12] Burberry业绩下滑与裁员计划 - Burberry上财年营收24.6亿英镑(-17%),税前亏损7500万英镑(上年利润2.71亿英镑)[13] - 计划裁员1700人(占员工总数20%),取消风衣工厂夜班因生产过剩[13] 富士康AI服务器驱动业绩增长 - 富士康一季度营收3913亿元(+24%),净利润100亿元(+91%),创历史新高[14] - AI服务器订单推动增长,预计二季度AI服务器营收同比环比均近倍增[14]
外卖商战正酣,监管敲响警钟,“奶茶自由”还能维持多久?
南方都市报· 2025-05-15 21:23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京东强势入局外卖市场,三个月内商家门店数量超过百万,日单量接近2000万单[1][4] - 2024年外卖市场份额中,美团占比65%,饿了么占比33%,其他平台仅占2%[3] - 京东通过"品质外卖+零佣金+五险一金"策略实现差异化竞争[3][4] 平台竞争策略 - 京东推出全年免佣金政策,承诺长期佣金率不超过5%,并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3] - 京东启动"百亿补贴"活动,4月22日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7] - 美团宣布未来三年投入1000亿元助力商家增长,推出"美团闪购"实现30分钟送达[7] - 饿了么开启"饿补超百亿"活动,联合淘宝升级"淘宝闪购"业务[8] 行业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约谈三大平台,要求维护消费者、商户和骑手权益[10] - 监管关注平台滥用规则行为,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12]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12] 骑手权益保障 - 京东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14] - 美团计划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二季度实施[14] - 骑手规模约1300万人,权益保障成为监管关注重点[14][15] - 平台间爆发骑手"二选一"争议,双方互相指责限制骑手选择[14][15] 消费者与商户影响 - 平台补贴活动使消费者享受低价福利,"奶茶自由"成为热点话题[11] - 商户面临利润压缩困境,被迫配合平台促销活动获取流量[10] - 补贴大战带来短暂繁荣,但长期可能影响服务质量和商户盈利[11][12] 行业专家观点 - 京东进入外卖行业是为完善业务生态,市场份额需从美团和饿了么获取[6] - 外卖市场仍有增长空间,特别是在高品质外卖和三四线城市[6] - 平台需平衡低价竞争与服务质量和商户盈利,实现可持续发展[11][16] - 骑手权益保障需通过劳动合同、商业保险和收入分配优化解决[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