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新集团(300682):携手蚂蚁集团,共创绿色资产通证化平台
山西证券· 2025-09-16 14:42
投资评级 - 朗新集团投资评级为买入-B(维持) [1][9] 核心观点 - 朗新集团与蚂蚁数科共同成立"蚂蚁链信" 基于区块链、IOT和AI等核心技术开展绿色资产管理、动态评级定价等产品服务 [2] - 蚂蚁链信构建覆盖"资产上链-数据聚合-资产管理-评级定价"的全链条服务平台 是新能源资产通证化的"核心基础设施" [3] - 公司强化"AI+能源"战略 自研九功大模型在国际权威测评基准BIRD-Bench荣获执行准确率和查询效率双榜全球第一 [4] - 公司聚焦电动车聚合充电、电力市场化交易、虚拟电厂等场景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亿元、4.6亿元、9.3亿元 [9] 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能源数智化业务实现收入4.7亿元 能源互联网业务实现收入8.6亿元 同比增长10% 毛利率54.4% 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 [5] - 新电途聚合充电平台注册用户破2300万 接入充电设备200万台 2025年上半年充电量约30亿度 同比增长约20% [5] - 分布式光伏云平台累计接入50GW 2025年公司交易电量超过20亿度 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5] 财务数据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51.26亿元 同比增长14.4% 2026年64.14亿元 同比增长25.1% 2027年83.63亿元 同比增长30.4% [11]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02亿元 同比增长220.6% 2026年4.56亿元 同比增长51.3% 2027年9.31亿元 同比增长103.9% [11] - 预计毛利率持续提升 从2025年47.4%升至2027年49.3% [11] - 2025年9月12日收盘价22.86元 总市值246.94亿元 流通市值236.39亿元 [7] 技术优势 - 公司2023年成立AI研究院 聚焦电力市场交易预测、能源智能体应用、能源专用大模型三大方向 [4] - 通过AIot技术、区块链技术和平台能力连接发、储、用各方电力资产与资源 提升资源调节能力和供需匹配能力 [4]
麦澜德(688273):生殖康复持续高增长,积极布局脑机接口
华安证券· 2025-09-16 14: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 核心观点 - 生殖康复和抗衰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7,983.87万元 同比增长42.45% 预计未来几年仍保持高速增长 [6] - 盆底康复业务2025H1收入0.89亿元 同比下降15.93% 短期承压但通过创新产品推动增长 [6] - 脑机接口业务是核心战略方向 在运动康复领域开展磁刺激与EEG/fNIRS等技术融合开发 [7] - 多个在研项目处于不同推进阶段 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省级重点研发计划 [7][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41亿元 同比增长5.62% 归母净利润0.64亿元 同比下降11.96% [5] - 2025Q2营收1.23亿元 同比下降0.89% 归母净利润0.24亿元 同比下降33.76% [5]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00亿元 6.13亿元和7.48亿元 同比增速17.8% 22.6%和22.1% [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 1.64亿元和2.03亿元 同比增速15.0% 40.7%和23.7% [9] - 2025-2027年EPS分别为1.17元 1.64元和2.03元 对应PE估值35x 25x和20x [9] 业务发展 - 生殖抗衰业务拓展至皮肤抗衰领域 研发布局面部皮肤诊疗整体解决方案 [6] - 2024年推出盆底智能解决方案PI-ONE系统 深化AI在盆底康复应用 [6] - 2025年3月推出全新一代雷达磁刺激仪 采用毫米波雷达技术实现非接触式监测 [6] - 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 直销为辅 结合线上渠道推广 [6] 估值指标 - 当前收盘价39.86元 总市值41亿元 流通市值15亿元 [1] - 近12个月最高价53.70元 最低价19.00元 [1] - 2024年毛利率72.0% 预计2025-2027年维持在71.1%-71.5% [11] - 2024年ROE 7.7% 预计2025-2027年提升至8.1%-11.2% [11]
富士达(835640):2025H1归母净利润yoy+11%,防务需求回升的同时积极拓展医疗、低空应用
华源证券· 2025-09-16 14:14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 防务需求回升 同时积极拓展医疗和低空应用领域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1.45/1.71亿元 对应PE分别为53.4/37.0/31.3倍 [7][8] - 看好防务领域业务进一步恢复 医疗、船舶、低空经济等新业务场景持续拓展 [8]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4.08亿元(yoy+8%) 归母净利润3718万元(yoy+11%) 扣非归母净利润3655万元(yoy+21%) [8] - 2025Q2营收2.19亿元(yoy+17%/QoQ+15%) 归母净利润2481万元(yoy+22%/QoQ+101%) [8] - 预计2025年营收8.86亿元(yoy+16.16%) 2026年10.58亿元(yoy+19.43%) 2027年12.28亿元(yoy+16.07%) [7]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00亿元(yoy+96.15%) 2026年1.45亿元(yoy+44.26%) 2027年1.71亿元(yoy+18.39%) [7]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32.70%提升至2027年33.50% 净利率从7.74%提升至15.23% [9] 业务发展 - 射频同轴连接器2025H1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4.41% 毛利率稳定在37%水平 [8] - 防务领域订单显著增长 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 生产线基本满负荷运行 [8] - 国外收入2025H1同比增长69.42% 主要客户包括RFS和三星等长期合作伙伴 [8] - 医疗领域已向某国际医疗公司提供数款产品并实现小批量供货 多款产品持续认证中 [8] - 船舶领域利用防务技术优势取得业务突破 [8] - 低空经济领域与工业无人机企业合作 提供无人机及控制系统制造服务 [8] 技术研发 - 2025H1研发费用率维持9%较高水平 [8] - 重点布局防务与航空航天、商业卫星、新一代通信及数据中心等市场 [8] - 持续深耕高频高速、高可靠、小型化、轻量化等关键技术 [8] - 开展毫米波、智能化制造等前沿技术研发 [8] - 量子连接器和量子电缆技术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 目前处于试验验证阶段 [8]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28.52元 总市值5.354亿元 流通市值5.151亿元 [3] - 每股净资产4.78元 资产负债率37.23% [3] - 2025年预测PE 53.39倍 2026年37.01倍 2027年31.26倍 [7] - 2025年预测ROE 10.73% 2026年14.13% 2027年15.16% [7]
爱施德(002416):2025年半年报点评:优化业务结构,拓展海外市场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16 14:0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13.86元 对应2025-27年分别28.9/26.2/23.9倍PE [5][11]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业务结构调整优化和海外市场拓展 有望推动营收净利企稳回升 [2] - 苹果即将发布iPhone17系列 公司作为渠道头部经销商有望充分受益 [2][11] - 2025H1营收下降主要因品牌市场份额下降及公司优化调整业务结构 [11] - 海外销售收入增长29.96% 在中国香港市场份额突破至20.2% 首次跻身Top 2 [11] - 公司服务的苹果授权门店/网超超2000家 Coodoo自营苹果APR门店达236家 稳居APR渠道规模第一 [11] 财务表现 - 2025E营业总收入56,357百万元(-14.4%) 净利润(归母)597百万元(+2.6%) [4] - 2026E营业总收入59,175百万元(+5.0%) 净利润(归母)658百万元(+10.2%) [4] - 2027E营业总收入61,478百万元(+3.9%) 净利润(归母)713百万元(+8.4%) [4] - 2025H1毛利率4.94%(+1.19pct) 其中通信产品3.71%(+0.38pct) 非通信产品10.3%(+4.72pct) [11] - 2025H1经营净现金流18.2亿元(+304%) 主要因存货及预付账款较上年同期减少 [11] 业务发展 - 荣耀业务板块服务7000余家客户 三星业务板块服务门店超4300家 [11] - 在越南市场零售激活量增长超300% 在中国澳门市场份额达32.4% 单月排名市场第二 [11] - 获得荣耀在中东、非洲、澳洲等多个国家及地区授权 [11] - 提升数字化系统的AI智能化、自动化能力 强化运营效率和风险控制 [11] - 坚定"内生性增长+外延式发展"双轮驱动战略 在新质生产力领域开展产业投资 [11] 市场表现 - 52周内股价区间9.13-21.41元 总市值14,462百万元 [6] - 12个月绝对升幅33% 相对指数-30% [10] - 当前市净率2.5倍 每股净资产4.61元 [7]
铂科新材(300811):中报点评:芯片电感业务加速,AI领域成长或更陡峭
东方证券· 2025-09-16 14:0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格73.85元[1][5] 核心观点 - 芯片电感业务加速增长 AI领域成长潜力显著[4][8] - 电感新方案切换已完成 25Q2出货量恢复增长态势[8] - 产能扩建项目进度超预期 预计26年产能释放力度加大[8] - 模组电感价值量提升 扩产后利润水平有望维持[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业收入16.63亿元(同比增长43.5%)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比增长46.9%)[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5/6.12/7.53亿元(2025-2026年原预测为4.6/5.54亿元)[5] - 毛利率持续改善 从2023年39.6%提升至2027年预测值42.7%[7]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14.5%升至2027年预测值19.1%[7] 业务进展 - 芯片电感产品与MPS、伟创力等全球知名厂商建立合作[8] - 新品开发覆盖ASIC、光模块、DDR、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8] - 新型一体成型电感产能扩建项目投资进度达39.16%(累计投入预算比例16.68%)[8] - 模组电感采用垂直堆叠封装 具备更高价值量[8] 估值与同业比较 - 基于2026年35倍市盈率给予目标价73.85元[5] - 可比公司2026年调整后平均市盈率为35倍(斯瑞新材55.84倍、联瑞新材31.15倍、博迁新材32.55倍)[9] - 公司2026年预测市盈率33.1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7][9] 市场表现 - 过去12个月绝对收益率91.41% 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52.47%[2] - 3个月绝对收益率61.07% 显著跑赢市场基准[2]
荣盛石化(002493):2022半年报点评:公司业绩短期承压,持续拓展产业链和深化国际合作
长城证券· 2025-09-16 14:0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0]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 但受益于"反内卷"政策及产业链优势 盈利有望逐步回升 [10] - 石化行业利润处于底部 炼油和PTA板块拖累业绩 但政策推动下行业景气度有望上行 [3][8] - 公司深化国际合作并拓展产业链 规模优势持续释放 [9][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86.29亿元 同比下降7.83%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02亿元 同比下降29.82% [1]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7.55亿元 同比上涨12.28% [1]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13.29% 同比提升0.89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净利率1.12% 同比提升0.08个百分点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5/34.50/45.13亿元 同比增长164.4%/80.1%/30.8% [1][10] 现金流与运营效率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5.87亿元 同比下降9.60% [2] - 应收账款30.41亿元 同比下降60.13% 周转率从26.08次提升至30.14次 [2] - 存货周转率从2.41次提升至2.90次 [2] 业务板块分析 - 石化行业营收1289.03亿元 同比下降10.18% 毛利率14.91% 同比提升1.47个百分点 [3] - 聚酯化纤行业营收111.26亿元 同比增长31.53% 毛利率1.50% 同比提升0.16个百分点 [3] - 炼油产品营收524.06亿元 同比下降12.42% 毛利率22.59% 同比提升4.02个百分点 [3] - PTA产品营收157.54亿元 同比下降39.59% 毛利率0.30% 同比提升1.44个百分点 [3] 产能与战略布局 - 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形成4000万吨/年炼油、880万吨/年对二甲苯、420万吨/年乙烯处理能力 [9] - 舟山-宁波基地互联互通实现协同发展 原油库总库容达460万方 [9] - 与沙特阿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深化国际合作 [9]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9.55元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40.1X/22.3X/17.0X [1][10] - 2025-2027年预计EPS分别为0.19/0.34/0.45元 [1][10] - ROE预计从2025年3.9%提升至2027年8.7% [1]
汉得信息(300170):毛利率持续改善,AI业务收入贡献逐渐体现
山西证券· 2025-09-16 13:55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 [1][8] 核心观点 - 公司毛利率持续改善,AI业务收入贡献逐渐体现 [1] - 自主产品及战略新业务推动整体营收稳步增长,业务结构优化叠加产品成熟度提升带动毛利率进一步改善 [5] - AI产品体系构建完善,AI开始贡献重要收入增量 [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25元、0.30元、0.37元,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70.0倍、58.6倍、48.1倍 [8]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5.75亿元,同比增长3.54%,实现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微增1.90%,实现扣非净利润0.81亿元,同比增长31.56% [4] - 2025年二季度公司实现收入8.33亿元,同比增长5.64%,实现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高增50.88%,实现扣非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长34.86% [4] - 2025上半年公司毛利率达34.87%,较上年同期提高2.43个百分点 [5] - 产业数字化业务实现收入5.33亿元,同比增长13.75%;财务数字化业务实现收入3.70亿元,同比增长4.98%;泛ERP业务实现收入4.91亿元,同比减少4.88%;ITO业务实现收入1.76亿元,同比减少0.95% [5] - 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较上年同期提高0.48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较上年同期提高3.66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较上年同期降低0.90个百分点 [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48亿元、39.50亿元、44.37亿元,同比增长9.7%、11.3%、12.3% [10]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2.55亿元、3.05亿元、3.72亿元,同比增长35.6%、19.4%、21.8% [10]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33.8%、34.7%、35.8% [10] 业务进展 - 公司正式发布"得灵"B端AI应用产品/服务体系,构建覆盖智能体平台、私有模型训练和咨询培训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6] - "灵手"业务智能体系列涵盖制造、营销、财务、供应链等多领域的AI智能体,智慧导购、智能客服等智能体已在头部客户场景中率先落地 [6] - "灵猿"大圣AI中台系列通过预置成型应用组件+丰富的AI编排功能,支持企业高效搭建个性化应用 [6] - "灵睿"垂直模型系列目前已包括物流、锂电、矿山等多个行业的垂类模型,并逐步实现商业化 [6] - "灵策"配套服务系列主要为公司利用自身经验为客户提供AI咨询规划、企业私有模型训练、AI应用定制开发等服务 [6] - 今年上半年公司AI业务收入达到1.1亿元,其中AI中台收入约3000万元,Agent收入约8000万元,而2024全年AI业务收入约7800万元 [6]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7.67元,年内最高价26.63元,最低价6.18元 [3] - 流通A股9.74亿股,总股本10.11亿股 [3] - 流通A股市值172.13亿元,总市值178.71亿元 [3] - 基本每股收益0.09元,摊薄每股收益0.09元,每股净资产5.35元,净资产收益率1.62% [3]
特斯拉(TSLA):马斯克大幅增持,9月催化集中释放
华泰证券· 2025-09-16 13:41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508.26美元[7][5] 核心观点 - 马斯克以每股389.3美元增持256.9万股(价值约10亿美元) 体现对公司长期发展信心[1] - 9月多重利好集中释放: Model YL热销 IRA补贴取消前冲量 内华达州Robotaxi路测许可 FSD V14即将上线[1] - 2025-2026年Robotaxi/FSD/机器人有望逐步落地 AI能力或触发估值范式跃迁[1][12] - 采用SOTP估值法 2030年综合市值折现回2025年达1.64万亿美元[5][18] 业务进展 汽车业务 - 美国市场: IRA法案7500美元税收补贴9月30日取消 短期显著提升销量[2] - 中国市场: Model YL8月19日上市售价33.9万元 较Model Y长续航版在车长/轴距/操控/舒适性方面升级[2] - Model YL上市15天累计订单突破12万辆 证明"性价比"爆款路线成功[2] 自动驾驶与Robotaxi - 9月11日获内华达州公共道路Robotaxi测试许可[3] - FSD V14版本9-10月推送 模型参数数量提升10倍 马斯克预计驾驶能力将超越人类2-3倍[3] - HW5.0或于2026年实现量产搭载[3] - 管理层目标2025年内逐步移除安全员并扩大无人值守运营区域[3] 机器人业务 - Optimus V3正在敲定设计 将搭载复杂手部设计和26个执行器/手臂的"AI思维"系统[4] - Optimus V39-11月将迎来定型 量产和发布节点密集[4] 公司治理 - 公司为马斯克制定潜在价值约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 重点目标10年内市值从1万亿美元增长至8.5万亿美元[4] 财务预测与估值 盈利预测 - 2025年营业收入1240.78亿美元(同比+27.01%) 归母净利润97.48亿美元(同比+37.47%)[11] - 2026年营业收入1430.70亿美元(同比+15.31%) 归母净利润103.62亿美元(同比+6.30%)[11] - 2027年营业收入1648.34亿美元(同比+15.21%) 归母净利润124.42亿美元(同比+20.07%)[11] 分部估值 - FSD业务: 2030年利润95亿美元 给予60倍PE(前值55倍) 折现回2025年市值3753亿美元[5][14] - Robotaxi: 2030年利润120亿美元 给予60倍PE(前值40倍) 折现回2025年市值4798亿美元[5][15] - 机器人: 2030年利润115亿美元 给予60倍PE(前值42倍) 折现回2025年市值4589亿美元[5][16] - 汽车硬件: 2030年利润135亿美元 给予25倍PE 折现回2025年市值2249亿美元[5][17] - 能源业务: 2030年利润48亿美元 给予30倍PE(前值20倍) 折现回2025年市值962亿美元[5][17] 估值方法 - FSD估值参考三层对标:软件层对标Adobe(P/S 11倍) 技术层对标Waymo(估值超450亿美元) 生态层对标苹果[13] - 认为FSD需跳出传统SaaS框架 参考AI芯片 云计算与尖端科技公司定价逻辑[12]
彩讯股份(300634):重点发力AI及算力,战略投资布局量子计算
国投证券· 2025-09-16 13:3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 6个月目标价29.63元 较当前股价26.59元存在11.4%上行空间[5][11]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9.20亿元 同比增长17.72% 归母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增长14.74%[1] - AI及算力相关收入达1.77亿元 占总收入比例近20%[1]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9.82/23.61/26.20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7/3.66/4.02亿元[11] - 2025年预测市盈率40.3倍 目标价对应2025年动态市盈率45倍[5][11] AI业务进展 - 核心AI平台产品Rich AIBox升级至2.0版本 实现技术与场景同步映射[2] - AI收入分为算力相关(超1亿元)和AI应用相关(5000-6000万元)两大板块[2] - 算力业务涵盖集群网络解决方案及硬件设备供应与运维 AI应用包括智能体开发平台AIBox及AI语音客服、营销助手等功能模块[2] - 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87% 重点服务中国移动、南方电网等大型企业客户AI升级需求[2] 战略投资布局 - 联合芯光量子基金等机构对中科酷原科技进行数千万元战略投资 布局量子计算产业[3] - 中科酷原团队源自中科院 为国内中性原子量子技术研究先驱 2024年6月发布国内首台原子量子计算机"汉原1号"[10] - 截至2025年6月末资产负债率仅15% 现金流充沛为战略投资提供资金保障[3] 行业地位与优势 - 国内邮箱产品领域领军企业 受益于AI、国产化、智算和华为鸿蒙等多维度发展机遇[11] - 中性原子量子计算路线具有相干时间长、相互作用可控及良好扩展性等技术优势[10]
复宏汉霖(02696):HLX43延续优异表现,HLX07mPFS数据惊艳
天风证券· 2025-09-16 13:3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由78 01港元/股上调至120 87港元/股 [6] 核心观点 - HLX43(PD-L1 ADC)在NSCLC患者中显示出高效低毒特性 整体ORR达37 0% DCR达87 0% 且在EGFR野生型非鳞癌患者中cORR达46 7% PD-L1阴性人群ORR达38 1% 抗肿瘤活性不依赖PD-L1表达水平 [2][3][4] - HLX07(EGFR单抗)联合斯鲁利单抗一线治疗sqNSCLC患者中 高剂量组mPFS达17 4个月 显著优于标准疗法7个月及在研竞品10个月水平 [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58 73亿元/59 70亿元/71 25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8 27亿元/7 97亿元/11 22亿元 [6] HLX43临床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28日 56名NSCLC患者入组 其中51 8%为鳞癌 48 2%为非鳞癌 96 4%接受过铂类治疗 89 3%接受过免疫治疗 46 4%接受过靶向治疗 [2] - 在26例接受3线及以上治疗的非鳞癌患者中ORR达46 2% 28例接受4线及以上治疗的鳞癌患者中ORR达28 6% [3] - ≥3级TRAEs主要为贫血(19 6%) 白细胞减少(19 6%) 中性粒细胞减少(16 1%) 淋巴细胞减少(12 5%) 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仅3 6% [4] - 21 4%患者出现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其中免疫相关性肺病占14 3% 该人群cORR达50%且缩瘤率100% [4] HLX07临床数据 - 针对EGFR高表达(H评分≥150)sqNSCLC患者 中位随访18 6个月时高剂量组(1000mg)mPFS达17 4个月 低剂量组(800mg)mPFS未达到 [5] - 两组mOS和mDOR均未达到 治疗期间TEAE(如皮疹)可控 [5]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 60%/1 64%/19 36% [6] - 基于DCF模型上调目标价至120 87港元/股 当前股价79 65港元 [6]