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宏观:M2增速:为何小幅回落——2025年9月金融数据点评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金融数据呈现社融增速略降、信贷平稳滑落、M2增速小幅回落的特征 流动性环境在政策呵护下保持友好 人民币仍有升值潜力 [1][2] 社融表现 - 2025年9月社融存量增速略降至8.7% 前值为8.8% 新增社融3.53万亿元 同比少增2297亿元 [1] - 政府债新增1.19万亿元 同比少增3471亿元 是社融同比少增的主要原因 [1] - 贷款(社融口径)新增1.61万亿元 同比少增3662亿元 贷款余额同比下探至6.6% 前值为6.8% [1] - 企业债券新增105亿元 同比多增2031亿元 其中城投债净融资同比多增1200亿元 直接融资对社融形成拉动 [1] 信贷表现 - 9月信贷新增1.29万亿元 同比少增3000亿元 企业和居民贷款均延续回落 [1] - 企业短贷是信贷主要支撑 其季末高增在3月和6月皆有体现 [1] - 企业短贷高增一方面源于地方政府化解三角债背景下通过借短贷偿还拖欠企业账款 另一方面是实物工作量带动了部分实际融资需求 [1] - 9月PMI生产项提升明显 企业债券融资同比高增 表明传统经济在反内卷政策初步起效下有所修复 [1] 货币供应(M2与M1) - 9月M2增速为8.4% 前值为8.8% M1增速快速回升至7.2% 前值为6.0% [2] - M2增速回落主要原因包括政府债发行速度放缓导致财政对货币总量支撑减弱 以及企业结汇放缓 [2] - 9月中旬人民币快速升破7.1后 美联储降息落地、美国经济数据上修等因素导致美元指数回升 短暂压制了人民币升值预期 影响企业结汇倾向 [2] 数据特征与边际变化 - 9月社融数据总体延续强社融弱信贷、M1-M2缺口收敛的特征 [2] - 边际增量变化包括政府债发行放缓减弱了财政对社融和货币增速的贡献 [2] - 存款搬家暂歇 低风险偏好居民将股票浮盈落袋为安 但私人部门总体风险偏好依然较高 体现在两融占比走高、沪金溢价仍处低位 [2] - 人民币汇率升值速率放缓 部分压制了企业结汇倾向 [2] 未来展望 - 十五五规划即将出台 一揽子增量政策正在路上 总量政策仍有发力空间 [2] - 美元总体仍处弱势震荡 央行已将汇率中间价调升至7.1以内 人民币仍有升值潜力 [2] - 政策呵护下流动性环境保持友好 需关注私人部门信用的修复进度 [2]
国泰海通 · 晨报1017|固收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金融数据最值得关注的点是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大幅少增19,700亿元,主要归因于2024年同期股市行情爆发形成的高基数,以及2025年9月股市震荡行情的影响 [2][4] - 年内资金从银行流向非银金融机构的节奏预计将放缓,这对债券市场的压力可能阶段性减轻 [2] - 9月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少增,主要受政府债券融资高基数和信贷投放持续弱势的双重拖累 [2][3] 社会融资规模 - 9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35,338亿元,同比少增2,297亿元,高于Wind一致预期的32,686亿元 [3] - 从结构看,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3,662亿元,政府债券同比少增3,471亿元,是企业债券同比多增2,031亿元和表外三项融资合计同比多增1,869亿元的主要拖累项 [3] 信贷投放 - 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900亿元,同比少增3,000亿元,低于Wind一致预期的13,900亿元,但票据冲量动力不强 [3] - 居民部门贷款呈现分化: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200亿元,与同期楼市成交略强相关;短期贷款同比少增1,279亿元,尽管有消费贷贴息政策支撑,但增长有限 [2][3] - 企业部门贷款结构变化明显:短期贷款同比多增2,500亿元,而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500亿元 [3] 货币供应与存款 - 货币供应量增速变化不一:M1同比增速为7.2%,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M2同比增速为8.4%,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3] - M2与M1增速剪刀差缩小1.6个百分点至1.2%,社会融资规模与M2增速剪刀差扩大0.3个百分点至0.3% [3] - 存款结构变化显著:居民存款同比多增7,600亿元,持续呈现活期化趋势;非银存款同比大幅少增19,700亿元;政府存款同比少增6,042亿元 [3][4]
国泰海通|非银:市场持续升温,利润同比高增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8.63%至1651.47亿元 [1]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调整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02%至3954.84亿元 [1]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为611.3亿元,环比增长17.94%,同比增长48.74% [1]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调整后营收为1481.51亿元,环比增长11.45%,同比增长27.15% [1] 业务驱动因素 - 经纪业务对2025年前三季度调整后营收增量的贡献最大,为48.32%,主因市场交易额同比大幅提升 [2] - 投资业务对2025年前三季度调整后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为38.14%,主因权益市场收益率在高基数下边际提升 [2] - 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84%至248.2亿元,主因A股及港股融资回暖 [2] - 资管业务收入同比下滑0.81%至322亿元,主因管理费率下行 [2]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92.86%至42.32亿元,主因两融业务同比增长 [2] 投资机会 - 增量资金入市持续推进,保险公司考核方式调整将推动其提升权益仓位,利好低估值高ROE蓝筹股 [3] - 在居民资金入市背景下,建议关注三季度业绩弹性较好的标的 [3]
国泰海通|银行首席马婷婷:做数据详实,客观、深度、全面的银行业研究
文章作者与团队背景 - 文章作者为银行首席分析师马婷婷 [2] - 作者拥有11年研究经验 曾就职于公募基金 海通证券 东吴证券 国盛证券研究所 [3] - 作者在2020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排名第五 在2021年 2023年 2024年均排名第六 [3] 研究内容与推荐 - 研究团队致力于做数据详实 客观 深度 全面的银行业研究 [3] - 推荐阅读团队另一篇研究报告《风格再均衡下的银行选股思路》 [5]
国泰海通|计算机:做大做强上海智能终端产业
行动方案核心目标 - 到2027年,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总体规模突破3000亿元 [1] - 打造3家以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级终端品牌,培育2家领军企业 [1] - 实现人工智能计算机、人工智能手机、人工智能新终端规模各达到千万台以上 [1] 终端核心产品打造 - 加速智能算力、机器人、智能眼镜、工业终端、智能计算机等十类终端产品的人工智能转型 [2] - 针对计算机、智能算力、卫星互联网、工业终端等战略级终端产品,推进其智能化、产业化突破 [2] - 针对手机、机器人、银发经济等消费级终端产品,推动其向消费级市场加速渗透 [2] - 加速量子计算、光子计算等未来终端以及车载终端、穿戴终端等创新型产品的研发 [2] 关键技术筑基 - 加强端侧人工智能芯片布局,加快SoC、CPU等核心芯片布局,覆盖X86、ARM、RISC-V三大技术路线 [3] - 加快轻量化多模态端侧模型技术研发,推进蒸馏、剪枝、量化等模型压缩技术在端侧模型的应用 [3] - 强化智能模组和显示技术配套,提升多模态感知能力,打通摄像头、麦克风、陀螺仪、雷达等多源信号 [3] - 推动Micro LED、硅基OLED、光波导镜片、核心显示芯片等关键部件迭代创新 [3] 产业生态环境优化 - 在上海打造智能终端规模化生产基地,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3] - 加速汇聚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和创新企业,形成规模效应 [3] - 引导智能终端创新产品在工业、教育、医疗、金融、文旅等领域加大应用力度 [3] 潜在投资方向 - 建议关注智能算力、大模型、机器人、低空经济、智能驾驶等硬件产业链 [4] - 建议关注AI应用、工业软件等配套软件产业 [4]
国泰海通|固态电池· 合集(二)
固态电池行业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是下一代高性能电池的发展方向,凭借其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方面的优势,未来或成为下一代锂电池 [2] - 短期看,技术成熟度较高的氧化物半固态电池已实现产业化落地并放量;长期看,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前景广阔,是主流发展方向 [2][11] - 固态电池的兴起将为新型材料和专用设备带来庞大的增量市场,材料端具备高弹性,设备端具备高确定性 [2][10] 技术路线与材料体系 - 固态电解质主要有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四条技术路线,短期氧化物半固态电池已量产装车,长期硫化物更适配全固态体系,潜力较大 [11] - 正极材料向高电压高比容量方向发展,初期适用高镍三元,未来看好富锂锰基、超高镍等;富锂锰基理论克容量达320mAh/g,原材料成本比三元低约15-20% [6] - 负极材料短期以硅碳负极为重点,长期锂金属负极是主流方向,其理论比容量高达3860mAh/g,远高于石墨负极的372mAh/g [7] - 集流体需适配固态电池体系,多孔铜箔可抑制锂金属负极的锂枝晶,镍基或不锈钢集流体可解决硫化物腐蚀铜箔的问题 [7] 产业化进程与设备需求 - 半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快,2022年以来已有多家车企实现量产装车;全固态电池目前处于装车验证阶段,头部企业普遍规划2027年前后实现规模化量产 [12][19] - 全固态电池的大规模放量需要配套专用设备先行,生产工艺在电极、电解质、封装等环节均需调整,其中电解质膜制造尤为关键 [18] - 设备端技术壁垒高,前段侧重“干”法(如辊压机、干法一体机),中段侧重“叠”片(全自动叠片机),后段侧重“压”力(高压化成设备) [19] - 产业端释放积极信号,例如清陶能源固态电池专用材料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并在多地设有生产基地,总产能规模可观 [28] 市场驱动与政策支持 - 政策与需求双重驱动行业发展,工信部提出推动4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投入量产,并有望投入约60亿元支持全固态电池研发 [22] - 2025年3月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设为强制要求,将于2026年7月实施,利好固态电池推广 [22] - 固态电池行情经历从“需求驱动”到“新技术驱动”的演变,2024年低空经济需求催生半固态电池行情,2025年全固态电池走向从0到1 [23] - 半固态电池已进入主流价格带,例如上汽发布的搭载半固态电池的MG4车型限时补贴价仅为9.98万元,显示出商业化普及条件 [24]
国泰海通|策略:10月超配权益与黄金,标配债券
投资框架 - 采用由战略性资产配置SAA、战术性资产配置TAA和重大事件审议调整构成的“三部曲”大类资产配置框架 [1] - 战略性资产配置用于分散宏观风险并设定长期配置基准,战术性资产配置通过定量方法优化短期风险回报,重大事件审议进行主观校正 [1] 核心观点与资产配置建议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上升可能加剧全球权益市场波动,中国权益资产和黄金存在表现机会 [1] - 建议10月增持AH股,超配黄金,标配债券 [1] - 具体配置权重为权益41.25%,债券45%,商品13.75% [1] 权益资产配置 - 建议10月权益配置总权重为41.25% [2] - 具体配置为超配A股8.75%,超配港股8.75%,标配美股15.00%,低配欧股2.75%,标配日股3.25%,低配印股2.75% [2] - 继续看好中国A/H股表现,地缘政治引发的市场调整被视为买入机会 [2] - 国内金融条件稳定,财政及货币宽松具备储备,资本市场稳定对经济社会有重要作用 [2] - 中国“转型牛”趋势形成,包括转型节奏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及资本市场改革 [2] 债券资产配置 - 建议10月债券配置总权重为45% [3] - 具体配置为标配长久期国债10.00%,标配短久期国债12.50%,标配长久期美债10.00%,标配短久期美债12.50% [3] - 不平衡的信贷供需与充裕流动性对债市形成支撑,债市赔率改善且配置性价比提升 [3] - 国内利率或高位宽幅震荡,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调整及预期趋松有利于美债,但通胀预期上行 [3] 大宗商品配置 - 建议10月商品配置总权重为13.75% [3] - 具体配置为超配黄金10%,低配原油1.25%,标配工业商品2.5% [3] - 黄金行情未完结,8月末突破3500美元阻力位后涨势强劲,10月初已突破4000美元关键点位 [3] - 美联储降息、全球地缘政治形势及中国央行持续购金对黄金定价形成有力支撑 [3]
国泰海通 · 晨报1016|宏观
宏观物价数据 - 2025年9月CPI同比回升至-0.3%,PPI同比回升至-2.3% [2] - 核心CPI同比持续走高,主要受消费补贴政策及金价上涨等外生因素推动 [2] - 工业品价格上涨偏结构性,普遍在原材料及上游环节,且前期价格上涨动力已在边际走弱 [2] 政策影响与展望 - 核心CPI和PPI修复的持续性有赖于内需政策进一步加码 [2] - 近期政策端已在边际加码,包括超一线城市放松地产限购、第四批国补资金落地、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启动投放 [2] 策略配置与行业研究 - 10月策略超配权益与黄金,标配债券 [5] - 近期重要活动包括2026年度策略会、印尼出海论坛、医药产业一二级联动论坛 [5] - 行业研究覆盖基金评价中的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以及计算机领域的量子科技现状与未来 [5]
国泰海通|基金评价: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文章核心观点 -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受益于AI产业趋势红利、南下资金配置支撑并具备价格重估空间 中长期收益领先其他港股科技类指数 呈现业绩弹性大、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 [1] 互联网大厂的AI转型 - 互联网大厂拥有海量用户数据、技术研发架构和产业生态根基 为AI时代的算力和模型发展奠定基础 [1] - 互联网大厂AI进化路径包括技术重心迁移 AI能力渗透至业务全链条 商业模式升级以拓展科技驱动型新业务 以及加大资本开支和研发投入的资源升级 [1] AI时代下港股科技板块的核心价值 - 产业趋势红利方面 全球AI算力产业链景气度持续攀升 港股科技板块作为国产AI核心资产聚集地 直接受益于行业发展浪潮 [1] - 资金配置支撑方面 南向资金大额流入 人工智能产业链成为重点布局方向 为港股科技板块提供流动性支撑 [1] - 价格重估空间方面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估值历史分位点在70%左右 仍有一定上升空间 [1] 主流港股通科技指数对比 -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中长期收益领先其他港股科技类指数 呈现业绩弹性大、高风险高收益特征 [2] - 指数收益弹性高 热点行情出现时业绩爆发性较强 风险调整后收益较优 [2] - 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更为集中 前五大成分股累计权重占比较高 [2]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投资价值 - 指数成分股科技属性鲜明 聚焦硬科技龙头公司 [3] - 指数权重分布集中 呈现显著大盘风格 [3]
国泰海通|计算机:量子革命:量子科技的现状与未来
量子计算 - 量子计算处于早期技术攻关阶段 预计未来5到10年可能出现实质性进展 [1] - 量子计算优越性验证已完成 超导 离子阱 中性原子 光量子 硅半导体等多种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开放性发展态势 [1] - 美国和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各技术路线在量子纠错方面的重大突破将直接影响量子计算的进程 [1] 量子安全 - 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9家中国机构的专利数量约占前10位申请人的专利总量的93% [2] - 量子安全的实现路径包括基于数学的传统路径和物理安全路径两类 中国已形成以QKD技术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量子保密通信产业链 [2] - 量子安全应用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 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2] 量子测量 - 量子精密测量利用量子状态对环境的高度敏感 提升对时间 位置 加速度 电磁场等物理量的测量精度 [2] - 量子测量具有应用场景丰富 产业化前景明确等优势 [2] - 由于不同物理量的量子传感器成熟度存在差异 产业进入多元化发展周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