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大证券研究
icon
搜索文档
【藏格矿业(000408.SZ)】氯化钾及铜价格上涨业绩大增,碳酸锂产线正式复产——2025年三季报点评(赵乃迪/周家诺)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21 07:0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4.01亿元,同比增长3.35%,实现归母净利润27.51亿元,同比增长47.26%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7.23亿元,同比增长28.71%,环比减少35.76%,实现归母净利润9.51亿元,同比增长66.49%,环比减少9.72% [4]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7.56亿元,同比增长49.27% [4] 氯化钾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氯化钾销量为78.38万吨,同比上涨9.6%,销量提升主要源于国储氯化钾库存约8万吨的释放 [5] - 同期氯化钾销售均价约为2920元/吨,同比增长26.9%,价格上涨因海外钾肥矿关闭或维护导致全球供给收缩 [5] 碳酸锂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碳酸锂销量为4800吨,同比减少53.0%,平均销售价格为6.73万元/吨,同比下降24.6% [5] - 碳酸锂产销量降低主要系子公司藏格锂业于2025年7月根据有关部门要求停产 [5] 投资收益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从参股公司巨龙铜业取得投资收益19.5亿元,同比增长43.1% [5] - 同期巨龙铜业铜产量为14.25万吨,同比增长16.8%,销量为14.24万吨,同比增长18.1%,平均销售价格为8.30万元/吨,同比增长8.0%,单吨净利润为4.5万元/吨,同比增长22.8% [5] 项目进展与复产情况 - 公司子公司藏格锂业于10月11日正式复产,并同步调整2025年碳酸锂产销量计划至8510吨 [6] - 公司取得察尔汗盐湖钾镁矿新采矿许可证,新增矿盐、镁盐、锂矿、硼矿共伴生矿种开采权 [6] - 麻米措盐湖项目已完成光伏电站建设合同签订,国能矿业一期3300吨氢氧化锂产线已顺利贯通,老挝钾盐矿项目正开展建设前准备 [6]
【策略】短期调整,无需悲观——策略周专题(2025年10月第2期)(张宇生/王国兴)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20 07:04
市场整体表现 - 本周A股市场整体下行,主要宽基指数普遍下跌,受风险偏好下降等因素影响[4] - 科创50指数本周跌幅最大,为6.2%,上证50指数跌幅最小,为0.2%[4] - 万得全A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历史偏高位置[4] - 10月9日上证指数突破3900点整数关,创10年来新高,但10月10日失守3900点,创业板指当日跌幅达4.6%[5] 市场风格分析 - 本周市场风格有所分化,价值风格表现较好,市场风格相对偏向价值[4] - 大盘价值风格指数本周涨幅最大,为2.1%,中盘成长风格指数跌幅最大,为-5.8%[4] - 风格偏向价值或与近期市场情绪下降、风险偏好较低有关[4] 市场波动原因 - 市场波动加大主要与高估值下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增加有关,此前支撑市场上涨的重要因素中美关系出现缓和[5] - 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增加导致VIX指数出现明显抬升[5] - 历史来看,牛市中市场回调的情况较为常见,牛市震荡上行阶段通常在开启后的第60~80个交易日走势较为震荡[5] 市场趋势判断 - 市场大方向或仍处在牛市中,不过短期或进入宽幅震荡阶段[6] - 当前市场开启回调的时间点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历史规律,当前市场最大回撤为4.01%,并未超过历史水平[6] - 牛市震荡上行阶段开启后形成阶段性高点后的回调低点,通常出现在震荡上行开启后的第90个交易日附近[5] 行业配置建议 - 短期关注防御及消费板块,历史来看市场震荡过程中前期滞涨方向可能表现更好[8] - 防御板块中可关注银行、公用事业、煤炭等高股息方向,以及具有避险属性的贵金属[8] - 消费板块中可关注食品饮料、社会服务、美容护理等有望受益于内需政策加码的方向[8] - 中期继续关注TMT和先进制造板块,流动性驱动行情下TMT更容易成为主线[8] - TMT板块存在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AI产业趋势持续发展等催化因素[8] - 若行情转向基本面驱动,先进制造值得重点关注[8]
【金工】市场呈现小市值风格,大宗交易组合超额收益显著——量化组合跟踪周报20251018(祁嫣然/张威)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20 07:04
量化市场跟踪:大类因子表现 - 本周全市场股票池动量因子获取正收益0.43%,市场表现为动量效应 [4] - 本周Beta因子、市值因子、非线性市值因子分别获取负收益-1.50%、-0.91%、-0.54%,市场表现为小市值风格 [4] 量化市场跟踪:单因子表现(沪深300股票池) - 本周表现较好的因子有5日成交量的标准差 (2.12%)、下行波动率占比 (1.78%)、成交量的5日指数移动平均 (1.35%) [5] - 本周表现较差的因子有5日反转(-3.60%)、单季度总资产毛利率 (-3.43%)、单季度ROA (-3.38%) [5] 量化市场跟踪:单因子表现(中证500股票池) - 本周表现较好的因子有市盈率TTM倒数(3.99%)、下行波动率占比 (3.80%)、市盈率因子 (3.17%) [5] - 本周表现较差的因子有5日反转 (-1.95%)、5日平均换手率(-1.17%)、成交量的5日指数移动平均 (-1.15%) [5] 量化市场跟踪:单因子表现(流动性1500股票池) - 本周表现较好的因子有日内波动率与成交金额的相关性(2.27%)、下行波动率占比 (1.80%)、市净率因子(1.51%) [5] - 本周表现较差的因子有单季度EPS (-1.36%)、标准化预期外收入(-1.29%)、5日反转(-1.25%) [5] 量化市场跟踪:因子行业内表现 - 本周基本面因子在非银金融行业正收益较为一致,包括净资产增长率因子、净利润增长率因子、每股净资产因子、每股经营利润TTM因子 [6] - 本周估值类因子中,BP因子和EP因子在家用电器、综合、非银金融行业正收益较为一致 [6] - 本周残差波动率因子和流动性因子在煤炭行业正收益明显 [6] - 本周食品饮料、美容护理、银行行业大市值风格显著 [6] 投资组合跟踪:PB-ROE-50组合 - 本周PB-ROE-50组合在中证500股票池中获取正超额收益0.15% [7] - 本周PB-ROE-50组合在中证800股票池中获得超额收益-1.50% [7] - 本周PB-ROE-50组合在全市场股票池中获得超额收益-2.52% [7] 投资组合跟踪:机构调研组合 - 本周公募调研选股策略相对中证800获得超额收益-0.94% [8] - 本周私募调研跟踪策略相对中证800获得超额收益-4.83% [8] 投资组合跟踪:大宗交易组合 - 本周大宗交易组合相对中证全指获取正超额收益1.56% [9] 投资组合跟踪:定向增发组合 - 本周定向增发组合相对中证全指获取正超额收益1.86% [10]
【基础化工】供需格局边际改善,六氟价格有望持续上涨——基础化工行业周报(20251013-20251017)(赵乃迪/胡星月)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20 07:04
行业供需格局 - 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的核心驱动力源于强劲的需求复苏与供给端的紧张格局,下游需求显著回暖而上游生产商此前采取谨慎生产策略且无显著产能扩张,大部分厂家基本处于满产状态,供应增幅较小[4] - 截至25年10月17日,六氟磷酸锂市场开工率为75.43%,新产能建设和达产需至少一年时间,短期内有效供给增量缺乏,市场进一步缺货[4] - 行业库存已基本见底,截至25年10月17日,六氟磷酸锂库存仅为1340吨,价格自9月中旬打破横盘快速上行,国庆节后出现跳跃式增长,截至25年10月17日市场均价上涨至7.5万元/吨,较上周增长16.3%,较年初上涨20.0%[4] 产能与主要厂商 - 截至25年10月17日,我国六氟磷酸锂行业共具备产能44.29万吨/年,其中有效产能38.94万吨/年,同比增长13.7%,产能主要集中于天赐材料、多氟多、天际股份、石大胜华等主要厂商[5] - 天赐材料产能折固约11万吨/年,多氟多产能约6万吨/年,石大胜华产能约3.7万吨/年,天际股份产能约3.7万吨/年,新宙邦投资的石磊氟材料现有产能为2.4万吨/年,待2025年底技改完成后规划产能可达3.6万吨/年[5] - 百川盈孚预计25-27年全行业将分别投产30.40、51.83、15.30万吨/年六氟磷酸锂产能,受益于价格上涨及产能利用率提升,头部企业单位盈利水平有望逐步修复[5] 下游需求前景 - 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在新能源汽车、储能领域需求稳定增长,1-8月国内储能中标规模累计达211.11GWh,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达21.9GW/55.2GWh,同比增长69.4%/76.6%[6][7] - 头部储能企业订单排期至2026年,宁德时代在手订单超48GWh,海辰储能、亿纬锂能等企业满产运行,部分订单需外溢至中腰部企业[7] - 25H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302.2GWh,同比增长48.8%,锂离子电池技术向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等方向迈进并扩展至eVTOL、机器人等新兴领域,需求体量持续扩大[7]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1020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20 07:04
策略观点 - 市场大方向或仍处在牛市中,短期或进入宽幅震荡阶段 [4] - 当前市场最大回撤为4.01%,未超过历史水平 [4] - 短期关注防御及消费,中期关注TMT和先进制造 [4] 金工量化 - 动量因子本周获取正收益0.43%,市场表现为动量效应 [5] - Beta因子、市值因子、非线性市值因子分别获取负收益-1.50%、-0.91%、-0.54%,市场表现为小市值风格 [5] - 大宗交易组合相对中证全指获得超额收益1.56% [5] 固收可转债 - 本周中证转债指数涨跌幅为-2.3%,中证全指变动为-3.5% [5] - 2025年以来,中证转债涨跌幅为+14.4%,中证全指数涨跌幅为+19.0%,转债市场表现逊于权益市场 [5] - 长期看转债依然是相对优质资产,但当前估值水平整体较高 [5] 有色金属(铜) - 本周全球三大交易所电解铜库存创近5年同期新高 [8] - 自由港削减2025-2026年铜产量,导致供给后续维持紧张 [8] - 10-12月空调排产环比持续改善,电网、空调等下游需求Q4环比回升,铜价后续有望上行 [8] 石油化工 - 地缘缓和叠加供需担忧驱动油价下跌,IEA再度下调原油需求预期,油价短期或持续承压 [8] - “三桶油”油价下行期业绩韧性凸显,体现穿越周期属性 [8] - 25年冬季或将迎来极寒天气,冷冬预期下天然气消费有望持续修复,“三桶油”天然气量价具备韧性 [8] 基础化工 - 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的核心驱动力源于强劲的需求复苏与供给端的紧张格局 [9] - 下游电解液和电池制造商需求显著回暖,上游生产商普遍满产,供应增幅较小 [9] 房地产服务 - 金茂服务关联方中国金茂1-9月全口径销售额807亿元,同比+27%,销售排名提升至行业第8 [9] - 1-9月中国金茂拿地价值排名行业第6,为金茂服务提供充足的物管项目 [9]
【有色】本周全球三大交易所电解铜库存创近5年同期新高 ——铜行业周报(20251013-20251017)(王招华/方驭涛)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20 07:04
核心观点 - 贸易冲突短期压制铜价,但后续继续看好铜价上行,因供给紧张及下游需求环比回升 [4] 库存情况 - 国内铜社会库存为17.8万吨,环比10月9日增加6.7% [5] - LME铜全球库存为13.7万吨,环比下降1.5% [5] - 国内主流港口铜精矿库存为68.1万吨,环比上周增加3.1% [5] - 全球三大交易所电解铜库存合计58.9万吨,环比9月30日增加4.9% [5] 供给情况 - 2025年7月中国铜精矿产量为13.8万吨,环比下降6.3%,同比下降1.6% [6] - 2025年7月全球铜精矿产量为201.2万吨,同比增长7.2%,环比增长4.7% [6]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精废价差为2664元/吨,环比10月10日下降840元/吨 [6] 冶炼情况 - 2025年9月中国电解铜产量为112.1万吨,环比下降4.3%,同比增长11.6% [7] - TC现货价为-40.80美元/吨,环比持平,处于2007年9月以来低位 [7] - 2025年8月电解铜进口量同比增长6%,出口量同比增长19% [7] 需求情况 - 线缆需求约占国内铜需求31%,2025年10月16日当周线缆企业开工率为61.91%,环比上周提升3.38个百分点 [8][9] - 空调需求约占国内铜需求13%,10-12月家用空调排产同比变化为-18%、-15%、-9%,10-11月排产数好于前次预计 [9] - 铜棒需求约占国内铜需求4.2%,2025年9月黄铜棒开工率为45.1%,环比提升1.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5.9个百分点 [9] 期货市场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SHFE铜活跃合约持仓量为21.6万手,环比上周增加6.8%,持仓量处于1995年至今64%分位数 [10] - 截至9月23日,COMEX非商业净多头持仓为3.0万手,环比上周下降0.4%,持仓量处于1990年以来64%分位数 [10]
【固收】调整不小——可转债周报(2025年10月13日至2025年10月17日)(张旭/李枢川)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20 07:04
市场行情 - 报告期内(2025年10月13日至10月17日)中证转债指数下跌2.3%,中证全指下跌3.5% [6] - 年初至今中证转债指数累计上涨14.4%,表现逊于中证全指19.0%的涨幅 [6] - 高评级券(AA+及以上)跌幅最小为-1.73%,低评级券(AA-及以下)跌幅最大为-3.51% [6] - 大规模转债(债券余额大于50亿元)跌幅最小为-1.01%,小规模转债(余额小于5亿元)跌幅最大为-3.98% [6] - 超高平价券(转股价值大于130元)跌幅最大为-7.32%,超低平价券(转股价值小于70元)跌幅最小为-1.33% [7] 市场指标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存量可转债共413只,余额为5666.93亿元 [8] - 转债价格均值为130.61元,较上周132.67元下降,分位值为98.0% [8] - 转债平价均值为103.82元,较上周105.35元下降,分位值为93.4% [8] - 转债转股溢价率均值为27.7%,较上周27.6%微升,分位值为56.5% [8] - 中平价转债(转股价值90-110元)的转股溢价率为28.8%,高于2018年以来中位数20.4% [8] 市场展望与配置 - 转债市场在需求强于供给的格局下,长期看依然是相对优质资产 [9] - 当前转债市场估值水平整体较高,需要在结构上多做文章 [9]
【石油化工】坚定看好“三桶油”油价韧性,静待天然气消费旺季来临——行业周报第424期(1013—1019)(赵乃迪/蔡嘉豪等)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20 07:04
原油市场动态 - 地缘政治风险缓和叠加需求担忧驱动油价下跌 截至10月17日 布伦特和WTI原油价格分别报收61.34美元/桶和57.25美元/桶 较上周分别下跌1.2%和1.7% [4] - IEA再度下调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期至70万桶/日 较上月预测下调4万桶/日 同时预计2025年全球原油供给增长300万桶/日 较上月预测上调30万桶/日 市场面临过剩和累库风险 [4] “三桶油”业绩韧性分析 - 在油价下行期 “三桶油”业绩展现出穿越周期属性 2025年上半年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国海油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化分别为-5.2% -39.8% -12.8% 其中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当期业绩水平高于历史油价相近时期 [5] - 与国际油气巨头相比 “三桶油”业绩更具韧性 五大国际油气巨头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跌幅在-15.3%至-39.7%之间 中国石化上游经营利润同比下降20.7% 优于多数海外巨头 [5] - “三桶油”计划通过增储上产实现长期成长 2025年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国海油油气当量产量计划分别增长1.6% 1.5% 5.9% [5] 天然气市场前景 - 2025年冬季可能出现极寒天气 强化了“双重拉尼娜”条件 有望催化天然气需求修复 2025年1-8月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累计同比下降0.1% 较1-2月累计同比下降3.4%有明显改善 [6] - 采暖季来临叠加冷冬预期 天然气下游需求有望持续修复 [6] “三桶油”天然气业务价值 - “三桶油”天然气销量增长强劲 2025年上半年合计销量同比增长3.2% 增速快于国内天然气需求增速 [7] -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深化提升“三桶油”盈利能力 其天然气销售受管制比例有望持续下降 非管制部分价格弹性有望提升 [7] - 2025年第四季度采暖季来临 “三桶油”天然气业务有望贡献较高经营利润 在油价波动期价值凸显 [7]
【金茂服务(0816.HK)】关联方销售表现强劲,业绩增长确定性强——跟踪报告(何缅南/韦勇强)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20 07:0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9.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1%,核心主业稳健增长,关联方销售表现强劲为未来业绩提供支撑 [4][5] - 公司基础物业管理收入增长显著,增值服务业务处于结构调整期,现金充足且并购积极,并宣派中期及特别股息 [5][6] 关联方表现 - 关联方中国金茂2025年1-9月全口径销售金额807亿元,同比增长27.3%,权益口径销售金额557亿元,同比增长27.2%,销售排名从2024年的第12位提升至行业第8位 [4][5] - 中国金茂2025年1-9月新增土地价值469亿元,排名行业第6位,强劲的销售和拿地力度为公司提供充足且高质量的物管项目资源 [5] 公司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毛利4.0亿元,归母净利润1.79亿元 [4] - 基础物管业务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31.0%,非业主增值业务收入1.5亿元,同比下降17.3%,社区增值业务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3.2%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管面积为1.1亿平方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6亿元 [5][6] 资本运作与股东回报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及特别股息合计1.38亿港元 [6] - 2025年4月30日,公司以2.6亿元现金代价收购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以提升在能源运维服务方面的能力 [6][7]
【房地产】9月核心30城新房成交均价同环比均上涨——光大核心城市房地产销售跟踪(2025年9月)(何缅南/韦勇强)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18 08:06
新房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光大核心30城商品住宅成交面积1080万㎡,同比下降1.2%,环比上升22.2% [3] - 2025年1-9月光大核心30城商品住宅累计成交面积9578万㎡,同比下降7.1% [3] - 2025年9月光大核心30城商品住宅成交均价24133元/㎡,同比上升1.9%,环比上升1.5% [3] - 2025年1-9月光大核心30城商品住宅成交均价24716元/㎡,同比上升2.6% [4] - 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北上广深杭蓉)1-9月新房成交面积3055万㎡,同比微降0.7%,表现优于其他二线城市(成交面积6523万㎡,同比下降9.9%) [3] - 重点城市中,北京1-9月新房均价60597元/㎡,同比大幅上升14.8%,上海均价81600元/㎡,同比上升3.9%,而广州和深圳均价分别同比下降6.5%和4.0% [4] 二手房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光大核心15城二手住宅成交面积1223万㎡,同比上升15.5%,环比上升2.6% [5] - 2025年1-9月光大核心15城二手住宅累计成交面积1.17亿㎡,同比上升9.6% [5] - 2025年9月光大核心10城二手住宅成交均价23013元/㎡,同比下降1.6%,环比下降1.5% [5] - 2025年1-9月光大核心10城二手住宅成交均价23905元/㎡,同比下降0.5% [5] - 一线城市二手房市场活跃,9月成交面积446万㎡,同比大幅上升23.8%,1-9月累计成交面积4069万㎡,同比上升15.2% [5] - 重点城市二手房均价分化,北京1-9月均价28643元/㎡,同比上升4.6%,而上海、广州、深圳均价同比分别下降1.1%、6.7%和2.2% [6] 城市层级分化 - 核心30城中,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北上广深杭蓉)9月新房成交均价43565元/㎡,同比上升1.7%,显著高于其他二线城市的15775元/㎡(同比下降4.1%) [3] - 核心10城中,一线城市9月二手房成交均价32943元/㎡,同比下降1.9%,而其他二线城市成交均价15394元/㎡,同比下降6.0%,价差明显 [5] - 1-9月数据同样显示,一线及强二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韧性普遍强于其他二线城市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