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通(QCOM)
icon
搜索文档
美股前瞻 | 三大股指期货齐涨 特朗普政府关税措施被叫停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20:15
市场指数表现 - 美股三大股指期货齐涨 道指期货涨0 39%至42,718 50点 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 88%至5,995 80点 纳指期货涨1 34%至21,806 60点 [1][2] - 欧洲主要股指普涨 德国DAX30涨0 13%至24,300 00点 法国CAC40涨0 63%至7,869 92点 欧洲斯托克50涨0 50%至5,438 85点 [2][3] - 国际油价小幅上涨 WTI原油涨0 40%至62 09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涨0 26%至64 49美元/桶 [4] 宏观政策与市场动向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暂停特朗普政府4月2日宣布的加征关税政策 认为总统无权以"贸易失衡"为由加征全面关税 特朗普政府已提出上诉 [5] - 高盛建议在60/40投资组合中加入黄金和原油以对冲通胀风险 历史数据显示当股债实际回报率为负时 黄金或原油至少一项能实现正回报 [6] - 大摩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偏向下行 建议增配美国股票、国债和投资级公司债 预计美元将贬值 偏好高质量周期股和低估值防御型股票 [7] 债券市场动态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徘徊在4 97% 上周曾飙升至5 15%创2023年10月以来新高 投资者净空头头寸达2月中旬以来最高水平 [8] - RBC警告债券收益率上升对股市构成威胁 30年期美债收益率若突破2023年10月高点可能导致股市修正 [9] 科技与中概股表现 - 明星科技股盘前普涨 英伟达涨超5% 博通、AMD、苹果、特斯拉等涨超2% [10] - 热门中概股多数走高 富途控股涨超6% 京东、金山云涨超4% 小鹏汽车涨近4% [10] 企业财报与业绩 - 英伟达Q1营收441亿美元同比增69%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391亿美元同比增73% 因H20出口管制损失70亿美元 [11] - 赛富时Q1营收98亿美元同比增8% 上调2026财年营收指引至410-413亿美元 AI战略初显成效 [12] - C3 ai Q4营收1 087亿美元同比增26% 预计2026财年营收4 475-4 845亿美元 盘前涨超14% [13] - 惠普Q2营收132亿美元同比增3 1% 下调全年每股收益预期至3-3 30美元 盘前跌超9% [14] - 理想汽车Q1净利润6 47亿元同比增9 4% 交付量92,864辆同比增15 5% [15] - 富途控股Q1营收46 95亿港元同比增81 1% 净利润22 17亿港元同比增97 7% 客户资产达8,298亿港元 [16] 经济数据与事件预告 - 北京时间20:30公布美国Q1实际GDP年化季率修正值和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17] - 北京时间次日02:00美联储理事库格勒发表讲话 [17] 即将发布财报的公司 - 戴尔科技、开市客周五早间发布财报 老虎证券周五盘前发布财报 [18]
小摩继续唱多高通(QCOM.US) 收购Alphawave具有战略意义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16:28
高通收购Alphawave的战略意义 - 摩根大通重申对高通的"增持"评级 认为收购Alphawave是具有战略重要性的举措 将助力高通在数据中心领域实现增长 [1] - 高通正在评估收购Alphawave的潜在可能性 该收购对财务影响较小但战略价值显著 [1] - Alphawave在数据中心连接IP方面的能力将与高通现有资产形成互补 增强其在成熟数据中心行业的竞争力 [1] 数据中心市场发展前景 - 数据中心CPU总潜在市场(TAM)预计以10%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张 AI推理市场增速将超20% [1] - 高通明确将数据中心市场作为增长和多元化的新支柱 近期与沙特HUMAIN合作推出兼容英伟达GPU的定制CPU及AI推理芯片 [1] - 摩根大通认为 跨越计算和连接的全面能力是高通在数据中心市场成功的关键因素 [1] 收购的财务影响评估 - 考虑到Alphawave规模较小且高通资产负债表强劲 即便收购估值存在显著溢价 仍可能带来适度财务增值效应 [2]
Qualcomm (QCOM)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29 02:32
纪要涉及的公司 高通(Qualcomm)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数据中心业务 - **核心观点**:数据中心业务是高通自然的业务拓展方向,公司有能力在该领域取得成功 [9][10][19] - **论据**: - 拥有世界顶尖的CPU团队,能在短时间内针对不同设计点执行CPU设计,如为PC、手机、汽车等领域设计的CPU [12][13] - 数据中心市场变化带来机会,AI数据中心的GPU需要CPU配合,且软件生态系统更成熟 [13][14] - 高通是真正的芯片公司,每年生产4亿个组件,具备规模优势和领先节点技术 [15] - 公司可提供从CPU小芯片到完整SOC的各种组合,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20][21] 手机业务 - **核心观点**:目前未看到手机业务的需求提前拉动和直接影响,但需关注间接影响;与小米的合作关系稳定,Snapdragon在市场中的地位有望加强 [35][36][54] - **论据**: - 通过手机激活数据和库存水平监测,未发现需求提前拉动情况 [35] - 中美贸易限制中,消费电子产品和芯片进出口有豁免,暂无直接影响,但间接影响(如消费者信心)尚不确定 [36][37] - 小米在国内市场份额上升,高端安卓市场增长,Snapdragon供应高端产品有乘数效应;小米在国内将与华为竞争,类似三星模式,不影响高通业务量 [45][46][51][52] 汽车业务 - **核心观点**:汽车业务增长迅速,有明确的产品和市场策略,对未来营收目标有信心 [111] - **论据**: - 提供数字座舱、连接引擎、ADAS和自动驾驶处理器等产品,成为众多OEM的首选平台 [100][101][103] - 业务管道达45亿美元,且持续增长,涵盖数字座舱、ADAS和自动驾驶处理器、传统远程信息处理等领域 [104][105] - 推出Flex平台,可在同一SoC上运行数字座舱、中央计算和ADAS;联合开发的自动驾驶堆栈将于6月在100个国家推出 [106][108][110] IoT业务 - **核心观点**:IoT业务各细分领域有合理的增长预期,有望实现目标 [115] - **论据**: - PC业务预计到2029年达到40亿美元,目前有85个设计,明年将达100个,市场份额有望从当前的9%-10%提升到12% [115][117][119] - VR/AR业务预计到2029年达到20亿美元,Meta眼镜设计数量不断增加,前景乐观 [119][120] - 网络和边缘工业业务分别预计达到40亿美元,边缘工业业务受益于AI在边缘的应用 [120][121] AI业务 - **核心观点**:AI将为高通带来增长机会,在手机、PC等领域推动内容和市场增长 [83][84] - **论据**: - 手机和PC的ASP增长受处理内容增加和高端市场扩张驱动,AI将进一步推动处理内容增长 [83][84] - 手机的AI升级周期即将到来,第三方应用生态系统的发展将是关键,公司在软件和生态系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88][89][91] - PC业务在多日电池续航、高性能方面有优势,AI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平台竞争力 [132][134][13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高通预计到2029年非手机业务营收达到220亿美元,整体营收约500亿美元 [95] - 高通与苹果的合作将逐步减少,2025年iPhone市场份额预计为70%,2026年为20%,2027年为0;但公司预计在安卓市场实现5%的复合年增长率 [68][69][72] - 高通的授权业务是稳定的年金业务,公司通过与Transient的诉讼和授权,将华为授权业务的影响转化为积极因素 [63][64] - 高通在机器人领域有令人兴奋的机会,机器人需要大量计算能力、本地运行AI、电池续航和大规模制造能力,与高通的技术优势契合 [147][148][149]
Qualcomm Stock Turns South: 3 Entry Signals to Watch For
MarketBeat· 2025-05-29 00:26
公司表现 - 高通股价近期表现疲软 上周后半段下跌10% 跑输半导体行业整体表现 [1] - 当前股价14829美元 52周区间为12080-23063美元 市盈率1584倍 目标价19208美元 [2] - 尽管本周有所反弹 但股价仍处于横盘状态 缺乏市场其他股票所展现的上涨动能 [2] 估值与基本面 - 公司股票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核心业务基本面仍然稳健 [2] - 当前挑战主要来自市场情绪而非公司运营执行问题 [2] - 12个月平均目标价19208美元 较当前价有2989%上行空间 最高预测达270美元 [9] 技术面信号 - 突破156美元关口并伴随成交量放大 将是短期突破的重要技术信号 [4] - 若突破成功 将是自3月底以来首次形成有效高点 有助于扭转当前涨势中断的格局 [5] - MACD指标近期转负 但若能重新形成看涨交叉 将显示多头动能回归 [6][7] 分析师观点 - 5月财报后分析师评级普遍中性 缺乏看涨更新 [9] - 近期最乐观的分析来自Susquehanna和Benchmark 但影响有限 [10] - 需要顶级机构发布新的买入评级或上调目标价 以提振市场情绪 [11] 行业比较 - 分析师对其他科技公司更为乐观 多家机构在过去两周上调目标价或评级 [10] - 市场资金持续流向芯片行业其他标的 导致高通受关注度下降 [12] - 公司AI潜力、领导地位等优势近期未被市场充分讨论 [11]
高通基带,吊打苹果C1?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8 09:36
核心观点 - 高通资助的研究显示,搭载骁龙X75和X80调制解调器的安卓手机在5G速度测试中显著优于苹果iPhone 16e的C1调制解调器,下载速度快35%,上传速度快91% [1][3][13] - 性能差距在信号较弱的区域(如室内或边缘区域)更为明显,安卓设备支持更先进的载波聚合技术(4CC下行+2CC上行),而iPhone仅支持3CC下行且无上行聚合 [1][13][18] - iPhone 16e的热管理问题可能影响性能,测试中频繁出现过热和屏幕变暗现象,但无法直接量化其对速度的影响 [2][24][32] - 研究存在局限性:测试设备价格差异大(安卓旗舰机型799/619美元 vs iPhone中端机型599美元),且iPhone 16e是苹果首款定制调制解调器,未代表其高端产品 [2][14] 测试设备与条件 - **测试设备**: - iPhone 16e(599美元,Apple C1调制解调器) [10][14] - Android A(799美元,骁龙X80调制解调器) [10][14] - Android B(619美元,骁龙X75调制解调器) [10][14] - **网络环境**: - T-Mobile商用SA 5G网络(纽约市),频谱包括n41(TDD 100+50 MHz)、n25(FDD 15 MHz)、n71(FDD 15 MHz) [16][21] - 测试覆盖近/中/远蜂窝场景,模拟不同信号强度条件 [19][27] 性能对比 - **下载速度**: - 近蜂窝:安卓设备快22%-34% [28][37] - 中蜂窝:安卓设备快33%-43% [34][50] - 远蜂窝:安卓设备快30%-108% [36][43] - **上传速度**: - 近蜂窝:安卓设备快54%-56% [28][37] - 中蜂窝:安卓设备快53%-100%+ [34][52] - 远蜂窝:安卓设备快60%-260% [43][54] - **载波聚合**:安卓设备支持4CC下行+2CC上行聚合,iPhone仅3CC下行且无上行聚合 [13][18][57] 关键发现 - **频谱效率**:安卓设备更高效利用带宽,尤其在TDD频段(n41)的MIMO Rank 3/4使用率更高 [58][62] - **热管理**:iPhone 16e在测试中频繁过热,可能触发性能限制,但iOS系统限制无法确认具体影响 [24][32] - **网络限制**:所有设备受限于网络侧2.5 Gbps物理层吞吐量上限,安卓设备潜力未完全释放 [19][30] - **毫米波支持**:iPhone 16e不支持毫米波5G,而高通设备兼容未来5G-Advanced功能(如6CC CA) [3][58] 结论 - 高通调制解调器在5G SA网络中的成熟度和性能优势显著,尤其在信号较弱或高负载环境下 [56][60] - 苹果C1调制解调器作为初代产品,在聚合能力和上行链路处理上存在短板,但未来迭代可能改善 [57][58] - 实际用户体验差异取决于使用场景:密集城市或室内环境中高通设备优势更明显 [60][61]
C1基带实测网速拉胯 高通(QCOM.US)借第三方报告反击苹果(AAPL.US)“去高通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5-28 08:18
基带芯片性能对比 - 高通基带芯片在人口稠密城区的5G网络环境下表现优于苹果自研C1基带芯片,安卓设备下载速度最高快35%,上传速度优势达91% [1][2] - 在理想网络环境下苹果C1芯片表现尚可,但在密集城区、室内环境或高频上行传输场景中明显落后 [1] - iPhone 16e在测试中出现明显发热并触发屏幕亮度骤降,但未说明日常使用中消费者是否会感知到通信质量下降 [2] 苹果自研基带战略 - 苹果研发C1基带芯片是其用自研技术逐步取代供应商部件整体战略的一部分,旨在替代高通产品 [1] - 苹果计划将自研基带逐步扩展至全系产品,最终取代高通 [2] -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称赞C1芯片是"iPhone史上能效最优的基带" [2] 高通与苹果的合作关系 - 多年来苹果贡献了高通约20%的营收,高通一直是苹果手机基带的独家供应商 [2] - 高通预计来自苹果的基带营收终将归零,但将通过拓展新业务领域弥补这部分损失 [2] - 高通引用第三方报告剑指其重要客户苹果 [2] 基带技术研发难度 - 高通强调基带技术的研发难度远超其他芯片,其优势在于能模拟复杂网络环境,确保芯片在各类条件下稳定工作 [3] - 天气条件、高层建筑和网络拥堵都会影响手机的实际表现 [3] 苹果技术垂直整合战略 - 自研基带是苹果技术垂直整合战略的最新实践,其产品已全面搭载自研处理器,带来更强的功能定制能力与成本控制优势 [3]
苹果首款基带芯片差远了?研究显示iPhone 16e表现远逊高通芯片加持的安卓机
华尔街见闻· 2025-05-28 03:10
苹果自研基带芯片C1性能表现 - 首款搭载C1芯片的iPhone 16e在密集城市5G网络环境下,下载速度比高通芯片安卓设备慢35%,上传速度慢91% [1] - 在繁忙网络或远距离信号塔场景下性能差距更明显,且测试中出现明显发热和屏幕调暗现象 [2] - C1仅支持四载波聚合低频6-GHz网络,峰值速度4 Gbps,而高通X75支持五载波加毫米波,理论速度达7-10 Gbps [3] 苹果基带研发背景与挑战 - 公司2017年启动自研项目,收购英特尔2200名员工和17000项专利,但技术难度远超预期 [4] - 前苹果无线总监指出调制解调器研发与处理器设计存在本质差异 [4] - iPhone 16e全球不支持5G毫米波技术,影响美国密集场所网络表现 [4] 高通与苹果的竞争动态 - 高通失去苹果调制解调器订单(原占收入20%),2022年苹果支付72亿美元授权费 [3] - 高通通过委托第三方测试报告精准打击苹果技术神话,同时拓展其他业务弥补收入损失 [3] - 报告发布当日两家公司股价均上涨2%,但主因是欧美贸易战缓和带动大盘反弹 [2] 苹果技术路线与市场策略 - C1在能耗方面突破,iPhone 16e视频续航达26小时,优于同系产品 [5] - 公司计划2025年C2芯片补齐毫米波短板,C3目标超越高通 [6] - 自研基带旨在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率,但性能差距可能制约竞争力 [6]
高通研究报告:我司调制解调器性能优于苹果的C1调制解调器
快讯· 2025-05-28 01:01
高通与苹果调制解调器芯片性能对比 - 高通调制解调器芯片在人口密集城市地区的蜂窝性能优于苹果自主研发的C1调制解调器 [1] - iPhone 16e是首款搭载苹果C1调制解调器的智能手机,在纽约市T-Mobile 5G网络上下载和上传速度低于搭载高通芯片的安卓设备 [1] - 研究由高通委托Cellular Insights Inc进行,结果提供给彭博社 [1] 研究背景与数据来源 - 研究聚焦于美国纽约市T-Mobile 5G网络环境下的性能对比 [1] - 测试涉及下载和上传速度等关键性能指标 [1] - 高通直接资助并主导了此次研究项目 [1]
美国芯片巨头呼吁
半导体芯闻· 2025-05-27 18:21
美国半导体公司对进口关税的诉求 - 英特尔、台积电、美光、高通和德州仪器等美国芯片巨头向美国商务部提交意见,寻求减轻或豁免预期的半导体进口关税[1] - 这些公司支持特朗普政府的芯片制造回流政策,但强调不当关税可能损害美国利益而非达到预期效果[1] - 四家公司涉及逻辑、内存、模拟和电源芯片以及芯片设计领域,形成协同努力以减少关税影响[1] 美光科技的核心观点 - 美光是美国唯一规模化内存组件制造商,计划未来20年在美国投资1400亿美元[1][4] - 公司强调半导体制造设备必须进口,关税将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1] - 建议对半导体工厂关键投入实行临时关税豁免,包括设备、建筑材料、原材料等[2][21] - 美光在美国拥有近10,000名员工,已注册58,000多项专利[6] - 目前全球仅2%内存生产在美国,美光计划将这一比例提升至12%,最终实现40%的DRAM芯片在美国生产[7] 美光的投资计划 - 计划在爱达荷州、纽约州和弗吉尼亚州投资1400亿美元,创造8万个就业岗位[11] - 预计20年内为美国经济贡献1.4万亿美元,税收收入超过4000亿美元[14] - 投资将使国内采购量在未来10年内增长7倍[11] - 在美国建厂成本比亚洲高35-45%,需要政府支持缩小差距[12] 高通的立场 - 高通作为无晶圆厂芯片公司,强调其5G/6G标准制定者的重要性[2] - 公司依赖进口芯片,供应链复杂性将损害国内需求和高通的全球领先地位[2] - 高通是全球移动通信半导体设计领导者,每年约120亿件成品含有其芯片[33] - 2018年以来已在美国投资约290亿美元用于研发[33] - 拥有全球最有价值的5G标准必要专利组合,预计5G将为美国GDP增加1.5万亿美元[39] 德州仪器的观点 - 德州仪器提供8万种模拟和嵌入式处理半导体产品,服务超过10万家客户[52] - 正在德克萨斯州和犹他州投资建设七座新工厂,产能将提高近五倍[56] - 强调基础半导体对国防系统、电网、医疗产品等关键领域的重要性[54] - 支持加强美国半导体制造,但强调必须确保美国芯片具备全球竞争力[57] 行业整体情况 - 美国商务部收到154封关于半导体关税的意见信函[2] - 半导体行业供应链高度复杂,涉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38] - 半导体已成为美国最大出口类别之一,仅次于石油和天然气、飞机和汽车[13] - 行业需要政府支持降低制造成本、培养劳动力和提供稳定能源[25][26]
【新能源周报】新能源汽车行业信息周报(2025年5月19日-5月25日)
乘联分会· 2025-05-27 16:36
行业信息 - 宁德时代发布75标准化换电块,计划2030年建成覆盖全国80%干线运力的"八横十纵"换电绿网,目标三年内推动重卡电动化渗透率超50% [8][9] - 国轩高科发布六项新技术,包括续航1000公里的G垣准固态电池和进入预量产阶段的金石全固态电池,设计产能0.2GWh,良品率90% [13] -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3000万辆,其中纯电动车超2000万辆,2019-2025年新注册量增长超8倍 [15][12] - 2025年Q1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突破400万辆,同比增长39%,其中BEV销量267万辆,比亚迪市占率15.4%排名第一 [19][20] - 宁波口岸1-4月出口新能源汽车超7万辆,同比增长366.8%,占汽车出口总量的61.9% [12] 政策信息 - 贵州拟调整峰谷分时电价,峰段电价上浮60%,谷段下浮60%,覆盖工商业用户和充换电设施 [29][30] - 浙江下达1.188亿元中央节能减排补助资金,支持4个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建设 [11] - 北京增发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2025年总配额16万个,其中增发指标6万个面向无车家庭 [11][12] - 上海对V2G调节能力给予最高240元/千瓦·年奖励,个人自用充电桩完成智能化改造可获补贴 [35][36][37][38] - 合肥对公共充电设施给予0.1-0.2元/kWh补贴,单个企业年度补贴上限7000万元 [39][40][41] 企业动态 - 宁德时代登陆港交所,发行价263港元/股,开盘上涨12.55%,加速全球化布局 [14][15] - 国轩高科G垣准固态电池获主流车企认可,应用于多款B级及以上BEV车型,能量密度达350Wh/kg [15] - 理想汽车超充站突破2300座,覆盖全国31个省份,城市超充站达1400座 [49] - 小米汽车二期工厂进入收尾阶段,计划6月中旬竣工,YU7车型将于5月22日发布 [47] - 长城汽车发布全动力智能平台,兼容五大动力形式,支持800V架构和6C快充,纯电续航超400km [50] 技术进展 - 全固态电池新标准出台,明确液态物质含量低于1%为判定标准,解决行业定义模糊问题 [42] - 巨湾技研完成充电新国标测试,XFC电池5分钟充入54.54kWh,平均充电倍率8.8C [18] - 赣锋锂业开发能量密度500Wh/kg固态电池样品,通过200℃热箱和针刺测试 [22] - 孚能科技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计划2025年底小批量交付,能量密度400-500Wh/kg [23] - 国家电网推进"充电桩进村",在浙江衢州新建6个光储充一体充电桩 [25] 新产品 - 魏牌蓝山焕新版上市,售价29.98万起,WLTC纯电续航185-220km,综合续航超1300km [60] - 神龙汽车示界06上市,售价10.88万起,CLTC续航520km,电池容量62.3kWh [61] - 东风奕派eπ007 2025款上市,售价11.59万起,增程版CLTC综合续航1230km [63][64] - 深蓝S09上市,补贴后售价20.49万起,四驱版0-100km/h加速5.9秒,纯电续航210-220km [66] - 长安深蓝S07 215Plus AD PRO版上市,售价15.99万,纯电续航215km,支持3C超充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