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庆中秋假期出行有望迎来景气:交通运输行业周报(2025年9月22日-2025年9月28日)-20250929
华源证券· 2025-09-29 13:54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4] 核心观点 - 国庆中秋假期出行有望迎来景气[3] - 快递行业"反内卷"带动价格上涨 全国快递涨价区域已达93%[4] - 航运船舶板块受益于顺周期机会 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大增20.4%[5] - 航空票价上行 国庆假期预售票价同比上涨9.1%[10] - 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同比增长3.2% 铁路旅客发送人数预计创历史新高[12] 行业动态跟踪 快递物流 - "通达兔"快递企业上调上海市电商快递价格 电商件单票价格上涨0.2-0.4元[4] - 2025H1上海市规模以上快递业务量26.6亿件 占全国比重2.8%[4] - 全国快递涨价区域已超过90% 将显著改善企业盈利[4] 航运船舶港口 - 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7月同比下降1.7%转为增长0.9%[5] - 国际油价走高 纽约原油期货累计上涨4.85% 布伦特原油期货累计上涨5.17%[6] - SCFI综合运价指数环比下降7.0%至1115点[6] - BDTI指数环比下降0.95%至1129点[7] - BCTI指数环比上涨2.0%至625点[8] - BDI指数环比上涨1.9%至2220点[8] - 新造船船价指数环比上涨0.22点至185.58点[8] - PDCI指数下跌0.57%至1040点[8] - 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26464.7万吨 环比增长0.14% 集装箱吞吐量666.4万TEU 环比增长0.18%[9] 航空机场 - 东航获征地补偿12.82亿元 对应资产账面净值约4.07亿元[9] - 国庆假期预售机票裸票价819元 比2024年同期增长9.1%[10] - 国庆中秋假期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1019万张 日均预订量同比增长6%[10] - 出入境航线机票预订量169万张 日均预订量同比增长12%[10] - 预计假期民航旅客运输量1920万人次 同比增长3.6%[10] 公路铁路 - 国家铁路运输货物8060.6万吨 环比增长0.21%[11] - 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5882万辆 环比增长1.92%[11] - 预计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3.6亿人次 同比增长3.2%[12] - 预计自驾出行18.7亿人次 占出行总量80%[12] - 预计全国铁路旅客发送人数2.19亿人次 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3万列[12] 市场表现 - 上证综合指数环比增长0.21%至3828.11点[18] - A股交运指数环比下降1.85%至2029.09点[18] - 交运子板块表现:铁路(+0.15%)、公路(-0.41%)、航空(-1.14%)、机场(-1.59%)、港口(-2.04%)、快递(-3.05%)、物流综合(-3.22%)、航运(-3.28%)[18] 行业数据跟踪 快递物流 - 2025年8月社零数据39668亿元 同比增长3.4%[23]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173.9亿元 同比增长7.1%[23] - 全国快递业务量161.5亿件 同比增长12.3%[23] - 快递业务收入1189.6亿元 同比增长4.2%[23] - 圆通业务量25.11亿票 同比增长11.08% 单票收入2.15元 同比下降1.13%[27] - 申通业务量21.47亿票 同比增长10.92% 单票收入2.06元 同比增长3.00%[27] - 顺丰业务量14.06亿票 同比增长34.80% 单票收入13.27元 同比下降15.32%[27] - 韵达业务量21.45亿票 同比增长8.72% 单票收入1.92元 同比下降3.52%[27] 航运船舶 - 克拉克森综合运价29732美元/日 环比下降0.52%[43] - 新造船指数185.58点 环比增长0.22点[43] - BDTI指数1129点 环比下降0.95%[43] - BCTI指数625点 环比增长2.02%[43] - BDI指数2220点 环比增长1.86%[43] - CCFI指数1087.41点 环比下降2.93%[43] 航空机场 - 2025年8月民航旅客运输量0.75亿人次 同比增长3.3%[55] - 货邮运输量86.50万吨 同比增长13.2%[55] - 三大航整体客座率86.26% 较6月增长3.20个百分点[60] - 春秋航空客座率93.87% 持续领跑行业[60] - 厦门空港飞机起降同比增长3.57% 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5.18% 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4.97%[59] - 白云机场飞机起降同比增长5.96% 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4.33% 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2.13%[59][61] - 深圳机场飞机起降同比增长1.41% 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4.07% 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8.25%[61] - 上海机场飞机起降同比增长3.49% 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6.90% 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10.97%[61] 公路铁路 - 2025年8月公路客运量9.50亿人 同比下降5.09%[63] - 公路货运量37.48亿吨 同比增长3.88%[63] - 铁路客运量5.05亿人 同比增长40.27%[63] - 铁路货运量4.57亿吨 同比增长6.77%[63] 港口 - 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26464.7万吨 环比增长0.14%[71] - 集装箱吞吐量666.4万TEU 环比增长0.18%[71]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双节白酒持续磨底,关注高景气赛道机会-20250929
华鑫证券· 2025-09-29 13:42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食品饮料及商社行业"推荐"投资评级 [8][60] 核心观点 - 白酒板块处于持续磨底阶段,双节备货节奏谨慎,动销同比承压,但即时零售、直播及新零售渠道保持快速增长,高端酒批价企稳回升 [6] - 大众品板块关注政策催化及高景气赛道,预制菜国家标准草案即将征求意见,头部品牌有望扩大市占率,休闲食品渠道变革驱动行业扩容 [7] - 新消费板块受益于平台补贴计划,高德发放2亿元打车券和9.5亿元消费券,利好线下到店消费,连锁餐饮企业收入体量同比增长 [7][8] - 饮料板块临近旺季,关注零售渠道变革机会,生育政策及原奶周期反转预期催化需求 [8] 行业表现数据 - 食品饮料行业1个月下跌4.9%,3个月上涨2.1%,12个月下跌6.5%,同期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1.2%、16.0%和22.9% [3] - 休闲食品板块涨幅达53.80%,饮料乳品板块涨幅35.65%,白酒板块涨幅17.68% [27] - 白酒行业2024年产量414.50万吨,同比下降7.72%,营收7964亿元,同比增长5.30% [36] - 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4年2595亿元增至2024年6871亿元,10年复合增长率10.23% [38] - 能量饮料市场规模从2019年786亿元增至2024年1116亿元,4年复合增长率7.28% [50] - 预制菜市场规模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23%,预计2026年达7490亿元 [57] 重点公司表现及推荐 - 白酒板块推荐顺周期与高股息龙头: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以及弹性个股:酒鬼酒、舍得酒业、水井坊、今世缘、珍酒李渡 [6][54] - 大众品板块推荐预制菜产业链龙头:安井食品、千味央厨、三全食品、龙大美食、国联水产,休闲食品推荐万辰集团 [7][55] - 新消费及餐饮板块推荐:西麦食品、有友食品、东鹏饮料、小菜园、绿茶集团、莲花控股、锅圈 [8] - 饮料板块推荐:沪上阿姨、茶百道、古茗、蜜雪集团、霸王茶姬、老铺黄金、祥源文旅、重庆百货、周六福、奈雪的茶 [8] - 乳制品板块推荐:孩子王、优然牧业、现代牧业、伊利股份、蒙牛乳业 [8] 行业动态及新闻 - 5家酒企入选浙江省工业遗产名单,1-8月贵州酒饮茶制造业增长1.7%,中国对俄啤酒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5][20] - 贵州茅台注资10亿元成立生物科技公司,茅台30天秋季大调研动销同比增长超20% [5][21] - 五粮春泰州市场开瓶扫码量激增200%,泸州老窖推进"白酒+红枣"产品创新 [5][21] - 郎酒龙马郎上市实施兼香战略,金种子酒双节出货增长超预期 [5][19][21]
传媒互联网周报:9月游戏版号发放、国庆档来临,持续看好游戏及影视行业机会-20250929
国信证券· 2025-09-29 13:39
行业投资评级 - 传媒互联网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核心观点 - 持续看好游戏板块新品周期与影视行业底部反转 重点关注AI应用机会 [4][42] - 9月游戏版号发放数量过百 阿里 Meta Suno等升级模型 推动AI应用发展 [2][17][18][19] - 国庆档来临 电影市场表现亮眼 关注影视行业拐点机会 [3][20][22][23] 板块表现回顾 - 传媒行业本周上涨0.47% 跑输沪深300指数(1.15%)和创业板指(1.80%) [1][12] - 板块涨跌幅排名第7位 涨幅靠前公司包括国脉文化(19%) 果麦文化(16%) 东方明珠(15%) 贵广网络(14%) [1][13] - 跌幅较大公司包括金逸影视(-31%) 吉视传媒(-29%) 幸福蓝海(-20%) 中国电影(-18%) [1][13] 游戏行业动态 - 9月发放游戏版号156款 其中国产网络游戏145款 进口网络游戏11款 [2][17] - 重点产品包括腾讯《归环》 米哈游《崩坏:因缘精灵》 网易雷火《星绘友晴天》 巨人网络《热血王朝:篮球》等 [17] - 2025年8月中国手游收入前三为点点互动《Whiteout Survival》 点点互动《Kingshot》 柠檬微趣《Gossip Harbor:Merge&Story》 [3][30] - iOS游戏畅销榜前列为《王者荣耀》《地下城与勇士:起源》《三角洲行动》《和平精英》《梦幻西游》 [33] 影视娱乐数据 - 本周电影票房3.54亿元 《731》累计票房10.65亿元 单周票房2.43亿元 占比68.7% [20][22] - 票房二三位为《捕风追影》(累计1.22亿元)和《浪浪山小妖怪》(累计1.65亿元) [20][22] - 下周将上映《刺杀小说家》(猫眼想看37.2万人)《志愿军:浴血和平》(25.7万人)《浪浪人生》(15.3万人) [23] - 网络剧播映指数前三为《许我耀眼》(81.91)《赴山海》(80.95)《灼灼韶华》(78.17) [26] - 综艺节目排名前五为《地球超新鲜》《花儿与少年同心季》《王牌对王牌第九季》《心动的信号第八季》《你好星期六2025》 [27][28] AI技术进展 - 阿里发布通义万相Wan2.5 实现音画同步视频生成能力 [2][18] - Qwen3-Max在LMArena文本排行榜位列第三 超越GPT-5-Chat [2][18] - Meta发布Code World Model(CWM) 参数量32B 支持131K token上下文 [2][19] - Suno发布V5音乐生成模型 音质达到录音室级别 [2][19] 投资建议标的 - 游戏板块推荐恺英网络(总市值589亿元 2025E PE 27倍) 吉比特(市值429亿元 2025E PE 28倍) 心动公司 [4][5][42] - 影视行业推荐芒果超媒(市值662亿元 2025E PE 44倍) 哔哩哔哩(市值862亿港元) 万达电影 华策影视 [4][5][42] - 广告媒体推荐分众传媒(市值1193亿元 2025E PE 21倍) [4][5][42] - IP潮玩推荐泡泡玛特(市值3572亿港元 2025E PE 33倍) 浙数文化 姚记科技 [4][42] - AI应用关注天娱数科 视觉中国等标的 [42]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9月第4周周报:锂电产业链旺季来临,固态电池催化不断-20250929
中银国际· 2025-09-29 13:37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锂电产业链旺季开启,锂电池备货需求旺盛,排产有望继续上行 [1]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利元亨首条产线已陆续交货,长安汽车预计2026年实现装车验证 [1][3] - 光伏产业链"反内卷"为主线,电池片和组件价格出现上涨,但8月装机疲软(同比下滑55.3%)影响涨价持续性 [1][3] - 氢能产业迎来政策推动,国家能源局强调风光制氢突破,金风科技、中船科技投建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1][3] - 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保持高增,工信部优化购置税等优惠措施,欧盟8月新车注册量增长5.3%至677,786辆 [1][3] 板块行情表现 - 电力设备和新能源板块本周上涨3.86%,发电设备领涨10.50%,风电涨7.40%,光伏涨5.62% [3][11] - 锂电池指数上涨3.47%,核电下跌0.32%,新能源汽车指数下跌0.37%,工控自动化下跌0.50% [3][14] - 个股涨幅前五:大洋电机(20.50%)、吉鑫科技(18.87%)、鹏辉能源(18.56%)、嘉泽新能(18.22%)、先导智能(17.79%) [14] 锂电产业链动态 - 全球电池产量预计达2,150GWh,10月电池产量预计增长5%以内 [3] - 1-8月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量30.03亿个(同比增长18.66%),出口额482.96亿美元(同比增25.79%) [3] - 材料价格波动:六氟磷酸锂环比涨2.61%至5.9万元/吨,碳酸锂电池级价格微涨0.41%至7.35万元/吨 [15] 光伏产业链价格 - 硅料价格企稳,致密料执行价49-55元/kg,颗粒料47-50元/kg [16] - 硅片价格坚挺:182N型维持1.35元/片,210N型维持1.70元/片 [17] - 电池片涨价:182N型涨至0.32元/W(环比涨3.23%),210N型涨至0.31元/W(环比涨3.33%) [18][22] - 组件集中式项目价格涨至0.685元/W(环比涨2.24%),分布式项目稳定在0.70元/W [20][22] - 辅材价格分化:EVA粒子涨7.3%至11,750元/吨,背板PET降1.0%至5,720元/吨 [25][26] 政策与行业目标 - 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总装机目标为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36亿千瓦) [3] - 1-8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30.61GW(同比增长65%),但8月新增装机仅7.36GW(同比下滑55.3%) [3] 公司重大动态 - 天赐材料:子公司与瑞浦兰钧签订80万吨电解液供应协议,并递交港交所招股书 [3][28] - 盛新锂能:拟以14.56亿元收购启成矿业21%股权 [3][28] - 华光环能:签约1.6亿元海外燃机电站项目 [3][28] - 亿晶光电:变更为无控股股东状态 [3][28]
数据中心互联技术专题五:液冷:智算中心散热核心技术
国信证券· 2025-09-29 13:26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2] 核心观点 - AI时代数据中心热密度加速提升 液冷正在成为智算中心主流散热技术 [7] - 液冷与风冷技术相比具有温度传递快 带走热量多 噪音低和节能 节省空间的优势 [7][11] - 全球各地区PUE考核趋严 液冷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7] - 液冷通用架构可分为机房侧和ICT设备侧 机房侧包括一次侧和二次侧设备 [7] - 当前阶段液冷应用主要采用冷板式技术 浸没式方案是长期发展方向 [7] - 液冷市场空间广阔 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液冷市场规模有望达百亿美元 [8][9] - 液冷产业链中传统海外散热企业有早期先发优势 但国产厂商拥有高性价比 高响应速度 定制化服务等优势 [9] 算力功率密度提升 液冷是未来散热温控主要技术 - 英伟达最新商用B系列GPU采用冷板液冷技术散热 100%全液冷架构覆盖CPU GPU内存等核心部件 [7][11] - 液冷系统通用架构可拆解为机房侧和ICT设备侧两部分 机房侧分为一次侧和二次侧 [18] - 液冷相比风冷具有更高散热能力和更低TCO 根据中兴通讯测算 液冷方案预计2.2年左右可回收增加的基础设施初投资 [22] - 施耐德数据显示 每机架20kW和40kW部署液冷时投资成本比传统风冷分别节省10%和14% [22] - 英伟达B200芯片TDP功耗达1000W GB200超级芯片达2700W [26] - Vertiv数据显示 AI GPU机架峰值密度有望从2024年130kW到2029年突破1MW [26] - 全球数据中心能耗管控趋严 中国要求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PUE降至1.25以内 [34] - 美国要求现有联邦数据中心2025年前PUE<=1.5 新建项目需<=1.4 [35] - 欧洲要求2026年起新建数据中心PUE<1.2 2030年现有数据中心PUE<1.3 [35] - CSP云厂包括META Google AWS微软xAI均在设计和启用液冷方案 [39][41] 液冷应用渗透加速 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美元 -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中冷却系统成本占比约20%-25% [81] - 风冷 冷板式液冷 浸没式液冷每kW成本比例关系呈现逐步翻倍 [81] - 预测2026年国内液冷市场规模达113亿元 2027年达238亿元 [9][85] - 2026年通用服务器液冷渗透率14% AI服务器液冷渗透率50% [85][87] - 北美市场冷板式液冷单位价值量约1040美元/kW [9] - 2026年CSP云厂自研ASIC芯片带动液冷市场规模有望达30亿美元 [9] - 2026年英伟达液冷市场规模在乐观情况下预测超70亿美元 [9] - 2026年北美液冷市场规模有望达100亿美元 [9][93] - GB300液冷价值量测算为101420美元 对应单千瓦价值量为1043.4美元/kW [92][93] 液冷产业链解析 - 液冷产业链上游为液冷零部件 中游为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集成商 下游为AIDC服务商 运营商 互联网等 [9][97] - 当前液冷交付模式包括一体化交付与解耦交付两种 解耦交付有利于促进行业标准形成 [101][104] - 液冷系统集成复杂难度成倍提升 系统级能力要求高 [106] - 液冷系统关键零部件包括冷板 快接头 Manifold CDU等 [113] - 英伟达液冷核心供应商包括AVC奇宏 双鸿 台达电子 富士康等 [118] - 台资液冷组件公司预计占据全球70%以上液冷组件市场份额 [125] - 国产厂商包括英维克 申菱环境 高澜股份 曙光数创等已在液冷领域布局 [128][130][132] - Vertiv拥有全球数据中心冷却市场23.5%的份额 是英伟达独家合作伙伴 [134][135] 投资建议 - 随着AI芯片功率提升和单机柜密度提升 全球液冷市场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9][146] - 具备系统级理解能力的专业温控厂商有望更受益行业发展 [9][146] - 国内厂商凭借性价比等优势仍有机会突破海外市场 [9][146] - 重点推荐英维克 预测2025-2027年公司收入分别为70.2/98.4/138.8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8/9.46/13.86亿元 [139][147]
资产质量十五年:上市银行不良出清与拨备压力观察
国信证券· 2025-09-29 13:22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优于大市"评级 [2][5] 核心观点 - 银行资产质量在过去15年通过各领域不良贷款轮流暴露实现软着陆 当前整体不良生成率约0.7% 虽高于历史水平但较2015年峰值有所回落 [1][2] - 银行通过主动调整贷款结构应对风险 例如压降制造业与批零行业贷款占比 [1] - 拨备计提机制有效平滑利润 多数年份超额计提拨备 存量拨备可释放至少8000亿元净利润 相当于2024年净利润的36%-57% [1][11] - 非信贷领域不良资产已出清或占比极小 表内非标占贷款比例仅1.4% ABS占0.9% 企业债占4.1% [1][10] - 大行及部分城商行在资产质量和拨备压力方面表现更优 [2] 不良贷款出清历程 - 制造业与批零行业不良率已回落至2010年水平 批零行业不良率峰值达7.79%(2016年) 制造业峰值达6.12%(2018年) [8][12] - 房地产对公贷款不良率2023年达峰值4.42% 目前边际生成已过峰但未完全出清 [8] - 城投贷款不良率2020-2023年处于高位 2024年后明显回落 城投债信用利差2024年下台阶 [8][10] - 零售贷款风险正在暴露 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2021年以来持续上升且未见顶 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2024年快速上升 [8] 贷款结构调整 - 2014-2020年银行降低制造业与批零行业贷款占比 转向个人贷款领域 [8] - 2020年末房地产对公贷款占比仅6% 广义口径(含企业债和非标)占比11% 远低于2010年制造业与批零行业24%的占比 [8] 拨备机制分析 - 上市银行拨贷比2.98%(2025年中) 拨备覆盖率240% 超额拨贷比1.74% 均处于历史中间水平 [10] - 2022年以来超额计提力度降低 通过新增拨备平滑利润的空间收窄 [8] 重点公司推荐 - 建议关注资产质量与拨备压力表现较好且估值较低的成都银行(总市值735亿元 2025E PE 5.3x)、长沙银行(总市值357亿元 2025E PE 4.4x)、张家港行(总市值106亿元 2025E PE 5.4x)、瑞丰银行(总市值104亿元 2025E PE 5.1x) [2][3] - 推荐基本面有望率先走出拐点的优质顺周期个股宁波银行(总市值1741亿元 2025E PE 6.2x)、常熟银行(总市值230亿元 2025E PE 4.9x) [2][3]
央行提加强逆周期调节,新疆投资景气有望持续
国投证券· 2025-09-29 13:18
报告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A 维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央行加强逆周期调节 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1][15] - 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 2025年1-8月同比增长9.1% 高出全国增速8.6个百分点 [2][16] - 新疆煤化工规划项目超9000亿元 将带动区域投资持续增长 [2][16] - 建筑行业估值处于低位 市盈率11.55倍 市净率0.82倍 [24] - 建议关注五大投资方向:低估值建筑央企、基建设计标的、出海优质龙头、优质地方国企、建筑+商业模式占优个股 [11][12] 行业动态分析 - 央行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强调加强逆周期调节 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1][15] - 新疆获国家战略定位 打造"三基地一通道" 发展煤炭煤电煤化工等八大产业集群 [2][16] - 2025年新疆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增长10%左右 [2][16] - 1-8月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1% 显著高于全国0.5%的增速 [2][16] 市场表现 - 建筑装饰行业(SWI)本周下跌1.51% 表现弱于主要股指 [17] - 工程咨询服务板块表现亮眼 上涨2.38% [17][18] - 个股表现分化 华建集团周涨幅23.17% 中天精装周跌幅15.95% [20] - 建筑行业市盈率11.55倍 位居SW一级行业第27位 [24] - 建筑行业市净率0.82倍 位居SW一级行业第29位 [24] 重点关注公司 - 低估值建筑央企:中国建筑(市值2243.7亿元/PE4.66倍) 中国中铁(市值1273.6亿元/PE4.91倍) 中国铁建(市值999.57亿元/PE4.89倍) 中国交建(市值1229.91亿元/PE5.91倍) [11][24][27] - 基建设计标的:地铁设计(市值62.15亿元/PE11.16倍) 中交设计(市值172.32亿元/PE9.49倍) [12][27] - 出海优质龙头:中材国际(市值229.41亿元/PE7.28倍) 中钢国际(市值88.37亿元/PE9.96倍) [12][27] - 新疆区域标的:新疆交建(市值108.67亿元/PE24.8倍) 北新路桥 [10][27] - 特色细分领域:银龙股份(市值86.42亿元/PE24.08倍) 圣晖集成(市值47.91亿元/PE35.29倍) 亚翔集成(市值95.54亿元/PE18.21倍) [10][27][29] 订单与投资动态 - 中国中铁中标多个项目 总金额502.15亿元 [31] - 北新路桥中标4.34亿元公路施工项目 [31] - 宏润建设中标13.60亿元EPC总承包项目 [31] - 全国老旧小区改造进展顺利 1-8月新开工2.17万个 完成年度计划86.8% [31] - 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 讨论"十五五"时期扩大有效投资 [31]
阿里云发布多项AI创新成果,我国AI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平安证券· 2025-09-29 13:15
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全球AI大模型领域竞争白热化 推动大模型应用落地普及 并拉动AI算力市场持续高景气[3][22] - 全球AI产业生态合作加深 英伟达与OpenAI达成合作 包括建设10吉瓦AI数据中心计划及最高1000亿美元投资[3][11][12] - 我国AI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阿里云发布Qwen3-Max大语言模型 性能全球领先 并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3][7][8] - 国产AI算力芯片迎来发展机遇 阿里巴巴和腾讯2025Q2资本支出合计577.8亿元 同比增长177.5%[3][8][22] 行业要闻及简评 阿里云AI创新成果 - 阿里云在2025云栖大会发布通义大模型7连发 Qwen3-Max大语言模型预训练数据量达36T tokens 总参数超过万亿[7] - Qwen3-Max在SWE-Bench Verified测试中获69.6分 位列全球第一梯队 在Tau2-Bench测试中取得74.8分 超过Claude Opus4和DeepSeek-V3.1[7] - 阿里云宣布三年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2032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8] - 国产AI算力芯片加速崛起 摩尔线程符合上市条件 DeepSeek-V3.1与国产AI芯片协同加深[8][9] 英伟达与OpenAI合作 - 英伟达和OpenAI合作建设至少10吉瓦AI数据中心 耗电量相当于800万户美国家庭用电量[11] - 10吉瓦相当于400万至500万块GPU 约等于英伟达今年出货总量 是去年的两倍[11] - 英伟达首笔100亿美元投资将在第一个吉瓦数据中心建成时投入 首个阶段预计2026年下半年启用[11] - 合作表明全球AI算力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并推动全球AI产业生态合作加深[12] 重点公司公告 - 超图软件向351名激励对象授予997万份股票期权 行权价格16.38元/股[14] - 苏州科达实施"科达转债"赎回 赎回登记日2025年10月20日 赎回价格101.8575元/张[14] - 创业慧康推出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 涉及标的股票469.82万股 约占股本总额0.30%[14] - 恒为科技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数珩科技75%股份 并募集配套资金[14] 一周行情回顾 - 计算机行业指数本周下跌0.02% 沪深300指数上涨1.07% 计算机跑输1.09个百分点[15] - 年初至今计算机行业指数累计上涨24.95% 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15.63% 计算机跑赢9.32个百分点[15] - 计算机行业整体P/E(TTM)为58.1倍 本周359只成分股中102只上涨 1只平盘 2只停牌 254只下跌[19] - 涨幅前三位个股:品茗科技涨44.01% 中威电子涨34.63% 中电鑫龙涨29.90%[20] - 跌幅前三位个股:ST创意跌26.21% 华胜天成跌15.46% 同辉信息跌13.86%[20] 投资建议 AI算力领域 - 推荐标的:海光信息、龙芯中科、工业富联、浪潮信息、紫光股份、中科曙光、神州数码、深信服[22] - 建议关注:寒武纪、华勤技术、景嘉微、软通动力、拓维信息[22] AI算法和应用领域 - 强烈推荐:恒生电子、中科创达、盛视科技[22] - 推荐:道通科技、金山办公、同花顺、宇信科技、福昕软件、万兴科技、彩讯股份[22] - 建议关注:鼎捷数智、汉得信息、赛意信息、普联软件、泛微网络、致远互联[22]
TMT行业周报(9月第4周):国内外算力建设提速-20250929
世纪证券· 2025-09-29 13:1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国内外算力建设加速推进 海外英伟达计划向OpenAI投资至多1000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建设 首期10GW容量数据中心将于2026年下半年部署 对应GPU数量达400-500万个[3] - 国内阿里巴巴宣布追加AI基础设施投入 当前推进3800亿元建设 规划2032年数据中心能耗规模较2022年提升10倍[3] - AI算力需求驱动半导体细分领域高增长 第四季度DRAM价格预计季增8%-13% HBM供需不平衡加剧[23][25] 市场周度回顾 - TMT板块内电子行业周涨幅3.51%领涨 传媒/计算机/通信分别涨0.63%/-0.02%/-0.28%[3] - 三级子行业中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封测涨幅居前 分别达15.56%/12.30%/6.88%[3] - 个股方面 电子行业聚辰股份周涨51.90% 计算机行业品茗科技周涨44.01% 通信行业永鼎股份周涨23.90%[3][12][13] 行业重要事件:AI模型侧 - 百度发布全球首个中文音视频一体化模型"蒸汽机" 支持无限长度AI视频生成[16] - 阿里巴巴推出Qwen3-Max模型 在LMArena文本排行榜位列第三 超越GPT-5-Chat[16] - 阿里巴巴发布Qwen3-Omni全模态模型 在36项音视频基准测试中22项达SOTA水平[16] 行业重要事件:AI应用侧 - 全球AI投资规模2024年达3159亿美元 预计2029年增至12619亿美元 五年复合增长率31.9%[18] - 生成式AI市场五年复合增长率达56.3% 2029年规模预计6071亿美元 占AI总投资的48.1%[18]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9000亿元 同比增长24% 企业数量超5300家[19] 行业重要事件:AI算力侧 - 英伟达与OpenAI合作建设10GW数据中心 首期投资2026年下半年启动 采用Vera Rubin系统[3][23] - 阿里云发布自主研发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 单柜支持128个AI计算芯片 推理性能提升50%[23] - 美光科技指出HBM需求增长显著 2026年出货量增速预计超整体DRAM[23] 公司公告 - 紫光股份800G光模块已批量发货[25] - 顺络电子AI服务器相关订单饱满 业务快速增长[25] - 长川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8.27-8.77亿元 同比增长131%-145%[27]
2025H1业绩实现高增,毛利率呈现上行趋势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29 13:04
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保持,建议关注AI算力、AI应用、金融IT、科技自立自强相关标的[3][56] 核心观点 - 2025H1计算机行业总营收6196.83亿元,同比增长11.24%;归母净利润136.66亿元,同比增长29.36%;扣非净利润80.05亿元,同比增长31.01%[3][5] - 2025Q2营收3337.72亿元,同比增长7.85%;归母净利润108.61亿元,同比增长13.19%;扣非净利润79.73亿元,同比增长5.77%,增长势头有所趋缓[3][5] - 毛利率呈现上行趋势,2025H1毛利率平均数恢复至38.21%(2019年44.03%),中位数恢复至34.99%(2019年42.40%)[31][32] - 研发费用率降低至18.76%(2024年26.08%),销售费用率上升至15.23%,管理费用率上升至15.12%[36] - 合同负债+预收账款达1467.83亿元,同比增长24.45%,主要受益于业务SaaS化趋势[38] - 应收账款绝对值持续上涨至3849.19亿元,占营收比重呈现波动上行趋势[41][44] 分板块业绩表现 - 数据要素板块营收同比增长26.11%,归母净利润增长6.70%,紫光股份、浪潮信息、中科曙光业绩高增[3][50][52] - 自动驾驶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6.47%,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109.70%,德赛西威、经纬恒润带动营收增长,思维列控、千方科技利润高增[3][50][52] - AI板块营收同比增长6.45%,归母净利润增长18.55%,佳都科技、科大讯飞营收绝对值增长大,海天瑞声、云从营收增速高[3][50][52] - 云计算板块营收同比增长0.42%,归母净利润增长39.63%,天源迪科、深信服带动营收增长[3][50][52] - 金融科技板块营收同比增长2.17%,归母净利润增长25.80%,神州信息、南天信息、新大陆带来营收增量[3][50][52] - 网络安全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2.69%,归母净利润增长14.86%,亚信安全营收体量大增,安博通实现较高增幅[3][50][52] 市值分层表现 - 大市值公司(100亿以上)2025H1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7%、27%、22%[3][53] - 中市值公司(50-100亿)2025H1三项增速分别为-10%、-607%、-44%[3][53] - 小市值公司(50亿以下)2025H1三项增速分别为-3%、3%、4%[3][53] - 大市值公司表现显著优于中小市值公司,业绩更加稳健[3][53] 行业发展趋势 - AI算力正迈入"系统级融合"新时代,万卡集群部署与软硬一体化架构成为主流技术演进方向[6] -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为国产软件集成AI能力提供合规路径[6] - 下游客户IT投入持续恢复,预计计算机板块营收端将保持上行趋势[6] - 产业趋势逐渐明确,产品成型和项目落地将推动利润端保持高景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