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跑汽车(09863)
icon
搜索文档
蔚小理零米“血战”盈利线
虎嗅· 2025-09-12 21:00
核心观点 - 中国主要新能源汽车企业将2024-2025年视为盈利关键节点 多家公司设定了明确盈利时间表并采取差异化策略实现目标 [1][2][3][4] 盈利现状与目标 - 理想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11亿元净利润 连续两年保持正利润 [5][6] - 零跑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1.6亿元净利润 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扭亏 [5][6] - 小米汽车预计2025年第三到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第二季度汽车业务亏损3亿元 较上季度5亿元环比收窄40% [3][15] - 小鹏汽车目标2025年第四季度盈利 第二季度亏损4.8亿元 环比收窄27% [2][15] - 蔚来汽车要求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 第二季度亏损收窄至49亿元 [1][25] 企业战略与运营表现 - 理想汽车面临转型压力 第二季度营收302亿元同比下降4.5% 均车单价从2023年第一季度34.86万元下降25.36% L系列销量承压 [9][11] - 小米汽车采取增收增投策略 第二季度汽车营收206亿元达去年62亿元2倍以上 均车单价25.34万元 毛利率26.4%为五家企业最高 [16][17][19] - 小鹏汽车注重研发效率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5.3% 研发投入增长50.4% 但门店数量从690家减少至677家 [21][22] - 蔚来汽车推行降本增效 通过渠道合并和人员精简使销管费用环比下降9.9% 研发费用环比改善近6% [24] - 零跑汽车处于扩张期 2025年上半年营销费用同比增长56.7%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4.9% 投资活动现金流增加一倍 [8] 产品与技术创新 - 理想与零跑采用相似产品策略 理想L系列零部件共享率超70% 零跑C平台零件通用率达78% [7] - 小鹏汽车自研"图灵"AI芯片实现量产 下半年将推出鲲鹏体系增程车型 [21] - 蔚来坚持纯电与换电路线 换电站需日均65次换电才能盈亏平衡 对应汽车保有量需求约159万辆 [36][40] 市场竞争与合作 - 小鹏MONA M03避开B端市场竞争 专注C端15万元价位带未满足需求 [28][29] - 小鹏与大众合作侧重技术输出 零跑与Stellantis合作侧重渠道出海 [34] - 问界M7上市对理想L系列形成竞争压力 理想i6纯电车型成为关键转型产品 [12][13] 资金与现金流 - 理想汽车现金储备498亿元 小米汽车360亿元 为五家企业中资金最充足 [42] - 行业推行60天账期政策 理想应付账款较2024年底降低7% 可能影响现金流 [43][44] 行业发展趋势 - L3级自动驾驶被视为下一个技术爆发点 但2025年SU7事件后行业宣传趋于谨慎 [46][48] - 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成熟期 企业面临转型压力 单款产品失利可能造成重大影响 [48]
零跑汽车前8月售车近33万辆领跑新势力 海外交付超3万辆拟在西班牙设厂
长江商报· 2025-09-12 07:41
海外扩张计划 - 公司计划在西班牙设立工厂以应对欧盟30%的电动汽车关税 加速本地化制造进程 预计2026年三季度开始生产[1] - 公司借助斯泰兰蒂斯集团资源 已布局超30个国家和地区 销售及服务网点突破1700家[1] - 零跑国际为斯泰兰蒂斯集团与公司按51%:49%持股设立的合资公司 独家负责大中华区以外全球市场的出口和销售业务[2] 产品规划与全球化战略 - 2026年海外市场计划销售6至7款产品 首款车型B10为紧凑型纯电SUV 2025年4月上市 B05计划9月慕尼黑车展发布[2] - 欧洲制造基地将落地西班牙萨拉戈萨工厂 改造后率先实现B系列产品落地[2] - 公司认为全球化是必然战略 产品从规划到量产需两年时间 后续将加速海外市场产品投放[3][4] 销售业绩表现 - 2025年8月交付5.71万辆 同比增长超88% 连续6个月居新势力月销首位[1] - 2025年前8月累计交付32.89万辆 同比增长136.4% 位列新势力第一 其中海外交付超3万辆[1][6] - 2025年销量目标上调至58万-65万辆 前8月已完成最低新目标的56.7%[7] 财务业绩指标 - 2024年营收321.6亿元 同比增长92% 净亏损28.2亿元 同比收窄33.18%[7] - 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8000万元 毛利率飙升至13.3% 创历史新高[7]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42.50亿元 同比增长174% 净利润0.3亿元 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毛利率14.1%创历史新高[7][8] 资金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28.6亿元 较上年同期2.7亿元大幅增长[8] - 截至2025年6月底 现金及等价物等金融资产结余295.8亿元[8]
上半年车市三大阵营协同发力 “中国智造”动能澎湃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多元绽放格局 国有车企在转型阵痛中优化结构 民营车企以规模与质量双升领跑行业 造车新势力凭创新实现高速增长 三大阵营共同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 [1][11] 国有车企表现 - 东风集团股份销量82.39万辆同比下降14.7% 但毛利率提升2.3个百分点至13.9% 盈利结构优化 [2] - 长安汽车新能源销量45.2万辆同比增长49.1% 海外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5.1% 新能源与海外成重要增长支撑 [3] - 北京汽车收入同比下降12.6%至823.98亿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81.8%至3.6亿元 仍坚定新能源发展方向 [3][4] - 江淮汽车净利润亏损7.73亿元 但皮卡销售3.29万辆同比增长15% 新能源重卡交付超2800辆同比增长180% [4] 民营车企表现 - 比亚迪营业收入3712.8亿元同比增长23.3% 海外销量47.22万辆超去年全年 同比增长132% [6] - 吉利汽车总收入1503亿元创历史新高 新能源销量72.5万辆占比首次过半达51.5% 同比增长126% [6][7] - 长城汽车二季度营收523.16亿元同比增长7.72% 创历史最高二季度数据 [7] - 小米集团智能电动汽车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233.9% 二季度交付8.13万辆 毛利率达26.4% [8] - 宇通客车净利润19.36亿元同比增长15.64% 海外市场实现突破 [8] 造车新势力表现 - 零跑汽车营业收入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 毛利率14.1%创历史新高 上半年交付22.17万辆 [9][10] - 小鹏汽车总收入340.85亿元同比增长132.5% 交付19.72万辆超去年全年 净亏损收窄至11.4亿元 [10] - 理想汽车二季度运营利润8.27亿元同比增长76.7% 净利润11亿元环比增长69.6% 交付11.11万辆 [11] 战略规划 - 长安汽车计划2030年实现整车销量500万辆 新能源占比超60% 海外销量占比超30% [3] - 零跑汽车目标年销400万辆 争取成为世界级电动车企 [10] - 小米汽车预计下半年开始盈利 2027年出海目标不变 [8]
今日新闻丨奔驰固态电池上车,纯电续航1342公里!小鹏G7增程版、岚图泰山、零跑Lafa5等新车登录工信部!
电动车公社· 2025-09-11 23:51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奔驰搭载硫化物固态电池的EQS完成1205公里实测续航 全程后剩余137公里 合计续航达1342公里 刷新纯电长途行驶纪录 [1][3] - 该测试跨越德国至瑞典 经历不同气候和路况 是固态电池在真实用车场景下的重大量产突破 [1][4] - 奔驰计划5年内实现固态电池量产上车 预计将引发国内企业加速布局抢占技术制高点 [4] 小鹏G7增程版车型信息 - 新车尺寸4918/1925/1655mm 轴距2890mm 较纯电版车长增加26mm 整备质量2245/2255kg [7] - 采用东安动力1.5T增程器 最大功率110kW 驱动电机功率218kW 配备亿纬锂能55.8kWh磷酸铁锂电池 [9] - 外观取消分段式灯带 改为全贯穿设计 车尾增加Power X/Power X Ultra标识区分动力版本 [8] 岚图泰山插混车型信息 - 新车尺寸5230/2025/1817mm 轴距3120mm 整备质量2760/2850kg 提供金色及双拼色两种外观方案 [11] - 搭载1.5T插混系统 发动机功率110kW 前后双电机峰值功率分别为150kW和230kW [11] - 动力电池采用宁德时代或蜂巢能源提供的三元锂电池包 [11] 零跑Lafa5纯电车型信息 - 配备单电机最大功率160kW 最高车速170km/h [14] - 电池供应商包括国轩高科 中创新航 福鼎时代和正力新能四个版本 [14] iCar V27增程车型信息 - 提供两种尺寸版本:外挂储物箱版4909/1976/1855mm 外挂备胎版5055/1976/1894mm 轴距均为2910mm [17] - 搭载奇瑞1.5T增程专用发动机 功率115kW 匹配国轩高科或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 [18] 吉利银河星舰7纯电版 - 尺寸4750/1905/1680mm 轴距2755mm 较EM-i版车长增加10mm 车高降低5mm 整备质量1712/1750kg [21] - 采用封闭式格栅设计 前包围造型微调 车尾新增EV标识 [22] - 搭载无锡星驱动力160kW电机 匹配江苏耀宁新能源或蜂巢能源磷酸铁锂电池 [23]
记者探访慕尼黑国际车展 116家中企闪亮登场
新华社· 2025-09-11 17:3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影响力 - 116家中国整车和供应链企业集体亮相2025慕尼黑国际车展 涵盖动力电池、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和车联网全生态领域 [2] - 小鹏、零跑、比亚迪、长安等中国品牌展台吸引大量观众排队试驾 宁德时代、地平线、Momenta等供应链企业同步展示智能化与电动化体系优势 [2] - 中国品牌在德国市场表现强劲 2025年1至8月新车注册量超过3.5万辆且增长明显 [2] 中欧汽车产业合作升级 - 欧洲车企新车型广泛采用中国电池与智能驾驶技术 宝马、奥迪等企业与中国伙伴合作开发智驾方案 [2] - 行业进入"合资合作2.0时代" 研发成为合作新核心 中国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助力欧洲车企加速迭代并控制成本 [2]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调查显示70%受访企业计划加大在华投资 其中研发领域投资占比最高 [2] 全球产业格局演变 - 跨国车企战略从"在中国 为中国"转向"在中国 为全球" 中欧汽车产业形成互补发展格局 [2] - 德国汽车专家公开表示汽车行业未来在中国 印证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核心地位 [2]
零跑汽车产能情况
数说新能源· 2025-09-11 15:23
现有工厂及产能情况 - 金华工厂位于浙江金华市 包含一厂和二厂 年产能合计50万辆 单月产能约4万辆 目前处于完全饱和状态[1] - 金华工厂生产车型覆盖全系 包括微型车T03 主力SUV C11 C10 C16 轿车C01 配备三电车间支持全域自研零部件生产[1] - 杭州工厂位于杭州市钱塘区 年产能规划40万辆 2025年上半年已投产 生产B系列车型 2025年3月扩容后总建筑面积达120万平方米[1] 未来产能规划 - 金华第三工厂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投产 根据备案信息可能侧重电驱系统及物流配套 整车生产角色待官方明确[1] - 公司总产能目标为金华两厂50万辆加杭州工厂40万辆加金华三厂规划产能 合计120万辆年产能 计划2026年达成[1] - 产能布局与车型推出节奏相匹配 为百万销量目标做好准备 零跑当前以金华两厂为核心生产C系车型 杭州工厂分担B系列产能压力[1] 行业动态 - 新能源汽车市场调研显示行业持续发展[2] - 储能市场增长高于动力电池市场[10] - 主机厂电芯采购策略兼顾性能与成本[6]
零跑汽车(9863.HK):8月销量超5.7万辆再创历史新高 零跑B10正式启航欧洲
格隆汇· 2025-09-11 03:21
销量表现 - 2025年8月销量57,066辆 同比增长88.3% 环比增长13.8% 创历史新高 [1] - 1-8月累计销量32.9万辆 同比增长136.4% [1] - 1-7月出口2.5万辆 覆盖超过24个国际市场 [2] 产品规划 - 未来三年每年全球推出2-3款产品 2025年已上市B10和B01 [2] - 2025年计划再推出B系列一款车型 价格区间10-15万元 [2] - 当前覆盖5-20万价格带不同细分市场 实现T03和C10出海 [1] 全球化进展 - 零跑B10于8月25日正式启航欧洲 计划9月8日慕尼黑车展亮相并启动欧洲交付 [1] - 海外已有超过600家销售及服务网点 计划2026年实现欧洲本地化制造 [2] - 与Stellantis合作利用其经销网络和工厂产能实现轻资产出海 [3] 渠道建设 - 国内采用"1+N"渠道模式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有806家销售门店 [2] - 销售网络包含315家零跑中心和491家体验中心 覆盖286个城市 [2] - 服务门店达461家 形成完善销售服务体系 [2] 技术研发 - 2025年上半年智驾团队规模和算力资源投入均提升近100% [2] - 计划2025年年底前实现城市NOA组合辅助驾驶能力 [2] - 以技术底蕴打造极致品价比产品 竞争优势显著 [3] 发展预期 - 预计2025-2027年销量分别为62万/91万/121万辆 [3] - 强势新车周期推动销量持续上升 规模效应优化盈利结构 [3] - 海外高单车盈利预计带来可观利润贡献 [3]
IAA2025观察:中欧新能源博弈,全球格局重塑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0 22:5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0] 核心观点 - 中国车企以"产品+渠道+产业链"全链条模式加速欧洲市场扩张 通过低于3万欧元的紧凑车型和PHEV优先渗透南欧与东欧市场 中长期有望从市场存在感过渡到主流份额 [2][4][7][9] - 欧洲车企聚焦降本增效与技术追赶 通过新电池技术削减成本40–50% 并强化本地生产以应对竞争压力 [3][8] - 行业竞争焦点从单点性能转向体系化能力 中国在电池安全、快充、电驱热管理一体化及高算力平台等领域具备全球领先优势 [4][9] 中国车企欧洲布局 -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2025年内启动生产 土耳其工厂计划2026年建成 欧洲门店目标2025年底达1000家 2026年底扩展至2000家 [2][7] - 小鹏汽车设立慕尼黑研发中心 首次展示人形机器人及飞行汽车 强化AI+出行生态叙事 [2][7] - 零跑汽车在欧洲首发Lafa5车型 B10以约3万欧元定价覆盖入门级市场 [2][7] - 广汽Aion V以3.6万欧元定价切入家庭用户市场 配套荷兰零件中心及本地化产能计划 [2][7] 供应链协同出海 - 宁德时代展示神行Pro(NP3.0)电池 国轩、中创新航、亿纬等三电供应商集体参展 [2][7] - 智能驾驶与传感厂商地平线、黑芝麻、禾赛悉数亮相 形成全产业链协同优势 [2][7] 欧洲车企应对策略 - 宝马推出新世代iX3车型 新电池技术可降本40–50% 目标2026年电动车利润率接近燃油车水平 [3][8] - 奔驰发布纯电GLC 配备39英寸贯穿屏与MBUX系统 坚持"价值优先"战略避免价格战 [3][8] - 大众展示ID.Polo与ID.Cross概念车 奥迪Concept C塑造高端形象 考虑在美国建厂应对贸易壁垒 [3][8] - 雷诺通过低成本电池实现40%降本 Stellantis呼吁回归1.5万欧元级小车并寻求政策支持 [3][8] 行业趋势总结 - 中国车企欧洲本土化进程加速 门店、工厂、研发中心与渠道网络全面铺开 [4][9] - 欧洲市场呈现PHEV与入门纯电并行的务实格局 定价低于3万欧元的车型成为渗透关键 [4][9] - 短期挑战包括关税、合规、本地售后及品牌认知度 长期需依赖品牌塑造与渠道深耕 [4][9]
60天账期承诺是否达成?追踪18家上市车企应付账款状况:总额降,账期拉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8:17
行业应付账款及票据总体情况 - 18家上市车企上半年应付账款及票据总额10209.03亿元 较去年末减少629.34亿元 [1] -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均值192.46天 较去年末增加6.17天 呈现总额下降但账期拉长态势 [1] - 比亚迪、上汽集团、吉利汽车位列应付款规模前三 分别达2366.86亿元、2305.53亿元和1050.61亿元 [1] 车企应付账款规模变化 - 14家车企应付账款规模较去年末下降 长安汽车减少240.85亿元居首 上汽集团减少105.91亿元 吉利汽车减少81.24亿元 [2] - 长安汽车、北汽蓝谷、广汽集团位列应付账款降幅前三 [2] - 小鹏汽车应付账款增加76.07亿元 增幅32.96% 零跑汽车增加44.25亿元 增幅23.41% [4]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表现 - 仅6家企业周转天数较去年末改善 小鹏汽车缩短63天至170天 成为改善幅度最大企业 [5] - 赛力斯周转天数增加100.75天至266.3天 比亚迪增加14.89天至142.12天 理想汽车增加42.75天至208.11天 [6][8] - 众泰汽车周转天数达329.91天 为行业最高水平 [6] 现金流与偿付能力分析 - 理想汽车二季度经营现金净流出30亿元 自由现金流-38亿元 同比恶化超一倍 [9] - 仅江铃汽车、海马汽车账面现金可完全覆盖应付账款 金额分别为118.81亿元和16.75亿元 [12][13] - 比亚迪现金储备1117.34亿元 低于应付账款2366.86亿元 吉利汽车现金储备531.92亿元 低于应付账款1050.61亿元 [12][13] 账期调整执行进展 - 小鹏汽车7月启动账期调整 要求供应商付款账期缩短至60天内 [8] - 理想汽车7月中旬完成直采供应商账期调整 合同账期统一为60天 [10] - 一汽集团、广汽集团、赛力斯于8月11日前实现60天内支付账款 [10]
高端化渐成气候 出口支棱起来 ——上半年车企财报解读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0 16:02
文章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高端化、出口增长和新势力盈利三大趋势 高端品牌和海外市场成为车企业绩核心驱动力 合资品牌利润贡献显著下滑 商用车领域受益于电动化和出口双驱动 [4][5][6][7][8][9][10][11][12][13] 高端化战略成效 - 吉利汽车高端品牌极氪、领克合计销量24.4万辆 极氪007 GT等30万元以上车型渗透率达12% 带动单车均价提升至17.3万元 毛利率升至16.4% [4] - 极氪001、007等30万元以上车型累计销量12.6万辆 极氪007 GT单月销量突破8000辆 极氪品牌毛利率达18% 领克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65% 领克09 EM-P销售3.2万辆 新能源业务利润同比增长90% [5] - 赛力斯问界M9、M8两款40万元以上车型累计交付9.7万辆 占品牌总销量49% 问界M9单车均价超55万元 毛利率突破30% 推动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4.06%升至28.93% [5] - 自主品牌高端电动汽车市场集中度高 问界、小米、理想在20万元以上市场合计份额超70% 其他品牌高端车型销量偏少 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6] 出口业务增长 - 上半年汽车出口308.3万辆 同比增长10.4% 海外本地化战略深入推进 长安、广汽、零跑在东南亚市场取得进展 [7] - 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海外销量55.24万辆 占总销量21.63% 欧洲市场5月超越特斯拉 德国市场同比增幅824% 宋PLUS海外销量超13万辆 海外营收同比增长超50% [7] - 奇瑞第一季度海外市场收入262.89亿元 占总营收38.5% 海外销量25.55万辆 上半年以54.6万辆出口量蝉联榜首 [7][8] - 上汽乘用车出口24.25万辆 MG4欧洲累计交付超12万辆 上汽集团上半年营收2995亿元 同比增长5.23% [8] 新势力盈利突破 - 零跑汽车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 同比增长174% 毛利率14.1% 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3303万元 首次半年度盈利 交付量22.17万辆 同比增长155.7% 出口2.04万辆 预计全年净利润5亿-10亿元 [9] - 小鹏汽车上半年营收340.9亿元 同比增长132.5% 净亏损11.4亿元 同比大幅收窄 交付19.72万辆 同比增长279% 汽车毛利率12.6% 二季度毛利率创17.3%新高 [10] - 蔚来汽车二季度净亏损49.9亿元 上半年累计亏损117.5亿元 预计三季度交付8.7万-9.1万辆 营收218.1亿-228.8亿元 四季度实现盈利 [10] - 小米汽车二季度业务收入213亿元 增长233.9% 上半年累计交付15.7万辆 7月单月交付突破3万辆 单车均价25.36万元 今年大概率盈利 [10] 合资品牌业绩下滑 - 广汽集团上半年净亏损25.38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 跌幅267.39% 广汽本田销量同比下滑25.63% 广汽丰田微增2.58% 广汽埃安销量同比下滑13.97% [10] - 东风集团股份归母净利润0.3亿-0.7亿元 同比下降90%-95% 合资乘用车业务销量和利润大幅下降 [11] - 一汽集团合资品牌销量112.1万辆 增长动力不足 新能源布局缓慢 过度依赖燃油车 终端优惠导致利润锐减 [11] 商用车电动化与出口 - 新能源重卡销量7.52万辆 同比增长195.16% 陕重汽新能源重卡销量超1万辆 同比增长255% [12] - 福田汽车海外销量7.85万辆 海外重卡销售1.4万辆 同比增长超135% 预计净利润7.77亿元 同比增长87.5% [12] - 中通客车营收增长43.02% 净利润增长71.61% 海外收入27.57亿元 同比增长49.94% 占营收比重69.96% [13] - 宇通客车营收161.29亿元 归母净利润19.36亿元 同比增长15.64% 国内新能源公交销量大增118% 海外大中型客车出口超2000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