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文档
天风医药细分领域分析与展望(2025H1):医疗设备行业及个股2025半年度回顾与展望
天风证券· 2025-10-19 19:28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并予以“维持” [2]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医疗设备行业业绩阶段性承压,但招投标数据持续改善,业绩拐点预计将在第三季度出现 [3] - 行业面临国内集采等政策带来的价格压力,但出海趋势强劲,全球化布局加速成为重要增长动力 [3] - 细分领域表现分化,医学影像、常规设备、家用设备、康复设备等板块呈现出不同的复苏节奏与增长潜力 [20][23][28][31] 医疗设备2025年中报分析 - 2025年上半年行业整体营业收入为42397百万元,同比下降7.34%;归母净利润为7464百万元,同比下降27.00% [10] -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压力更大,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8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4.88% [10] - 盈利能力方面,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50.49%,同比小幅下降;期间费用率保持稳定,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5.38%、6.23%、10.50% [10] - 国内医疗设备招投标显著复苏,2025年上半年中标总金额达83817百万元,同比增长64%,其中CT整机和中标金额同比增长106%,磁共振整体同比增长103% [12][13] 细分领域分析 - **医学影像设备**:招采需求稳步复苏,重点公司如联影医疗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2.48%,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18.99% [20][22] - **常规医疗设备**:板块表现分化,迈瑞医疗2025年上半年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营收54.79亿元,同比下降31.59%,但其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约50% [24][27] - **家用医疗设备**:板块业绩稳健增长,鱼跃医疗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6%,其中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6.63%,占整体营收13.03% [30] - **康复设备**:行业需求逐步回暖,经营情况边际好转,部分公司如伟思医疗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6.30% [33][34] - **医院自动化**:板块业绩承压,企业如健麾信息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以谋求增长 [35][37] - **软镜**:国内市场受益于招采回暖,开立医疗2025年1-6月累计中标金额同比增长115%,其中软镜业务中标额同比增长75% [40] 相关标的中报总结 - **迈瑞医疗**: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45%,但公司预计第三季度收入增速将同比转正,迎来业绩拐点;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约50% [45][50] - **联影医疗**: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79%,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达18.99%;公司研发费用率为12.74%,持续推动“设备+AI”融合创新 [51][55] - **华大智造**: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7.90%,但归母净利润同比收窄65.28%;截至2025年8月15日,公司在手订单约9亿元 [56][60] - **开立医疗**: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78%,但国内医疗设备招标数据持续改善,公司预计第三季度业绩将迎来拐点;研发费用率高达25.31% [61][67] - **鱼跃医疗**: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6%,业绩稳健增长;家用呼吸机系列产品同比增长超40%,海外市场发展步入快车道 [68][71] - **万东医疗**: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46%,受益于需求端恢复;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5.83%,研发费用率达12.72% [72][77]
固收周度点评:把握债市结构性行情-20251019
天风证券· 2025-10-19 18:20
固定收益 | 固定收益点评 固收周度点评 证券研究报告 把握债市结构性行情 1、本周债市行情回顾:债市仍在寻方向,避险情绪暂时引导行情 本周,债市整体围绕关税摩擦、权益市场表现、避险情绪呈现先跌后涨行 情。其中,超长债在后半周表现亮眼。 其一,配置力量全面回归或为时尚早,但短期内存在边际利好因素。四季 度超长债供给压力预计将低于二三季度,且利率风险指标多为月末季末时 点考核,因此当前大行配债面临的约束虽依然存在,但程度或有所缓和。 保险方面,本周 30Y 期地方政府债和铁道债表现强劲,利率分别下行 6.0BP、 6.7BP,其背后反映的或是保险的配债力量。 2、本周债市聚焦:利差交易的快速演绎 (一)市场抢跑 30Y 国债切券行情,后续新老券利差或区间徘徊。 10 月 14 日,今年的 1.3 万亿元特别国债发行计划已圆满收官。其中,原定 于 10 月 10 日续发的最后一期 30Y 国债变更为分散续发 20Y、50Y 期,反 映出"财政部在债务管理中的灵活性和前瞻性"。考虑到明年仍将有新增超 长期特别国债发行额度,以及目前财政预算支出进度偏慢,"25 特 6"再 迎续发的概率或较小。 目前,"25 特 2" ...
量化择时周报:近半年趋势信号首次破坏,何时反弹?-20251019
天风证券· 2025-10-19 17:44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择时体系模型 **模型名称**:均线距离择时模型[2][11]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计算Wind全A指数的短期均线与长期均线的距离,来判断市场整体环境,从而进行趋势判断[2][11]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Wind全A指数的20日移动平均线(短期均线)和120日移动平均线(长期均线)[2][11] 2. 计算两条均线之间的距离,距离计算公式为: $$均线距离 = \frac{短期均线 - 长期均线}{长期均线} \times 100\%$$ 其中,短期均线为20日均线,长期均线为120日均线[2][11] 3. 根据距离绝对值判断市场趋势格局:距离绝对值大于3%时,市场处于趋势格局(上行或下行);否则市场处于震荡格局[2][11] 2. 赚钱效应指标 **因子名称**:赚钱效应指标[2][11]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比较当前收盘价与趋势线的关系,来判断市场的赚钱效应[2][11]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确定Wind全A指数的趋势线(报告中未明确给出趋势线的具体计算方法,但指出其数值)[2][11] 2. 计算赚钱效应指标: $$赚钱效应 = \frac{收盘价 - 趋势线}{趋势线} \times 100\%$$ 其中,收盘价为Wind全A指数的最新收盘价[2][11] 3. 判断标准:当赚钱效应为正时,维持原仓位;当赚钱效应转负时,预示上行趋势可能告一段落[2][11] 3. 仓位管理模型 **模型名称**:仓位管理模型[3][12]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估值指标和短期趋势判断,为绝对收益产品提供股票仓位建议[3][12]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评估市场估值水平:观察Wind全A指数的PE(市盈率)和PB(市净率)在其历史数据中的分位点[3][12] 2. 结合短期趋势判断(来自择时体系模型)[3][12] 3. 输出仓位建议:例如,在PE位于85分位点附近、PB位于50分位点附近的中等估值水平下,结合趋势判断,建议仓位为60%[3][12] 4. 行业配置模型 **模型名称**:行业配置模型[3][4][12] **模型构建思路**:在市场不同阶段(如反弹前),推荐值得关注的行业方向[3][4][12]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中未详细描述该模型的具体构建公式和步骤,但提到了其输出结果,即推荐的行业板块[3][4][12] 5. TWO BETA 模型 **模型名称**:TWO BETA 模型[3][4][12] **模型构建思路**:用于推荐特定板块(如科技板块)[3][4][12]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中未详细描述该模型的具体构建公式和步骤,但提到了其输出结果,即继续推荐科技板块[3][4][12] 模型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的模型回测效果指标取值,如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最大回撤等)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报告中提及的因子主要为上述模型中的中间指标,如均线距离、赚钱效应等,已在上文模型部分描述)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独立因子的具体回测效果指标取值)
天风医药细分领域分析与展望(2025H1):骨科耗材行业及个股2025半年度回顾与展望
天风证券· 2025-10-19 16:4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维持 [2] 核心观点 - 2025H1骨科耗材板块迎来业绩改善 出海趋势向好 企业加速布局 [3] - 毛利率同比提升 成本控制持续优化 [4] - 集采本质是以量换价 加速供给侧改革 短期触发行业深度洗牌 中长期市场竞争壁垒将聚焦于技术领先性、供应链韧性、产品创新等核心能力 行业集中度会向头部企业集中 [5] - 海外业务发力有望成为拉动增长的重要环节 公司通过海外贸易、工业产能海外建设和并购的有机结合 逐步实现海外市场突破 [5] 骨科耗材2025年中报分析 - A股骨科耗材板块合计5家上市公司 2025H1板块整体营业收入同比+16%至3235百万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70%至581百万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75%至524百万元 [5][9][11] - 2025Q2板块整体营业收入同比+23%至1783百万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84%至334百万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81%至294百万元 [5][9][11] - 2025H1板块毛利率为66.07% 同比增长1.95个百分点 2025Q2板块毛利率为67.14% [5][9][11] - 2025H1销售费用率为24.17% 同比下降4.19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为9.13% 研发费用率为10.25% [9] - 2025H1应收账款为1131百万元 经营性现金流为628百万元 经营性现金流/净利润为105.56% [9] 细分领域分析 - 关节业务集采续约落地 龙头企业量价齐升趋势延续 关节置换手术需求年均增速超10% [5][22] - 爱康医疗2025H1髋关节产品收入4.1亿元 同比增长14% 膝关节产品收入1.94亿元 同比下降0.7% [23] - 春立医疗2025H1取得多款产品注册证 进一步丰富关节产品线品类 [24] - 威高骨科2025H1关节业务实现1.8亿元销售收入 同比-21% 但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提升 [25] - 脊柱领域骨科带量采购总体执行平稳 国产企业市场份额提升仍有较大空间 [5][29] - 威高骨科2025H1脊柱产品收入2.51亿元 同比+13% [30][32] - 三友医疗2025H1脊柱类植入耗材收入1.59亿元 同比+10.65% [31][32] - 大博医疗2025H1脊柱类产品收入2.17亿元 同比+31.33% [32] 骨科耗材出海分析 - 企业呈积极态度 海外业务加速发力 有望成为新增长曲线 [5] - 大博医疗2025H1海外收入1.58亿元 占比13% 产品已远销至70多个国家和地区 [35] - 威高骨科2025H1海外收入0.43亿元 占比3% 通过外贸、工业产能海外建设、并购有机结合加速国际化 [35] - 爱康医疗2025H1海外收入1.28亿元 占比18% 同比上升约4.0% [35] - 春立医疗2025H1海外收入1.95亿元 占比40% 髋、膝、脊柱产品通过CE审核 膝关节假体获美国FDA批准 [35] - 三友医疗2025H1海外收入0.52亿元 占比35% 水木天蓬国际市场销售实现大幅度跨越 [35] 相关标的中报总结 - 大博医疗2025H1营业收入12.1亿元 同比+25.55% 归母净利润2.44亿元 同比+76.69% [41] - 爱康医疗2025H1营业收入6.94亿元 同比+5.65% 归母净利润1.61亿元 同比+15.34% [47] - 春立医疗2025H1营业收入4.88亿元 同比+28.27% 归母净利润1.14亿元 同比+44.85% [52] - 威高骨科2025H1营业收入7.41亿元 同比-1.28% 归母净利润1.42亿元 同比+52.43% [57] - 三友医疗2025H1营业收入2.50亿元 同比+17.77% 归母净利润3660.08万元 同比+2083.64% [61]
先惠技术(688155):出海硕果有望加速兑现,携手上汽清陶驰骋固态蓝海
天风证券· 2025-10-19 13:09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首次覆盖先惠技术,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22元 [6] - 核心观点:公司进入全球化与固态电池全面发展新阶段,国内锂电装备业务拐点已现,海外订单高增,固态电池设备与结构件业务共同驱动增长 [1][5] 公司业务概况 - 先惠技术主营业务为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2021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2022年收购福建东恒切入锂电池结构件业务,形成“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电池结构件”双轮驱动布局 [1][14] - 公司动力电池模组&PACK生产线客户包括宁德时代、大众、宝马等头部企业 [15] 国内锂电装备业务 - 全球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持续增长,2030年有望达到5154GWh,锂电设备行业规模2025E/2026E预计为497亿元/810亿元,同比+12%/+63% [2][45] - 公司国内锂电装备收入24H1/24H2/25H1同比-79%/+61%/+65%,呈现拐点向上趋势 [2][47] - 公司模组生产线生产节拍最高达20.58秒/个,电池包生产线达51秒/件,技术领先 [51] 锂电装备出海业务 - 中国锂电设备企业出海成趋势,8家国内公司境外收入20-24年CAGR为34%,24年境外收入占比升至16% [3][54] - 先惠技术24年海外收入达4.48亿元,较上年增长482%,25H1海外收入占比升至22% [3][59] - 2024年末智能装备在手订单约30亿元,68%来自海外项目,2025年9月开拓西班牙市场并获匈牙利电池产线订单 [3][17] 固态电池设备布局 - 公司与清陶能源合作研发固态电池设备,2025年6月交付干法辊压设备并成功中试应用 [4][69] - 2025年9月与清陶组建“固态电池先进工艺装备联合实验室”,覆盖固态电池先进生产设备研发与核心工艺优化全环节 [4][70] - 依托上汽集团庞大规模体量,公司有望成为固态电池核心装备供应商,实现由后段向整线环节的价值量提升 [4][64] 电池精密结构件业务 - 子公司福建东恒主营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模组侧板占宁德时代份额超50%,端板份额约25% [5][76] - 福建东恒23/24年实际收入达15.7亿元/15.7亿元,归母净利润1.8亿元/2.0亿元,超收购草案预测 [5][79] - 公司投入7亿元建设新制造基地,25年1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产能释放有望提升经营效率 [5][31]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24年营业收入24.64亿元,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458%,25H1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17% [26][28] - 预计25/26/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亿元/42亿元/51亿元,归母净利润3.2亿元/5.1亿元/6.8亿元 [5] - 25H1毛利率升至29%,海外业务毛利率达42%,带动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23][28]
大会期间资金平稳或仍占主导
天风证券· 2025-10-19 11: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0月中上旬资金面进入舒适状态,支撑因素多,下周资金面有望持稳,延续季节性平稳状态,扰动因子有限,央行精准调控下整体有望宽松 [1][21] - 预测2025年10月超储率约为1.43%,环比和同比均回落 [4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下周资金仍有望持稳 - 10月中上旬资金面舒适,公开市场操作巩固平稳态势,资金利率低位低波,国有大行净融出规模修复 [11] - 历史10月下旬资金面扰动大,今年资金面有望平稳,下周扰动集中在国债发行和存单到期,续发压力可控 [17][21] 公开市场:下周到期规模回落 - 10/13 - 10/17公开市场净投放 - 6979亿元,10/20 - 10/24到期7891亿元 [3][27] 政府债:下周发行超8000亿元 - 10/13 - 10/17政府债发行3083亿元,10/20 - 10/24拟发行8802亿元 [36] 超储跟踪预测 - 预测2025年10月超储率约1.43%,环比回落约0.42pct,同比回落0.33pct [40] 货币市场:大行融出意愿继续修复 - 资金利率多数下行,DR001上行0.21BP至1.32%,DR007下行1.44BP至1.41%等 [5] - SHIBOR、CNH HIBOR、利率互换收盘、票据利率等有相应变动 [48][51] -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额增加,上交所新质押式国债回购日均成交额减少 [53] - 银行体系资金净融出增加,国有大行净融出变动大 [56] 同业存单 一级市场:发行规模增长 - 本周同业存单发行总额7276亿元,净融资额2340亿元,发行规模和净融资额增加 [6] - 城商行发行规模最高,股份行净融资额最高,6M存单发行规模和净融资额最高 [64] - 下周到期规模6030亿元,较本周增加1094亿元,集中在城商行、股份行和6M、1Y [76] - 各主体和期限发行利率多数下行,主体利差多数走阔,期限利差多数收窄 [77][83] 二级市场:收益率小幅上行 - 各期限和等级存单收益率小幅上行,如1M、3M、6M、9M、1Y期限AAA等级存单收益率有变动 [90]
高频跟踪周报20251018:地产销售“环比升、同比降”-20251018
天风证券· 2025-10-18 23: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地产新房成交环比上升、同比下降,二手房成交量环比转升;汽车消费升温,电影票房下降,消费需求表现分化;生产领域开工率表现分化,PTA开工率下降,石油沥青开工率上升;投资方面螺纹钢表观消费回温价格下降,水泥价格库容比低于去年同期;商品期货价格维持波动,碳酸锂、多晶硅、铜等有色金属期货价格涨幅靠前;预计地产政策工具箱或进一步打开,但大幅刺激概率不高,而是让市场软着陆实现新平衡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需求 - 新房成交环比上升、同比下降,2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升166%、同比降22%,一、二、三线城市新房成交环周均上升;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上升,上海、深圳二手房成交面积环周上升 [2][11] - 汽车消费升温迅速,乘用车当周日均零售销量环周升94.1%、同比升6.7%;观影消费同比下降,全国电影票房环周降78.3%、同比降38.5%;全国迁徙规模指数续降,环周降42.1%;地铁出行回升,一线城市地铁客运量环周升26.7% [2][36] 生产 - 中上游方面,唐山高炉开工率环周升1.1%,PTA开工率环周降1.6%,江浙地区涤纶长丝开工率环周持平,螺纹钢开工率环周升1.3pct至41.3%,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环周升1.3pct至35.8% [3][45] - 下游方面,汽车全钢胎、半钢胎开工率回升,环周分别上升20.6%、26.2%,全钢胎开工率强于去年同期 [45] 投资 - 螺纹钢表观消费升温,环周升50.5%至219.8万吨,价格环周降1.1%至3224.8元/吨;沥青价格环周降3.9%至3231元/吨 [4][64] - 水泥发运率环周降2.1pct至37.9%,库容比环周升1.7pct至63.3%,价格指数环周降1.9%至102.8点 [64] 贸易 - 出口方面,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环周降6.1%,高于去年同期水平;CCFI综合指数续降,环周降4.1%,欧洲、美西、美东航线运价分别环周降1.49%、6.72%、3.89%;BDI指数环周升5.9% [76] - 进口方面,CICFI综合指数为633.2点,环周降2.2% [76] 物价 - CPI方面,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环周升0.4%,猪肉价格环周降2.2%,鸡蛋价格环周降5.1%,蔬菜、水果价格环周分别上升2.6%、0.9% [5] - PPI方面,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环周降2.2%,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环周降6.1%,WTI原油期货价格环周降4.9%,IPE英国天然气期货结算价环周降3.2%,COMEX黄金期货价格环周升5.0%,LME铜现货价格环周降1.2% [5][96] - 商品期货市场平稳运行,碳酸锂、多晶硅、铜期货结算价环周分别上升4.4%、3.5%、2.0%;热轧卷板、沥青、玻璃期货结算价环周分别下降3.8%、6.0%、8.1% [107] 利率债跟踪 - 下周(10/20 - 10/24),利率债已披露待发行9142亿元,净融资 - 774亿元;其中国债发行6330亿元、净融资 - 325亿元,地方债发行2472亿元、净融资1658亿元,政金债发行340亿元、净融资 - 2106亿元 [113] - 截至10月17日,今年置换债累计发行进度达99.6%,新增一般债累计发行进度为84.0%,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进度为84.0%,国债累计净发行进度为84.1%,政金债累计发行进度为94.6% [115][117] 政策周观察 - 高层会议: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强调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等;央行表示将为境内外主体持有、使用人民币营造良好环境 [124] - 货币政策:央行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6个月 [124] - 财政政策: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124] - 宏观数据:中国9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8.3%、进口同比增7.4%;9月CPI同比降幅收窄至0.3%,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3%;M1、M2“剪刀差”刷新年内低值 [124] - 海外要闻:欧佩克称贸易不确定性持续存在,维持全球及部分地区经济增长预测;鲍威尔暗示年内还有一次降息机会;美联储褐皮书显示美国经济活动总体变化不大 [124][125] - 地产政策:上海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两旧一村”改造;天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和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可提取住房公积金;成都“商转公”新政落地有效期五年 [125]
成都先导(688222):DEL技术全球领先,核心技术平台助力新药研发
天风证券· 2025-10-18 15:50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成都先导"增持"评级,为首次覆盖评级 [7]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成都先导作为DNA编码化合物库(DEL)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者之一,拥有全球已知最大的实体小分子化合物库(容量突破12,000亿分子)[2][61],并通过建设DEL、FBDD/SBDD、OBT、TPD四大核心技术平台,打造了国际领先的新药研发体系 [1][16] - 公司在新药研发服务回暖的背景下,凭借DEL技术的领先优势、与全球顶级药企组建DEL联盟的行业地位,以及DEL+AI+自动化基础设施的完成,展现出显著的成长潜力 [2][3][69][101][103] - 盈利预测显示公司业绩将加速增长,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4亿元、6.08亿元、7.3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95%、20.70%、21.5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1亿元、1.22亿元、1.56亿元 [5] 公司技术与平台优势 - **DEL技术平台全球领先**:公司DEL库小分子数量突破12,000亿,是全球已知最大的实体小分子化合物库 [61];截至2024年已筛选超过53类靶点类型,筛选成功率达79%,平均项目周期缩短至3个月以内 [65];2024年完成24个项目的化合物IP转让,累计完成110个项目(超过1,100个活性化合物)的IP转让 [65] - **DEL联盟提升行业地位**:2024年10月,公司与辉瑞、阿斯利康、百时美施贵宝、强生、默沙东、罗氏等国际药企共同组建全球首个DEL联盟,有望通过资源共享加深合作关系并夯实技术领导地位 [2][69][70] - **AI制药基础设施建成**:公司已完成DEL+AI+自动化的"设计-合成-测试-分析"(DMTA)循环基础设施建设,HAILO平台将DEL的海量信息制造能力与AI的海量信息处理能力结合,可加速先导化合物优化 [3][101][103][104];公司的HitGen OpenDEL库在AI模型训练中表现出化学空间覆盖广、预测准确率最高达48%、验证成功率最高达15%的优势 [96][97] 多元化技术平台协同 - **FBDD/SBDD平台**:通过并购Vernalis(R&D),公司拥有超过20年经验的FBDD/SBDD技术平台,2024年该板块收入达120.22百万元,同比增长30.99% [4][107][110];DEL与FBDD/SBDD技术整合可提升新药项目成功率,并为客户提供多样化服务选择 [4][109] - **OBT平台(小核酸药物)**:公司拥有小核酸药物的一站式研发至生产能力,子公司先东制药具备小核酸API产能,2025H1 OBT板块收入为2,784.63万元 [4][22];小核酸药物是创新药研发热门领域,商业化潜力显著 [4] - **TPD平台(蛋白降解药物)**:公司TPD平台指向蛋白降解新药领域,2025H1收入为753.39万元,目前正探索与合作伙伴的PROTAC技术一站式定制项目 [4][23] 财务与运营表现 - **业绩加速增长**:2025H1公司营业收入为22,701.21万元,同比增长16.58%;归母净利润为5,004.20万元,同比增长390.72% [20];各技术平台商业项目稳步推进,尤其是DEL板块收入同比增长40.45%至10,219.01万元 [22] - **费用控制与效率提升**: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降至4.71%,管理费用率降至16.25%,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5.43%;2025H1通过结构性调整实现研发费用同比下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 [27] - **板块收入结构多元化**:2025H1除DEL板块外,FBDD/SBDD板块收入为6,523.89万元(同比增长4.15%),ChemSer板块收入为1,871.92万元(同比增长94.17%),显示业务多元化发展 [22][23] 行业环境与政策支持 - **新药研发需求回暖**:2025H1中国内地企业BD交易首付款金额达241亿元,占融资总额的28%,创新药研发热度持续 [2][36];小分子新药仍是研发重点,2024年FDA批准新药中64%为新化学分子实体 [31] - **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国家出台如《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医保支付等环节,为创新药研发提供持续动力 [42][45]
中国中冶(601618):从矿产资源看中国中冶重估价值
天风证券· 2025-10-18 15:47
投资评级 - 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5]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中国中冶的矿产资源业务正成为其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铜价上行周期下,公司丰富的铜矿资源有望迎来价值重估[1][2][3] - 公司主业(工程承包)呈现企稳改善迹象,海外新签合同保持较高增长,且已充分计提减值释放风险[3][36] - 远期来看,两座待产的世界级铜矿投产后将显著增厚公司业绩,建议重视公司资产重估空间[2][3][42] 在产矿山运营总结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三座主要在产矿山实现营收28.2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1.2%,实现归中方利润5.5亿元,占公司归母净利润的17.8%[1][12] - 三座在产矿山在手资源量丰富:镍211.5万吨、钴21.9万吨、铜179.1万吨、铅31.4万吨、锌61.5万吨[1][17] - 2025年上半年主要产品产量为:氢氧化镍钴含镍15534吨(同比-1.9%)、含钴1435吨(同比-0.5%)、粗铜11562吨(同比+1.2%)、铅精矿含铅5029吨(同比+13.8%)、锌精矿含锌23331吨(同比+5.3%)[1][17] - 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矿已形成年产镍32601吨和钴3300吨的能力,正在推进二期扩产[1][17] - 巴基斯坦杜达铅锌矿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铅锌资源量的翻倍增长[1][17] 待产铜矿资源与行业前景 - 公司拥有两座待产铜矿:巴基斯坦锡亚迪克铜矿(持股80%,铜资源量378万吨,平均品位0.302%)和阿富汗艾娜克铜矿(持股75%,资源量1236万吨,属世界级特大型矿床)[2][18][33][34] -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全球精炼铜需求在2035年和2050年将分别达到3300万吨、3700万吨,而供给端到2035年将低于1900万吨,铜金属供需中长期存在显著缺口[2][21] - 铜矿供给端受矿石品位下降、成本上升和资源发现减少等因素影响,供应短缺预期强化,叠加国内外宏观政策积极信号,铜价有望延续上涨趋势[2][26] 主业经营与财务预测 - 2025年1-8月,公司新签合同总额6795.7亿元,同比降低18.2%,但降幅持续收窄,其中新签海外合同642.2亿元,同比增长8.9%[3][3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信用减值损失合计占公司总营收的1.5%,风险释放较为充分[3][36] - 报告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1.5亿元、66.6亿元、72.7亿元,对应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30元、0.32元、0.35元[3][4] - 预计2025年矿产资源业务(3座在产矿山)贡献利润约11亿元,主业对应利润50.5亿元[42]
哪些“AI+应用”赛道有望率先跑出龙头?
天风证券· 2025-10-17 23:14
核心观点 - 国家顶层政策《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明确"AI+应用"六大重点领域将加速发展,并设定了明确的普及率与产业规模目标 [2][8][9] - 报告根据政策指引,在A股、港股、中概股中筛选出50个代表性标的,为投资者呈现企业在六大"AI+应用"领域的布局情况 [3] -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双环传动、奥比中光-UW、盛业、赤子城科技、百融云-W、嘉必优,并建议关注心动公司、华曙高科、国盾量子、优信等公司 [3] "AI+"科学技术领域 - 政策方向包括加速科学发现进程、驱动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和效能提升、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三个维度 [13][17][24] - 相关公司包括:科大讯飞(AI+N,25-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9.6/13.8/18.7亿元)[13]、中科曙光(AI+开放生态,25-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25.6/31.8/38.8亿元)[13]、华大智造(AI+生命科学)[13]、润和软件(AI+全栈能力)[18]、弘信电子(AI+软硬件创新解决方案,25-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2.9/5.1/7.5亿元)[18] - 在协同创新领域,嘉必优布局AI+生物制造(25-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1.7/2.1/2.6亿元)[22],国盾量子布局AI+量子科技 [22],创远信科布局AI+6G [22],昆仑万维关注AI技术伦理 [25] "AI+"产业发展领域 - 政策方向涵盖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四个维度 [29][34][38][43] - 在工业智能化方面,道通科技(AI+汽车智能诊断,25H1 AI及软件营收2.81亿元,同比+30.13%)[30]、鼎捷数智(AI+制造业数字化,25H1 AI业务收入同比+125.91%)[30]、容知日新(AI+工业,监测设备超18.7万台)[36]、中控技术(AI+工业/机器人,25年上半年工业AI产品收入11,661.85万元)[36]为代表企业 - 在农业智能化方面,富佳股份开发"AI+平粮机器人",规划年产能10万台,预计2026年放量 [39] - 在服务业创新方面,同花顺(AI+金融信息)[45]、九方智投控股(AI+金融信息,智能投顾数字人服务客户37.3万)[45]、汇量科技(AI+广告,Ad-Tech业务净收入929.3百万美元)[45]、盛业(AI+供应链金融平台,25-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5.2/6.8/8.9亿元)[48]、百融云-W(AI+金融信息,日均模型调用量超3亿)[48]等公司积极布局 "AI+"消费提质领域 - 政策聚焦于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和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两个维度 [50][55] - 在游戏文娱领域,心动公司通过TapTap平台探索AI游戏推荐 [52],巨人网络将AI NPC融入游戏(《原始征途》AI NPC策略指导准确率超99%)[52],完美世界将AI工具全面融入研发管线 [52] - 在智能产品与硬件领域,双环传动布局AI+工业化/智能机器人(25-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12.6/15.3/18.2亿元)[55],华曙高科专注AI+智能制造(工业级增材制造)[55],奥比中光-UW发展AI+硬件(3D视觉传感器)[55],美图公司深耕AI+影像处理 [54],优信运用AI定价模型动态监测60万二手车数据 [54] "AI+"民生福祉领域 - 政策旨在创造更智能的工作方式、推行更富成效的学习方式、打造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 [56][61][65] - 在智能工作与教育领域,金山办公推出WPS AI 3.0开启办公智能体时代 [57],科锐国际实施AI-First战略,其禾蛙平台25H1运营岗位突破3.7万个 [57],多邻国和粉笔利用AI革新语言学习与招录考试培训 [62] - 在医疗健康领域,京东健康推出"AI京医"智能体,累计服务用户超5,000万 [66],联影医疗实现"设备+AI"深度融合,获FDA批准的AI赋能设备超20个 [72],祥生医疗将AI+超声技术深度融合,推出乳腺人工智能超声机器人 [72] "AI+"治理能力领域 - 政策方向包括开创社会治理人机共生新图景、打造安全治理多元共治新格局 [73][76] - 相关公司如云赛智联(AI+智慧城市)[75]、太极股份(AI+智能治理)[75]、山大地纬(AI+政务)[75]专注于城市与政务数字化 - 海康威视构建以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核心的技术体系,沉淀超2,000个业务场景和100个大模型算法 [77],国投智能全面推进"ALL IN AI"战略,25H1 AI相关产品收入约1.67亿元(占营收30%)[80],拓尔思加速垂直领域智能体应用落地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