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则研究:ADC payload特征及pd1vegf竞争格局调研反馈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ADC药物、双抗产品行业 - **公司**:泓博医药、康方生物、三生制药、科利斯、益芯科、华海制药、阿斯利康、默沙东、礼来、赛默飞、立方制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ADC药物payload特征 - **不同癌种疗效差异**: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在乳腺癌、卵巢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好于结直肠癌,MAEIL(微管抑制剂)在结直肠癌可能更具优势,MAAE在小适应症Nineteen Four疗效和安全性较好[1][2] - **不良反应差异**:口腔黏膜炎与topo异构酶靶点有关,间质性肺炎与linker组件代谢有关,眼毒性与亲水性好的微管抑制剂有关,胃周外周神经炎症是微管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MAEIL易耐药,NAFCO对眼睛可能有毒性[3] - **多毒素与双抗ADC产品**:多毒素ADC产品可增强疗效和提高对另一种毒素敏感性,CMET和EGFR结合的双抗ADC有解决耐药问题潜力[3] 双抗产品发展现状 - **产品分类及应用**:分为TCE、PD - 1加其他靶点、双靶点组合三类,TCE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并有望扩展,PD - 1加其他靶点解决冷肿瘤响应率低和耐药问题,双靶点组合拓宽适应症[1][4] - **市场情况**:双抗BD交易活跃,如三生制药授权产品给辉瑞,但只有少数公司布局PD - 1 x资产且数据不理想,PD - 1/VEGF组合被认为是迭代PD - 1品类方向[4] 各公司产品特点及临床策略 - **康方生物**:AK122在PD - 1/VEGF双抗领域领先,采用四价抗体设计增强亲和力、降低成本,临床设计梯度性强且体系化,针对医学耐药晚期肺癌人群实验并转向一线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1][2][7] - **三生制药**:改进贝伐珠单抗结构提高VEGF亲和力,未来可能跟随康方生物临床方案规划[1][5][9] - **科利斯**:改进贝伐珠单抗结构降低ADCC/CDC效应,注重多品类联合治疗方案,针对PD - 1、VEGF联合化疗或ADC品类临床拓展[1][2][8] - **益芯科和华海制药**:绑定VGFR1和D2结构增强VEGF亲和力,采用IgG1结构增强ADCC效应,可能在冷肿瘤或PD - 1效果不佳适应症表现更强效力[1] - **立方制药**:仅开设一篮子肿瘤试验,整体规划待更多临床试验开展明确[9] 关注指标及AK122情况 - **关注指标**:PD - 1抑制剂及免疫疗法关注DOR和OS效应,ADC类化疗产品关注ORR和PFS趋势[2][11][12] - **AK122**:海外授权及定价存在不确定性,6月1日将公布海外初期临床数据[2][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市面上出现多毒素ADC产品,设计目的是增强疗效和提高对另一种毒素的敏感性;双抗ADC产品需找到不同靶点关联性实现协同效应,如CMET和EGFR结合的双抗ADC有解决耐药问题潜力且机制已被验证[3]
跟着财政做配置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国家 - 行业:金融行业、石油行业、黄金行业 [5][9] - 国家:美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美国财政现状 - 核心观点:美国财政赤字严峻,政府杠杆率高,高利率加剧财政压力 [2][3] - 论据:2024 年赤字率达 6.4%,为次贷危机后次高;政府杠杆率高达 112%,仅次于日本;美联储加息后利率仍处高位,2024 年净利息支付较 2019 年增长 130%以上,付息超国防开支 [2][3][6] 特朗普新政财政政策 - 核心观点:特朗普新政核心是减税和削减开支以应对财政压力 [2][4] - 论据: - 减税:延长个税减免、下调企业所得税等,预计每年减少财政收入约 1000 亿美元;通过关税加征和减少金融行业优惠政策部分弥补 [2][5] - 削减开支:冻结补贴、精简机构、减少对外援助;撤销拜登时期补贴政策,预计节省约 1500 亿美元;精简机构裁员 10%节省约 400 亿美元;减少对外援助节省约 700 亿美元 [5][8] “弗格森时刻”影响 - 核心观点:“弗格森时刻”预示美国霸权地位削弱 [2][7] - 论据:美国债务利息支出超过国防开支,财政状况不稳,可能导致大国霸权削弱 [2][7] 美国未来削减支出措施 - 核心观点:未来可能通过改革政府结构等方式削减支出,但面临困难 [10] - 论据:改革政府结构可节省约 400 亿美元;社会福利是强制性支出难削减,大幅削减拨款需国会磋商且共和党内部有分歧 [10] 美国降息周期及资产价格影响 - 核心观点:美国降息周期未结束,影响美债利率、美元指数和黄金价格 [11] - 论据:特朗普政府寻求更快降息,美联储预计推进货币宽松政策,导致美债利率降低、美元指数走弱;中长期赤字和债务规模提升可能推升美债收益率中枢;黄金价格与美国赤字率正相关,金价易升难降 [1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国联邦财政收入中个人所得税占比接近 50%,企业所得税约占 8%,关税在整体财政收入中比重不到 2% [5] - 美国政府支出中强制性支出规模大且难更改,国债利息支付和国防开支各占 12%左右,非国防开支仅占 14%左右 [6] - 特朗普政府出售联邦财产包括铁路公司、邮政服务、空中交通管制系统、闲置建筑物、石油储备和黄金储备,黄金储备市场价值估计为 7000 亿美元 [9]
降重稳产下的猪价预期重估
2025-06-02 23:44
降重稳产下的猪价预期重估 20250602 摘要 5 月第四周白条猪价格为 14.7 元/公斤,环比下降 12.6 元;宰后均重 91.9 公斤,环比下降 0.2 公斤。鸡苗价格上涨至 2.9 元/只,毛鸡价格 上涨至 7.4 元/公斤,鸡肉价格下跌至 8.85 元/公斤。父母代种鸡养殖利 润增加,肉鸡和屠宰利润亏损。 谷物市场,玉米价格上涨 0.2%至 2,380 元/吨,小麦下跌 0.4%至 2,453 元/吨,粳稻持平于 2,864 元/吨。大豆市场疲软,美盘 CBOT 大 豆收盘价下跌 2.4 点,豆粕下跌 1.7%至 2,975 元/吨。 棕榈油市场,国内 24 度棕榈油上涨 0.3%至 8,628 元/吨,马来西亚棕 榈油上涨 1.3%至 3,878 林吉特/吨。白糖市场,国内持平于 6,160 元/ 吨,外盘下跌 1.2%至 17.1 美分/磅。 2025 年生猪市场表现与以往下行周期不同,猪价稳定且盈利持续存在, 行业自繁自养盈利虽弱但持续。实际下行力度不如预期,但期货市场预 期悲观,处于贴水状态,源于盈利预期产能增加和体重增加。 产能方面,能繁母猪波动小,反映行业对未来不确定性及规模化后的理 ...
弘则策略 宏观迷雾逐步消散
2025-06-02 23:44
弘则策略 宏观迷雾逐步消散 20250530 摘要 中美贸易关系复杂,虽有摩擦,但相互依存。中国通过加强与东盟、欧 盟等非美地区的贸易合作,维持出口韧性,转口贸易策略显著。 对等关税增加美国进口成本,中国出口面临压力,但通过多元化贸易伙 伴缓解。欧盟和日本采取拖延战术,贸易协议达成时间可能推迟。 短期内,中国出口表现优于预期,但下半年可能回落。若联邦法院撤销 部分关税,将缓解紧张关系,延长影响周期。 美国 2025 年实际 GDP 增速预期下调,受关税影响显著。中国二季度出 口预计增长 7%,全年 GDP 预测约为 4.75%,下半年贸易和投资数据 下滑。 中国房地产投资低于预期,政策方面,下半年财政加码可能性大,或通 过特别国债和新增专项债项目支持经济,但总体思路是托而不举。 美元贬值趋势明确,但各国宽松货币政策形成牵制。美联储偏鹰派及通 胀预期走高导致货币政策偏紧,广场协议 2.0 可能性不大。 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年底有望接近 7。日本经济面临成本推动型通胀, 央行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对日债需保持谨慎。 Q&A 近期宏观经济环境中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近期宏观经济环境中的主要变化包括中美贸易谈判的不确定性 ...
煤炭 价格寻底,布局右侧
2025-06-02 23:44
煤炭 价格寻底,布局右侧 20250601 摘要 动力煤生产成本受需求影响呈下降趋势,2024 年平均成本为 370 元/吨, 虽高于历史低位,但仍有调降空间。炼焦煤成本 551 元/吨,同样存在 下降潜力,成本支撑逻辑在需求疲软时效力减弱。 上市公司数据显示,动力煤企业 2016-2024 年平均生产成本从 208 元/ 吨增至 370 元/吨,炼焦煤从 300 元/吨增至 551 元/吨,成本上升受政 策及费用标准提高影响,但未来仍具成本控制空间。 市场煤炭生产成本分位数数据可参考,但审计后的上市公司报告数据更 可靠。即使考虑费用摊销和运输成本,煤炭企业仍有成本调整空间,核 心矛盾在于需求。 当前港口煤价 611 元/吨,企业仍有利润空间。若按 370 元/吨成本计算, 利润空间为 91 元/吨;若按 550 元/吨计算,利润空间接近 500 元/吨, 成本控制仍有操作空间。 坑口煤价已现上涨,大同、榆林、内蒙古等地煤价均有不同幅度上涨, 表明需求逐步复苏。下游电厂库存偏低,补库意愿增强,政策引导下补 库力度有望加大。 Q&A 煤炭板块近期的价格变化情况如何? 动力煤的港口价格已经连续 11 天维持在 6 ...
西菱动力20250602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公司 西菱动力、豪能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务发展情况** - 传统汽车零部件业务通过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品牌获大量混动平台订单,客户结构改变,随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凸轮轴总成、连杆和皮带轮三大产品稳中有增[2][3] - 涡轮增压器业务近年来增长快,是核心业务,市场价值约 800 元/个,总体规模约 150 亿元,2024 年产量预计达 120 万台,营收近 10 亿人民币,未来将继续高速增长并扩张产能提升份额[2][5][9] - 军品和航空航天业务从 2024 年开始稳定增长,随国内民品、军品需求回升及国际认可度提升,未来发展前景良好,整体营收有望持续复苏[11] - 谐波减速器领域有优势,可复用现有工艺和设备,前期固定资产已折旧摊销,进入成本低,与头部汽车主机厂合作关系是优势,有望切入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市场实现业务增长[16][17] - **产业集群影响**:成都龙泉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和青羊区航空航天产业集群,西菱动力总部在青羊区靠近成飞,能紧密联系航空航天领域并配套生产,利于军工和航空航天业务发展[4] - **竞争格局**:涡轮增压器市场由盖瑞特、博格华纳、三一重工和石川岛主导,占全球约 70%份额,国内市场规模超百亿人民币,西菱动力过去两三年爆发性增长[9] - **收入与盈利能力关系**:2020 年以来收入端复合增速 36%,但盈利能力波动大,因大规模资本扩张和产能投入致固定资产折旧增加、营收增长滞后;2024 年起净利润率逐步回升,一季度修复至近 7%,预计 2025 年收入约 24.2 亿人民币,若盈利能力恢复正常利润达 1.5 亿左右[2][13] - **费用率影响**:通过降本增效,费用率从早年 15%降至 2024 年 9.4%,得益于内部优化和规模效应,有助于提高盈利弹性,收入端上升时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4][14] - **未来盈利预期**:2025 年第一季度经营现拐点,净利润率接近 7%,净利润同比环比大幅提升,随规模效应显现盈利能力有望非线性快速增长,人形机器人业务布局推动业绩提升,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计达 1.5 亿元,明后年增长率预计超 30%[19][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0 - 2023 年新能源车渗透率主要由纯电车型推动,2023 年起主要由混动车型推动,使西菱动力传统发动机零部件获更多订单并稳定增长,还促使其拓展涡轮增压器等新兴业务[6] - 豪能股份与西菱动力在产品结构、下游客户、传统发动机零部件方面有相似性,豪能股份以同步器起家,差速器增长快,未来行星齿轮业务预计快速发展,西菱动力以凸轮轴总成等奠定基础,涡轮增压器增长迅速[7][8][12] - 人形机器人板块近期波动但长期产业趋势仍在,调整提供挖掘优质标的配置机会,选择投资标应关注成长股顺应时代脉络[15]
纵横股份20250602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公司 纵横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公司发展历程与地位**:2010 年成立,国内首家工业无人机上市公司,最初五年研发飞控导航系统,2015 年进入整机领域,专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累计服务超 1500 家国内外客户,连续两年位列德国 DGI 全球民用无人机制造商前五 [2][3] 2. **技术积累**:拥有自主研发能力,飞控、动力、材料等方面经验丰富,累计专利超 360 项,发明专利超 100 项,智慧空管获中国交通运输部特等奖,牵头设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 [2][5] 3. **制造能力**:鹏飞科技园年产能达 3700 架,全业务链自主研发,涵盖飞控生产到总装测试,国内外具竞争力 [2][6] 4. **市场销售与客户服务**:早期产品用于测绘,现扩展至多领域,国际市场销往多地,建立长期稳定销售网络,提供完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7] 5. **产品类型及特点** - 军工无人机:具备军贸资质,正在申请试航 [9] - 多旋翼无人机平台:凤凰系列载荷 10 公斤,飞行 70 分钟,面向边防和物流示范应用;CW 垂直起降大鹏系列 [9] - 无人值守系统:C700 自动机库和 P200 多选一机库,支持远程自动充电等功能,用于城市和城乡管理 [9][11] - 云龙滑跑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对标土耳其 TB - 2,性能更强,重量超 800 公斤,航时约 25 小时,载荷 220 公斤,用于专有物流运输和森林防火,海外军贸市场有潜力 [9] 6. **低空经济布局**:重点打造低空数字化经济,探索低空物流应用,参与组建四川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参与重载运输型无人机项目,开展吨级飞机研发 [2][10][13] 7. **财务表现与预期** - 2024 年营收 4.7 亿元,同比增长 57%,净利润亏损 3500 万元,同比减亏 44% [4][18] - 2025 年一季度收入增长 42%,保持减亏状态,预计全年营收增长 30% [4][18][30] 8. **市场需求与前景** - 2025 年低空经济催化下,应急、消防等部门专项资金采购活跃,电网需求增长,军方销售回升,海外市场需求旺盛 [4][28] - 预计到 2030 年工业无人机制服务市场将突破万亿规模 [12] - 政府端对无人机及无人值守系统需求处于初期但潜力大,无人值守将有更多应用场景 [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云龙产品**:牧途项目重要组成部分,由军工背景团队研发,主流型号 900 公斤级别可飞行 25 小时,有订单储备,推进相关项目,开发 500 公斤和两吨级别衍生型号 [4][23][24] 2. **无人值守系统发展**:最早由大疆 2022 年发布小型机巢开始,纵横公司飞机航时更长,可覆盖 30 平方公里,通过蛙跳实现网络化运行,行业刚起步,未来应用场景多 [20][21] 3. **四川省低空物流**:2025 年 2 月成立四川省低空经济发展公司,公开两条无人机载货运输航线,公司在其中有重要定位,预计今年有订单落地,带来几千万业绩 [25][27] 4. **2025 年一季度订单**:增速良好,增量来源包括巴中 1.2 亿标书中标,无人值守机库业务增长,部委专项资金投入,海外市场需求旺盛 [29] 5. **未来合作可能**:未来可能与美团、顺丰等头部物流公司深度合作,依托四川低空经济公司与业界其他物流企业合并形成解决方案 [31]
新消费(饮料&低度酒)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饮料、低度酒、快消品、黄酒 - **公司**:承德露露、东鹏饮料、李子园、百润股份、会稽山、香飘飘、伊利逊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整体情况 - **2024年饮料行业**:规模收入个位数增长,利润双位数增长,茶饮料和功能性饮料景气居前,碳酸饮料增速放缓,毛利率提升1 - 2个百分点,利润率提升1个百分点,竞争格局环比改善,基本领跑快消行业[1][5] - **推荐软饮料和低酒精赛道原因**:新品推出贡献增量,迎来618大促和Q2 - Q3旺季数据检验,单二季度业绩基数低,部分企业享成本红利[2] 各公司情况 - **承德露露**:底盘稳健,餐饮渠道需求稳定,南方有拓展空间,计划两年投一亿推广养生水并新增PET生产线,主业预计2025年实现7亿利润,养生水目标销售额2 - 3亿,长期市值有望达150亿[1][16][17][18] - **东鹏饮料**:能量饮料业务保持20%以上增长,目标2026年超越华彬红牛,2024年补水产品营收15亿,果汁茶5月销量破亿,预计2025年收入增速约35%,利润增速约43%[1][10][11][15] - **李子园**:单二季度低基数,新品维生素水贡献增量,预计2025年成本降约10%,2025年糖酒会推功能性饮料新品受关注,核心市场在华东、华中和西南,未来重点是维生素水,中性预测收入增速约8%,利润增速约15%[1][7][8][9] - **百润股份**:2025年4、5月接近双位数下滑,取消经销商授信打款政策主动消化库存,6月增加市场投入有望改善,RTD系列推新产品,全年威士忌目标5亿元[1][19] - **会稽山**:推进高端化战略,中高档产品占比提至67%,毛利率提至52%,兰亭系列和1,743增速超80%,销售转深度分销模式,线上渠道占比快速提升,未来两到三年营收复合增速预计15%左右,利润增速23%左右[3][23][24][30][31] - **香飘飘**:2025年为调整消化年,冲泡业务消化库存,即饮业务推广Miko果汁茶,开拓新渠道,预计2025年收入和利润小幅增长,对应估值21倍[3][32][36] - **伊利逊**:2025年加大直播电商和带货投入,邀请吴彦祖引流,投入从几百万增至约2000万,开播首日12小时销售额达1000万,“一日一新”系列预计放量[25][26] 公司分类及估值 - **传统企业**:需证明转型成功能力,如承德露露、香飘飘、李子园,若数据验证成功,估值有30%以上上行空间[4] - **高增长赛道企业**:需持续数据支撑高估值溢价,如东鹏饮料[4] - **强赛道开拓或盈利引领企业**:如百润股份、会稽山,证明成功后估值潜在上行空间大[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李子园**:股权结构家族持股为主,结构稳定,24年员工持股计划后分红率87%左右,股息率约4%,核心大单品甜牛奶占比稳定在91%以上,逐步实现大包粉国产替代,比例达70% - 80%[7][8] - **东鹏饮料**:渠道分经销、大客户和线上,经销占比85%以上且稳健增长,大客户和线上增速快,拓展餐饮渠道,加大冰柜投放预计突破50万台[12][13] - **会稽山**:主要市场在浙江省内杭州和绍兴,占60%以上营收,通过乌毡帽打开江苏和上海市场,过去依赖经销,2023年起线上渠道占比从3%提至11%且保持高增速[28][29] - **香飘飘**:主要市场在华东、华中和西南,经销渠道占90%以上,注重冷链定制奶茶,与全家合作,将餐饮作为重要发展方向,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25% - 63%[35][36] - **伊利逊**:2024年“一日一新”在618电商节突破但后续未放量,2025年解决产能问题,线上推易拉罐装,线下推玻璃瓶装[26]
生猪:又到布局时,一线专家怎么看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行业 生猪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现状 - 今年春节后猪价坚挺,前五月盈利优于去年同期,原因是冻品库存低、春节后有库存积压、官方及第三方数据高估去年基础产能和新生指数数量[1][2] - 上市公司整体负债从高峰4500多亿降至3000多亿,但负债率仍较高[1] - 散养户从90年代中期以来呈退出趋势,不受短期刺激影响,能繁母猪集中度快速提高[3][9] - 全国生猪养殖行业效率有提升但幅度有限,规模以上企业效率提升有限,上市公司母猪年均产仔数无显著提高[12] - 自2021年以来,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快速发展,大量散养户退出,北方散户转向单独放养或代养模式,南方主要是公司加农户模式[13] 价格走势 - 下半年生猪供给或高于去年,但增幅预计小于10%,低于期货市场悲观预期,目前价格14.5元/公斤,去年下半年均价18元/公斤,降幅近20%,按期货13.5元/公斤均价,降幅超20%过于悲观[1][4] 政策调控 - 多部门联合调控生猪产能,旨在提振价格,修复行业盈利,降低负债风险[1] - 若有效执行降重政策至125斤,将提升养殖效益,减少3400万头出栏量,低端企业已响应,下半年价格预期或更乐观,但需观察执行情况[1][6] - 春节后人民银行多次公开提到要提升价格水平,因猪肉在CPI中权重约3%,希望猪肉价格同比回升或减少同比降幅,以减轻对CPI的拖累[7][8] 行业影响因素 - 当前低利率和信贷宽松环境为行业提供融资便利,但货币政策转向将带来高债务风险[1][6] - 二次育肥对市场影响较小,目前规模不及前两年,在下半年腌腊制品或春节期间对大猪需求有一定补充作用[15] - 冻肉库存目前估算约100万吨甚至更低,为历史同期偏低水平,非洲猪瘟疫情前冻肉消费占比约5%,疫情后达20%,全年约1000万吨[16] 企业与产业发展 - 部分集团企业春节后主动调节产能,但整体产能仍在下降,大部分集团企业还在增加产能[6] - 养殖企业自建屠宰场可规避交叉传播风险、实现肉食品溯源,国家政策引导大型养殖企业自建屠宰场[24][25] - 中国生猪规模化进程未结束,未来5到7年是快速规模化过程,若未爆发重大风险且实现稳定结构,行业将持续稳定,否则可能引发较大波动[27][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今年北方春节后疫情较复杂,五月气温升高后基本稳定,南方情况比往年严重但未达特别严重水平[19] - 养殖企业成本差异逐渐变小,部分企业为应对风险投入资源形成长期成本,重资产自养企业摊销激进影响账面利润,代养模式需持续支付摊销成本[20][21] - 公司加农户让农户代养母猪的模式能整合优质养殖户形成效率优势[22] - 根据新生子猪数据,下半年猪价不乐观,但头部企业权重提升带来的数量增加可能只有5% - 6%,去年下半年有两三百万吨冻品出库,今年基本没有,实际供给量同比增幅很小[23] - 中国生猪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问题,非洲猪瘟期间建设大量产区屠宰场致全国产能过剩,中小型屠宰厂为生存运营给集团企业造成财务压力,未来可能逐步退出市场[26]
回归传统核心资产 - 6月A股策略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金融、消费、医药、科技成长、母婴、大众消费、家居、硬科技、电子、银行 - **公司**: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恒瑞医药、爱尔眼科、药明康德、索菲亚、申洲国际、博西威、卡游、东风集团、长安集团、海光信息、中科曙光、国药集团、航天科技、中电子、中电科、云农商行、沪农商行、领益智造、国货行、亿联科技、上海合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6月市场有望回归传统核心资产**:海外关税扰动、财政和美债问题未解决,流动性环境不宽松;国内经济预期改善,资产隐含经济预期修复;小盘股拥挤度达历史高位,可能引发风格切换或回调[1][2] - **关注内需相关传统核心资产**:金融板块的保险、股份行;消费和医药行业龙头;A股和H股新消费(养老、医药消费、母婴)[1][4] - **科技成长领域投资建议**:整体处于拥挤度触底回升阶段,等待红利热度升至高位再配置,关注硬科技领域央企重组[1][4] - **海外宏观层面关注事件**:美债利率冲高后可能触顶回落;美国党争可能阻碍特朗普减税法案通过;关税问题仍可能扰动市场;美债利率上行影响美股和A股行情,回落时权益市场向上,利率回落阶段黄金大概率上涨[1][5] - **国内宏观环境利于核心资产表现**:4月PMI和高频数据回落,但财政和信贷脉冲向上,资产隐含经济预期指向后续PMI有望回升[6][7] - **市场情绪层面变化**:小盘股拥挤度达90分位以上高位,可能出现止盈动力,带动市场调整和风格切换[8] - **内需相关消费领域推荐方向**:提供情绪资源类(宠物陪伴、IP潮玩、寺庙景区);缓解焦虑类(美妆、黄金珠宝、新式茶饮、休闲食品);宣泄情绪类(户外运动、酒水烟草)[9] - **母婴消费领域推荐方向**:母婴零售、婴幼儿奶粉、婴儿护理产品、AI玩具[10] - **大众消费部分方向出现改善迹象**:白酒、啤酒、方便食品及乳制品环比改善,酒类及乳制品产量环比提升,高端白酒价格环比改善,中药价格同环比均提升[11] - **核心资产中长期关注基金重仓股**:前几年经历显著调整且最近三年业绩持续向好,筛选标准包括市值排名、跌幅、盈利复合增速、净资产收益率等[12] - **科技成长方向关注标的**:中长期看好科创50和恒生科技中的AI自主可控相关方向;短期内关注央企并购相关硬科技标的,证监会修订规定便利重组[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内需相关消费领域梳理完整标的清单,并推荐正在申请港股上市公司如博西威、卡游**[9] - **母婴消费领域每个方向梳理两到三个最推荐标的,共计10个标供参考**[10] - **上周五中证指数披露指数成分调整方案,涉及宽基ETF,调入沪深300和中证1000的新成分股受影响,对银行业相对利好,6月16日生效,ETF一般在生效前一周调仓**[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