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爱建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智能汽车:颠覆式革新,供给创造需求
爱建证券· 2025-09-11 20:36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1] 核心观点 - 预计当前至明年是汽车高阶智驾技术成熟度、政策法规、用户接受度与商业模式共同突破的窗口 建议重视汽车智能化 [6] - 智能化对汽车行业的改造贯穿产业全链条 核心变革体现在产业逻辑重构、商业模式颠覆、竞争格局分化、产品定义革新 [6] - 整车方面 具备大模型及算力全栈自研能力的头部车企或成为智能化最直接、最全面的受益者 [6] - 零部件方面 能从单独零部件或功能模块发展为完整系统解决方案 建立Tier0.5能力的自主零部件企业或从智驾座舱产业链参与者向定义者跃迁 [6] - 营运方面 Robotaxi等智慧出行新商业模式或随高阶自动驾驶技术方案的发展成熟而加速落地 [6] 智能汽车:颠覆式革新,供给创造需求 - 智能化渐成车企"生存项" 正从导入期跨入成长期 预计2025-2030年智能汽车将快速上量 [11] - 2030年中国市场智能汽车销量将远超3000万辆 [15] - 汽车智能化围绕智驾从低阶到高阶技术发展主线展开 当前处于从高级辅助驾驶到高阶自动驾驶的过渡阶段 [16] - 25H1新能源车L2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超过80% AEB自动紧急制动装车率67% 全速域ACC自适应巡航达59% ALC自动变道装车率接近30% APA自动泊车装车率达44% [19] - 预计2026年高阶自动驾驶渗透率开始加速提升 L4-L5预计将在2027-2028年开始实质突破 [22] - 到2030年 中国乘用车部署的驾驶自动化解决方案中将有80%以上是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22] - 高阶智驾技术路线的演进已经经历规则驱动、感知端AI化、端到端控制 最终将通往具身智能 [27] - 智驾系统可划分为云端、车端算法平台和车端硬件三大层次 各层级能够独立迭代升级 [29] - 智驾系统的价值链主要由上游供应商、主要组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一级供应商和OEM汽车制造商组成 [32][33][34] 上游零部件:算力构筑基础,功能创造增量 - 智能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在从分布式向集中式演进 [45] - 域控制器替代分散独立控制器 提高系统集成度 [48] - 成本导向是跨域融合的主要驱动力 融合方案最高降本超过20% [51][53] - 智能汽车域控制器的产业生态呈现清晰的三级分工体系 由上游芯片供应商、中游域控制器集成商和下游整车制造商构成 [57] - 智能化带动智能汽车算力配置的升级 高算力也是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用户体验的基础保证 [64] - SoC算力芯片市场短期将维持多强并存各有优势的格局 [67] - 车企通过SoC自研或深度合作以确保智能汽车核心技术可控 [69] - 智驾SoC的自主替代有望先于座舱SoC在市场份额上获得提升突破 [72] - 智驾与座舱SoC的融合是技术发展方向 [78] - 国内车载SoC的智驾座舱融合方案正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80] - 线控底盘受益于智能汽车的发展 根据智驾需求对传统底盘进行了深度革新 [90] - 政策持续引导支持线控底盘相关产业加速规模发展 [91] - 智能汽车底盘处于从部分线控向全面线控发展阶段 [93] - 线控制动当前的主流方案为EHB电子液压制动 [98] - 智能汽车悬架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从被动到主动 从机械到电控 从单一到集成的演进路径 [102] 中游整车:跨界新造车企业引领并受益智能化 - 具备大模型及算力全栈自研能力的头部车企或成为智能化最直接、最全面的受益者 [6] - 首先突破高阶自动驾驶的头部车企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将会拉大 最终形成头部集中的行业格局 [6] - 预计跨界造车新势力及深度绑定的华为合作车企或先受益 [6] - 新势力全栈自研和架构创新较为突出 [63] 下游运营:基于高阶智驾的商业模式加速落地 - Robotaxi等智慧出行新商业模式或随高阶自动驾驶技术方案的发展成熟而加速落地 [6] - 未来1-2年 随着硬件成本下降、车队规模扩大和用户习惯养成 Robotaxi有望从技术验证转向规模化盈利 [6] - 看好高阶自动驾驶方案领先的车企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受益Robotaxi商业化落地 [6] 投资要点 - 建议重视汽车智能化 [6] - 整车方面关注具备大模型及算力全栈自研能力的头部车企 [6] - 零部件方面关注能从单独零部件或功能模块发展为完整系统解决方案 建立Tier0.5能力的自主零部件企业 [6] - 营运方面关注Robotaxi等智慧出行新商业模式 [6]
电子行业周报:微软积极部署空芯光纤应用-20250910
爱建证券· 2025-09-10 16: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报告核心观点 - 空芯光纤技术因低时延、高带宽和低能耗特性 成为数据中心传输升级的关键方向 微软计划部署1[5]5万公里空芯光纤推动产业化落地 [2][5] - 中国空芯光纤市场仅占全球0[11]8% 发展潜力巨大 国内企业长飞光纤在空芯光纤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并与运营商合作完成多项世界纪录 [2][11][17] - 电子行业短期表现疲弱 本周SW电子指数下跌4[2]57% 但细分领域中电子化学品Ⅲ跌幅较小(-1[2]46%) 数字芯片设计跌幅较大(-9[2]13%) 空芯光纤技术分析 - 空芯光纤以空气为传输介质 核心结构包含空心玻璃毛细管 反射性银层和介电碘化银层 可实现单模光束传输 [6][9] - 相比实芯光纤 空芯光纤时延降低31[9]8% 带宽超过1000nm(实芯光纤的5倍以上) 入纤功率更高且非线性损害更小 [9][11] - 微软与南安普顿大学联合开发的双嵌套反谐振无节点光纤技术 在1550nm波长处损耗仅0[5]091dB/km 在66THz窗口内损耗低于0[5]2dB/km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光纤市场规模达82[11]2亿美元 中国空芯光纤市场规模为0[11]7亿美元(占比0[11]8%) - 欧洲占据全球空芯光纤45%市场份额 主要受益于顶尖研发机构和完整产业链支撑 [13] - 国际企业微软计划部署1[2]5万公里空芯光纤并收购Lumenisity 丹麦NKT Photonics专注特种微结构光纤 国内长飞光纤实现光信号速度提升47% 时延降低30% [16][17] 数据中心应用场景 - 城域数据中心互联(≤100公里):传输速度提升近50% 相同延时下传输距离延长1[18]5倍 [18][19] - 数据中心内部互联(≤500米):AI训练效率有望提升10[18]%以上 [18][19] - 广域数据中心互联(数百公里):低损耗与大带宽特性提升传输容量与稳定性 [19] 重点公司长飞光纤 - 2024年营业收入达121[20]97亿元 2020-2024年复合增速10[20]36% 研发投入占比从5[20]04%提升至6[20]45% [20][23] - 产品结构中光传输产品占比66% 光互联组件占比18% 具备预制棒-光纤-光缆全产业链能力 [23] - 与三大运营商合作创下纪录:与中国移动建成全球首个800G空芯光纤试验网 与中国联通实现1[2]2Tbit/s单波速率传输10[2]2km 与中国电信完成单波1[2]2T单向超100T空芯光缆现网示范 全球产业动态 - 华为发布Mate XTs非凡大师三折叠手机 搭载麒麟9020芯片性能提升36% 起售价17999元 [28] - 月之暗面发布Kimi K2-0905模型 上下文处理长度升级至256K(前代128K) 编程能力增强但暂不支持视觉处理 [30][32] - SK海力士引进全球首台量产型High NA EUV设备(ASML TWINSCAN EXE:5200B) 电路精密度达现有设备1[34]7倍 芯片集成度提升2[34]9倍 [33][34] - 慕尼黑工业大学与台积电设立AI芯片研发中心MACHT-AI 总投资447[36]5万欧元 聚焦AI芯片设计与FinFET制程培训 [35][36] - OpenAI以11亿美元收购产品测试公司Statsig 后者年化收入4000万美元 将增强ChatGPT和Codex的产品测试能力 [37] 市场表现数据 - 本周SW电子行业指数下跌4[2]57% 在31个SW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8位 沪深300指数下跌0[2]81% [2][38] - 涨幅前五行业:电力设备(+7[2]39%) 综合(+5[2]38%) 有色金属(+2[2]12%) 医药生物(+1[2]40%) 纺织服饰(+1[2]37%) [2] - SW电子三级行业中 电子化学品Ⅲ跌幅最小(-1[2]46%) 数字芯片设计跌幅最大(-9[2]13%) [2][42] - 个股方面 泓禧科技涨幅最高(+42[45]34%) 瑞芯微跌幅最大(-19[45]61%) [45] - 全球科技指数:费城半导体指数微跌0[48]02%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50]23% 中国台湾半导体指数上涨1[51]97% [48][50][51]
固定收益周报:《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对债市影响几何?-20250909
爱建证券· 2025-09-09 19: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9月1日 - 5日)国债收益率先下后上,市场对央行重启国债买卖预期升温,长端国债收益率普遍先下后上,10年期下行1.19bp至1.8260% [2] - 9月5日发布的公募基金销售费用新规对债市利空影响整体可控,主要影响投资者结构和资产配置模式,不会引发大规模资金流出 [6] - 下周国债供给压力增加,资金利率中枢或将持平,需警惕季末机构兑现浮盈带来的阶段性冲击,关注曲线陡峭化机会 [7][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债市周度复盘 - 9月1 - 5日国债收益率先下后上,市场对央行重启国债买卖预期升温,10年期下行1.19bp至1.8260%,期间各交易日债市受权益市场、大宗市场及政策消息等因素影响表现不同 [2][14] - 国债收益率涨跌互显,国开债收益率多数下行,债券市场关键期限利差多数收窄 [16][23] 债市数据跟踪 资金面 - 9月1 - 5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12,047.00亿元,资金利率普遍下行,下周逆回购到期10,684.00亿元,到期量小于前一周 [25][26] - SHIBOR利率下行,票据利率处于低位且与shibor利率持续倒挂 [37][40] 供给端 - 9月1 - 5日利率债总发行量和净融资额增加,政府债发行规模环比有增有减,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增加、净融资额环比增加、发行利率下行 [42][51] 下周展望与策略 公募基金销售费用新规对债市影响 - 新规调降公募基金相关费用、优化赎回机制等,其中赎回机制调整对债市影响显著,统一延长免赎回费持有期限并提高短期赎回成本 [3][4] - 对机构投资者,新规或使配置结构调整,推动债券投资工具向ETF转化;对个人投资者,短债产品投资吸引力或受冲击,部分资金可能流出债市 [5] - 新规对债市利空影响整体可控,主要体现为投资者结构调整和资产配置模式迁移 [6] 下周展望 - 下周国债供给压力增加,9月1 - 5日利率债发行和净融资规模有变化,下周国债计划发行5,360.00亿元,地方政府债计划发行3,016.72亿元 [7][65] - 下周资金利率中枢或将持平,预计央行延续流动性呵护态度 [8][66] 债市策略 - 近期债市受M1同比走强、市场风险偏好回暖、“反内卷”政策预期等因素扰动持续承压 [9] - 短期需警惕季末机构兑现浮盈带来的阶段性冲击,关注即将发布的金融与通胀数据,策略上关注利率曲线陡峭化机会 [9] 全球大类资产 - 美债收益率普遍下行,10Y - 2Y期限利差收窄1bp至59bp [74] - 美元指数小幅走弱,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微升,英镑、欧元兑美元上涨,美元兑日元上涨 [74] - 黄金、白银期货价格上涨,原油价格下跌 [75]
食品饮料行业跟踪报告:华润饮料阶段性承压,伊利股份盈利加速改善
爱建证券· 2025-09-09 18:18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食品饮料行业短期承压但长期竞争力增强 华润饮料受行业竞争和渠道调整影响业绩下滑 但饮料业务增长强劲 伊利股份盈利改善 奶粉和冷饮表现亮眼 [1][2] - 白酒板块处于估值低位 需求有望弱复苏 头部酒企股息率提升具备配置吸引力 [3] - 大众品赛道聚焦高景气成长主线 关注新品和新渠道催化标的 [3] 周度市场表现 - 食品饮料行业本周下跌0.98% 表现强于上证指数(下跌1.18%) 在31个申万子行业中排名第16 [2] - 子板块涨跌幅排名:预加工食品(+1.02%) 肉制品(+0.48%) 保健品(-0.55%) 白酒(-0.63%) 烘焙食品(-0.80%) 调味发酵品(-1.46%) 乳品(-1.54%) 啤酒(-1.79%) 软饮料(-2.65%) 零食(-3.36%) 其他酒类(-3.42%) [2] - 个股涨幅前五:欢乐家(+15.33%) 盖世食品(+14.00%) 千味央厨(+11.73%) 百合股份(+8.85%) 惠发食品(+8.59%) [2] - 个股跌幅前五:有友食品(-10.91%) 紫燕食品(-9.83%) 万辰集团(-9.26%) 新乳业(-8.04%) 百润股份(-7.85%) [2] 软饮料行业分析 - 华润饮料上半年营收62.06亿元 同比下降18.52% 归母净利润8.05亿元 同比下降28.63% [2] - 毛利率46.67% 同比下降2.60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30.36% 同比上升2.92个百分点 净利率12.97% 同比下降1.84个百分点 [2] - 包装水收入52.51亿元 同比下降23.11% 主要受渠道层级压减和行业需求偏弱影响 [2] - 饮料收入9.55亿元 同比增长21.29% 上半年推出14个SKU 菊花茶系列保持双位数增长 魔力运动饮料借势体育营销 无糖茶全面升级 [2] - 渠道变革:设立饮料专项经销商超100家 餐饮经销商数量翻番 与零食有鸣四千多家门店合作 预计年底自产率达60%以上 [2] 乳品行业分析 - 伊利股份上半年营收619.33亿元 同比增长3.37% 归母净利润72.00亿元 同比下降4.39% 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 同比增长31.78% [2] - 毛利率36.05% 同比上升1.27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18.30% 同比下降1.11个百分点 Q2净利率8.05% 同比上升2.16个百分点 [2] - 液态奶营收361.26亿元 同比下降2.06% 市场份额行业第一 低温白奶增长超20% 优酸乳嚼柠檬驱动品类两位数增长 [2] - 奶粉及奶制品营收165.78亿元 同比增长14.26% 营收占比27% 婴配粉市占率18.10% 全国第一 成人奶粉市占率26.1% 行业第一 [2] - 冷饮营收82.29亿元 同比增长12.39% 市场份额行业第一 新渠道销售占比近三成 [2] 投资建议 - 白酒行业关注批价稳定、股息率吸引力的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 [3] - 大众品行业关注增长态势较好的农夫山泉、东鹏饮料 [3]
汽车行业周报:蔚来–迈凯伦合作开启技术输出新业务空间-20250908
爱建证券· 2025-09-08 19:29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2] 核心观点 - 蔚来与迈凯伦合作开启技术输出新业务空间 蔚来确认与英国超跑品牌迈凯伦达成技术许可合作 授权使用相关技术 解决方案 软件及知识产权 并为混动车型开发基于4680电池的动力电池系统 预计2026年小批量量产 重启46105电池研发覆盖更高性能车型 该合作已成为蔚来对外技术服务收入主要来源 25Q2其他销售额28.7亿元 同比+62.6% 环比+37.1% 非车业务年营收预计约百亿元 将成为25Q4实现盈利关键支撑 [2] - 零跑汽车完成26亿元内资定向增发 引入四家浙江省内地方国资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 募集金额26亿元 其中75%(19.5亿元)用于研发新车型与升级现有车型 25%(6.5亿元)用于日常营运资金补充 25H1营收242.5亿元 同比+174.2% 毛利率达14.1% 净利润转正达0.3亿元 研发支出18.9亿元 同比+55.1% 零部件自制率达65% 与Stellantis合作进入30国市场 拥有1500个销售与服务网点 欧洲网点超550家 B10正式发运出海 [2] - 8月自主新势力销量呈现结构性分化 同比延续高增长 环比回暖 零跑汽车57,066辆 同比+88% 小鹏汽车37,709辆 同比+169% 问界35,000+辆 蔚来31,305辆 同比+55% 小米汽车30,000+辆 深蓝30,000+辆 理想汽车28,529辆 同比-41% 埃安27,044辆 同比-24% 极氪17,626辆 同比+13% 岚图13,505辆 同比+119% 阿维塔10,565辆 同比+185% [2] - 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以长期技术共研 股权绑定 渠道互联为核心 CEA架构扩展有望带来平台授权与零部件采购规模效应 提升小鹏在软件与架构层面议价能力 行业或加速向少数核心架构集中 [2] 行业指数表现 - 本周A股申万汽车行业指数报收7,739.4点 涨跌幅-1.27% 同期沪深300指数报收4,460.3点 涨跌幅-0.81% 板块排名18/31 [2] - 申万汽车二级行业子板块周涨跌幅由高到低依次为 商用车-0.14% 汽车服务-0.73% 摩托车及其他-0.80% 汽车零部件-1.03% 乘用车-2.30% [2][5] - A股申万汽车行业涨幅前5个股 派特尔+44.53% 华洋赛车+37.80% 天普股份+33.10% 新泉股份+26.09% 华纬科技+24.72% [2][6] - 港股申万汽车行业涨幅前5个股 华晨中国+11.08% 福耀玻璃+4.07% 长城汽车+3.71% 理想汽车-W+1.58% 中升控股+0.75% [2][7][8] 投资建议 - 乘用车 看好智能化领先车企围绕"大模型+算力"加速建立用户体验壁垒 智能汽车头部集中行业格局或加速形成 建议关注小米集团 小鹏汽车 理想汽车 [2] - 乘用车 看好国资背景车企深化改革+新品周期助力业绩改善 建议关注上汽集团 东风集团股份 [2] - 零部件 看好由单一零部件供应商向智能化核心部件系统集成商加速转变的自主供应链崛起 建议关注保隆科技 [2] - 其他 看好智能汽车加速发展带来测试检测需求扩容 建议关注中国汽研 [2]
首航新能(301658):首次覆盖:布局工商储+大储,受益澳洲户储增长
爱建证券· 2025-09-05 15:4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3.9/5.0亿元 对应PE分别为55/39/30倍 [4][5] 核心观点 - 公司定位欧洲户用光储差异化细分市场龙头 主营光伏逆变器(2025H1收入占比58%)及储能产品(2025H1收入占比37%) 在全球并网单相光伏逆变器市场份额第9 混合逆变器份额第10 [5] - 欧洲户储库存见底 工商储与大储需求快速增长 受新能源占比提升/电网老化/高额峰谷价差/高电价等因素驱动 [5] - 澳洲户储市场因联邦政府23亿澳元补贴计划(2025年7月启动)呈现爆发式增长 7月安装量达19,592套(344.1MWh) 相当于2024年全年总量的四分之一 澳大利亚累计光伏配储比例仅8% 远低于德国的42% 增长潜力巨大 [5][20] - 公司增长驱动力包括全球需求增长/开拓亚非拉市场/布局工商储+大储+大组串产品/潜在AIDC机遇 [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711百万元(同比-27.6%) 归母净利润259百万元(同比-24.1%) 毛利率35.7% [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97/3,456/4,320百万元 同比增长6.9%/19.3%/25.0%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1/386/503百万元 同比增长4.9%/42.1%/30.6% [4]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34.4%/33.7%/32.9% ROE分别为9.3%/11.7%/13.2% [4] 市场地位与行业趋势 -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持续增长 储能新增装机量同步提升 [11][13] - 欧洲工商业储能与电站储能合计新增装机占比从2023年到2024年显著提升 预计2028年将进一步增长至公共事业级35.9GWh/商用19.5GWh/户用22.6GWh [15][16][18][19] - 澳大利亚2024年户储安装量7.25万套(852MWh) 同比增长27% 但新增屋顶太阳能配储比例仅23% [20][21][23] 估值比较 - 公司当前市值149.3亿元 2025年预计PE为55.1倍 高于可比公司平均值(32.3倍) 主要因行业周期底部向上及澳洲需求爆发带来估值溢价 [5][24]
通润装备(002150):首次覆盖:聚焦高盈利市场,储能业务迅速增长
爱建证券· 2025-09-05 14:38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1/15/12倍 估值低于行业可比公司均值[4][5] 核心观点 - 公司主营光储产品(2025H1收入占比61.65%)和金属制品(2025H1收入占比37.82%) 未来增长点集中于光伏逆变器与储能业务[5] - 美国工商业逆变器与韩国逆变器市场细分龙头 竞争优势体现在品牌实力、售后服务能力及正泰集团支持[5] - 储能业务进入快速增长期 2025H1储能收入达1.2亿元 同比增长149% 毛利率28% 入选全球一级储能系统集成商第一梯队(Tier 1)[5] - 全球化拓展成效显著 在欧洲、日本、澳洲实现突破 2025年以来获乌克兰159MWh、德国12MW/40MWh、罗马尼亚14MW/30MWh等储能项目[5][1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371百万元 同比增长33.9% 归母净利润217百万元 同比增长237.3%[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965/4,736/5,715百万元 同比增长17.6%/19.4%/20.7%[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1/397/494百万元 同比增长29.5%/41.2%/24.2%[4] - 毛利率持续改善 从2023年24.3%提升至2025E的30.5% ROE从2023年3.9%升至2027E的16.1%[4] 业务分项预测 - 逆变器业务: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均为20% 受益全球光伏需求增长及新市场拓展[5] - 储能业务: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80%/70%/60% 受益欧洲、日本订单持续获取[5] 市场地位 - 韩国逆变器市场占有率38.5% 北美三相组串机市场占有率42%[15] - 2025年第一、二季度入选全球光伏逆变器制造商及全球一级储能系统集成商第一梯队(Tier 1)[5] 估值对比 - 当前市盈率20.5倍(2025E)低于行业可比公司均值27.3倍[16] - 可比公司包括阳光电源(2025E PE 17.9x)、锦浪科技(25.5x)、固德威(47.0x)等[16]
电子行业周报:NVIDIA推出JetsonAGXThor超级电脑-20250902
爱建证券· 2025-09-02 14:39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行业持续看好AI从AIGC向具身智能升级发展 机器人将成为AI终端最重要硬件载体 [3] - 国内电子行业中与国际AI巨头合作紧密的PCB供应商将持续受益于全球AI产业链快速发展 [3] NVIDIA Jetson AGX Thor产品发布 - 2025年8月26日NVIDIA推出新型机器人超级电脑Jetson AGX Thor开发套件与生产模块 [3][6] - 基于Blackwell GPU打造 配备128GB内存 提供高达2070 TFLOPS FP4精度AI算力 [3][6] - 面向制造 物流 建筑 医疗保健等领域下一代通用及人形机器人提供算力支持 [3][6] - 研华科技 Aetina ConnectTech 米文动力等硬件厂商正打造具备量产条件的Jetson Thor系统 [6] Jetson系列发展历程 - 2014年推出首款嵌入式系统移动超级计算机Jetson TK1 [7] - 2015年推出Jetson TX1 基于Tegra X1处理器 运算能力达1TFLOPS [7] - 2017年推出Jetson TX2模组 基于Pascal GPU 支持边缘高清视频处理 [8] - 2018年推出Jetson AGX Xavier 适配复杂场景AI应用 [10] - 2019年推出全球最小AI超算Jetson Xavier NX 集成384核Volta GPU [10] - 2021-2022年推出Orin系列推动嵌入式AI发展 [10] - 2025年8月推出Jetson AGX Thor [10] Jetson AGX Thor性能参数 - 采用Blackwell GPU架构 Orin为Ampere架构 [19] - 搭载2560个CUDA核心 Orin为2048个 [19] - 搭载96个Tensor核心 Orin为64个 [19] - AI算力达2070 TFLOPS FP4精度 较Orin提升约75倍 [3][17][19] - CPU为14核Neoverse V3AE 最高26GHz Orin为12核Cortex-A78AE [19] - 支持75/90/120W模式 最高130W临时功耗 Orin为15W-60W [19] Jetson AGX Thor技术优势 - 支持NVIDIA Isaac GROOT N15等VLA模型及主流LLM VLM [3][20] - 生成推理速度较Orin提升5倍 叠加FP4与推测解码可额外实现2倍加速 [3][23] - 处理16个同时请求时 Qwen25-VL-3B和Llama 323B的TTFT均低于200ms TPOT均低于50ms [3][23] - Qwen25-VL-7B模型推理速度较Orin W4A16提升35倍 [3][26] - 对LLM/VLM/VLA整体改进达5倍 [3][26] - 具体模型Token输出速度显著提升 Qwen3-32B提升47倍 [3][27] 行业市场表现 - 本周SW电子行业指数上涨628% 排名3/31位 沪深300指数上涨271% [3][40] - SW一级行业涨幅前五:通信(+1238%) 有色金属(+716%) 电子(+628%) 综合(+590%) 电力设备(+399%) [3][40] - SW电子三级行业涨幅前三:印制电路板(+1693%) 数字芯片设计(+907%) 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867%) [3][44] - SW电子个股涨幅前十:东田微(+4692%) 隆扬电子(+4448%) 捷邦科技(+3262%) 深南电路(+3207%) 东芯股份(+2847%) 艾比森(+2746%) 领益智造(+2603%) 瑞芯微(+2565%) 博通集成(+2518%) 爱克股份(+2405%) [46] 全球产业动态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明确6大重点行动8项基础支撑能力 [30] - 分三阶段目标:2027年智能终端及智能体普及率超70% 2030年普及率超90% 2035年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阶段 [30] - 英伟达2026财年Q2营收46743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环比增长6% [32] - 净利润26422亿美元 同比增长59% 环比增长41% [32] -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411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环比增长5% [32] - 对Q3业绩展望预计营收达540亿美元 误差浮动不超过2% [32] - 戴尔科技2026财年Q2营收298亿美元 同比增长19% 创历史新高 [34] - 运营利润18亿美元 同比增长27% [34] - 寒武纪2025 H1营收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36] - 利润总额 归母净利润等核心盈利指标均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36] - SK海力士宣布开始量产321层2Tb QLC NAND闪存 为全球首家突破300层以上QLC NAND技术企业 [38] - 数据传输速度翻倍 写入性能最高提升56% 读取性能提升18% 数据写入能效提升23%以上 [38]
食品饮料及新消费行业跟踪报告:茶饮上半年业绩亮眼,泡泡玛特新品成爆款
爱建证券· 2025-09-02 14:34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食品饮料行业本周上涨2.13% 表现强于上证指数(+0.84%) 在31个申万子行业中排名第7 [1][9] - 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PE-TTM为22.51x 对应近15年分位数为17% [16][20] - 白酒板块估值处于低位 PE-TTM为19.67x 对应近15年分位数为17% [16] 行情回顾 - 零食板块大幅上涨10.20% 乳品板块上涨2.67% 白酒板块上涨2.14% [1][12] - 烘焙食品上涨2.10% 调味发酵品上涨1.82% 肉制品上涨1.01% [1][12] - 软饮料上涨0.91% 其他酒类上涨0.90% 保健品上涨0.35% [1][12] - 啤酒下跌0.02% 预加工食品下跌1.49% [1][12] - 涨幅前五个股:万辰集团(+41.10%) 紫燕食品(+18.79%) 会稽山(+15.88%) 立高食品(+12.88%) 舍得酒业(+12.26%) [1][14] - 跌幅前五个股:康比特(-9.11%) 交大昂立(-6.67%) 莫高股份(-6.50%) 春雪食品(-6.39%) 庄园牧场(-6.00%) [1][15] 白酒板块 - 五粮液发布29°新品"五粮液・一见倾心" 定价399元/瓶 力图打开年轻化市场 [26][27] - 飞天茅台批价持续下降 25年原装批价1820元(-25元) 散装批价1795元(-25元) [25] - 普五(八代)批价860元持平 国窖1573批价835元持平 [25] 茶饮板块 - 蜜雪冰城上半年营收148.8亿元(+39.3%) 归母净利润27.2亿元(+44.1%) [3][32] - 毛利率31.6%(-0.2pct) 门店总数53,014家(+22.7%) 净增9,796家 [3][33] - 中国内地门店48,281家 净增6,697家 内地以外门店4,733家 净减162家 [3][33] - 单店年化收入55.7万元(+13.2%) 关店率2.6%保持健康水平 [3][34] - 奈雪的茶上半年营收21.8亿元(-14.4%) 经调整净亏损1.2亿元大幅减亏 [3][36] - 毛利率65.9%(+2.5pct) 门店总数1,638家 直营门店净减少132家 [3][36] - 古茗上半年营收56.6亿元(+41.2%) 归母净利润16.3亿元(+121.5%) [4][37] - 门店总数11,179家(+18%) 净新增1,265家 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81% [4][37] - 单店日均GMV 7600元(+22.6%) 日均杯量439杯(+17.4%) 杯单价17.3元(+4.4%) [4][37] 新消费板块 - 泡泡玛特迷你LABUBU新品预购数分钟内售罄 电商平台销量超100万只 [4][5][38] - 毛绒品类8月产能达3000万只 为去年同期十倍以上 [5][38] - 公司通过精益生产和自动化改造大幅提升产能 优化供应链和物流效率 [5][38] 成本指标 - 食糖和玻璃价格小幅下降 [39][40]
智能制造行业周报:持续看好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成长性-20250901
爱建证券· 2025-09-01 19:57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加速 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超50% 天太机器人新一代关节模组单价降至900元级别 较行业主流水平下降逾50% 并签下全球首个万台订单 [4][8] - 国产半导体设备实现规模交付与技术突破 万业企业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47.8% 北方华创刻蚀设备收入超50亿元 薄膜沉积设备收入超65亿元 均实现千台级出货 [4][25][26] - 可控核聚变产业链加速迭代 国际项目ITER明确2034年启动运行 私营企业累计融资达99亿欧元 装置向小型化、低成本化发展 [4] - AI驱动先进封装设备需求增长 中微公司LPCVD和ALD设备收入同比增长608.2% [4][25] - 激光设备板块表现突出 周涨幅达12.41% 估值抬升幅度居首 [1][9][16] 本周行情回顾 - 沪深300指数上涨2.71% 机械设备板块上涨1.01% 申万一级行业排名13/31 [1][9] - 子板块中激光设备涨幅最高达12.41% 工程器件和其他自动化分别上涨6.5%和4.65% [1][16] - 板块估值整体回升 PE-TTM上涨1.09% 激光设备估值抬升12.44% [1][16] - 涨幅前五公司:必得科技(+28.84%)、乔锋智能(+28.76%)、浙海德曼(+26.39%)、埃科光电(+25.72%)、英维克(+21.84%) [13] 重点公司半年度报告 - 中微公司营收49.61亿元(同比+43.9%) 刻蚀设备收入37.81亿元(同比+40.1%) LPCVD和ALD设备收入同比增长608.2% [25] - 北方华创营收161.42亿元(同比+29.5%) 刻蚀设备收入超50亿元 薄膜沉积设备收入超65亿元 均实现千台级出货 [26] - 万业企业营收6.99亿元(同比+247.8%) 离子注入机进入12家客户 晶圆安全生产过货量突破500万片 [27] - 久立特材营收61.05亿元(同比+26.39%) 复合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9.26% [29] - 西部超导营收27.23亿元(同比+34.76%) 高温合金国产化替代加速 [30] 重要行业数据 - 7月台积电营收108.02亿美元(同比+25.8%) [45] - 7月中国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15.0% [45] - 7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4.0% 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12.8% [47] - 1-7月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累计同比增长80.7% [59] - 7月三元材料电池产量同比增长28.3% 磷酸锂电池产量同比增长52.0% [59] 产业动态与投资建议 - 天太机器人关节模组成本降幅超50% 普智机器人成为智元首家通用产品制造认证企业 [8] - 建议关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企业:德昌电机控股、中大力德 [3] - 建议关注半导体设备企业:盛美上海、长川科技、华峰测控 [3] - 建议关注核聚变产业链企业:西部超导、合锻智能、久立特材 [3] - 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预计2026年量产 目标年产100万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