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交所定期报告:北证指数低位震荡,建议关注电子链相关标的
东吴证券· 2024-09-17 15:33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北交所市场表现低迷,指数呈现低位震荡态势 [1][2][7][8] 2. 北交所成分股数量和平均市值有待进一步提升,但流动性指标优于主板和科创板 [7][8] 3. 证监会将持续加大对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和审计机构未勤勉尽责行为的查处力度 [6] 4. 建议关注电子产业链中的果链和AR相关标的,同时也关注半导体产业链的机会 [1] 5. 美国劳动力市场数据疲弱引发通缩担忧,美联储或将继续降息 [2] 报告分类总结 北交所市场表现 - 北证50指数本周下跌2%,创业板、科创50指数也有所下滑 [1][2][7][8] - 北交所成分股数量为252家,平均市值11.27亿元,流动性指标优于主板和科创板 [7][8] - 北交所持续扩容,2024年前9个月新增28家挂牌公司 [7] 行业重要新闻 - 证监会将持续加大对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和审计机构未勤勉尽责行为的查处力度 [6]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电子产业链中的果链和AR相关标的,同时也关注半导体产业链的机会 [1] - 美国劳动力市场数据疲弱引发通缩担忧,美联储或将继续降息 [2] - 北交所估值处于低位,建议关注具有估值优势的细分领域龙头和出海业绩占比高的公司 [13]
A股投资策略周报:美联储降息周期下的底仓配置:创新药及其组合甄选
国金证券· 2024-09-17 14:33
报告核心观点 1. 国内PPI负值压力明显上行,意味着居民、企业"花钱意愿"及经济活动已进入至较为低迷的水平,企业"盈利底"、居民资产端改善或被延后至最快2025Q3。[5][6] 2. 9月美联储或降息25bp,预计11月附近美国经济"硬着陆"风险逐步确认。[6][7] 3. 只有在美国经济尚未出现"硬着陆"之前国内央行先行降息,尤其5年期LPR至少50bp以上,年内方有望规避国内流动性风险、控制地产风险及促使M1回升,届时,"市场底"方现。[8] 4. 创新药或将显著受益于美联储宽货币的开启,历史规律显示,美联储降息后,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的创新药均在上涨机会且具备超额收益。[12][13] 5. A股创新药选股策略以"依赖外需+非龙头+高ROE"三个因子为佳,港股创新药选股策略以"依赖外需+龙头"两个因子为佳。[24] 报告分类总结 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 国内PPI负值压力明显上行,企业"盈利底"、居民资产端改善或被延后至最快2025Q3。[5][6] - 美国经济"硬着陆"风险逐步确认,预计11月附近出现。[6][7] - 只有在美国经济尚未出现"硬着陆"之前,国内央行先行降息,才能规避国内流动性风险、控制地产风险及促使M1回升,届时,"市场底"方现。[8] 创新药行业分析 - 创新药或将显著受益于美联储宽货币的开启,历史规律显示,美联储降息后,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的创新药均在上涨机会且具备超额收益。[12][13] - A股创新药选股策略以"依赖外需+非龙头+高ROE"三个因子为佳,港股创新药选股策略以"依赖外需+龙头"两个因子为佳。[24]
策略周评:强势板块轮动的信号意义
东吴证券· 2024-09-17 13:33
红利资产轮动与市场调整 - 5月以来,中证红利指数随大盘回调走弱,但银行、公用事业、运营商、石油等核心红利资产不断创下新高 [1] - 7月上旬,石油、煤炭等资源红利股在资源品价格拖累下回调,三桶油、中国神华等资源型红利股率先补跌 [1] - 7月中下旬,政策预期驱动下红利资产进一步分化,电力板块的长江电力、中国核电,运营商板块的中国移动在7月末见顶回落,而银行在小幅调整后续创新高 [1] - 8月下旬以来,指数回落至底部区间,多只银行权重个股开始补跌,电力、运营商等稳定类红利资产也呈现轮动调整状态 [1] 强势板块补跌与市场见底信号 - 过往三年,在宏观经济弱复苏、无风险收益率下行、险资/ETF等资金主导市场风格的背景下,红利相对大盘跑出了明显的超额,银行等核心红利资产实现价值重估 [2] - 强势板块的补跌意味着市场情绪已经非常低迷,整体下跌动能及空间均较为有限,趋势交易的投资者进行获利了结将拖累指数走弱,进一步推动市场情绪底的形成 [2] - 从基本面视角来看,强势板块的补跌或意味着宏微观定价因素发生边际变化,资金进行高切低,表现为强势板块的补跌,而低位的板块开始出现反弹 [2] - 回顾2018年以来底部区间,强势板块的补跌拖累指数进行"最后一跌"往往是市场见底的信号 [2] 历史市场底部反弹特征 - 2022年初,市场持续回调,涨价逻辑驱动的煤炭、受益于融资松绑等政策改善的地产板块逆势走强,4月末煤炭、地产的补跌使得指数加速触底 [5] - 2022年末,白酒板块中贵州茅台等权重个股在10月初开始补跌,同期指数见底,贵州茅台在16个交易日中累计下跌27.9% [5] - 2024年初,2023年全年较为强势的小微盘风格在2024年初由于流动性等结构性因素快速补跌,指数也在2月5日见底 [5] - 市场底部反弹期间,小盘、成长占优,建议基于高景气方向、股价超跌而基本面/基本面预期边际改善的领域、产业趋势/产业政策预期强化的板块、美元利率敏感型资产四个视角筛选投资机会 [6] 市场底部反弹风格表现 - 过去十年,历次市场底部反弹三个月区间内,小盘(国证2000)平均涨跌幅为23.3%,相对全A胜率为75.0%,成长(国证成长)平均涨跌幅为20.8%,相对全A胜率为50.0% [18] - 大盘(沪深300)平均涨跌幅为16.9%,相对全A胜率为25.0%,价值(国证价值)平均涨跌幅为13.6%,相对全A胜率为12.5% [18]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周观察:中草香料创首日换手率新高,公司并购重组进入“活跃期”
开源证券· 2024-09-17 10:33
1. 周观点 - 2024年9月13日,北交所迎来第252只股票,中草香料出现较强的赚钱效应,盘中涨幅达到500%,首日换手率98.36%,为北交所至今首日换手率最高。[4][5][6] - 2024年北交所新股上市首日表现较好,首日涨幅均值达到118%。[4]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北交所上市公司并购行为也初露头角,如科学仪器零部件商阿为特拟收购德国Keuerleber GmbH75%股份、保丽洁收购Airverclean Pte Ltd、新芝生物收购阿弗斯等,产业协同为核心引导方向。[10] - 北交所目前估值处于低位,为投资者提供较好的配置窗口期。业绩稳定增长且估值处于较低水平的公司和具备稀缺性的新质生产力标的将会受益。[11] 2. 市场表现 - 本周,科创板、创业板和北证A股整体PE估值都有所回落,北证A股整体PE由17.86X回落到17.85X。[13][14] - 北证A股本周日均成交额24.58亿元,较上周上涨4.15%。北证A股本周日均换手率2.24%,较上周上涨0.21个百分点。[14] - 北证50指数本周整体有所下跌,PE TTM为28X。科创50、沪深300和创业板指数本周也有所下跌。[15][16][17] 3. 新股表现 - 2023年1月1日到2024年9月13日,北交所共有90家企业新发上市。[18][19][20][21] - 90家上市企业的发行市盈率均值为16.72X,中值为15.99X;首日涨跌幅均值为65.69%,首日涨跌幅中值为36.99%,2024年13家上市公司首日涨幅均值118%。[21][22][23] 4. IPO审核情况 - 2024年9月9日-2024年9月13日,科力股份1家公司更新审核状态至提交注册,科隆新材、东实环境和汇兴智造3家公司更新审核状态至已问询。[24][25]
如何看8月金融数据?
华福证券· 2024-09-17 10:3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偏好分化,创业板指表现强势,先进制造和科技(TMT)领涨,消费受挫较重 [1][2] - 8月社融超预期,政府债券拉动显著,信贷低于季节性,票据融资起到支撑作用 [3][4][5][6] - M1增速同比下滑,M2增速同比持平,M1-M2剪刀差继续扩大 [7] - 市场情绪有所收敛,行业轮动强度下降,市场小盘风格占优,主题热度集中在中船系、光模块(CPO)、智慧医疗 [10][11][12] - 非银金融、计算机、电力设备多头个股占比居前,石油石化、医药生物、建筑装饰内部或存在α机会 [15][16] - 杠杆资金主要流入建筑装饰、钢铁、美容护理,首批10只中证A500ETF正式发行 [20][21] 行业热点 - OpenAI发布新模型o1,逻辑和推理能力大幅提高,代表AI能力新水平 [32][33] - 《关于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推动智能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34][36] - 政策加大外商独资医院试点发展,民营医院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37] 行业配置 - 在内外流动性有望边际缓解的时点,更应强调确定性的成长,建议关注受益AI发展和全球科技上行周期的互联网、光模块、果链,以及受益亚非拉新兴市场增量需求的逆变器 [38] - 短期内关注降息交易下活跃的黄金机会 [38]
人形机器人产业周报:启江二号人形机器人发布,加速进化完成亿元融资
民生证券· 2024-09-17 10:3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启江二号"人形机器人相比"启江一号"在大脑、小脑、躯体方面均实现了性能提升,包括自主决策、多模态交互、躯体敏捷控制、运动能力和物体操作能力的提升[3][4][5] - Agility Robotics与全球服务交付组织Ricoh USA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帮助Agility在北美地区扩展客户支持能力,为其双足机器人Digit的大规模部署做好准备[6][7] - 人形机器人公司加速进化完成亿元Pre-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通用本体的打造和软件开发能力的提升,公司已有商业化订单并将进行小批量量产[8] - 优宝特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首轮融资,将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和团队建设,公司专注于腿足式机器人等产品开发[9][10] 报告分类总结 人形机器人本体新品发布 - "启江二号"人形机器人发布,在大脑、小脑、躯体方面实现性能提升[3][4][5] - 优宝特机器人推出了多款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10] 人形机器人企业融资 - 加速进化完成亿元Pre-A轮融资,用于通用本体和软件开发[8] - 优宝特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首轮融资,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和团队建设[9][10]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应用 - Agility Robotics与Ricoh USA建立合作,将帮助Agility在北美扩展客户支持能力,为Digit机器人大规模部署做准备[6][7] - 加速进化已有商业化订单,将进行小批量量产[8]
普林格与盈利周期跟踪:M1、社融脉冲新低,水落石出
天风证券· 2024-09-17 10:32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判断业绩拐点是市场能否走出寻底期的核心矛盾,市场底通常领先业绩拐点1-2个季度出现。当经济周期处于普林格阶段2-4时(即同步指标上行阶段),股票均有不错的表现[4] 2) 普林格同步指标是核心,但需要结合先行指标共同判断。首先由于同步指标的拐点落后于指数底部,并且仅依靠同步指标,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验证(至少还需要1-2个月的回升才能确认低点),对市场判断会出现偏误。因此,我们认为结合先行指标来判断,对于经济底部的判断会提高前瞻性[4] 3) 突破寻底期的关键在于M1回升的持续性,居民中长贷才是更加核心的指标。居民中长贷顶部往往领先企业中长贷,底部通常比较接近。并且权益市场寻底期时这两项在同比意义上均出现回升[10][11] 4) 狭义流动性资金价格触底企稳是市场出现底部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资金价格下行至需求回暖期间存在时滞。利率下行至企稳阶段往往出现在普林格阶段1、阶段2,资金价格触底时间往往会同步或早于经济复苏期[13][14] 报告内容总结 1. 同步指标 - 8月制造业PMI回落,宏观经济景气回升仍有一定压力[6] 2. 先行指标 - 8月M1跌幅走阔,M2持平,社融存量同比回落,超额流动性回升[8][9] - 8月社融脉冲回落,新增政府债券回升,新增人民币贷款少增走阔[10] - 居民中长贷跌幅收窄,企业中长贷跌幅走阔[11][12] - 8月DR007月继续回落[13][14] 3. 驱动研判 - 宏观经济景气回升仍有一定压力,金融数据"挤水分"影响持续,M1新低,社融脉冲回落,信贷结构中政府债券拉动作用提升,居民贷款大幅回落[15][16]
产业经济周观点:适应人口发展新常态,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
华福证券· 2024-09-17 10:0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适应人口发展新常态,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 [8][9][10][11][12] - 从2025年1月1日起,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五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四个月延迟一个月,分别逐步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和五十八周岁 [8][9][10] - 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二个月延迟一个月,逐步延迟至五十五周岁 [8][9][11] - 职工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延迟退休,提前或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年 [8] - 从2030年1月1日起,将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由十五年逐步提高至二十年,每年提高六个月 [11][13][14] 医药板块行情回顾 - 医疗服务(+0.96%)和化学制药(-1.44%)涨跌幅排名最靠前,中药II(-5.83%)和医药商业(-6.72%)涨跌幅排名后二 [15][16] - 化学制药(53.19倍)、生物制品(36.23倍)估值水平较高,中药II(23.46倍)、医药商业(16.12倍)估值水平较低 [15][17] - 医疗研发外包(+1.73%)、医疗服务(+0.34%)、医院(-0.07%)涨跌幅排名靠前,其他生物制品(60.25倍)、化学制剂(57.86倍)、医院(36.87倍)估值水平较高 [19][20] 医疗产业热点跟踪 - 在生物技术领域,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 [21][22][23] - 拟允许在北京、天津等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 [21][22][23] - 美国众议院通过《生物安全法》草案,将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指定为"予以关注的生物技术公司",限制美国政府提供资金等支持 [24][25]
行业周观点:2024年第三十四期:9月9日-9月13日
中原证券· 2024-09-16 13:32
锂电池 1. 2024 年 8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 110.0 万辆,同比增长 30.02%,环比增长 11.0%,8 月月度销量占比 44.84%。[14] 2. 中国充电联盟发布 2024 年 8 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2024 年 8 月比 2024 年 7 月公共充电桩增加 5.4 万台,同比增长 43.6%。截至 2024 年 8 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 326.3 万台。[14] 3. 行业价格跟踪。百川盈孚统计显示,截止 2024 年 9 月 13 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 7.45 万元/吨,较上期上涨 4.93%;氢氧化锂价格 7.30 万元/吨,较上期回落 1.35%;电解钴价格 17.05 万元/吨,较上期持平;磷酸铁锂价格 3.37 万元/吨,较上期下跌 0.88%;六氟磷酸锂价格 5.40 万元/吨,较上期持平;电解液价格 1.83 万元/吨,较上期持平。[14] 4. 宏观政策总体鼓励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2024 年 8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持续增长,短期产业链价格略有分化。结合行业景气度、产业链价格走势及板块走势,短期建议适度关注板块投资机会。[14] 新材料 1. 近日,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会同郑州市财政局起草了《郑州市工业母基金设立方案》(征求意见稿)。郑州市工业母基金总规模 50 亿元,基金旨在支持郑州市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未来产业发展抢滩布局。[15] 2. 9 月 10 日,英飞凌宣布,公司已成功开发出全球首款 12 英寸(300mm)功率氮化镓(GaN)晶圆。英飞凌表示,公司是全球首家在现有可扩展的大批量生产环境中掌握这一突破性技术的公司。这一突破将极大地推动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市场的发展。[15] 3. 本周新材料指数走势较弱,行业表现不如沪深 300 指数。9 月 13 日,欧洲央行隔夜第二次降息 25 个基点,普遍预计美联储将于 9 月下旬降息 25-50 个基点,伴随着全球降息的逐渐落地,成长类股票可能存在反弹修复的契机,新材料板块有望短期受益。[15] 有色金属 1. 电解铝行业将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9 月 9 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函,明确建材(水泥)、钢铁、有色金属(电解铝)行业基础条件成熟,可从 2024 年度起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19] 2. 美联储 9 月降息 25 个基点概率增强,金属价格普遍有所反弹,黄金价格再创新高。目前基本面依旧较弱,金属价格依旧偏弱运行。受到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全球央行持续购金、地缘政治冲突、欧美经济滞胀预期增强、美债违约预期、美联储降息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建议关注黄金板块的投资机会。[19] 轻工制造 1. 造纸方面,本周针叶浆、阔叶浆价格下行,包装纸价格小幅下滑,文化纸价格相对稳定,未来包装用纸即将进入传统消费旺季,预计需求将逐渐恢复,对包装纸价格提供支撑。[20] 2. 家居方面,近期各地方以旧换新政策及实施细则持续落地,明确补贴期限、范围等细节,真金白银促进家装厨卫以旧换新,有望拉动家居消费,家居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国家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下,未来板块估值存提振预期。[20] 农林牧渔 1. 自 2023 年初开始的能繁母猪产能去化,已经逐步体现在 2024 年商品猪出栏和仔猪供应层面,猪价呈现出"淡季不淡"的现象。进入 2024 年下半年,随着消费旺季的来临和市场供应收紧,猪价有望进一步上行。[22] 2. 我国白羽肉鸡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猪价止跌企稳下,肉禽价格有望打开反弹空间。[22] 食品饮料 1. 奥瑞金拟收购中粮包装。[23] 2. 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合并之后成立集体公司,命名为"鸣鸣很忙",目前集团门店数量已经突破 10000 家,成为零食连锁行业首个突破万店的品牌。[23] 3. 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选股:一,盈利稳定、股利较高的上市公司提供了"类债"的投资机会,可作为重点配置。二,保健品、调味酒、软饮料、烘焙、零食等细分市场仍保持了较高增长。三,把握传统蓝筹股中存在的超跌机会。[24] 医药 1. 国家药监局正在谋划全面深化药品监管改革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药创新生态,加快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上市步伐。[25] 2. 2023 年共有 10 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今年已有 8 个新药上市,为满足临床需求提供了新的选择。[25] 3. 建议短期关注中报
北交所2024年半年报策略报告系列四:北交所2024H1电子行业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净利润均值+13%
开源证券· 2024-09-16 11:0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北交所电子领域企业跟随行业整体呈现良好上升趋势 [8][9] - 2024Q2北证电子产业75%的企业营收实现同比增长 [19][20][21] - 选取6家企业2024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大于15% [22][23][24][25][26][29] 报告内容总结 行业分析 - 2024H1电力设备、电子、计算机行业的营收均值分别为8.08亿元、2.24亿元、1.96亿元 [8] - 同比变化方面,电力设备及计算机行业的2024H1营收均值有所下降,而电子产业同比增长7.49% [8] - 利润方面,电力设备、计算机产业2024H1归母净利润均值有所降低,电子产业呈现了良好利润增长,同比+13.07% [8][9][11] - 2024H1电力设备产业27家企业中,44%的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速为正;电子产业16家企业中,44%的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速为正;计算机产业23家企业中,35%的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速为正 [11][12] 2024Q2业绩表现 - 2024Q2北交所电子企业营收18.35亿元,同比增长5.17% [18][19] - 2024Q2有75%的电子企业营收实现同比增长 [19][20][21] - 2024Q2电子产业7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增速最快的则成电子同比增长138.79% [20] 重点企业业绩 - 晶赛科技2024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9.92% [22][23] - 并行科技2024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0.62% [23] - 国子软件2024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22.19% [24][25] - 威贸电子2024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68% [25][26] - 则成电子2024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80% [26][27] - 视声智能2024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90% [29][30] 风险提示 -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政策变动风险 - 企业经营业绩变动风险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