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Q2外围波折下外资撤离了吗——2025Q2股市外资季度动向跟踪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9 22:38
港股外资流动情况 - 外资在4-5月加速流出,6月以来有所回流,Q2整体流出港股约1500亿港元 [1] - 长线稳定型外资为主要流出项,流出约1200亿港元,短线灵活型外资流出约300亿港元 [1] - 结构上外资主要流入港股软件服务、技术硬件等科技板块,流出银行、零售、医药等红利与消费板块 [1] A股外资流动情况 - Q2北向资金整体流入585亿元,剔除中资托管资金后外资小幅流入约114亿元 [1] - 长线稳定型外资流入510亿元,短线灵活型外资流出395亿元 [1] - 结构上外资主要增配A股红利、新能源、非银等板块,减配家电、食饮、机械等板块 [1] 数据差异说明 - 周频数据估算显示Q2外资可能小幅净流出,与季度数据出现分歧,原因或为季度数据不够精细 [1] - 历史上曾出现季度数据大幅偏离高频数据加总的情况 [1]
就在今天|减肥代谢领域药物研发进展,2025年ADA大会热点解读-北京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9 10:03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 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 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 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文末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法律声明 重要提醒 更多国泰海通研究和服务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
国泰海通|煤炭:新能源步入下半场,电煤压力最大已过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8 17:41
新能源发展现状与政策影响 - 近十年来新能源装机及发电量高速增长,截至2024年底风光合计装机容量达14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2030年目标 [2] - 新能源挤压火电需求,火电装机占比从2015年66.75%降至2024年43.88%,发电量占比从75.39%降至64.51% [2] - 2025年"430新政"导致分布式光伏量价不确定性增加,盈利模式改变,"531新政"推动新能源全面市场化交易,结算电价较燃煤基准价大幅折价 [3] 电煤需求拐点预测 - 新能源新政导致现金流确定性下降,2024年或成新能源装机峰值,2025年对火电替代压力最大 [4] - 全社会用电量需求端由新能源汽车、AI相关、储能驱动,预计稳步增长 [4] - 2025年6月起新能源装机下滑,电煤压力2026年缓解,2027年消费有望迎来向上拐点 [4] 投资机会分析 - 新能源高速发展时代已过,2025年起新政将减缓新能源发电增速,煤电边际冲击减弱 [1] - 电煤需求拐点预计出现在2027年,推荐业绩风险释放后的板块龙头企业 [1]
国泰海通|建材:海外水泥的纸黄金与真功夫——海外水泥专题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8 17:41
行业趋势分析 - 2021-24年是中国水泥企业出海的提速期,2025年后或进入分化期,企业机制决定扩产速度,内功决定海外盈利质量[1] - 2021-24年国内水泥海外产能从4503万吨提升至8759万吨,民营/外资背景企业及市场化机制优的国企在扩产中领跑[2] - 2023-24年部分企业海外水泥业务已成为盈利重要构成,但市场对高价海外水泥的盈利兑现能力存在分歧[1] 全球市场格局 - 全球水泥需求长期由城镇化与人口增速决定,90年代以来需求高增长区域(中国大陆/中亚/东南亚/北非)产业格局分散且价格竞争激烈[2] - 欧洲70年代完成城镇化后产业高度集中,需求见顶后水泥价格反而创新高,显示集中度对定价权的关键作用[2] 企业经营策略 - 机制优势体现在海外项目快速触达和先发卡位能力,2025年后盈利能力分化将取决于选址能力等经营内功[1][2] - 非洲建厂选址需综合评估需求增长潜力、运输条件、石灰石资源、政治风险等要素权重[2] 财务表现分析 - 非洲龙头Dangote在尼日利亚市场21-22年水泥吨均价130-150美元,单吨EBITDA达80美元,2024年因奈拉贬值EBITDA缩减至40美元/吨[3] - 汇兑损益主要源于当地结算货币与外币负债不匹配,优秀企业通过外币负债敞口管理可平抑汇率波动风险[3] - 美元占外债比例较高,中长期美元韧性松动可能提供额外盈利弹性[3]
国泰海通|电新:海外固态电池进展积极,产品性能持续突破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8 17:41
海外固态电池研发进展 - 海外固态电池企业聚焦硫化物技术路线,能量密度覆盖301-560Wh/kg [1] - Solid Power和Factorial Energy进入装车测试阶段,QuantumScape和三星SDI已实现样品交付 [1] - 量产时间表锁定2026-2030年 [1] 产品性能突破 - Solid Power硫化物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90Wh/kg [2] - QuantumScape的QSE-5电芯能量密度达301Wh/kg,具备10C放电能力 [2] - Factorial Energy的Solstice电池单次续航达1000公里,FEST电池支持18分钟快充(15%-90% SOC) [2] - 三星SDI银碳负极电池能量密度达900Wh/L,可实现9分钟快充(8%-80% SOC) [2] 研发投入与财务表现 - Solid Power 2024年营收2014万美元(技术授权占主导),同比+16%,研发费用7334万美元,同比+34% [2] - QuantumScape尚未形成收入,研发费用3.8亿美元,同比+10% [2] 车企合作与商业化进程 - Solid Power电池已搭载宝马i7启动实车路试,并向SK On授权技术并共建产能 [3] - QuantumScape与大众旗下PowerCo签订量产协议,预计2026年启动QSE-5B1电池装车测试 [3] - Factorial Energy联合奔驰推进Solstice电池路测,2026年与Stellantis合作开展示范车队验证 [3] - 三星SDI已向5家车企送样,同时拓展机器人电池合作 [3]
国泰海通|非银:稳定币,看好场景拓展规模扩张——稳定币专题研究之二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8 17:41
稳定币应用场景拓展 - 稳定币从2014年USDT诞生起聚焦加密货币交易起步 2019年摩根大通JPM Coin入局推动机构跨境贸易结算 2020年DeFi爆发叠加PayPal USD上线促进消费支付与去中心化金融渗透 [1] - 当前四大落地场景包括:加密资产交易(支持BTC/ETH买卖 RWA资产交易 NFTs定价结算 DeFi协议抵押品) 跨境支付(区块链点对点即时传输无中介结算周期短) 消费支付(融入互联网金融体系低成本快速转账) 传统资本市场(外汇证券资产代币化以稳定币计价结算提升资产可用性与可转让性) [1] 稳定币市场规模预测 - 中性情景下2030年稳定币总规模有望达3.5万亿美元 其中加密资产领域按加密货币市场10%增速及8.22%占比测算达3633亿美元 跨境支付假设20%市场份额需求2.9万亿美元 日常消费支付10%份额对应1216亿美元 传统资本市场代币化需求1333亿美元 [2]
国泰海通 · 晨报0709|煤炭、非银、机械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8 17:41
煤炭 - 新能源高速发展时代已过,2025年起新能源发电将减速,对煤电的边际冲击减弱,电煤需求拐点或将在2027年 [3] - 近十年来新能源装机及发电量高速增长,截至2024年底风光合计装机容量达14亿千瓦,火电装机占比从2015年66.75%降至2024年43.88%,发电量占比从75.39%降至64.51% [3] - 2025年"430、531"新政导致分布式光伏盈利不确定性增加,预计2025年下半年新增装机量大幅下降 [4] - 2024年或为新能源装机顶峰,2025年对火电替代压力最大,2026年电煤压力缓解,2027年有望迎来向上拐点 [5] 非银 - 稳定币应用场景持续拓展,覆盖加密资产交易、跨境支付、消费支付及传统资本市场四大领域 [10][11] - 稳定币市场规模测算:2030年加密资产领域达3633亿美元,跨境支付需求2.9万亿美元,日常消费支付1216亿美元,传统资本市场1333亿美元,中性情景汇总规模3.5万亿美元 [11] 机械 - 触觉传感为人形机器人灵巧手核心部件,具备从手指向全身渗透潜力,当人形机器人年产量达1亿台时市场规模或达万亿级 [15][16] - 触觉传感技术路线多元,压阻(占37%)和电容(占28%)为主流,未来或向多技术路线融合方向发展 [16] - 全球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2024年153.3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355.9亿美元(CAGR12.8%),人形机器人产量达1000万/1亿台时对应市场规模分别为0.24/1.3万亿元 [16]
国泰海通|传媒:男性消费力提升,“他经济”增长可期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8 17:41
国内男性消费趋势 - 国内男性用户线上消费力显著提升,30岁以下男性2000元以上高端消费占比增长最明显,MAU达6.34亿人(同比+2 2%)[1] - 30岁以下男性偏好游戏(策略/射击/MOBA),31-45岁偏好智能科技与垂钓,46岁以上偏好综合资讯/棋牌/短剧[1] - 游戏行业男性用户占比69%,暑期景气度上行,2025年5月发放144个版号(单月新高),预计7-8月检索流量达高峰[3] 悦己解压类消费赛道 - **游戏**:男性主导(69%用户占比),暑期季节性效应显著,新游戏集中上线推动行业增长[1][3] - **潮玩**:科幻机甲类IP(如高达)受男性青睐,EDC品类618成交额同比+4倍,80%用户为男性[1][3] - **体育**:男性为观赛主力,健身需求持续提升[1][3] - **科技消费**:户外相机、主机设备增长迅速,中青年男性呈现科技极客与品质消费双重特征[1][3] 日本经验参考 - 1970-2017年日本单身家庭占比从18 5%升至27%,伴随精神需求上升,动漫产业规模从1327亿日元增至1912亿日元(1992-2003年)[2] - 游戏及IP衍生品产业同步扩张,印证单身经济对娱乐消费的拉动效应[2]
国泰海通|机械:机器人产业深度(十三):无触不成手,触觉传感或迎万亿蓝海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8 17:41
触觉传感器行业核心观点 - 触觉传感器是通用人形机器人硬件侧的关键瓶颈,未来具备从手部向全身渗透的潜力,成长空间巨大[1] - 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落地的硬件侧核心,触觉传感或迎万亿蓝海市场,当人形机器人年产量达1亿台时市场规模或达1.3万亿元[1][2] - 触觉传感技术路线呈现百家争鸣态势,多技术路线融合的平台公司更具竞争力[1] 触觉传感器技术路线 - 主流技术路线包括压阻(占37%)、电容(占28%)、磁电霍尔效应和视触觉(VBTS)[2] - 当前国内产业落地端电容与磁电霍尔效应占优,未来或为多技术路线融合取长补短[1] - 柔性触觉传感器生产需要材料、制造与算法端复合能力,切入壁垒较高[1] - 柔性触觉传感器未来发展方向包括阵列化、多模态融合、边缘计算和自供电等[1]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 - 全球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2024年为153.3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355.9亿美元,CAGR12.8%[2] - 当人形机器人产量达1000万台时,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约0.24万亿元;达1亿台时约1.3万亿元[2] - 单一技术路线占据全部市场时,1亿台产量对应市场规模:压阻3010亿元、电容1.25万亿元、磁电霍尔效应2.5万亿元、视触觉3.76万亿元[2] 应用场景与发展阶段 - 当前主要下游为制造业/航空航天&国防等,人形机器人应用方兴未艾[2] - 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尚处触觉落地初期阶段,整体处于L3及以下水平(类似4-7岁儿童)[2] - 伴随任务复杂度提升,触觉或从手向手臂、足部、躯干和脸部等部位延伸[2]
国泰海通|金工:量化择时和拥挤度预警周报(20250706):市场上行趋势将会延续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7 22:36
市场趋势分析 - Wind全A指数持续位于SAR点位上方,均线强弱指数显示仍有上行空间,情绪模型得分为3分(满分5分),市场情绪乐观,上行趋势预计延续[1][2] - 沪深300流动性冲击指标周五为1.19(前值1.36),显示当前流动性高于过去一年平均水平1.19倍标准差 上证50ETF期权PUT-CALL比率降至0.79(前值0.95),反映短期乐观情绪增强[2] - 上证综指和Wind全A五日平均换手率分别为0.98%和1.62%,处于2005年以来66.75%和75.52%分位点,交易活跃度维持稳定[2] 宏观经济与技术指标 - 人民币汇率小幅震荡,在岸与离岸周涨幅分别为0.05%和0.12% 6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7(前值49.5,预期49.3),财新制造业PMI为50.4(前值48.3),显示制造业景气度改善[2] - Wind全A指数于6月24日突破SAR翻转指标发出买入信号 均线强弱指数得分为228,处于2021年以来88.8%分位点,技术面支撑强劲[2] 市场表现与因子分析 - 上周主要指数普涨:上证50涨1.21%,沪深300涨1.54%,中证500涨0.81%,创业板指涨1.5% 全市场PE(TTM)20.0倍,处于2005年以来60.1%分位点[3] - 高盈利增长因子拥挤度显著上升至0.15 小市值因子拥挤度0.66,低估值因子-0.10,高盈利因子-0.21[3] - 行业拥挤度较高板块:银行、综合、有色金属、商贸零售、非银金融 建筑材料和钢铁行业拥挤度上升幅度居前[3] 外部环境 - 中美团队加速落实伦敦框架成果,美方可能取消对华部分限制性措施,外部环境边际改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