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产业:东南亚制造:印尼制造业如何破局
印尼经济概况 - 印尼为东盟第一大经济体 2024年GDP规模达1.4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6位 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1] - 1968-1996年期间实际GDP增速平均达6.8% 经济自1966年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 - GDP规模远超东盟第二的新加坡 但因人口基数大人均GDP在东盟处于中等水平[1] 制造业特征 - 制造业主要由国内市场高需求驱动 对外贸和外资依赖度低于其他东南亚国家[1] - 制造业出口占商品出口份额偏低 食品饮料行业占比超过36%远超其他行业[1] - 拥有丰富的农产品和矿物资源 产量与出口量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1] - 当前制造业存在早衰现象需要破局[1] 中印尼合作机遇 - 印尼政府推出系列政策提振制造业发展[2] - 中国与印尼存在技术资源互补优势 在新一轮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合作有望深化[2] - 中国既是印尼最大进口国又是最大出口国 印尼长期作为中国在东盟第二大投资目的地[2] - 中资企业在印尼形成四大制造业集群 印尼将成为中资企业重要聚集地[2]
国泰海通|固收:美联储“转鸽”后,国内宽货币空间几何
核心观点 - 美联储转鸽后国内再次降息概率依然不大 主要基于汇率压力逻辑弱化 政策重心转向稳增长和防风险 以及央行降成本方式更趋结构性和定向性 [1][2][3] 汇率与降息逻辑 - 美联储降息打开国内降息空间的核心前提是人民币汇率存在贬值压力 但4月中枢以来人民币持续走强 离岸流动性宽松且掉期点定价偏离收窄 [1] - 外部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未趋势下行 内部关税避险情绪消退和基本面预期改善主导汇率走势 鲍威尔转鸽仅使外部利差因素更友好而非缓解贬值压力 [1] - 汇率双向波动或偏强时 外部环境改善不能推导出国内降息 贬值压力明显时外部改善才可能打开降息窗口 [1] 政策决策焦点 - 降息决策对汇率的关注度相对有限 二季度货政报告延续"保持汇率基本稳定"表述 2024年以来美债利率和人民币汇率实际呈震荡行情 [2] - 降息着重考虑稳增长站位和防范金融风险 2024年7月降息紧接政治局会议 9月末降息后召开政治局会议 2025年5月初降息响应"适度宽松"和"适时降准降息"定调 [2] - 防风险角度:2024年7月降息同步减免MLF质押品 9月降息背景是宏观政策协同提升风险偏好 2025年5月降息前股市深蹲反弹压制债市 [2] 降成本方式与流动性展望 - 央行降成本思路更具结构性和定向性 强化结构性工具运用 信贷投放"质胜于量" 采用"财政贴息+货币配合"新模式 [3] - 潜在降息触发因素:若美联储"一步到位"式超常规降息带来显著人民币升值压力 或国内股市出现明显波动为托举权益市场 [3] - 即使降息流动性也难以大幅转松 短资金方面OMO-10bp可能是央行合意下限 10bp降息后隔夜利率中枢或下沉至1.2%上方 [3] - 长资金方面若为稳汇率或托举股市降息 不希望长债利率过度反应 MLF和买断式逆回购加权中标利率下行可能滞后 [3]
国泰海通|宏观:利润改善,结构分化
报告导读: 企业利润整体跌幅收窄但结构分化,利润全面修复有待政策驱动下游需求改 善。 报告来源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海通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 报告名称: 利润改善,结构分化;报告日期:2025.08.28 报告作者: 李林芷(分析师),登记编号:S0880525040087 梁中华(分析师),登记编号:S0880525040019 重要提醒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 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 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 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文末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法律声明 7 月企业利润整体跌幅收窄,结构上呈现分化格局,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的利润修复,主要依靠"反内卷"政策下的供给收缩和涨价,以及部分高端制造业的需求 支撑,但下游消费性需求较平淡,使得下游行业利润仍边际收缩。库存周期来看,当前处于政策驱动下的主动去库。未来企业利润全面修复需政策发力提振下 游需求,推动利润 ...
国泰海通|新能源:再读固态电池投资机会——固态电池工艺与设备
固态电池发展前景 - 固态电池凭借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等优势,在政策和需求驱动下未来发展明确 [1] - 固态电池将成为未来高性能电池重点发展方向,在消费电池、新能源汽车、低空等领域有着广阔市场空间 [1] - 预计2025-2026年将有阶段性进展持续落地,2027年全固态电池实现量产装车 [1][2] 技术路线与产业化进程 - 当前主要分化出两条主要路线,短期来看氧化物半固态路线相对成熟,和现有电池体系设备兼容度较高,已产业化落地 [1] - 车端半固态电池已实现上车,8月发布的名爵MG4搭载半固态电池,定价10万级,进入主流价格带 [2] - 多家车企、电池厂加速全固态电池研发,宝马、奔驰等车企已开启全固态电池路测,产业化进程加速 [2] 设备端投资机会 - 固态电池产业化设备先行,设备端有望率先受益 [1] - 全固态电池要实现大规模放量,配套专用设备需先行,电极、电解质、封装等生产工艺需要进行定制配套 [1] - 前段侧重于"干"涉及辊压机、干法一体机等设备,中段侧重于"叠"涉及全自动叠片机,后段侧重于"压"涉及高压化成设备 [2] - 电解质膜制造尤为关键,中后段加压、烧结、注液、卷绕等也需调整 [1] - 中试线逐步落地将带来新型设备的高确定性,随着技术逐步成熟新型设备有望加速放量 [2] 企业布局建议 - 前瞻布局固态电池及关键材料与设备的企业受益 [1] - 材料端路线不断更新推进,部分路线已在实验室实现,但产业化进程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1]
国泰海通|计算机:国务院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文件正式发布,政策支持与产业共振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支持与技术进步 -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受益于持续技术进步与政策支持 产业链迎来广阔发展机遇 [1] - 深度求索发布DeepSeek-V3.1版本 性能大幅提升 使用为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的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 国产大模型与国产芯片朝软硬协同统一生态演进 [1] 人工智能顶层纲领文件目标 -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要求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 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2] - 到2030年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 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90% 智能经济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2] - 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2] 六大重点行动领域 - AI+科学技术行动:加速科学发现进程 驱动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和效能提升 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3] - AI+产业发展行动: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 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 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 [3] - AI+消费提质行动: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 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 [3] - AI+民生福祉行动:创造更智能工作方式 推行更富成效学习方式 打造更有品质美好生活 [3] - AI+治理能力行动:开创社会治理人机共生新图景 打造安全治理多元共治新格局 共绘美丽中国生态治理新画卷 [3] - AI+全球合作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共享 共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 [3] 基础支撑能力与政策保障 - 国常会部署通过开放场景支持技术落地 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构建开源开放生态体系 [4] - 意见提出优化应用发展环境 推动软件信息服务企业智能化转型 培育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商 健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指引 [4] - 强化政策法规保障 健全国有资本投资人工智能领域考核评价和风险监管等制度 加大金融和财政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政府采购政策作用 [4]
国泰海通|新能源:再读固态电池投资机会
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前景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凭借高离子电导率、高安全性及能量密度优势,有望成为全固态电池主流技术方向[1]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行业处于技术验证转向规模化生产的关键阶段[1] - 硫化锂作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核心原材料,潜在市场空间随全固态电池兴起而爆发[1] 硫化锂制备技术路线 - 固相法适合规模化生产但存在能耗大、产品纯度偏低的短板[2] - 液相法克服固相法需惰性气氛保护问题,产品纯度高且副反应少,但规模化生产存在技术壁垒[2] - 气相CVD法适用于高纯度、高均匀度硫化锂制备,各类方法处于百花齐放阶段[2] 行业开发现状 - 众多企业入局硫化锂研发,在工艺创新、产线落地与性能验证层面实现多点突破[2] - 行业正推动硫化锂加速向规模化供应阶段迈进[2] - 前瞻布局硫化锂的企业有望受益于固态电池市场需求兴起[1]
国泰海通|宏观:加关税:影响了多少美国通胀
关税政策实施情况 - 上半年美国实际平均进口税率仅较2024年底上升6.6个百分点 明显低于市场预期 [1] - 进口结构变化及应税商品占比偏低是征收力度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 [1] - 下半年新关税税率实施后 实际进口平均税率可能进一步抬升 [1] 海外出口商定价行为 - 4月关税落地后 除能源与食品外 美国其他商品进口价格指数未出现明显回落 [2] - 美元持续走弱可能部分抵消海外出口商的降价幅度 [2] - 美国进口成本整体保持稳定 关税成本主要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2] 企业成本传导机制 - 截至6月美国企业仍承担约63%的关税成本 消费者承担比例低于40% [2] - 企业提价进度偏慢 下半年库存消化后可能加速传导 [2] - 消费者价格敏感性上升可能限制企业最终转嫁关税成本的能力 [2] 通胀影响测算 - 汽车零部件 新车 服装鞋帽等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商品关税传导尚不明显 [3] - 若实际进口税率上升10% 可能推升PCE同比增速至3.1% 核心PCE至3.4% [3] - 需求稳定情况下通胀将呈现"慢热"特征 需求回落则缓解通胀压力 [3] 货币政策影响 - 短期"慢热"的通胀为美联储9月降息提供操作空间 [1][3] - 9月后能否连续降息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1][3]
国泰海通|物理智能产业与资本峰会:L3高阶智驾专题暨VLA模型产业白皮书及产业图谱发布
行业趋势与共识 - 大模型与智能驾驶融合已成为产业共识 将影响智能驾驶和具身智能产业格局与技术路线[1] - 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被视为实现L3智能驾驶与具身智能的关键技术框架[2][3] - 政策推动使得L3级智能驾驶落地商用逐渐成为可能[1] 企业技术战略 - Momenta采用数据驱动的"一个飞轮"技术洞察和"两条腿走路"产品战略 实现量产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Robo的规模化应用[3] - 车联天下精准预判车辆向AI智能座舱和机器人系统发展趋势 重仓感知 构想和执行技术护城河 并整合优化多家大语言模型[3] - 觉非科技以数据闭环为核心引擎 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实现时空数据高效高精度处理 成为AI核心要素中数据要素主要供给方[5] 产品创新与效率提升 - 车联天下多个高通SOC平台实现全球首发 致力于做到安全 算力 能耗和便利最优[3] - 艾博连科技通过AI-Link平台降低车企开发成本80% 实现座舱从"功能堆砌"向"主动智能"跃迁[5] - 零一汽车通过垂直集成总成技术和智能系统 基于第一性原理正向研发车辆平台和高阶自动驾驶[6] 应用场景拓展 - Momenta为量产车辆提供覆盖全场景的端到端智能辅助驾驶体验 同时为Robotaxi打造可规模化商业化落地的自动驾驶方案[3] - 艾博连科技开发动态场景生成工厂 HMI随心变零层级交互系统和端侧语音大模型等产品[5] - 零一汽车将VLA架构应用于重卡智能化 立志成为全球领先的运输机器人公司[6]
国泰海通|金工:如何利用期权实现保护对冲
保护性认沽策略 - 指数下行年份保护性认沽策略可显著减小回撤 300ETF最大回撤从42%降至27% [2] - 实值认沽期权在下跌阶段明显跑赢纯持有ETF 因触发次数多能覆盖期权费成本 [2] - 虚值认沽期权保护效果较弱 仅能在剧烈下跌时段提供有限保护 [2] - 上涨或小幅下跌年份实值期权因费用昂贵拖累收益 500ETF结论类似 [2] 领式期权策略 - 近五年领式策略年化收益约-1% 低于纯持有ETF的2% 但最大回撤控制在30%以下 [3] - 指数下行期实值认沽与实值认购组合领式策略明显跑赢ETF 形成双重收益增强 [3] - 卖出认购期权可抵消部分权利金成本 提升策略性价比与配置灵活性 [1][3] - 震荡上行行情中领式策略可能遭遇认购行权与认沽未触发双重打击 限制超额收益 [3] 海外实证表现 - TAIL和JHEQX等结构化对冲策略在2022年美股回调中展现回撤控制能力 [1] - JHEQX相比标普500指数净值下滑更缓和 验证领式策略实战有效性 [1] - TAIL采用杠铃策略组合债券与期权 在市场恐慌阶段发挥避险功能 [1] 策略适用环境 - 保护性认沽适合阶段性防御而非长期持有 因保险成本较高 [1] - 领式策略在下行市场通过双重增强机制优于单纯持有资产 [1][3] - 备兑策略在低波动与低成交环境下收益增厚与回撤控制作用有限 [1]
国泰海通|非银:利变产品转型深化,资负改善可期
行业背景与挑战 - 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传统险产品策略难以为继 负债成本与投资收益率出现倒挂 资负匹配显著承压 [1] - 增额终身寿等理财险因锁定收益受市场追捧 但产品结构对利差依赖较高 低利率环境提升盈利不确定性 [1] - 保险公司资负经营实质承压与当期利润高速增长形成倒挂 寅吃卯粮模式不利于长期经营稳健 [1] 产品策略转型 - 上市险企2025年开门红普遍提升分红险产品销售 预计利好降低刚性负债成本 [1] - 新会计准则下分红险采用VFA法计量 改善利润及净资产稳定性 [1] - 参考海外保险公司经验 利率下行周期增加利率敏感产品可缓解负债成本压力 [1] 转型实施关键 - 分红险转型需资产端与负债端共同推动 分红实现率限高利好改善利差损 投资能力强的公司更受益 [2] - 分红险考验代理人销售能力 预计渠道转型进一步深化 [2] - 资负管理重要性提升 薄利VFA保单对盈利负面影响凸显 [2] 长期发展方向 - 保险行业应回归健康保障需求 平衡死差、费差、利差的三差影响 [2] - 分红险转型有赖渠道、产品、投资等各部位通力合作 [2] - 稳股市背景下建议重视低估值且欠配的权重股机会 非银权重股从基本面边际思维转向总量风险收益比思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