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
搜索文档
中国科技资产观察:A股、港股、美股上市资产对比
平安证券· 2025-03-17 16:09
报告核心观点 - 年初以来国产AI浪潮引发全球资金对中国科技资产重估,报告系统对比A股、港股、美股上市的中国科技资产特征,认为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是中长期主线,多数科技指数估值有向上空间,配置建议关注各市场特色优势资产,交易结合产业催化与估值性价比 [5] 资产结构:A股偏科技制造,港/美股偏互联网软件服务和造车新势力 - A股科技资产市值在实体企业中占比近50%,以硬件设备等制造业为主,信息技术行业市值占比最大,软件服务行业市值占比不足10% [9] - 港股科技资产市值在实体企业中占比61%,科技服务与科技制造市值比约2:1,软件服务和互联网公司市值占比超一半,340家未在A股上市的科技股中,医疗保健、软件服务及互联网、传媒行业公司占比较高 [10] - 美股科技资产市值在实体企业中占比近92%,以软件服务等互联网企业为主,约8成科技资产市值分布在软件服务和互联网公司,约83%公司未在A股和港股上市 [11] - A股中资科技资产市值CR10不足20%,美股、港股均高于60%,互联网公司是美股和港股中资科技资产主要贡献 [12] - A股科创创业50、科创50、创业板50指数科技含量超9成,港股恒生科技指数中国科技资产市值占比约94%,美股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占比约82% [17] 基本面对比:港股、美股业绩增速更高,科技服务盈利成长性更优 总体业绩:港股、美股整体业绩表现优于A股,头部公司业绩贡献度更高 - 从总体规模看,美股、港股科技类公司多,科技资产对营收和盈利贡献高于A股,盈利主要由头部公司贡献,截至2024Q3,A股、港股、美股上市中国科技资产营收总额占比分别为28%、35%、89%,归母净利润总额占比分别为30%、48%、93% [22] - 从业绩增速看,美股、港股营收和盈利增速快于A股,美股过往业绩波动大,截至2024Q3,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3.5%、7.5%、14.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11.3%、31.2%、76.1% [23] - 从盈利能力看,三地上市中资科技资产ROE周期性轮动占优,2024年以来美股、港股优于A股,截至2024Q3,ROE_TTM分别为7.1%、9.6%、11.8% [23] 行业对比:港股、美股在科技服务行业更具领先优势,A股在科技制造业的盈利表现更好 - 信息技术行业中,A股营收增速更高,港股盈利增速更高,A股业绩增长主要由半导体、硬件设备制造行业贡献 [32] - 通讯服务行业中,港股、美股业绩增长整体快于A股,传媒行业中,A股营收和盈利增速转负,港股、美股营收增速平均9%-10%,盈利增速平均15%-28% [32] - 汽车与零配件行业中,港股在营收和盈利增长上领先,截至2024Q3,美股、港股、A股营收增速分别为32.3%、12.8%、6.7%,盈利增速分别为3%、73.4%、11.2% [33] - 医疗保健行业中,美股营收增速领先,由头部医药公司贡献,港股与A股业绩增速接近且港股略好,截至2024Q3,营收增速分别为48.7%、3.2%、0.1% [33] 估值对比:A股估值平均是港股1.5 - 3倍,港股软件服务和医药行业估值相对较低 - 从估值绝对水平看,A股科技类指数估值普遍较高,平均PE_TTM为89x,是港股3.3倍,平均PS_TTM为4.8x,是港股2.0倍 [60] - 从估值历史分位看,港股和美股中国科技类指数PE估值处于历史30%以下低分位,A股科创50指数PE估值处于历史95%以上高分位,港股和美股指数PS估值分位略高于A股 [61] - 从A股、港股主要指数估值比看,创业板50与恒生科技PE估值比接近历史均值,科创50与恒生科技PE估值是历史均值2.5倍 [67] - 分行业看,A股软件服务行业估值高于港股,港股汽车与零配件、传媒行业头部公司估值略高于A股,医药生物行业A股平均估值高于港股和美股 [72] - A股、港股两地同时上市的中国科技公司,A股估值平均是港股1.5 - 1.6倍,药明康德等公司A、港股估值差异小,中芯国际等公司A股估值高于港股50%以上 [92] 投资展望:中国科技资产重估有望继续,A/港/美股各有相对优势 - 科技资产含量方面,美股中资股科技资产含量更高,港股、美股龙头效应强于A股,截至3月11日,A股、港股、美股上市中资实体企业科技股市值占比分别为50%、61%、92%,科技股市值CR10集中度分别为19%、70%、87% [94] - 行业结构方面,A股科技资产制造业含量高,美股、港股科技服务类公司含量高,A股制造业市值占比约78%,软件服务行业市值占比仅9%,港股科技服务与科技制造市值比约2:1,美股软件服务及互联网公司市值占比约82% [94] - 业绩表现方面,2024年以来港股、美股科技资产业绩增速反超A股,但A股在半导体、硬件设备行业有优势,截至2024Q3,A股、港股、美股上市中国科技股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3.5%、7.5%、14.1%,盈利增速分别为 -11.3%、31.2%、76.1% [95] - 估值方面,A股、港股主要科技指数估值比处于历史中枢水平,多数科技指数估值有向上空间,截至3月11日,A股创业板50、科创创业50指数PE估值分别为32x、41x,恒生科技PE估值为25x,恒生科技与创业板50指数PE估值比接近历史均值 [95] - 本轮科技行情中,年初以来港股、美股主要科技指数涨幅更大,截至3月11日,恒生科技、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分别上涨34%、18%,A股科创50、创业板50指数分别上涨11%、0.8% [96] - 未来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是中长期主线,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扩围,科技产业创新不断,A股在半导体等行业业绩佳,港股、美股在互联网等行业有优势 [96]
上海医药:工业潜力逐步兑现,多点赋能收入增长-20250317
平安证券· 2025-03-17 16: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1][8][6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海医药工业潜力逐步兑现,创新药与中药板块双轮驱动,商业板块稳定增长且创新业务成亮点,CSO业务潜力巨大,随着创新药管线逐步兑现、中药板块持续增长以及商业板块稳定发挥,未来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工商研投”一体,全产业链布局的医药商业龙头 1.1 深厚国资背景,全产业链布局 - 公司前身可追溯到上海四药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医药(集团)总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国资委,截至2025年2月20日,上海市国资委通过上实集团和上海上实直接和间接持有上海医药36.52%的股份,云南白药是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约为17.95% [11][13] - 主营业务涵盖医药研发与制造、分销与零售,聚焦七大治疗领域,常年生产约700个药品品种,20多种剂型,多个产品通过质量认证,在国内12个省市及海外建有生产基地,持续位列全国医药商业百强第二,拥有覆盖全国25个省、直辖市与自治区的商业渠道与零售网络,也是全国最大的药品、疫苗及器械进口平台 [16] 1.2 费用管控得当,业绩短期承压 - 业务分为医药商业和医药工业两大板块,2023年医药商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428.70亿元,同比增长13.5%,占公司总收入的93.31%,医药工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62.57亿元,毛利率为58.5% [19] - 2019 - 2023年营业总收入持续增长,2023年归母净利润受一次性特殊损益影响显著下滑,扣除非一次性因素后同比增长2.99%,2024年1 - 9月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78% [21][22] - 毛利率从2019年的14.4%下降至2023年的12.0%,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2.40%,较2023年全年有所上升;销售费用率由2019年的6.9%下降至2023年的5.3%,2024Q1 - Q3销售费用率为4.5%,同比下降0.82pp,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基本保持稳定 [22] 二、医药工业:创新药布局广阔、收并购助力中药板块,已成第二增长曲线 2.1 创新药与仿制药板块 - 2024年在全球制药企业TOP50位列第42位,在2023年中国化药企业TOP100中位列第3位,截至24年9月,处于临床申请获得受理及进入后续临床研究阶段的新药管线共有60项,其中创新药46项(含美国临床II期3项),已为患者提供超750个品种的优质药品及健康产品,覆盖七大治疗领域 [26] - 2018 - 2023年研发投入从13.89亿元增长至26亿元,CAGR达13.4%,研发费用从10.6亿元增至22亿元,60个重点品种销售收入总体呈上涨之势,过亿品种数量从2017年的28个增至2023年的48个 [31] 2.1.1 重点品种 - I001片是新一代口服非肽类小分子肾素抑制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等,2023年6月高血压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2024年4月重新提交资料后恢复审评,III期临床试验达主要研究终点,还在中国开展糖尿病肾病II期临床试验,在美国开展溃疡性结肠炎II期临床试验 [33][34] - X842是新一代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断剂口服药物,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2024年12月3日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有望打破抑酸市场PPI一家独大局面 [35] - I037是全球首创1类创新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2024年11月29日完成中国II期临床试验结果分析,显示出初步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已获美国FDA临床默示许可,市场潜力巨大 [36] - 培菲康是国内首创微生态制剂,用于治疗菌群失调引起的多种疾病,历经20多年发展,已成为中国微生态制品行业领军品牌 [37] 2.1.2 在研管线 -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处于临床申请获得受理及进入后续临床研究阶段的新药管线共60项,其中创新药46项(含美国临床II期3项),改良型新药14项 [41] - 已有3款创新药和1款改良型新药成功上市,2024年12月X842获批上市,3项已提交pre - NDA或上市申请,4项处于关键性研究或临床III期阶段 [41] 2.2 中药板块 2.2.1 品牌底蕴深厚,重点品种发力 - 截至2024年上半年,旗下有8家主要直管中药企业,9个核心中药品牌,7家企业荣获“2023年中成药工业百强企业”称号,拥有六个中华老字号品牌 [42] - 2023年中药板块收入为98.17亿元,同比增长10.30%,占工业板块收入比例为37%,2024年上半年收入51.92亿元,占比提升至41%,持续推进大品种培育战略 [44] 2.2.2 收并购赋能中药品种销售 - 2025年1月1日拟以9.95亿元收购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10%股权,交易完成后将合计持有60%股权并实施并表 [46] - 可突破区域壁垒,强化营销下沉;移植麝香保心丸循证医学模式,驱动产品升级;复用胆宁片海外注册经验,推动中药全球化布局 [46][47][48] 三、医药商业:分销稳定增收,CSO等新兴业务潜力无穷 3.1 核心支柱稳定发挥,商业模式转型升级 - 医药商业板块是核心支柱,构建了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庞大分销网络,拥有超2000家优质品牌药房,建设了300多个院内供应链服务(SPD)项目,为129家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医药流通业务规模常年位居全国第二 [49] - 分销收入从2019年的1623.9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337.60亿元,零售收入在2023年达到91.11亿元,较2019年有所增长,2023年实现10.2%的同比增长 [49] 3.2 打造CSO领先品牌,带动商业板块增长 - 自2016年起与拜耳中国合作,截至2023年累计合作规模已突破10亿元,2023年CSO业务全年销售额达29亿元,同比增长约50%,与赛诺菲达成超50亿元战略合作 [53] - 2024年1 - 9月CSO业务销售收入61亿元,同比激增176.3%,开发“CSO一站式数字营销平台”,2023年CSO业务规模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达2020年的3倍,外资药企合约占比达90% [54] 3.3 创新药服务全国领先,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 - 致力于构建创新药物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自2018年整合康德乐业务以来,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口总代理商和分销商,2023年引入29个进口总代品种,2024年前三季度引入13个,引入品种呈上升趋势 [55] 3.4 器械大健康稳步发展,提升全价值链服务能级 - 器械大健康业务近年来显著增长,2020 - 2023年业务收入分别为193亿元、247亿元、341亿元、363亿元,2024年1 - 9月销售额约为326亿元,同比增长11.9% [58] - 积极探索器械、医美、健康食品等非药业务领域,与仁会生物、法国VIVACY公司合作,推动形体行业发展,助力优质产品引入中国市场 [58] 四、盈利预测和估值评级 4.1 盈利预测 - 商业板块:预计分销板块24 - 26年收入增速10%/9%/9%,毛利率维持6.31%;零售板块预计24 - 26年收入增速5%/7%/7%,毛利率为10% [60] - 工业板块:预计24 - 26年收入增速7%/9%/10%,毛利率由于中药产品等高毛利率品种放量而提升至61% [60] 4.2 相对估值和评级 - 选取九州通、柳药集团、百洋医药作为可比公司,2025年行业平均估值10倍PE,给予公司15倍PE,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56.08亿元,市值841.2亿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62]
金融行业周报:信贷增速环比下滑,消费金融服务深化-2025-03-17
平安证券· 2025-03-17 15: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信贷增速环比下滑,社融增量保持平稳,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增加10100亿元,同比少增4400亿元,社融规模增量为2.2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374亿元,M2同比增长7.0%,增速较上月走低0.9个百分点 [5] - 强调消费金融服务,消费贷款服务扩容,未来消费金融市场有望在政策推动下回暖,当前居民消费意愿较低,政策合力或推动其恢复 [6] - 金监局召开党委扩大会议,部署未来工作,关注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金融支持领域及监管力度提升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点聚焦 - 信贷增速环比下滑,社融增量保持平稳,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规模及M1、M2增速有相应变化,住户贷款少增,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 [5][15] - 强调消费金融服务,消费贷款服务扩容,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发展消费金融,当前消费贷增速低,政策或推动居民消费意愿回暖 [6][17] - 金监局召开党委扩大会议,部署未来工作,会议涉及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金融监管质效等内容,关注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金融支持模式及监管制度完善 [22][25] 行业新闻 - 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信贷市场工作会议,要提升融资可得性,做好多领域金融服务;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实施货币政策、加强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等举措 [26][28] - 证券: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1号——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相关事项》,明确监督管理和自律管理要求;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就《行政处罚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30][32] - 保险:上交所建议优化保险资金等投资REITs风险因子;北京证监局建议鼓励保险公司等参与S基金市场;工信部等三部门落实首台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 [33][35] - 金融科技:商务部推动银行支付结算机构与电商平台推出优惠便利套餐服务;深圳地方金融管理局推进保险公司等参与创业投资;泰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USDT、USDC作为批准的加密货币 [36][39] 行业数据 - 市场表现:本周银行、证券、保险、金融科技指数分别变动+1.41%、+2.86%、+4.29%、+1.27%,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59%,各子板块中部分个股表现较好 [40] - 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净回笼2517亿元,SHIBOR利率上行,隔夜和7天SHIBOR利率环比上升 [46][47] - 证券:周度股基日均成交1.92万亿元,股票质押规模环比增长2.10%,本周审核通过IPO企业2家,两融余额环比增长0.39% [51] - 保险: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环比上升3.15bps,十年期国债、地方政府债、国开债、企业债到期收益率及环比变动有相应数据 [54] 投资建议 - 银行:关注银行板块作为高股息标的的配置价值,虽经营有压力,但高股息类固收配置价值凸显 [57] - 非银:保险看好行业长期配置价值,证券板块从估值到业绩具备β属性,长期有发展增量空间 [57]
招商积余(001914):业绩稳增,质效并进
平安证券· 2025-03-17 15: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业绩稳健增长,毛利率和费用率改善,物业管理质效并进,资产管理能力提升,因毛利率改善超预期,小幅上调2025 - 2026年EPS预测,新增2027年EPS预测,维持“推荐”评级 [3][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数据 - 行业为房地产,公司网址为www.cmpo1914.com,大股东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7.45%,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总股本10.6亿股,流通A股10.6亿股,总市值115亿元,流通A股市值115亿元,每股净资产9.83元,资产负债率44.6% [7]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71.7亿元,同比增长9.9%,归母净利润8.4亿元,同比增长14.2%;物业管理业务营业收入164.9亿元,同比增长11.7%,资产管理业务营业收入6.7亿元,同比下降4%;基础物业管理营业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10.6%,平台增值服务营业收入5.4亿元,同比下降8.2%,专业增值服务营业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23.8% [3][7] - 2024年毛利率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至12%,物业管理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至10.5%,基础物业管理毛利率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至10.7%,管理费用率3.5%,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7] 业务管理情况 - 2024年末在管项目2296个,覆盖全国162个城市,管理面积3.65亿平米,非住宅管理面积2.27亿平米、第三方管理面积2.33亿平米,分别占比62.3%、63.8%;年内新签年度合同额40.3亿元,同比微降0.4%,非住宅新签年度合同额34.6亿元,同比微增0.1%,第三方新签年度合同额36.9亿元,同比增长4.4% [7] - 年末旗下招商商管在管商业项目70个(含筹备项目),管理面积393万平米,自持项目3个,受托管理招商蛇口项目59个,第三方品牌输出项目8个;年内在管项目集中商业销售额同比提升30%,同店同比提升6%,客流同比提升34%,同店同比提升11%,会员总数783万,同比增长12%;年末持有物业总可出租面积46.89万平米,总体出租率95% [7] 投资建议 - 小幅上调公司2025 - 2026年EPS预测至0.86元(原为0.81元)、0.94元(原为0.89元),新增2027年EPS预测为1.0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6倍、11.6倍、10.8倍,维持“推荐”评级 [8] 财务预测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172|18,460|19,808|21,155| |YOY(%)|9.9|7.5|7.3|6.8| |净利润(百万元)|840|914|992|1,068| |YOY(%)|14.2|8.8|8.5|7.6| |毛利率(%)|12.0|12.0|12.0|12.1| |净利率(%)|4.9|5.0|5.0|5.0| |ROE(%)|8.1|8.2|8.2|8.3| |EPS(摊薄/元)|0.79|0.86|0.94|1.01| |P/E(倍)|13.7|12.6|11.6|10.8| |P/B(倍)|1.1|1.0|1.0|0.9| [6] 资产负债表预测(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9210|11672|13818|16001| |非流动资产|9856|8978|8099|7272| |资产总计|19067|20650|21917|23273| |流动负债|6947|7916|8491|9065| |非流动负债|1549|1356|1171|1009| |负债合计|8496|9272|9662|10074| |少数股东权益|151|185|221|260|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0419|11193|12034|12938| [9] 利润表预测(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17172|18460|19808|21155| |营业成本|15119|16245|17423|18601| |营业利润|1136|1259|1366|1471| |利润总额|1139|1263|1371|1475| |净利润|869|948|1029|110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40|914|992|1068| |EBITDA|1261|2177|2277|2329| |EPS(元)|0.79|0.86|0.94|1.01| [9] 主要财务比率预测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9.9|7.5|7.3|6.8|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24.1|10.8|8.6|7.7|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4.2|8.8|8.5|7.6| |获利能力 - 毛利率(%)|12.0|12.0|12.0|12.1| |获利能力 - 净利率(%)|4.9|5.0|5.0|5.0| |获利能力 - ROE(%)|8.1|8.2|8.2|8.3| |获利能力 - ROIC(%)|13.1|12.5|17.2|22.6|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44.6|44.9|44.1|43.3|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35.7|-55.2|-67.8|-78.9|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3|1.5|1.6|1.8|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1.1|1.3|1.5|1.6|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9|0.9|0.9|0.9|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7.6|7.6|7.6|7.6|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5.08|5.99|5.99|5.99| |每股指标(元) - 每股收益(最新摊薄)|0.79|0.86|0.94|1.01| |每股指标(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最新摊薄)|1.70|2.53|2.08|2.16| |每股指标(元) - 每股净资产(最新摊薄)|9.83|10.56|11.35|12.20| |估值比率 - P/E|13.7|12.6|11.6|10.8| |估值比率 - P/B|1.1|1.0|1.0|0.9| |估值比率 - EV/EBITDA|7|3|2|1| [10] 现金流量表预测(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1802|2681|2209|2292| |投资活动现金流|-94|-11|-11|-11| |筹资活动现金流|-1495|-505|-352|-339| |现金净增加额|214|2165|1846|1942| [11]
上海医药(601607):工业潜力逐步兑现,多点赋能收入增长
平安证券· 2025-03-17 15: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上海医药,给予“推荐”评级 [1][7][6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海医药工业潜力逐步兑现,创新药与中药板块双轮驱动,商业板块稳定增长,CSO业务潜力巨大,未来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工商研投”一体,全产业链布局的医药商业龙头 - 上海医药国资背景深厚,前身可追溯到上海四药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医药(集团)总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国资委,主营业务涵盖医药研发与制造、分销与零售,在国内12个省市及海外建有生产基地,位列全国医药商业百强第二 [10][12][15] - 公司业务分医药商业和工业两大板块,2023年商业板块收入2428.70亿元,占总收入93.31%,工业板块收入262.57亿元,毛利率58.5%;2019 - 2023年营业总收入持续增长,2023年归母净利润受一次性特殊损益影响下滑,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同比增长2.99%,2024年1 - 9月同比增长6.78%;毛利率受集采政策影响下降,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上升,费用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18][20][21] 二、医药工业:创新药布局广阔、收并购助力中药板块,已成第二增长曲线 - 2024年公司在全球制药企业TOP50位列第42位,在中国化药企业TOP100中位列第3位;截至24年9月,新药管线60项,其中创新药46项;已提供超750个品种药品及健康产品,覆盖七大治疗领域;2018 - 2023年研发投入CAGR达13.4%,60个重点品种销售收入总体上涨,过亿品种数量从28个增至48个 [25][29] - I001片是新一代口服非肽类小分子肾素抑制剂,高血压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受理,还开展糖尿病肾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试验;X842是新一代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断剂,2024年12月3日获批上市;I037是全球首创1类创新药,完成中国II期临床试验,显示出初步疗效;培菲康是国内首创微生态制剂,是中国微生态制品行业领军品牌 [31][33][34][35] -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新药管线60项,其中创新药46项,改良型新药14项;已有4款创新药和1款改良型新药上市,2024年12月X842获批上市;3项已提交pre - NDA或上市申请,4项处于关键性研究或临床III期阶段 [39] -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旗下有8家主要直管中药企业、9个核心中药品牌,7家企业获“2023年中成药工业百强企业”称号,6个品牌为中华老字号;2023年中药板块收入98.17亿元,同比增长10.30%,2024年上半年占工业板块收入比例提升至41%;六大中药品种二次开发取得进展 [40][42][43] - 2025年拟9.95亿元收购上海和黄药业10%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持股60%并实施并表;该公司核心产品包括麝香保心丸、胆宁片等,2023年净利润6.63亿元;收购可突破区域壁垒、复用经验驱动产品升级、嫁接国际化路径 [44] 三、医药商业:分销稳定增收,CSO等新兴业务潜力无穷 - 医药商业板块是核心支柱,分销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拥有超2000家优质品牌药房,建设300多个院内供应链服务项目,为129家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分销收入从2019年的1623.9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337.60亿元,零售收入2023年达91.11亿元,同比增长10.2% [47] - 上海医药自2016年与拜耳中国合作,截至2023年累计合作规模突破10亿元;2023年CSO业务销售额29亿元,同比增长约50%,与赛诺菲达成超50亿元战略合作;2024年1 - 9月销售收入61亿元,同比激增176.3%,开发“CSO一站式数字营销平台”,业务规模占总营收比例达2020年的3倍 [51][52] - 上海医药构建创新药物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2018年整合康德乐业务后成为中国最大进口总代理商和分销商;2023年引入29个进口总代品种,2024年前三季度引入13个,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2024年10月上药控股与武田中国签署新品合作协议 [53] - 器械大健康业务增长显著,2020 - 2023年收入分别为193亿元、247亿元、341亿元、363亿元;公司探索器械、医美、健康食品等非药业务领域,与仁会生物、法国VIVACY公司合作;2024年1 - 9月销售额约326亿元,同比增长11.9% [56] 四、盈利预测和估值评级 - 商业板块预计2024 - 2026年收入增速10%/9%/9%,毛利率6.31%/6.31%/6.31%,零售板块预计收入增速5%/7%/7%,毛利率10%/10%/10%;工业板块预计2024 - 2026年收入增速7%/9%/10%,毛利率61%/61%/61% [59] - 选取九州通、柳药集团、百洋医药为可比公司,2025年行业平均估值10倍PE,给予上海医药15倍PE,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6.08亿元,市值841.2亿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61]
宏观动态跟踪报告:美股调整之鉴:当下与2024年有何异同?
平安证券· 2025-03-17 13:16
共性 - 两次调整时间均超14个交易日,标普500指数均下跌8 - 10%,纳指调整幅度达12 - 14%[5] - 导火索均为经济数据引发的衰退担忧,货币政策偏紧,美债利率分别达4.5%和4.8%,美联储未降息[5] - “特朗普交易”均出现波动,外部冲击分别为日元升值和DeepSeek挑战AI叙事[5] 区别 - 当前美国经济下行证据更扎实,2024年GDPNow预测三季度消费增速2%,今年3月降至0.3%[5] - 美联储降息“救市”难度更大,当前就业市场稳健,通胀预期上升,3月降息押注仅2%,5月约3成[22] - “特朗普看跌期权”更难兑现,CNN民调显示更多人反对特朗普新政,关税政策最不受欢迎[24] - “外部冲击”持续更久,2024年流动性危机消散快,当前美科技股“信任危机”或难消散[26] 展望 - 全年美股判断由“谨慎乐观”下调至“中性”,短期偏空[7] - 基准情形(50%)下,调整或延续至4月,经济数据改善、关税落地后有望反弹[30] - 悲观情形(30%)下,调整或更长更深;乐观情形(20%)下,可能提前反弹[30] 风险提示 - 美国经济超预期下行、通胀超预期反弹、特朗普政策不确定、非美地区经济不及预期[32]
招商积余:业绩稳增,质效并进-20250317
平安证券· 2025-03-17 12:4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业绩稳健增长,毛利率和费用率改善,物业管理质效并进,资产管理能力提升,因毛利率改善超预期,小幅上调2025 - 2026年EPS预测,新增2027年EPS预测,维持“推荐”评级 [3][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行业为房地产,大股东是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7.45%,实际控制人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总股本10.6亿股,总市值115亿元 [7] 财务数据 历史与预测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171.7亿元,同比增长9.9%,归母净利润8.4亿元,同比增长14.2%;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4.6亿元、198.08亿元、211.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7.3%、6.8%;净利润分别为9.14亿元、9.92亿元、10.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8.5%、7.6% [3][5][6] - 2024年毛利率12%,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预计2025 - 2027年维持在12% - 12.1%;净利率2024年为4.9%,预计2025 - 2027年维持在5% [6] - 2024年ROE为8.1%,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为8.2%、8.2%、8.3%;2024年EPS为0.79元,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为0.86元、0.94元、1.01元 [6]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年预计流动资产分别为92.1亿元、116.72亿元、138.18亿元、160.01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98.56亿元、89.78亿元、80.99亿元、72.72亿元 [10] - 2024 - 2027年预计流动负债分别为69.47亿元、79.16亿元、84.91亿元、90.65亿元,非流动负债分别为15.49亿元、13.56亿元、11.71亿元、10.09亿元 [10]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171.72亿元、184.6亿元、198.08亿元、211.55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151.19亿元、162.45亿元、174.23亿元、186.01亿元 [10] - 2024 - 2027年预计净利润分别为8.69亿元、9.48亿元、10.29亿元、11.07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8.4亿元、9.14亿元、9.92亿元、10.68亿元 [10]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8.02亿元、26.81亿元、22.09亿元、22.9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0.94亿元、 - 0.11亿元、 - 0.11亿元、 - 0.11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4.95亿元、 - 5.05亿元、 - 3.52亿元、 - 3.39亿元 [12]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9%、7.5%、7.3%、6.8%,营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4.1%、10.8%、8.6%、7.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4.2%、8.8%、8.5%、7.6% [11] - 获利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预计毛利率维持在12% - 12.1%,净利率维持在5%,ROE分别为8.1%、8.2%、8.2%、8.3%,ROIC分别为13.1%、12.5%、17.2%、22.6% [11] - 偿债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预计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4.6%、44.9%、44.1%、43.3%,净负债比率分别为 - 35.7%、 - 55.2%、 - 67.8%、 - 78.9%,流动比率分别为1.3、1.5、1.6、1.8,速动比率分别为1.1、1.3、1.5、1.6 [11] - 营运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预计总资产周转率维持在0.9,应收账款周转率维持在7.6,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08、5.99、5.99、5.99 [11] - 每股指标方面,2024 - 2027年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0.79元、0.86元、0.94元、1.01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70元、2.53元、2.08元、2.16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9.83元、10.56元、11.35元、12.20元 [11] - 估值比率方面,2024 - 2027年预计P/E分别为13.7倍、12.6倍、11.6倍、10.8倍,P/B分别为1.1倍、1.0倍、1.0倍、0.9倍,EV/EBITDA分别为7、3、2、1 [11] 业务情况 物业管理业务 - 2024年营业收入164.9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基础物业管理营业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10.6%,平台增值服务营业收入5.4亿元,同比下降8.2%,专业增值服务营业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23.8% [7] - 2024年末在管项目2296个,覆盖全国162个城市,管理面积3.65亿平米,非住宅管理面积2.27亿平米、第三方管理面积2.33亿平米,分别占比62.3%、63.8% [7] - 2024年新签年度合同额40.3亿元,同比微降0.4%,非住宅新签年度合同额34.6亿元,同比微增0.1%,第三方新签年度合同额36.9亿元,同比增长4.4% [7] 资产管理业务 - 2024年营业收入6.7亿元,同比下降4% [7] - 年末旗下招商商管在管商业项目70个(含筹备项目),管理面积393万平米,其中自持项目3个,受托管理招商蛇口项目59个,第三方品牌输出项目8个 [7] - 2024年在管项目集中商业销售额同比提升30%,同店同比提升6%,客流同比提升34%,同店同比提升11%,会员总数783万,同比增长12% [7] - 年末持有物业总可出租面积46.89万平米,总体出租率95% [7] 投资建议 - 小幅上调公司2025 - 2026年EPS预测至0.86元(原为0.81元)、0.94元(原为0.89元),新增2027年EPS预测为1.0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6倍、11.6倍、10.8倍,维持“推荐”评级 [8]
深南电路:业绩高增,看好公司载板布局-20250317
平安证券· 2025-03-17 12:4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业绩高增,看好其IC载板布局;公司紧抓市场机遇,优化产品结构,加强运营管理,各业务营收增长,但IC载板业务毛利率下降;费用率整体变化小,成本控制较好;通信和汽车领域表现良好;公司封装基板业务聚焦能力建设和市场拓展,新项目稳步推进;略微调升25/26年盈利预测,新增27年盈利预测 [5][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行业为电子,网址为www.scc.com.cn,大股东是中航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持股63.97%,实际控制人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总股本5.13亿股,流通A股5.12亿股,总市值712亿元,流通A股市值710亿元,每股净资产28.50元,资产负债率42.1% [1] 2024年年报情况 - 实现营收179.07亿元,同比增长32.3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78亿元,同比增长34.29%;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0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 [4] 业务情况 - PCB业务实现营收104.94亿元,同比增长29.99%,占营业总收入的58.60%,毛利率31.62%,同比增加5.07个百分点 [5] - IC载板业务实现营收31.71亿元,同比增长37.49%,占营业总收入的17.71%,毛利率18.15%,同比减少5.72个百分点,主要受项目爬坡、原材料涨价、市场需求波动和产能利用率下降等因素影响 [5] - 电子装联业务实现营收28.23亿元,同比增长33.20%,占营业总收入的15.76%,毛利率14.40%,同比减少0.26个百分点 [5] 费用情况 - 2024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0%、4.05%、7.10%和0.26%,同比变化分别为-0.29pct、-0.39pct、-0.83pct和0.03pct,费用率整体变化均在1个百分点之内 [5] 市场领域情况 - 通信领域得益于高速交换机、光模块产品需求增长,有线侧通信产品占比提升,订单规模同比快速增长,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改善 [5] - 汽车领域把握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订单需求持续释放,汽车电子订单增速连续第三年超50%,订单增量来自新客户定点项目需求释放和ADAS相关产品需求增长 [5][9] 封装基板业务情况 - BT类封装基板中,存储类产品推动客户新一代高端DRAM产品项目导入及量产,处理器芯片类产品实现制造和工艺技术能力提升,RF射频类产品推进新客户新产品导入并完成主要客户认证审核 [11] - FC - BGA封装基板已具备16层及以下产品批量生产能力,18、20层产品具备样品制造能力,送样认证工作有序推进 [11] - 无锡基板二期工厂与广州封装基板项目能力建设、产能爬坡稳步推进,广州项目已承接批量订单,但处于产能爬坡早期阶段,重点聚焦能力建设 [11] 投资建议及盈利预测 - 积极推进泰国工厂以及南通四期项目基础工程建设;略微调升25/26年盈利预测,新增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26.09/34.47/42.62亿元,对应PE为27/21/17倍;维持“推荐”评级 [11] 财务数据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年流动资产分别为108.54亿、166.41亿、228.68亿和305.23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144.48亿、123.26亿、101.80亿和80.69亿元,资产总计分别为253.02亿、289.66亿、330.48亿和385.92亿元 [12] - 流动负债分别为74.89亿、99.40亿、120.90亿和149.91亿元,非流动负债分别为31.67亿、23.30亿、15.54亿和8.48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106.56亿、122.70亿、136.44亿和158.38亿元 [12] -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146.17亿、166.67亿、193.75亿和227.23亿元 [12]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9.07亿、222.05亿、275.34亿和341.43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134.60亿、165.43亿、203.76亿和252.66亿元 [12] - 净利润分别为18.79亿、26.09亿、34.47亿和42.63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78亿、26.09亿、34.47亿和42.62亿元 [12]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均为24.0%,营业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5.1%、34.0%、32.1%和23.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4.3%、38.9%、32.1%和23.7% [13] -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24.8%、25.5%、26.0%和26.0%,净利率分别为10.5%、11.7%、12.5%和12.5%,ROE分别为12.8%、15.7%、17.8%和18.8% [13]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2.1%、42.4%、41.3%和41.0%,净负债比率分别为7.1%、 - 22.1%、 - 42.2%和 - 58.2%,流动比率分别为1.4、1.7、1.9和2.0,速动比率分别为0.9、1.2、1.4和1.5 [13] - 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7、0.8、0.8和0.9,应收账款周转率均为3.9,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01、5.42、5.42和5.42 [13] - 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3.66、5.09、6.72和8.31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5.80、10.49、10.30和11.65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28.50、32.50、37.78和44.31元 [13] - 估值比率方面,P/E分别为37.9、27.3、20.6和16.7倍,P/B分别为4.9、4.3、3.7和3.1倍,EV/EBITDA分别为19、15、12和10 [13]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9.73亿、53.81亿、52.84亿和59.77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9.25亿、 - 0.04亿、 - 0.04亿和 - 0.04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3.89亿、 - 13.79亿、 - 16.80亿和 - 16.10亿元 [14] - 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6.92亿、39.98亿、36.00亿和43.63亿元 [14]
深南电路(002916):业绩高增,看好公司载板布局
平安证券· 2025-03-17 12: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业绩高增,营收179.07亿元(32.39%YoY),归母净利润18.78亿元(34.29%YoY),看好其IC载板布局 [4][5] - 公司紧抓市场机遇,优化产品结构,推动数字化与智能制造,加强降本控费,各业务营收均增长,但IC载板业务毛利率受项目爬坡、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下降 [5] - 公司是国内IC载板领先企业,封装基板业务聚焦能力建设和市场拓展,新项目稳步推进,长期受益半导体载板国产化 [8] - 略微调升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6.09/34.47/42.62亿元,对应PE为27/21/17倍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数据 - 行业为电子,公司网址为www.scc.com.cn,大股东为中航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持股63.97%,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 - 总股本5.13亿股,流通A股5.12亿股,总市值712亿元,流通A股市值710亿元,每股净资产28.50元,资产负债率42.1% [1]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179.07亿元(32.39%YoY),归母净利润18.78亿元(34.29%YoY),整体毛利率24.83%(1.40pctYoY),净利率10.49%(0.16pctYoY) [4][5] - 分业务看,PCB业务营收104.94亿元,同比增长29.99%,占比58.60%,毛利率31.62%,同比增加5.07个百分点;IC载板业务营收31.71亿元,同比增长37.49%,占比17.71%,毛利率18.15%,同比减少5.72个百分点;电子装联业务营收28.23亿元,同比增长33.20%,占比15.76%,毛利率14.40%,同比减少0.26个百分点 [5] - 2024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0%(-0.29pctYoY)、4.05%(-0.39pctYoY)、7.10%(-0.83pctYoY)和0.26%(0.03pctYoY) [5] 市场拓展与运营管理 - 市场拓展层面,紧抓AI、汽车电动化/智能化、通用服务器市场需求机遇,优化产品结构 [5] - 运营管理层面,推动数字化与智能制造,加强降本控费,提升竞争力 [5] 各领域表现 - 通信领域受益于高速交换机、光模块需求增长,有线侧通信产品占比提升,订单规模增长,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改善 [5] - 汽车领域把握电动化/智能化趋势,订单需求持续释放,汽车电子订单增速连续三年超50%,增量来自新客户定点项目和ADAS产品需求增长 [8] IC载板业务情况 - BT类封装基板中,存储类产品推动客户高端DRAM项目导入量产,处理器芯片类产品实现制造和工艺技术能力提升,RF射频类产品推进新客户新产品导入 [8] - FC - BGA封装基板具备16层及以下产品批量生产能力,18、20层产品具备样品制造能力,送样认证有序推进 [8] - 无锡基板二期工厂与广州封装基板项目能力建设、产能爬坡稳步推进,广州项目已承接批量订单,但处于产能爬坡早期 [8] 投资建议 - 推进泰国工厂以及南通四期项目基础工程建设,为业务拓展提供支撑 [8] - 调升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6.09/34.47/42.62亿元,对应PE为27/21/17倍,维持“推荐”评级 [8] 财务预测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907|22,205|27,534|34,143| |YOY(%)|32.4|24.0|24.0|24.0| |净利润(百万元)|1,878|2,609|3,447|4,262| |YOY(%)|34.3|38.9|32.1|23.7| |毛利率(%)|24.8|25.5|26.0|26.0| |净利率(%)|10.5|11.7|12.5|12.5| |ROE(%)|12.8|15.7|17.8|18.8| |EPS(摊薄/元)|3.66|5.09|6.72|8.31| |P/E(倍)|37.9|27.3|20.6|16.7| |P/B(倍)|4.9|4.3|3.7|3.1|[6]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10,854|16,641|22,868|30,523|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14,448|12,326|10,180|8,069| |资产总计(百万元)|25,302|28,966|33,048|38,592| |流动负债(百万元)|7,489|9,940|12,090|14,991|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3,167|2,330|1,554|848| |负债合计(百万元)|10,656|12,270|13,644|15,838|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14,617|16,667|19,375|22,723|[9]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907|22,205|27,534|34,143| |营业成本(百万元)|13,460|16,543|20,376|25,266| |净利润(百万元)|1,879|2,609|3,447|4,26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878|2,609|3,447|4,262| |EBITDA(百万元)|3,572|4,934|5,777|6,540| |EPS(元)|3.66|5.09|6.72|8.31|[9]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32.4|24.0|24.0|24.0|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45.1|34.0|32.1|23.6| |成长能力 - 归母净利润(%)|34.3|38.9|32.1|23.7| |获利能力 - 毛利率(%)|24.8|25.5|26.0|26.0| |获利能力 - 净利率(%)|10.5|11.7|12.5|12.5| |获利能力 - ROE(%)|12.8|15.7|17.8|18.8| |获利能力 - ROIC(%)|12.5|15.7|18.9|23.6|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42.1|42.4|41.3|41.0|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7.1|-22.1|-42.2|-58.2|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4|1.7|1.9|2.0|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0.9|1.2|1.4|1.5|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7|0.8|0.8|0.9|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3.9|3.9|3.9|3.9|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5.01|5.42|5.42|5.42|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3.66|5.09|6.72|8.31|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5.80|10.49|10.30|11.65|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28.50|32.50|37.78|44.31| |估值比率 - P/E|37.9|27.3|20.6|16.7| |估值比率 - P/B|4.9|4.3|3.7|3.1| |估值比率 - EV/EBITDA|19|15|12|10|[10]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973|5,381|5,284|5,977|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1,925| - 4| - 4| - 4|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389| - 1,379| - 1,680| - 1,610|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692|3,998|3,600|4,363|[11]
人形机器人系列专题(二):执行系统之旋转关节:扭矩跃升,动力内核
平安证券· 2025-03-17 11: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大部分人形机器人厂商执行器方案以旋转执行器为主,其旋转关节模组对扭矩密度、动态响应等指标要求更高,需强化定制化开发能力,降低本体企业研发成本,提升产品易用性及灵活性 [3][79] - 未来随着技术升级、产业链降本以及新型应用场景拓展,人形机器人有望早日商业化落地,建议关注三花智控、震裕科技等相关公司 [3][79] 各章节总结 执行器:驱动关节活动,电驱动已成主导 - 执行器即一体化关节,是驱动机器人执行机构运动的组件,占人形机器人整体成本约55%,性能和成本取决于核心零部件 [3][9] - 按动力来源执行器分液压、气动和电驱动三类,电驱动因成本低、控制精度高和密闭性优成主流方案 [3][11] - 人形机器人躯干执行器分旋转和线性两类,大部分厂商以旋转执行器为主,不同在于传动机构 [12] - 执行器技术历经变革,当下准直驱执行器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响应速度快,应用潜力巨大 [21] - 一体化关节模组设计是趋势,可提升性能、优化成本、拓展应用场景,降低人形机器人制造成本 [27] - 国家政策聚焦供应链与关键零组件自主开发,国内企业推动执行器成本下降与性能提升,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 [28] 电机:产生驱动转矩,无框力矩电机应用广泛 - 电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动力,机器人自由度越高,所需电机数量越多 [39] - 常用电机类型多样,适用于不同场景,人形机器人主要用关节处无框力矩电机和灵巧手空心杯电机 [39] - 人形机器人对电机有高效率、高动态、高功率密度要求,无框力矩电机适配中低速高扭矩场景 [42] - 无框力矩电机常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1.80亿元,同比增长19.73%,预计2028年超5.6亿元 [44] - 无框力矩电机存在技术壁垒,海外厂商是头部玩家,国内企业与国外高端产品仍有差距 [48] - 编码器影响电机运动控制功能,磁性和光学编码器应用广泛,高端市场由外资主导,国产企业面临进口依赖挑战 [51] 减速器:增加扭矩,谐波和精密行星最适配人形 - 减速器在原动机和工作机间起降低转速和增加扭矩作用,占工业机器人成本约35% [60] - 精密减速器分谐波、RV、行星等几类,各有优缺点和应用领域,人形机器人适配谐波和精密行星减速器 [62][63] - 2022年中国谐波减速器市场规模约21亿元,预计2025年达33亿元,国内企业可实现一定进口替代 [66] - 2022年全球行星减速器销售额12.03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22.31亿美元,中国市场供给格局分散 [69] - 2021年我国RV减速器市场规模约42.9亿元,预计2025年达60亿元,国产替代有提升空间 [72]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三花智控、震裕科技、绿的谐波、中大力德、步科股份、卧龙电驱、双环传动、雷赛智能、禾川科技、伟创电气等公司 [3][79] - 给出中大力德、三花智控等公司2025年3月13日收盘价、EPS、PE及评级情况 [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