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网

搜索文档
平安先进制造股票基金经理张荫先: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成为未来多年的黄金投资赛道
全景网· 2025-06-25 15:41
行业前景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元年,未来数年乃至十年间有望成为极具成长性的黄金赛道 [1][2] - 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有望在2030年达到200万台,对应市场空间约5700亿元 [2] - 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产品 [3] 驱动因素 - 人工智能快速迭代为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提供强大"大脑" [2] - 全球老龄化加剧导致人力成本上升,替代需求日益迫切 [2] - 各国政府出台政策支持人形机器人发展 [2] 市场现状 - 2025年预计实现千台级别以上生产交付,合计有望突破万台 [2] - 应用场景将从特斯拉工厂扩展到制造业全面渗透,最终进入家庭日常生活 [2] 中国供应链 - 中国凭借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积累的制造业基础,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3] - 中国制造业占全球体量超三分之一,为本体厂商提供丰富应用场景 [3] - 中国在具身大模型等关键技术上的突破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3] 投资机会 - 从本体厂商到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整个产业链都蕴含丰富投资价值 [3] - 建议关注在机器人业务中存在较高概率进入供应链的公司 [4] - 建议挖掘主业基本面改善同时新拓展机器人业务的优秀公司 [4]
平安医药精选股票基金经理周思聪:中国创新药迈入“黄金元年”
全景网· 2025-06-25 15:11
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创新药行业已成为全球重要力量,2015-2024年累计活跃创新药数量达3575个,超越美国居全球首位 [2] - 中国创新药全球首发占比显著提升,平均每3款创新药中有1款来自中国 [2] - 中国在ADC、双抗/多抗、细胞疗法等领域的全球管线占比达40%,基因治疗领域占比超20% [2] 行业核心机遇 - 2025年行业迎来"出海爆发、国内放量、集体盈利"三重机遇,从研发投入期转入收获期 [3] - 2023年起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数量首次超过海外引进,2024年交易量和金额增长均超30% [3] - 2024年国内创新药医保支付金额达1200亿元,2018年至今带量采购节省的4400亿元医保基金中80%用于支持创新药 [3] 盈利与估值前景 - 2025年预计1/3创新药企实现盈利,2026年七成企业盈亏平衡,2027年绝大多数将盈利 [4] - 收入增长带动销售效率提升(人均单产提高),叠加支付端优化(医保谈判降价温和、商保占比提升),行业估值有望系统性抬升 [4] 重点投资方向 - 双抗、ADC、靶向药、自身免疫性疾病四大细分领域具备突出发展潜力 [1] - 商业化主线:关注核心产品已纳入或有望纳入医保的优势领域龙头企业 [4] - 出海主线:布局海外市场、具备国际授权交易的企业 [4] - 周期主线:把握盈利周期初期率先盈利企业及估值提升阶段的长期潜力企业 [4]
跨企业治理迈出重要一步 舜宇精工董事长、实控人倪文军出任舜宇光学科技执行董事
全景网· 2025-06-25 11:01
人事任命与公司治理 - 舜宇光学科技任命倪文军为执行董事,并成为薪酬委员会和策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该任命将于2025年7月1日生效 [1] - 倪文军是舜宇精工实控人,持股比例达40 48%,此次任命标志着其在跨企业治理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1] 公司背景与发展战略 - 舜宇精工自2023年2月在北交所上市以来,以"名配角"战略为引领,布局智能机构件、智能照明、智能成像三大系列产品 [1] - 公司业务覆盖国内主要汽车产地集群,并拓展海外市场,产品已销往西班牙、德国、捷克、英国、印尼等国家 [1] - 舜宇精工前身宁波舜宇模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原为舜宇光学集团旗下公司,2007年独立发展 [1] 技术与产品创新 - 舜宇精工在汽车智能内饰功能件和智能装备领域持续技术创新 [2] - 公司以AGV机器人为基础,加快智能调度、系统集成新技术研发,截至2024年底拥有发明专利37个和专利208个,较上期分别增长208 33%和12 43% [2] - 2024年新增工业大场景清洁应用机器人、仓储系统柔性存取机器人、远程机器人大数据共享管理平台等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新品 [2] 客户与市场拓展 - AGV机器人集成解决方案已应用于一汽红旗、北京奔驰、东风汽车、吉利汽车等知名厂商 [3] - 与库卡机器人、柯马工程、杜尔工程等知名总包商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3] - 2024年新增德国采埃孚、瑞典斯堪尼亚等国外客户和东风乘用车、理想等国内客户 [2]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舜宇光学车载镜头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全球第一,手机镜头、手机摄像模组市场占有率也处于领先地位 [2] - 舜宇精工在细分市场拥有良好品牌信誉度和稳定客户群体,覆盖车企品牌包括奔驰、宝马、比亚迪、吉利、沃尔沃等 [3] - 直接服务于一汽红旗、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等传统车企及小鹏、理想、岚图等造车新势力 [3] 未来发展预期 - 倪文军的新角色可能促进舜宇光学与舜宇精工未来更多合作机会或协同效应 [2] - 市场预期舜宇精工有望借此契机强化智能内饰功能件领域领导地位,推动国内外市场持续扩张和技术革新 [4]
政策红利叠加地理优势 力盛体育海南国际赛车场项目前景广阔
全景网· 2025-06-24 22:17
项目进展 - 力盛体育携手海南推进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国际赛车场项目,2024年完成赛道试验段工程,2025年2月28日赛道及赛事综合楼工程正式动工 [1] - 公司控股子公司已投入专项资金1.47亿元,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1] - 项目作为世界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一期工程核心,包含国际标准二级赛道、汽车品牌体验中心等功能板块 [1] 政策支持 - 海南省政府2024年7月划拨1.2亿元投入项目建设,同年12月引入海口海旅投作为政府出资方支持赛道、品牌中心等建设 [3] - 项目2021年被纳入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项目,定位为汽车旅游、文化、生活消费服务的标杆项目 [3] - 海南省出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2-2025)》等政策,明确2025年建成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4] 战略意义 - 项目契合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封关后进口关税优惠将促进汽车改装市场发展,吸引国际车队参赛 [4] - 项目承载落实海南"三区一中心"建设任务的战略意义,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经济、消费升级联动 [3] 区位优势 - 海南地处国际物流中心位置,具备联通"一带一路"市场的双向阀门作用,拥有热带滨海生态和免税政策优势 [5] - 全年开放时间达340天(全国最长),依托博鳌论坛、新能源汽车大会等国际活动积累客群基础 [5] - 气候条件与文旅产业协同效应显著,吸引全球汽车厂商加大在海南宣传投入 [5] 公司战略 - 力盛体育以赛事IP为核心,构建体育空间矩阵与数字科技赋能的产业生态闭环 [6] - 项目将成海南体育产业名片,为公司开辟业务新路径,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6]
美好全生态 AI启未来——2025中国(重庆)家电渠道商TOP峰会顺利召开
全景网· 2025-06-24 21:27
行业现状与趋势 - 中国家电行业已进入存量市场阶段,2025年呈现"内需升级+外销扩张"双轮发展格局,政策推动和技术创新是主要驱动力 [1] - 以旧换新政策带来阶段性回暖,但市场竞争依然激烈,国际形势复杂,行业需通过AI赋能实现生态重构寻求新增长点 [1] - 重庆1-5月社零总额达6803.6亿元,领跑全国五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智能升级"与"存量焕新"成为行业主旋律 [2] 峰会核心议题 - 峰会主题为"美好全生态,AI启未来",吸引600余家产业链企业参与,探讨生态重构与共生发展 [1][2] - 行业面临市场饱和、需求偏弱、竞争加剧的"深水区",需通过技术边界突破和渠道变革构建端到端主渠道 [2] - 倡议以"全生态协同"应对不确定性,用AI+开启新增长极,共创家电行业下一个黄金十年 [2][4] 技术驱动变革 - AI技术正深刻改变行业,大模型、智能制造和新质生产力将重构生产模式,助力中国智造崛起 [3] - 新媒体成为生态链接枢纽,通过智能裂变、沉浸场景和即时服务实现需求唤醒与数据反哺 [3] - 需构建"需求感知-柔性生产-精准触达"神经中枢,推动创新从单点转向全域协同 [2][3] 市场与渠道战略 - 渠道变革走向"全域融合",需打破壁垒构建生活服务网络,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共创 [2][4] - 企业出海与全球生态位重构成为重点,需通过政策引领、消费洞察和技术自主提升竞争力 [3] - 峰会推动头部企业形成战略共识,针对全球供应链重组和消费动能转换提供解决方案 [4] 生态协同实践 - 通过跨界多维对话平台汇聚渠道变革智慧,剖析AI重构产业价值链的实践案例 [4] - 以用户价值为核心构建全场景服务网络,实现"供给优化+需求满足"双向发力 [2][4] - 音乐剧《同一个祝福》象征行业共建生态的远景,强调顺应时代与自我超越 [4]
主品牌引领 细分赛道突破:民生健康深耕维生素矿物质领域,战略布局治疗型OTC用药
全景网· 2025-06-24 18:18
公司业务架构与战略布局 - 公司核心业务为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剂,同时布局治疗型OTC用药、益生菌等业务板块,覆盖传统健康、潮流健康、科技健康等多领域[1][3] - 治疗型OTC与医美业务是重点拓展方向,医美产品均为二类医疗器械类护肤产品,包括医用修复膜、医用修复液、医用疤痕凝胶等,主推产品医用皮肤修复膜因添加酵母菌多肽且批文稀缺[1] - 益生菌业务通过控股子公司中科嘉亿(浙江)及全资子公司中科嘉亿(山东)运营,形成山东团队负责原料销售及To B业务,杭州团队专注制剂销售、To C业务与研发的分工体系[2] 产品与研发优势 - 主力产品21金维他多维元素片(21)开创国内维矿行业先河,覆盖线上线下渠道,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2022-2024年斩获多项权威荣誉[5] - 益生菌业务"炎黄菌株库"已收录6500多株菌株,含近50株专利菌株,通过动物实验、体外实验及临床实验系统验证专利菌株功效[2] - 在研管线包含关节治疗、抗衰老等针对性产品,益生菌系列推出专为中老年设计的"普瑞宝(暂定名)"[6][7] 财务表现与产能建设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71亿元,同比增长15.70%,扣非净利润6112.20万元,同比增长7.10%,总资产19.77亿元,同比增长13.32%[3] - 募投项目稳步推进,2024年末保健食品智能化生产线技改项目、研发中心技改项目已完成生产大楼主体结构封顶,维矿类OTC产品智能化生产线技改项目实现智能仓库地下室结构封顶[7]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规模从2009年636.42亿元增长至2023年2253.41亿元,14年间增长3.5倍,2013-2023年CAGR为8.47%,高于发达国家水平[4] - 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快速,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及国民健康意识提升,人均消费潜力有望加速释放,叠加庞大人口基数为市场扩容提供支撑[4] 渠道与品牌策略 - 医美业务通过重点药店建设样板店、其他药店柜台铺货方式实现全国推广,深度响应药店渠道转型需求[1] - 品牌战略采用"主品牌引领+细分赛道突破"框架,"21金维他"深耕维矿领域,"民生"聚焦治疗型OTC用药,"普瑞宝"专注益生菌,"民生同春"瞄准潮流健康场景[5] - 品牌年轻化战略并非局限消费群体,而是以更具活力的品牌形象触达全龄用户,老年群体需求始终是布局重点[6]
海王生物优化资本路径,聚焦核心战略轻装前行
全景网· 2025-06-24 17:19
战略调整与资本路径终止 - 公司终止筹划三年之久的控制权变更事项及同步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计划 这是基于当前市场环境与长远发展战略的主动调整 旨在集中资源专注于核心业务发展 [1] - 原定引入国资控股方案是特定阶段的发展探索 经评估后双方一致认为终止更有利于各自聚焦核心优势领域 控股股东将无息退还意向金体现友好协商原则 [1] - 终止计划避免了复杂交易的不确定性 使管理层能更专注于核心业务经营与战略转型 反映公司面对市场变化的务实态度 [1] 医疗器械业务聚焦 - 公司将发展重心坚定锚定于高增长潜力的医疗器械板块 已构建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的供应链网络 渠道与客户资源深厚 [2] - 与西门子 迈瑞医疗等国内外顶尖品牌保持长期深度合作 为市场拓展与服务升级奠定基础 [2] - 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及完成主要商誉减值计提(2024年末商誉降至3.79亿元) 实现"轻装上阵" 资源聚焦高附加值领域 [2] - 2024年在严峻市场环境下仍实现303.17亿元营收 体现核心业务韧性 未来将持续优化运营及应收账款管理 [2] 民企机制与行业机遇 - 作为民营企业 公司具备决策高效 反应灵活的优势 此次资本路径调整体现其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3] - 未来仍开放与战略投资者(包括国资)合作 但需符合深化业务协同 整合优势资源的条件 [3] - 中国医药及医疗器械流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公司聚焦战略契合行业专业化 高值化 效率化升级方向 [3] - 终止控制权变更标志着战略聚焦进入新阶段 通过化解历史包袱 锚定医疗器械赛道 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3]
华安基金:美联储降息周期延续,险资青睐港股红利
全景网· 2025-06-24 14:58
行情回顾 - 港股上周整体下跌,恒生指数下跌1.43%,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03%,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跌幅较小,下跌0.70% [1] - 恒生一级行业中资讯科技业领涨,医疗保健和能源业领跌 [1] - 被动外资净流入大幅增加,EPFR口径下外资净流入境外中资股16.4亿美元(前一周仅0.3亿美元),其中被动型外资净流入18.2亿美元,主动型外资流出1.8亿美元 [1] - 南向资金保持高额净流入,上周净流入163亿港元(前一周155亿港元) [1] 资金动向 - 保险资金频繁举牌港股红利股,平安人寿6月17日举牌招商银行H股,年内已有13家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其中5家为银行 [1] - 险资偏好红利板块的低波动、高股息特性,在长债收益率跌至历史低位的背景下,增量资金有望更多流向红利板块 [1] - 美联储点阵图显示2025年预计降息两次共50个基点,2026年降息25个基点,低利率环境或利好港股红利板块 [1] 港股央企红利板块优势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达7.90%,显著高于中证红利的5.56%,PB为0.62,PE为6.79,估值更低 [2] - 该指数全收益指数自2021年初以来累计收益114%,相对恒生全收益指数超额收益113% [2] - 国内降息周期下的低利率环境和经济弱复苏背景利好红利策略,央国企在市值管理指挥棒下分红意愿和能力较强 [2]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是全市场首支叠加港股、央企、红利三重属性的ETF [3] - 该ETF上周规模为31.87亿元,周成交额10.12亿元 [4] - 场外相关产品包括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联接A(020866)和联接C(020867) [3] 指数成份股表现 - 前十大权重股中,中远海控(1919.HK)权重4.7%,近12月股息率13.0%;东方海外国际(0316.HK)权重4.5%,股息率11.4% [5] - 其他高股息权重股包括中远海能(1138.HK,股息率8.8%)、中国外运(0598.HK,股息率8.1%)、中国神华(1088.HK,股息率7.3%) [5] - 能源业成份股较多,包括中国海洋石油(0883.HK)、中国石油股份(0857.HK)、中石化炼化工程(2386.HK)等 [5]
杭氧股份相继为我国四大航天基地提供制氧制氮装备 领航工业气体新未来
全景网· 2025-06-24 09:53
航空航天业务发展 - 公司为我国四大航天基地提供制氧制氮装备,多次被评为装备保障优秀供应商 [1] - 航空航天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2024年"商业航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行业进入高速发展周期 [1] - 2024-2029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达6.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3% [1] - 公司空气分离设备及气体产品已深入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心环节,可为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深空探测等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1]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35.65亿元,同比增长7.85% [2] - 扣非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13.81%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24亿元,同比增长46.78% [2] - 报告期末总资产245.64亿元,同比增长2.05% [2]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遇 - 空分设备市场需求增长,行业向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数字化控制系统推动能效标准升级 [2] - 新能源革命带来结构性机遇,光伏硅料生产拉动高纯氮设备需求,半导体制造加速电子特气设备国产替代 [2] - 氢能与空分设备耦合技术进入工程验证阶段 [2] - 2025年中国空分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达533亿元 [3] 技术与产品优势 - 公司制氧总容量、大型设备出货量领先,市场占有率占据行业半壁江山 [3] - 公司引领国内空分行业技术革新,将中国空分制造技术推向国际先进水平 [3] - 产品应用领域从空分设备延伸至天然气液化装置、乙烯冷箱、液氮洗冷箱及烷烃脱氢装置等 [3] - 公司构建"设备+气体"双轮驱动模式,成功实现从设备供应商到综合服务商的转型 [3] 工业气体业务发展 - 公司成为国内工业气体领域领军企业,新增空分管道气项目制氧规模位居行业前列 [4] - 全产业链经营优势持续显现,气体运营管理的规模效应不断释放 [4] 研发与创新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4.52亿元,占营收比重3.29% [5] - 2024年末拥有授权专利605项,其中发明专利170项 [5] - 全年新授权专利75项,包括国内发明专利44项、德国发明专利1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 [5] - 实现低温储能技术与空分装置变负荷生产能力的全球首次耦合应用 [5] - 10万Nm³/h以上特大型空分成套装置关键设备国产化纪录刷新,技术性能达世界领先水平 [6] - 自主研制40ft液氦罐,构建自主可控的氦气供应链 [6] 战略布局与业务拓展 - 工程与设备板块持续"做精做优",深化国产化替代 [7] - 气体板块聚焦"做大做强",增强项目盈利能力、拓展应用场景、创新商业合作模式 [7] - 高端装备事业板块对标国际顶尖水平,提升核心装备性能 [7] - 氢能BU、医疗健康BU、电子特气BU等创新团队全速推进业务攻坚 [7]
涛涛车业:产能扩张与智能化布局双轮驱动,开启发展新篇章
全景网· 2025-06-23 16:43
公司概况 - 浙江涛涛车业(301345)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出行与休闲车市场竞争中凭借前瞻性战略布局与稳健经营策略成为行业焦点 [1] - 公司吸引了易方达、富国基金、汇添富等94家机构集中调研 [1] -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智能出行"领域,产品涵盖智能电动低速车和特种车两大板块 [2] 业务表现 - 电动高尔夫球车业务2024年终端销售量突破20,000台,销售额较2023年实现超9倍增长 [2] - 推出正四座、4+2座、正六座及全景式露营车等高附加值车型 [2] - 成功开拓超170家经销商网络,产品进驻多所高校与知名连锁主题游乐园 [2] - 电动自行车业务"DENAGO"高端系列通过UL2849和UL2271安全认证 [2] - "GOTRAX"系列与全美TOP10专业渠道商达成合作 [2] - 电动滑板车与电动平衡车在AMAZON、WALMART等主流平台销量名列前茅 [2] - 全地形车北美市场销售复苏,非北美市场业绩创历史新高 [3] - 完成300CC发动机自主研制并小批量产 [3] - 与50多家北美高端经销商建立合作 [3] - 越野摩托车业务营收增长迅速 [3] 全球产能布局 - 已形成"中国+东南亚+北美"三地协同的产能格局 [4] - 越南工厂产能持续爬坡,预计6月电动高尔夫球车产量达新高 [4] - 计划持续加大对越南工厂投入 [4] - 拟通过孙公司斥资不超过950万美元在泰国投资建设生产基地 [4] - 泰国投资将用于设立全资孙公司、购置土地、建设工厂及基础设施等 [4] 智能化转型 - 计划进军机器人行业,推动全产品线智能化升级 [5] - 与美国K-Scale合作成为智能化战略关键起点 [5] - 构建"国内研发基地+海外创新支点"的全球化技术研发网络 [5] - 智能化转型分为技术孵化、本土化量产与市场渗透、技术反哺三个阶段 [5] - 部分电动车产品已实现无人驾驶技术升级 [6] - 未来将适时推出更多符合市场与法规要求的智能化产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