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证券

搜索文档
联科科技(001207):2024年公司利润快速增长,看好高压导电炭黑项目应用领域拓展
长城证券· 2025-03-14 14: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产品销量增长叠加二氧化硅毛利率提高,公司盈利水平显著提升,归母净利润明显上升,净利率同比上升,与高附加值产品投产放量及原材料价格下降有关 [2] - 公司各项现金流净额变化较大,应收账款和存货同比上升且周转率有所上升 [3] - 公司二氧化硅产能扩充,未来产品应用领域有望扩大,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高分散二氧化硅需求将上升,且公司向多领域探索研发项目已完工 [9] - 10 万吨高压导电炭黑项目一期投产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二期将专注海缆领域,未来需求呈上升趋势,有望推动公司产品附加值和盈利水平提升 [10] - 预计联科科技 2025 - 2027 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基于二氧化硅和高压导电炭黑业务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11] 报告相关目录总结 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917|2,266|2,993|3,329|3,925| |增长率 yoy(%)|4.4|18.2|32.1|11.2|17.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9|272|352|433|551| |增长率 yoy(%)|51.3|61.5|29.3|23.0|27.3| |ROE(%)|9.7|14.5|16.3|17.2|18.3| |EPS 最新摊薄(元)|0.83|1.34|1.74|2.14|2.72| |P/E(倍)|26.1|16.2|12.5|10.2|8.0| |P/B(倍)|2.5|2.3|2.0|1.7|1.5|[1] 事件 - 2025 年 2 月 27 日,联科科技发布 2024 年年报,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22.26 亿元,同比上升 18.21%;归母净利润为 2.72 亿元,同比上升 61.46%;扣非净利润为 2.70 亿元,同比上升 63.41%。对应公司 4Q24 营业收入为 6.20 亿元,环比上升 6.47%;归母净利润为 0.72 亿元,环比下降 6.15% [1] 点评 - 公司 2024 年炭黑/二氧化硅/硅酸钠板块收入分别为 12.12/9.94/0.12 亿元,YoY 分别为 9.76%/32.10%/-12.59%,毛利率分别为 8.87%/30.94%/7.10%,同比变化为 -0.90/9.48/1.23pcts [2] - 2024 年公司炭黑销量为 16.22 万吨,同比上升 20.75%;二氧化硅销量为 21.11 万吨,同比上升 26.18%,产品销量增长与高分散二氧化硅以及高压导电炭黑产能投产有关 [2] - 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上升 23.76%,销售费用率为 0.81%,同比上升 0.04pcts;管理费用同比上升 13.15%,管理费用率为 1.71%,同比下降 0.07pcts;财务费用同比下降 10.97%,财务费用率为 -0.77%,同比上升 0.05pcts;研发费用同比上升 13.08%,研发费用率为 3.54%,同比下降 0.13pcts [2] 现金流情况 - 2024 年公司经营性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 2.00 亿元,同比上升 37.91%,系票据贴现收入增加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 -0.54 元,同比上升 29.18%,系本期固定资产现汇支出减少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 -2.24 亿元,同比下降 192.22%,系本期现金分红增加,而上期收到募集资金综合导致 [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 6.28 亿元,同比下降 10.94%。应收账款同比上升 18.22%,应收账款周转率由 2023 年同期的 5.52 次变为 5.57 次。存货同比上升 24.43%,存货周转率由 2023 年同期的 11.73 次变为 13.50 次 [3] 二氧化硅产能及应用 - 公司硅酸技改项目增加二氧化硅产能 3 万吨,于 2024 年 11 月投产,公司二氧化硅总产能达到 23 万吨/年,其中 10 万吨高分散二氧化硅产能已于 2023 年 12 月达到可使用状态 [9] - 202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 1288.8 万辆,同比增长 34.4%;销量为 1286.6 万辆,同比增长 35.5%,未来高分散二氧化硅需求量将上升 [9] - 公司向口腔护理用二氧化硅、食品级超细和疏水型二氧化硅、稻壳法二氧化硅等领域探索,稻壳法高分散性二氧化硅等研发项目已完工 [9] 高压导电炭黑项目 - 公司年产 10 万吨高压电缆屏蔽料用纳米碳材料项目一期 5 万吨于 2024 年 6 月投产,11 月 30 日,“110kV、220kV 电缆半导电屏蔽料用导电炭黑”新产品通过技术鉴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10] - “十四五”期间两网合计规划投资 2.9 万亿元,平均每年 5800 亿元,高压特高压电缆屏蔽料导电炭黑未来需求呈上升趋势 [10] - 公司二期项目针对高压海缆屏蔽料用导电纳米碳材料进行技术攻关,目前该材料完全依赖进口,公司将与多单位合作研究并计划实现国内产业化生产 [10] 投资建议 - 预计联科科技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29.93/33.29/39.25 亿元,同比增长 32.1%/11.2%/17.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52/4.33/5.51 亿元,同比增长 29.3%/23.0%/27.3%,对应 EPS 分别为 1.74/2.14/2.72 元 [11] - 结合公司 3 月 12 日收盘价,对应 PE 分别为 13/10/8 倍 [11]
横店东磁(002056):收官业绩超预期,差异化助力穿越周期
长城证券· 2025-03-14 11: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横店东磁“买入”评级(维持评级) [3][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光伏锂电成长可期,磁材器件稳中有进,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营收209.13亿元、240.18亿元和268.5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6亿元、22.70亿元和25.39亿元,同比增长12%、11%、11.8%,对应EPS分别为1.26、1.4、1.56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倍数分别为12X、10.8X、9.7X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7.33亿元、185.59亿元、209.13亿元、240.18亿元、268.5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5%、 - 6.0%、12.7%、14.8%、11.8% [1]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18亿元、18.27亿元、20.46亿元、22.70亿元、25.3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8.9%、0.5%、12.0%、11.0%、11.8% [1] - 2023 - 2027年ROE分别为19.9%、17.8%、17.7%、17.1%、16.8% [1] - 2023 - 2027年EPS最新摊薄分别为1.12元、1.12元、1.26元、1.40元、1.56元 [1] - 2023 - 2027年P/E分别为13.5倍、13.5倍、12.0倍、10.8倍、9.7倍 [1] - 2023 - 2027年P/B分别为2.7倍、2.4倍、2.2倍、1.9倍、1.6倍 [1] 事件情况 - 2025年3月12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85.59亿元,同比 - 5.95%,实现归母净利润18.27亿元,同比 + 0.4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72亿元,同比 - 17.44%;24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77亿元,环比 + 23.98%,归母净利润9.00亿元,环比 + 213.22%,扣非净利润7.87亿元,环比 + 175.22% [1] 业务板块情况 光伏产品 - 2024年实现营收110.7亿元,同比 - 13.36%,实现出货17.2GW,同比 + 73%,预计24Q4单季度出货约5GW,环比 + 70%,印尼产能放量带来利润弹性,单季度综合毛利率31.05%/18.31%,环比 + 14.23/11.31个pct [2] - 预计2025年印尼基地通过增加投资、提产增效,实现出货3.5GW + [2] - 深化差异化竞争策略,2024年推动激光技术、Poly - finger应用,量产N型电池效率提升至26.5%,优质品率达到98.17%,非硅成本控制业内领先,为多元化应用场景打造组件产品,储备新型封装互联组件技术 [2] 磁材器件 - 市场端永磁铁氧体提升主流客户采购占比,获高端市场定点项目,软磁铁氧体寻求差异化市场,推动器件在算力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 [2] - 产能端推进海内外生产基地布局,完成多个产线扩建项目建设,启动泰国软磁基地布局 [2] - 2024年贡献收入45.78亿元,出货23.2万吨,同比增长17%,磁性材料毛利率27.32%,同比提升0.83个pct [2] 锂电产业 - 聚焦小动力领域,维持7GWh产能高稼动率,在各领域实现突破 [2] - 2024年实现收入24.15亿元,出货5.31亿支,同比增长56%,小圆柱电池出货量国内前三,毛利率12.66%,同比提升6.74个pct [2] 股票信息 - 行业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3] - 2025年3月11日收盘价为13.74元 [3] - 总市值为223.5102亿元,流通市值为223.2830亿元 [3] - 总股本为16.2671亿股,流通股本为16.2506亿股 [3] - 近3月日均成交额为1.8830亿元 [3]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年流动资产分别为145.49亿元、165.73亿元、204.77亿元、234.78亿元、284.10亿元 [9] - 2023 - 2027年非流动资产分别为66.59亿元、76.39亿元、80.86亿元、87.60亿元、92.87亿元 [9] - 2023 - 2027年资产总计分别为212.08亿元、242.12亿元、285.64亿元、322.38亿元、376.97亿元 [9] - 2023 - 2027年流动负债分别为114.44亿元、131.97亿元、159.92亿元、177.28亿元、209.48亿元 [9] - 2023 - 2027年非流动负债分别为5.66亿元、7.44亿元、8.03亿元、8.14亿元、8.30亿元 [9] - 2023 - 2027年负债合计分别为120.10亿元、139.42亿元、167.95亿元、185.42亿元、217.78亿元 [9] 利润表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7.33亿元、185.59亿元、209.13亿元、240.18亿元、268.53亿元 [9] - 2023 - 2027年营业成本分别为157.14亿元、148.88亿元、169.20亿元、194.12亿元、216.05亿元 [9] - 2023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8.28亿元、18.28亿元、20.52亿元、22.75亿元、25.45亿元 [9]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9.00亿元、35.22亿元、44.53亿元、26.90亿元、47.05亿元 [9] - 2023 - 2027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9.89亿元、 - 15.32亿元、 - 10.82亿元、 - 14.29亿元、 - 14.10亿元 [9] - 2023 - 2027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4.76亿元、 - 29.76亿元、 - 5.48亿元、12.76亿元、0.24亿元 [9]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 - 2027年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5%、 - 6.0%、12.7%、14.8%、11.8%;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7.8%、1.6%、7.4%、11.5%、9.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8.9%、0.5%、12.0%、11.0%、11.8% [9] - 2023 - 2027年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20.4%、19.8%、19.1%、19.2%、19.5%;净利率分别为9.3%、9.9%、9.8%、9.5%、9.5%;ROE分别为19.9%、17.8%、17.7%、17.1%、16.8%;ROIC分别为14.7%、15.4%、14.7%、12.7%、12.4% [9] - 2023 - 2027年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6.6%、57.6%、58.8%、57.5%、57.8%;净负债比率分别为 - 72.8%、 - 78.1%、 - 93.3%、 - 86.8%、 - 93.9%;流动比率分别为1.3、1.3、1.3、1.3、1.4;速动比率分别为1.1、0.9、1.0、1.1、1.1 [9] - 2023 - 2027年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02、0.82、0.79、0.79、0.77;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7.9、6.3、6.0、6.1、6.1;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7、2.8、2.2、2.4、2.4 [9] - 2023 - 2027年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1.12元、1.12元、1.26元、1.40元、1.56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2.40元、2.17元、2.74元、1.65元、2.89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5.54元、6.20元、7.00元、8.04元、9.21元 [9] - 2023 - 2027年估值比率方面,P/E分别为13.5、13.5、12.0、10.8、9.7;P/B分别为2.7、2.4、2.2、1.9、1.6;EV/EBITDA分别为7.3、6.4、5.3、4.4、3.1 [9]
禾赛激光雷达全年出货量大幅增长,车载、机器人激光雷达市场景气度高增
长城证券· 2025-03-13 19:12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动态点评 2025 年 03 月 13 日 通信 禾赛激光雷达全年出货量大幅增长,车载、机器人激光雷达市场景 气度高增 事件:3 月 11 日,据禾赛科技官方公众号,公司公布了 2024 年第四季度以 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收入创历史新高,成为全球首家且唯一实现全 年盈利的上市激光雷达企业,展现我国在激光雷达领域的领先能力。 禾赛科技全年业绩实现强劲增长,2025 年交货量有望飙升 2倍以上。2024 年,据禾赛科技官方公众号,公司以强劲的财务表现和市场表现,收入创历 史新高,稳居行业榜首,年度交付量连续 4 年翻倍,成为全球首家且唯一实 现全年盈利的上市激光雷达企业,也是全球首家全年经营和净现金流为正的 上市激光雷达企业。公司在 2024 年实现全年营收 20.8 亿元,其中第四季度 营收 7.2 亿元。全年激光雷达总交付量为 501,889 台,同比增长 126.0%;其 中第四季度交付量达 222,054 台,同比大幅增长 153.1%。公司在 Q4 斩获至 今为止海外前装量产激光雷达领域规模最大的订单,与一家欧洲顶级主机厂 达成了多年独家定点合作,覆盖其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多 ...
投资策略研究:中美对弈升级,聚焦贸易和科技
长城证券· 2025-03-13 15:42
报告核心观点 - 年初至今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两轮10%关税,中国反击,中美对弈升级或从贸易摩擦扩散至科技竞争,贸易摩擦风险可控,科技竞争聚焦AI或加速其产业趋势 [1][11] 贸易摩擦:风险犹在但可控 特朗普开启贸易摩擦目的及战略 - 目的是提升美国内部供应链安全,预防未来地缘突变导致的极端尾部风险,推行“制造业回流”战略,第二任期该战略地位或提升,执行或加码,美对华关税有提升空间但有限 [2][13] 分析贸易摩擦对国内产业链影响的方法 - 先梳理过去中美产业链联系解答高关税对哪些出口型产业链造成影响,再从微观层面分析关税对企业报表的影响定量剖析面对20%关税的影响程度 [14] 中美产业链的静态联系和动态变化 - 从静态联系和动态变化两个视角梳理中美产业链关系及各产业链受影响程度,分析框架涵盖静态影响因素(行业对美敞口、客户粘性、提价能力、全球竞争力等)和动态变化(2018年贸易摩擦后行业战略调整) [15] - 对美敞口大的行业包括消费电子、轻工制造、汽车零部件、基础化工、电力设备等,中美关系变化时这些行业或受影响 [18] - 综合分析高关税下消费电子、轻工制造受影响程度较大,汽车、机械设备、家用电器受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23] 衡量贸易摩擦对企业盈利的影响 - 微观层面关税侵蚀出口企业盈利能力,影响净利率,2023年全A非金融海外营收占比13%,假设对美出口占比30%,20%关税下双方各承担一半,企业净利率下调0.4%,关税上调企业净利率下降更多 [3][29] - 假定20%关税下,不同出口程度企业受影响程度不同,海外营收占比和对美出口占比提升,企业净利率下滑更多 [30] 科技竞争:聚焦AI,竞争或加速AI产业趋势 中美科技竞争现状 - 科技竞争或成中美对弈重要领域,AI或是主战场,过去美国制裁中国科技,如今中国Deepseek突围,或形成中美AI竞赛局面 [33] 中美对AI的重视程度 - 从政策、企业、民生三维度,中美均高度重视AI,美国目前在投入和成果上领先,国内企业开始追赶,可关注一级市场AI风险投资额跟踪国内进程 [34] AI产业链影响及投资建议 - AI技术将重塑电子产业,国内AI产业趋势明显,投资建议中期聚焦算力,长期聚焦应用,算力是AI底座具备确定性,国内AI芯片设计、芯片代工有稀缺性 [36][37]
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活动,关注功能性食品机会
长城证券· 2025-03-13 15:31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动态点评 2025 年 03 月 13 日 2024 年 6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 16 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 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倡导,动员社会广泛参与,覆盖全 人群全生命周期等形式,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 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其中,特别提到加快食品加 工营养化转型,提高消费者正确认读食品营养标签的能力等健康消费理念, 并发挥中医药对体重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 体重管理方向的功能性食品主要包括代餐、普通功能食品、保健品等种类, 原配料则主要是营养素成分、植物提取物、药食同源产品、左旋肉碱等化合 物。1)主流代餐食品有麦片、代餐奶昔、蛋白棒等,具有饱腹感强、营养、 高纤低卡等特点;2)普通功能食品,选用市场教育较成熟的功能成分如奇亚 籽、白芸豆等,兼具功效性、轻松便捷属性;3)保健食品,相关保健功能声 称为"有助于控制体内脂肪",主要原料有荷叶、决明子、左旋肉碱、魔芋、 茶多酚等。 重点品类介绍一:功能成分之益生菌 食品饮料 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活动,关注功能性食品机会 事件: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民生主题 ...
鸿日达(301285):积极打造3D打印等新业务增长曲线,半导体散热片产能加速释放助力公司业绩提升
长城证券· 2025-03-12 23: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夯实消费电子连接器及MIM机构件业务基本盘,积极开拓新业务增长曲线,半导体散热片业务稳步推进,产能建设加速业绩释放,未来业绩有望稳定增长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94亿、7.21亿、8.77亿、12.39亿、17.2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3.9%、21.3%、21.7%、41.2%、38.9% [1] - 2022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9亿、0.31亿、0.55亿、1.32亿、2.1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21.4%、 - 37.0%、76.3%、141.3%、59.9% [1] - 2022 - 2026年,ROE分别为4.9%、2.7%、5.1%、10.9%、14.9% [1] - 2022 - 2026年,EPS分别为0.24元、0.15元、0.26元、0.64元、1.02元 [1] - 2022 - 2026年,P/E分别为148.8倍、236.1倍、133.9倍、55.5倍、34.7倍 [1] - 2022 - 2026年,P/B分别为7.0倍、6.8倍、6.6倍、6.0倍、5.1倍 [1] 业务发展 - 公司长期聚焦3C消费电子产业链,夯实连接器及机构件基本盘业务,提升消费电子连接器产品市场占有率,同时探索新业务领域,利用MIM和3D打印等工艺研发新产品、丰富产品线 [1] - 3月10日公司表示已完成3D打印设备开发,设备进入批量制造阶段,具备全制程自研工艺量产能力,已在3C消费电子、汽车波段雷达、半导体散热等方面送样,在航空、机器人等领域有技术储备并将拓展业务 [1] - 截至2025年1月,半导体金属散热片材料项目第一条生产线进展顺利,已向多家重要终端客户送样并对部分核心客户批量供货,第二条生产线已搭建完成并正式使用,计划2025年底搭建6 - 8条生产线 [2]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预测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0.55亿、1.32亿、2.11亿元,EPS分别为0.26元、0.64元、1.02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 - 2026年PE分别为134倍、56倍、35倍 [3] 股票信息 - 行业为电子 [4] - 2025年3月10日收盘价为35.41元 [4] - 总市值为73.1818亿元,流通市值为27.8711亿元 [4] - 总股本为2.0667亿股,流通股本为0.7871亿股 [4] - 近3月日均成交额为1.4732亿元 [4] 股价走势 - 展示了2024年3月 - 2025年3月鸿日达与沪深300的股价走势 [5][6]
比亚迪(002594):56亿美元H股闪电配售与比亚迪出海之路的未雨绸缪
长城证券· 2025-03-12 14: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比亚迪56亿美元H股闪电配售是过去十年全球汽车行业规模最大股权再融资项目等,资金用于研发投入、海外业务发展等,可提升技术实力、提速出海进程、丰富股东基础、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1][2] - 公司海外销量攀升,全球化战略布局超前,2025年1 - 2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均超6万辆/月,占比约20%,未来海外销售有望高速增长 [2] - 海外存在非公平贸易政策和关税壁垒,配售有助于公司落实国际化战略布局,推动出海业务跨越式增长 [8] - 公司第三艘滚装船启航,提升海运保障能力,对全球化战略实施有重要意义 [8] - 预测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9.9亿元、484.8亿元、587.8亿元,对应PE分别为19倍、16倍、13倍,公司未来有望降本增效,抢占海外新能源车蓝海市场 [8] 财务指标总结 利润表相关 - 2022 - 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4240.61亿元、6023.15亿元、7582.55亿元、9274.97亿元、11036.1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96.2%、42.0%、25.9%、22.3%、19.0% [1][11] - 2022 - 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22亿元、300.41亿元、389.85亿元、484.77亿元、587.7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45.9%、80.7%、29.8%、24.3%、21.2% [1][11] - 2022 - 2026E ROE分别为14.6%、20.8%、24.7%、23.1%、21.6% [1][11] - 2022 - 2026E EPS分别为5.71元、10.32元、13.39元、16.65元、20.19元 [1][11] - 2022 - 2026E P/E分别为45.4倍、25.1倍、19.3倍、15.6倍、12.8倍 [1][11] - 2022 - 2026E P/B分别为6.8倍、5.4倍、4.5倍、3.5倍、2.8倍 [1][11] 资产负债表相关 - 2022 - 2026E流动资产分别为2408.04亿元、3021.21亿元、4104.44亿元、5455.07亿元、8011.18亿元 [11] - 2022 - 2026E非流动资产分别为2530.57亿元、3774.26亿元、4174.26亿元、4532.13亿元、4851.63亿元 [11] - 2022 - 2026E流动负债分别为3333.45亿元、4536.67亿元、5625.90亿元、6816.15亿元、9104.04亿元 [11] - 2022 - 2026E非流动负债分别为391.26亿元、754.19亿元、775.38亿元、773.33亿元、750.57亿元 [11] 现金流量表相关 - 2022 - 2026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408.38亿元、1697.25亿元、1351.97亿元、1970.05亿元、2595.73亿元 [11] - 2022 - 2026E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205.96亿元、 - 1256.64亿元、 - 760.12亿元、 - 801.28亿元、 - 852.70亿元 [11] - 2022 - 2026E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94.89亿元、128.17亿元、 - 150.76亿元、19.59亿元、40.71亿元 [11] 主要财务比率相关 - 2022 - 2026E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96.2%、42.0%、25.9%、22.3%、19.0%;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65.1%、76.9%、42.1%、20.1%、18.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45.9%、80.7%、29.8%、24.3%、21.2% [11] - 2022 - 2026E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17.0%、20.2%、20.6%、19.5%、18.9%;净利率分别为4.2%、5.2%、6.1%、6.0%、5.9%;ROE分别为14.6%、20.8%、24.7%、23.1%、21.6%;ROIC分别为11.0%、13.4%、17.8%、17.3%、16.3% [11] - 2022 - 2026E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5.4%、77.9%、77.3%、76.0%、76.6%;净负债比率分别为 - 4.4%、 - 13.6%、 - 38.5%、 - 79.2%、 - 122.8%;流动比率分别为0.7、0.7、0.7、0.8、0.9;速动比率分别为0.4、0.4、0.5、0.6、0.7 [11] - 2022 - 2026E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均约为1.0;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1.3、12.0、12.0、12.8、12.2;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3、2.9、2.6、2.6、2.2 [11] - 2022 - 2026E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5.71元、10.32元、13.39元、16.65元、20.19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48.38元、58.30元、46.44元、67.67元、89.17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38.14元、47.68元、57.98元、73.51元、92.33元 [11] - 2022 - 2026E估值比率方面,P/E分别为45.4倍、25.1倍、19.3倍、15.6倍、12.8倍;P/B分别为6.8倍、5.4倍、4.5倍、3.5倍、2.8倍;EV/EBITDA分别为18.3、9.4、7.9、5.5、3.4 [11]
安迪苏(600299):蛋氨酸行业景气复苏,特种产品持续放量,关注公司多元战略布局
长城证券· 2025-03-12 14: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多维驱动公司业绩超预期,蛋氨酸量价齐升彰显强劲韧性,未来业绩有望持续提升 [2][10] - 蛋氨酸景气复苏,行业供需改善,特种产品毛利率稳增且产能逐步释放,公司通过成本优化提升运营效率,维持“买入”评级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31.84 亿、155.34 亿、172.88 亿、190.26 亿、205.52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9.3%、17.8%、11.3%、10.1%、8.0% [1] - 2023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52 亿、12.04 亿、16.35 亿、18.76 亿、20.14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95.8%、2208.7%、35.8%、14.7%、7.3% [1] - 2023 - 2027 年,ROE 分别为 0.3%、7.7%、9.8%、10.2%、10.1%;EPS 分别为 0.02 元、0.45 元、0.61 元、0.70 元、0.75 元 [1] 事件 - 2025 年 2 月 27 日,安迪苏发布 2024 年年报,2024 年营业收入 155.34 亿元,同比上涨 17.83%;归母净利润 12.04 亿元,同比上涨 2208.66% [1] 点评 - 2024 年公司总体销售毛利率为 30.21%,较上年同期上涨 8.83pcts;财务费用同比下降 52.75%;销售费用同比上升 10.11%;管理费用同比上升 17.90%;研发费用同比上升 5.34% [2] - 业绩增长一方面归功于蛋氨酸工厂生产稳定性与供应链管理,液体和固体蛋氨酸销量创新高,营收双位数增长;另一方面是维生素周期回暖及特种产品结构性突破 [2] 现金流与周转 - 2024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29.45 亿元,同比增长 6.53%;投资性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16.34 亿元,同比增长 10.92%;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10.17 亿元,同比下跌 27.48% [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 12.34 亿元,同比上升 22.72%;应收账款 19.70 亿元,同比上升 16.12%,应收账款周转率从 7.20 次变为 8.47 次;存货周转率从 4.83 次变为 4.98 次 [3] 蛋氨酸市场 - 2024 年蛋氨酸需求复苏叠加产能清出,价格显著上涨,1Q24 - 4Q24 均价分别为 21.79/21.63/20.69/19.87 元/千克,同比分别为 22.55%/30.01%/15.80%/-6.29% [4] - 未来中短期蛋氨酸供需或将趋于平衡,价格有望维持较稳健水平 [4] 主营业务 - 2024 年功能性产品实现营收 116.22 亿元,较 2023 年同期增长 23.54%;特种产品实现营收 39.13 亿元,较 2023 年同期增长 3.61% [10] - 2024 年功能性产品毛利率 26.02%,较 2023 年同期上升 13pcts;特种产品毛利率 42.67%,较 2023 年同期增长 2pcts [10] 战略布局 - 产能扩张方面,泉州 15 万吨固体蛋氨酸新基地预计 2027 年投产 [11] - 欧洲产能优化,关停低效产线并优化存量生产线,推进数字化升级 [11] - 特种产品方面,斐康®创新蛋白产品规模化生产项目稳定运行并交付合格产品;推动南京 3.7 万吨及欧洲 3 万吨特种产品新产能释放;关键反刍动物产品酯化生产项目预计 2025 年下半年试生产 [11] 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172.88 亿、190.26 亿、205.52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35 亿、18.76 亿、20.14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61 元、0.70 元、0.75 元 [12] - 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倍数分别为 19.0X、16.6X、15.4X [12]
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月挖机内销同比+99.4%
长城证券· 2025-03-12 10:24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周报 2025 年 03 月 11 日 机械 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 月挖机内销同比+99.4% 行业要闻: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3 月 5 日,2025《政府工作报 告》提到,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 能、6G 等未来产业。另一边,《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及,大力发展智能网联 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 制造装备。相比起 2024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深化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 产业集群",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 这也体现了我国科技制造领域,从数字技术赋能向"智能+实体"融合方向 的演进。 深圳发布具身智能行动计划。3 月 3 日,深圳发布《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 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 年)》。《行动计划》提出,到 2027 年,在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AI 芯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合技术、 多模态感知技术、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灵巧操作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新 增培育估值过百亿企业 ...
吉利“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发布,预计2月乘用车零售140万辆
长城证券· 2025-03-11 19: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3] - 长安汽车、中鼎股份、亚太股份等多只股票投资评级为增持,地平线机器人 -W、豪恩汽电投资评级为买入[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汽车板块本周(2025.3.3 - 2025.3.7)上涨 3.08%,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69 个百分点,但整体表现有所下滑;各子板块表现有差异,零部件和服务板块跑赢,部分整车子板块跑输[1][9][37] - 截至 3 月 3 日汽车行业 PE - TTM 为 28.92,较上周上涨 0.81,各子板块估值有不同程度上涨;相关概念板块本周表现上涨;原材料价格有变动[2][10][38] - 吉利发布“千里浩瀚”智驾系统,有 5 个不同层级方案;预计 2 月乘用车零售 140 万辆,同比增 26%、环比降 22%,新能源零售和批发同比大幅增长[3][6][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汽车板块本周涨 3.08%,整车各子板块表现不一,零部件涨 5%,服务涨 2.21%;上证综指高于沪深 300 指数 0.17 个百分点[1][9][37] - 截至 3 月 3 日,汽车行业 PE - TTM 为 28.92,较上周涨 0.81,乘用车、商用车和零部件板块估值分别为 31.53、37.02 和 25.96,本周分别上涨 0.21、0.54 和 1.18[2][10][38] - 本周汽车相关概念板块表现上涨,智能汽车等涨幅在 1.14% - 9.83%;上证综指涨 1.56%,汽车板块在 30 个行业中排第 7 名[14][15][38] - 重点关注个股整体上涨,精锻科技、凌云股份涨幅靠前,远东传动等跌幅较大;截至 3 月 7 日,部分原材料指数和价格有变动[17][19][38] 公司、行业重大事项 公司公告回顾 - 江铃汽车 2 月产量 2.24 万辆、销量 2.16 万辆,1 - 2 月累计产销量同比有增长[31] - 汇通控股 3 月 4 日 A 股上市,从事汽车相关业务[31] - 长安汽车 2 月产量 15.85 万辆、销量 16.14 万辆,本年累计产量同比降、销量同比增[31] - 宇通客车 2 月产量 1578 辆、销量 1571 辆,本年累计产销量同比有降[31] - 福田汽车 2 月产量 5.22 辆、销量 4.72 辆,本年累计产销量同比增[31] - 东风股份 2 月产量 8075 辆、销量 10027 辆,本年累计产销量同比降[31] - 广汽集团 2 月产量 10.60 万辆、销量 9.87 万辆,本年累计产销量同比降[31] - 登云股份全资子公司拟自筹资金对外投资,不超 1 亿元[32] 行业新闻 - 3 月 3 日中国一汽与零跑汽车签署合作备忘录,涉及研发和资本合作[34] - 3 月 3 日理想汽车宣布首款纯电 SUV 理想 i8 7 月发布上市[34] - 3 月 4 日理想汽车发布 2025 年第 9 周销量榜[34] - 3 月 5 日乘联会统计 2 月乘用车零售情况[34] - 3 月 6 日鸿蒙智行问界 M8 开启预售,1 小时小订突破 7500 台[34] - 3 月 6 日广汽昊铂公布 NDA4.0 智驾,昊铂 HL 车型 3 月 18 日预售[34] 新上市车型 - 本周(3.3 - 3.7)有 36 款新车和改款车上市,涉及上汽通用别克、Audi Sport、长城汽车等厂商,价格从 2.98 万 - 190.66 万不等[34][35] 投资建议 - 汽车板块本周表现及各子板块情况;估值、概念板块和原材料价格变动情况;吉利智驾系统发布及 2 月乘用车零售预期[3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