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期货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铜价 继续高位震荡
期货日报· 2025-06-04 06:35
铜价走势 - 5月沪铜价格在78000元/吨附近窄幅震荡,伦铜表现强于沪铜,受库存下降及美元走弱提振[1] - 中美贸易谈判达成重要共识促使市场风险偏好显著回升,铜价一度走强[2] - 6月铜价预计将继续高位震荡[6] 宏观环境影响 - 美联储5月议息会议维持暂缓降息节奏,多位官员重申控制通胀预期的重要性[2] - 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6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95.3%,7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75.6%[2] - 美国关税政策对市场的影响逐渐趋稳,铜的金融属性将继续弱化[2] 原料供应 - 进口铜精矿加工费持续走低,5月30日报-43.56美元/吨,较4月末的-42.61美元/吨进一步下降[3] - 从美国进口的废铜数量持续减少,预计6月进口废铜量难以回升[3] - 6月国内4家冶炼厂计划检修,预计影响产量2.23万吨,较前期检修影响明显减弱[3] 需求端表现 - 5月国内电线电缆开工率预测值为84.66%,较4月继续回升[4] - 房地产新开工和竣工面积在二季度均有所回升[4] - 空调行业进入生产下行周期,对铜需求拉动作用减弱,汽车行业用铜需求稳步回升[6] 库存与供应格局 - 上期所铜库存因交割量增加而短期累积,但进口货源流入有限,精炼铜供应维持偏紧[3] - 原料供应压力不降反增,精炼铜供应紧张格局将在6月持续[3]
高股息资产是“心头好”
期货日报· 2025-06-04 06:19
6月首个交易日,A股迎来"开门红",个股普涨,交投活跃。 保险加仓践行"长钱长投" 6月首个交易日,银行板块再度崛起,特别是中小银行指数,上涨超2%。其中,部分城商行上涨超 5%,对指数助力明显。银行股的走强与大型金融机构加仓,特别是保险资金举牌有关。今年以来,保 险公司举牌的银行包括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杭州银行、中信银行等。据统计,截至5月 底,7家保险公司年内累计举牌15次,银行股被举牌次数最多,此外还涉及公用事业、能源、交通运输 等行业,这不仅超过前年全年的举牌量,也超过去年前9个月的举牌量。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下,保险资 金通过投资高股息股票来获取稳定现金收益,增加长期股权投资则有助于获得稳定投资收益。 综上所述,在消息面稳定的背景下,投资者信心进一步增强,无论是事件驱动带动的热点题材,还 是"长钱长投"下的趋势性板块,都为市场注入了活力,股指有望保持稳中有涨格局。(作者单位:银河 期货) 政策也鼓励保险资金充分发挥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优势,加大入市稳市力度。2023年10月,保险资金 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启动,之后连续三批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试点规模累计达2220亿元,为 市场不断注入增 ...
分析人士:市场风险偏好有望回升
期货日报· 2025-06-04 06:19
市场表现与基本面 - A股4月触底反弹后5月波动率显著下降 6月市场大概率偏强震荡 重点关注资金流动性 政策发力节奏及经济预期 [1] - 一季度全A剔除金融后净利润同比增速达3.4% 扭转连续两年负增长局面 但4月PPI同比下降2.7% 环比跌幅扩大 社融增量主要依赖政府债务发行 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偏小 [1] - 二季度在"抢出口 抢转口"背景下基本面数据不会明显回落 三季度将成为验证经济复苏成色的关键窗口期 政府债务额度可能见底 新政策有望出台 [1] 流动性及政策影响 - 5月央行通过总量型 结构型货币政策提供充足流动性 4月底政治局会议后推出一系列提振经济政策 上海将于6月18-19日陆家嘴论坛发布重大金融政策 [2] - 4月经济数据和5月PMI显示中美贸易摩擦未根本影响经济韧性 若6月发布的5月经济数据超预期 内需 投资 房地产三方面共振可能推动A股中短期上涨 [2] - 政策效应将在6月持续修复市场风险偏好 发改委表示大部分政策将于6月底前出台 [2] 长期资金入市影响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加速推进 "长钱"作为市场"稳定剂"可增强短期资金抗干扰能力 其持续流入将降低股市波动率并推动指数底部抬升 [3] - 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 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增量资金对估值水平至关重要 [3] - 中长期资金偏好大盘宽基指数和红利低波题材 其持仓占比提升将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 中证1000等小盘指数受流动性影响显著 [3][4]
融达期货助力新疆棉花产业链构建风险防控新格局
期货日报· 2025-06-03 12:58
宏观经济趋势分析 - 全球经济面临地缘政治分裂和技术变革等多重考验 呈现全球贸易演变 人口结构影响劳动力市场以及人工智能重新定义生产力三大长期趋势 [3] - 中国正从房地产驱动向科技创新转型 贸易顺差年化复合增长显著 高科技出口占比提升 [3] - 政策将持续加码扩内需 通过货币宽松 监管协同与市场改革三重发力 强化逆周期调节 [3] - 大宗商品价格将呈现分化态势 新能源品种 黑色系 能源化工 农产品 有色金属等受多重因素影响 [3] - 大宗商品市场新周期或已开启 但系统性反转需等待全球经济明显复苏等多重条件满足 [3] 棉花产业风险管理 - 套期保值是应对价格波动最常用的手段 可通过期货进行卖出套期保值 [5] - 灵活应用期权工具 如"买入看跌保险策略"可在棉价下行时锁定利润 "备兑策略"则能起到增厚收益的效果 [5] - 企业需遵循"强逻辑 强系统 强复盘 强迭代"的"四强"原则 构建动态风险管理体系 [5] 新疆棉花生产情况 - 2025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预计同比增长2.93% 北疆 南疆分别增长3.68%和2.39% [7] - 气候条件整体良好 棉苗出苗率与株高指标均表现较优 单产潜力提升 [7] - 初步预计本年度新疆棉花总产量区间为675万-695万吨 [7] 全球棉花供需格局 - 2024/2025年度中国棉花产量697万吨 同比增加102万吨 但消费同比减少40万吨 库销比升至101.4% 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 [9] - 全球层面 2025/2026年度供需平衡表小幅改善 但贸易战与高利率环境等因素抑制消费增长 供应宽松格局或成常态 [9] 期货服务实体经济 - 活动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实践性强的解决方案 获得69家涉棉企业87位代表的高度认可 [1] - 涉棉企业可运用期货 期权工具管理经营风险 规避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潜在损失 [9] - 通过基差贸易 场外期权等完善经营模式 促进棉花产业链整体经营韧性的提升 [9]
沪锡 可逢低布局多单
期货日报· 2025-06-03 09:17
锡价走势与宏观环境 - 近期锡价大幅下跌 年内美国经济增速放缓 美联储维持当前利率水平的时间可能延长 [1] - 国内以旧换新和设备更新政策持续落地 提振制造业及消费领域的有色金属需求 [1] 锡矿供应与进口 - 缅甸锡矿在中国锡矿进口量中占比30.38% 进口锡矿占国内供应总量47% [1] - 2025年4月国内锡矿进口量0.98万吨(折合4336金属吨) 环比增长18.48% 同比下降4.22% [1] - 1-4月锡矿累计进口量3.67万吨 同比大幅下降47.98% [1] - 自2023年8月缅甸实施锡矿禁采政策后 进口量持续低位 4月下滑趋势延续 主因进口盈利不稳定及缅甸佤邦地区局势影响 [1] 加工费与冶炼环节 - 锡矿供应紧张导致加工费下滑40% 云南锡精矿加工费从17000元/吨降至12000元/吨 接近部分企业成本线 [1] - 5月23日当周云南和江西精炼锡冶炼厂开工率56.44% 较前一周下降0.66个百分点 其中云南65.48% 江西41.02% [2] - 2025年4月精炼锡产量15200吨 环比减少0.5% 同比下降8.1% 预计5月产量环比增幅约2% [2] 下游需求与行业动态 - 锡焊料需求占比68% 其中半导体领域占锡焊料总需求80% [2] - 2025年4月国内锡焊料企业开工率76.7% 较3月回升0.9个百分点 但低于市场预期 预计5月开工率维持低位 [2] - 2025年一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8.8% 预计全年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1% 或拉动全球锡需求增长4.4% [2] 库存与市场格局 - 上期所锡库存8445吨 较前一周减少28吨 LME锡库存2665吨 较前一周减少70吨 [3] - 5月27日三地社会锡锭库存总量10333吨 较前一周增加374吨 [3] - 刚果(金)冲突与缅甸地震加剧供应端担忧 佤邦复产时间推迟 精炼锡产量同比延续下降趋势 [3] - 当前价格接近关税低点与成本低点区间 沪锡在25.8万元/吨以下可逢低布局多单 中线目标29万元/吨以上 长线目标33万元/吨以上 [3]
区间偏强震荡
期货日报· 2025-06-03 09:17
易盛农期综指表现 - 上周偏弱震荡 截至上周五报收于1156 17点 [1] - 短期将在当前震荡区间内偏强运行 [2] 棉花市场 - 窄幅震荡 呈现外弱内强格局 [1] - 国内种植扩产 中长期供应偏宽松 上方面临较大套保压力 [1] - 后期走势或趋弱 [1] 白糖市场 - 偏弱震荡 原糖触及17美分/磅后触发点价需求 [1] - 受制于巴西压榨高峰放量和泰国套保空单压力 [1] - 后期核心逻辑转向巴西压榨高峰期数据 需观察干旱对甘蔗单产影响 [1] - 国内产销衔接顺畅 现货价格坚挺支撑期货价格 [1] - 需警惕含糖替代品进口量超预期及巴西糖高产推升进口压力 [1] 菜粕市场 - 区间偏强震荡 上周价格上涨 [1] - 受豆粕价格连续上涨及后期菜籽供应预期下降支撑 [1] - 外盘价格坚挺 进口成本支撑国内盘面 [1] - 国内蛋白供应增加但市场情绪转好 下游采购意愿增强 [1] - 6月后菜籽供应下降 市场存在去库存预期 [1] - 短期维持区间偏强震荡 中长期价格区间将上移 [1] 菜油市场 - 区间震荡 美国生物柴油政策波动影响有限 [2] - 全球油脂基本面缺乏明显驱动 价格维持区间波动 [2] - 国内后期菜籽供应下降 菜油进入去库存周期 [2] - 走势将强于其他油脂品种 [2] 花生市场 - 区间偏强震荡 现货行情连续第二周走强 [2] - 现货强势原因:油厂收购达年度规模让出定价权 产地余货及库存少于上年 贸易商低价惜售 [2] - 长期种植面积分化 进口到港补充或后延至三四季度 主力合约2510缺乏明确指引 [2]
棉花 不确定因素增多
期货日报· 2025-06-03 09:14
棉价反弹原因 - 近期棉价反弹主要受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影响 双方宣布大幅下调关税 提振市场情绪 [1] - 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会谈后 关税下调带动棉价短期上涨 [1] 宏观不确定性 - G7国家财长讨论对中国小包裹加征关税 涉及服装出口(海关编码61章、62章) 2024年中国对G7国家(除美国)服装出口占比为19.2% 其中德国3.0%、法国2.3%、加拿大1.7%、日本7.3%、意大利1.6%、英国3.3% [1] - G7国家整体占中国服装出口市场的41.8% 政策若落地将对棉花需求产生较大影响 [1] 下游企业现状 - 中美关税下调后出现抢出口现象 但主要限于完成积压订单 新增订单量极少 [2] - 需求难以实质性逆转原因:1)海外抢进口后补库动力减弱 2)关税仍比4月前高10%且小包裹免税取消 3)24%关税暂缓征收仅90天 存在变动风险 [2] 生产端情况 - 新疆新棉种植基本完成 初期南疆遭遇大风沙尘但及时补种 总体影响有限 [2] - 新疆大部分棉田进入真叶期 天气良好未出现重大异常 单产或保持稳定 [2] - 中国棉花信息网5月报告预估2025年新疆植棉面积4087万亩 同比增2.3% 较此前预测上调0.8个百分点 [2] - 新疆棉产量已达十年最高水平 连续两年高产将压制棉价上行空间 [2] 未来关注点 - 棉价反弹面临多重不确定性 需持续关注产区天气变化及全球贸易环境调整 [3]
去库趋势延续 PX供需格局逐步改善
期货日报· 2025-06-03 09:08
供应情况 - 2025年5月后PX库存呈现去化趋势,供应增量有限与需求超预期共同推动PX估值显著修复 [1] - 一季度国内PX开工率维持高位,二季度检修计划总量有限,5月中金石化、浙石化等装置意外降负导致供应损失超预期 [1] - 相比下游PTA和聚酯持续扩张的规模,PX过剩度仍有下行 [1] - 国内20%PX依赖韩国、日本进口,这些地区无新增产能且装置开工稳定性明显弱于国内 [1] - 海外中短流程PX装置对利润变化敏感,国内超过一半产能为2019年后投产的炼化一体化装置,生产更稳定 [1] - 海内外PX开工率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明显"劈叉",PX进口未出现明显回升 [1] 需求情况 - 年后PTA加工费被压缩至低位,PTA企业3月开始集中检修导致PX去库节点后移 [2] - 4月PX进入去库阶段,但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导致需求预期转弱,PXN价格运行至年内低位 [2] - 5月中美贸易摩擦缓和,抢出口带动终端备货,长丝、短纤开工率回升 [2] - 瓶片出口接单可观且前期降负留出补库空间,开工率持续走高 [2] - 产业链悲观预期扭转,PTA工厂买货意愿改善,PXN快速修复 [2] 未来展望 - 短期PTA开工率回升延续PX去库趋势,PXN修复改善PX生产利润,海内外装置出现提负与检修推迟 [3] - 长期来看年内PX新增产能仅有裕龙石化300万吨,PTA有870万吨装置投产计划 [3] - 从产能匹配角度看国内PX缺口预计放大 [3] - 终端需求增速低于PTA产能增速会降低PX供需错配程度,但亚洲其他区域开工水平受限制约进口提升 [3] - PX长期供需格局存在进一步改善空间 [3]
需求难有明显改善 豆一缺乏上涨驱动力
期货日报· 2025-06-03 09:08
市场供需动态 - 4月起美豆因"对等关税"失去价格优势 中国市场转向巴西大豆进口 但巴西大豆到港延迟导致国内阶段性供应趋紧 [1] - 4月中下旬巴西大豆集中到港缓解压榨厂原料压力 国产大豆压榨需求回落 [1] - 国产大豆余粮不足半成 消耗速度明显快于往年同期 持粮主体挺价惜售 [2] - 黑龙江产区余粮占比仅3% 较去年同期下降7个百分点 贸易库存仅4万~5万吨 [2] - 安徽余粮占比4% 较去年同期降幅达31个百分点 市场呈有价无市状态 [2] 价格走势分析 - 供应收紧推动豆一期货价格持续上涨 但销区需求疲软及储备投放抑制上涨空间 [1] - 东北现货价格呈上涨趋势 但地方储备投放限制涨幅 整体平稳上涨 [2] - 南方现货价格维持偏强运行 但北运采购成本上升导致交易清淡 [2] - 地储拍卖初期成交率100%并出现溢价 提振市场情绪推动期货上行 [3] - 近期地储拍卖投放力度下滑 对盘面影响有限 市场转向关注国储拍卖 [3] 消费端情况 - 豆一72%用于食用消费 10%用于压榨 当前进入传统消费淡季 [4] - 豆制品厂走货放缓 终端采购以随采随卖为主 销区对高价大豆接受度有限 [4] - 1-4月国产大豆压榨消费量58万吨 同比增长93% 但进口豆到港后需求回归平淡 [4] 后市展望 - 新季大豆种植进度达90% 播种结束后持粮主体重心将转向销售 [2][4] - 气温升高导致大豆不耐储藏 或提升农户出粮意愿 [4] - 供应端余粮有限支撑价格 但需求端难改善限制涨幅 预计维持区间震荡 [4] - 需重点关注政策端投放力度及新季大豆生长期天气情况 [4]
“金融魔法”助力工业硅企业逆风翻盘
期货日报· 2025-06-03 09:07
工业硅行业现状 - 工业硅作为基础原材料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等多个关键产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1] - 近年来工业硅产能快速扩张,供给增速远超需求增速,导致产能阶段性过剩 [1] - 工业硅价格波动剧烈,生产企业经营面临严峻挑战 [1] - 工业硅生产企业的采销模式具有显著区域特征:西南地区企业因水电资源季节性波动通常在丰水期前集中备货,西北地区企业则保持原材料采购持续性 [1] 金融衍生工具应用 - 金融衍生工具凭借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功能为工业硅生产企业提供创新发展机遇 [1] - 工业硅期货上市及期现商介入衍生出三种新型销售模式:后点价销售、先接单后生产以及以销定产 [1] - 企业更关注库存管理、产品预售及销售利润优化,期货与期权工具应用实践成为焦点 [2] - 在工业硅供需错配、成本定价导致利润微薄背景下,优化销售价格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关键 [2] 案例应用分析 - 2025年3月底工业硅价格跌破10000元/吨关口,北方某工厂因销售价格与成本倒挂选择捂货不出 [2] - 西南地区临近丰水期,工业硅生产企业存在刚性复产计划,而有机硅和多晶硅市场需求较弱 [2] - 企业运用期货工具锁定销售价格,同时卖出工业硅场内看涨期权获取时间价值 [2] - 2025年4月10日企业布局SI2506合约空单锁定1000吨现货销售价格,建仓均价9600元/吨 [2] - 企业卖出SI2506-C-10000期权800吨,建仓权利金166元/吨,计划持有至5月12日 [2] 应用效果 - 期货端:4月10日卖出套保锁定价格,5月12日现货价格下跌1100元/吨,期货端盈利1300元/吨 [3][4] - 期权端:4月10日至5月12日通过卖出看涨期权获得166元/吨权利金补贴,有效降低持货成本 [3][4] - 企业既实现套保效果又获得额外收益 [3] 未来展望 - 金融衍生工具在工业硅行业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 [5] - 有望成为驱动企业优化风险管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助力 [5] - 推动行业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抢占发展先机,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